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嘴部状态检测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研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自动化等相关科技也在不断地达到新的高峰。

在这些新技术之中,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都开始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车辆驾驶员的行为识别,并且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的研究。

一、引言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人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普及。

但是,由于人类的意外事故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导致对驾驶员行为的监控和评估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基于此,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二、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对数字图像或视频进行识别和理解,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处理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中,常见的被研究的内容如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动作识别等。

三、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的研究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是一种对驾驶员的操作和状态进行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建立在一种基于设备(例如汽车智能终端)或无人机之上,将图像和视频的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

驾驶员行为包括控制交通和导航准备等方面。

依此,驾驶员行为识别就是通过图像和视频来获取驾驶员控制行为、车辆行驶和车内情况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来进行驾驶员行为的识别和评估。

在现代汽车驾驶员行为识别领域里,实现驾驶员行为识别的方法已经十分成熟,主要包括图像识别、运动分析、基于传感器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等。

对于图像识别的方法,它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分析图像和视频,寻找与事故相关的信息,然后提取该信息进行驾驶员行为的识别。

基于运动分析的驾驶员行为识别,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基于人体运动的生理学特性,为身体特征处理提供基础。

基于传感器的驾驶员行为识别则通过将流动信号转换为数据,然后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析数据来实现驾驶员行为识别。

尽管这些方法之间的分工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识别和预测驾驶员行为,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驾驶员的行为评估。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监控系统中的嘴唇定位算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监控系统中的嘴唇定位算法

现象 , 用摄 像机 持续 不断 地观察 驾 驶 员嘴 部 的张合情 况 , 利 通过 机器 视觉 技术 判 断驾驶 收 稿 日期 :0 6 2 0 20 —1 —1
N cag30 9 , hn ; . uw i ehooi o , t.S eze 119 C ia n a hn 30 9 C ia 2 H a e T nl e C . L ,hnhn5 8 2 , hn ) c gs d
Ab ta t T e c a g fd ie ’ uh c I b sd t n fte me o st o i n t e d ie ’ t u sr c : h h n e o r r smo t al e u e b o e o t d o c i r r s f i e v oe h h n n h v a g s t . e mo t mp r n si me ti t b t c ew oe l ss a e w t c i e vs n t h oo y h e t e T s ot t s ̄_ n s o a s a tt h l p’ h p i ma h n ii e n l .T a h i a a r h i h o c g rd c lri i e e t rm t e lr ft ef c ,O t e a to rs n e to mbn n e b r e e e o d f rn o o rc o so e S u r p e e td ame d c o s f h o h a h h s h o ii g t od r - h d

要: 驾驶 员嘴部状 态的 变化可作为确 定驾驶 员疲 劳的方法之 一 , 用机 器视 觉技 术快速提 取 完整 的嘴唇外形 利
是驾驶 员疲 劳监控 的首要任 务 . 由于嘴唇 的红 色与面部其 它肤 色有明显 区别 , 因此提 出了一种利 用彩 色图像 中边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研究智能自动驾驶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中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讨论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研究进展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主要关注的是车道保持和障碍物检测等基本功能。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算法的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1. 车辆检测与跟踪: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识别和跟踪周围车辆,为车辆提供安全驾驶辅助。

通过利用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获取实时图像,并应用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可以准确识别并追踪其他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运动轨迹。

2. 交通标志和信号识别:智能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准确地理解交通标志和信号。

基于机器视觉的技术可以识别和解析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和信号,以实现精准的车辆行驶决策。

3. 车道保持与路径规划: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分析车辆周围的道路环境,并帮助车辆保持在合适的车道上行驶。

通过分析道路标线和其他车辆的位置,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车道保持和路径规划,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和稳定。

二、应用领域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以下几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商用车辆:物流行业对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量很大。

通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商用车辆可以在遵循交通规则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动驾驶运输。

2. 公共交通: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改变公共交通的面貌。

通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更精确地保持车道并规避障碍物,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3. 出租车和网约车: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将极大地改变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

通过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出租车和网约车可以在遵循道路规则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导航和载客服务。

三、未来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1. 算法优化:目前的机器视觉算法在复杂道路环境下的鲁棒性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算法以应对不同的场景和不确定性。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

具体而言,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采集:在驾驶员驾驶的过程中,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的面部 图像。
2、人脸检测与跟踪: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和跟 踪,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比对。
3、特征提取: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包括眼部特征、嘴部特征、 头部姿态等。
二、方法与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的 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与已知的人脸特征进 行比对,从而实现身份的识别。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检 测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如眼睛、嘴巴、头部等部位的形态和动作,从而判断驾驶 员是否疲劳。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道路交通安全 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我们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传统的疲劳驾驶检测方 法往往依赖于生理信号(如脑电信号、眼部信号等),这些方法不仅成本高,而 且实时性较差。相比之下,机器视觉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视 觉行为,有效地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二、文献综述
基于机器视觉的鸡蛋品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方法和生物特征提取方 法。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分析鸡蛋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纹理等,结合数学 模型和算法实现对鸡蛋品质的检测。生物特征提取方法则通过提取鸡蛋的内在生 物特征,如营养成分、生化指标等,实现对鸡蛋品质的评估。
目前,图像处理方法在鸡蛋品质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灰度图像处理法、彩色图像处理法、深度学习算法等。灰度图像处理法将鸡蛋图 像转化为灰度图像,通过分析灰度值的变化来评估鸡蛋品质。彩色图像处理法利 用颜色分割技术,将鸡蛋图像分割成不同的颜色区域,再通过分析各区域的颜色 分布来评估鸡蛋品质。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技术方法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技术方法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技术方法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技术方法引言:随着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由于疲劳驾驶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造成的事故,对于驾驶员状态的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科技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监测驾驶员状态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探讨。

一、眼动监测技术眼动监测技术是通过追踪驾驶员的眼睛运动来评估他们的注意力和警觉性。

这种技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注视点、注视时间和眨眼频率等指标来判断他们的疲劳程度和专注度。

在过去的几年中,眼动监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然而,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法准确判断驾驶员与车辆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驾驶员眼镜佩戴的限制等。

二、生理信号监测技术生理信号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生理指标,如心率、皮肤电导度、脑电图等,来评估他们的身心状态。

这些指标可以揭示驾驶员的情绪、压力和疲劳等信息,从而帮助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生理信号监测技术需要在驾驶员身上安装传感器,这可能会对其自由度和舒适性产生影响。

三、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语音特征来评估他们的疲劳和注意力水平。

这种技术可以识别驾驶员的语速、音调和频率等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判断他们的状态。

语音识别技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便利性,但也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并且对于不同驾驶员之间的差异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四、车辆行为监测技术车辆行为监测技术是通过分析车辆的驾驶行为来推断驾驶员的状态。

通过监测车辆的加速度、刹车力度和转弯角度等指标,可以评估驾驶员的疲劳和注意力水平。

然而,这种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对车辆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且受到驾驶环境和车辆状态的影响较大。

结论:以上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监测驾驶员状态的技术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探讨。

眼动监测技术、生理信号监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车辆行为监测技术各有优劣,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监测驾驶员状态的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测试评价方法分析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测试评价方法分析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测试评价方法分析王晓亮1李兵1应宇汀1张越21.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3362.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高速发展,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装车率也越来越高,L3级自动驾驶已逐步实现,而安全自动驾驶还尚未完全落地,当前正处于人机共驾阶段,尽管ADAS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但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危险驾驶等交通安全“隐形杀手”仍长期存在,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生命安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能有效避免疲劳或者分心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避免事故和改善道路驾驶安全的一项关键技术。

本文介绍了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测试评价方法,并总结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

关键词: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分心驾驶;疲劳驾驶;测试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U467.5收稿日期:2023-07-10DOI:10 19999/j cnki 1004-0226 2023 10 0261前言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和驾驶员人数的大量增加,交通事故率也逐年增加。

在2021年,我国统计了交通事故原因,而37%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状态直接相关,其中疲劳驾驶、分心驾驶与危险驾驶是三大主要因素。

手机的广泛应用和车舱内越来越多的娱乐系统也是导致驾驶员分心驾驶的直接原因。

2010年之后,美国每年超过3000名驾驶员因分心驾驶而失去生命,2020年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1/4的车祸起因是驾驶员行驶过程中操作手机[1]。

而全球所有致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20%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2],因此,在车辆上搭载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Driver Monitoring System,DMS)对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其因为分心或疲劳而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已经成为一项强制性法规。

我国在2018年率先强制要求“两客一危”商用车量安装DMS系统,欧盟也要求新车型必须配备疲劳监测系统(DDAW)[3]和分心监测系统(ADDW),相关的国内标准也在2022年10月发布,随着政策法规频频出台,驾驶员监测将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疲劳检测系统研究刘馨雨1 李庭燎21.南京审计大学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2.南京审计大学 商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摘 要: 疲劳驾驶在我国的交通事故引发率居高不下,如何对驾驶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疲劳驾驶检测并及时预警已经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

为减少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安全风险,本文对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疲劳特征参数的提取克服了单一参数疲劳驾驶判断方法导致的判定精准度低等缺陷,且计算需求小,普适性能强。

关键词:疲劳驾驶 检测 PERCLOS 人眼定位1 引言在交通事故的伤亡事件中,由于驾驶员困倦、疲劳驾驶等原因所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迅速增加,并逐步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每年有4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大型汽车引起的,其中死亡的比例在21%以上;如果是在高速上,时速超过160公里,那么一旦发生车祸,驾驶员的死亡率就会接近100%[1]。

但是,在发生疲劳驾驶前,通过对驾驶员的实时监测,可以获取其以前的疲劳特性,并对其进行实时提醒,从而对其进行疲劳预警,如此一来,就可以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学者明确了许多人眼定位的方法。

在此之中,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方法为:Anber Salma等采用基于面部特征的Alexnet混合驾驶员疲劳和分心检测模型[2];Zhang Tao通过分析非侵入性头皮EEG信号来探讨基于样本熵特征的多核算法对疲劳和正常受试者的分类性能,构建基于样本熵的多通道脑电真实驾驶疲劳检测方法[3];Bala等相关学者在研究中明确了基于遗传算法等来支持分析眼睛定位[4];Wang等学者建立基于相位滞后指数的图形注意网络以用于检测驾驶疲劳。

[5];MamunurRashid等学者基于随机子空间K-Nn的集成分类器,利用选定的脑电通道进行驾驶员疲劳检测[6]。

总而言之,现在已开发的许多的眼部定位算法,其基本都具有较多的计算量,部分算法的实际应用十分困难,部分算法对脸部图像的转动、移动等的改变十分敏感,进而将致使算法效率的下降。

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与司机状态监测系统

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与司机状态监测系统

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与司机状态监测系统引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驾驶员的安全和舒适性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与司机状态监测系统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存在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通过使用多种传感器和算法来监测和分析驾驶员的行为。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加速度计和车速传感器等等。

系统通过收集和处理这些传感器数据,分析驾驶员的注意力、疲劳度、身体姿势以及行为模式等因素。

例如,系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监测驾驶员的瞳孔大小和眼睛的开合程度,以判断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充分。

同时,系统还可以使用声音传感器来分析驾驶员的谈话声音和呼噜声等,以检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此外,系统还可以利用加速度计和车速传感器来分析驾驶员的加速度和刹车行为,以评估驾驶员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二、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的应用场景1.安全驾驶辅助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可以监测驾驶员的疲劳度和注意力,及时提醒驾驶员休息,以减少因此引起的交通事故。

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的注意力下降或疲劳度增加时,可以通过发送声音或震动警告来提醒驾驶员采取休息措施。

2.驾驶员评估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行为模式和驾驶特征,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评估驾驶员的驾驶水平和风险倾向。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用于驾驶员培训、车辆保险定价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

3.智能交通管理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驾驶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驾驶员行为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三、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面临的挑战1.隐私问题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驾驶员个人数据。

如何保护这些个人数据的隐私,防止被滥用和泄漏,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中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中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中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
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驾驶过程中,疲劳驾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疲劳驾驶会导致
驾驶员反应能力下降,判断失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研究一种
能够检测驾驶员疲劳状态的系统,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基于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已经成为一种
主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驾驶员的人眼状态、瞳孔大小以及视线
方向进行监测,判断其疲劳状态的严重程度。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法,研究一种
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

针对人眼状态的监测,本研究采用了基于红外线
摄像头的人眼追踪技术,通过采集驾驶员眼部图像信息,结合图像处理
技术,识别驾驶员的瞳孔大小以及眼部状况,判断其是否疲劳。

同时,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研究驾驶员视线方向监测方法,并将其与瞳孔大小
判断结果结合,实现更加准确的疲劳状态识别。

本研究还将采用深度学
习技术,提高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的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通过开展基于人眼状态及视线方向识别算法的驾驶员疲
劳检测系统研究,设计一种性能优良、更具实用性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准确判断,为交通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本研究将提高机器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驾驶员行为模型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实现

驾驶员行为模型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实现

驾驶员行为模型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实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智能化的发展,车辆的自主驾驶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当代最为热门的汽车技术之一。

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离不开驾驶员行为模型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驾驶员行为模型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的实现。

一、驾驶员行为模型驾驶员行为模型是自动驾驶车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驾驶员操作动作的分析和描述,建立一个能够反映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推断出驾驶员的意图和福利状况,为车辆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

驾驶员行为模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驾驶员意图推断驾驶员行为模型可以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行为,推断驾驶员的意图,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场景,提供更加精准的控制策略。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当驾驶员希望更改目的地或者更改路线时,车辆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调整自己的方向和速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驾驶效果。

(2)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状态识别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影响驾驶员驾驶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可以通过识别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优化车辆的控制策略,提高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如果车辆能够识别到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或疲劳等状态,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减速或提示驾驶员休息等,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驾驶员行为预测驾驶员行为预测是指通过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分析和模拟,预测驾驶员未来的行为,为车辆控制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如果车辆能够准确预测驾驶员未来的驾驶行为,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实现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检测和分析,为车辆控制提供。

有效的信息,使得车辆能够在车辆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快速反应驾驶员异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控制效率。

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眼动追踪技术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监测驾驶员的注视点移动情况,识别驾驶员的视线偏移或者注意力分散等异常状态,车辆可以根据驾驶员的状态变化,调整自己的控制策略,从而保证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一、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驾驶员疲劳驾驶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对驾驶员疲劳状态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已成为当前交通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生理信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状态等信息,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一种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有助于提升驾驶体验,促进汽车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发展。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科研机构对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生理信号方面,研究者们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脑电、心电、眼动等信号,分析其与疲劳状态的相关性;在驾驶行为方面,通过分析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油门刹车控制等行为特征,来判断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在车辆状态方面,则通过监测车辆的行驶轨迹、速度变化等信息,来间接推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不同驾驶员的生理特征和驾驶习惯存在差异,使得疲劳状态的识别难度增加;实际驾驶环境中的噪声、光照等干扰因素也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技术,提高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对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方案,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的重要性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实现,在现代交通安全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

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或连续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操作失误等疲劳症状,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方法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方法

监测驾驶员状态常用方法引言驾驶员状态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驾驶员状态可能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反应速度以及决策能力,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监测驾驶员状态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监测驾驶员状态,帮助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二级标题1:生理指标监测三级标题1:眼动仪•通过测量驾驶员的眼球运动轨迹以及眼动参数来监测其注意力水平和视觉疲劳程度;•眼动仪可以观察驾驶员的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次数等信息,并分析其与驾驶行为的关联。

三级标题2:心率监测•通过佩戴心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心率变化来判断其情绪状态和生理疲劳程度;•高心率与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相关,低心率可能反映疲劳。

三级标题3:皮肤电反应检测•通过监测驾驶员皮肤电阻变化,来判断其情绪状态和生理激活程度;•情绪激动或疲劳可能导致皮肤电反应的变化。

三级标题4:脑电图监测•利用脑电图检测驾驶员的脑电活动,来分析其大脑认知状态和情绪变化;•脑电图可以揭示驾驶员是否处于专注状态、疲劳状态、情绪激动等。

二级标题2:行为特征监测三级标题1:车辆动态参数•通过车辆动态参数录制和监测,如加速度、刹车力度、转向角度等,来判断驾驶员的行为特征;•不同的驾驶行为特征可能反映驾驶员的注意力水平、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三级标题2:脸部表情分析•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驾驶员的脸部表情进行分析,判断其情绪和疲劳程度;•不同的脸部表情可能反映驾驶员的专注程度、紧张程度和疲劳程度。

三级标题3:语音识别•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语音特征,如音调、语速等,来判断其情绪和疲劳程度;•不同的语音特征可能关联驾驶员的情绪状态、注意力水平和疲劳程度。

二级标题3:基于传感器的监测方法三级标题1:车内传感器•在驾驶员座椅、方向盘、座椅背靠等位置安装传感器,通过检测驾驶员的姿态和身体动作来判断其疲劳程度;•例如,判断驾驶员是否趴在方向盘上、头部是否频繁低垂等。

三级标题2:车外传感器•在车辆前方设置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通过检测道路交通标志、行人及其他车辆的动态信息来判断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驾驶员未能及时对道路交通信息做出反应可能反映其注意力水平和反应能力。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

这项技术通过使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为安全驾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车道偏离预警。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偏离车道时,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并发出警告信号,提醒驾驶员及时纠正行驶方向。

这项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分析车辆前方的道路线条,提取出车辆当前所在的车道,并与规定的车道进行比对。

一旦发现车辆偏离了规定的车道,系统就会发送警报,有效避免了因驾驶员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事故。

其次,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还可以实现前方车辆及障碍物的智能识别。

通过对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准确地辨认出前方是否有其他车辆或障碍物,进而为驾驶员提供及时的警示。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帮助驾驶员预测前方的交通情况,还能自动根据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驾驶安全性。

此外,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还可以实现对驾驶员状态的监测。

通过分析驾驶员的面部表情、眼睛的状态以及姿态信息,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判断出驾驶员的疲劳、分神以及其他不良驾驶行为。

一旦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或者分心状态,系统会及时发出警示,提醒驾驶员休息或者集中注意力,避免因驾驶员状态不佳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然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不断提高。

由于车辆行驶状态的检测对驾驶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技术的准确性必须得到保证。

其次,技术的实时性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车辆行驶状态的检测需要在驾驶过程中持续进行,因此系统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的处理和分析。

此外,技术还需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验证和适应。

综上所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行驶状态检测技术在提高驾驶安全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SMO_算法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基于SMO_算法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0引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2022年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每万车死亡人数为1.46人,疲劳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地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况从而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成为汽车行业重点研究的方向。

1994年,日本先锋公司研发了一种通过检测心跳速度测试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并发出警告的系统。

2001年,美国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的WU 等人[1]设计出一种摄像机定位人眼的硬件系统,通过检测瞳孔的信息饱和度判定人眼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2003年,澳大利亚Seeing Machines 公司通过在汽车的仪表盘上安装微型传感器获取驾驶员头部和面部的疲劳信息,以此判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2015年,“沃尔沃”在XC60系列汽车上安装了驾驶员安全警告系统,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汽车与车道标志的距离及当前车辆的形式轨迹,以此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正常行驶状况。

国内开展此项研究的成果也较多,韩政[2]设计一种基于改进的随机森林级联回归方法检测人脸的关键特征点,通过检测驾驶员眨眼次数和打哈欠时嘴巴张开的程度与频率等信息综合判断其疲劳状态。

高嫄[3]提出一种融合多个疲劳特征的疲劳状态检测算法,同样需要获取驾驶员眼睛和嘴巴的信息并结合驾驶员大脑运动的过程综合判断疲劳信息。

李德武[4]考虑到在做人脸图像分割时,光线问题会导致图像分割出现差错,因此利用肤色在色度空间上的聚类特性,提出基于肤色分割的人脸定位方法。

李庆臣[5]设计一种多疲劳指标综合的疲劳状态检测系统,解决了因特殊情况导致实际测试环境受影响后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结合面部、头部、光线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疲劳检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人脸的关键点检测作为优化的途径,首先随机给出关键点的初始分布,其次利用整体人脸外观信息和全局人脸形状不断迭代优化,最后通过全局人脸约束修正最终的检测结果,以此判断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行为。

1基于机器视觉的疲劳状态识别关于疲劳状态的定义有很多,对于人体来说,疲劳状态意味着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反应能力减弱,而这些状态的表现形式多数都可以体现在人的脸上。

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题目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二、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由于交通拥堵和出行需求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其中很多是由于驾驶员疲劳、分心等状态不佳导致的。

因此,研究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并设计相应的监测系统,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级别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驾驶员监测方式主要是通过医学检查或使用生理传感器测量驾驶员的生理指标来了解他们的状态。

但是这些方法具有时间、费用和用户舒适度的限制,并且在驾驶过程中难以采集数据。

基于这些限制,采用汽车内视频监控技术来实现驾驶员状态监测,已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可行和准确的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1. 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的研究。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对驾驶员的眼部、头部、面部和姿态等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驾驶员状态的实时监测。

2.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

开发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和车载摄像头的实时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状态,并及时报警。

技术路线:1. 数据采集。

利用摄像头采集驾驶员的视频数据,包括头部、面部、眼部和身体姿态等数据。

2. 驾驶员状态识别。

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构建驾驶员状态识别模型,通过训练数据集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

3.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和车载摄像头的实时视频监测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能够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状态,并及时报警。

四、预期成果完成驾驶员状态实时监测算法的研究,开发出基于视频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状态,并及时报警。

同时,建立实验数据集,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经验,为进一步研究驾驶员状态监测提供数据和思路。

五、研究计划1. 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相关知识,了解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原理和驾驶员状态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

2. 搜集相关技术资料,阅读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的方向。

基于嘴唇色度Fisher分类的驾驶疲劳视觉检测

基于嘴唇色度Fisher分类的驾驶疲劳视觉检测
收 稿 日期 2 I432 0 】)—8
将 其作 为驾 驶员 是 否 驾驶 疲 劳 的 判 断 依 据 ; 后 通 过 实 车 实验 验 证 最 本 文算 法 的有 效性 .
资 助 项 目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 09 A 3 — 20 B GIA O ) 江苏省高校 f然 科学研 究基金 ( 1JN6 L : 4 { 1K I — 0O ; O6)南京信息T程 大学科研 基金( 00 34 2 10 8 ;
为提 高 驾 驶 疲 劳检 测 的 准 确 率 和 可
靠性 , 用唇 色和 肤 色 的 色度 分 布 差 异 , 利 挑 选 3个 典 型 颜 色特 征 构 建 Fse 分 类 i r h 器 用 于提 取 唇 色 区 域 . 用 区域 连 通 算 采
法对二值 唇 色区域进 行 滤 波 处理 , 用 运
用 的是基 于 S a e 型 的嘴部 边 缘 提 取 算 法 , 其 计 算 复 杂 度 高 , nk 模 但 容易 受 嘴部周 围胡须 的干 扰 , 在 光 照 变 化 的情 况 下 , 造 成 嘴部 边 且 常 缘缺 失 和梯 度较 弱 的缺 陷 ; 而后 者 由于 彩 色 图像 能 够 提供 更 丰 富 、 更
全 面 的 信 息 , 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如 Aa 等 提 出 利 用 已 l n CE A IL B颜 色 空 间 和 模 糊 聚 类 的方 法 对 嘴 唇 区 域 进 行 分 割 ; 志 文 张
等 利用 直方 图分 析 R、 B色 度分 量 在 肤 色 和唇 色 中 的分 布 特 性 , G、 提 出 了一种 唇部 检 测 算 法 . 它 们 都 仅 使 用 一 种 色 度 差 异 颜 色 特 征 但 向量 , 向复杂 交 通 环 境 进 行 嘴 唇 分 割 和定 位 的适 应 能力 和鲁 棒 性 面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劳驾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特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采
用 Adaboost 级联分类器对人脸进行检测,在提取的人脸图像
基础上再进行人眼和嘴巴定位,并对其状态进行检测,将睁闭
眼和嘴巴张合度进行信息融合,精确判断驾驶人员有无疲劳驾
驶情况。 1 疲劳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疲劳驾驶检测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 特征定位及状态分析模块、信息融合模块构成,其系统流程 如图 1 所示。 2 人脸检测
78 物联网技术 2018年 / 第7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处理与应用
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1) Nclose 是单位时间内闭眼的总帧数,Nsum 是单位时间内的总 帧数。当 PERCLOS 高于 20%时,判定驾驶员在检测周期内 处于疲劳状态。
图 1 疲劳检测系统结构图 3 眼睛和嘴部状态检测 3.1 眼睛状态检测
对眼睛区域定位的同时可判断人眼的状况,实现以检代 测的效果,对眼睛睁闭情形进行区分的流程如图 2 所示。
人眼状态的检测针对视频中每一帧的图像进行,人眼的 疲劳状态是一个时间段内的状态,因此检测采用 PERCLOS (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 over Time, PERCLOS)方法来判定 [6],当眼睛张开度大于 20%认为是睁 眼,小于等于 20%认为是闭眼。在实际情况中可以根据图像 来判断有无睁闭眼。PERCLOS 计算依据式(1):
摘 要:针对疲劳驾驶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检测方法。使用Adaboost算法对人脸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人脸

面向驾驶意图识别的驾驶员头、面部视觉特征提取

面向驾驶意图识别的驾驶员头、面部视觉特征提取

面向驾驶意图识别的驾驶员头、面部视觉特征提取张立军;唐鑫;孟德建【摘要】为研究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驾驶意图的关联性进行了自然驾驶试验,采集了场景视频、驾驶员运动状态和转向盘转角信号,构建了包含若干直行、左换道、右换道片段的数据集,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视线方向及头部姿态估计算法,系统地提取了驾驶员头、面部特征,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获得了各特征与驾驶意图的关联性.【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7页(P14-20)【关键词】驾驶意图;机器视觉;特征提取;关联性【作者】张立军;唐鑫;孟德建【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11 前言在“人-车-路”系统中,驾驶员是重要的参与者,其驾驶意图和表现出的驾驶行为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统计表明,接近9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直接或间接导致的[1]。

戴姆勒公司认为,提前0.5 s对驾驶员的危险行为进行示警可消除60%的追尾事故,提前1 s示警可消除90%的追尾事故[2]。

因此,驾驶意图的识别可用于碰撞预警,有效改善道路安全性。

驾驶行为是驾驶意图的外在表现,汽车安全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通过识别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对其驾驶行为进行早期预测。

在驾驶意图产生阶段,其主要表征是头部和眼部运动状态的变化。

为了进行驾驶意图的识别,需要提取眼部和头部的运动状态和特征。

目前,基于驾驶员头、面部视觉特征的驾驶意图识别主要基于视觉特征,包括后视镜注视时间、扫视持续时间、头部水平和垂直转角标准差等,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秩检验等统计学检验方法分析不同驾驶意图下的视觉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性,若差异性满足阈值即认为特征与意图有较强的关联关系,可以用于识别驾驶意图[3-4]。

但是,当前研究对机器视觉特征的提取主要基于眼动仪,成本高,难以商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国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基于机器视觉的高等级公路路面破损智能化检测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00018507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嘴部状态检测方法研究施树明,王荣本,金立生,童兵亮 (吉林大学 交通学院,长春 130025)摘要: 在采用机器视觉对驾驶员进行驾驶行为监测时,嘴部状态识别是关键技术之一。

事实上,驾驶员在正常驾驶、说话及打哈欠(瞌睡)三种状态下的嘴部张开程度有一定的区别。

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利用Fisher 分类器提取嘴唇的轮廓和位置,然后利用嘴唇区域的几何特征作为特征值,组成特征矢量,作为三层BP 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对应正常驾驶、说话及打哈欠(瞌睡)三种不同精神状态。

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可快速有效地识别驾驶员嘴部状态。

关键词:行为监测; 机器视觉;Fisher 分类器; 特征提取;BP 神经网络.Study on Monitoring Method of Driver Mouth StateBased on Machine VisionSHI Shuming, WANG Rongben, JIN Lisheng, TONG Bingliang(Transport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 Changchun 130025)Abstract: When we use the machine vision to inspect the driver’s driving behavior, the identifying of the mouth state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fact, when a driver drives in a normal, talking or dozing state, his/her mouth opening degree will quit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is fact, this paper uses the Fisher classifier to extract the mouth figure and site, then uses the mouth region’s geometry character as the feature value, and put all of these features to make up an eigenvector as the input of a three-level Bp network, then we get the output among three different spirit state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method can inspect the driver’s mouth region state accurately and quickly.Keywords: Behavior inspection; Machine vision; Fisher classifier; Features extraction; BP network.1 引言统计资料表明,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50%以上是由于驾驶员长时间驾驶造成的驾驶疲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如边驾驶边说话)等原因造成的。

众所周知,当人们说话时,嘴部的形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同样,当人们处于疲劳状态打瞌睡时,嘴部偶尔也会变得非常大。

因此,可以通过监控嘴部的状态来了解驾驶员的行为状态,为安全驾驶提供必要的辅助信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监控驾驶员行为已经成为可能[1]。

利用摄像机持续不断地观察驾驶员嘴部的张合情况,根据图像处理的结果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人脸和嘴的定位经过对人脸RGB 象素的分析,发现人脸图像中的R 、G 两分量符合二维高斯分布[1-3]。

因此,可通过这两个分量确定人脸的位置。

智能车辆课题组在参加2003年于美国举行的IEEE 智能车辆会议上已经介绍过人脸及眼睛的定位方法[4]。

在人脸定位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嘴部处于人脸下半部分的特征,比较容易确定出嘴部的大致位置,如图1所示,它为嘴部精确定位提供了基本条件。

1,3-脸部区域,2,4-嘴唇感兴区域图1 人脸及嘴巴定位图Fig.1 The location of driver’s face and mouth12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嘴形状、位置的确定由于嘴唇与皮肤的灰度差别不大,而且灰度信息更容易受到光照条件、人脸的运动和旋转变化等影响,使人脸图像中嘴唇区域边缘往往不明显,特别是当嘴唇内部的阴影区域和牙齿交替出现时,嘴唇的边缘变得更加模糊[5]。

所以利用唇色和肤色的灰度和边缘信息分割不能达到很高的准确度,因此,本文利用彩色信息进行人嘴形状、位置的确定。

研究发现,嘴唇的主要颜色特征是唇色相对肤色颜色较红,而且归一化RGB 颜色对光照和人脸运动和旋转具有不变性[6]。

因此利用颜色信息,采用模式分类技术分割嘴唇区域,可以克服灰度图像本身固有的缺点。

由于Fisher 线性分类器能够最大限度地分开两类,而且Fisher 线性分类器的学习是离线处理,减少了计算量,因此,本文采用Fisher 线性分类器进行嘴唇区域分割。

1) Fisher 线性分类器 在两类问题的分类中,例如区分嘴唇和皮肤,Fisher 线性分类器能够寻找一个投影轴,w *,使Fisher 准则函数wS w w S w w J w T b T F =)(值最大,即类间距尽可能大,类内距尽可能小。

将颜色向量投影到w *上后,颜色信息则能够很好地区分出来。

下面是Fisher 分类器的样本训练步骤: (1) 计算肤色和唇色的均值∑∈=xkx kk x n m 1 k = 1, 2 (1)x1,x2分别代表唇色、肤色象素。

(2) 计算类内离散矩阵k S 和总类内离散矩阵w ST k xkx kk m x mx S ))((−−=∑∈ (2)21S S S w += (3)(3) 计算最佳Fisher 分类向量)(211*m m S w w −=− (4)在本文中x 取颜色象素:Tb g r x ),,(=。

BG R Rr ++=(5) BG R Gg ++=(6) B G R Bb ++=(7)为了保证Fisher 分类器的稳健性,训练采用不同人分别在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说话状态下的30幅人脸图像数据作为训练数据,用手动标定唇色和肤色象素(不包括胡须,牙齿等非肤色和唇色象素)存入唇色和肤色训练集,然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训练。

利用得到的投影轴w *,按式(8) 计算图像每个颜色象素(肤色,唇色)的Fisher 投影点,得到样本Fisher 变换投影图,如图2所示。

x w y T*= (8)从图2可看出,嘴唇和皮肤差距明显,只要确定一个阈值0y ,将投影点y 与0y 作比较,便可将肤色和唇色区分出来。

在本文中:2122110N N y N y N y ++=(9)式中N 1,N 2——分别为两类样本的个数;y 1,y 2——分别为两类样本投影值的均值。

利用求出的Fisher 分类器,将图1中嘴部区域影后的图像,如图3所示。

2) 嘴部轮廓确定根据人脸的几何特征和眼睛的几何位置确定了人嘴的感兴趣区域,从图3可以看出,经过Fisher 投影变换后,得到一系列的连通区域,这些区域包括肤色区域及与唇色颜色相近的背景区域。

在复杂的背景下,有可能存在很多和唇色相近的非唇色区域被分割出来(如鼻孔、脸部肤色等)。

为消除噪声的影响,首先对分割出来的唇色区域进行腐蚀或膨胀操作,除去噪声对唇色分割的影响,然后通过图像连通成分标示(本文采用八连通标示算法来进行标示),最后对分割出来的连通区域进行大小和长宽分析,进行水平和垂直投影得到嘴部的位置和轮廓,如图4所示。

4 嘴部几何特征的提取与BP 网络分类器4.1 嘴部几何特征的提取人嘴在说话(打哈欠)与正常情况下的外形有明显区别。

说话时尤其当打哈欠时,嘴部张开较大,而正常情况1,2-嘴唇颜色象素,3,6-脸部区域,4,5-脸部下半区域。

图3经过Fisher 投影变化后的图像 Fig.3 Fisher projectiontransformer1,2-嘴唇象素,3,6-脸部区域,4,5-脸部下半区域。

图4 滤波后图像Fig. 4 Sample images after filtering3 415 621-唇色样本Fisher 变换投影值,3-肤色样本Fisher 变换投影值,2-唇色和肤色分类Fisher 变换投影值阈值。

图2 样本Fisher 变换投影图Fig.2 Fisher transformer chart of the stylebook2下,嘴部基本闭合。

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嘴部状态的检测。

研究中发现,嘴部区域的最大宽度max W 、最大高度max H 能够表征嘴部的张开程度,应取为特征值;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高度m H 在说话和不说话时也将明显不同,应取为特征值。

将以上三个特征值组成一组向量,即可描述出不同状态下的嘴部几何特征,如图5所示。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能够描述驾驶员行为状态的嘴部区域几何形状特征参数,将它们组成一个特征向量Z ,即可作为下一步判别分类的输入向量:()'max max ,,W m H H Z =。

4.2 BP 网络分类器BP 神经网络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目前其应用实例约占神经网络应用实例的80%,它已成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经典代表[7]。

BP神经网络已经成功地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等领域[8],虽然其存在着训练时间长、易陷于局部最小等缺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优化其网络结构、离线训练等措施,提高其使用性能。

因此,本文将采用BP 神经网络来识别驾驶员嘴部状态。

基于区域几何特征神经网络算法的BP 网络为三层结构,输入层有3个神经元,分别代表驾驶员嘴部的不同几何尺度特征。

隐层有10个神经元,输出层有3个神经元,代表驾驶员嘴部的三种不同状态,隐层的传递函数为Sigmoid 函数。

网络的输出向量为Y1=[1,0,0]、Y2=[0,1,0]和Y3=[0,0,1],其中X1代表驾驶员打哈欠;X2代表驾驶员正常说话时的普通张嘴;X3代表驾驶员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嘴唇闭合,该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如图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