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共83页

合集下载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2.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

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4.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期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5.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

6.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7.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8.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9.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10.湿热疫:是由湿热性质的疠气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疠气遏伏膜原的表现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白厚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而数等表现。

11.暑燥疫:是由暑燥淫热之疠气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温病学复习资料(紧跟课本)

温病学复习资料(紧跟课本)

《温病学》复习资料1.整体上把握章节目录,明白大体教学计划。

上篇:【第一章:以记忆为主;第二章: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第三章:全书构架重要组成,掌握不同温病致病规律;第四章:全书理论核心,精华;第五章:掌握,是学习诊断温病的工具;第六章:自习为主,对全书的方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七章:不讲】中篇:【第八章——第十一章:临床,考试重点;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串讲;第十四章——第十八章:自学为主。

】下篇:拔高,深入第一章绪论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战国时期至唐代是温病学的萌芽阶段;宋金元时代是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明清时代是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温病学的发展阶段。

3.记忆部分:1)《内经》“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导源于宋·郭雍《伤寒补亡论》。

3)宋代朱肱提出使用经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三因制宜。

4)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热病不得混称伤寒”标志着温病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

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4.刘河间:名完素。

在外感热病方面提出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

被后世作为“寒凉派”的鼻祖。

5.明清时代1)明末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瘟疫病专著——《瘟疫论》2)温病四大家: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舌验齿”,“辩斑疹白pei”等温病独特诊断方法;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焦”辩证理论。

提出了一整套三焦分证的治则,治法和方剂。

王孟英:《温热经纬》——是集温病学大成之作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1.温病: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二)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发热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问题。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温病学的相关知识。

一、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科目,其范畴为传染病学,研究的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

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发挥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二、温病学的特点1.温邪易传染:温病多由病原体进入机体而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传染性极强的疫情中,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病程较长:温病的病程常常比较长久,且常常有复发现象。

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变化多端:温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如高热、寒战、头痛、咳嗽、胸闷等等。

不同类型的温病还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如气短、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病例甚至还会导致昏迷、抽搐等症状。

4.治疗方法特殊:温病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

中医治疗上强调体质因素,包括人体的阴阳平衡、经脉系统、腑脏功能等。

对于温病的治疗,常常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较为特殊的治疗方法。

三、温病的分类温病可以按照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内因温病和外因温病。

内因温病是指机体内部产生的发热疾病,包括暑热、瘟疫、痈疽等。

外因温病则是指外部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感冒、肺炎、流感等。

四、温病的治疗中医划分温病的类型十分丰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综合考虑病位、病因、病机、证候、体质等因素,常常使用中药、针灸、拔罐等采用中医特殊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温病,中药配方方面我们可选择桑菊饮以及银翘散等,应用于解表清热,还可搭配麻黄、枇杷、银花等草药。

对于由于湿气内停引发的温病,应该采取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花蕊膏等。

以上就是温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简介,通过学习温病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 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 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绪论一.温病学的发展概况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刘完素: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王孟英,学术成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第二章1.温病的概念: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3.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暑湿等临床特点命名:烂喉痧、大头瘟、疟疾、霍乱流行情况命名:瘟疫4.分类:1).以病因,病证性质分:温热类、湿热类温病(温热类起病急,易化燥伤阴和内陷生变,一般病程较短。

湿热类温病起病相对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可化燥伤阴,亦可湿化伤阳。

温热类温病以清热为主,用药较为单纯。

湿热类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治,化热化火后可按温热类温病治法。

)2).根据发病类型分: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

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5.温病与伤寒论的关系:温病可隶属于广义的伤寒又有别于狭义的伤寒。

伤寒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6.瘟疫的特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7.温毒的特点: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温病学》讲义

《温病学》讲义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4、化燥入血证治: (1)伤络便血: P173 (2)气随血脱: P174 5、余邪未净证治: P174
一、辨舌 以下几种:P56 2、黄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7 3、灰苔:辨别润燥的不同 P57 4、黑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一、辨舌
(二)辨舌质 1、红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2、绛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3、紫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三)辨舌态:辨别舌体的形态,主要有以 下几种:P59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P26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P26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P27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第二章风热病邪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致病特点: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致病特点: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致病特点: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证型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备注卫邪郁卫表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气里热蒸迫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以热盛阳明多见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灼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首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表.证型病理辨证要点备注上焦温邪犯肺卫气受郁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邪热壅肺肺气闭郁身热,咳喘,苔黄湿热阻肺肺失清肃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湿蒙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包络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邪陷心包邪热内陷机窍阻闭神昏,肢厥,舌绛中焦阳明热炽胃经热盛热炽津伤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而数阳明邪结肠道热结传导失司潮热,便秘,苔焦燥,脉沉实有力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腻湿热中阻湿热困阻升降失司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有湿热轻重区别下焦肾精耗损邪热久羁耗损肾阴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虚风内动肾精虚损肝失涵养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萎,脉虚第四章寒热往来病机:1.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 2.邪留三焦,气化失司 3.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身热不扬:温病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温病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温病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温病学考试重点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温病学复习资料

温病学复习资料

温病学复习资料温病学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温病,即由温邪引起的疾病。

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温邪的性质、传播途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中医学学习者来说,掌握温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温病学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温邪的性质。

温邪是一种外邪,它具有热性,能够引起人体的热病。

温邪主要有外感温邪和内生温邪两种类型。

外感温邪是指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的热性病邪。

内生温邪是指由于体内湿热、血热等原因产生的热性病邪。

温邪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温病的发病机制。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温邪入侵、邪正交争和正气受损三个方面。

温邪入侵是指温邪侵入人体后,通过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而引起疾病。

邪正交争是指温邪与人体正气之间的斗争,正气通过抵抗温邪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正气受损是指温邪侵入人体后,人体正气受到损伤,导致抵抗能力下降,从而使疾病得以发展。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温病的诊断方法。

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闻取患者的呼吸、声音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温病的治疗原则。

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祛风散寒、祛湿散寒等。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清热药物来清除体内的热邪,解毒药物来清除体内的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解表散寒是指通过药物来散发体内的寒邪,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

祛风散寒是指通过药物来祛除体内的风邪和寒邪,从而使病情得以缓解。

祛湿散寒是指通过药物来祛除体内的湿邪和寒邪,从而使病情得以缓解。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温病学复习提纲

温病学复习提纲

温病学复习提纲一、知识考点1.首先提出温病病名的是《内经》2.温病成长阶段是宋金元时期3.《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4.王安道提出“温病不能混称伤寒〞!!而将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别离出来5.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6.吴又可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著作《温疫论》,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7.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疫疹一得》,戴天章的著作是《广温热论》,杨栗山的著作是《伤寒温疫条辨》。

8.温病的特点为:A致病因素有特异性B多数温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 临床表现有特别性D 病理演变有肯定的规律性9.温病的病邪及其致病特点:A.暑热邪气:1.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厥阴,闭窍动风B.暑湿邪气:1.初起先犯肺卫,多夹寒邪 2.困阻脾胃,布满三焦 3.耗伤元气,伤津阻气C.湿热邪气: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10.温病发病因素为: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1.感谢途径为: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12.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30%时机〕:1.发病特点:新感温病为感邪即发,病多发于表。

伏邪温病为感受外邪,过时而发,病发于里2.初起证候:新感温病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脉浮数,苔薄白等肺卫表热证。

伏邪温病为高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

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3.病机传变:新感温病多由表入里,由轻到重。

伏邪温病多由里外达,或进一步内陷深刻4.病情病势: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5.初起治则:新感温病多以解表透邪为主。

伏邪温病多以清泻里热为主。

13.卫气营血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卫分:病理特点:邪郁卫表,肺卫失宣辨证要点:气分:病理要点:里热蒸迫,热炽津伤营分:病理要点:营热阴伤,扰神窜络血分:病理要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14.三焦辨证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上焦温邪犯肺A.邪郁卫表,肺气失宣————辨证要点:1.发热,微恶风寒 2.咳嗽 3.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 4.脉浮数B.邪热壅肺,肺气闭郁————C.湿热阻肺,肺失清肃————邪犯心包A.邪热内陷,机窍阻闭————B.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辨证要点:1.身热汗出不解 2.神智时清时昧 3.脘腹胀满中焦阳明热炽A.里热蒸迫,热炽津伤————阳明邪结A.阳明热结,传导失司————B.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辨证要点:1.身热湿热中阻A.湿热困阻,升降失司————下焦肾精耗损A.邪热久羁,耗损肾阴————虚风内动B.肾精虚损,肝失修养————15.辨舌苔1.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见于1.脾湿未化,胃津已伤4.舌苔白腻而质红绛〔!〕————见于1.湿遏热伏————见于湿热疫初起————见于1.邪热初传气分,卫分未罢7.灰燥苔多从黄苔演变而来,灰润苔多由黄腻和白腻苔演变8.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见于湿温病湿热化燥传入营血,灼伤肠络,出现便血9.舌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却枯燥无津————见于1.邪热退而肺胃津液未复 2.或日久津伤,津液无源上布————11.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红中生有红点————见于心营热毒炽盛12.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见于1.气血缺少,气阴两虚 2.温病后期,津亏血伤未复————见于热入心包————见于肝肾阴虚15.舌紫而瘀暗,扪之潮湿————见于温病夹有瘀血————见于阴寒内盛,血络瘀滞16.陆子贤在《六阴条辨》中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编辑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编辑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发展状况:(一)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

立新法:表里双解。

制新方:表里双解方。

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四)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课件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课件

温病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包括望诊 、闻诊和问诊。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 的神态、舌象、皮肤等变化;闻诊包 括听诊和嗅诊,以了解患者的气息和 分泌物情况;问诊则主要是询问患者 的病史、症状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结合四诊资 料,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确定疾 病的病因、病位和病性,为治疗提供 依据。
02
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无 汗或少汗、口渴、脘痞等。
湿热感冒
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痛 、胸闷脘痞等。
04
温病证候鉴别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以发热恶寒为主,里证以口渴尿多为特 点。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实证则以胸闷腹胀 为主。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风寒感冒则发热 轻,恶寒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喝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痰多、气喘等症状,应及时 采取措施。
预防并发症
温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心衰等。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温病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治疗对于温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 要,包括心理康复、功能康复、社会 康复等方面。
暑湿感冒与湿热感冒的鉴别
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湿热感冒则多在湿 热季节出现。
03
温病治疗学
温病治疗原则
01 治温病宜明辨标本
02
• 标:症状之所在,察其标可识其病之轻重缓急, 以决定治疗之轻重缓急。

• 本:疾病产生的根源,察其本可识其病因之属性 ,以决定治疗的属性。
温病治疗原则
治温病宜分清阴阳 • 辨阴阳:确定疾病的性质,阳证为热证,阴证为寒证。
温病诊断技术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温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温病学复习大纲

温病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郭雍最早提出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两种类型。

2.刘完素开创了寒凉活热为主治疗热病的先河,为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安道明确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吴鞠通评价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温病学的形成是在明活时期,形成的标志是叶天士《温热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问世。

5.吴乂可的《温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首创杂气病因学说。

6.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7.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大力倡导三焦辨证。

8.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病的专著。

9.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成《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10.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0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考核知识点】1.温病的概念。

2.温病的四个特点。

3.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表现为:(1 )起病急骤,传变迅速;(2 )以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危重证候;(4)易伤阴液。

4.新感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即发,病发丁表,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痈、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5.伏气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丁里,初起以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6.暑温是新感温病,但初起却是里热证,分析其原因。

7.理解“夏暑发自阳明”。

8.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广义伤寒是隶届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9.温蠹的概念:一是指病因,即温蠹病邪,是由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届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二是指病名,即由温蠹病邪所导致的具有肿蠹特征及较强传染性的一类温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考核知识点】1.温病病因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审证求因”为基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来推求病因。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邪气的致病特点。

3.温热病邪:是由冬季感受寒邪,未立即发病,寒邪内郁,日久化热而形成的一种温邪。

温病学说复习资料

温病学说复习资料

温病学说复习资料温病学说复习资料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复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

一、温病学说的基本概念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学说,它认为疾病是由外感邪气侵袭人体所致。

温邪是指一种致病因素,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

温邪入侵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温病学说的核心观点是“温病即邪气入侵人体所致”,它与其他病理学说相比,更加注重疾病的外感因素。

在温病学说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邪气入侵、正气抵抗和病势变化。

只有在正气充足的情况下,疾病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二、温病的发病机理温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邪气入侵、正气失调和病机变化等方面。

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第一步,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

邪气入侵后,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正气失调是疾病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主要表现为人体的防御系统受到破坏,无法有效抵抗外邪的侵袭。

正气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体质虚弱、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当等。

只有在正气充足的情况下,疾病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病机变化是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它主要表现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病机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等。

只有在病机变化的过程中,疾病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三、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和调养生息等方面。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病情。

根据辨证施治的结果,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药物治疗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改变疾病的病机和病情。

中药是温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它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