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

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

此时X和盐酸缓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20 mL 3 mol·L-1的X溶液B.20 mL 2mol·L-1的X溶液C.10 mL 4 mol·L-1的X溶液D.10 mL 2 mol·L-1的X溶液2.下列对强、弱电解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B.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C.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D.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类为强电解质3.常温时,0.01 mol·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 a=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弱酸溶液的pH=4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值增大C.加入等体积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D.加入等体积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已烷中含已烷分子数目为N AB.28g 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N AC.71g Na2SO4固体中含钠离子数目为N AD.25g质量分数68%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 A5.已知:CO 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1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讲解

高三化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讲解

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能消除酸雨和雾霾的发生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B.氨基的电子式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 的铯(Cs)原子Cs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Al3+、Cl﹣、CO32﹣B.澄清的溶液中:Na+、K+、MnO4﹣、AlO2﹣C.=10﹣13mol•L﹣1的溶液:Na+、[Ag(NH3)2]+、OH﹣、NO3﹣D.c(I﹣)=0.1mol•L﹣1的溶液中:Na+、H+、ClO﹣、SO4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矿物油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D.钾(K)一般不用电解法制备,工业上可用Na与熔融KCl反应制K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C﹣Cl键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Cl数目一定为0.2N AC.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D.80mL 10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 A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溶液:Fe(OH)3+3H+=Fe3++3H2O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3Ag+4H++NO3﹣=3Ag++NO↑+2H2O7.下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不含电解)发生转化,其中6步A.N2 NH3 NO NO2B.Na Na2O2 NaOH Na2CO3C.Cu CuSO4 CuCl2 Cu(OH)2D.Al Al2(SO4)3 AlCl3 NaAlO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如图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B.如图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如图表示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D.如图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9.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 x 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2+向正极迁移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2x﹣C.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Y)>r(Z)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D.W、Y、Z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W的熔点最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潮湿的环境中,铜容易发生析氢腐蚀形成铜绿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电离平衡右移,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12.下列有关计的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Fe(OH)3胶体: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3mol•L﹣1NaOH溶液B.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Cu2+:向含有少量Cu2+的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至蓝色刚好消失后过滤C.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前者碱性强,可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验证氧化性Fe3+<Br2<Cl2:向试管中依次加入1mL 0.1mol•L﹣1FBr2溶液、几滴KSCN 溶液和1mL苯,然后逐滴加入氯水,并缓缓振荡,直到氯水过量,观察整个过程中有机相和水相中的现象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B.amol•L﹣1HCN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 ﹣),则a一定小于b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2c (CO32﹣)14.25℃时,向20mL 0.1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溶液pH随滴加盐酸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c(NH3•H2O)>c(Cl﹣)>c(NH4+)>c(OH﹣)>c(H+)B.a~b区域内可能有c(NH4+)=c(Cl﹣)C.当V(HCl)=10 mL时,c(NH4+)﹣c(NH3•H2O)=2[c(OH﹣)﹣c(H+)]D.当V(HCl)=20 mL时,c(H+)+c(Cl﹣)>c(NH4+)+c(NH3•H2O)+c(OH﹣)16.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A.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SO3和0.010 molO2,到达平衡时,n (SO2)=0.012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SO2)=0.0070mol•L﹣1,则反应的△H>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50molSO2和0.030molO2,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小于88%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5分)17.CMA(醋酸钙、醋酸镁固体的混合物)是高速公路的绿色融雪剂.以生物质废液﹣﹣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甲醇、苯酚、焦油等杂质)及白云石(主要成分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等为原料生产CMA的实验流程如图1:(1)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步骤②所得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颜色除与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有关外,产生颜色的另一主要原因是.(3)已知CMA中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效果成正比)关系如图2所示,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n(Ca):n(Mg)约为(选填:1:2;3:7;2:3)外,另一目的是.(4)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过滤、洗涤及干燥.18.从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VOSO4、K2SO4、SiO2和Fe2O3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①中废渣的主要成分是.(2)②、③中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中的R表示VO2+或Fe3+,HA表示有机萃取剂的主要成分):R2(SO4)n(水层)+2n HA(有机层)2RA n(有机层)+n H2SO4(水层).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③中反萃取时加入的X试剂是.(3)完成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3﹣+VO2++H+═VO3++()+()为;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已知:25℃时,K sp(Fe(OH)3)=2.6×10﹣39.)(5)写出废液Y中除H+之外的两种阳离子:.(6)生产时,将②中的酸性萃余液循环用于①中的水浸.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7)全矾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装置(如图所,a、b均为惰性电极),已知:V2+为紫色,V3+为绿色,VO2+为蓝色,VO2+为黄色.当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则:①全矾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为:VO2++V2++2H+VO2++H2O+V3+(请在可逆符号两侧的括号中填“充”、“放”)②放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当有1.0mol电子时共有1.0mol H+从槽迁移进槽(填“左”、“右”)20.通过血液中的钙离子的检测能够帮助判断多种疾病.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含量(100ml血液中含Ca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量取5.00ml血液样品,处理后配制成50.00ml溶液;②准确量取溶液10.00ml,加入过量(NH4)2C2O4溶液,使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③过滤并洗净所得CaC2O4沉淀,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生成H2C2O4和CaSO4稀溶液;④加入12.00ml 0.0010mol•L﹣1的KMnO4溶液,使H2C2O4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⑤用0.0020mol•L﹣1(NH4)2Fe(SO4)2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溶液,消耗(NH4)2Fe (SO4)2溶液20.00mL.(1)已知室温下CaC2O4的K sp=2.0×10﹣9,欲使步骤②中c(Ca2+)≤1.0×10﹣5 mol•L﹣1,应保持溶液中c(C2O42﹣)≥mol•L﹣1.(2)步骤⑤中有Mn2+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若步骤⑤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标准(NH4)2Fe(SO4)2溶液洗涤,测得血液中Ca2+的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计算血样中Ca2+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21.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 x[Fe(C2O4)y]•3H2O是一种光敏材料,见光易分解,下面是一种制备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1)废铁屑在进行“溶解1”前,需用在5% Na2CO3溶液中加热数分钟,并洗涤干净.Na2CO3溶液的作用是.(2)“溶解1”应保证铁屑稍过量,其目的是.“溶解2”加“几滴H2SO4”的作用是.(3)“复分解”制备莫尔盐晶体的基本实验步骤是:蒸发浓缩、、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4)“沉淀2”时得到的FeC2O4•2H2O沉淀需用水洗涤干净.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5)“结晶”时应将溶液放在黑暗处等待晶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6)请补全测定草酸合铁酸钾产品中Fe3+含量的实验步骤【备选试剂:KMnO4溶液、锌粉、铁粉、NaOH溶液】:步骤1:准确称取所制备的草酸合铁酸钾晶体a g,配成250mL待测液.步骤2:用移液管移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酸化,,使C2O42﹣转化为CO2被除去.步骤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步骤4:用c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步骤3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V mL KMnO4标准溶液.22.硫﹣氨热化学循环制氢示意图如下:(1)反应1的离子程式为.(2)反应2能量转化主要方式为.(3)反应3中控制反应条件很重要,不同条件下硫酸铵分解产物不同.若在400℃时分解,产物除水蒸气外还A、B、C三种气体,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400℃时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4是由(a)、(b)两步反应组成:H2SO4(l)=SO3(g)+H2O(g),△H=+177kJ•mol﹣…(a)2SO3(g)⇌2SO2(g)+O2(g),△H=+196kJ•mol﹣1…(b)①则H2SO4(l)分解为SO2(g)、O2(g)及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SO3分解实验.以SO3起始浓度均为cmol•L﹣1,测定SO3的转化率,结果如图,图中Ⅰ曲线为SO3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Ⅱ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反应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SO3的转化率.i)图中点X与点Z的平衡常数K:K(X)K(Z)(选填:>,<,=);ii)Y点对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v(正)v(逆)(选填:>,<,=);iii)随温度的升高,Ⅱ曲线逼近Ⅰ曲线的原因是:.23.利用工业废铁粉(主要成为Fe3O4、Fe)与硫酸反应可制备硫酸盐.(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FeSO4隔绝空气受热分解生成SO2、SO3、Fe2O3.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其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与SO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与分子分别为、(填化学式).(3)苯酚可以与Fe3+发生显色反应.1mol苯酚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4)Fe3O4具有反尖晶石结构.某化合物Mg x Al y O z与反尖晶石结构相仿,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下列A、B方块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015-2016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能消除酸雨和雾霾的发生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根据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只能减少酸雨和雾霾的发生,不可能消除;C、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减少食物等污染;D、根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处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利用太阳能、氢能源、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正确;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只能减少酸雨和雾霾的发生,不可能消除,故B错误;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减少对食物等污染,故C正确;D、故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积极开发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可以变废为宝,故D正确;选B.【点评】能源、环境等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影响、清洁能源等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B.氨基的电子式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 的铯(Cs)原子Cs【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官能团;B、氨基中含有2个氮氢键,氮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C、镁离子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为8个电子;D、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该铯原子的质量数为134.【解答】解:A、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官能团,则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故A错误;B、氨基中氮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氨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总数为10,镁离子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 的铯(Cs)原子的质量数为134,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34Cs,故D错误;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结构简式与分子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结构式与结构简式、分子式的区别.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Al3+、Cl﹣、CO32﹣B.澄清的溶液中:Na+、K+、MnO4﹣、AlO2﹣C.=10﹣13mol•L﹣1的溶液:Na+、[Ag(NH3)2]+、OH﹣、NO3﹣D.c(I﹣)=0.1mol•L﹣1的溶液中:Na+、H+、ClO﹣、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pH<8;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C.=10﹣13mol•L﹣1的溶液,显酸性;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pH<8,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10﹣13mol•L﹣1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Ag(NH3)2]+、OH﹣,故C错误;D.H+、ClO﹣、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与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矿物油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D.钾(K)一般不用电解法制备,工业上可用Na与熔融KCl反应制K【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氮气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氯化钠溶液与铝制容器可以构成原电池,金属铝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B、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水解是吸热反应,利用此点性质可以除去油污;C、氮气与镁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D、K的沸点比钠的低.【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与铝制容器可以构成原电池,金属铝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铝腐蚀,故A错误;B、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水解是吸热反应,利用此点性质可以除去油污,矿物油不是油脂,属于烃类,所以不能用纯碱溶液洗涤,故B错误;C、氮气与镁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所以不能把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故C错误;D、K的沸点比钠的低,工业上可用Na与熔融KCl反应制K,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盐类水解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原理.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C﹣Cl键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Cl数目一定为0.2N AC.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D.80mL 10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而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B、氯元素有3517Cl和3717Cl等多种同位素;C、根据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来计算;D、浓盐酸分别稀盐酸,反应会停止,生成的氯气小于0.2mol.【解答】解:A、标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故A错误;B、自然界中的氯元素有3517Cl和3717Cl等多种同位素,故标况下,2.24L氯气即0.1mol氯气中的Cl数目一定小于0.2N A,故B错误;C、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4.4gCO2与N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CO2与N2O均为三原子分子,故0.1mol混合气体中含0.3mol原子,故C正确;D、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8mol,完全反应生成氯气0.2mol,由于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变化继续反应,故生成的氯气小于0.2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溶液:Fe(OH)3+3H+=Fe3++3H2O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3Ag+4H++NO3﹣=3Ag++N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B.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D.稀硝酸与银反应生成硝酸银和一氧化氮.【解答】解:A.氯气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2Fe2++I2+6H2O,故B错误;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故C错误;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离子方程式:3Ag+4H++NO3﹣=3Ag++NO↑+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符合客观实际,注意电荷守恒以及粒子符号等问题.7.下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不含电解)发生转化,其中6步2 3 22 2 23C.Cu CuSO4 CuCl2 Cu(OH)2D.Al Al2(SO4)3 AlCl3 NaAlO2【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钠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N2与氧气只能生成NO;B.Na一步不能生成生成Na2CO3;C.Cu一步不能生成生成Cu(OH)2;D.Al与硫酸反应生成X,Al与HCl反应生成Y,Al与NaOH反应生成Z,Z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X,X与BaCl2反应生成Y,Y与NaOH反应生成Z.【解答】解:A.N2与氧气只能生成NO,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Z,故A不选;B.Na一步不能生成生成Na2CO3,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Z,故B不选;C.Cu一步不能生成生成Cu(OH)2,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生成Z,故C不选;D.Al与硫酸反应生成X,Al与HCl反应生成Y,Al与NaOH反应生成Z,Z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X,X与BaCl2反应生成Y,Y与NaOH反应生成Z,反应均可进行,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如图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B.如图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如图表示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D.如图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考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A.a点时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小于80℃时KNO3的溶解度,说明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分子需要能量;C.醋酸为弱酸,没有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0.1000mol/L的醋酸溶液的pH大于1;D.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了压强.【解答】解:A.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相应温度下KNO3溶液的溶解度,均为饱和溶液,a 点溶解的KNO3的质量远小于饱和时的数值,因此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该说法正确,故A错误;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因此图象表示的为放热反应;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活化分子能量,使用催化剂时需要能量低于不使用催化剂的能量,该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B错误;C.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CH3COOH溶液,消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0时,醋酸为弱电解质,醋酸溶液的pH大于1,图象中醋酸的pH=1与实际不符,故C正确;D.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化学平衡,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瞬间同时增大且相等,图示变化可能为改变了压强,图象变化与题中描述一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和焓变、溶解度和饱和溶液、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饱和溶液概念、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原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 x 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2+向正极迁移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2x﹣C.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镁原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阳离子移向正极;B、原电池电极反应正极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D、负极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解答】解:A、原电池反应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故A正确;B、正极反应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Mo3S4+2xe﹣=Mo3S42x﹣,故B正确;C、Mo3S4在电池反应中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负极电极反应是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xMg﹣2xe﹣=xMg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型化学能源电池的原电池原理应用,主要是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极反应,熟知原电池原理是解题关键.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Y)>r(Z)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D.W、Y、Z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W的熔点最高【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Z为O元素,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则X不可能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故Y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一周期,则X为H元素,X与W同主族,W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W为Na元素,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1﹣1﹣6=5,故Y为N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Z为O元素,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则X不可能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故Y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一周期,则X为H元素,X与W同主族,W 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W为Na元素,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1﹣1﹣6=5,故Y为N元素.A.N3﹣、O2﹣、Na+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O2﹣>Na+,故A错误;B.元素O、Na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核外电子数均为10,二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O>N,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2O>NH3,故C错误;D.W、Y、Z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NaH属于离子晶体,而氨气、水为为分子晶体,常温下NaH为固体,氨气为气体、水为液体,故NaH的熔点最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性质关系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同周期原子半径大小关系确定X为氢元素,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潮湿的环境中,铜容易发生析氢腐蚀形成铜绿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电离平衡右移,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焓变和熵变;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铜不能将氢气置换出;B、根据C(OH﹣)=分析;C、依据反应自发想的判断依据是△H﹣T△S<0,结合反应特征分析;D、NH3•H2O电离溶液呈碱性,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据此判断.【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铜不能将氢气置换出,故铜不能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降低,由C(OH﹣)=可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新课标Ⅱ第一辑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新课标Ⅱ第一辑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新课标Ⅱ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包括22小题,1--6每小题2分,7--22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下列化学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Cl B.Cl-的结构示意图 C.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D.HClO的结构式 H-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受热不易分解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A.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⑥⑦ C.③⑥⑧ D.①③④⑥ 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降温和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6.关于反应3A (g)+ B (g) 2 C (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 E1、E2减小,△H不变 C.增大反应体系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B的浓度减少 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减慢,A的转化率增大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5℃ 101kPa时,CH4(g)+2O2(g)=CO2(g) +2H2O(g) △H=-Q kJ/mol,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Q kJ/mol B.CaCO3(s)=CaO(s)+CO2(g) 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ΔH<0 C.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 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的值均大于零): H2(g) +Cl2(g)=2HCl(g) △H1=—Q1 kJ/mol H2(g) +Br2(g)=2HBr(g) △H2=—Q2 kJ/mol 则△H1<△H2 8.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A.Ba2+、Ca2+、Cl- B.OH-、CO32-、Na+ C.Ca2+、ClO-、Cl- D. H+、Fe3+、SO42— 9.对下列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 ④Fe与稀硝酸反应。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B-1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C.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都能起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D.在铁水闸上外接电源的正极,可保护铁水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能就是直接获得的能量,故A错误;电解熔融氯化钠,可生成金属钠和氯气,故B正确;氧化钠不能能起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故C错误;在铁水闸上外接电源的负极,可保护铁水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B.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 A氧原子C.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D .1 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氟化氢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 L HF 的物质的量,故A 错误;32 g 18O 2中的物质的量为13236g g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32236g g mol-⨯⋅,故B 错误;25 ℃时,pH =13的Ba(OH)2溶液中,()0.1/L c OH mol -= 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1N A ,故C 错误;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钠元素有0价变为+1价,所以1 mol Na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故D 正确。

如东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报告

如东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报告

如东中学高三化学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o59 Cu 64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B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 .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D .CO 2的水溶液呈酸性,CO 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 .S 2-的结构示意图:B .CO 2的比例模型:C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D . 质子数为79、中子数为118的金(Au )原子:118 79Au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H 4+、K +、SCN -、NO 3-B .澄清透明的溶液:Cu 2+、Mg 2+、SO 42-、Cl -C .0.1 mol·L-1Na 2CO 3溶液:NH 4+、Fe 2+、SO 42-、NO 3-D .c(Fe 2+)=1.0 mol·L -1溶液:H +、K +、Cl -、MnO 4-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均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 .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C .碳酸钠可以作为食品疏松剂+18 2 8 82O 、dW、体,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B.四种元素的原子中W原子半径最大C.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最强D.化合物XY2与ZY2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10.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四川省广元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元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C.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都能起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D.在铁水闸上外接电源的正极,可保护铁水闸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B.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 A氧原子C.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A.A B.B C.C D.D4.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kJ•mol﹣1H+(aq)+OH﹣(aq)═H2O(l)△H=﹣57.3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B.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 kJ•mol﹣1C.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D.3H2(g)+CO2(g)═CH3OH(l)+H2O(l)△H=+131.4 kJ•mol﹣16.“嫦娥一号”探测器所用的镍氢蓄电池,其负极板材料M为能吸收氢原子的合金.充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M+H2O+e﹣=MH+OH﹣,Ni(OH)2+OH﹣﹣e﹣=NiOOH+H2O.下列有关镍氢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附近的pH减小B.放电时,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C.充电时,电极M应与充电电源正极相连D.充电后,负极板材料M变成了MH,MH中H元素显﹣1价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二、填空题8.(14分)(2015秋•白城校级期中)某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1)X极与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相连,氢气从(填“A”、“B”、“C”或“D”)口导出.(2)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下同)交换膜,N为交换膜.(3)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4)若在标准状况下,制得11.2L氢气,则生成硫酸的质量是,转移的电子数为.9.(15分)(2015秋•广元校级月考)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2)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0.(14分)(2015•南充模拟)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做电极的是(填字母序号).A.铝 B.石墨 C.银 D.铂(2)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3)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2﹣4)在溶液中呈紫红色.(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和(6)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g.11.(15分)(2015秋•广元校级月考)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 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2)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NH3 b.CO2 c.NaOH 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3)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阳极材料为,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2015-2016学年四川省广元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C.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都能起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D.在铁水闸上外接电源的正极,可保护铁水闸【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风能、太阳能没有通过化学反应;B、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进行冶炼;C、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膜都能够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D、电解池的阳极被腐蚀.【解答】解:A、人类利用的能源不一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风能、太阳能没有通过化学反应,故A错误;B、钠是活泼金属,可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金属钠,故B正确;C、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膜都能够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只有部分金属例如铝才是如此,故C错误;D、在铁水闸上接外加电源的正极时,铁闸做电解池的阳极,腐蚀速率加快,起不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难度不大,属于生活常识的考查,注意基础的把握.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B.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 A氧原子C.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标况下HF为液态;B、18O2的摩尔质量为36g/mol;C、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D、根据反应后钠元素变为+1价来分析.【解答】解:A、标况下HF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18O2的摩尔质量为36g/mol,故32g18O2的物质的量为mol,则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个,即个,故B错误;C、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故1L溶液中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个数为0.1N A个,故C错误;D、由于反应后钠元素变为+1价,故1mol钠失去1mol电子即N A个,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真题集萃.【分析】A.氢氧化钠是强腐蚀性易潮解的固体;B.FeCl3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易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铁,配制氯化铁溶液过程中要防止氯化铁水解;C.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判断:加入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铁在中性溶液中可发生吸氧腐蚀,盐酸为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解答】解:A.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纸片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故A错误;B.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为防止氯化铁水解,配制溶液过程中要加入盐酸,故B 错误;C.检验铵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NH4++OH﹣NH3↑+H2O,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正确;D.铁在中性溶液中可发生吸氧腐蚀,盐酸为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药品的称量、盐类的水解、铵根离子的加检验及分金属的腐蚀分类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操作分析,题目难度不大.4.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2+4e﹣+4H+=2H2O;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a极流向b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0.05mol的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解答】解:A、因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为负极,这样电子应该是通过外电路由a极流向b,故A错误;B、该电池为酸性电池,反应为O2+4e﹣+4H+=2H2O,故B错误;C、因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则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1.12L,故C错误;D、原电池中,a极氢气失电子生成H+,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习中要明确电子以及离子的定向移动问题,要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问题.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kJ•mol﹣1H+(aq)+OH﹣(aq)═H2O(l)△H=﹣57.3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B.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 kJ•mol﹣1C.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D.3H2(g)+CO2(g)═CH3OH(l)+H2O(l)△H=+131.4 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钡过程中放热;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判断.【解答】解:A、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选项中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故A错误;B、反应中有BaSO4(s)生成,而生成BaSO4也是放热的,所以放出的热量比57.3 kJ多,即B项中△H<﹣57.3 kJ•mol﹣1,故B错误;C、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设质量为1g2H2(g)+O2(g)═2H2O(l)△H=﹣571.6kJ•mol﹣12 571.6KJmol 142.9KJ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kJ•mol﹣12 1452KJmol 22.69KJ所以H2(g)放出的热量多,故C正确;D、①2H2(g)+O2(g)═2H2O(l)△H=﹣571.6kJ•mol﹣1②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kJ•mol﹣1按盖斯定律计算①×3﹣②得到6H2(g)+2CO2(g)═2CH3OH(l)+2H2O(l)△H=﹣262.8 kJ•mol ﹣1.可知正确的是3H2(g)+CO2(g)═CH3OH(l)+H2O(l)△H=﹣131.4 kJ•mo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应用,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嫦娥一号”探测器所用的镍氢蓄电池,其负极板材料M为能吸收氢原子的合金.充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M+H2O+e﹣=MH+OH﹣,Ni(OH)2+OH﹣﹣e﹣=NiOOH+H2O.下列有关镍氢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附近的pH减小B.放电时,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C.充电时,电极M应与充电电源正极相连D.充电后,负极板材料M变成了MH,MH中H元素显﹣1价【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放电时,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是充电时阳极反应的逆反应,据电极反应式来回答;B、放电时的反应和充电时的总反应互为逆过程;C、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和电池的正极相连,电源的负极和电池的负极相连;D、根据充电后发生的反应结合电极材料的变化来判断.【解答】解: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OH﹣+Ni(OH)2,所以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故A错误;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OH﹣+Ni(OH)2,而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OH﹣﹣e ﹣═M+H2O,正负极相加得到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故B正确;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OH﹣﹣e﹣═M+H2O,金属M是负极,应该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错误;D.充电时电极反应为:M+H2O+e﹣=MH+OH﹣,充电后,负极板材料M变成了MH,其中H是﹣1价,M是+1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根据电池反应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及原电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Cu失去的电子都被O2得到了,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求出参加反应的铜,然后求出 Cu(NO3)2,再根据 Cu(NO3)2与NaOH 反应的关系,求出NaOH 的物质的量,最终求出NaOH溶液的体积.【解答】解: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完全生成HNO3,则整个过程中HNO3 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即Cu失去的电子都被O2得到了,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u)×2=n(O2)×4n(Cu)×2=mol×4解得:n(Cu)=0.15mol 所以 Cu(NO3)2 为0.15mol,根据 Cu2+~2OH﹣0.15mol n(OH﹣)则NaOH 为0.15mol×2=0.3 mol,则NaOH 体积V===0.06L,即60ml,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若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无从下手,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则化繁为简,平时需注意守恒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8.(14分)(2015秋•白城校级期中)某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1)X极与电源的正(填“正”或“负”)极相连,氢气从 C (填“A”、“B”、“C”或“D”)口导出.(2)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阴离子(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下同)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3)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H2﹣2e﹣+2OH﹣═2H2O .(4)若在标准状况下,制得11.2L氢气,则生成硫酸的质量是49g ,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加入的物质知,X电极附近生成硫酸,Y电极附近生成氢氧化钾,则X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Y电极上氢离子放电,所以X是阳极,Y是阴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阳极上生成氧气,阴极上生成氢气;(2)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3)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生成硫酸的质量.【解答】解:(1)题图中左边加入含硫酸的水,右侧加入含KOH的水,说明左边制硫酸,右边制备KOH溶液,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同时电解后溶液呈酸性,氢离子在阴极放电,同时电解后溶液呈碱性,则X为阳极,Y为阴极,所以X连接电源正极;Y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氢气从C口导出,故答案为:正;C;(2)OH﹣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使左边溶液中H+增多,为了使溶液呈电中性,硫酸钾溶液中的SO42﹣通过M交换膜向左边迁移,即M为阴离子交换膜;H+在Y极发生还原反应,使右边溶液中OH﹣增多,硫酸钾溶液中K+向右迁移,N为阳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阴离子;阳离子;(3)氢氧燃料碱性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答案为:H2﹣2e﹣+2OH﹣═2H2O;(4)n(H2)==0.5mol,根据2H++2e﹣═H2↑知,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得电子数为6.02×1023,X极的反应式为4OH﹣﹣4e﹣═2H2O+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生成H+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得生成0.5mol H2SO4,m(H2SO4)=nM=0.5mol×98g/mol=49g,故答案为:49g;6.02×1023.【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正确推断电解池阴阳极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加入水溶液的溶质确定电极产物,结合电极产物确定阴阳极,再结合转移电子守恒进行有关计算,难度中等.9.(15分)(2015秋•广元校级月考)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 .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2)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 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kJ•mol﹣1.【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真题集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专题】简答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分析】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中Na为+1价,B为+3价,可结合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出氢元素的化合价,①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2)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和防止NaBH4水解,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从而排出空气和水蒸气;(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4)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NaBO2、SiO2、Na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4、Na2SiO3,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NaBH4可溶于异丙胺,根据③知,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通过过量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Na2SiO3;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1)NaBH4中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并结合Na为+1价、B为+3价计算出H为﹣1价,第①步反应中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NaBO2+2SiO2+4Na+2H2═NaB H4+2Na2SiO3,电子转移数目为4e﹣,故答案为:﹣1价;;(2)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为隔绝空气和水,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煤油,所以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NaBH4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钠极易和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故答案为:镊子;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3)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②中加入的溶剂是异丙胺,NaBH4溶解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所以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熔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异丙胺沸点:33℃,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故答案为:过滤;蒸馏;(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n(NaBH4)==0.1mol,在25℃、101kPa下,每消耗0.1molNaBH4(s)放热21.6kJ,则消耗1molNaBH4(s)放热216.0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故答案为: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10.(14分)(2015•南充模拟)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做电极的是 A (填字母序号).A.铝 B.石墨 C.银 D.铂(2)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H2↑+2OH﹣).(3)实验过程中,SO42﹣从右向左(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滤纸上有红褐色斑点产生.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2﹣4)在溶液中呈紫红色.(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 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和4OH﹣﹣4e﹣═2H2O+O2↑(6)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0.28 g.【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Ⅰ图1中,左边装置是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如果要找电极材料代替铜,所找材料必须是不如锌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M是阳极,N是阴极,电解池中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Ⅱ该电解池中,阳极材料是活泼金属,则电解池工作时,阳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同时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阴阳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铁反应的质量,在碱性锌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仍然是锌作负极,则正极材料必须是不如锌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铝是比锌活泼的金属,所以不能代替铜,故答案为:A;(2)N电极连接原电池负极,所以是电解池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或2H2O+2e﹣═H2↑+2OH﹣),故答案为:2H++2e﹣═H2↑(或2H2O+2e﹣═H2↑+2OH﹣);(3)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硫酸根从右向左移动,电解池中,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阳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滤纸上有红褐色斑点产生,故答案为:从右向左;滤纸上有红褐色斑点产生;(4)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溶液,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合肥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合肥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第I卷(选择题共54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 23 Al 27 Mn 55 Fe 56 Cu 64 1.化学实验可以验证化学假说,获得化学事实。

下列实验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④普通漏斗②量筒③蒸馏烧瓶④滴定管⑤分液漏斗⑥容量瓶A.③⑤⑥B.②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2.根据甲和乙两个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3.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其中物质类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氯水、氯化钾、胆矾B.液溴、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氮气、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D.白磷、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4.不考虑水的电离,下列水溶液中的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且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的是5.含有N元素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HN03具有氧化性B.NH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N2只具有还原性D.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6.下列有关NaHC03和Na2 C0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03 <NaHC03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03 <NaHC03C.等质量的NaH C03和Na2C0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02的量:Na2C03<NaHC0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03和Na2 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02多7.铝、铍( 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已知;BeCl2 +Na2BeO2 +2H20 =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B.BeCI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C.Na2 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0D.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l的溶液中:B.c(Fe3+)=0.lmol/L)的溶液中:C. pH=12的溶液中:D.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高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Cu-641.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时,lLpH =1.0的H2SO4溶液中含H+为0. 1N AB.常温下,14g的14C含中子数目为6N AC.标况下11. 2LNO与11. 2LO2混合,原子总数小于2N AD.0.1mol苯乙烯含碳碳双键为0.4N A3.如图依次为气体制得、除杂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省略)。

下列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4.下列有关0. 1L 0.1mol /LKMnO 4酸性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少量乙二醛混合可制备乙二酸B .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2 +16 H + +10C1一=5Cl2十+2Mn 2+ +8 H20C .与K +、NO3-、SO 42-、CO 32—可以大量共存D .与过量Na 202混合后,共转移e -0. 05mol5.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水’’电池,其总反应为:5Mn02 +2Ag+2NaCI=Na 2Mn 5O 10 +2AgCl 。

如图用“水”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 溶液的实验中,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I 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g+Cl--e 一=AgClB .“水”电池内Na +不断向负极作定向移动C .每转移Imole -,U 型管中消耗0. 5mol H2OD .开始时U 型管中Y 极附近pH 逐渐增大6.常温下,向20mL 0.5mol .L-的CH 3 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 5mol.1-1的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滴加至①时,c(Na+)=c(CH3COO-),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滴加至②时,c(OH-)一c(H+) =c(CH3COOH)C.滴定中,c(CH3 C00-)/c(H+)逐渐减小D.滴定中.c(CH3 COOH)与c(CHa C00-)之和保持不变7.在初始温度为500℃、容积恒定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如图充料发生反应:CO2 (g)+3H2(g) CH30H(g)十H2 0(g)△H- -25k/mol。

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化学二模试卷 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化学二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的几率增大B.电解水制氢比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C.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时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D.钙基固硫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措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在NaOH热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热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B.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均标有“O"刻度线,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加热二氧化锰再滴加浓盐酸D.为检验摩尔盐中的NH4+,可向试样加入少量的稀Na0H,再用pH试纸检验3.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Y的周期数为其族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T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X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金属性T比Y强D.W、Z的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H3CH2CH3<CH3(CH2)2CH3<(CH3)3CHB.工业上合成的单体为甲醛和苯酚()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D.某烷烃可以命名为2,3,3﹣三甲基﹣4﹣乙基戊烷5.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实现废水处理的同时,可获得清洁能源H2.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负极B.电解中生成的CO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阳极反应为:CH3COOH一8e﹣+8OH﹣═2CO2↑+6H2OD.电解前后,阴极室的pH几乎保持不变6.室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体系中,含A粒子的分布系数(平衡时某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HA﹣的电离常数Ka2=1.0×10﹣7B.室温下,0。

化学高考模拟卷-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模拟卷-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42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或者不正确的是( )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逛行分类放量C.热纯碱可以去油污,明矾可以净化水,漂白粉可用于漂白织物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食醋可以除水垢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和氯气申燃烧,火焰皆呈黄色,但生成固体颜色不同B.新制饱和氯水和浓硝酸光照下会有气体产生,其成分中有氧气C.次氯酸和过氧化钠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原理是不相同的D.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3.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数为N A的CO、N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B.0.1mol氧气作为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4N AC.22.4L氯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原子D.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0.1N A个OH-4.下列有关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有从属关系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C.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D.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5.下列表示或说法正确的是( )Cl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B.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数C.氯分子的电子式: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不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过量CO2:Ca2++2C1O-+H2O+CO2====CaCO3↓+2HClOB.碘水中通入足量的SO2:I2+SO2+2H2O====2 HI+SO42-+2H+C.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Fe2++O2+4H+====2Fe3++2H2OD.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5I-+6H+=3I2+3H2O8.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Cl-、S2-、SO32-B.常温下K 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 Ca2+、Fe2+、NO3-、NH4+C.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D.0.5 mol·L-1AlCl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OH)4]-、K+、CO32-9.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全部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太阳能电池材料和电脑芯片。

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高三(上)第二次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pH=8的溶液一定显碱性,②某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③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0.1mol.L﹣1 的碳酸钠溶液中:C(OH﹣)=C(H+)﹣CCHCO3﹣)+C(H2CO3),⑤试管内壁附着的硫黄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洗涤,也可以用CS2洗涤.⑥盛Na2SO3、Na2S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贮存时应盖好瓶塞,防止被空气氧化.⑦金属镁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⑧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硫酸铜晶体,可以用蒸发结晶,也可以用冷却结晶.⑨钢铁在海水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是阳极被氧化.⑩相同浓度时,强酸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弱酸的水的电离程度小.A.①②⑨⑩ B.③⑤⑥⑩ C.③⑥⑦⑩ D.④⑤⑧⑩2.X、Y、Z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为O2B.若X、Y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C.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D.若X、Y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可能为O23.“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4.如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C.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D.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一定下降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6.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2min末浓度/mol•L﹣10.08 a b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7.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溶质NaF ×Na2CO3pH 7.5 9.7 11.6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B.若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 (CO32ˉ)+c (HCO3ˉ)=0.1 mol•L﹣1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H2O⇌HClO+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D.向上述NaClO 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8.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 △H1<0 (Ⅰ)2NO(g)+Cl2(g)⇌2ClNO(g),K2 △H2<0 (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α1=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α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值相等的方法是: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9.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二者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DB2具有漂白性.回答下列问题:A BC D(1)A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2)请写出能证明C、D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元素B、D同一主族,该族第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对应的热量变化如下,其中能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所对应的热量变化是(选填字母编号).a.吸收99.7kJb.吸收29.7kJc.放出20.6kJd.放出241.8(4)DB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DB4和清洁能源H2.已知:化学式Ag2SO4AgBr溶解度(g)0.796 8.4×10﹣6①为检验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分离后的H2DB4溶液于试管,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充分反应,若观察到,证明分离效果较好.②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③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将该工艺流程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该生产工艺的优点有(答一点即可);缺点有(答一点即可).(5)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纤维、塑料阻燃剂等,回答下列问题:海水提溴过程中,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将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Br﹣和BrO,其离子方程式为.(6)CuBr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Br2(s)═2CuBr(s)+Br2(g)△H=+105.4kJ/mol 在密闭容器中将过量CuBr2于487K下加热分解,平衡时p(Br2)为4.66×103 Pa.①如反应体系的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则p(Br2)将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②如反应温度不变,将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一倍,则p(Br2)的变化范围为.10.1 000mL某待测液中除含有0.2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K+、NH4+、Fe3+、Ba2+阴离子Cl﹣、Br﹣、CO32﹣、HCO3﹣、SO32﹣、SO42﹣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2)待测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3)若无色气体D是单一气体:阴离子Cl﹣Br﹣CO32﹣HCO3﹣SO32﹣SO42﹣浓度/mol•L﹣1①将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中(一定不存在的填“0”,不能确定的填“?”):②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若无色气体D是混合气体:①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②沉淀A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成分是(写化学式).11.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实验步骤: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回答问题:(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2)仪器a的名称是,其作用是.(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12.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Ⅲ.Na2S2O3的应用(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14-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高三(上)第二次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pH=8的溶液一定显碱性,②某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③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0.1mol.L﹣1 的碳酸钠溶液中:C(OH﹣)=C(H+)﹣CCHCO3﹣)+C(H2CO3),⑤试管内壁附着的硫黄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洗涤,也可以用CS2洗涤.⑥盛Na2SO3、Na2S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贮存时应盖好瓶塞,防止被空气氧化.⑦金属镁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⑧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硫酸铜晶体,可以用蒸发结晶,也可以用冷却结晶.⑨钢铁在海水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是阳极被氧化.⑩相同浓度时,强酸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弱酸的水的电离程度小.A.①②⑨⑩ B.③⑤⑥⑩ C.③⑥⑦⑩ D.④⑤⑧⑩【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镁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①溶液酸碱性决定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②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正反应吸热;③NH4Al(SO4)2溶液中铵根离子与铝离子水解相互抑制,CH3COONH4中铵根离子与醋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④据质子守恒,碳酸钠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⑤硫磺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来洗涤:3S+6KOH═K2SO3+2K2S+3H2O;⑥易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⑦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⑧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⑨钢铁在海水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是负极;⑩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与氢离子浓度有关,与酸性强弱无关.【解答】解:①溶液酸碱性决定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pH=8的溶液未必显碱性,故错误;②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正反应吸热,故错误;③NH4Al(SO4)2溶液中铵根离子与铝离子水解相互抑制,CH3COONH4中铵根离子与醋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故正确;④据质子守恒,碳酸钠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故错误;⑤硫磺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来洗涤:3S+6KOH═K2SO3+2K2S+3H2O,硫易溶于二硫化碳,故正确;⑥因Na2S溶液水解呈碱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Na2SO3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故应密封保存,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正确;⑦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且生成的碳能燃烧,所以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错误;⑧五水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饱和的热硫酸铜溶液不可以用冷却结晶法分离,故错误;⑨钢铁在海水中发生电化腐蚀时,铁是负极,故错误;⑩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相同浓度时,强酸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弱酸的水的电离程度小,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仪器洗涤、物质的保存、危险处理以及物质的分离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X、Y、Z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为O2B.若X、Y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C.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D.若X、Y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可能为O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依据转化关系分析,甲+X=Y+乙是置换反应,X+Z=乙,Y+Z=甲都是化合反应,据此分析判断选项中的可能;【解答】解:依据转化关系分析,甲+X=Y+乙是置换反应,X+Z=乙,Y+Z=甲都是化合反应,据此分析判断选项中的可能;A、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固体单质,依据物质性质,发生的置换反应可以为:2Mg+CO2=C+2MgO,则Z为O2 ,故A正确;B、若X、Y均为金属单质,是金属置换金属的置换反应,发生的反应可能为:2Al+3FeO=3Fe+Al2O3,则甲可能为黑色固体FeO,故B错误;C、若X为金属单质,Y为非金属气体单质,是金属置换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反应可能为:3Fe+4H2O=Fe3O4+4H2,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Fe3O4,故C正确;D、若X、Y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是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发生的反应为:2C+SiO2=2CO+Si,则Z可能为O2,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推断,物质性质和置换反应的特征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3.“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A.碘单质易升华,属于碘单质的物理性质,不能据此判断碘的热稳定性;B.根据氨气使酚酞变红的原理解答,根据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的原理解答;C.根据二氧化氮的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原理解答;D.可逆反应,须在同等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进行,又能向逆反应进行.【解答】解: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碘单质,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为其物理性质,不能说明碘单质的热稳定性较差,故A错误;B.②中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加热时,氨气逸出,冷却后,氨气又和水反应,变成红色,二氧化硫与品红显无色,加热后二氧化硫逸出,显红色,二者现象不同,故B错误;C.2NO2(g)⇌N2O4(g)△H=﹣92.4kJ/mo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颜色变深,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反之变浅,所以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故C正确;D.氯化铵受热分解与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是可逆反应,因前者须加热,后者只要在常温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封管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可逆反应、漂白性、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氯化铵的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4.如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C.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D.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一定下降【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CO2电催化还原为CH4,则通入CO2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方程式为CO2+8H++8e﹣═CH4+2H2O,则a为负极,b为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B.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过程,所以铜电解是电解池的阴极,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故B正确;C.在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二氧化碳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O2+8H++8e﹣═CH4+2H2O,一段时间后,氢离子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氢氧根会和①池中的碳酸氢钾反应,所以n(KHCO3)会减小,故C错误;D.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酸性增强,pH一定下降,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两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注意规律的总结是关键,难度不大.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考点】反应热和焓变;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和滴定.【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A、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强碱滴定醋酸溶液时,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解答】解:A、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但是图中信息得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 错误;B、强碱强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时,开始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pH大于1,故B 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的点,故C 正确;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由图知反应物转化率最大在t时刻以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注意识图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查学生对质的梳理和归纳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6.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2min末浓度/mol•L﹣10.08 a b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依据图表数据和转化率概念计算分析;B、依据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的概念计算分析判断;C、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依据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判断;【解答】解:A、平衡时,X的转化率=×100%=50%,故A错误;B、依据图表数据得到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反应的平衡常数==1600,故B错误;C、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X(g)+3Y(g)⇌2Z(g),起始量 0.1 0.2 0变化量 0.02 0.06 0.042min量 0.08 0.14 0.04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合成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平衡计算应用,转化率、平衡常数概念的分析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7.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溶质NaF ×Na2CO3pH 7.5 9.7 11.6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B.若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 (CO32ˉ)+c (HCO3ˉ)=0.1 mol•L﹣1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H2O⇌HClO+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D.向上述NaClO 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碱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应酸的酸性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根据钠盐溶液的pH知,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32﹣>ClO﹣>F﹣,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3﹣<HClO<HF,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碱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应酸的酸性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根据钠盐溶液的pH知,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32﹣>ClO﹣>F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HClO<HF,3A.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3﹣<HClO<HF,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CO3﹣<HClO<HF,但酸性H2CO3>HClO,故A错误;B.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c(Na+)=c(HCO3﹣)+2c(CO32﹣)=0.2mol/L,故B错误;C.水解方程式式ClO﹣+H2O⇌HClO+OH﹣的平衡常数为K===10﹣7.6,故C正确;D.反应后生成HClO,由于电离程度较弱,则c(HClO)>c(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为高频考点,注意从电荷守恒的角度解答,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8.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 △H1<0 (Ⅰ)2NO(g)+Cl2(g)⇌2ClNO(g),K2 △H2<0 (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 和0.1mol Cl 2,10min 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 内v (ClNO )=7.5×10﹣3mol•L﹣1•min ﹣1,则平衡后n (Cl 2)= 0.025 mol ,NO 的转化率α1= 75%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 的转化率α2 > α1(填“>”“<”或“=”),平衡常数K 2 不变 (填“增大”“减小”“不变”).若要使K 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升高温度 .(3)实验室可用NaOH 溶液吸收NO 2,反应为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含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 2恰好完全反应得1L 溶液A ,溶液B 为0.1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则两溶液中c (NO 3﹣)、c (NO 2﹣)和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 (NO 3﹣)>c (NO 2﹣)>c (CH 3COO ﹣) .(已知HNO 2的电离常数K a =7.1×10﹣4mol•L ﹣1,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7×10﹣5mol•L ﹣1)可使溶液A 和溶液B 的pH 值相等的方法是 bc :a 、向溶液A 中加适量水b 、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c 、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d 、向溶液B 中加适量NaOH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依据特征计算得到平衡常数关系;(2)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依据速率概念、转化率概念的计算,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 (3)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 2恰好完全反应得1L 溶液A ,反应为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得到溶液中Na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 ,NaNO 2物质的量为0.1mol/L ,溶液B 为0.1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已知HNO 2的电离常数K a =7.1×10﹣4mol•L﹣1,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7×10﹣5mol•L ﹣1,说明CH 3COOH 酸性小于HNO 2的酸性,对应阴离子水解程度大,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1)①2NO2(g)+NaCl(s)⇌NaNO3(s)+ClNO(g),△H1<0 (Ⅰ),平衡常数K1=,②2NO(g)+Cl2(g)⇌2ClNO(g),△H2<0 (Ⅱ),平衡常数K2 =,(1)③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计算得到K=,第二种方法:反应③=①×2﹣②,则K=,故答案为:;(2)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物质的量为7.5×10﹣3mol•L ﹣1•min﹣1×10min×2L=0.15mol,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2NO(g)+Cl2(g)⇌2ClNO(g),起始量(mol) 0.2 0.1 0变化量(mol) 0.15 0.075 0.15平衡量(mol) 0.05 0.025 0.15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α1=×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故答案为:0.025;75%;>;不变;升高温度;(3)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0.2mol NO 2恰好完全反应得1L 溶液A ,反应为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得到溶液A 中Na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 ,NaNO 2物质的量为0.1mol/L ,溶液B 为0.1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已知HNO 2的电离常数K a =7.1×10﹣4mol•L ﹣1,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7×10﹣5mol•L ﹣1,说明CH 3COOH 酸性小于HNO 2的酸性,对应阴离子水解程度大,醋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水解,两溶液中c (NO 3﹣)、c (NO 2﹣)和c (CH 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NO 3﹣)>c (NO 2﹣)>c (CH 3COO ﹣);使溶液A 和溶液B 的pH 值相等的方法,依据溶液组成和性质分析,溶液A 中Na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 ,NaNO 2物质的量为0.1mol/L ,溶液B 为0.1mol•L ﹣1的CH 3COONa 溶液,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a 、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向溶液A 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减小减小,不能调节溶液PH 相同,故a 不符合;b 、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 ,增大碱性,可以调节溶液pH 相同,故b 符合;c 、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可以调节溶液pH ,故c 符合;d 、溶液B 碱性大于A 溶液,向溶液B 中加适量NaOH ,溶液PH 更大,不能调节溶液PH 相同,故d 不符合; 故答案为: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调节溶液PH 的方法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短周期元素A 、B 、C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 、D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二者可形成DB 2、DB 3两种分子,DB 2具有漂白性.回答下列问题: A B CD(1)A 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2)请写出能证明C 、D 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 H 2SO 4+Na 2SiO 3=H 2SiO 3↓+Na 2SO 4 .。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

河南省太康县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考生 须知 1、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Na-23 Mg-24Al-27 Cl-35.5 Ba 137I 卷(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非电解质。

B .NO x 、CO 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C .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 .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2.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来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①④⑦⑩ B .①④⑤⑦⑩ C .①④⑤⑦⑧⑩ D .④⑤⑦⑧⑩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 +、Al 3+、Cl -、CO 32-B .澄清的溶液中:Na +、K +、MnO 4—、AlO 2—C .)H (c K w =10-13 mol ·L -1的溶液:Na +、[Ag(NH 3)2]+、OH -、NO 3-D .c (I -)=0.1 mol ·L -1的溶液中:Na +、H +、ClO -、SO 42-4.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 )恢复了磁性。

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附答案)

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I 127 Cu 64 Na 23 Ba 137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下列做法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A.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B.用O3代替Cl2作饮用水消毒剂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D.含H2SO4的废水用BaCl2处理后排放2.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A.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球棍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C.邻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能发生取代反应D.电子式分别为和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3.常温下,下列条件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CO32-、NO3-、SO32-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Fe3+、ClO-、Na+、SO42-C.加入金属铝产生H2的溶液中:Na+、K+、SO42-、Cl-D.饱和氯水中:Cl-、Na+、NO3-、SO3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药皂中含有苯酚,能杀菌消毒,故苯酚具有强氧化性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D.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1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 +4e-+4H+=2H2OB.图2表示室温下pH=2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倍数与pH的变化关系C.图3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D.图4表示向NH4 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总物质的量(n)随着Ba(OH)2溶液体积(y)的变化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末)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a-40 Mn-5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B.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极低,易液化C.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氧化D.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2.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A.用萃取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液B.用结晶法提纯NaC1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直接蒸馏酒精溶液得到无水乙醇D.除去FeC13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3.氧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也可与许多元素形成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6O2、18O3互为同位素B.次氯酸的电子式为C.氧与氟形成的化合物(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H2O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1O-+H2O+ SO2=CaSO3↓+2HC1OC.氢氧化钙溶液气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D.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Fe 2+ +H2O2 +2H+= Fe 3++2H2O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5℃时,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2N AB.取50mL 14.0moI/L浓硝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生成气体分子的数目为0.35N AC.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3.2N AD.40g金刚砂(SiC)中含有C-Si键的个数为2N A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 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是ClO3-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H=-116kJ•mol-1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其他三种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X、Y均能与Z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的气态化合物.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气态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X、N、Z都可与W形成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化合物W4XY2Z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沸点:W2Z>YW3>XW48.下列图像正确的是9.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Mg 24 K 39 Fe 56 Cu 63.5第Ⅰ卷(选择题)1. 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C.在空气净化器中装入活性炭层 D.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小苏打解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萃取;B、2Fe3++Cu = 2Fe2++ Cu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D、发生复分解反应;选B。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的相关知识2.下列物质发生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少的是A.FeCO3在空气中灼烧B.铝条插入冷的浓硫酸中C.Na2O2敞放在空气中 D.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受热分解生成CO2出去,质量减小;B、发生钝化反应,被氧化,质量增加;C、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质量增加;D、质量增加或不变。

考点:考查了物质间的基本反应的相关知识3.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完成下表所列的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X 试剂YA 验证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制得的乙烯的性质NaOH溶液Br2水B 检验FeSO4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有SO3和SO2BaCl2溶液品红溶液C 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的性质CuSO4溶液KMnO4溶液D 验证氧化性:Cl2>Br2>I 2 NaBr溶液KI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溴水褪色,乙烯与之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有白色沉淀说明SO3的存在,品红褪色说明SO2的存在,正确;C、CuSO4溶液除去H2S等杂质气体,KMnO4的褪色验证了乙炔的不饱和键的存在,正确;D、只能证明Cl2>Br2 ,Cl2>I2;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K—39 Fe—56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形蜂巢状平面薄膜卷曲而成,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下列关于碳纳米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属于一种有机合成纤维B.碳纳米管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常温下,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D.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组成的,是碳单质,不是有机物,故A错误;B、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组成的,是一种碳单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碳单质常温下比较稳定,故C正确;D、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易吸附氢气,故可做储氢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考查了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HCN的结构式:H-C≡N B.HClO的电子式为:H O ClCH3 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D.2-氯甲苯的结构简式:C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式中将分子中所有共价键用短线表示,HCN的结构式为:,故A 正确;B、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O-H键和1个H-Cl共价键,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键,为甲烷的比例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C错误;D、中氯原子位于甲基的邻位,主链为甲苯,该有机物名称为2-氯甲苯,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相关知识3.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Na+、Mg2+、AlO2-、NO3-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存在OH-, Mg2+与之形成沉淀;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存在Fe3+,Fe3+能够氧化I-,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既可能显酸性又可能显碱性,酸性条件下Fe2+会被NO3-氧化;碱性条件下NH4+、Fe2+均会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K+、AlO2-、CO32-、Na+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考点:考查了离子共存相关知识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碳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C.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均可用做钡餐D.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漂白纸浆,与漂白性有关,而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B、C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和CO,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作还原剂,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C、BaCO3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做钡餐,故C错误;D、Al2O3与NaOH反应,则不能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相关知识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以硫酸铝制取一定量Al2O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称取样品 B.样品溶解 C.沉淀过滤 D.灼烧氢氧化铝沉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称量时左物右码,故A错误;B、烧杯可溶解药品,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C、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灼烧固体用坩埚,不用蒸发皿,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相关知识6.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A 、元素C 除存在金刚石和石墨外,还存在足球烯(C 60)等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Mg 有3个电子层,Mg 2+为Mg 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故半径r (Mg 2+)<r (Mg ),故B 错误;C 、该反应为:2Mg+CO 22MgO+C ,此反应中Mg 为还原剂,C 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还原性Mg >C ,故C 正确;D 、该反应放出光,即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且生成物仍具有能量,故D 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同素异形体的判断、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强弱比较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相关知识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NaAlO 2 (aq) Al(OH)3 Al 2O 3(熔融) Al Fe ②S SO 3 H 2SO 4 ③Cu 2(OH)2CO 3 CuCl 2(aq) Cu④Fe 2O 3 FeCl 3 无水FeCl 3 ⑤饱和NaCl(aq) NaHCO 3 Na 2CO 3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正确;② S 单质点燃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②错误;③正确;④氧化铁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溶液,Fe 2O 3+6HCl=2FeCl 3+3H 2O ,氯化铁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FeCl 3+3H 2O ⇌Fe (OH )3+3HCl ,加热溶液氯化氢挥发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铁,不能得到氯化铁固体,故④错误;⑤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钠晶体,CO 2+NH 3+H 2O+NaCl=NaHCO 3↓+NH 4Cl ,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⑤正确;考点: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应用相关知识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 2CO 3水解:CO 32-+H 2O =H 2CO 3+2OH -B .AgCl 溶于氨水:AgCl+2NH 3·H 2O =++Clˉ+2H 2O高温 电解 Fe 2O 3 △ CO 2 O 2/点燃H 2O HCl(aq) △ NH 3、CO 2 △盐酸 电解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5SO2+4OH-=2Mn2++5SO42-+2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要分步水解:CO32-+H2O=HCO3-+OH-;C、通入过量的CO2,则应生成HCO3-;D、酸性KMnO4溶液中不可能有OH-参与反应;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相关知识9.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RFC工作原理见图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O2 1.12LB.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2e-=H2↑+2OH-C.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图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为: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a电极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4H++4e-=2H2↑;原电池中是酸性溶液,电极反应为: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c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A、a电极上得到的是氢气而不是氧气,故A错误;B、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故B错误;C、c电极上氧气得到发生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故C正确;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4e-=4H+,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10.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B.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C.元素R和Y形成的化合物RY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K层为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是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则Y是O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Z是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R的核外电子数是17,所以R是Cl元素。

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Na)>r(Cl)>r(C)>r(O),故A 错误;B、Y、Z、R分别是O、Na、Cl元素,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NaClO、NaClO2、NaClO3、NaClO4等,故B错误;C、元素Cl和O形成的化合物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故C正确;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的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可能同时发生B.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C.由于K sp(BaSO4)<K sp(BaCO3),因此BaSO4沉淀不可能转化为BaCO3 沉淀D.0.1 m 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c(OH-)、CH3COOH电离度均增大【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钢铁腐蚀时若介质为酸性,则可能同时发生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故A正确;B、该反应熵变小于零,若自发进行焓变一定小于零,故B错误;C、可以用高浓度的碳酸盐溶液使溶液中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积大于K sp(BaCO3),即可使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故C错误;D、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电离度增大,但平衡中离子浓度减低,水电离出的c(OH-)增大,故D正确;故选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