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

合集下载

东师17春《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核答案

东师17春《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以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对。

因为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

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2、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对。

因为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更强调“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又指向未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

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来源可以上溯到杜威,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生成性目标依赖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区别的。

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

(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将相关学科和内容加以整合,从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东师2017年春季《教师专题讲座》期末考核

东师2017年春季《教师专题讲座》期末考核

《教师专题讲座》-----学习报告正文: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职业倦怠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教师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者费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职业倦怠现象作为一种现象,我认为它不是就单个个体而言的而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

黄荣光先生下的定义中‘一个人’的提法不妥。

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指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表现的一系列消极心理、生理综合症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因素与其它职业相比,教师职业负担重,经常处于高压状态。

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分数、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

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工作,更是一场永无休止的竞赛。

许多教师还兼班主任或其它管理工作。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自理能力差,很多生活小事都不能独立完成,因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得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考核。

这些都让教师颇感压力巨大。

(二)社会因素教师不但要传递人类文明,而且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重任。

社会赋予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当教师不能够完全达到社会期望值时,往往会受到指责,甚至辱骂、殴打。

从客观上说,教师对社会的共享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

教师工作负担重、待遇低,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使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产生懈怠态度。

(三)自身因素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也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

2017东师教育学期末考核

2017东师教育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8、(√)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本走向:1、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5、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1、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2、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3、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是正确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

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

东师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

东师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BD
7.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重视个别差异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BCD
8.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A.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正确答案:A
10.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1.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演示法
C.暗示法
D.练习法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3.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8.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9.“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A.错误
B.正确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对)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对)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对)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错)“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8、(错)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错)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10、(对)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学科本位以及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走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维、立体式的课程结构;注重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多样化和多向互动与交流;发展弹性、多元的教学评价模式;课程管理体制重心下移,开发学校课程。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

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

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

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东师教育学 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东师教育学 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精心整理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V1.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A.幼儿期B.儿童期C.D.2.A.B.C.D.3.A.B.C.D.“班主任只要管理好班级就可以”标准答案:C4.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标准答案:B5.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A.B.C.D.6.A.B.C.D.7.A.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标准答案:D8.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初期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现代社会9.A.B.C.D.10.A.B.C.D.11.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标准答案:A12.被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称为“危机期”的是A.幼儿期B.童年期C.D.13.A.B.C.D.14.A.B.C.D.品德素质标准答案:C15.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标准答案:A16.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A.B.C.D.17.A.B.C.D.18.A.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标准答案:B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颁布的年限是A.1996年B.1995年C.1993年D.1986年20.A.B.C.D.A.B.C.D.标准答案:ACD2.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有A.开放性和群众性B.实用性和融合性C.多样性和补偿性D.权威性和灵活性标准答案:ABC3.学校管理的功能()。

A.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B.C.D.4.A.B.C.D.5.A.B.C.教师D.学校外部因素标准答案:ABCD6.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A.复习B.明确教学目标C.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D.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标准答案:BCD7.A.B.C.D.A.B.C.D.9.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B.重视个别差异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标准答案:ABCD10.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A.B.2.A.B.3.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B4.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B5.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也促进着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教育学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正确2、智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错误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答: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

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

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

东师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东师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精心整理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V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D.2.A.B.C.D.3.()。

A.B.C.D.人格平等标准答案:D4.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

A.对话行为B.讲述行为C.指导行为D.提问行为标准答案:B5.A.B.C.D.6.A.B.C.D.7.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标准答案:D8.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的B.间接的C.D.9.A.B.C.D.10.A.B.C.D.教师标准答案:D11.以倡导“非指导性教学”而闻名于教育界的教育家是A.谢夫特B.罗杰斯C.巴班斯基D.布卢姆标准答案:B12.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A.B.C.D.13.A.B.C.D.14.A.广域课程B.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标准答案:C15.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是()。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B.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C.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D.16.A.B.C.D.17.表达A.B.C.D.陶冶法标准答案:B18.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A.启发学生思维B.呈现教学材料C.激发学习动机D.进行教育评价标准答案:C1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说明了()。

A.B.C.D.20.A.B.C.D.()。

A.B.作用的全面性C.内容的系统性D.手段的有效性标准答案:ABCD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发现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3.A.B.C.D.4.A.B.C.D.5.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人口状况有A.人口数量B.人口性别C.人口结构D.人口质量标准答案:ABCD6.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B.赞可夫C.D.7.A.B.C.D.8.A.B.C.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标准答案:AC9.我国学制的层次结构有()。

2017年东师奥鹏春季《教育经济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大全

2017年东师奥鹏春季《教育经济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大全

2017年东师奥鹏春季《教育经济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大全第一篇:2017年东师奥鹏春季《教育经济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大全期末作业考核《教育经济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结构答:教育结构是构成教育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

2、教育需求答: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教育个人成本答: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

4、公共产品答:是指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益为全社会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任何一个人而单独享有,如国防、社会治安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怎样的?答: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也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2、教育供求关系是如何表现的?答: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3、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包括哪些?答: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投入要素可分为: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

其中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教职工与学生比、教师与学生比、教师平均授课时数、中小学的班师比、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等。

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值易耗品与材料利用率、校舍利用率、教室利用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等。

东师2017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3

东师2017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3

东师 2017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A. 原始社会初期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标准答案:C2. 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明显反映是()。

A.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B. 文科综合C. 理科综合D. 音体美综合标准答案:A3.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A. 《教育漫话》B. 《大教学论》C. 《爱弥尔》D. 《普通教育学》标准答案:C4. 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幼儿教育B. 中、小学教育C. 高等教育D. 职业技术教育标准答案:B5. 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

A. 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 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 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 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标准答案:A6.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A. 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 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 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标准答案:D7. 教师的素养主要包括A. 知识素养和科学素养B. 能力素养和审美素养C.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修养和能力修养D.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修养和科研修养标准答案:C8. 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A. 生物性B. 永恒性C. 历史性D. 阶级性标准答案:B9. “教师是太阳底下做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A. 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夸美纽斯D. 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C10. 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教育的重点是()。

A. 正确的政治方向B.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C. 道德行为规范D. 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标准答案:D11. 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东师教育学原理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东师教育学原理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 V 1.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A. 美育B. 体育C. 德育D. 智育标准答案:C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生物进化论标准答案:A3. 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标准答案:C4.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

”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B. 不均衡性C. 可变性D. 个体差异性标准答案:D5.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A. 生产力水平B. 社会制度C. 文化背景D. 科技水平标准答案:A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B7.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 顺序性B. 阶段性C. 差异性D. 不均衡性标准答案:C8.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A. 原始社会初期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标准答案:C9. 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A. 个别教学B. 分组教学C. 课堂教学D. 现场教学标准答案:C10. 评价教育效果的最终标尺是()A. 社会发展水平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的发展状况与水平D. 教育发展水平标准答案:C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标准答案:A12.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 教育无目的论标准答案:B13. 原始社会的原始自然经济决定着其教育目的具有( )A. 公共性B. 等级性C. 阶级性D. 私有性标准答案:A14. 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A. 永恒性B. 生产性C. 继承性D. 阶级性标准答案:C1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A. 原始社会的教育B. 古代社会的教育C.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东师2017年春季《数学教育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数学教育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数学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得到一个概念或原则,而是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2.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不能直接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的情景状态,它就是一个问题。

就信息加工而言,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讲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

如果把一个数学问题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中至少有一个要素是学生还不知道的。

假如构成这个系统的全部要素都是学生已知的,那么这个系统对学生来说就不是问题系统了,而是一种稳定系统。

数学问题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障碍性,即学生不能直接看出问题的解法和答案,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得出其答案;二是可接受性,即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

3.数学技能: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复杂而较为完善的动作系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数学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通常表现为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需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如学习有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技能,就是在掌握其运算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实际计算而形成的.
4.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行政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行政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行政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教育行政答: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教育目的,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从教育行政的层次而言,它既指中央的教育行政,也指地方的教育行政;从教育行政的范围而言,大到方针政策的构建,小到具体规章制度的实施,都属于教育行政活动。

2.教育方针答:方针是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它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及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条件,对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教育立法答:从广义上说,教育立法是指有权制定法规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为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教育领域法规的话动。

这里的国家机关,既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也包括依法被授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法规所含的内容也是广义的,立法机关制定教育法律。

其他机关则制定除法律以外的各种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从狭义上说,教育立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教育法律的活动。

4.教学大纲答: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及结构,教学的进度、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一般按学科分别编写。

教学计划中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育领域中存在怎样的法律关系?答:第一,按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系统与教育外系统之间的法律关系。

前者的主体都在教育系统内部,要调整的全是系统内部人员或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后者是指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体必须存在于教育系统内外,缺少内外任何一方,这类法律关系即不能成立;要调整的则是系统内外的人员或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东师2017年春季《比较教育概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比较教育概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比较教育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2. 简述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教育的主要变化。

3. 简述“撒切尔主义”在教育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概述世界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5. 概述世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

2. 论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看法。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有报刊这样评论:“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也有世界上最差的学校;美国拥有最庞大的研究生培养系统,也有占总人口20%的功能性文盲;其教育经费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浪费也是最大的……”,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为了弥补此不足,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奉行的一条基本思路是什么?哪些改革举措是直指这一问题的解决的?2.材料:一位随父母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小学生,这样陈述自己眼中的美国教育:其实在美国文化课并不累,累的是体育课。

除了星期三,每天都有体育课,1/3时间在室外活动,篮球、排球、橄榄球……那些美国孩子壮得像牛,“玩”起来不要命,我怎么也抢不过他们,常常不是被他们撞倒,就是自己累得爬不起来。

我英语不好,最怕算术应用题,不过真正理解了,计算不成问题。

好在老师非常重视实践。

有一次我的数学应用题又没考好,老师说如果我能把在饭馆里吃饭的账算清楚就给我加分。

于是放学后我请求爸爸答案在下页1. 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答:(1)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从研究领域看,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涉及教育的整个领域。

从研究的实践范围看,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是以当代教育为中心。

从研究的空间看,比较教育学以世界各国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比较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别国教育的对比分析来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本国的教育、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进而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教育,因此借鉴是其根本目的。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评价学 》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评价学 》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评价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举例说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点与不足。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对象的压力。

但由于评价本身缺乏客观标准,不易给被评价对象提供明确的目标,难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照顾了个体差异,但由于被评价者不与他校(或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真正的差距,而且个体内具体的判据,往往不容易选择。

故应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与相对评价法以及绝对评价法结合起来使用。

2.举例说明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有什么区别?目标参照测验比常模参照测验更好,目标参照测验是按最高标准制定的,常模目标是按在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一班或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得标准制定.3.如何理解教师评价的校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一是指评价时要把被评教师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待,二是指教师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三是指教师队伍整体。

评价要面向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人人都是被评价者;全体教师参与评价,都是评价主体;对教师评价信息的收集要真实、准确、全面,坚持评价信息的整体性。

这就要求评价方法多元化,多渠道、多视角收集评价信息。

2.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师评价工作必须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促进被评价者积极上进,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与发展。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对教师评价时必须坚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教师工作和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对教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不能主观臆断和掺杂个人情感。

要求评价者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客观的对教师的工作和发展作出价值判断。

其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多途径获取全面、真实的教师信息,及时反馈评价信息,为教师的个人发展献计献策,并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要尊重教师差异。

4.校本原则校本管理最基本的定义是将权力下放至学校。

东师2017年春季《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成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

2.CIPP模式: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
(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
(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
(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
(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8、()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3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师的处理。

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

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某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

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