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3.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word教案(4)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服饰等通过电视、网络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云南到底有多少种民族、各民族的沐足风情有哪些不同尚不是太清楚。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对云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拓宽学习视野。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附录4: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 题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班级
四年级
课 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知道云南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人文底蕴
审美情 趣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核心素养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实践创新
问题解 决
课标
懂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动
教 师 导学
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云南省,说说云南省的地图像什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建筑 环境 25个
节日 文化
作 业 设 计
必做
看课本第59页,说说这些民族建筑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习俗有哪些密切的联系。
选做
说说云南民族村的概况
教 学 反 思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

3-3-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1课时教案)2006-3-23

3-3-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1课时教案)2006-3-23

《品德与社会》四下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了解各大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音乐舞蹈、饮食习俗、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民族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展示资料等途径进一步感受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重点难点: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小组汇报进一步了解云南各大民族民族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初步探索地方特色的能力。

2、初步懂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同时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等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你知道吗?我们中国有一个地方是(边讲述边出示课件):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鸡蛋串着卖;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这边下雨那边晒,,数数呢,一共有18怪,请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中国的哪个省?2、展示云南风采:介绍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及图形的特点。

学生欣赏云南风采,初步谈谈对云南的感受。

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养育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有一句话叫“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那你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学生自由发言。

揭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二)汇报展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分小组整理资料。

(1)课前,同学们从建筑、音乐舞蹈、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你们各收集了哪些民族的资料?请你说说看(指名说)(2)好,下面就请收集到同一个民族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

然后请各小组把资料汇总在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所要展示的内容。

不过听清楚了,待会儿每个小组只能推荐出一个最能代表你们所介绍的民族的特色,看看是哪个小组介绍得最好,行吗?2、小组交流、准备并确定最具特色的内容及汇报展示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展示。

4、教师做汇报小结:哪个小组介绍的云南少数民族最具特色(或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因为云南的热情,让我们想贴得更近;因为云南的多面,让我们充满好奇;因为云南的智慧,让我们感到自豪。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二课时)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二课时)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第二课时,本课时教材以云南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通过介绍云南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风情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较少,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云南的少数民族及他们的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重点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5.案例分析: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4教案 浙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4教案 浙教版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好大一个家
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3.去年暑假,老师也去了云南,哪里真是太美了。看,这就是老师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的照片。想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镜头去云南旅游吧。【播放云南景色】
二、进入“民族村” 初步感知
1.出现“云南民族村”的画面,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图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简介民族村。我们的民族村正在招聘汉语导游呢,想去试试吗?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云南的少数民族了。
一起看看白族的歌舞《阿细跳月》
3.师:小导游们课了不起,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风俗。我想,民族村的领导一定会满意的。云南民族村里的民族太多了,他们的服饰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出示各色建筑,连线。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的房子要造成这样呢?对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板书:建筑 环境】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发现吗,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板书:节日 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为此教材一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 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发现这三篇课文的安排顺序知识能力的学习到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连贯的、递进的,教学层次十分清晰。

如 56个民族是一家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大团结。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是使孩子们知道我国有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了解民族自治区制度及风土人情。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进云南,知道云南是多民族特征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之乡,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是本单元学习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它主要安排了民族建筑、民族文化和知识闯关游园这两大版块的内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如下定位: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了解纳西族的东巴文,杨丽萍的孔雀舞。

4、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5、通过收集资料,闯关答题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情况。

6、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3教案 浙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3教案 浙教版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 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 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玩耍区分开。

教学准备:1. 课件;卡片;奖励卡。

2.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幸运52”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节目,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进行一场“幸运52”那样的闯关比赛,获胜的小组成为幸运擂主,将获得一份奖品。

我们今天的闯关地点在云南——(出示中国地图,找出云南,云南在我国西南部。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

二、了解云南为什么称为少数民族之乡。

【幸运第一关】幸运问答第1题:请说说云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先请看屏幕,然后回答。

看图片——说感受——得奖卡小结:彩云之南,世外桃源,人们还用“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来形容云南。

第2题:(出示云南人口分布图)在这幅云南地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少数民族。

请问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不必一一数完,感受到“多”即可。

)25个。

幸运第二关:说出几个云南的少数民族。

学生互相说——指名说——说出三个以上的得卡看课件了解,小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难怪人们称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呢!出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幸运第二关】幸运金手指从民族卡片中选出云南的少数民族。

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选三次——全对得奖励卡三、了解民族建筑。

【幸运第三关】幸运猜猜看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然后答题。

第1题: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一一说出——得奖励卡补充资料——个人得奖励卡第2题:猜猜看,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A. 云南温暖多雨,潮湿,雾大。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既生动又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对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蒙古族、藏族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应该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可能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到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歌曲《多彩的云南》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云南的魅力。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陈川——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

陈川——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

2018年九村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竞赛教学设计龙潭小学陈川2018年6月4日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浙教版)《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第3课。

让学生走进云南,知道云南是多民族特征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之乡,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服饰等通过电视、网络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云南到底有多少种民族、各民族的民族风情有哪些不同尚不是太清楚。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建筑、节日、服饰还是舞蹈等都与民族文化有关,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对课本内容进行重组,让学生经历“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对云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拓宽学习视野。

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通过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曼飞龙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的建筑都体现了民族文化;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3.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难点:懂得民族建筑、节日都与民族文化有关;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课前准备:1.教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从歌曲中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有几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民族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6.6%,所以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

其中云南居住着52种少数民族,所以云南被称作少数民族之乡。

(板书课题)活动二:初识云南,了解民族众多出示地图指指看,我们云南在哪里?我们云南处于祖国的西南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当堂检测:
1.请列举出云南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特色文化。
答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
2.请描述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影响。
答案:云南的自然环境多样,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形都有,这种多样性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例如,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而藏族生活在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少数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云南特色文化展示的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简要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和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和展示图片,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云南的兴趣,让他们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产生了好奇。同时,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在讨论和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然而,我在项目导向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小组在完成项目时遇到了困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云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和特色。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文化知识,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云南这个具有丰富少数民族资源的省份,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少数民族特点,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基本概况,知道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种类、分布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种类、分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有关云南的少数民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风情,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2.呈现(10分钟)介绍云南省的基本概况,展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地图,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少数民族,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如服饰、饮食习惯、节日等。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

浙教版品社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品社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片精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云南的地理、历史、民族特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景色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了解和感受云南的独特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云南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回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云南省的地图和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

3.准备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入课题,让学生谈谈对云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云南省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特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WORD版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WORD版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二单元《56个民族是一家》2、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4、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重点难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歌曲《大中华》。

(2)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3)我国地图。

2、学生准备:(1)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2)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族建筑”、“云南民族节日”、“云南民族村”为关键词语,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看图初步了解分布情况。

2、文字出示,配合讲解,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二、引入新课,知道云南省的位置。

1、引入新课: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省区,而景色优美的云南更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宁波育才小学 李茵
教材分析
本课的第二部分为总结性综合学习。让学生在查阅、搜集资料和游戏中趣味学习。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及民族之最。
2、培养搜集资料和分类整理,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3、初步明白得民族文化的重要,愿自觉地爱护和发扬。
②看一段舞蹈的录像,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跟着学一学。(蒙古族舞蹈)
③看一组图片,猜猜是哪个民族的特色运动?(朝鲜族)
④播放几首民族歌曲的片段,然后用连线的方法考考经历力。(蒙古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并简单介绍这几个民族歌曲的特点)
4、小结: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一节课如何讲得完呢?课后同学们能够再去搜集几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和特色文化好吗?
(教学要点: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约1700多万人。其中1500多万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luo巴族,人口约2800多个。多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同时课件展现相关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图片。
2、讨论61页第二题: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教学要点:在云南的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其他还有: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重点介绍几个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同时课件展现蒙古、藏、回、维吾尔族、满族的特色服饰及分布情形。
1、宣布闯关规则:在出题同学读完题后才能抢答,答对的同学能够为所在小组争得一顶博士帽。答错的,其他小组能够再抢答。最后博士帽最多的小组获得“民族知识小博士”称号。
2、各小组依次出题,并由组长公布答案,判定对错。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新部编本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少量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教课目标:1、经过听音乐、饮茶知道普洱茶是云南的特点茶,简单说明云南民族村,理解“一山不一样族,十里不一样天”的意思。

2、认识各民族的建筑与人们的居住环境、文化民俗有关,知道苗族、白族、傣族等民族的建筑。

3、认识各民族的比较有特点的节日。

4、感觉云南的美,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产生去云南游乐的念头。

教课要点:1.感觉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建筑、节日等特点,产生去云南游乐的念想。

教课难点:理解“一山不一样族,十里不一样天。

”教课准备:按学生人数准备学习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课前准备:播放音乐,并准备茶具。

(茶壶、茶杯、热水、茶叶)一、发言导入,走进云南1、饮茶师:刚刚,李老师在课间听着优美的歌曲给大家泡了一壶好茶,歌曲中说到的那个漂亮的地方就是这好茶的出产地。

那谁想来品品这茶?(请出 4 名学生上来)师说步骤:饮茶不是饮酒,一口喝干,你们听着老师给的词,一步步来做,可以吗?幻灯出示:观茶色-------闻茶香 ------- 饮茶味。

2、说茶味、说茶名师:谁来谈谈看这茶的滋味怎么?(随意发言)师小结:醇厚、平和、甘滑柔顺,绵甜可口,回味有点甜。

那你知道这是什么茶吗?如猜出是普洱茶,师直接发问:那普洱茶产自哪里呢?(云南)如猜不出,也直接引入。

3、导入课题师直接接话:看来今日老师给大家喝这茶,游这个茶乡想对了。

(其实或对),这是云南最闻名的普洱茶。

这看似极其平凡的普洱茶却为云南开拓了一条光辉的茶马古道,留下了浓厚的茶文化。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普洱茶的故乡------ 云南。

齐读。

抵达云南,你千万不要叫女的小姐,那边的人们女的都叫阿诗玛,男的阿黑哥,像你们这样的叫小阿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这是我国著名傣族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他表现了傣族姑娘如孔雀般美丽的舞姿,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杨丽萍还花了4年多的时间专门搜集了云南各山寨的民间舞蹈,并邀请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创编了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2004年3月,《云南映象》终于在上海大剧院完美绽放,一举囊括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中的五项大奖。2005年,《云南映象》开始了他的世界之旅,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3.师:在云南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50万以上的有苗族、纳西族等。看看他们的服饰多么漂亮,我们就去当当这些少数民族的导游吧。那个小组想当彝族的导游?……(发下标牌和资料)
三、当当小导游 深入了解民族特色
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资料,等会儿我们要从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和民族节日三个方面来介绍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资料,做准备。【播放葫芦丝音乐】
四、感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师:游览了美丽的云南,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许多人和你有一样的想法,想到云南去旅游。请看【出示数据】旅游人数还在逐年递增,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古老神秘和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云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让世界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
第三站:彝族山乡
彝族孩子们,快来吧。好漂亮的彝族服饰啊。快介绍介绍。
彝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吗?节日呢?(著名的火把节就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啊)
为什么要举行火把节呢?【学生介绍】
第四站:壮族山水村
重点介绍壮族的节日和建筑风格。
第五站:哈尼族风俗楼
重点介绍哈尼族的蘑菇房和特色服饰。
第六站:白族歌舞园
重点介绍白族的“三道茶”及白族的建筑。
2.老师教大家跳《阿细跳月》吧。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
六、总结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对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节课里也不能全部了解。老师推荐给大家一个网站:云南民族网,哪里一定有你想知道的内容。课后作业就是了解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好吗?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建筑 环境 25个
节日 文化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
一起看看白族的歌舞《阿细跳月》
3.师:小导游们课了不起,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风俗。我想,民族村的领导一定会满意的。云南民族村里的民族太多了,他们的服饰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出示各色建筑,连线。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的房子要造成这样呢?对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板书:建筑 环境】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发现吗,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板书:节日 文化】
歌舞《七彩云南》已经走入了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走进了美国。
3.师:为什么少数民族歌舞会那么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呢?(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风俗,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如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与众不同就是它的生命力!)【出示句子】
五、活动:跳跳《阿细跳月》
1.师:说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亲自跳一跳民族舞蹈,当一回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孩子吧。
3.去年暑假,老师也去了云南,哪里真是太美了。看,这就是老师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的照片。想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镜头去云南旅游吧。【播放云南景色】
二、进入“民族村” 初步感知
1.出现“云南民族村”的画面,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图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简介民族村。我们的民族村正在招聘汉语导游呢,想去试试吗?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云南的少数民族了。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好大一个家
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教学反思
师:让我们来看看苗族的服饰吧。哇,你们苗族人真有钱啊!披金戴银的。
【学生介绍苗族服饰特点。】
师:这图上的吊脚楼一定是你们苗族的特色建筑了?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介绍吊脚楼的特点】又是“因地制宜”的杰作,和环境密切相关。
师:那苗族又有什么样的节日呢?(花山节:爬花竿,吹芦笙)想听听芦笙吗?【播放芦笙曲】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把自己很喜欢的一首歌曲和大家分享,好吗?(播放《爱我中华》
师: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
2.师:对,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那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哪里吗?(板书:云南)
【出示中国地图,展示云南】云南在我国南部,古时被皇帝称为“彩云之南”,所以得名为“云南”。有一句话形容云南最贴切——“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云南居住者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看,整个省遍布了许多少数民族,所以云南又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板书课题)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节日吗?(泼水节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参加)老师找到一段泼水节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
师:原来泼水节的来历还有这么动人的传说啊。傣族人民泼洒着水,就是在泼洒着——(祝福、快乐)希望有机会大家也能去参加一次泼水节。
第二站:苗族吊脚楼
苗族山寨有人吗?【请苗族组的同学上台】
2.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步入多彩的民族村,去见识一下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吧。
第一站:傣族风情园
看,美丽的傣族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请傣族小组的同学上台】
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服饰呢?傣族的建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出示傣家竹楼】为什么要造竹楼呢?(因为云南的气候比较潮湿,竹楼不但通风防潮,而且可以避开虫蛇等动物。)哦,看来竹楼和当地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