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灾害分析与防治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发现趋势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发现趋势一、背景介绍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特点1. 不稳定性强:不稳定斜坡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或内部结构破坏,导致岩土体失去平衡而引起滑动或崩塌等现象。
这种岩土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倾角和较弱的结构强度,因此其不稳定性非常强。
2. 影响范围广:由于不稳定斜坡往往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其周围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其影响范围也非常广泛。
一旦发生滑动或崩塌等现象,将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3. 预测难度大:由于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气候、地质构造等,因此其预测难度非常大。
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才能准确判断其发生概率和规模。
三、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地质勘察:在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确定不稳定斜坡的位置和规模,并评估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工程控制: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如加固支护、排水降温等方法来控制不稳定斜坡的滑动或崩塌。
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固支撑、钢筋混凝土桩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等。
3. 监测预警:对已经发生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
常用监测手段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水位监测、地下水压力监测等。
4. 管理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规划措施。
例如,禁止在不稳定斜坡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或者限制建设高度和密度等。
四、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1. 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被引入到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中。
例如,纤维增强土工材料、无人机等技术将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带来新的突破。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1任务由来2012年6月8日凌晨2时5分,位于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太阳渡口附近突然发生崩塌,致使沿黄旅游公路交通阻断,严重威胁过往行人的人身安全,同时,使不稳定斜坡体后缘关帝思乡庙、下阳城遗址及周边文物受到威胁。
2项目地理位置太阳渡不稳定斜坡位于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太阳渡村至平陆县城有S337省道,距县城有9.1km,项目区前缘为沿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不稳定斜坡体后缘为金鸡堡及关帝望乡庙遗址和下阳城遗址,不稳定斜坡体前缘为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项目区地理坐标:北纬34°47'11″~34°47'44″,东经111°07'12″~111°07'28″。
3工程概况太阳渡不稳定斜坡为一土质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体物质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和第四系下更新统细砂,不稳定斜坡体总体呈南北长,东西短分布,该不稳定斜坡长约190m,宽约80m,厚度约70m,体积为53×104m3,其后缘有弧形裂缝,前缘仅有微小裂缝,前缘处于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上坡拐弯陡坎处,并在前缘陡坎处有次生小型崩塌,崩塌体积约5m3~8m3。
该不稳定斜坡已造成200余米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路基、黄河堤坝、上部关帝思乡庙、下阳城遗址及周边文物失稳,威胁人数8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50万元。
因此,对太阳渡不稳定斜坡进行初步治理十分必要而紧迫,这也成为保卫灾害危险区内民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4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充分掌握不稳定斜坡分布范围、规模、性质及不稳定斜坡特征,分析其发展趋势,定性和定量评价其稳定性,计算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系数,综合评价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稳定斜坡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危害性,有选择性对不稳定斜坡采取适量、适当的工程治理,使斜坡不再产生变形破坏,进而保护坡前人民生命财产和建筑物的安全。
其原则是针对不同变形破坏模式提出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有效地布设防治方案。
茂县二里山不稳定斜坡的破坏模式分析与治理设计
3 不 稳 定斜 坡 的破 体 结 构 特 征 不 稳 定 斜 坡 位 于 二 里 L 西 侧 , 坡 体 南 L J
北 向 长 约 6 m, 东 西 向 宽 约 7 m, 前 缘 高 程 O O
2 7 m 后 缘 高 程 2 2 m 不 稳 定 斜 坡 潜 在 破 60 , 70, 坏 面 的深 度 7 8 ,方 量 约 3 5 0 ~ m 1 0 m。基 岩 整 体 产 状 为 1 。 7 。 , 岩 体 裂 隙 较 为 发 育 ,裂 3 2
水
5 不稳定斜坡的治理设 计 因 锚 索 加 固 薄 层 状 千 枚 岩 斜 坡 可 增 加 层 状 岩体 的完成性 ,从而 提高斜 坡 的整体稳 定 性 ,故 加 固该 斜坡宜采 用锚 索 。斜 坡在 加固 措 施 实施 之 前 , 均 应 对 坡 表 的 部 分 危 岩 进 行
清 除。
隙间距 为5 0 m ~5 c ,为一薄层状 陡倾干枚岩逆
向斜 坡 。
4 不稳 定斜 坡 的破 坏 模 式 不 稳 定斜 坡 由 薄 层 状 陡 倾 强 风 化 的 千 枚 岩 组 成 , 在 斜 坡 演 化 过 程 中 坡 体 表 面 岩 体 卸 荷 , 岩 体 在 自重 弯 矩 的 作 用 下 , 向 临 空 方 向 作 悬臂梁弯 曲造成弯 曲梁 ( 层) 岩 相互错 动, 并 沿 层 理 产 生 拉 裂 缝 。随 时 间 的推 移 , 倾 倒
根据推 力计 算结果 及锚索 的空 间布置位 置 ,确定锚索轴 向拉力设计值为6 0N 1k。 ( )锚筋截面计 算 2
.
‘
时
锄
参考文献 : [] 友 岗 钢 轨 铝 热 焊接 焊 头 伤 损 分 析 1范 与防治措施 科技 情报 开发 与经济 2 0 07
斜坡灾害防治
2)绕避措施 规划期间如遇有重大崩滑灾害,或可能因工程活动诱发重大灾害,可 考虑变更原规划设计。如:改线,以桥、隧形式通过等。
树旗隧道线路变更示意图
3)防护措施 防护工程包括防水、治水、危石拦截、危石清除、变形监测监护、工 程施工工艺改进(如控制爆破、合理开挖等) (1)防水治水措施 例如修建截水沟、排水管道、地表排水系统。疏干滑体内地下水、 减小地表水向滑体渗入。 (2)危石拦截
槽中排出。上半部起集水和疏干作用,下部沟槽起排水作用。
拱形盲沟断面
盲洞的形状和结构主要随地层压力及岩性特征的变化而异,衬砌的结构及细部尺寸应依岩土工程特性 及隧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防治工程分级
级别
I
II
III
危害对象
主要迁建集镇。 一般迁建集镇。 县级和县级以上迁建城 或大型工矿企业、县级或中型工矿 市。 重要桥梁、国家 企业,省级及一 专项设施 般专项设施 >100 >1000 >10000 复杂 >1000 1000~500 1000~500 10000~5000 一级 1000~500 <500 <500 <5000 简单 <500
标和级别确定设计 进行效益评估,包括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对滑坡。 对于 一 级滑坡防治工程,应专门编制监测设计,内容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防治 ’
工程效果和动态长期监测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监测技术和监测频次。
施工组织是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安排合理的施工程序和 工程实施顺序,井确定切实可行的工期。应结合城镇规划,编制防治工程的保护和灾 害风险管理措施。 提交相应的设计附图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l、Ao或更大幅面。 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和计算结果可以计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 应详细说明设计的计算公式 必须详细说明估算编制的办法、费率标准、实际工程量及定额依据等,也可以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破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活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跨山”、“地滑”、“土溜”等。
Key words:landslide;formation mechanism;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1.1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体松散土层。
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石土层的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易产生变形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1.2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的特点。
1.3地震对滑坡的影响。
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滑坡的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很不利。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变形,最后就发展成滑坡。
2.滑坡的防治措施整治滑坡的措施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以制止滑动或控制滑坡发展为主;二是针对危害采取的措施.要避开滑坡危害,两者均须明确滑坡变形产生的基本条主要原因和变形过程,然后才能针对病因采取整治措施。
对大型崩堤性滑坡集中地段,在选线中以绕避为主。
对一般的滑坡,应迅速查清其性质和原因,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
对大型复杂的滑坡群,短期内不易彻底查清其性质的,应分期连续整治,先采取稳定坡体的临时措施。
斜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
斜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斜坡是指地表或者岩石夹层的倾角较大的地表地貌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因此,斜坡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措施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入手,探讨斜坡加固措施的选择与实施。
斜坡稳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对斜坡的地质条件、坡体力学特性和外力因素等要素进行综合研究,评估斜坡的稳定性程度。
为了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我们需要收集坡体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钻孔资料、地质构造等的观测资料,以了解斜坡构造和地质层位等情况。
其次,需要进行地壳运动及地震等加固稳定性分析的外力因素调研,弄清楚地震、降雨、地下水位等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则是考虑到斜坡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土壤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地下水压力等参数,以及斜坡周围的支撑结构等,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对斜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斜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既能为斜坡的加固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斜坡稳定性的潜在风险。
根据斜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斜坡的稳定性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对于稳定性较差的斜坡,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加固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
首先,可以采用削坡或者边坡增高的方法来改变斜坡的形态。
通过减少斜坡的高度或增加边坡倾角,可以降低坡体的重力,减少对斜坡的压力,从而改善斜坡的稳定性。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如设置梯田、种植植被等,来防止降雨引起的坡面侵蚀和土壤流失。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系统来减少斜坡内的地下水压力,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加固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加固斜坡。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钻孔注浆、爆破松散体整治、土体固结与加固等手段来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斜坡稳定性问题进行定制化,从而有效地增强斜坡的稳定性。
尽管斜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中已有广泛应用,但是要实现一处斜坡的稳定,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工程结构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工程中斜坡怎么施工方案
工程中斜坡怎么施工方案一、斜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和分析:在斜坡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对斜坡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土层结构、地下水情况、地表喷水情况等,以确定后续施工的方案。
2. 环境影响评价:斜坡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尘埃、水土流失等。
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前制定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施工材料的准备:斜坡施工需要的材料包括土石方材料、支护材料、防护材料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并确保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 安全措施:斜坡施工是一项较为危险的工程,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管理机构的组建:在斜坡施工前,需要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斜坡施工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斜坡施工的方法1. 土方开挖:斜坡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土方开挖,将斜坡上的土石方材料清除,使斜坡变成坡面。
2. 支护工程:在土方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工程,以防止斜坡坡面发生坍塌,支护工程的方法包括钢丝网支护、喷锚支护、挡土墙支护等。
3. 防护工程:在支护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护工程,包括对斜坡坡面进行防护,以减少坡面的水土流失和侵蚀,防护工程的方法包括抛撒草籽、喷洒草皮、植物种植等。
4. 剥离与整形:在支护和防护工程完成后,需要对斜坡坡面进行剥离和整形,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坡面形状和坡度。
5. 绿化工程:最后一步是进行绿化工程,将斜坡坡面进行绿化,以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斜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地质灾害的防治:在斜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控,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水土保持:斜坡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3. 环境保护:斜坡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周围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4. 安全生产:斜坡施工是一项危险的工程,需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
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导语:边坡是指山体或路基的斜坡部分,其稳定性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预防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以便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衡量边坡是否具备抵抗外力和重力作用的能力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 落石模拟法:通过模拟边坡上可能存在的落石情况,评估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进行边坡设计和治理。
2. 有限元法:这是一种工程力学中经典的数值分析方法。
通过将边坡分割为离散的小单元,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实际边坡的物理特性和受力情况,从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3. 土工试验法:通过对采集的边坡土样进行实验室试验,获取不同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如摩擦角、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可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依据,进一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二、边坡治理设计边坡治理设计是指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介绍常见的边坡治理设计方法。
1. 土保工程:减轻土质边坡的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问题的治理措施。
如对边坡进行加固,采用挖槽、钢筋网片和喷锚等方法,提高土体的抗滑性能。
2. 扶坡工程:主要应用于边坡边沟的处理,通过修建围护墙、栅栏和截沟等手段,增强边沟的排水和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因坡脚冲刷引发的边坡变形。
3. 植被工程:通过种植具有较强根系的植物,如草丛、灌木和乔木等,增加边坡表面的抗蚀能力和固结性能。
植被工程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的边坡治理手段。
4. 减负载措施:适用于边坡受到大型建筑物、岩石堆栈或河流水压等外力负载的情况。
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布置、排水措施和加固设计等方法,减轻边坡承载压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结语: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北方山地斜坡区地质灾害体的破坏方式和防治措施
泥 石流 是斜坡 上或 沟谷 中松散碎 屑物 质被暴 雨 或积雪 、 冰川消 融水 所 饱 和 , 重 力 作 用下 , 在 沿斜 坡 或沟谷 流 动的一 种 特 殊洪 流 。特 点 是爆 发 突然 , 历 时短 暂 , 势 凶猛 和 巨大 的破坏 力 。次 生 沉 积物 流 来
形成 和发展 中 , 着坡体形 态 的逐 渐或快 速 的变化 , 随 应力 分布 场也是 变化 的 。这就形 成 了坡 体 由稳定 向 欠稳 定到 不稳定 发展 的一个过 程 。 ①初 始稳定 状 态 : 面 附 近 的最 大 主 应力 与坡 坡
坡 度 大于 4 。 5 。滑 床岩性 一般 为基 岩 。纵 向剖 5~5 。
碎 屑 流 的运 动 形 式 之 间。表 现 为 滑 体 物 质 岩 块 较
多 , 面形 态呈 不规 则 状 , 平 具有 前 缘 宽度 大 , 向较 纵
段 附近形成 明显 的应力集 中带 ; 角 愈陡 , 中愈 明 坡 集 显 。形成 最大 主应 力 与最 小 主应 力 差值 最 大 , 出现 最 大剪应 力 的集 中 , 形成 最 大剪应力 增高带 。 ③受 力状 态 : 坡 坡面 岩 土体 由于 侧 向 压力 近 斜
力 条件 组合 的再次 斜 坡地 质 灾 害体 运 动 形 式 , 主要 为次 生泥 石 流 、 碎屑 流及斜坡 土流 , 北方 泥石 流多为 水石 流型 泥石 流 。一 般分 布于崩 滑体前 缘或 交界处 及崩 滑体 下游 山谷底 部 。雨季将 是次 生泥石 流地质
面 周边 出现应力 集 中或 应 力 阻滞 现 象 , 成 斜 坡 地 构
21 年第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 期
河 北 地 质
3 1
斜坡灾害防治
发生原因及危害
发生原因
斜坡灾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其中,降雨和地震是导致斜坡灾 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危害
斜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等。同时,斜坡 灾害还可能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洪水等。
。
土壤改良
采用生物肥料、有机质等对土壤进 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
水源保护
通过设置截水沟、集水池等措施, 保护斜坡上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和滑坡发生。
03
斜坡灾害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坡面防护
支挡结构
采用植被、工程或综合措施,防止坡 面破坏和风化。
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结构,提 高坡体的稳定性。
05
斜坡灾害防治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预报滑坡
某地区通过监测手段成功预测了一次大 型滑坡的发生,并提前疏散了居民,避 免了人员伤亡。
VS
有效治理滑坡
某城市通过采取加固、排水等措施,成功 治理了一处滑坡,保护了周边居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预警不及时
某地区在滑坡发生前未及时发出预警,导致 部分居民来不及疏散,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 亡。
法规体系
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斜坡灾害防治法规 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等,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地方政策与法规解读
地方政策
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 列具体的斜坡灾害防治政策,明确了 防治重点、措施和投入等。
地方法规
各地还根据国家法规,制定了相应的 斜坡灾害防治法规,进一步细化了防 治要求和责任。
斜坡防护施工方法
斜坡防护施工方法斜坡防护工程是指对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土地进行加固和防护的工程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斜坡的坡度、土质、降雨等因素,以确保斜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斜坡防护施工方法及其应用。
1.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斜坡防护方法。
通过种植草坪、灌木和乔木等植物,可以增加斜坡表面的细土层,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冲蚀能力。
此外,植被的根系还可以增强土壤的结构,并吸收雨水,减少了降雨对斜坡的冲蚀作用。
2. 袋状植被袋状植被也是一种常见的斜坡防护方法。
它是通过将生物袋或合成材料袋填充土壤,并在斜坡上进行堆砌和固定而形成的。
袋状植被不仅可以增加斜坡的稳定性,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 护坡网护坡网是一种利用金属线或塑料网格制成的网状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的冲蚀和坍塌。
它可以被固定在斜坡表面,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增加土壤的抗冲蚀能力。
护坡网还可以与其他斜坡防护材料结合使用,如植被、袋状植被等,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4. 块石垫面块石垫面是一种利用块石铺设斜坡表面的防护措施。
块石的重量和形状可以增加斜坡的稳定性,并有效地抵抗土壤的冲刷和坍塌。
此外,块石垫面还具有较好的透水性,有利于雨水的排泄,减少了斜坡面的水分积聚。
5. 深层加固对于较陡的斜坡或地质条件较差的斜坡,常常需要进行深层加固。
这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土钉墙、挡土墙等结构来加固土体,并提高斜坡的整体稳定性。
深层加固通常需要在斜坡表面进行挖掘和开挖工程,再进行加固结构的施工,其工程规模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力学、结构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斜坡防护施工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斜坡情况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施工。
植被覆盖、袋状植被、护坡网、块石垫面和深层加固等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保护斜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进行斜坡防护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力学、地质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的可持续性。
滑坡的分析和防治精品文档
各种黄土,含钙质结核,古土壤 同生面、不同黄土界面、 黄河中、上游地区北
和砂铄层
基岩顶面
诸省
裂隙粘土、灰色粘土、红土、下 蜀土
同生面、基岩顶面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山西地区
各种人工堆弃、堆填土(石) 同生面、老地面、不同堆 交通、水利、工矿场 填界面
半成岩地层滑 昔格达组滑坡 坡 共和组滑坡
昔格达组粉砂岩、粘土岩 共和组粉砂岩、粘土岩
滑坡体积600万m3 ,摧毁71户民房,因提前预报无 伤亡
滑坡体积260万m3 ,堵断印江淹没上游一村镇,威 胁下游印江县城安全
3
宝成铁路K190第三次滑坡后全貌
宝兰二线伯阳隧道进口滑坡群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川藏公路102滑坡
二郎山隧道东口坍塌使路面悬空
二郎山隧道西引道滑坡张裂缝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砂泥岩高边坡滑坡
一、滑坡的灾害性
表1-3 世界重大滑坡灾害实例
发生地点
日期
爪哇 中国 甘肃
1919年 1920年12月16日
滑坡类型
泥石流 黄土流*
美国 加利福尼亚 日本 久礼 日本 东京西南 秘鲁 意大利 瓦伊昂 英国 Aberfan 巴西 巴西 美国 弗吉尼亚 日本
1934年12月31日 1945年 1958年 1962年6月10日 1963年 1966年10月21日 1966年 1967年 1969年 1969年~1972年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08滑坡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坡
深圳高速公路K101西滑坡
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洛川塬边滑坡
返回
二、滑坡的定义、要素和术语
(一)滑坡的定义 斜坡上的部分土体或岩体沿着一定的面或带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 (二)滑坡的要素和术语
2024年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2024年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2023年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个____字的治理方案:第一部分:问题分析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原因(如软弱层、滑坡体、地下水、地震等)导致的坡面不稳定,并可能发生滑坡或崩塌的现象。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如大量的土地开发和不恰当的土地利用,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治理方案1.灾害评估和预测首先,必须对潜在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这包括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地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卫星监测、地质雷达等,进行灾害预测。
这样可以提前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灾害的发生。
2.土壤保持和植被恢复土壤保持和植被恢复是治理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采取土地复垦、植被覆盖和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冲击能力,抑制水土流失和坡面侵蚀。
此外,植被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减少地下水位的升高,从而降低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3.工程措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来治理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
例如,可以采用挡土墙、护坡、加固措施等来加强坡体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排水工程,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滑坡和崩塌的可能性。
在进行工程措施时,必须注意技术可行性,并谨慎选择施工材料和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4.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是治理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安装地质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地质运动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法律和政策支持最后,为了有效治理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公路工程斜坡病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公路工程斜坡病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1 公路工程斜坡病害
公路工程斜坡是指行道斜率较大的那一道路边,如果斜坡病害发生,将对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施工、日常维护等过程中,公路工程斜坡病害的防治理论与实践至关重要。
2 斜坡病害预防
首先,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如采用正确的
土工夯实技术,在均匀夯实土层的条件下,利用运行器具轧制,使土
体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保证斜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可以适当
改善斜坡的地质分析,尽量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斜坡坡度设计,防止
滑坡。
另外,配合斜坡的完善要做到适当的防护措施,强化斜坡护坡,避免灾害发生。
3 斜坡病害维护
防止斜坡病害发生的关键是在公路施工安装过程中进行正确操作,但施工完成后,斜坡病害可能也会随时发生,因此需要定期对斜坡进
行维护和管理,以监测斜坡的耐久性和结构情况;通过合理的施工方式,进行护坡的加固,防止滑坡;应检查斜坡边缘的材料,如果遇到
断裂,及时更换。
4 总结
公路工程斜坡病害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要想防止斜坡病害的发生,就必须在设计、施工、日常维护等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技术和方法,让斜坡工程能够达到安全要求,避免斜坡病害发生,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斜坡治理方案
斜坡治理方案一、斜坡治理的背景在中国,约有60%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斜坡地形。
斜坡地形不仅地势险峻,地形复杂,而且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同时,斜坡地形也是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植被资源。
因此,对斜坡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斜坡治理的目的1. 保护生态环境。
斜坡地区通常是植被脆弱的地带,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影响。
对斜坡地区进行治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方生物多样性。
2. 防治地质灾害。
斜坡地形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塌陷、泥石流等。
对斜坡地区进行治理,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资源开发利用。
斜坡地区虽然地形险峻,但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植被资源。
对斜坡地区进行治理,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斜坡治理的原则1. 综合斜坡治理。
在斜坡治理工作中,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形成综合斜坡治理方案。
2. 科学规划。
在斜坡治理工作中,应根据斜坡地区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资源分布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理方案。
3. 可持续发展。
在斜坡治理工作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斜坡治理的具体方案1. 生态恢复与保护。
对于生态环境较差的斜坡地区,应采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土地整治和开发。
对于斜坡地区中存在的荒地和荒山,可进行土地整治和开发,进行农田建设或者林地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地质灾害防治。
对于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斜坡地区,应采取加固坡体、植被覆盖、排水设施等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4. 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斜坡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宜斜坡地区的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坡崩滑灾害分析与防治
斜坡——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 空面的地质坡体,是一类广泛的地貌类型。 斜坡变形破坏是地质发展演化的重要过程。 天然斜坡:沟谷岸坡、山 坡…… 人工边坡:露采边坡、基坑边 坡…… 岩坡 类型 土坡
按高度H
按坡角大小
陡坡>=300 中坡150<= <300 缓坡<150
5. 按滑动面深度分类
(1) (2) (3) (4) 浅层滑坡(<6m) 中层滑坡(6~20m) 厚层滑坡(20~50m) 巨厚层滑坡(>50m)
6 按滑坡时代划分 (1)今滑坡(全新世末至今) (2)新滑坡(Q43) (3)老滑坡(Q42-1) (4)古滑坡(Q4~Q1) (5)始滑坡(第三系)
1
3 . 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 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 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 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4 . 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 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
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二 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因素
1. 岩体初始应力的影响 初始应力场、尤其水平剩余应力使坡体中主应力迹线的分布形 式有所不同,明显改变了各应力值的大小;使应力分异现象加剧,
(1) 水平推力--侧向水压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浮托力
(3)动水压力
(4) 软化效应--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
3. 水库(河流)水作用:动水压力,冲刷、掏空作用
第四节
滑
坡
一、滑坡的基本要素
滑动带: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分界面。形态可分为圆 弧状、平面状和阶梯状等(下页图)。 滑坡床:滑坡体之下未经过滑动的岩土体。 滑坡体: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部分岩体。 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周围未变位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 线。
高坡
中坡
低坡
岩坡M 土坡H
15M 10m
H<5m 土坡5m H<10m
岩坡8m 岩坡H< 8m 土坡H< 5m
坡面形态:内凹型,外凸型 直线型,复合型
A
B
斜坡的基本要素
(1)坡面AC (2)坡肩A (3)坡顶AB (4)坡脚C (5)坡高H (6)坡角
M
C
H
(7)坡体M
面和 坡顶的张力带逐渐 扩展;而在坡底则反之, 增高,张力带收缩。 结构面的产状、性质的差别,使斜坡中的应力分布出现了不连续性,在 不连续面或软弱面的周边形成应力集中或发生应力阻滞。
1
1
第二节 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
一、斜坡变形
斜坡受到侵蚀卸荷作用和开挖卸荷等作用所产生的应力释放效应,而引起的斜坡 表层岩土体的弹塑性回弹和蠕变位移。
(1) 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显著增高,且愈近表 面愈高;最小主应力显著降低。 这一带是坡体中应力差或最大剪应力最高 的部位,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
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裂面。
(2) 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径 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 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3) 顺向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一致
>时,稳定性最差,极易发生顺层滑坡 <时,稳定性较好
(4) 斜交坡: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成斜交关系。其交角越小,稳定性就越差。
(5) 横交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坡面走向近于垂直,稳定性较好,很少 发生大规模的滑坡。
3. 地形地貌
斜坡坡度越大、越高,斜坡稳定性越差。
变形破坏地质模型:——
崩塌:——
三 坡体结构及破坏模式
第三节
岩土类型及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 水文地质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振动作用(如地震) 降水(雨、雪)水库蓄水 人类活动(开挖、加载 植被、水等) 风化、剥蚀作用
内在 因素
外部 因素
一、内在因素
1. 岩土类型及性质--决定抗滑力的根本因素 强度、自稳能力:坚硬岩石>半坚硬岩石>松散土坡 结构:层理、软弱夹层、原生节理、片理等 特殊性质:膨胀性、湿陷性等
4、滑坡速度场(典型滑坡)
1)平面速度场: 蠕动挤压阶段(滑面未贯通):位移形式 是上部下沉、外移;中部平移;下部抬升和 外移。速度,上、中部大,下部小。当整体 滑动后,上、下部基本一致。否则表现滑体 的拉裂和隆起。两侧受摩阻制约位移量及速 度小,中部主滑断面附近速度最大,整体启 动后,这一些特点仍具备。
2. 地质结构
结构面--结构面的产状、力学性质、规模
沉积岩地区:特大型的滑坡主要与层面构造有关
不同构造部位滑坡差别:如在褶皱的两翼部位,结构面往往形成上陡下缓的 勺形;沿着大的构造断裂带,滑坡往往呈带状分布
按结构面的产状与临空面的关系,可分为:
(1) 平迭坡:主要软弱结构面为水平的 (2) 逆向坡: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相反
滑坡裂隙: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大小不 同,在各部位产生不同力学性质的裂隙。 • 拉张裂隙:位于滑体后部、滑床后壁,弧形分布,与 滑动方向垂直; • 剪切裂隙:羽状分布于滑坡体中前部的两侧,,因滑 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力偶作用形成,与滑 动方向斜交; • 鼓张裂隙:分布滑体前缘,由于滑体后部的推挤鼓起 而成,与滑动方向垂直; • 扇形裂隙:位于滑体舌部,因前部岩土体向两侧扩散 产生,放射状呈扇形分布。
滑坡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岩层中--“易滑岩组
粘性土滑坡:一般粘土,红土,膨胀土(也叫裂土, 膨胀土,裂隙粘土)下蜀土。我国许多湖盆、河 岸、坵岗地区 (如成都盆地,陕西安康盆地、汉中盆地、牧马河沿岸,山西大同盆地、晋城盆地,广西百 色盆地,湖北荆门至鸦雀岭一带,河南南阳 等)广布河湖沉积的超固结粘土,裂隙十分发育,具胀缩性, 故称膨胀土。成都平原地区的成都粘土层.。四川盆地的红层地区(砂、泥岩互层)。 黄土滑坡:西北的黄土分布地区,Q3、Q4 ,粉拉为主,垂直裂隙发育,空隙发育,垂直渗透大于水平 渗透,厚度大数十米。黄土下伏倾坡外基岩面,黄土下面与软岩按能产生黄土----软岩切层滑动,多层黄土 结构滑动。 近水平层状滑坡: 格达层——四川省西南部,第四纪第一间冰期河湖沉积的粉砂岩、粘土岩互层,半 成岩,总厚度20米以上,倾角20-50,个别100以上,著名的易滑地层。青海、甘肃地区的第三系地层(半成 岩的砂、泥岩)。 川西北、陕南和甘南浅变质岩地区(主要是千枚岩分布地区)
滑坡壁: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母岩陡壁, 其坡角多为35-80度,平面上多呈圈椅状。滑坡壁上常见 铅直方向的擦痕。
滑坡台阶: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 错台。
滑坡舌:滑坡体前部伸出如舌状的部位。常伸入沟谷、 河流。最前端滑坡面出露地表的部位,称滑坡剪出口。
.滑坡洼地(湖)
主滑线
崩塌 滑坡 表层流动 落石
1. 崩塌
陡坡上的岩土体产生以下落运动为主(移动、滚动、跳跃)的破坏现象。(土
崩、岩崩)
2.滑坡
斜坡岩土体依附于内在的或潜在的贯通结构面,在外力作用下,失去原来的平
衡状态,产生了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滑动现象。
3.两者的区别: ①运动方式 ②破坏形式 ③是否脱离母体,存在滑动面 ④规模、速度
第一节 斜 坡 应 力 分 布 特 征 一 应力分布的特点:
1= H
原始应力状态:
3= H 1-
H
1
3
斜坡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1 .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1愈接近
平行于临空面,3与之正交,向坡内逐 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 在坡脚及坡肩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
二 滑坡的应力状态
平面受力状态: 系统,上部受 拉,中部平移,下部受压,两侧受剪。 中下部先蠕滑,中部随之下移,上部失去支撑而拉张( 1 垂下 3 水平,随 3 减小拉张) 中部整体平移,滑体内很少裂缝,形成两侧两对力偶,派生 1' 3' 产生拉张及压剪裂缝,下部受压, 1 平行主滑段滑面,产生顺垂直滑动 方向鼓张裂缝,两侧扩散放射状裂缝。
B .深层蠕滑:主要发育在斜坡下部或坡体内部。
按其形成机制特点可分为两种:
① 软弱基座蠕滑 ② 坡体蠕滑(受软弱结构面控制)
(3) 弯曲倾倒:
由陡坡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坡面 走向大致相同时,在自重的长期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临空 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变形,称为~。
二、斜坡破坏
尤其对坡脚应力集中带和坡面张力带的影响最大。
2. 坡形的影响
(1) 坡高:不改变应力等值线图象,应力随坡高而增高。
(2) 坡角:坡角变化明显改变了应力分布图象。随坡角变陡,张力带的范围有所 扩大,坡脚应力集中带最大剪应力值也随之增高。
(3) 坡底宽度:当W<0.8H时,坡脚最大剪应力随底宽 而急剧 。当W>0.8H 时,则保持为一常值(称为“残余坡角应力”)
形式:
(1) 卸荷回弹
卸荷、初始应力释放 (2) 拉裂 侧应力减弱 产生张裂面
斜坡形成过程中,在坡面和坡顶形成的张力带中拉应力集中形成拉张裂缝。 (3) 蠕滑
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 A. 表层蠕滑:斜坡浅层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缓慢变形 构成一个剪变带,其位移由坡面向坡内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二、外部因素:
1. 地震:
震中周围 ,烈度七度区,考虑附加应力,6级以上强震。下滑冲击力,超 孔隙水压力(7-9度地震区,内摩擦角降1-3度),饱水砂土液化。滑体质量越
大影响越大(如滑体厚大于25米8度以上地震影响巨大。
滑坡计算中后两情况按滑带土强度参数选择方面考虑,冲击力按以下考虑:
2. 降水: 三种效应
2
抗滑段,受主滑段推力,其 平行主滑段面, 3 垂直 ,产生被动 1 1 土压力,其压裂面与 夹角 45 ,与水平面夹角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