量子测量123节

合集下载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量子测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通过测量量子系统的某个物理量,从而获得相应物理量的取值。

本文将介绍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一、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是通过与待测系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待测系统某个物理量的取值。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量子测量可被描述为一个操作符,被称为测量算符或观察算符。

测量算符在某个测量基下的特征值对应着物理量的取值。

量子测量的结果是以概率形式出现的,这是由于测量后的量子系统会坍缩到某个本征态上。

二、量子测量的方法1. 项目测量(Projective measurement)项目测量是指将待测量系统的态投影到测量基矢上,从而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完备的测量基由一组正交归一化的矢量构成。

通过选择不同的测量基,可以测量不同的物理量。

例如,测量自旋系统的自旋在某一方向上的分量时,可选取以该方向为轴的两个本征态作为测量基。

而测量位置时,则选取位置算符的本征态作为测量基。

2. 连续测量(Continuous measurement)连续测量是一种对量子系统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

它是通过与待测系统相互作用,而不是一次性地对待测系统进行测量。

连续测量可以获得系统在某一物理量上的演化过程,并得到与时间有关的测量结果。

典型的例子是量子光学中的光子计数器,它可以实时地对光场进行弱测量并得到光子数的信息。

三、量子测量在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中的应用量子测量在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简要介绍几个相关的应用:1. 量子态重构(Quantum state reconstruction)量子态重构是通过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推断出待测系统的态矢量的过程。

利用量子测量的结果,可以重建出复杂的量子态,这对于量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至关重要。

2. 量子通信(Quantum communication)量子通信是一种基于量子特性的安全、高效的通信方式。

量子测量

量子测量

量子测量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 人们对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但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统计性特别是对单量子态, 即量子体系中的单光子、单电子、单原子、单分子、凝聚态物质中的准粒子等单粒子量子态, 以及多粒子所形成的宏观量子态(如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超导或超流量子态), 进行量子测量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 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 er ge H aroc h e )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D avi d W in ela n d ) , 在测量和操纵单一量子系统方面发明了开创性的实验方法。

他们独立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 这在以前都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

他们为量子物理学开辟了实验新纪元的大门, 因而获得了20 1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将在信息科学、量子计算机、光子钟研究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科学突破。

量子力学是通过波函数来描述微观世界的, 波函数包含了微观系统运动规律的全部信息。

要获得这些信息中任何一种, 都必须依据波函数借助经典仪器,进行测量, 如微观粒子的双缝实验。

但在未对粒子进行测量时, 粒子具有相干性, 这种量子相干性是微观世界的根本属性, 因而屏幕上呈现出粒子经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条纹,如果用仪器进行粒子的路径测量(which way),测出粒子是经由哪个缝到达屏幕, 干涉条纹就立即消失。

像这样使粒子失去相干性的现象,称为量子退相干, 由测量引起的量子退相干也称为波包坍缩。

在量子测量时,人们用经典测量仪器和被测量的量子系统产生相互作用, 并从测量仪器的状态读出被测量的量子系统的状态。

图1(a) 是进行路径测量前屏幕上显示出的双缝干涉条纹从图1 (b) 可以看到, 如果准确测出粒子的路径A C ,就意味着粒子在屏幕上的位置精确到x∆。

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粒子产生∆P (x∆- )的动量扰动, 使粒子不能到达本该到达的屏幕上的位置, 从而使干涉条纹消失。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理论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研究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和它们的性质。

其中,量子测量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描述量子系统在测量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

一、量子力学基础概念回顾在讨论量子测量理论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表示,波函数可以描述粒子在不同位置和动量上的概率分布。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波函数的演化由薛定谔方程描述。

此外,量子力学还存在超position叠加态和纠缠态等概念,这些概念对于理解量子测量理论非常重要。

二、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量子系统进行观测,以获取粒子某个性质的数值结果。

量子力学的测量结果具有概率性,而且测量过程会对系统的状态产生不可逆的变化。

这与经典物理学中的测量不同,经典物理学中的测量结果是确定的。

在量子力学中,测量的结果由测量算符的本征值确定。

测量算符是一个数学运算符,它作用于波函数表示的量子态上,得到一个实数结果。

量子测量的结果是一个本征值,而量子态会塌缩到对应的本征态上。

三、波函数塌缩与量子态转换在进行量子测量时,量子系统的波函数会发生塌缩。

塌缩是指量子态由一个叠加态变成一个确定的本征态,这个本征态对应测量结果的本征值。

波函数塌缩的过程不可逆,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量子态的转换也是量子测量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测量过程中,系统的状态由一个叠加态转变为一个确定态。

这种由叠加态到确定态的过程,导致了经典物理学中不存在的测量结果的概率性。

四、测量的可观念性与哈密顿算符量子测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可观测性,即测量结果之间的连续性。

如果两个测量结果之间没有可观测性,那么它们应该是独立的。

可观测性与哈密顿算符的本征态有关。

哈密顿算符是描述物理系统能量的算符,它的本征态对应能量的确定值。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可观测量应满足哈密顿算符的本征态。

五、量子测量的不确定性原理量子测量理论中存在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原理,即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技术

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技术

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技术量子测量技术是量子力学理论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通信的关键技术。

在物理学中,量子测量是指对量子系统进行实验观察,从而得到其某些物理量的取值。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但是由于量子力学的特殊性质,使得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和有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究量子测量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领域。

1. 量子测量的基础原理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其随机性和干扰性。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量子态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波函数,这个波函数包含了量子态的全部信息。

当一个观测者测量这个量子态时,必须依靠人工的手段将波函数崩溃,从而得到其测量结果。

在量子测量中,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测量:在位置空间中测量和在能量空间中测量。

在位置空间中测量通常通过探針或探测器来实现,通过测量粒子的位置和运动等物理量,从而得到粒子的状态。

在能量空间中测量则是通过探测粒子的能量和频率等物理量,以确定其状态。

在量子测量中,测量结果通常是随机的。

这是由于、在量子物理中,相同的初始状态,不同的测量结果有非零的概率出现。

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量子物理中存在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态的叠加原理等特性。

除了随机性,量子测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干扰性。

在某些情况下,量子系统的不同测量结果还可能会相互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例如,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个粒子穿过两个缝隙,形成的干涉图案就是两个孔径的干涉波产生的。

这种干涉现象反映了量子物理中存在的相干性和波粒相互转换等现象。

2. 量子测量的应用量子测量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的特殊性质来实现更加安全且更快速的通信技术,如量子隐私传输和量子密钥分发等。

这些应用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能通过量子测量的正确解读加密信息。

如今,量子通信已经成为物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 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测量技术来实现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如量子并行计算和量子搜索等。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和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和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和测量理论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框架,它包含了一系列独特的概念和规律,为我们解释了微观世界中的诸多奇异现象。

其中一个关键概念就是量子测量,它在量子力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中的量子测量及其相关的测量理论。

1.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是指对量子系统的某个性质进行观测和测量。

在经典物理中,测量某个物理量通常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然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在量子测量中并非如此。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系统在测量前处于叠加态,即同时具备多个可能的测量结果。

而在测量时,量子系统将坍缩到某个确定的状态上,也就是我们实际观测到的结果。

这种坍缩过程是随机的,其具体结果是依靠概率来描述的。

2. 测量理论的数学工具:观察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描述量子测量的数学工具是观察算符(Observables)。

观察算符是一个线性厄米算符,对应于某个物理可测量量,比如位置、动量、角动量等。

每个观察算符都有一套本征值和本征态。

当我们进行量子测量时,我们实际上是使用观察算符作用在量子态上,得到一个本征态和对应的本征值。

本征态表示我们测量时所观测到的具体状态,而本征值则对应于该态的量值。

根据观察算符的本征值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本征值的概率,从而得到量子测量的统计结果。

3. 量子测量的问题:干涉与不可分辨性量子测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干涉与不可分辨性。

根据量子干涉原理,当两个或多个量子态发生干涉时,它们的振幅可以相互增强或抵消,导致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发生变化。

不可分辨性是另一个与量子测量相关的重要概念。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准确地区分两个或多个状态,并且不能用一个观察算符同时精确地测量它们。

这种不可分辨性涉及到量子力学中的模糊性原理,即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4. 量子测量的实验方法在实际研究中,有许多方法用于实现量子测量。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一个称为“测量装置”的设备来实现。

测量装置通过与待测量子相互作用,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其性质。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引言: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而量子测量则是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对于理解量子世界的本质和应用于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近年来的技术进展。

一、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测量算符和测量结果。

1. 测量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测量算符是描述测量过程的数学工具。

对于可观测量A,其对应的测量算符是一个厄米算符,记作M。

测量算符的本征值对应着测量结果,而测量算符的本征态则是测量后量子系统的塌缩态。

2. 测量结果量子力学中,测量结果是随机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由测量算符的本征态和相应的本征值所决定。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量子测量的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量子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量子测量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以下将介绍几个重要的量子测量技术。

1. 单光子探测器单光子探测器是实现量子测量的关键设备之一。

传统的光子探测器存在着暗计数和多光子计数等问题,而单光子探测器则可以实现高效的单光子探测。

目前,基于超导和半导体等材料的单光子探测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量子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 量子非破坏测量量子非破坏测量是一种特殊的量子测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量子态的前提下获取有关量子态的信息。

这种测量技术对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目前,已经实现了一些量子非破坏测量的实验,如量子门控测量和量子态克隆等。

3. 精确测量技术精确测量是量子测量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测量技术受到了量子力学的限制,而量子测量技术可以克服这些限制,实现更精确的测量。

例如,基于自旋压缩态的精确测量技术可以提高自旋测量的精度,为量子计量学和量子计时学等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4. 远程量子测量远程量子测量是一种利用量子纠缠实现远距离测量的技术。

通过纠缠态的特性,可以实现两个远距离量子系统之间的量子测量。

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和应用量子精密测量是指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对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达到高精度的测量效果。

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来自于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关系等等。

由于量子力学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物理学和工程中,因此量子精密测量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是通过量子效应将被测量系统与一个或多个测量器相耦合,从而将测量器与被测对象通过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

因此,量子精密测量的关键是寻找能够与被测系统相互作用并且可靠地测量系统状态的测量器。

目前,常用的测量器是各种量子态,例如量子振荡器和磁通量量子,因为它们通常易于控制和测量。

量子振荡器是一种能够在不同振动模式间进行振荡的系统,这些模式与一些特定能量积分(即谐振频率)相关。

量子振荡器通常是微机械或非线性谐振器,比如二级谐振器或者超导卡诺干涉仪。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利用金刚石等硬材料做出来的超声谐振器作为量子振荡器。

另外,磁通量子是指一个微小的电路元件,其中的相对电路扭曲产生相应的量子态。

这些量子态可以通过测量这个元件上的电压或电流变化来测量出来。

利用这些量子态,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量子态在各种物理场和激励下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的信息,如温度、湿度、重力、电场和磁场等。

比如说温度测量,可以利用热噪声测量器,将它们与被测量的系统耦合,从而通过观察噪声信号的变化来得到温度的信息。

电场测量可以利用超导电荷探测器,将它们与被测量的电极间隙耦合,观察其量子态的变化来测量电场。

量子精密测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测量科学中,它被用在精细测量中,如利用激光测量腔来测量质子电荷和电子磁矩。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它被应用于开发更好的精密加工工艺,以创造未来更高分辨率的测量设备。

在生物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它被用来探索神经元和微生物的行为,以及研究人类身体的各种健康情况。

工业应用也包括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来测量液位、扭矩、形变和压力等,从而帮助优化工业制造的最终产品。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量子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量子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量子测量方法与技巧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行为。

量子测量作为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研究量子系统的关键手段之一。

在物理实验中,量子测量的方法与技巧对于探索量子现象、验证理论模型以及发展量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量子测量方法与技巧。

1. 基本测量方法在量子力学中,有几种基本的测量方法,包括投影测量、干涉测量和激发测量。

投影测量是最常见的一种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量子系统处于特定状态的概率来进行。

例如,对于一个自旋为1/2的粒子,可以将其投影到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的状态。

干涉测量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进行测量,常见的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激发测量是通过给量子系统施加外界能量,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测量激发态的能量差来进行。

2. 光学测量技巧光学测量技巧是物理实验中基于光的测量方法的总称。

在量子实验中,光学测量技巧被广泛应用于量子干涉、量子纠缠和量子通信等领域。

其中,控制光的模式和光的相位是重要的技巧之一。

通过使用激光、偏振器和波片等器件,可以实现对光的精确控制。

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用于减小光的退相干和散射效应的方法,例如使用稳定的光源、优化光学元件和采用高频率的探测方法等。

3. 器件设计与制备在进行量子测量实验时,需要设计和制备各种量子器件。

例如,用于实现特定测量的光学元件,如薛定谔洛伦兹器件和真空拉曼束等。

这些器件的设计和制备都需要考虑到量子系统和测量目标的特定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器件的稳定性、精度和可重复性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数字测量技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测量技术在量子实验中越来越重要。

数字测量技术通过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实现对量子系统的精确测量和处理。

例如,使用冷却技术将实验样品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以减小量子系统的热噪声和量子涨落。

此外,数字测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复杂量子系统的快速测量和高效数据处理。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三)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三)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量子位(qubit)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元,其状态的测量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经典计算中,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和测量位的值,但在量子计算中,由于量子叠加和纠缠的特性,测量结果是以概率的形式呈现。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来测量量子位的状态。

一、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量子位测量方法。

当我们想要测量一个量子位的状态时,可以通过观察其最基本的特性,例如自旋或是光子的偏振,来得到有关量子位的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个量子位的测量,可以得到其处于0态或1态的概率。

二、干涉测量法干涉测量法是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量子位的状态。

我们知道,当两个相干的光子在干涉仪中相遇时,它们会出现干涉条纹。

类似地,当两个相干的量子位在干涉仪中相遇时,它们的干涉会产生测量结果。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强度和形状,我们可以获得关于量子位状态的信息。

三、强度测量法强度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量子位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系列精确校准的器件,将量子位与已知强度的参考波相互作用。

通过测量参考波的强度变化,我们可以确定量子位在特定基态的概率。

虽然这种方法涉及到精确的仪器和复杂的实验操作,但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四、波函数坍缩法波函数坍缩法是一种特殊的量子位测量方法。

该方法基于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坍缩原理,即在测量过程中,量子位的波函数会坍缩为某个确定的态。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将一个纠缠态的量子位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量子位,从而实现对量子位状态的测量。

五、时间延迟法时间延迟法是一种用于测量量子位相干性的方法。

通过在测量过程中引入时间延迟,我们可以观察到量子位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并推断其相干性。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量子位的纠缠性和量子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对于研究量子位的行为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六、压缩测量法压缩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压缩量子位的状态空间来实现更精确测量的方法。

通过对量子位的状态进行压缩,我们可以在特定基态上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理论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理论导言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一门科学,其中测量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测量理论探讨了在量子系统中如何进行测量,以及测量结果如何解释和理解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理论,包括测量算符、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和测量解释等方面。

量子测量的基本概念量子测量是指对量子系统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关于系统状态的信息。

在经典物理中,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系统并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来完成。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测量不同于经典物理中的测量,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量子态的坍缩和测量结果的概率性。

测量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测量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符来表示,称为测量算符或观测算符。

测量算符是一个厄米算符,其本征值代表了测量结果的可能取值,而本征矢表示了对应的测量结果。

测量算符与系统的态矢量进行相乘,得到的结果是测量算符对应的本征值的线性组合,而测量结果则是随机选择的其中一个本征值。

测量过程量子测量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准备态和测量结果。

在测量之前,系统必须处于所谓的准备态,即一个确定的量子态。

测量过程中,测量算符作用于准备态,得到一系列本征值和对应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可能是连续谱或离散谱。

对于连续谱的测量结果,其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对于离散谱的测量结果,其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

测量结果的概率性在经典物理中,测量结果是确定的,而在量子力学中,测量结果是概率性的。

这是由于测量算符的本征值代表了一系列可能的测量结果,而测量结果只能是其中的一个。

因此,无法预测具体的测量结果,只能计算得到各个可能测量结果的概率。

测量解释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结果解释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争议。

主流的哥本哈根解释认为,量子系统在测量前处于叠加态,测量过程引起了量子态的坍缩,使系统塌缩到一个确定的本征态。

而洛伦兹不变解释则认为,测量结果并不是系统真实的性质,而是观测者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这些解释都试图解释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结果的概率性和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与干涉

量子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与干涉

量子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与干涉量子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中奇特现象的科学。

在量子物理学中,量子测量和干涉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量子物理学中的量子测量和干涉,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量子测量。

在经典物理中,测量是一种获取粒子或物体位置、速度、质量等信息的方法。

然而,在量子物理学中,测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量子测量的结果是概率性的,即某个物理量的可能值,并且测量会导致物体的状态塌缩为一个确定的态。

一个著名的量子测量实验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一束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干涉条纹。

然而,当我们观察这束光究竟通过了哪个狭缝时,干涉条纹消失了,光束表现出粒子特性。

这说明观察或测量行为对于物体的状态产生了影响。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量子测量不同于经典物理中的测量,它在测量过程中会对被测量粒子的状态产生干扰。

这是因为,量子测量过程中需要通过相互作用来获取信息,而相互作用会导致粒子受到扰动。

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测量方式,以避免对系统的干扰。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量子干涉。

量子干涉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只能在量子系统中观察到。

在量子系统中,当两个或多个态叠加时,它们可能会相干叠加,也就是说,它们的相位可能会相互增强或相互抵消。

这种叠加使得量子系统表现出波动性质。

例如,考虑一个双光子干涉实验。

当两个相干光子通过两个缝隙后,它们可能会互相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这种干涉现象只能用量子力学的波动性来解释,经典物理无法解释。

量子干涉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激光技术中,激光器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产生一束相干光。

这种相干光具有高度的定向性和一致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光学通信等领域。

此外,量子干涉还被应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

在量子计算中,利用量子干涉原理可以实现量子比特之间的相干叠加和量子并行计算,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在量子通信中,利用量子干涉可以实现量子态的传输和量子密钥分发,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普朗克常数和量子测量的原理和现实应用

普朗克常数和量子测量的原理和现实应用

普朗克常数和量子测量的原理和现实应用人类自古以来就试图理解自然界的奥秘,探究其中的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中,在20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玄妙的领域——量子力学。

它打破了我们对传统物理学的认识,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普朗克常数和量子测量的原理是量子力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内容,并探讨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是一名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的。

它是一个与量子力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物理常数,被称为量子行动常数(h)。

普朗克常数的数值为6.62607015×10^-34 J·s。

它的大小决定了量子力学中许多重要现象,比如能量量子化和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力学认为,物质的本质就是波动和粒子叠加的状态。

例如电子经过双缝干涉实验时显示出的波动性质。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理论中具有绝对不可变性的物理常数,它与波粒二象性的实现平衡有关。

普朗克常数h可以用于计算出任意频率的辐射所携带的最小能量量子,同时也可以用于计算所有能量量子的频率。

二、量子测量的原理量子测量是研究量子力学中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

量子测量的原理是指:当我们研究一种子系统时,该系统必然会和观测者的测量仪器相互作用。

在测量过程中,子系统状态的波函数将被“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使观测结果具有确定性。

这种非常规的状态可表述为“叠加状态”,这意味着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之间随时相互转换。

在量子测量原理的框架内,不确定性原理是其最基本的推论之一。

不确定性原理表明,在所有具有相同能量的物理量中,我们只能同时确定其中的一种量,例如位置或动量。

另外一种物理量的值不能在测量时被预测。

例如,我们无法同时测定一个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因为这样可能会干扰到电子的状态。

三、现实应用普朗克常数和量子测量原理的应用已经覆盖了许多领域。

1. 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一种使用量子测量原理的计算方式。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十)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十)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量子力学作为一门现代物理学的分支,引领着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量子位(qubit)作为量子计算的基本单元,其测量方法与技巧对于实现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一部分:测量原理量子位的测量涉及到量子态的塌缩(collapse)。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当我们对一个量子位进行测量时,其存在于多个可能态的叠加中,而测量结果将使得量子位塌缩到其中一个可能态上。

这个塌缩的概率与量子态叠加中每个可能态的系数的平方成正比。

例如,当一个量子位叠加态为|0⟩和|1⟩时,测量结果可能为0或1,而测量到的结果会使量子位塌缩到对应的状态上。

第二部分:测量方法1. 朗斯基测量朗斯基测量是一种基于Pauli矩阵的测量方法,常用于对量子位的测量。

通过构造相应的测量算符,我们可以测量量子位在某个特定基态上的概率。

其中,Pauli算符是一组重要的算符,分别对应着xyz 三个方向的自旋测量。

2. 冯诺依曼测量冯诺依曼测量是一种广义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任意量子位的测量。

它通过构造投影算符来实现量子位的测量,即将其塌缩到一个合适的基态上。

这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测量多个量子位,从而提高测量效率。

第三部分:测量技巧1. 基态测量在实际的量子计算中,我们通常需要对量子位进行测量来获得想要的信息。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我们可以选择测量量子位的基态。

基态测量方法能够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并减少量子位的波动性。

2. 量子纠错由于量子态的脆弱性,量子纠错技术在测量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纠错编码,我们可以减少量子位的测量误差,并提高量子计算的可靠性。

常用的量子纠错方法有Shor纠错码和Steane纠错码等。

结论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是实现量子计算的重要一环,对于量子计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技巧,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和理解。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六)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六)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量子力学的出现,给科学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中量子位作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单位,其测量方法与技巧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进行详细探讨。

一、波函数重叠法波函数重叠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量子位的方法。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当一个粒子处于多个可能状态时,其波函数将叠加这些可能的状态。

而通过测量,我们可以使波函数坍缩为其中一个可能的状态,从而测量到量子位的具体数值。

二、干涉法在干涉法中,一束粒子以波动的形式通过干涉纹条,当波函数在特定位置出现干涉峰或干涉谷时,即可确定量子位的数值。

干涉法不仅适用于波粒二象性实验中,也可用于测量量子位的方法之一。

三、瞬间噪声法瞬间噪声法是一种基于量子位波动的测量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将观测到的量子位波动与噪声进行对比。

通过测量波动过程中的噪声水平,我们可以获得量子位的相关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高精确度的测量结果。

四、退化霍尔效应退化霍尔效应是一种基于磁场的测量方法。

当通过量子位的测量获得电子的坐标与动量信息后,我们可以施加磁场,并观测到退化霍尔效应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量子位的数值。

这种方法在高场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五、密度算符方法密度算符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量子系统态的方法,通过测量物理量的期望值,我们可以得到量子位的信息。

利用密度算符方法,我们可以研究量子系统的多体问题,并对量子位进行测量和分析。

六、压电传感器技术压电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在量子位测量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将压电传感器与量子位进行耦合,我们可以测量到其微小的位移或振动。

这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七、无反演的量子测量技术无反演的量子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方法。

在这种技术中,我们通过利用系统的量子力学测量性质,避免了传统测量中的反演步骤。

这种技术在光电子学、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七)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七)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量子力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自然界的微观世界。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位是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基本单位。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研究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量子位测量方法和技巧。

一、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一种常见的量子位测量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直接测量可能对量子位的状态造成严重的干扰。

通过间接测量,我们可以在不改变量子位状态的情况下获得相应信息。

以电子自旋的测量为例,我们可以使用交叉相干态和一个已知自旋状态的参考态辅助测量。

通过与参考态的干涉,我们可以推断待测量自旋的状态。

二、干涉测量干涉测量是另一种重要的量子位测量技巧。

通过测量粒子的干涉现象,我们可以获得关于量子位的重要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光子的相位。

在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光子通过两个狭缝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我们可以判断光子的相位。

三、投影测量投影测量是最常见的量子位测量方法之一。

通过在量子位所在空间中进行投影,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量子位的直接信息。

以自旋测量为例,当我们想要知道电子自旋的向上还是向下时,我们可以准备两个相互垂直的自旋基态,然后将待测自旋与之相互作用。

测量结果将会是自旋在相应方向上的投影。

四、预测测量预测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量子位的技巧。

通过对待测量量子位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其它系统的状态推断待测量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需要测量某个粒子的自旋时,我们可以将其与另一个自旋已知的粒子相互作用。

根据相互作用后的系统状态,我们可以推断待测粒子的自旋。

五、时间测量在一些情况下,量子位的测量需要考虑其随时间的演化。

时间测量包括测量量子位的弛豫时间、相干时间等。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时间测量来研究量子位的性质。

测量数据将揭示量子位随时间演化的规律,为我们理解量子系统的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结论本文讨论了几种常用的量子位测量方法和技巧,包括间接测量、干涉测量、投影测量、预测测量和时间测量。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世界的微观粒子行为。

其中,量子位的测量是研究者们常常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量子位测量方法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量子位的测量。

量子位的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直接观察或测量量子位的性质,而间接测量则是通过测量其他与量子位相关的变量来获取有关量子位的信息。

在直接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投影测量。

投影测量通过测量量子位在某个特定态中的投影来确定其所处的状态。

例如,对于一个二能级系统,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系统在某个基态中的投影来确定其处于哪种状态。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只能给出量子位的一个确定结果。

另一种直接测量方法是平均值测量。

平均值测量通过多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来得到量子位的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一个粒子的自旋来计算其自旋的平均值。

平均值测量相对于投影测量更加灵活,可以给出更多有关量子位的信息。

除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也是测量量子位常用的方法之一。

间接测量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态的演化过程来获取有关量子位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量子位与其他粒子或场的相互作用来推断其所处的态。

一种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是双重态测量。

双重态测量利用两个量子位之间的纠缠关系,通过测量其中一个量子位的性质来推断另一个量子位的性质。

例如,如果两个量子位之间纠缠,当我们对其中一个量子位进行测量时,另一个量子位即刻塌缩到某个特定的态上。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两个量子位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用来判定一个量子位所处的状态。

除了以上介绍的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量子位的测量。

首先是将量子位与环境隔离,减少测量过程对其态的干扰。

量子位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将其与环境隔离,以保持其纯净的态。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测量装置和方法。

不同的量子位具有不同的性质,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装置和方法来测量它们的性质。

再次是多次重复测量。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概率性,因此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

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

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

本文将探讨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可观测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是指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观测,以获取与之相关的物理量的结果。

然而,与经典物理不同的是,量子测量并不总是得到确定的结果,而是以一定的概率性质来描述。

这是由于量子力学的本质决定的。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波函数坍缩:在进行测量之前,量子系统处于叠加态,即多个可能结果同时存在的状态。

而在测量之后,波函数将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

2. 测量算符:对于每个可观测量,都有对应的测量算符。

测量算符是一个线性算符,可以用来计算在某个态下的测量结果。

3. 物理量的本征值:可观测量具有一系列的本征值,表示在相应的本征态下进行测量时能够得到的结果。

二、可观测量的概念在量子力学中,可观测量是指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具体数值的物理量。

与之对应的是不可观测量,它代表着不能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可观测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积分结果:可观测量的测量结果是物理量的期望值,即对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

在量子力学中,期望值的计算通过使用量子态与本征态的叠加系数来完成。

2. 本征态与本征值:每个可观测量都有一系列的本征态,对应不同的测量结果。

而本征值则表示在相应的本征态下进行测量时得到的结果。

3. 可观测量的代数性质:可观测量之间具有代数性质,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

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可观测量进行组合来得到更多的信息。

三、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的关系量子测量与可观测量密切相关,并且它们是量子力学理论的基础。

在测量过程中,可观测量提供了我们需要获取的物理量,而量子测量则决定了我们可以得到的结果。

量子测量和可观测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测量算符的使用上。

通过对可观测量的测量算符进行操作,我们可以得到测量结果以及相应的本征态和本征值。

(仅供参考)量子测量原理与技术

(仅供参考)量子测量原理与技术

空间传播, 光波长、方向, 光子的动量, 波矢 波函数分布
位相

强度
效应的大小, 光子的个数, 电磁场幅值, 非线性,涨落
频率
自旋
时间演化,光子的能量—系统能级, 光谱分布--粒子相空间布居,展宽及 寿命,产生持续衰减,光子数统计
自旋,玻色子, 待测粒子的自 旋,磁矩,偏 振极化
课程内容安排
量子测量基本原理
课程内容介绍
量子测量
(1)测量对象是量子系统
量子系统举例——基本粒子,固态体系…
重要意义——1>理解物理规律
光不仅是电磁波,还是一个个光子 电子、原子不光是粒子,还可干涉,关联同步 量子的世界…
——2>实际应用开发
单光子探测器、高倍成像 检测元素组分和结构 量子信息存储和通信、量子计算机
课程内容介绍
量子测量
(1)测量对象是量子系统
量子系统、重要意义
(2)用量子方法、技术进行测量
为什么选择量子方法?
相对经典方法,可以实现高灵敏度, 高精度的探测!
计时、时间度量——原子钟(精度高)
微弱信号、单光子探测——超导芯片(灵敏度高)
课程内容介绍
量子测量
(1)测量对象是量子系统
量子系统、重要意义
(2)用量子方法、技术进行测量
响应强度低 测量条件要求苛刻——相干状态及退相 测量导致量子态的破坏,可能需多次统计测量
量子测量
课程内容安排
(1)测量对象是量子系统 (2)用量子方法、技术进行测量
范围宽泛,课程时间有限
关注用光学方法实现地量子测量
光学方法实现量子测量
位相
波矢

强度
频率
自旋

量子力学测量

量子力学测量

量子力学测量量子力学测量是指对量子系统的性质进行观测和测量的过程。

量子力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研究量子系统的关键,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量子力学测量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测量是指对一个量子系统的性质进行观测和测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测量对象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关于量子系统状态的信息。

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往往是一个或多个物理量的测量值。

2. 线性算符和本征态量子力学测量过程中,测量结果往往是物理量的本征值,而测量算符则是与被测量的物理量对应的算符。

通过对量子系统进行测量,系统将会塌缩到相应物理量的本征态上。

3. 规范算符和归一化态在量子力学测量中,规范算符是一种特殊的线性算符,它用来描述系统由某一态演化到另一态的概率。

归一化态是指波函数的模平方为1的态,它是量子体系的基态。

4. 测量算符的期望值量子力学测量中,测量算符的期望值是指在给定的量子态下,对测量算符进行大量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测量算符的期望值,可以得到量子系统的平均性质。

5. 不确定度原理量子力学测量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不确定度原理,它是指在同一态下,对两个不可同时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时,它们的测量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原理揭示了量子系统的测量存在的一种固有的不确定性。

6. 量子力学测量的应用量子力学测量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无法同时测量的,这个原理被应用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器械中。

此外,量子力学测量的原理也被应用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总结起来,量子力学测量是对量子系统性质进行观测和测量的过程。

它包括测量算符和本征态、归一化态、测量算符的期望值、不确定度原理等概念。

通过量子力学测量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量子系统的性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量子精密测量原理

量子精密测量原理

量子精密测量原理嘿,你问量子精密测量原理呀,那咱就来试着说说。

量子精密测量呢,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探测器”,它能以一种非常神奇的方式去测量各种东西,而且精度高得让人惊讶哦。

它的原理基于量子力学的一些奇妙特性。

你知道,在微观世界里,粒子们的行为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可不一样啦。

比如说,量子有一个特性叫叠加态,就好像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就像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还是小画家一样(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想象啦,但在微观世界里就是这样哦)。

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实验来进行精密测量。

还有量子纠缠,这也是个很神奇的现象哦。

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会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一个粒子的状态改变了,另一个粒子会立刻“感应”到并做出相应的变化,就好像它们之间有心灵感应一样。

通过对这种纠缠关系的利用,我们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测量。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两个纠缠的粒子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一个用来和要测量的物体相互作用,另一个在远处进行观测,通过它们之间的这种“默契”来获取关于测量物体的更准确信息。

另外,量子的一些其他特性,比如波粒二象性,也在量子精密测量中发挥作用。

粒子有时候表现得像个小粒子,有时候又像个波动的小波浪,这种特性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探测和测量物体。

我们可以利用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就像用一束光通过两个狭缝后会产生干涉条纹,通过对这些条纹的分析,我们就能知道很多关于光和物体的信息啦。

举个例子吧,想象一下我们要测量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在经典测量中,我们可能会因为测量工具的干扰而无法非常准确地得到结果,就好像你用一个大勺子去舀一勺水,可能会在舀的过程中让水溅出去一些,影响你对水的准确测量。

但是用量子精密测量的方法,就像有了一个超级小巧灵活的“魔法勺子”,它可以更轻柔、更准确地去接触和测量那个小物体,而且通过利用量子的各种特性,能够把测量的误差降低到非常小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量子信息物理原理》课程讲稿](I,II)第一章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1.1,量子测量基础1,量子力学的第三公设——测量公设2,测量理论的三个阶段3,塌缩阶段的四个特征4,量子测量分类§1.2, 量子光学一些器件作用分析1,半透片、符合测量、PBS、后选择2,延迟选择、后选择、预选择、杨氏双缝3,斜置偏振片的变换4,斜置半波片的作用5,BBO晶体与参量下转换——极化纠缠光子对产生§1.3,von Neumann正交投影测量模型1, von Neumann正交投影测量模型2,典型例子————Stern-Gerlach装置对电子自旋的测量§1.4, 广义测量与POVM1,广义测量2,局域测量——POVM3,POVM举例4,Neumark定理§1.5, 量子非破坏测量(Quantum nondemolition measurements ——QND)简介1, 标准量子极限(SQL——Standard Quantum Limit)2,量子非破坏测量的定义3,QND所必须满足的充要条件4,QND的局限性§1.6, 量子弱测量1, 量子弱测量含义2, 弱测量初步应用§1.7,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小结1,量子测量中时间塌缩和空间非定域性的问题2,量子测量理论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章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量子测量的物理分析是联系量子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的桥樑,是整个量子理论的基础和支柱。

按现在文献情况可以说,不熟习量子测量理论很难理解许多近代重要的实验工作。

更何况,量子测量理论本身就蕴含着量子理论几乎全部的未解决重大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都如此基本,以致于对它们的解答必定会从根本上纠正我们现有的时空观和某些基本概念,导致我们对世界有一个崭新的再认识。

鉴于我国量子力学教材中很少谈及测量问题,而量子信息论必须和经常涉及它,所以课程不得不对量子测量内容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内容共分7节:扼要阐述一些基本要义、量子光学实验一些基本器具和实验、von Neumann 测量模型、广义量子测量和POVM 概念、非破坏测量、弱测量、最后简要指明一些open 问题。

阐述重点是一些重要而基本的物理概念,明确近代量子测量内容的认知边界。

§1.1, 量子测量基础1,量子力学的第三公设——测量公设通常,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五条基本公设:量子状态公设,量子算符公设,量子测量公设,量子运动方程公设,全同性原理公设。

其中全同性原理公设的独立性尚有争议。

[第三公设——测量公设]“对归一化波函数()x ψ测量力学量A ,总是将()x ψ按A 对应的厄米算符ˆA :单次测量所得A 的数值,除非()x ψ是A 的某个本征函数,否则必定随机地得到本征值中某一个,比如k a 。

测量完毕,()x ψ即相应塌缩(突变)为对应k a 的本征函数()k x ϕ。

对大量相同态进行重复测量时,任一本征值k a 出现的概率是此展开式中对应系数的模平方2k c 。

”注意1:如果对同一种态进行不同类型的测量,相应于作不同样的展开,会导致不同样的塌缩,从而表现出不同样的实验现象!比如,注意2:除塌缩是量子特性之外,这里叠加也是量子的,是“概率幅的叠加”!这种“概率幅叠加”完全不同于经典的概率叠加。

而且,“概率幅叠加”在量子测量“塌缩”时所表现的或然性也明显有别于经典概率叠加在经典测量中所表现的或然性。

例如)z x x+=++-(1.1)按量子力学,沿Z轴测此态的自旋,发现自旋肯定在+Z方向,并且右边分解是振幅叠加、相干叠加;但按经典力学的理解,右边各以1/2概率的完全随机方式处在态x+和态x-。

接着再进行下面分解))x z zx z z⎧+=++-⎪⎪⎨⎪-=+--⎪⎩(1.2) 于是又知,进一步测x+态可得自旋朝上、朝下各1/2概率,测x-也如此。

按经典观念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就得到:沿Z轴测得自旋朝上朝下的概率应当各占1/2!这与上面量子力学结果完全不同。

2,测量理论的三个阶段量子体系状态变化的两种方式──量子理论的两种基本过程: U 过程──决定论的、可逆的、保持相干性的R 过程──随机的、不可逆的、斩断相干性的对一个量子态测量力学量A,如果测量是理想和完整的,将有三个阶段:“纠缠分解”、“波包塌缩”、“初态制备”。

详细些说,“纠缠分解”——()x ψ按被测A 本征态分解并和测量指示器可区分态纠缠;“波包坍缩”——()x ψ以A 展式系数模方为概率向本征态之一随机突变,也常说,向波函数某个分支塌缩;“初态制备”——坍缩后的态在新环境的新Hamiltonian 下作为初态开始新一轮演化,所以常说“测量制备了初态”。

实验经常是对大量相同量子态组成的量子系综进行重复测量并读出结果。

多次重复测量将制备出一个混态 ──不同塌缩结果()i x ϕ之间不存在任何位相关联,彼此是非相干的。

这个混态(见第二章)又称做“纯态系综”──相互正交的纯态系列:出现纯态()1x ϕ的概率为1p ;等等。

3,量子态塌缩的四个特征量子力学认为,波函数是对微观粒子所处力学状态的”潜在能力”的描述。

按测量公设,重干扰,并且总是向该次测量所得本征值的本征态突变(塌缩)过去,使波函数约化到它的一个成分(一个分支)上征态塌缩,就象测得的本征值一样,是随机的、无法事先预计。

量子态在测量塌缩时,表现出四个重要特征:“随机性”──原则上无法预见和控制的;“不可逆性”──通常认为,测量是熵增加过程;“斩断相干性”──切断被测态原有的一切相干性;“空间非定域性”──所有波函数各种塌缩都是非定域的。

这个阶段是一个深邃的尚未了解清楚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整个QT对量子测量塌缩过程的认知明显具有唯象性质,是open的。

塌缩中表现出的是粒子状态的突变。

实质上,它总是伴随体系演化时空的塌缩!这可以参考后面Teleportation、Swapping,以及Zeno 效应叙述得到印证。

近来有实验表明,塌缩与关联塌缩仿佛是同一个事件,其间好像不存在因果关联!究竟最后结论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

即便粒子的同一状态,在不同种类测量下,因展开式不同,塌缩的本征函数族不同,所展示的面貌也不同。

由于测得的数据是在测量塌缩中“临时”产生的,加上波函数本身难于直接观测,可能会使人误以为,被测态(或波函数)只是一种“想象之物”、“数学工具”、“不具有任何信息”等。

事实上,正是因为源于同一个被测态(或波函数),各类展开式(它们决定各类测量的概率分布)总和都相等,而各种实验中“临时”产生的各类测量数据彼此之间存在着关联和自洽。

因此,作为全部实验结果同一根源的波函数应当具有客观真实性、是物理的。

虽然从任何个别展开(表象)来看它,它都提供了多余的信息,但从全体展开(表象)看它,它并未提供多余的信息,除了一个不确定但不重要的总体(外部)相因子。

这正如同从牛顿力学来看,人们在宇宙中所处绝对坐标那样的不重要。

4,量子测量分类以前的量子力学只限于研究“孤立封闭”的量子体系,量子测量都是向被测力学量算符正交归一本征态{},,i j i i j i δ=∀投影,即单位算(1.3)这时,量子测量实现的是(1.4)但一般而言,量子测量必须区分不同的种类:i) 封闭系统测量与开放系统测量;ii) 两体及多体的局域测量、关联测量、联合测量;iii) 完全测量与不完全测量。

就简单的两体而言,有两体局域测量、关联测量、联合测量:i )局域测量 :只对两体中的某一方作测量,比如只对A 测量。

相应力学量是AB A B I Ω=Ω⊗,相应的测量结果为()()(){}()(){}()()A B AB AB AB A B A B A AB A A A Tr Tr Tr I Tr Tr Tr ρρρρΩ=Ω⊗⎡⎤⎣⎦=Ω=Ω⎡⎤⎣⎦ (1.5)此类测量的所有测量结果只和约化密度矩阵A ρ有关。

ii )关联测量 :同时对A 、B 作局域测量,比较相应结果:A B Ω=Ω⊗Ω。

此时只对未纠缠态——可分离态(AB A B ρρρ=⊗)才有A B Ω=Ω⋅Ω (1.6)相应结果是可分离的,只和约化密度矩阵A ρ、B ρ有关。

iii )联合测量 :测量不是局域进行的,类似于下面不可分离类型的力学量测量,2ii A B ii Ω=Ω⊗Ω≥∑ (1.7)此类测量结果是不可分离的,和两粒子态§1.2, 量子光学一些器件作用分析1,半透片、符合测量、PBSi, 单光子入射到半透片——最简单的“which way ”——广义杨氏双缝实验——“qubit ”一块半透镜,水平极化光子1从左上方a 端入射,透镜将其相干分解,反射向分束器的c 端,同时透射向d 端。

由a 端入射空间态称为a 空间模,向c 端出射的称为c 空间模等(图1.1)。

此时光子输入态为 111i a ψ=↔ (1.8a ) 图1.1 水平箭头表示光子极化(电矢量 振动)方向。

出射光子是“c ”和“d ”验),)1111out i c d ψ=↔+ (1.8b )ii, 双光子入射到半透片——“测量塌缩 + 全同性原理”效应分析设这块半透镜有两个不同极化光子入射。

水平极化光子1从左上方a 端入射,透镜将其相干分解:反射向分束器的c 端,同时透射向d 端,处于两者的叠加态;垂直极化光子2从左下方b 端入射,相干分解后反射向d 端,透射向c 端,也处于叠加态。

1此时,两个光子输入态为1.2这两种极化状态彼此正交。

经分束器之后,反射束应附加2π位相跃变而透射束无位相跃变。

同时,分束器不改变入射光子的极化状态,所以出射态应为)()111222122fi c d c i dψ=↔+⊗⋅+(1.9a) 设两个光子基本同时到达分束器,于是出射态中两个光子空间模有重叠,必须考虑两个光子按全同性原理出现的交换干涉。

事实上,这相当于两个电子同时到达的杨氏双缝实验,只是此处出射光子态需要的是对称化。

所以,正确的出射态应为)()(){}[12]122112121212121212f f fi c c d d c d d cψψψψψ+-=+=⋅++-(1.9b) 这里ψ±是四个(正交归一)Bell基中的两个:(简单计算表明,如入射光子是一般的极化态,12ψ+因子。

)iii, 半透片极化测量如果采用最简单测量方案:在c和d各放一只分别测量水平、垂直极化状态的探测器,测量出射到达c端和d端的光子。

如此测量安排就是选择了下面末态:(1.9c) 这时,由于入射态、分束器,特别是最后测量塌缩这三个环节里,两个光子各自极化状态都不变,即,它们极化矢量守恒(上式由对称化出来的第二项可丢弃。

因为极化正交和c、d 两端不交叠,此项图1.3不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