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初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上册

初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上册

初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上册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和重大事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使他们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中国古代史2. 世界古代史3.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4.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把握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2. 理解古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3. 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理解世界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古埃及的建立、美索不达米亚的兴起、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兴衰等。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研究相结合。

教师可通过讲述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分组合作学习。

在实施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学习历史知识,进行讨论和分享。

3. 网络资源的利用。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探索欲望。

4.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对历史事件的形象化展示,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通过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构成,以及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特征。

2. 第二至第三课时:介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

3. 第四至第五课时:介绍古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古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形象化展示。

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

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

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初二历史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等;2.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以及古代科技和思想的发展;3. 掌握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3. 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文化繁荣;4. 中国古代科技和思想的代表性成就;5. 考点突破:夏商西周的衰亡、春秋战国的变革。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理解;3. 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分:包括作业、讨论参与度、课堂表现等;2.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外作业:可以设计阅读、写作、实践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初中历史》上册;2. 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源;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4. 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实践资源。

注:教学计划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物和遗迹。

2.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

3. 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如长城、秦始皇陵等)。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社会制度(如儒家思想)、文化(如诗词歌赋)。

3. 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代等)。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相关历史内容,讲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2. 图片展示:展示相关古代文物和遗迹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

3.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历史。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4)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4)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熟悉《历史》第一册的内容,并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 3. 理解中世纪的重大事件和欧洲的政治、宗教改革; 4. 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和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历史概述•课程目标:了解《历史》第一册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课程介绍和目标设置;–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探究历史的研究方法;–学习使用《历史》教材。

第二课时:古代文明起源•课程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探究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教学内容:–人类文明的起源;–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课时:中世纪的重大事件•课程目标:了解中世纪的重大事件,探究欧洲的政治、宗教改革;•教学内容:–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封建制的兴起;–十字军东征和回教的传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四课时: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课程目标: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教学内容:–明清时代中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物产丰富与手工业的兴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第五课时:历史思维与文化自信•课程目标: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意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自信;•教学内容:–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历史观的形成和调查研究;–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述历史知识点,向学生传达历史概念、事实和理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视频资料:引用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观后讨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4.课件展示:制作精美的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和动画等形式呈现历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年级上册历史的基本内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历史、珍视和平、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的更替(2)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3)秦朝的统一与灭亡2.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2)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1)北伐战争与国共十年对峙(2)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比教学: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2. 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180分钟。

3. 教学计划共计10周,完成十个章节的授课。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 辅助资料: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历史人物传记等3. 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1-3课时)2.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第4-6课时)3.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7-9课时)八、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4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4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初步发展2. 第二单元:西方古代史和文化3. 第三单元:中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4. 第四单元:东西方社会的交流和冲突5. 第五单元: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崩溃二、教学目标设定:1. 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起源和初步发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2. 掌握西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西方社会的演变过程;3. 熟悉中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4. 认识东西方社会的交流和对立,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5.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繁荣和衰落,掌握相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手段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展示、小组合作等形式;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3. 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调研,提升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2.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读能力,开展历史思维训练;3.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分享历史见解,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4. 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历史事件;2. 掌握关于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3. 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2.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3. 唐宋时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4. 唐宋时期的文化成就和文化特点;5. 唐代的变革和发展;6. 宋代的变革和发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做相应笔记;2. 分组讨论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3. 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展示;4.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5. 进行历史事件的角色扮演,体验当时的社会生活。

初二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初二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初二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2.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自信心,让学生爱国爱民,深刻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历史中发掘经验,总结规律,启迪智慧。

二、教学内容《初中历史(上册)》 1-4单元1、文明史的发展与交流2、繁荣与诈骗: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面貌3、高峰和衰落: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面貌4、文化因素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师导学、学生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等方法,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互动和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古代文明的发展1.介绍古代文明的定义和发展2.文明的起源及其产生的原因3.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4.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5.古中国文明的发展6.家庭作业:观看纪录片《大秦帝国》第二课: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面貌1.唐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制2.唐代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3.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4.唐朝的特点及其影响5.家庭作业:阅读《唐代诗人作品欣赏》第三课: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面貌1.宋代的政治体制和官制2.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3.辽朝、金朝、元朝的政治经济面貌4.宋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发展5.家庭作业:观看电影《赵氏孤儿》第四课: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1.明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制2.明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3.清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制4.清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5.家庭作业:阅读《红楼梦》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2.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检测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3.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4.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

2023年八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2023年八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2023年八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阶段和重要事件,掌握历史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式。

2. 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现实生活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阶段和重要事件2. 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3.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思想三、教学方法: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分组活动、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本学期历史教学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1. 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2. 学习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单元:《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1.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等。

2. 探究中国古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包括丝绸之路等。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1. 探究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包括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2. 了解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包括冶铁、制陶、丝织等。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想的转变》1. 学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2. 探究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和变革,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与历史人物》1. 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包括青铜时代的衰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

2. 学习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等。

初二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初二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初二上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打好历史基础,提高历史素养。

通过系统有序地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

4.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2. 世界古代史3. 中国近现代史三、教学方法1. 经典教学法:讲授新课程2. 讨论法:以问题启发式教学3. 配图法:通过图片展示历史事件4. 轮流讲述法:分组探讨历史事件5. 课外拓展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四、学情分析1. 学生平均年龄为13岁,具有较弱的历史基础知识。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辅导。

2. 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学习情况。

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五、教学设计1. 通过讲授中国古代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通过讲授世界古代史,让学生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交流和影响,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

3. 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史,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六、课时安排1. 每周安排3节历史课,单节课50分钟。

2. 第一节课讲授新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 第二节课进行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

4. 第三节课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外调研。

七、教学手段1. 教学投影仪2. 课堂板书3. 教学软件4. 图片资料5. 录音资料八、教材选择1.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2. 优质的历史教育资源九、课外拓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历史博物馆等途径,拓展历史知识。

2. 参与学校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和课外辅导。

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相关历史活动,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感悟。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4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4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1、初二历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

这段历史以____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____年,共24课时。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

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____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2、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

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但是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

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标(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

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动脑筋”等,增强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标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

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2.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3.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2.封建制度的确立3.中华王朝的兴衰4.汉唐文化的繁荣5.维新变法和清末民初的变革6.清朝的覆灭7.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将历史知识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2.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实物展示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4.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封建制度的发展历程、汉唐文化的繁荣、维新变法和清末民初的变革、近现代中国的发展等内容。

2.教学难点:清朝的覆灭、近现代中国的发展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1.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如黄河流域的文明、商朝的兴起等。

2.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解中国古代的主要文明发源地。

第二课时:封建制度的确立1.讲解封建制度的定义和历史演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封建制度的具体表现。

第三课时:中华王朝的兴衰1.介绍中华王朝的兴衰过程,如秦汉帝国的建立、唐宋帝国的繁荣等。

2.让学生通过文献资料、历史遗迹等形式,了解中华王朝的具体历史事件。

第四课时:汉唐文化的繁荣1.讲解汉唐文化的特点和成就,如儒家思想的盛行、诗词艺术的繁荣等。

2.通过实物展示、名人事迹介绍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汉唐文化的魅力。

第五课时:维新变法和清末民初的变革1.介绍维新变法和清末民初的变革过程,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环境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魏源的进步思想、《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和主要就内容、严复其人、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内容和影响、清末教育制度变革的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清末爱国思想出现的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师生的爱国情感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

在乱局民族所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候,严复在政治上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并译著《天演论》,宣传教育生物进化观点价值观念和社会进步理论,自我管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主干道,是完全符合历史潮流的。

在封建末世,社会动荡不安,民族所危机日益深重,魏源、严复等人则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向西方学习,这种励志图强,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本课是“清朝的文化”中关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封建制末世中国冲击文化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变化很有帮助。

清朝末年,社会腐朽、落后,国家主权不断沦丧,中国逐步沦为喜荫半封建社会,但是,爱国的思想家们不甘落后,勇于革新进取,使得在封建末世社会黑暗之之前,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呈现出一些鲜活的现象。

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魏源是其中的应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含义,启导着知识界中国实业界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风险问题。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一起看看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欢迎查阅!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2.过程方法目标:?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二.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_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_54年宪法的性质??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_53年到_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_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_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_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2教学目标与要求: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政权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生:(思考并讨论)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_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_39年,年仅_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_年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_年去世,死时80岁)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_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师:其实,众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土地.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新课.(讲授新课)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引导生阅读P_的第一段,了解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注:_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副板书)地主.富农(10%)贫农.雇农.中农(90%)70%――80%20%――30%1.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师:在旧中国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2.新中国: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板书)师: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生(思考并回答):中国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政权,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中国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_的相关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_50)(板书)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生(思考并回答):农民.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_―P_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_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_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_)生(思考并回答)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_52年底,近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引导生阅读P_,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引导生阅读P_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注:土地改革前土地改革后(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4)_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__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4)_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_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解放了……(板书)师:人民政府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共产党和国家共赴难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于_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_5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课后练习:做《历史学习指导》(第3课)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3一.教学目标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三.教学策略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五.教学过程1.学生课前读书2.导入新课教师:_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一.教学目标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构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三.教学策略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能够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五.教学过程1.学生课前读书2.导入新课教师:_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土地改革: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原因:③开始:④法律依据:⑤资料:⑥实施:⑦结果:⑧历史意义: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_50年土地改革同_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_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_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_53年7月.)(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6.教师使用课件,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师使用课件,指导学生观看相关插图和材料,形象地了解土地改革经过和农民情绪,透过讨论加深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问】(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需注意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列历史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出处和积极作用《古代科技与方法论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全世界部分的最后一课。

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鲜明等方面的数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转型古代人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描述揭示。

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自然科学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者民族所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2、教学重点难点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一切入点,我认为教学的研究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吉达大清真寺和大清真寺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师生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粗大较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不断“发展”这一主题。

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跨文化”,“认识到世界各地二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国际性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各异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人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伦理学的生态学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

2024年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024年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024年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历史人物的作用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链。

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及其对历史决策的影响。

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碰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2. 知识讲解系统介绍本课时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

使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扩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历史事件的成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角色评价。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角色扮演选取重要历史人物,让学生扮演并进行情景剧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决策过程。

表演后进行评议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人物的行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布置课后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演示、图表分析、情景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结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模板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模板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模板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__、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更不高兴了。

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

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

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八年级历史上册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教学计划是以中华书局版为基础,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帮助老师更好的掌握和开展教学工作。

下面就来看看这份计划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八年级历史上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国封建社会和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4. 世界史知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以及欧洲殖民主义5. 历史复习和考试指导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2. 了解辽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认识到这段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3. 熟悉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了解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析清朝的政治制度并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历史影响。

4. 了解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制度、文化、宗教和政治制度,分析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原因和影响;认识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5. 通过历史复习和考试指导,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学科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掌握知识点。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历史背景。

3. 对话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背景和事件,理解历史知识点。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成小组,研究历史课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课外拓展法:组织学生到考察地实地参观、参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历史,提高其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变、唐宋时期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学生需要熟悉唐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化、科技和艺术发展。

这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朝和金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以及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学生认识到辽金元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_八年级教学计划一、教材概述本课程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2001年中小学学生历史与地理课程标准》编写,是一本适用于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上册的教材。

教材在编写时,以爱国、简明、生动的原则,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掌握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历史知识;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等;3.提高学生与历史相关的综合素养,包括领悟历史与人类命运的关系,了解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历史对于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意义;4.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计划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第一章中国古代史概述1.什么是历史,怎样研究历史2.中国古代人的起源和生产生活3.中华文明的发展4.中国封建社会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第二章中国近代史概述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3.太平天国运动4.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5.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章世界近代史概述1.世界近代史的起点2.西方列强入侵和非洲的殖民统治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的爆发及对世界的影响4.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四章中国近代史之发展与振兴1.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的发展2.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合作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5.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以上内容是该课程教学计划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将由具体教师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3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

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熟悉学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3、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
4、单元小结(复习)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授)
6、辛亥革命(新授)
7、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8、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新授)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授)
10、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新授)
11、期中复习(复习)
12、期中检测
13、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4、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
单元小结(活动)
15、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新授)
16、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授)
单元小结
17、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授)
18、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新授)
19、期末复习(复习)
20、期末复习(复习)
21、期末检测与评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