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A4)讲课讲稿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
课题: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2、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3、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1、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背诵全诗2、积累字词3、探究《琵琶行》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预习案]【知识导学】一、作者及其作品白居易,中唐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_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代表作有《卖炭翁》及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
二、解题《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_体裁_。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_,富于变化。
【基础演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湓( pén )浦铮铮(zhēng)倡(chāng)女贾(gǔ)人悯然(mǐn)漂沦(lún)转徙(xǐ)浔(xún)阳荻(dí)花慢捻(niǎn)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间关(jiān)西舫(fǎng)教坊(fáng) 红绡(xiāo)钿头银篦(di àn bì)谪居(zhé)还独倾(huán)呕哑(ōu yā)嘲哳(zhāo zhā)二、解释下列加点字(1)予左迁..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九江郡司马(贬官)(2)明年(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在夜里)(4)铮铮然.有京都声(……的样子)(5)委身..(叫人摆酒)..妇(托身,嫁)(商人)(6)遂命酒..为贾人(7)使快.弹数曲(畅快)(8)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9)感.斯人言(感慨)(10)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才)(被贬官)(11)因为.长句(创作)(12)歌以..赠之(作歌)(连词,表目的)(13)凡.六百一十六言.(共)(字)三、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探究案]【合作探究】一、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写作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题目《琵琶行(并序)》高一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欧阳秀萍《琵琶行(并序)》导学案三维目标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主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章。
2、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3、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朗读背诵能力。
使用时间及说明1、用早自习时间朗读诗歌,初步体悟诗人感情。
2、用5分钟时间阅读记忆“知识链接”中文学常识。
3、用10分钟时间做完“自主学习”中习题。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解题《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
2、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号“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时,迁居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
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
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
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
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高一U部语文组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熟悉课文,联系时代与背景及作家的创作风格,在朗读背诵中提升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涵咏诗歌形象和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对音乐的精湛描写,学习象声摹音、设喻作比的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学法指导:1、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咏,体悟情感。
2、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体味意境,感受形象;“品”,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课前预习】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
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2、走进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生于河南新郑。
少年时期,避乱江南。
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 “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2013-2014学年语文必修三导学案编号:KW08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琵琶行》导学案编制人:董梁敏审核人:吴育娜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人生遭遇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对文章有正确的理解。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会从不同方面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3、激情投入,感受诗人和琵琶女的心情,感受文章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
【学法指导】1、先标出自然段,并将注释的字音标到课文中,再认真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前的序言解读文章大意。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独立、高效完成预习案的内容;思考合作探究案的题目,并能形成文字答案。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待小组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帮忙。
4、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带★的题目C层选做。
自主学习·成长自我——预习案一、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三、写作背景简介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四、正音:湓浦..(pén)(pǔ)铮.铮然(zhēng)贾.人(gǔ)转徙.(xǐ)迁谪.(zhé)荻.花(dí)管弦.(xián)拨弦(xián)轻拢.(lǒng)慢捻.(niǎn)抹.(mǒ)复挑.(tiǎo)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幽咽(yè)水浆.(jiāng)迸.(bèng)裂帛.(bó)虾蟆..陵(Há)(má)钿.头(diàn)银篦.(bì)呕哑..( zhāo zhā)..(ǒu yā)嘲哳五、整体感知1、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
(精品教案)对于《琵琶行》讲课稿(通用5篇)
(精品教案)对于《琵琶行》讲课稿(通用5篇)对于《琵琶行》讲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别可幸免地需要编写讲课稿,是讲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这么你有了解过讲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琵琶行》讲课稿(通用5篇),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一、讲教材1、教材简析《琵琶行》是唐代闻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
诗歌主题鲜亮、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说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觉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篇,对教授学生“感觉艺术的魅力”的办法,培养“感觉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觉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2、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存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陷人,相逢为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B、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C、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略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味主旨句的内涵。
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5、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要紧突破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要紧突破教学难点。
二、讲教法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同意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索式学习。
诗歌的明白感悟最后依然要靠学生自个儿,教学着重于设计咨询题引导启示学生举行考虑。
所以我将具体采纳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三、讲学法依照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办法”理论,比较探索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适应。
琵琶行导学案老师版
〔1〕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2〕明年秋。明年:(第二年)
〔3〕善才:(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4〕委身为贾人妇。委身:(托身)
〔5〕遂命酒。遂:(于是)〔6〕使快弹数取。快:(畅快)
〔7〕曲罢悯然。悯然:(忧郁的样子)。〔8〕感斯人言。斯:(这个)
〔9〕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是:(这)始:(才)
③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判断句)④送客湓浦口(省略句)
⑤使快弹数曲(省略句)⑥感斯人言(被动句)
(六)名句填空
1.〖2005江苏卷〗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2008江苏卷〗座中泣下谁最多?。
3.〖2011江苏卷〗去来江口守空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感悟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粗重_。
(2)“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轻细。
(3)“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流畅。
(4)“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冷涩。
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奏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同时也突出了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
〔10〕因为长句。因为:(因此创作)〔11〕歌以赠之。歌:(作歌)
〔12〕凡一百一十六言。凡:(总共)言:(字)
〔13〕命曰《琵琶行》。命:(命名)〔14〕循声暗问。暗:(悄悄地)
〔15〕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移灯)重:(再,重新)
〔26〕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思:(悲,伤)
〔17〕低眉信手。信(随意)〔18〕颜色故。故:(衰老)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教案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教案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
•熟悉《琵琶行》这首古代诗词;
•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能力。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听一段古筝演奏的《琵琶行》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导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并简单介绍这首诗的故事背景。
还可以通过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唐朝的一些文化特点,如唐朝的服饰、建筑等。
主要内容
1.阅读理解
老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词语和句子。
鼓励学生多思考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2.历史和文化背景
老师向学生介绍唐朝的音乐文化和琵琶的起源和演变。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琵琶的不同种类和演奏技巧。
3.口语练习
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朗读和模仿,帮助学生提高说话和表达的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总结
将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如果有时间,可以留下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课后作业
1.完成《琵琶行》的阅读和注释;
2.感受琵琶的音乐,画一幅琵琶的图画;
3.听一首古筝演奏的乐曲,写下你的感受和想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琵琶行;
•《唐诗三百首》:《琵琶行》。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二、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三、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一、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二、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三、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预习案【自主学习】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预习检测】一、作者介绍:1、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为官曾于晚年担任太子少傅,去世后,赐谥号为“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盏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并且借机大肆攻击、中伤白居易,白居易终因此事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获罪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
但当朝大臣间争权夺利,穆宗不听劝谏,于是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
琵琶行教师版导学案
琵琶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比喻描写音乐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3、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教学重难点:1、学习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3、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预习单知识扫描: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2、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完整版)《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稿(20180223)课题:《琵琶行》课型:主备人:李志凌一、学习目标: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形象。
3.在欣赏、感受、发现艺术美的同时,获得有关艺术欣赏的知识,得到艺术美的陶冶、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唤醒,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素养。
二、学习重点、难点:三、学习过程:(呈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巩固拓展-—总结评价)四、学习方法:五、时间分配:自主学习交流研讨 ,展示,点拨:六、学习内容: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_,号香山居士。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现实主义_诗人.他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_新乐府运动”运动,主张“_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即事名篇"(《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白居易诗的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如《长恨歌》、《琵琶行》。
二、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作品。
有关题目:《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歌、行、引(还有曲.吟。
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
形容极度悲伤.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掌握本诗描写音乐变化的方法,提升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2.感知诗中使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能掌握本诗描写音乐变化的方法,提升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学习难点:感知诗中使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知识链接”部分对于古诗歌中音乐描写方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找出本诗中所使用到的手法并联系具体情感加以体会。
【知识链接】古诗中的音乐描写“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
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古诗中在描写音乐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以声喻声。
这是最常见的描写手法,姑且叫“拟声法”吧。
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
例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诗人以“一”与“万”对比,写出了蜀僧起始演奏的一刹那就带来了巨大浑厚的声响。
小小一支琴,仅凭指弹,却有如万壑松鸣,涛声澎湃,不能不令人惊叹蜀僧演奏技艺的高超。
欧阳修在他的《秋声赋》里也使用了很多以声喻声的句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枞枞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以形喻声。
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互通的,听觉的声音能够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甚至是嗅觉的气味等等,我们称之为“通感”。
古诗中常常用视觉所见的形体去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能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的诗句。
“浮云柳絮”本不发声,似乎与音乐无关,但它们“无根蒂”、“随风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扬,诗人取这个形态特点,比喻琴声的自由奔放。
6琵琶行导学案
课题:琵琶行主备审核:审批:班级:学习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以有形写无形”的音乐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
4.背诵全诗,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学习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
【学习难点】品味作者对音乐的精湛描写,学习象声摹音、设喻作比的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导入新课】请一位同学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千余年后,《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2.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
3.赏析序文。
【自主预习】1.旧知回顾: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他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是中唐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这首诗的体裁属于。
2.应知应会:(1)字音积累湓浦口()贾人()荻花()霓裳()六幺()银篦()裂帛()幽咽()浔阳()慢捻()悯然()舫船()虾蟆陵()呕哑()嘲哳()阑干()琴弦()红绡()钿头()(2)一词多义感斯人言遂命酒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使快弹数曲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曲红绡不知数自言本是京城女【合作探究】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
学生小组内诵读,互评,并推选一人示范朗读,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一:学生小组内翻译学生序文。
快速默读全诗,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琵琶行》导学案课件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了丰富的表现 手法,如用典、象征、暗示等。这些手法不 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为读者提供了一 种更加深入的理解方式。例如,“银瓶乍破 水浆迸”这句诗,通过用典的手法,形象地
描绘出琵琶女内心的激情和情感的爆发。
04 《琵琶行》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影响
文学影响
学术研究
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琵琶行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 誉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
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人物形象分析
琵琶女
一个美丽、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子 ,因命运的捉弄而沦落为流浪艺 人,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
白居易
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诗人, 通过与琵琶女的对话,深入了解了 她的命运,并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 思考。
其他人物
诗中出现了一些其他人物,如船夫 、商人等,他们的形象描绘生动, 丰富了故事情节。
03 《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总结词:平实、简练、传神
白居易的诗歌以平实、简练的语言风格著称,而《琵琶行》更是其中的代表。诗 人运用平实、简练的语言,将琵琶女的琴声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 出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深度。
语言特点
总结词:用词精准、刻画细腻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词极为精准,对琵琶女的动作、神态和情感都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例如,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这句诗,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琵琶女的演奏技巧和情感 变化。
02 《琵琶行》的内容解析
整体内容概述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 描述琵琶女的人生经历,展现了 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惨和无
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 法,将琵琶女的情感与人生经历 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
《琵琶行》讲学稿(教师版)
《琵琶行》讲学稿(教师版)1、积累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
2、赏写音乐形象的。
3、品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情感目标: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学习重点:赏写音乐形象的诗句。
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学习课时:3课时1、文体介绍:(用1分钟自读并识记)《》原作《琵琶引》。
还有《》。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的一种体裁。
2、作者介绍:(用1分钟自读并识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那么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现存诗近三千首。
3、创作背景:(用1分钟自读并识记)《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
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
朝廷深恶其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4、预习(完成《世纪金榜》P73)(一)赏音乐1、描写音乐的手法(1)正面描写 A.多种描写手法B.重点讲评”比喻” 及其表现音乐的特点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分别描了音乐的哪些特征?比喻句音乐比喻句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消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2)侧面描写(音乐的效果)A“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人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美妙惊人。
B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高超迷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三·第6课导学案执笔人:汪清校核人:刘忠良琵琶行【学习目标】一、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中第二自然段。
二、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三、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是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根据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处境并熟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同时体味诗歌的意境,赏析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三、通过分析琵琶女形象,让学生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到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体味到作者的感情。
四、方法:诵读感悟探讨鉴赏五、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有感情的诵读诗歌,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二、鉴赏诗中高超的音乐描写。
【自学引导】一、重点字词:1、字音嘈杂(cáo)嘲哳(zhā)贾人(gǔ)憔悴(qiáo)荻花(dí)江渚(zhǔ)湓浦口(pén)六玄(yāo)铮铮然(zhēng)荻花(dí)虾蟆陵(há)呕哑(yā)2、词类活用歌以赠之(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诗)二、《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文学常识。
“歌”“行”“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四、有疑问的字词句:【阅读探讨】一、赏读诗中小序。
1、教师提问:诗中讲述了什么故事?小序交代哪些内容?《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二、听配乐朗诵,整理诗歌结构。
学生诵读诗歌,概括每段内容,教师归纳:1)江头送客闻琵琶2)江上聆听琵琶曲①邀见歌女②演奏名曲③听者陶醉3)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4)同病相怜伤迁谪5)重闻琵琶青衫湿三、诵读诗歌,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教师提问:全诗写琵琶女演奏写了几次?三次: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略写)[第一曲:悲凉、伤感]:思考: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作用: 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
精品文档方法:(以人衬声、以景托声)间接描写、虚写 [第二曲:雄浑、激昂、大气]江心聆听琵琶曲,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
思考:结合文章第三段内容我们能否发现琵琶女曲调的起伏变化,从而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拓展:《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
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第三曲:凄凉、悲伤]思考:本节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技艺时,用了哪些手法?正面描写:描写其演奏过程。
1)运用比喻、通感、博喻A、形容乐声急骤粗重B、形容乐声急切清细C、形容乐声清脆圆滑D、形容乐声宛转流利E、形容乐声低回不畅F、形容乐声低沉停顿G、形容乐声激越雄壮H、形容乐声戛然而止2)描摹声音:“嘈嘈、切切、间关”等。
更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
3)叙议结合,妙语点睛,曲中带情。
侧面描写: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通过听众的反映、环境气氛来衬托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
诗人与琵琶女虽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但是两人遭遇的感觉相似,同是盛极而哀的“天涯沦落人”,两人虽是偶遇却似知已。
诗人在第四段细述浔阳城的环境特点,虽未指斥朝政,却语语不满,字字牢骚,如此来表达郁闷悲愤的心情,这恰好说明了为何诗人能够深悟琵琶女所谈之曲。
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她在思何?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同情她,她亦怜惜诗人,两人感情相通、相互了解,“更坐弹一曲”,“凄凄不似像前声”,溶进了他的遭遇不平的愤懑之情,而诗人听曲如听诉自身遭遇,在极富感染力的乐曲中,他泪湿青衫,任情奔溢。
四、关于课文结构,我的问题与思考。
【文苑寻宝】一、关于白居易:1、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为官曾于晚年担任太子少傅,去世后,赐谥号为“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盏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并且借机大肆攻击、中伤白居易,白居易终因此事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获罪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
但当朝大臣间争权夺利,穆宗不听劝谏,于是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精品文档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
葬于龙门山。
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2、诗歌主张。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作品,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
文学史流传“老妪解诗”的佳话。
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
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著有《白氏长庆集》。
二、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
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
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三、《琵琶行》中出现的成语:1、千呼万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2、切切私语——(现作“窃窃私语”)“在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3、珠盘玉落——“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4、整衣敛容——“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5、秋月春风——“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6、暮去朝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7、门前冷落——“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
也作“门庭冷落”。
8、杜鹃啼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9、司马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
形容十分悲伤。
10、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怨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来指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能表现内心深处的愁怨,后来引申为更能表现内心深处的感情,或比喻某种高尚行为给予人们的深刻感受。
11、同是天涯沦落人——指同是飘泊沉沦在他乡异域的人。
12、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逢即成知己,不必要从前认识才算故人。
意谓一见如故。
【夯实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曲罢悯然钿头银蓖连篇累牍口诵心唯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