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季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知识点归纳总结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的节日风俗和身边不同的风俗,体会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乐趣。

2.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教学难点:2、了解风俗的演变过程。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风俗的资料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小组合作交流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汇报交流:找生上台展示自己刚出生以及满月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生肖属相,同时让生根据自己跟家长了解的情况,介绍自己出生及满月时家长都做了哪些跟我们当地习俗有关的活动。

找其他生介绍伴随我们成长的习俗还有哪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二、小组展示: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你都知道我们家乡人们是怎样给老人祝寿的吗?小组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可以是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时的一些图片)三、你说我讲:1、师拿出一副春联,让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张贴?引出春节,找生汇报春节时习俗有哪些。

2、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其它传统节日及不同地区的相应风俗,其他同学可以随时上台进行补充。

3、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有哪些特殊的节日及民俗活动,把自己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进行展示汇报。

4、教师课件展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相关知识。

5、介绍我们当地的节日风俗,想一想,这些风俗寄托了家乡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四、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最新】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全套)-2020人教部编道法最新改版

【最新】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全套)-2020人教部编道法最新改版

酉鸡
• 鸡的最显著的象征意义就是守信、准时。 • 鸡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是平凡和柔弱。 • 鸡第三个象征意义是辟邪、去灾、神明。
戌狗
• 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 物,它对人类特别忠诚 因而具有 忠贞不渝 的意义。
亥猪
• 猪代表着 愚笨、懒惰、
• 又象征着勇 敢、厚道、 忠诚、谨慎 、诚实、宽 窄。
子鼠
• 鼠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是灵性。 • 鼠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生命力强。 • 鼠的第三个象征意义是精致细小,微末。
• •
丑 牛 牛 牛
以代 愚表 忠勤 闻劳 名 。
• •
象在 魄老
征人 、虎
们 活代
心 力表
目 中 老 虎
等 等 。
着 勇 猛 、
寅 虎
是威
威武
严、
与刚
权强
势、
的胆
卯兔
•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 好的字眼。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每个地方都独特的( 风俗 ),这些风俗和我们的 生活( 密切相关 )。 2. 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 美好 祝愿 )。 3.十二生肖有(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4. ( 尊老爱幼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 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 爱幼 )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 多风俗体现了( 尊老 )的美德。
听爸爸妈妈说,在我出生后,他们煮了很多鸡蛋,并把 鸡蛋都染成红色后送给了亲朋好友。这叫作“报喜”。
满月:听爷爷奶奶说,我们这里小孩子满月时都要剃胎 发,所以,我满月的那天,爷爷和奶奶亲自动手给我剃 了胎发。
2.说一说: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 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 的祝愿?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汇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第10.11.12课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第10.11.12课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一课。

本课通过讨论、分享、展示的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感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所体现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要点。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现状。

四、教训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教学难点: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第一课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教学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1、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2、观看视频《多彩的民间艺术》,直观感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看到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这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够给这些民间艺术分分类吗?3、小组活动——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准备几张圆形卡片(大),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其中。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活动二、小组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1、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我们为收集了解的民间艺术分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与知识点归纳总结Unit 4: XXXLesson 10: "XXX" Teaching Plan and Summary of Key PointsXXX:1.Recognize nal festival customs and different customs around us。

and appreciate the XXX.2.XXX activities。

XXX.3.Give students XXX their sense of nal pride。

XXX.XXX and Difficulty:XXX: 1.Understand XXX.Teaching Difficulty: 2.Understand the n of customs.XXX: Multimedia courseware。

XXX.XXX: XXX.Lesson le: Two class ds.XXX:First Class dI。

Report and n:Have students come up and show their baby photos and introduce their zodiac signs。

Then。

have them explain what XXX are related to our local customs。

Have them XXX growing up。

What good wishes do these customs represent from their elders?II。

Group n:XXX。

XXX。

Do you know how people in our XXX。

Have groups XXX' birthdays).III。

You Say。

I Say:1.XXX and asks students what they are and when they are posted。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民俗认为红色是传统喜庆色,蛋,谐音“诞”。

在我国许多地区,婴儿出生以后,父母报喜时必须要带上红鸡蛋。

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保佑孩子安然无恙。

民间有传言称,满月后给宝宝剃胎毛,日后宝宝的头发会长得既黑密又漂亮。

交流:哪些风俗伴随我们成长?小结:风俗伴随我们成长,风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一:十二生肖交流会起源星宿说——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岁星说——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图腾说——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

外来说——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

取数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

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

《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

排序民间故事: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

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我们当地的风俗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12.家乡的喜与忧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生:喜欢!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生:(各种回答)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揭示课题)二、认识春节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春节的来历。

3.观看春节视频。

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啊三、猜一猜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1.正因为春节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

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说主要民俗。

2.简单介绍①元宵节:节日来历,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②清明节:由来、习俗:踏青、扫墓、放风筝等。

③端午节:节日来习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

④中秋节:说说由来,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

⑤重阳节:节日来历,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

最新小学人教部编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精心设计(全册)

最新小学人教部编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精心设计(全册)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

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

但是,对于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问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关注家乡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感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关注家乡的发展。

2.难点: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乡的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情况的资料,准备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问题。

例如,播放家乡的风光片,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情况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例如,展示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让学生介绍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OL【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题目是“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点明主题为“热爱家乡”,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三课内容:《我们当地的风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家乡的喜与忧》,旨在通过了解和关注家乡文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形成参与家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内容分析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的有关家乡内容的单元中,教材着重从家乡的地理位置、物产、风景、人物等方面引导学生具体化了解家乡。

本单元是家乡主题的循环单元,侧重从家乡的文化与家乡的整体发展变化的角度提升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生活领域的社会性学习。

相比家乡的物质形态而言,家乡的文化形态更为抽象。

本单元三课内容,从“家乡风俗”到“民间艺术”,再到“家乡的发展与问题”,引导学生感受风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关心和保护民间艺术,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从学生熟悉的家乡风俗入手,了解当地风俗所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各地和当地的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能够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立足家乡的整体发展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感受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变及存在的问题,并能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物产、自然环境及名人有一定的了解,但本单元家乡的文化形态更为抽象,加之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家乡风俗和民间艺术的感受和认知相当薄弱。

因而在教学中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采访,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风俗、民间艺术及家乡发展状况,以此帮助学生成为家乡发展的关心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四、素养落实点本单元三课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说课稿(共7课时)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说课稿(共7课时)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说课稿(共7课时)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们当地的风俗》让学生了解了我们身边的风俗以及一些奇妙的风俗,让学生认识到随看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霜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霜要淘汰挥看加以变箪。

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还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遗忘,让人心痛,所以我们国家、社会都正在努力留住这些风俗。

其中一共有三部分,霜淘汰的,霜变箪的以及霜保护的风俗,这三部分层层递迸,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风俗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离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学习了前两课时,学生对身边的风俗与距离较远的奇妙的风俗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感知,但对风俗的演变缺乏了解,因此,在课前,霜要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迸行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并且能够初步养成关注关心祖国优良文化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中,因为平时的敎学中常常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能够较有效地组织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的风俗演变迸行小组合作学习。

难点在于,如何知道学生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迸行整理,为我所用,形成初步的学习成果。

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更应该从小学起。

对风俗的演变学生了解得并不多,霜要在课前组织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风俗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学习,从而感受我国对优良风俗的重视,积极从小我做起。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民俗文化魅力,培养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节日风俗,知道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知道许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了解节日风俗中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2020春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第10.11.12三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0春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第10.11.12三课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结:中国是一个爱幼的国家,有许许多多的风俗都与孩子有关,寄托的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三、了解其他习俗
1.在我们身边大家又熟悉的风俗还有很多,比如十二生肖,老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十二生肖。
2.大家可以来分享一下收集到的生肖信息。
3.小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也来源已久,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风俗。
爱幼
其他风俗
尊老
......
教学反思
一分钟安全教育
1.上下楼梯不要拥挤、礼让慢行。
2.在教室内不互相追逐疯打。
池南学校(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总(20)课时
课题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知道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感受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四、了解“尊老”习俗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
2.你知道有哪些尊老的风俗吗?
3.总结:无论是哪一种身边的风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感情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整理
板书设计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准备: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调查结果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很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们的变化历史正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让我们透过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变迁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吧!
二、交流调查情况
同学们,课后我们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了我们所生活的地区或家乡的一些风俗,特别调查了哲学风俗的变革情况及变革理由,下面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一下。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材分析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材分析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在三年级下册有关家乡内容的单元中,教材着重从家乡的地理位置、风景、物产和人物等方面引导学生具象化地了解家乡,增进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是家乡主题的循环单元,侧重从家乡的文化形态与家乡整体发展变化的角度,提升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生活领域的社会性学习相比家乡的物质形态而言,家乡的文化形态更为抽象,四年级学生对其感受和认知并不深刻。

对此,教材有意识地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尊老爱幼风俗,在学生成长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的当地节日风俗,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家乡民间艺术等。

这样,我们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家乡风俗、民间艺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家乡的风俗,关注家乡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衰落问题,培养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忧患意识与公共参与意识。

本单元的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切实感受和客观认识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能以建言献策的方式参与到家乡建设中,以此帮助学生成为家乡发展的积极关心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2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10条“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本单元共三课。

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家乡风俗入手,引导他们了解当地的风俗及其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各地和当地的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并能够积极投身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之中。

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立足家乡的整体发展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既能感受到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变,又能认识到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激发他们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家乡有自己的了解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变化了解不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此外,学生的家乡情怀和责任感有待提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3.提高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家乡情怀。

3.案例教学法:呈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家乡发展变化的案例,以及相关的讨论问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民俗认为红色是传统喜庆色,蛋,谐音“诞”。

在我国许多地区,婴儿出生以后,父母报喜时必须要带上红鸡蛋。

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保佑孩子安然无恙。

民间有传言称,满月后给宝宝剃胎毛,日后宝宝的头发会长得既黑密又漂亮。

交流:哪些风俗伴随我们成长?小结:风俗伴随我们成长,风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一:十二生肖交流会起源星宿说——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岁星说——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图腾说——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

外来说——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

取数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

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

《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

排序民间故事: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1我们的好朋友2说话要算数3当冲突发生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4买东西的学问5合理消费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7我们的衣食之源8这些东西哪里来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我们当地的风俗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12家乡的喜与忧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1.我们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2.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选择。

3.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朋友之间友好沟通;正确处理朋友间因想法、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选择。

2.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朋友之间友好沟通;正确处理朋友间因想法、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友谊树、毛毛虫卡片、果实卡片。

学生:1.每生一张卡片纸,带好彩笔或颜料。

2.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朋友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歌曲欣赏完了,谁说一说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教师:你们平时喜欢交朋友吗?为什么喜欢交朋友?学生交流。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喜欢交朋友的原因。

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关系密切的人:我们离不开亲人的关怀照顾;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培养;但更多的还是来自朋友的帮助、扶持,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给我们以无私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好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们的好朋友)二、趣味活动,体验生活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教师:当老师把“我们的好朋友”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时,很多同学的心中一定涌出许多温暖、快乐、激动、忧伤复杂的情感。

2020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2020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喜与忧—家乡的发展》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五、家乡发展建议书
家乡建议书
指导:提出一个问题,怎么解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用文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下来;也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六、小结。家乡翻天覆地地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是喜;遗留的问题逐渐成为农村的软肋,又是不得不思考的忧。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凭借一双灵巧的手,在农村广袤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板书展示:
家乡的喜与忧
喜:翻天覆地变化
忧:进城务工人员增多 老人赡养问题••••••
课堂作业: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怎么介绍?
(提示按照移步换景的方式介绍,突出特色与亮点)
2、你能写一写《我的家乡》吗?三百字左右(略)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组织四年级同学走出教室,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在不同的点位,仔细聆听、认真做好调查,完成表格。
(二)、深入点位,调查了解
(1)点位一:地点:村办小学;介绍人:王校长;参观展览室今昔学校变化对照照片——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空调、一人一桌一椅、水泥地板、九盏灯、窗帘等设施)——厕所(原来蹲坑式厕所,现在水冲式厕所)——操场(原来:土操场;现在:塑胶操场,还有许多健身器材)——餐厅(原来:中午回家吃饭;现在:学校提供营养午餐)••••••
(4)小结:家乡的发展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幸福,人们对这种美好
3.的生活感到特别满意。
(板书:幸福美好)
4.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 2+北京大发展】
5.提问:看了刚才的视频,你对家乡的发展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6.引导:请把你的新发现记下来,继续对家乡的发展进行调查,完善家乡的调查手册。

精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全单元说课稿教案设计

精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全单元说课稿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全单元说课稿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教案2课时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我们当地的风俗》这一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社区生活”中的第10条“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而编写的。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话题分别是“风俗就在我身边”“奇妙的节日风俗”和“风俗的演变”。

第一课时主要涉及第一板块“风俗就在我身边”,这一板块教材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感受伴随其成长的风俗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第二部分了解独特的“十二生肖”风俗;第三部分认识尊老敬老的风俗。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风俗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一些常见的风俗及其意义,但是这种认识还是比较粗浅的。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我对学生进行了关于“风俗”的调查,提问了两个问题:(1)你知道哪些风俗?(2)你知道这些风俗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吗?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能说出身边的一些风俗;但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一部分学生能简单地说出一些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另一部分学生表示对此不清楚也不感兴趣。

风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很多风俗也蕴含了中华传统美德,是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感受风俗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体会这些风俗里蕴含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体会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所蕴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十二生肖”风俗。

(教学难点)3.了解本地的尊老敬老风俗,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活动一:成长习俗,我知道首先,由抓周的视频导入,引出话题: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有哪些?指名交流后揭示课题《风俗就在我身边》。

(板书:风俗就在我身边)随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愿望?学生讨论交流后,师明确: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都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愿望。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2家乡的喜与忧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2家乡的喜与忧教案新人教版
1.住
出示图片: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食
出示图片: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3.用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让我们去看一看:(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
1.同学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千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板书课题:家乡的喜与忧)
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
活动一:现在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重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难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T。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发展,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家乡发展建议书》。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号召学生从实实在在的活动中热爱家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校班级 4.1 4.2 执教者
课题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时 3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的风俗,知道风俗的历史意义。

2.知道不同的风俗有着不同的含义。

3.在活动中理解风俗的意义,知道风俗的演变,知道要保护传统的风俗。

4.树立保护传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家乡的风俗,知道风俗的历史意义。

知道不同的风俗有着不同的含义。

难点:在活动中理解风俗的意义,知道风俗的演变,树立要保护传统的风俗的意识。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1课。

这一单元主要从家乡的习俗和风俗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
己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通过对传统风俗和艺术的了解,教会学生保护传统的重
要性。

本课聚焦于家乡当地的风俗,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风俗,引导学生爱家乡,
爱传统。

本课设计了三条线索:第一,知道风俗就在我们身边,不同的风俗代表着不同
的祝愿。

第二,知道有趣、奇妙的节日风俗,从了解风俗的由来和各地不同风俗,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知道风俗的演变,了解风俗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
而发生改变,发现社会对风俗的重视。

借助教材事例,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保护风俗,保护传统。

2. 学情分析: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
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
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
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

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
渐地淡化。

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不良习惯。

他们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
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
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淡漠。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

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你了解多少家乡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哪些节日的风俗?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
第一课时:风俗就在我身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有独
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你们了解到关于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有哪些吗?
2、出生、满月、周岁是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比较重要的三个时间点,在这几个日子里会有一些风俗,我们来了解一下。

交流。

交流。

学生通过几个身边比
较常碰到的风俗来对风俗
是什么有个初步了解。

二、了解“爱幼”风俗1、介绍关于出生、满月、周
岁、等伴随学生成长的风俗。

2、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还有
很多,你们知道这些风俗寄
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
吗?
交流
交流
通过交流介绍让学生
感受身边伴随成长的一些
风俗,让学生体会到中国
“爱幼”的这个传统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