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交通与区位

合集下载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10章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10章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

2.掌握并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布局特点。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和某交通线分布图,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建设意义。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分析,理解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技巧点拨] __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①运送什么?②运到哪里?③数量多少?④运费多少?⑤需要多久?⑥货物性质怎样?⑦线路可行吗?二、交通运输布局1.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如何分类?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建设南昆铁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是什么?(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1.读四种运输方式与运距、运费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80~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_运输。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气候带与自然带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气候带与自然带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气候带与自然带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1-2题。

1.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C、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右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图甲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说法是A、该河位于热带地区B、该河AB段有发生凌汛现象的可能C、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D、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4.若图中河流流量大小与树影长呈反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是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

20世纪前半叶,该国东北部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甲城市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此时乙地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世界各地的美食各异。

以下是一套著名的传统美食餐单。

从此套餐使用的材料,分析其地理意义。

回答7-8题。

餐前点心:以玉米为主要材料的金黄色托提亚饼;餐汤:以番茄酱为主要调味料的阿丝特克汤;主菜:豆类及可可调制的莫雷汁浇在鸡腿上——莫雷鸡主菜;餐酒:龙舌兰蒸馏的淡黄色的塔奇拉酒。

7.该套餐所选取材料的特色与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关系密切的是A.人口B.气候C.市场D.植被8.对于盛行该传统套餐的国家,说法正确的是A.该国的气候是潮湿闷热的热带季风气候B.该国的水资源丰沛C.该国的气候是干旱、半干旱的高原气候D.该国的农业资源中水资源丰富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9-10题9.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mm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10.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1-12题:11.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12.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A.冰雪融水冬季 B.大气降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夏季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简称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摄氏度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摄氏度的为夏季,10-22度之间的分别为春秋两季。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交通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交通含答案

2019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教案:交通含答案【交通 ---考点复习】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论评论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剖析,概括以下:(1)自然条件项目评论内容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平原占好地,办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备、城镇发展的关地系形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山地建,避开斜坡或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地道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防止超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水文度地壳运动活跃地域,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地质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应尽量避开;开凿地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润湿地域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域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天气区应注意战胜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2)资源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公民经济发展中一定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余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条件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域,自然要素的影响常常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域,自然要素的影响程度渐渐降落,社会经济要素成为最主要的影响要素。

【交通 ---考点复习】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 )建设的区位要素及发展变化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水道铁路公路航空管道项目运量大―→小运量大、消耗运速最慢较快较慢最快小、安稳安运价低―→高全、易管理灵巧性差居中最好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成本投资投资大、占居中投资投资大少地广大2.交通运输线 (铁路、公路 )建设的区位要素及发展变化区位要素主要影响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办理好与农田自地形然因素水文地质平原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域,在斜坡上山地修成“之”字形曲折或开凿地道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防止超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地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狂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次,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依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使沿线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 通用68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 通用68

考点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交通与聚落形态变化的关系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注意点1.交通运输并不是影响聚落形态的决定因素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并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很大影响公路、铁路、河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航空、管道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因为飞机场远离聚落,管道线路一般在地下。

3.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不一定大于山区一般来讲,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大。

但在热带、寒带的平原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密度也很小。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A.沿铁路延伸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C.受地形的影响D.沿河流延伸答案 D解析读图即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

2.从1980年到2011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答案 B解析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便民最优原则D.环境最优原则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向门市沿交通线布局在道路两侧,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4.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 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B.更靠近国道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D.地势较开阔答案 C解析甲、乙两地位置相似,位于同一条道路的两侧,市场需求量、国道位置、地势状况相同,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地球运动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地球运动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地球运动专题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1)轨道为赤道二、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___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_____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________度。

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_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___________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全称)。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0。

随着地球自转和直射点运动,晨昏线位置不断变化。

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也就不断变化,最大夹角为________,为夏至和冬至时,最小为_____,为春分和秋分时。

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之和为______度。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纬度等于90度-直射点纬度。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_____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

练习1: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练习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的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弧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AB弧属于_______线。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高三第一轮地理公开课教案精选篇1【教材结构】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材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一、引言部分:【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引言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了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这部分应讲清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水资源的概念自然过渡到陆地水体类型。

【教法设计】我采用了“目标题目化导学”方式,用投影显示有关题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二、陆地水体类型【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了陆地水的概念。

然后从陆地水的来源入手,简要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

在此基础上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讲“陆地水体类型”时,首先从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讲明陆地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为哪几种水体。

然后从空间补给而言,明确陆地水的补给来源,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形成。

【教法设计】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我设计了几道题目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学,在书中找答案。

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多,这样处理可以节约时间。

然后从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角度,从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方面分析。

说明动态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并着重指出,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其他类型等值线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其他类型等值线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其他类型等值线等值线作用: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除了以上分析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例题: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A.非洲西海岸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D.欧洲西海岸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

(2)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D.受低气压控制答案:C点拨:非洲南部西部海岸有寒流经过,使经过地区降水减少。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案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一、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第一课时),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说出市场、交通、科技、历史和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说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重难点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12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小组活动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任务:认真研读下列农业生产的素材,填出影响农小组活动二:小组讨论三: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反馈提升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郊区农业经历了“小麦田—蔬菜地—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反应了什么因素的发展变化? 。

“近年来,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反应了什么因素的发展变化? 。

冬天能够吃到西瓜,主要是用塑料大棚改造了什么条件? 。

“坡度小于25°的丘陵,发展种植业修了梯田”改造了什么条件? 。

达标测试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 A .交通运输 B .市场需求 C .政府干预 D .降水多少(2010年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4. 能体现农业因地制宜的例子是①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控制草地载畜量 ③海南岛兴建冰室种植苹果 ④南方的山地丘陵大力发展林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地球地图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地球地图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地球地图专题一、经纬网1、经线与纬线2、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

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3、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

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

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经过两点和地球球心)的劣弧的长度。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5、定向:东西方向依据劣弧(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度之间)原则确定,南北方向依据两点纬度高低确定。

6、定位:地球表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一组确定的经纬度,故经纬度是区域定位的依据。

例题1: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A.一直沿正东方向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例题2: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

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BMA线B.BDA线C.BEA线D.BCA线例题3: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此圆弧的半径是A.500km B.800km C.1000km D.1300km例题4: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A点在D点的方向,B点在C点的方向,C点位于D点方向。

练习一:读经纬线图,完成(1)图中四点,不在大洋上的是;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2)纬线③、④之间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和;(3)纬线在①、②之间肯定穿过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是海峡。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 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 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1。

3 地球的运动 学案第1课时培才高级中学 谢建梅【学习目标】1、掌握并能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示意图了解黄赤交角,并理解黄赤交角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3、积极思考,享受成功,能了解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2。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速度,会运用示意图说明以上内容。

教材助读(书本13--14页)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方向 周期 速度自转角速度: 线速度:公转近日点: 远日点:试用三种方法表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1)标在两极附近的地轴上(2)标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上(3)标在以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上思考:1。

你能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吗?(速度=路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书本14页图1。

16,请你归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变化:_______的线速度最大,自转线速度自_______向_____________递减。

60°纬线的自转线速度是约是赤道自转线速度的________。

预习自测: 本部分内容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只有“用心才会,细心才对".1.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3。

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A.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4。

自北半球夏至到冬至,地球的公转速度()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C先变慢再变快D。

先变快再变慢5。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人口问题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人口问题

高三总复习实用教学案――人口问题一、人口问题概况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它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

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考查方式与内容有: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

其中以中国和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

2、由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政府相应的政策等。

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比较突出。

3、与人口结构有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就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是年龄结构,与未来发展相关的是学历结构。

4、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垦,森林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淤塞等相关的生态问题。

以及农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

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拥入城市(即城市化过程),民工的盲目流动带来的交通紧张、社会治安变差,住房紧张及其它社会问题.5、国际人口迁移过程中带来的交化交流,种族问题,以及对迁入地经济繁荣的促进,社会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尤其要注意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路线及后果。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增长模式)判断1、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2)年龄构成因素: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影响很大.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一、陆地环境整体性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

分析某地整体性时,要以气候为核心,尽量分析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1:黄土高原整体性,先分析这里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比较多地区发育了温带落叶阔叶林,较少地区发育了温带草原.降水较多,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流水侵蚀强烈.由于不合理利用土地,破坏了植被,导致流水侵蚀加剧,地表变得沟壑纵横。

例2:下图为某地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 点拨:植被能够滞留地表水,并通过下渗作用,削弱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所以植被覆盖良好地区,大雨过后一段时间内,流量才增大,并且洪峰流量下降,地表径流最大和最小值差值缩小.例3:下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坡度B.植被覆盖率C.降水强度D.地面反射率答案:D 点拨: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速度不同,下渗量不同,地下径流不同;植被覆盖率高低影响地表径流流速和下渗量,从而影响地下径流;不同降水强度,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不同;地面反射率不直接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2)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A.丙>甲〉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答案:C 点拨:地表保护程度好,植被覆盖率高,大量截留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地表径流变化比较平缓,表现为不同降雨量情况下,径流量变化不大.例4: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学案――自然灾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二、主要自然灾害复习方法1、天文灾害: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2、气象气候灾害:考查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

需要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

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3、地质地貌灾害:地质地貌灾害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三、各种自然灾害(一)、气象气候灾害1、洪涝灾害(1)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包括:(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22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22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点细化预测】【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发展最快 机动灵活 运量小 运量大 成本低 水文状况 气象 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 连续性强 投资大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的分布,的进步等。

【答案】综合运输网地域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社会自然人口城市科学技术【注意提示】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

三、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这些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实例株洲沿发展日本筑波沿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形态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线的发展会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答案】交通干线交通干线铁路带状带动衰落【答案】交通环路边缘高速公路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在上发展起来。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或。

【答案】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衰落【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B.人口集中C.交通便利D.金融市场活跃【解析】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气候专题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气候专题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大气的运动规律一、天气与气候影响天气的因素叫做天气系统,包括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影响气候的因素叫做气候因子,包括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地表植被、地形)、人类活动等,其中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大气环流。

不同纬度直接导致温度不同,形成了不同温度带,其次导致了三圈环流即气压带风带形成,从而导致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

(一)天气例题1:读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图甲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乙中()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2)图乙所示天气系统()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例题2:读下表,完成(1)~(3)题。

各纬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年较差纬度01020304050607080(1)地球最热的纬度被称为“热赤道",它位于( )A.赤道B.南纬10度C.北纬10度D.南纬20度(2)表中显示的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C.从“热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D.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南半球各纬度的气温年较差大部分比北半球的小,其原因是( )A.南北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较小B.北半球多高大山系,对气候的影响较大C.南半球植被覆盖较好D.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例题3: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是某月4—6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读下图回答(1)~(2)题.(1)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冷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暖锋(2)4—6日期间,该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A.5日的深夜B.6日的深夜C.5日的日出前后D.6日的日出前后例题4: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图中甲、乙两锋面A.甲是北半球冷锋B.甲是北半球暖锋C.乙是南半球冷锋D.乙是南半球暖锋(二)、气候例题1:读下图回答(1)~(2)题。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 第4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 第4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内力作用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引起形成外力作用二、板块构造学说——关于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书本73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书本第73页图4.10,写出板块的名称。

A、______ 板块B、_____ 板块C、_____ 板块D、___ 板块E、__ 板块F、_ 板块3. 板块边界类型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书本73页及地图册31页形成的地貌地形举例板块运动方向板块碰撞板块张裂喜马拉雅山脉是___ 板块和__ 板块_____________(碰撞/张裂)形成的。

红海是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_(碰撞/张裂)形成的._______________三、内力作用形成的山地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褶皱山褶皱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褶皱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断块山断层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山: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1。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教学设计 缺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教学设计 缺答案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教学设计广州市培才高级政治科李永勤【设计背景】经历了第一年全国卷备考的茫然和慌乱,再一次高三备考比以前稍微淡定了一些,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也开始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尝试,全国卷到底如何应对?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全国卷非常重视教材核心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真正理解)、关注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一点四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把三者进行很好地结合?一直困扰着我,也不断地引起我的思考,以往的备考我们的习惯是先过基础知识,然后再练习题目,二轮复习的时候再进时政专题的复习,那面对新高考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像以前那样每一轮的复习有着固定的模式,能不能进行交叉呢?受到刘沛新老师的建议启发,他说我们可以尝试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穿插一部分题型和时政,所以今天尝试一下这种三联动的复习穿插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尽管不太成熟,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和摸索!【教科书相关内容】《政治生活》(人教社,2015年),基层民主与政府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描述】根据课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及考纲的总体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尝试建立高考真题、重大时政与教材原理知识的三联动,从分析高考真题为切入口,剖析素材的时政大背景,挖掘时政素材背后的重要核心原理知识的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慢慢觉察到题目、时政、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愿意主动积极研读教材并且尝试思考核心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加强其运用所学知识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还要提出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学习目标:目标1:对于典型试题和错题进行思路分析,从而找到其知识或思维误区的突破路径;目标2:通过对时政素材的扩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大时事的背景,为以后类似素材找到理论和政策依托;目标3:通过把时政素材与教材原理知识进行关联,一方面引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研读教材并且尝试思考核心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目标4:以问题为核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建立高考真题、时政、考点之间的三联动;2、对政府职能这个考点的深入挖掘和探究【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及老师的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交通与区位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二、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

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例题1: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
②含沙量小;
③无冰期;
④流经平原,流速相对缓和;
⑤连接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地区。

⑥运河沟通河运网。

例题2: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有结冰现象,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低。

例题3:“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1)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

(2)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3)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跨黄河并穿越多条河流。

三、交通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点包括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它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港口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含沙量、冰冻情况。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2)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3)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5)政策条件
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例如: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再如: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从地形地势角度看,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水文角度看上海港毗邻长江和黄浦江。

③从气候角度看,上海港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便于通航(具体到其他海港,可能还要考虑结冰期、风浪、洋流等自然条件)。

④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上海港通过长江干支流和铁路、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这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所无法比拟的。

⑤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4个要素:①路宽;
⑦与市内交通联系;③与市外交通联系;④工程量。

3、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

(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题1:(2007重庆文综)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 .8千米,建设费用3l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

根据图及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④发展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高速公路选线的区位因素。

由高速公路乙方案的走向分析得出,南段与甲方案一致,北段则两次穿过河流,需多架两座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和工程投资。

故①、②错误。

乙方案不穿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利于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两方案都具有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屣的作用。

③、④正确。

(2)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变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答案:D点拨: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由图例可知c为小城镇,其旅游配套设施不会很好,环境承载量也不可能很大,但它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靠近高速公路和大城市a,交通便利,市场距离近。

(3)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建材工业 B.仪表工业 C.造纸工业 D.森林工业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b城市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发展工业应该是无污染的工业部门,故选择仪表工业。

例题2:材料一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绸之路”重镇喀什。

它所通达的南疆地区位于新疆天山以南,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740万。

南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石油工业资源接替区,棉花年产量已占新疆总产量的70%,原油年产能力已达500万吨。

南疆居住着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有四个边境通商口岸。

南疆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这里大部分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南疆铁路是“幸福路”。

材料二:南疆铁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的地形特征可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三山”是指______________;“两盆”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南疆铁路的建成有哪些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答案:(1)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①在政治上,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巩固;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②在经济上,南疆地区农牧业产品及矿产资源富饶,南疆铁路的建修,有利于该地与其他地区的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开发,而且也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南疆铁路的建成,能够促进通商口岸的边境贸易,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

例题3: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岛铁路形状及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呈环形,因为人口均匀分布在该岛的四周
B.铁路呈环形,因为该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所以铁路建在沿海平原
C.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南北跨度太大,铁路便于南北沟通
D.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东西跨度太小
答案: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

本岛屿为日本本洲岛,内部为山地,人口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铁路呈环形分布在岛屿四周。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的地方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答案: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

虽然甲乙之间的直线距离最近,但没有沿着直线建设,可能中间自然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坡度大的高山阻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