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解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
解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摘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和保障基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提高单位缴费比例、增加投资收益、优化管理制度、调整退休待遇标准、加强监管改革。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保障基金的稳定运行。
在保障措施方面,可以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监控,规范基金使用流程,确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未来展望,则是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实现更好的保障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还能提升基金的可持续性,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解决对策,单位缴费比例,投资收益,管理制度,退休待遇标准,监管改革,保障措施,未来展望。
1. 引言1.1 问题背景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资金缺口不断扩大的现象。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职工的养老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更加凸显。
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单位缴费能力减弱,使基金收入不足;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主要受到养老人口增加、待遇提高等因素影响。
这种收支不平衡的局面给基金的稳健运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解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不仅是当前社会保障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障职工养老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改革,才能实现基金运行的稳健健康,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1.2 重要性养老保险基金是维系事业单位老年员工福祉的重要保障,其收支平衡直接关系到广大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加
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是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加强财
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
1. 系统和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管理制度,明确财政
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为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管理提供
制度保障。
2. 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运营,提高资金的收益水平,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maximise the benefits for social security beneficiaries.
3.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与审计。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核算和审计制度,加
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4. 深化财政与社会保障的深度合作。
加强财政与社会保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
财政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
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精神,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分别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理念,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突出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遵循城乡统筹、平稳过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路径,统一政策、完善制度、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提升服务,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推动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促进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在全省范围内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到2016年11月底,各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本统筹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运行办法;从2017年1月1日起,全省各地统一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经办服务、统一统筹层次的制度,确保服务和待遇持续提升、公平可及,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
三、基本原则(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政策标准、支付结算,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异,促进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领域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
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强化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积极稳妥,有序过渡。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负担和基金承受能力,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逐步整合管理职能和经办机构,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制度顺畅接续、有序平稳过渡,确保群众基本医保待遇不受影响、基金安全和制度运行平稳。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探讨作者:于璐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06期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越发完善,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效果较为显著,但是由于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抚养比不断下降,在岗人员养老负担上升,同时经济下行导致部分企业、居民难以承担参保缴费,社保基金收入明显减少。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针对社保基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为基金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提高社保基金效益。
社会保险制度为退休养老提供了重要的保险支持,满足了人们的养老需求,社会保险具有制度覆盖范围广,政策实施时间跨度长,基金收入和支出量较大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质量,财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医保局联合印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提出了绩效管理策略和目标,并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在养老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的社会环境下,坚持以绩效导向为核心实施基金管理可以确保养老金能够及时发放给对应人群,可强化政府治理质量,推动预算管理改革进程,弥补原有基金管理方面的制度空白,在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密监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特点(一)全方位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中深度融合了绩效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打造了完善的绩效管控链条,进一步提高了绩效管理效果。
绩效管理对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流程进行了全方位改进,在预算编制、执行、完成多个层次改善了管理模式。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于预算前制定了明确的绩效目标,提升了预算编制合理性和规范性;在预算执行阶段针对执行情况进行了有效监控,确保预算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分配,避免社会保险基金流失;在完成预算方案后,针对预算管理质量进行系统性考核评价,评估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管理隐患;在完成评价后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应用,利用评价结果推动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善。
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及管理运营分析
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及管理运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逐渐激化。
此时,弱势群体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保障正是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的重要方式。
我国社保制度明确要求了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和管理运营途径。
在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有很多中学说,包括财政基金说、半财政基金说和工基金说等,我国社保基金属于财政收入,归国家所有。
公益信托运营机制的运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行的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
关键词: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法律性质;运行管理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现状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劳动保障部门依照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全部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需要,向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人、单位征集保险缴纳专项基金。
我国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所属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由社保经办机构进行管理,不由政府机关单独经办,实现了政事分开。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一下问题:(一)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角色不突出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中缺乏相应的保障法规,统筹基金的收支、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督机制和法律解决机制。
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进度模式最主要的缺陷之一就是政府部门同时担当监督者、委托人、投资人、管理者多种角色,政企不分,角色模糊,缺乏独立的行政监管权利,没有足够的行政监督能力。
这一点,与成熟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相比显得十分复杂,监督角色十分不突出,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十分不利。
(二)缺少信托监督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信托公司、政府监管、资产管理的投资人三者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互相牵制。
其中,信托公司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保管者。
而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最缺乏的就是缺少信托监督,缺少信托责任的承担者。
试论通过信息化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路径
试论通过信息化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路径作者:姜明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1期社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占据关键地位,将互联网、信息科技引入其中,可以帮助提升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促进社会公平。
本文将以信息化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其具体提升路径。
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立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作为社保基金管理的关键工作,其开展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第一,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为指导,合法合理的进行社保基金筹取及支出,保证各类保险基金足额缴纳,参保用户享有相应社会保险待遇。
第二,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及支出都应预先编制预算,并根据预算执行,还应定期进行基金决算,掌握社保基金收支预算的具体执行度。
第三,完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基金财务核算工作,科学推进社保基金投资活动,避免基金贬值。
第四,健全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监管机制,保障基金稳定、安全运作。
从上述相关规定中可以发掘出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首先,鉴于社保基金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都是经过长期研究得来的先进指导经验,其有助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质量及水平的提高,所以基金管理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政策,确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要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同期实际情况合理贬值基金预算,保证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在开展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时,务必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及分析进行反复核对,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以促进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准的提高。
关于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 的建议
关于“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建议一、健全社会保障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有关建议(一)编好社会保障资金年初预算。
年初预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体现财政事先监督的意义。
目前,我旗属于国家级贫困旗,财政收入不高,可用财力偏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更彰显了社会保障预算的重要性。
(二)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稳妥全面完整细化。
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按照“量入为出”原则编制收支预算。
各项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按照大口径进行编制,以免出现赤字预算。
各项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支出内容完整,不漏项。
因为受经济发展水平、筹资标准、财政状况、社会承受力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预算收入有限,而社会保障支出却是“刚性”增长,这就需要科学周密的预算安排,合理筹资,确保支付,努力实现收支平衡,并有所结余。
(三)掌握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结构。
以支出促事业,以事业带支出,坚持部门、项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压缩往年结余结转社会保障资金、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和其他资金一起抓,综合施策,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四)严格执行收支预算。
从宏观、微观方面掌握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按支出进度审核拨付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运行平稳。
(五)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力度。
加强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基层部门人员的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社会保障政策和程序;加大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的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度。
二、根据“社会保障事项清单”所列事项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逐项提供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业务开展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建议和理由。
(一)社会保障投入制度健全,保证了就业专项资金的支付,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完善,提供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的救助和补给,实现了国家促进就业的职能。
建议加大公益性岗位购买力度,以便更好地援助“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由盟就业局为业务主管部门,旗财政局为资金管理部门,旗就业局发放使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实现路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科研热词 路径选择 循环经济 困境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全球价值链 产业转移 非货币动机 绩效预算管理 绩效评价 绩效 经营者 社会主义新农村 激励 消费模式 机制 实现路径 地方政府 国际比较 和谐发展 发展方式 发展 升级 区域经济 制造业 制度救济 制度安排 农村金融 农村 农业 公共服务 公共利益 优化 中国工会 高校毕业生 风险投资 非政府组织 非常规行动 集体经济组织 长三角地区 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准入监管 金融市场 配送线路 道德规范 道德矛盾 道德悖论思维 道德悖论 道德建设 近代路径 转轨路径 转型期"三农"问题
转型成长 路径依赖 路径 跨国公司 资源繁荣 资源型经济 资本平台 资本市场 资产证券化 贸易获利能力 贫困地区 贫困县 质疑 财政支出 财务转型 贡献 调控机制 话语体系 解释结构模型 要素密集型逆转 西部地区 被动 行政相对方 行政生态 行政惠民 行政区经济 行政公正 行政主体 行动程序和路径 草根 节约型社会 节油 自由 自我调控 自我民主 自强机制 能源法 能力建设 职业流动 群众体育 综述 维权路径 维权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 结构性原则 经济转型 经济组织 经济增长 经济区经济 经济伦理 组织体系 约束条件 素质教育 素质
科研热词 路径 路径选择 党内民主 产业集群 政策 实现路径 大众化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创新 人民民主 马克思主义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融资 统筹城乡 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 立法解决机制 科学发展观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生态文明 演进逻辑 法律保障 民主政治 权限 新型工业化 新农村建设 整合 政治参与 异体问责 实践 多元主体互动体系 城乡社会保障 均等化 制度变迁 利益和谐 农民工 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 人的全面发展 争议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魅力 高新技术产业带 马克思哲学革命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马克思 饭店产品 风险运营
从社保基金收支视角看国资预算支出
一、问题提出国资委将纳入预算范围的国企利润收缴上来后,接下来面临的一个较大难题便是预算支出如何分配,即国资收益应该如何科学地调配使用,这是国资预算制度对国企经营利润进行价值管理、财政分配的重要一环,也正是纳税人意识逐渐觉醒下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
现行的国资预算制度及实践中的国资预算支出未能切实体现向民生倾斜的财政倾向,而是主要在国企“体内循环”,使国资预算支出调入公共财政预算、贡献用于民生支出的部分极有限。
结合2007年国资预算制度建立以来的最新数据,基于我国社保收支现状,本文分析了现行国资预算政策制度及其所提及的国资预算支出调入公共财政比例过低的问题,揭示了我国国资预算支出呈现的“体内循环”现象,并从社保支出来源、社保收支对比情况、社保支出最主要的一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未来增长需求等层面探讨了我国社保资金需求日益膨胀、存在的亏空和赤字隐患。
本文认为,为缓解我国社保资金的亏空、赤字隐患,应双措并举,将国资预算作为社保基金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优先将收缴的国资收益加大用于弥补日益扩大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缺口,扩展更宽泛的民生内容,真正体现其全民所有的本质。
本文希冀能为我国国企利润分配体制和国资预算支出指明改进方向,为当前正进行的深化国有企业和国资预算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新常态下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提供相关支撑。
二、我国国资预算支出的“体内循环”如表1所示,2010~2014年我国国资经营预算收支绝对数、增长率都基本持平,而用于社保民生类的预算支出增速缓慢,年均增长率不到13%,远远低于总支出的40%增长率,可以合理推测,这5年来国资预算支出增长的大部分都用到了央企重大项目建设发展上。
根据表1计算,5年中投入社会保障支出等的总额仅有540.11亿元,而国资经营预算支出5年累计达4638.62亿元,平均民生支出占比仅为11.6%,若以央企上缴利润收入为基数,支出金额不到收入的9%,可见大额利润的去向仍然是央企,跳出利润循环用于全民受益的社保支出很少。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障基金如何实现收支平衡社会保障基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收支平衡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和职工的缴费。
这部分缴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工资中扣除,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
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增大,可能会出现欠费或者少缴的情况,这就给基金的收入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是财政补贴。
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补贴,以确保基金的正常运转。
然而,财政资金的投入也受到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如果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可能会影响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贴力度。
再者,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将基金投入到不同的领域,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以实现资产的增值。
但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如果投资决策不当或者市场波动较大,可能会导致投资损失,影响基金的收益。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则包括多个方面。
例如养老金的发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也越来越大。
还有医疗保险的报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使得医保基金的支出持续增加。
此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的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金的收支平衡。
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征缴管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和职工缴费的监管力度,确保应缴尽缴。
同时,简化缴费流程,提高缴费的便利性,增强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积极性。
二是优化财政补贴机制。
政府应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情况,合理安排财政补贴,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同时,建立科学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使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需求相适应。
三是提高投资运营水平。
建立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加强对投资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加基金的收益。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的政府理财责任
来 越大 。建 立完 整 的社 会保 险基金 预算 , 兑现政 府在社 保 方 面的 承诺 , 以强化 政 府理 财 责任 , 证基 金 安 可 保 全 完整 , 高基金 运行 效益 , 提 促进社会 保 险制度 可持续 发展 。
亿 庀 %
2 0 0 7
——■社 会缳缒基金收入
—
C: 社会缳殓錾金支 蝰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随后 19 年财政部在《 96 关于建立社会保 障预算 的初 步设想》 中提出了编制社会保
障预算 的具体 形式 。19 99年 国务院在 《 社会 保 险费征 缴暂行 条例 》 中专 门规定社 会保 险基 金纳 入财 政专 户 , 实行收 支两条线 管理 。此 后一段 时期 内 , 由于受社 会保 障制 度安排 的客观 约束 , 真正 意义上 的社会 保 障预算 制 度迟迟 没有建 立起来 。
社会 保 险基 金预算 是 国家用 于反 映社 会保 险收支 及各 项社 会 保 险基 金 投 资运 营 活动 的 特定 收支 计划 。 截 至 20 0 9年底 , 国五项社 会保 险 ( 含农 村社 会保 险 ) 金 收支均 已超 过万 亿元 ( 图 1 , 且规 模会 越 我 不 基 见 )并
摘
要: 编制社会 保 险基 金 预 算是 政 府 介入 社 会 保 险 事务 , 筹 安排 社 会 保 险基 金 统
供 求 , 范社会 保 险基金 管理 的重要 工具 。政 府理 财 则是 市场 经 济条件 下优 化 公 共 财政 规 资源 配置 , 确保 达成 社会保 险基金 预算 目标 的重要 路 径 。社会 保 险基金 支 出刚性很 强且 难 以预 9 , r 实现基金 预算 收支平衡 、 l 4 适度 结余 对政府 理财 能力与 理财 水平 充满挑战 。 关键 词 : 会保 险基金 ; 算管理 ; 社 预 政府理 财
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收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收入,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些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的措施:1. 提高单位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是指单位向社会保险基金缴纳的比例。
提高单位缴费比例,可以有效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
通过立法或政策调整,鼓励企业增加社会保险缴纳比例,从而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 扩大个人缴费范围。
个人缴费是构成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扩大个人缴费的范围,增加个人缴费的比例,从而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更多的收入。
3. 加强征缴管理。
加强征缴管理,对欠费单位和个人进行追缴,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率。
加强征缴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社会保险基金的拖欠情况,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更多的收入。
4. 多渠道增加投资收益。
社会保险基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投资机构,进行多样化的投资,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水平,为社会保险基金增加收入。
5.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
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稳健运行,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更多的收入。
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可以通过提高单位缴费比例、扩大个人缴费范围、加强征缴管理、多渠道增加投资收益、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等措施,有效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收入,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6. 推动就业稳定。
就业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推动就业稳定将间接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收入。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从而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
7. 完善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可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开展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
如何开展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社保基金是指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每年向特定基金进行缴纳的公共财政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和公共福利待遇。
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是对社保基金使用情况、资金流向和实施效果的评估,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下面将从预算编制、实施监督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开展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
一、预算编制1.明确目标:社保基金预算编制首先要明确目标,确定重点支出项目,并提出可衡量的目标指标。
2.制定预算计划:根据社保基金的收支状况和政府发展规划,制定年度预算计划,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3.进行预算编制:依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具体预算编制程序和标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适时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
4.审核和批准:组织进行预算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由相关部门或机构批准预算方案。
二、实施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保基金预算实施监督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社保基金的内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防止资金滥用和浪费。
3.加强外部监督: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监督。
三、绩效评价1.确定评价指标:制定相关指标,包括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投资收益、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价社保基金的绩效。
2.收集数据:收集社保基金的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报表、统计数据和各项支出的具体情况。
3.分析评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估社保基金的绩效,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编制评价报告:编制绩效评价报告,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汇报社保基金的绩效评价结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以上是关于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严格的实施监督和科学的绩效评价,能够确保社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同时,也能够提高社保基金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就如何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为社会保障资金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为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管理和合理使用,财政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详细规定社会保障金的收支、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办法应当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风险评估、风险防范、资金使用范围、资金使用程序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应当根据不同的来源和用途,实行分类管理,以确保资金的安全。
例如,社会保障基金中的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应当单独核算,并分别设置专门的账户。
这样一来,在资金的流动、账务核对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就可以更加精确地管理。
三、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
首先要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进行全面监督,全程跟踪投资运作情况,密切关注投资风险。
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金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另外,还应当定期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离不开对其投资管理的完善。
财政部门应当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加强投资风险控制、投资收益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要注重基金管理人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投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风险管理。
管理部门应当对不同领域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
此外,还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投资风险情况,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关于社保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情况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社保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情况的分析和建议关于社保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情况的分析和建议一、社保资金预算管理现状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发展,又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
当前财政对社保民生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资金总量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管理更具计划性、统筹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更具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也需要有合理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
建立起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做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监督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仅以永兴县为样本分析社保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情况,提一些粗浅的建议。
我县的社会保障资金均按险种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专户,分专人专户管理,基金会计出纳分设,印章分别管理,按政策管理要求于2013年3月将所有社保专户移交到国库管理局统一管理。
二、社保资金预算管理特点从2012年起,我县全面开展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编制的尝试,对重要的社会保障资金全部实行预算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项目预算全面完整。
社保资金预算编制包括了各项重要的社会保障资金,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再就业资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10多种,预算支出规模达到6.33亿元。
(二)预算编制稳妥细化。
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按照“量入为出”原则和“以支定收”原则编制收支预算,不搞赤字预算。
各项社保资金预算收入按照大口径进行编制,收入来源渠道包括基金征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地方财政补助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等,其中:基金征缴收入预算综合参考应参保人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征缴扩面计划、上年实际缴费人数、征缴率等诸多因素进行计算编制;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上级补助政策和上年度实际数分析计算编制;地方财政补助收入包括省市两级财政补助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按照上年实际发生数剔除不可比因素计算填列。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
而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面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一、思路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规划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规划是提高其保值增值能力的关键。
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资金规模,科学确定资金投资的风险水平和收益预期,适时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调整,提高资金的投资收益。
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类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营。
2. 推动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运作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引入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灵活运用不同的投资工具,提高基金的收益水平。
也可以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金的运作,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增加基金的收益来源。
3.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符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审计和业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和隐患。
也要加强对基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政策和措施。
二、对策1.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关键。
应当明确基金的管理主体和责任部门,规范基金的使用和监管程序,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强化对基金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提高基金的管理效率和运作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和稳健运行的重要环节。
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基金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提高基金的财务透明度和规范性。
要加强对基金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
新形势下我国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的策略
新形势下我国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的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形势下,我国应采取以下策略来管理社保基金的财务:加强监管和透明度。
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透明度,确保社保基金的使用和投资有序和合理。
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性。
优化投资策略。
社保基金应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寻求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确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基金的风险偏好,合理调整投资组合,控制风险。
加大风险管理力度。
社保基金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管理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确保基金的安全运作。
第四,提高投资收益。
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是保障基金能否持续运行的重要指标。
投资管理机构应通过提高投资的专业性和回报率,实现保值增值,增加基金的收益。
可以加强投资能力和分析研究,寻找优质资产和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第五,加强合作与交流。
社保基金的管理需要和各种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我国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
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保基金财务管理,我国应加强监管和透明度,优化投资策略,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提高投资收益,加强合作与交流。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确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和发展。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摘要】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健全的财政监管体系是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的重要保障;加强财政资金执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可以有效防止滥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和使用制度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是保障资金安全和稳健运行的必要手段。
强化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进的方向是加强制度建设,扩大管理范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通过全面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将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财政监管、透明度、规范性、征收制度、使用制度、监督、审计、风险防控、重要性、管理范围、强化、前进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不断增加,如何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征收和有效使用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管理实践中,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财政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已成为当前管理实践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使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提出问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如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贪污腐败、挪用滥用等情况。
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和使用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导致资金流向不清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摘要】社保基金支出刚性很强且难以预测,各险种风险属性不同且持续周期不同,对实现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并适度结余提出巨大挑战。
改进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实现收支平衡,要明确预算关键点,厘清统筹级次内的责任边界;要树立预算新理念,实行“量出为入”,专款专用;要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监督。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收支平衡实现路径不久前审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备受关注,填补了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立法空白。
其中有关社保基金方面的规定值得研究:“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统筹层次设立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事实上,2010年初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就已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
从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上升到人大法律规范,社保基金预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这也对社保经办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科学完整地编制预算,以实现各项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适度结余,关键是要摸清社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找准预算收支平衡基准点。
特别是在我国社保制度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同一险种,也因基金统筹层次不一致、财政出资责任不落实、业务经办机构不统一、社保费征缴主体不明确等一系列原因,难以编制口径一致的基金预算方案。
因此,我国亟待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保基金收支活动,建立起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配套的、相对独立的社保基金预算,以全面反映社保基金收支运营情况。
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的推行难点虽然之前我国社保基金已纳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实行预算外管理,但在转向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遇到三方面推行难点:一是社保基金管理体制层面无法绕开的“多龙治水”。
主要体现为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分别由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和社保部门三个系统来完成,但基本又是税务管收不管支、财政管钱不管发、社保管发不管收,而具体业务流程又按五个险种来分别受理,势必造成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推诿责难、效率低下问题。
如何解决社保基金收支平衡
如何解决社保基金收支平衡
张思青
【期刊名称】《开放潮》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目前,以传统的企业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危机,如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养老保险基金从机制上能够自求平衡出现结余,已成为必须积极研究如何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转型难以绕过的问题,与其他转轨国家一样,都存在产生大量隐性债务的问题,根据相关资料,我国这类隐性债务已达3万亿。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张思青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1
【相关文献】
1.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J], 闫俊
2.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J], 邢毅;董翠英
3.社保费率下降对地方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以河南南阳为例 [J], 孙伟; 王聚伟; 张白冰
4.试析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J], 李艳玲
5.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探思 [J], 贺美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作者:闫俊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06期
【摘要】社保基金支出刚性很强且难以预测,各险种风险属性不同且持续周期不同,对实现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并适度结余提出巨大挑战。
改进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实现收支平衡,要明确预算关键点,厘清统筹级次内的责任边界;要树立预算新理念,实行“量出为入”,专款专用;要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监督。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收支平衡实现路径
不久前审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备受关注,填补了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立法空白。
其中有关社保基金方面的规定值得研究:“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统筹层次设立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事实上,2010年初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就已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
从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上升到人大法律规范,社保基金预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这也对社保经办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科学完整地编制预算,以实现各项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适度结余,关键是要摸清社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找准预算收支平衡基准点。
特别是在我国社保制度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同一险种,也因基金统筹层次不一致、财政出资责任不落实、业务经办机构不统一、社保费征缴主体不明确等一系列原因,难以编制口径一致的基金预算方案。
因此,我国亟待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保基金收支活动,建立起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配套的、相对独立的社保基金预算,以全面反映社保基金收支运营情况。
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的推行难点
虽然之前我国社保基金已纳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实行预算外管理,但在转向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遇到三方面推行难点:一是社保基金管理体制层面无法绕开的“多龙治水”。
主要体现为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分别由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和社保部门三个系统来完成,但基本又是税务管收不管支、财政管钱不管发、社保管发不管收,而具体业务流程又按五个险种来分别受理,势必造成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推诿责难、效率低下问题。
二是社保基金统筹级次层面尚未明晰的“责任分担”。
主要体现为央地之间、省县之间政府对社保基金统筹财政责任不明晰。
目前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筹以外,其余险种基金统筹级次还停留在市县一级。
编制社保基金预算,无疑会使各级政府财政责任显性化,不可避免出现“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压责任、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要补助”的双方博弈现象。
三是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层面有待强化的“理财能力”。
主要体现为社保经办机构缺乏理财能力,长期以来社保基
金收益率跑不赢通货膨胀指数,保值困难;统筹区域内社保基金累计结余未进入市场投资运营,贬值风险极高;保险精算工具运用、中长期预测模型构建、制度仿真测试等技术手段缺乏,能力有限。
要根据各险种风险属性科学安排预算,找准各项基金预算平衡基准点
基金预算编制主体应根据各险种风险属性科学安排预算,找准各项基金预算平衡基准点,确保实现收支平衡适度结余。
比如老年风险就属于远期风险,发生周期相对较长,具有确定性。
编制基金预算时,需要关注养老保险的如下特征:一是待遇终身性。
养老待遇作为生存年金,参保人一旦满足受益资格条件,将享受至身故,且待遇水平只会稳步提高不会下降。
统计分析①表明,2009年我国6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估计为19.9岁,较20年前延长3岁。
伴随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至2035年我国老龄人口峰值期时,养老基金支出刚性巨大。
二是长期积累性。
由于养老基金筹集范围广且数量大,通货膨胀或其他不可预见的事件对基金的保值增值带来困难。
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9基金年度报告公布的过去10年平均收益率9.75%为基准收益率,剔除五项社保基金2%名义收益率之后,专家②估计1997~2009年五项社保基金利息损失在6000亿元以上。
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用财政专户低于通胀的记账利息替代养老基金市场运营收益做法,确保养老基金结余收益能够跑赢通胀,以便应对老龄化峰值期的养老金缺口。
三是收支平衡性。
养老保险基金预算不仅要求当期平衡、略有结余,还要求远期储备、积累结余。
社保经办机构不仅要测算出下一年度养老基金收支总量,而且要通过精算模型预测远期养老基金收支需求,评估养老基金结余额可支撑的收支平衡基准点期限。
一般来讲,大体需要建立跨越退休前30年和退休后20年共50年的长期基金收支平衡预测模型,用以评估未来基金的充足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疾病风险属于当期风险,发生周期相对较短,疾病发生概率和治疗费用都不确定。
医疗保险基金预算一般要求当年收支平衡,无需结余。
失业风险属于中期风险,发生周期与经济周期一致,具备一定规律性。
失业保险基金预算一般要求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从截至2010年度的社保基金收支结余情况看(如图所示),当年基金收入均大于基金支出,当年累计结余额超过当年基金收入。
分析基金收支增长变化趋势,不难看出近年来基金支出增长率逐渐超过基金收入增长率,符合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刚性增长特点。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滚存规模较大为15365亿元,基金收支平衡问题不大,但累计结余额如何保值增值却是潜在的大问题,只有加快转变社会基金投资运营方式,才能不断扩大累计结余基金滚存规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滚存规模为3313亿元,在支出水平不变情况下,可以负担近一年的支出需求,显然累计结余规模过大。
化解方法就是要逐步扩大医保基金支出规模,提高报销比例,削减累计结余规模,努力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滚存规模比重明显失衡,累计结余额为1750亿元,为当年支出额423亿元的4倍还多。
即便是处于经济增长期,如此高的累计结余额都表明应当放缓基金收入增长态势,加大支出规模,并继续促进累计结余基金保值增值,应对可能到来的失业保险待遇支付高峰。
社保基金预算的目标实现收支平衡,但既往事实却是除了养老之外的各险种都积累了过多的结余,容易产生预算支出无限膨胀问题。
比如《社会保险法》中有关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的规定,很容易形成巨额工伤基金应收账款,对工伤基金预算平衡产生一定负外部性。
此外,目前尚未纳入社保基金预算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011年将出现收不抵支问题。
这些被动局面的产生都是不了解社保基金规模、年度收支缺乏计划性导致的。
实现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平衡的具体路径
编制环节。
社保基金预算首先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必须囊括各项社保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全面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出整个基金收支活动全貌。
其次应坚持专用性原则。
作为专项基金,社保基金不能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必须专款专用。
再次应坚持平衡性原则,按照各项社保基金的统筹级次,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应做到“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其余险种基金预算应做到“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并应合理消化这些险种以往累计结余额,坚持做到总量上的收支平衡。
执行环节。
社保基金预算应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落实社保基金收支计划。
在收入方面,征收机构对基金征缴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应做到应收尽收,并严格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对预算超收部分不得人为挂账、转入下年或不入账,对预算不足部分不得虚列收入;对预算内的财政补贴收入、调剂金收入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进度及时入账,以确保社保待遇的发放。
在支出方面,社保经办机构应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社保待遇进行支付,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不得虚列支出,不得拖欠待遇支付。
监督环节。
社保基金预算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基金运营报告,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公开基金待遇支付标准,接受群众监督。
特别应公开披露基金预算财务信息,主要是社保基金整体财务状况及所有对此具有现时或未来影响的决策。
具体应包括公开社保基金预算所要达到的目标,提供预算的政策依据和支撑预算的主要假设,明确描述年度预算中待遇调整及费率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预测中长期基金状况等。
事实上公开透明的预算会对社保基金筹集和使用起到有效监督作用。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胡英:“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2期。
②引自郑秉文2010年10月28日在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