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总结(终结版)(优质严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分类
鉴别点
新感温病伏邪温病
发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
发于里
症候特点初期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头
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等肺卫表热证初期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
病机传变由表入里,由轻到重,逐步发展由里外达,或进一步内陷深入
病势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初起治则以解表透邪为主以清泄里热为主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