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第八章

合集下载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1. 历史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酒和面包制作时期,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发展始于20世纪。

早期的生物分离技术主要依靠自然现象,如沉淀、结晶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崛起,生物分离工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应用生物分离技术在医药、食品、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疫苗生产中,需要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病毒或细菌;在抗生素提取中,需要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在蛋白质纯化中,需要从混合蛋白质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在果汁澄清中,需要去除果汁中的悬浮固体等。

二、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1. 复杂性生物分离过程涉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分离和纯化,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因此生物分离过程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2. 多样性生物分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和混合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工艺,因此生物分离过程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3. 灵敏度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4. 易失活性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性、降解等失活现象,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尽量减少这些失活现象的发生。

5. 高价值生物大分子往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药物、生物制品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高效、高收率地分离目标物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过滤一、过滤基本概念及预处理1. 过滤基本概念过滤是一种基于孔径大小实现固体与流体分离的技术。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液、发酵液、酶反应液等混合物的初步分离和纯化。

过滤过程中,混合物通过过滤介质(如滤纸、滤膜等),固体颗粒被拦截在过滤介质上,而流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从而实现分离。

2. 预处理为了提高过滤效率,通常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预处理。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

制药分离工程重点总结目录第一章绪论1、制药工业分类①生物制药、②化学制药、③中药制药。

2、分离过程的本质3、制药分离工程特点第二章萃取分离1、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2、液固萃取3、液固萃取的萃取过程4、液固萃取浸取溶剂选择原则5、按萃取级数及萃取剂与原料接触方式分萃取操作的三种基本形式①单级浸取;②多级错流浸取;③多级逆流浸取。

6、液液萃取7、乳化、形成乳化条件、乳状液形式①水包油型乳状液;②油包水型乳状液。

8、物理液液萃取、化学液液萃取的传质过程9、反胶团、反胶团萃取10、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水壳模型”的传质过程11、双水相的形成、双水相萃取及其基本原理12、双水相萃取过程13、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14、超临界流体基本特性15、超临界CO2作萃取剂优点16、依分离条件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操作基本模式(1)恒温变压法:(2)恒压变温法:(3)恒温恒压吸附法。

17、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产物质量传递过程18、超声波在萃取中的作用19、微波在萃取中的作用第三章膜分离1、膜分离2、膜分离物质传递方式(1)被动传递;(2)促进传递;(3)主动传递。

3、膜分离物质分离机理(1)筛分模型。

(2)溶解—扩散模型。

4、分离膜两个基本特性5、实用分离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6、膜分离的膜组件形式7、膜分离操作的死端操作和错流操作8、膜分离过程的浓差极化9、浓差极化的改善除工艺设计充分注意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0、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相比膜孔径大小顺序11、微滤膜分离的截留机理(1)膜表面截留:(2)膜内部截留。

第四章蒸馏分离1、蒸馏、精馏2、精馏式间歇精馏、提馏式间歇精馏3、间歇共沸精馏、间歇萃取精馏:4、水蒸气蒸馏5、水蒸气蒸馏操作方式(1)过热水蒸气蒸馏;(2)过饱和水蒸气蒸馏。

6、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馏7、分子蒸馏机理8、分子蒸馏过程第五章液相非匀相物系分离1、过滤分离及其推动力2、过滤分离类型(1)滤饼过滤;(2)深层过滤。

生物分离工程 第八章 沉析

生物分离工程 第八章  沉析
水溶性要好
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主要因素

温度:低温有利于防止溶质变性;有利于提高收率(溶解度 下降); 搅拌速度:散热 溶液pH值:原则是避免目标蛋白与杂质带有相反的电荷,防 止共沉现象。(pI) 离子强度:离子强度低有利于沉析,0.01~0.05mol/L 样品浓度: 0.5~2%
– 稀:溶剂用量大,回收率低,但共沉淀作用小 – 浓:节省溶剂用量,共沉作用强,分辨率低
Chapter 8 沉 析 Precipitation
Knowledge points

Precipitation什么是沉析? Precipitation method is used to purify the proteins沉析法纯化蛋白质的优点有哪些? The operation procedures of precipitation沉析的一般操作步骤是什么? Salt induced precipitation and its mechanism何谓盐析?其原理是什么? The normal slats used in salt induced precipitation 盐析操作时常用的盐是什么? The affecting elements of salt induced precipitation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The mechanism of organic solvent precipitation 有机溶剂沉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The affecting elements of organic solvent precipitation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主要因素有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溴化物)
与多糖上的阴离子形成形成季铵络合物,降低
离子强度,络合物析出。

《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分离工程(Separ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13410101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质过程原理、计算机技术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材:《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刘家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化工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它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等知识,以及三种传递的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课程目标1: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并能够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课程目标2: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化学工程问题;课程目标3:能运用单级和多级平衡分离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去证实解决复杂化工工程问题方案的合理性。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1、2-3、2-4。

1.毕业要求2-1:能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毕业要求2-3:能认识到解决工程问题有多种可选择方案,并能研究文献寻找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3.毕业要求2-4:能运用基本原理,证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案的合理性并得到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2-1 ✓毕业要求2-3 ✓毕业要求2-4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 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A. 平衡分离过程包括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B. 速率分离过程包括超滤、反渗透、渗析等。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绪论2、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3、简述生化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第二章预处理与固-液分离法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2、何谓絮凝?何谓凝聚?各自作用机理是什么?3、发酵液中去除杂蛋白的原因是什么?方法主要有那些?7、何谓密度梯度离心?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细胞破碎法1、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细胞壁在组成上有何区别?2、细胞破碎主要有那几种方法?3、机械法细胞破碎方法非机械破碎方法相比有何特点?4、何谓化学破碎法?其原理是什么?包括那几种?5、何谓酶法破碎法?有何特点?常用那几种酶类?第四章萃取分离法1、何谓溶媒萃取?其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在溶媒萃取过程中pH值是如何影响弱电解质的提取?3、何谓乳化液?乳化液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常用去乳化方法有那些?5、某澄清的发酵液中含260mg/l放线菌D, 现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萃取。

已知平衡常数K=57.0,料液流量450升/时,有机相流量20升/时。

为达到此抗生素收率为98%的要求,需要多少级的萃取过程?(计算题)8、何谓双水相萃取?双水相体系可分为那几类?目前常用的体系有那两种?9、为什么说双水相萃取适用于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分离?第五章沉淀分离法1)何谓盐析沉淀?其沉淀机理是什么?有何特点?2) 生产中常用的盐析剂有哪些?其选择依据是什么?3) 何谓分步盐析沉淀?4)何谓等电点沉淀?其机理是什么?pH是如何影响pI的?第六章吸附分离法1、吸附作用机理是什么?2、吸附法有几种?各自有何特点?5、已知80g的活性炭最多能吸附0.78 mol腺苷三磷酸(ATP),这种吸附过程符合兰缪尔等温线。

其中b=2.0×10E3mol/L,请问在1.2L的料液浓度为多少时才能使活性炭吸附能力达90%? (计算题)★第七章离子交换法1、何谓离子交换法(剂)?一般可分为那几种?2、离子交换剂的结构、组成?按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那几大类?3、pH值是如何影响离子交换分离的?5、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程中,离子交换剂是如何选择的?6、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洗涤、再生条件是什么?7、软水、去离子水的制备工艺路线?★第八章膜分离技术2)膜在结构上可分为那几种?膜材料主要用什么?3)简述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膜在膜材料、结构、性能、分离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5)何谓浓差极化现象?它是如何影响膜分离的?减少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6)膜的清洗及保存方法有那几种?7)膜分离设备按膜组件形式可分为几种?相比较的优缺点?第九章层析技术1)何谓色层分离法?可分为那几大类?4)何谓亲和色层分离法?亲和力的本质是什么?亲和色层中常用的亲和关系有那几种?5)何谓疏水作用层析?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6)凝胶层析的原理是什么?何谓排阻极限?第十章电泳技术2、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什么?影响其操作的因素主要有那些?3、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是什么?有何应用?第十一章结晶法2、何谓过饱和度?饱和度形成有那几种方法?4、结晶法与沉淀法相比较有何区别?综合题1、已知某一氨基酸G是一酸性氨基酸,水溶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pI=6.2,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09122生物分离工程

09122生物分离工程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09123)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宋体五号加粗)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代码:09123学分与学时:52学时,3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生物分离工程》是为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中各种杂质的去除、分离、纯化和精制技术,是生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较好地运用各种分离技术来设计合理的提取、精制的工艺路线,并能从理论上解释各种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

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地位,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以及生物分离过程的分类。

重点与难点:准确理解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主要内容:一、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其应用二、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三、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四、生物分离一般步骤第二章生物分离的理论基础(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生物分离的理论基础基本要求:了解生物分离的基本理论基础,掌握分离效率的评价标准。

重点与难点:分离机理、分离效价的评价标准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主要内容:一、分离机理二、分离操作三、分离效价的评价第三章过滤(4学时)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发酵液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过滤前物料预处理的基本方法,过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程,了解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与过程,以及过滤设备的基本结构及选择原则。

重点与难点:准确理解过滤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程、过滤设备的基本结构与选型。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一、过滤的基本概念二、过滤前物料的前处理1、加热(Heating)——降低液体粘度2、凝聚和絮凝三、影响凝聚作用的主要因素四、絮凝作用五、常用的絮凝剂六、助滤剂七、过滤理论八、连续旋转式过滤机九、过滤设备及其结构十、过滤介质十一、典型的过滤设备1、板框压滤机2、旋转过滤机第四章离心与沉降(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离心和沉降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掌握颗粒沉降的计算,了解各种分离沉降设备的种类、结构和原理,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方法。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在工业规模上,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技术与装备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和分离介质来实现生物物质(产品)制备的过程,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1)成分复杂:固体成分、液体成分(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稳定性差:化学(温度和pH值)或微生物引起的降解(4)生物产品质量要求高:纯度、卫生、生物活性3、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4个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初步纯化(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

4、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①产物本身的性质;②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③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④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理化特性及差异;⑤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⑥产品的市场价格;⑦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与过滤1、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的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最简单、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是加热,降低料液黏度,也可以对其进行灭菌。

但加热变性的方法只适合于对热稳定性的产物。

(2)调节料液的pH值:促进全细胞聚集。

(3)凝聚和絮凝:凝聚是指通过加入简单电解质降低了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从而使得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常用凝聚剂多为阳离子型如明矾、三氯化铁。

絮凝是指预处理时加入絮凝剂(通常指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大分子聚电解质)既能降低排斥电位,又吸附了周围的微粒,形成桥架作用,促使胶粒形成粗大,密度低的絮凝团。

这些絮凝团很容易被过滤得到。

主要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多聚胺衍生物。

(4)使用惰性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

2、真空过滤器的优点:连续自动操作,节省人力,生产能力大。

真空过滤器的缺点:附属设备多,投资费用高,推动力小适用于量大易过滤的料液。

3、压滤器的优点:过滤推动力大,过滤面积大。

压滤器的:缺点:板框压滤机劳动强度大,投资、维护费用高。

天津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完整教案

天津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完整教案

天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一)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中物质分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离操作原理、设备及工艺流程,为从事化工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1)掌握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平衡分离、速率分离等;(2)熟悉常见的分离操作方法,如过滤、离心、吸附、萃取、蒸馏等;(3)了解分离过程的设备及其操作条件优化;(4)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化工分离过程。

二、教学内容2.1 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1)平衡分离原理:包括溶解度、分配系数、平衡常数等;(2)速率分离原理:包括膜分离、分子筛分离等。

2.2 常见分离操作方法(1)过滤:包括悬浮液、乳液的过滤原理及设备;(2)离心:包括沉降离心、澄清离心、过滤离心等;(3)吸附:包括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吸附床设计等;(4)萃取:包括溶剂选择、萃取效率、萃取塔设计等;(5)蒸馏:包括蒸馏原理、蒸馏塔、塔板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备。

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离过程。

3.2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分离设备,掌握分离操作技巧。

3.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化工分离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4.2 期末考试:包括闭卷笔试和课程设计,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化工分离工程》(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5.2 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5.3 实验设备:分离操作实验室及相关设备。

天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二)六、第一章绪论6.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分离工程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解释名词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加工过程二简答题1 生物产品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过程有何不同?(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特点是什么?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2 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3 分离效率评价的主要标准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4 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简述或图示分离工程一般流程及基本操作单元)5 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6 下游加工过程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方面?7 纯化生物产品的得率是如何计算的?若每一步纯化产物得率为90%,共6步纯化得到符合要求产品,其总收率是多少?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一解释名词凝聚,絮凝,凝聚剂,过滤,离心,细胞破碎,包含体二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有哪几种?2 凝集与絮凝过程有何区别?如何将两者结合使用?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3 发酵液预处理中凝聚剂主要起什么作用?絮凝机理是什么?4 细胞破碎的方法包括哪几类?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5 沉降与离心的异同?6 离心设备可分为哪两大类?按分离因子Fr不同,离心机一般分为哪几类?7 常用的离心沉降设备有哪些?常用的过滤设备有哪些?8 固-液分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和设备?9 试比较固液分离中过滤和离心分离技术的特点。

10 高压匀浆与高速珠磨破碎法各有哪些优缺点?11 比较工业常用的过滤设备优缺点。

离心与过滤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章沉淀与结晶一解释名词沉淀,结晶,盐析,盐溶,盐析结晶,盐析沉淀,硫酸铵饱和度,晶种,晶核,晶型, 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饱和度二简答题1 根据加入沉淀剂的不同沉淀分离主要包括哪几类?)2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机理什么?用乙醇沉淀蛋白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 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工艺设计中如何应用?4 如何确定盐析过程中需要加入硫酸铵的量?5 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化工传质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传质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6)第三章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19)第四章气体吸收 (24)第五章液液萃取 (27)第六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8)第七章吸附 (34)第八章结晶 (35)第九章膜分离 (36)第十章分离过程与设备的选择与放大 (37)第一章绪论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2.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3.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

气体分离更成熟些,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4. 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 ,式中C 为溶解盐的浓度,g/cm 3;M 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

若从含盐0.035 g/cm 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 。

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 =8.314×298×0.035/31.5=2.753kPa 。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

5.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

求: (1) 总变更量数Nv;(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Na ;(5) 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思路1: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 总变量数Nv=3(C+2)=3c+6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热量衡算式1个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 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Nv-Ni=3C+6-(2C+3)=C+3固定设计变量Nx =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0 解:(1) Nv = 3 ( c+2 )(2) Nc 物 c 能 1 相 cF ziT F P FV , yi ,T v , P vL , x i , T L , P L习题5附图内在(P ,T) 2 Nc = 2c+3 (3) Ni = Nv – Nc = c+3 (4) 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 个 ,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 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 :有06. 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 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解: N x u 进料 c+2压力 9 c+11=7+11=18N a 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合计 2 N V U = N x u +N a 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

分离工程各章知识点总结分离工程是指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工艺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分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物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分离工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物质。

分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原理:分离工程的基础是分离原理,它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如溶剂抽提、蒸馏、结晶、萃取、吸附、色谱等。

2、分离设备: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离心机、蒸馏塔、萃取塔、结晶器、过滤器、冷凝器等。

3、分离过程:分离过程包括前处理、分离操作、后处理等环节,其中前处理包括混合物的预处理和预分离,分离操作包括各种分离方法的应用,后处理包括得到的产品的进一步提纯和废物的处理。

在分离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原料的性质、产品的要求、成本的限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设备,设计出合理的分离工艺流程。

第二章:溶剂抽提溶剂抽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它适用于多种情况下,如萃取有机物质、提取植物精华、分离金属离子等。

溶剂抽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适的溶剂,溶解目标组分,并将其与底物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将混合物和溶剂加热混合,再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将底物和溶液分离开来,接着通过蒸馏等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目标组分。

溶剂抽提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效率高、选择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等。

但也有其缺点,如溶剂的选择和回收比较麻烦,产生的有机废物处理也相对复杂。

第三章:蒸馏蒸馏是一种基本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某些组分蒸发,再通过冷凝,将蒸气凝结收集下来,从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分馏、连续蒸馏等多种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

蒸馏的优点包括分离效果好、操作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等。

但它也有缺点,如耗能大、设备成本高、不适用于非挥发性组分的分离等。

(完整版)化工分离工程完整版

(完整版)化工分离工程完整版
5Biblioteka 描述分子扩散规律的定律是费克第一定律。
6、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有何异同? 同:传质机理类似;传递的数学模型类似;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求解结果类似。 异:系数差异:传质:分子运动;传热:能量过去 7、提出对流传质模型的意义是:对流传质模型的建立,不仅使对流传质系数的确定得以简 化,还可以据此对传质过程及设备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设备的强化、新型 高效设备的开发等作出指导。 8、停滞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要点是什么?各模型求得的传质系数与扩 散系数有何关系,其模型参数是什么?
溶质渗透模型 要点:①液面是由无数微笑的流体单元所构成,当气液两相出于湍流状 态相互接触时,液相主体中的某些流体单元运动至界面便停滞下来。在气液未接触前,液体 单元中溶质的浓度和液相主体的浓度相等,接触开始后,相界面处立即达到与气相平衡状态。 ②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溶质 A 通过不稳态扩散方式不断地向液体单元中渗透。液体单元 在界面处暴露的时间是有限的,经过时间θc 后,旧的液体单元即被新的液体单元所置换而 回到液相主体中去。在液体单元深处,仍保持原来的主体浓度不变。④液体单元不断进行交 换,每批液体单元在界面暴露的时间θc 都是一样的。关系:kcm=2[D/(πθc)]1/2 对流传质 系数可通过分子扩散系数 D 和暴露时间 θc 计算。模型参数:暴露时间。
答:无论是逆流操作还是并流操作的吸收塔,其操作线方程及操作线都是由物料衡算求
得的,与吸收系统的平衡关系、操作条件以及设备的结构型式等均无任何牵连。 12.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有何物理意义? 答:传质单元高度反映了传质阻力的大小、填料性能的优劣以及润湿情况的好坏。吸收过程 的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有效比面积越小,则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大。

化工分离工程分章重点

化工分离工程分章重点

化工分离工程第一章 化工分离工程概述分离过程的分类:机械分离、传质分离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传质分离过程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是借助分离媒介(如热量、溶剂或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分离媒介可以是能量媒介(ESA )或物质媒介(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蒸发、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离子交换、吸附、干燥、浸取、泡沫吸附速率分离过程是在某种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下,有时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

气体扩散、热扩散、电渗析、电泳、反渗透、超过滤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其定义为2211//j i j i s ijx x x x =α分离方法的选择可行性、分离过程类别的选择、产品的价格、产品的热敏性、物质与分子的性质、经济性、安全与环保、经验分离过程类别的选择▪ 分子特性:分子重量、V an der Waals 体积、Van der Waals 面积、 偶极矩、极化度、双电常数、电荷、旋转半径▪ 热力学与传递性质:蒸气压、溶解度、吸附活性、扩散特性第二章 精馏蒸馏(Distillation ):借助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

简单蒸馏(simple distillation):混合液受热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种冷凝,分批收集不同组成的馏出液产品。

平衡蒸馏(equilibrium distillation):釜内液体混合物被部分汽化,使气相与液相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将气相与液相分开,是一种单级蒸馏操作。

精馏 (rectification):液体混合物多次进行部分冷凝或部分汽化后,最终可以在气相中得到较纯的易挥发组分,而在液相中得到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2027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修读学期第五学期学分 3 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化工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它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精馏 6 6 0讲座Aspen PLUS 模拟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应用4 2 2第3章吸收8 8 0第4章液液萃取 6 6 0第5章固液浸取自学第6章分离过程的节能 4 2 0第7章界面现象及调控 6 6 0第8章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 4 4 0第9章色谱分离方法 4 4 0讲座化工分离工程进展 4 4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介绍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本课程的分类;任务和安排。

2. 通过本章学习,能对传质分离过程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分离工程第八章

分离工程第八章
可以可以利用等电点差异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利用等电点差异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载体两性电解质载体两性电解质phph梯度等电聚焦原理梯度等电聚焦原理载体两性电解质载体两性电解质phph梯度等电聚焦是在支持介质梯度等电聚焦是在支持介质中加入中加入载体两性电解质载体两性电解质通以直流电后在两极通以直流电后在两极之间之间形成稳定连续和线性的形成稳定连续和线性的phph梯度梯度当带电当带电的蛋白质分子进入该体系时便会产生移动的蛋白质分子进入该体系时便会产生移动并并聚集于相当于其等电点的位置聚集于相当于其等电点的位置
等电聚焦原理示意图
分离工程第八章
装置:
分离工程第八章
特点: 优点:消除分子扩散引起的分离度下降。 缺点:
1、载体两性电解质对产品产生污染; 2、pH梯度的稳定性不高; 3、操作过程中发生凝胶脱水起皱现象。
分离工程第八章
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
等电聚焦(isoelectrofocusing), IEF 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它两性分子的等电点不同, 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的pH梯度中进行蛋 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电泳的简单原理
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常以颗粒分散在溶液 中,它们的净电荷取决于介质的H+浓度或与 其它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方式主要依据分子 尺寸大小和形状、分子所带电荷或分子的生 物学与化学特性。
分离工程第八章
电泳:是荷电溶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 向泳动的现象。
电泳分离是利用荷电溶质在电场中泳动 速度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离子强度不宜过高,此时电导率低,产热少,电 泳速度快;但也不可过低,必须具有一定的缓冲 能力,过低的离子强度容易导致蛋白质絮凝。
一般选择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为0.01~0.1 mol/L之间

中南大学_邱运仁_化工分离工程_复习笔记

中南大学_邱运仁_化工分离工程_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和吸收1.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是自发过程,熵增加的过程。

分离是混合的逆过程,熵减过程,需要在分离设备中添加分离剂,(分为能量分离剂和质量分离剂)。

2.分离因子(根据实际产品组成)是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a sij =(x i1/x j1)/(x i2/x j2),若其=1表示组分i 和j 之间不能被分离;若>1表示i 富集于1相,j 富集于2相;若<1表示i 富集于2相,j 富集于1相。

固有分离因子(根据气液相平衡组成),a ij =(x i /x j )/(x i /x j )。

气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将实际分离设备所能达到的分离因子和理想分离因子之间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板效率= a sij / a ij 。

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3.分离过程的分类,按照分离过程中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为机械分离过程(非均相混合物)和传质分离过程。

传质分离过程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又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平衡分离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包括气液、汽液、液液、液固、气固传质分离,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效率中。

速率分离(同相)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包括膜分离、场分离。

平稳分离的过程是(吸收,萃取)。

4.分离工程研究内容:研究和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开发和设计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包括适宜的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和操作条件的确定和优化。

5.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通过对传统分离过程进行改进、优化,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没有等途径,也要利用开发及使用新型的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技术、膜分离技术等。

6.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等。

7.在计算吸收设备时,需要对吸收组分作气、液两相的物料衡算,所得出在气、液相浓度的关系式称为操作线方程。

另外还须求得两相的相平衡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电泳
本章主要知识点
电泳的概念
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泳技术的分类 常用的凝胶电泳技术有哪些? 电泳装置的基本组成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的一般过程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琼脂糖电泳的特点及其应用
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双相电泳的概念及其特点
电泳的简单原理
第二节 等电点聚焦
等电点聚焦(IEF):利用蛋白质和氨基 酸等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在等电点 的pH下呈电中性,不发生泳动的特点进 行电泳分离。 在电泳设备中首先调配连续的pH梯度, 然后使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泳动到各自 等电点的 pH区域形成具有不同等电点 的蛋白质区带。
等电聚焦原理示意图
等电聚焦技术的关键在于pH梯度的建立 载体两性电解质的概念: 作为载体两性电解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 应该是两性的,使它们在分离柱中也能达到一 个平衡位置; – 应该可以作为“载体”,两性电解质不能用于
等电聚焦,只有载体两性电解质,即具有好的 导电性和好的缓冲能力的化合物才能用于等电 聚焦。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聚丙烯酰胺为 支持物,制成凝胶柱。 凝胶柱由二节凝胶组成(小节浓缩胶, 大节分离胶)。这二节胶孔径大小,缓 冲液离子成分和离子强度值,电场强度 都是不同的。
样品先被压缩一个薄层,然后进行 电泳。 一般经过三个效应,浓缩效应,分 子筛效应,电荷效应,使样品分离 效果好,分辨率高。
泳动速度V(cm/s) 泳动度(迁移率) 电场强度E(伏特/cm)
缺点:电泳中因通电发热等原因而引起 的对流,常回使已分离的溶质重新混合, 为防止对流,可将电泳在多孔介质中进 行,称为区带电泳。 区带电泳:应用支持介质的电泳,它表 示在一个电场的作用下,在某一支持物 上能将一个样品组成彻底分离成若干条 区带的过程。
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原理:
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多孔介质,不
仅能防止对流,把扩散减少到最低;而且其孔径大小 与生物大分子具有相似的数量级,能主动参与生物分 子的分离,具有分子筛效应。 因此,在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蛋白质分离时,
在电泳过程中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电荷密度,还取决
工作原理
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最主要的特性是它的带电行为,它们在不 同的pH环境中带不同数量的正电或负电,只是 在某一pH时,蛋白质的净电荷为0,此pH即为该 蛋白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蛋白质的等电点取决于它的氨基酸组成和构象, 是一个物理化学常数。 可以利用等电点差异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
(1)自由电泳:是最早的一种电泳 形式,目前已很少使用。
瑞典管内蛋白质溶液和 缓和液间有清晰可见界 面,然后加一电场,由 于界面处存在浓度梯度 因而产生折射梯度,利 用适当的光学系统可以 观察到界面的移动。
在电泳过程中,每个移动的界面相当于 某一特定的蛋白质,通过一定计算可得 其泳动度。
SDS-PAGE 的原理
蛋白质分子的解聚 – 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性试 剂,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 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三级结构;而强还原剂, 如二硫苏糖醇、β-巯基乙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之间 的二硫键断裂。 – 因此,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SDS和还原剂后,蛋白 质分子被解聚为组成它们的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 酸侧链与SDS结合后,形成带负电的蛋白质-SDS胶 束,所带电荷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消 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同时,蛋白质-SDS聚 合体的形状也基本相同,这就消除了在电泳过程中 分子形状对迁移率的影响。
分子筛效应
&
图中A,B,C均为阳离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电泳情况示意图 分子量大小依次为MA=MB>MC,所带电荷量相同QA=QB=QC。
常用的凝胶材料:聚丙烯酰胺、琼脂糖 凝胶。 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单体是神经毒 素,可积累。 凝胶电泳使用的凝胶种类和浓度根据分 离料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而异。
聚丙烯酰胺含量 7. 5%凝胶 3.5%凝胶 琼脂糖或琼脂糖 与聚丙烯酰胺混合物 孔径从小到大。
适用的分子量范围 10kD~1000kD 1000kD~5000kD >5000kD
垂直电泳槽及灌胶模具
电泳的一般过程
聚丙酰胺电泳
凝胶电泳与凝胶过滤的区别
在凝胶电泳中,样品混合物中各分子的 运动速度是小分子大于大分子物质,这 种凝胶过滤中的情况恰好相反,这是因 为在凝胶电泳中,系统里没有空隙体积, 只有充满整体凝胶的网状骨架,因此在 其内部大分子物质不及小分子物质容易 移动。
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原理
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是在支持介质
中加入载体两性电解质,通以直流电后在两极 之间形成稳定、连续和线性的pH梯度,当带电 的蛋白质分子进入该体系时,便会产生移动, 并聚集于相当于其等电点的位置。
等电聚焦分离示意图
常规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的区别
载体两性电解质和pH梯度的形成
定量测定:
凝胶电泳:装柱操作,铺板操作。 近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有了两个新 进展: A、不连续凝胶电泳。 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1、不连续凝胶电泳: 不连续凝胶由两层组成,上层为浓缩层 (丙烯酰胺2~3%),下层为分离层(丙 烯酰胺5~25%)。
蛋白质样品用SDS处理后亚基的解聚和 分子形状的改变
未知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基于上述SDS-PAGE的原理介绍,我们可 以利用SDS-PAGE电泳进行未知蛋白质的 分子量测定;
– 以不同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
得到不同标准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制作标准校
正曲线,然后对未知蛋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离子强度的选择
离子强度不宜过高,此时电导率低,产热少,电
泳速度快;但也不可过低,必须具有一定的缓冲 能力,过低的离子强度容易导致蛋白质絮凝。 一般选择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为0.01~0.1 mol/L之间
凝胶浓度的选择
由于PAGE电泳分离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电荷密度, 而且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形状。因此,与凝胶的分 子筛效应(即凝胶的孔径与电泳的分辨率、电泳速 度)密切相关。 根据凝胶孔径与被分离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将 凝胶分为: – 非排阻性凝胶(unrestrictive gel):浓度0.7 ~1.0%的琼脂糖凝胶; – 排阻性凝胶(restrictive gel):浓度大于1%的 琼脂糖凝胶和常规PAGE
于蛋白质的尺寸和形状。
PAGE可以用圆盘电泳、垂直电泳或水平电泳
电泳前的准备工作
缓冲系统的选择:
– 保证蛋白质的溶解性能、稳定性以及生物
活性的保持;
– 电泳时间和分辨率:从理论上讲PAGE可
以在任何pH进行,但实际上过酸或过碱的 条件下将发生某种水解(脱酰胺)。因此, pH应限制在3~10之间。
基本原理: SDS能以一定比例与蛋白质结合,并使 蛋白质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大大超过 原来所带电荷),从而使天然蛋白质分 子之间电荷差别下降乃至消除。同时蛋 白质的结构也在 SDS作用下变的松散 (蛋白质变成多肽),形状趋于一致, 排除了电泳过程中电荷的影响,使 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时,蛋白质迁移 率的差异仅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函数。
缓冲系统的选择原则
是两种标准的对立权衡
– 如果缓冲液的pH选择在远离样品中各种蛋白的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密度大,电泳 时间短,区带细而窄; – 如果缓冲pH选择在靠近被分离样品的一种或几 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则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电荷 密度差别大,分辨率就高;
因此,常常选择pH 8.0~9.5的缓冲,常用的缓冲 液有Tris-甘氨酸(pH 8.3~9.5),Tris-硼酸(pH 8.3~9.3)和Tris-醋酸(pH 7.2~8.5)
SDS-PAGE电泳,测定迁移率,从标准曲线得 到相应的分子量;
LgM = A - KRm
M—相对分子量 A—常数 K—斜率 Rm—迁移率
由于蛋白质结合SDS的量与蛋白质种类、pH、 I、缓冲液组成有关。一般都必须用已知相对 分子量蛋白质作为指示蛋白质、与被测样品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电泳,给出LgM –Rm曲线, 求出样品Rm值对应的LgM ,计算出被测样品 相对分子量。
装置:
特点: 优点:消除分子扩散引起的分离度下降。 缺点: 1、载体两性电解质对产品产生污染; 2、pH梯度的稳定性不高; 3、操作过程中发生凝胶脱水起皱现象。
载体两性电解质pH梯度等电聚焦
等电聚焦(isoelectrofocusing), IEF 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它两性分子的等电点不同, 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的pH梯度中进行蛋 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利用等电聚焦技术分离、分析的对象仅限于蛋白 质和两性分子。 根据建立pH梯度的原理不同,梯度有分为载体两 性电解质梯度(Carrier ampholytes pH gradient) 和固相梯度。
(2)区带电泳:在支持物上电泳时蛋 白质混合物被成若干区带。 根据支持物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4类: 滤纸电泳和薄膜电泳,粉末电泳,细丝 电泳,凝胶电泳。 多孔介质称为载体,应用最普通的是以 滤纸或凝胶为载体故称为纸电泳法或凝 胶电泳法。
第一节 凝胶电泳法
凝胶电泳的作用是基于凝胶过滤作用 (分子筛作用)和电泳淌度的双重机理, 所以它能获得较高的分辨率。 凝胶电泳:凝胶过滤作用(分子筛作用) 电泳淌度正比于 电荷数(电荷效应) 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运动速度称为离子淌 度或迁移率。
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常以颗粒分散在溶液 中,它们的净电荷取决于介质的H+浓度或与
其它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方式主要依据分子 尺寸大小和形状、分子所带电荷或分子的生 物学与化学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