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曲”拓展经典美术作品教学

合集下载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是指:观察、模仿和创造。

这些步骤是幼儿美术教育中必
不可少的步骤,有助于幼儿提高观察力、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第一步:观察
观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步,因为它帮助幼儿看到身边的事物,了解物体的形状、
颜色、大小、纹理等特征,从而发展视力、形象思维和形式把握能力。

观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当幼儿在戏中角色扮演或者在户外游戏时,也能发挥很
好的观察力,家长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第二步:模仿
模仿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二步。

这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如何构建物体形状和颜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观察到具体的对象,而且开始了解物体的本质。

模仿通过练习、
反复实验,以后幼儿就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模仿可以是由目前其生日的小朋友制作蛋糕,拼搭积木,甚至画画。

模仿能够帮助幼
儿模拟环境中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步:创造
创造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三步。

这一步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习如何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创造、以及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情感。

创造过程中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想画的画,或把自己喜欢的文化融入作品当中。

总体来看,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非常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并以此推动其综合思考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鉴赏高中美术作品三部曲

鉴赏高中美术作品三部曲

鉴赏高中美术作品三部曲作者:王林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04期绘画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语言(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现将心得与各位交流。

第一部:感悟为先一般来说,音乐、诗歌容易因感而悟,“悟”这个字非常重要,它不是理解,而是一种直觉,西方通常说感知,可是感悟比感知更重要。

我们听音乐或者读诗歌的时候,有时会痛哭流涕,有时会左右彷徨,这种境界就是所谓的因感而悟,悟到了某种东西说不出来,这便是欣赏的很高境界。

石涛说过:“画者,从于心者也。

”特别是对于有绘画天分的人来说,欣赏画也像欣赏音乐和诗歌一样有感而悟。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里面的蒙娜丽莎以及她神秘的微笑有很多解释,大多数中国人觉得她的微笑很美,但是也有欣赏者觉得这个微笑并不亲切,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天,在一个很普通的画廊里,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站在这幅名画面前跟她的同伴说:“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很像圣母的微笑,仔细看看,有很多圣母的元素在里面。

”这个女孩子正在美术系学习油画,不经意的一句话,点出了旷世名作的奥妙所在,这个女孩子就是有感而悟的例子。

有时候感和悟不是同时发生的,需要先感后悟。

徐渭的《墨葡萄图》,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鼻祖、源头,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觉得画面上的结构歪歪斜斜、颠颠簸簸,没有美感可言。

可是如果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它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它在历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就会结合历史情境作出恰当的评价,这叫先感后悟。

马奈是印象派的鼻祖,印象派有前期印象派、新印象派、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而马奈是印象派早期的画家。

有人说他的作品《奥林匹亚》主要是对当时法国宫廷上层社会生活糜烂、腐败的揭露和批判,可是这幅画在艺术史上不是这样定位的。

新界埠中心小学 仇优 美术

新界埠中心小学  仇优  美术

美术课三步曲单位:新界埠中心小学作者:仇优学科:小学美术【内容摘要】美术课教育内容比较广,不论是基础知识课,还是欣赏课、手工制作课,审美教育应是贯穿始终,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审美活动。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教师上美术课只是画出范例让学生模仿,没有多余的一句话,画完后也只有一个分数。

这样上课老师累,学生也失去乐趣。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改变美术课教学,让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的高兴!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谈一谈怎样上好美术课。

一、课前准备(前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从备课下手。

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脑各类书籍中搜寻素材。

自己动手制作,绘画一些范画等,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

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

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

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的地去感受,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优秀作品的欣赏、手工制作艺术品、基础知识的学习与造型训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及对智力开发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只有平日中善于观察,善于辨别美丑与真伪,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范画很重要,教师要多画一些范画给学生看,也可以学生的画大家一起学习欣赏。

现在我都会画一些范画上课前展示,再拿一些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大家传看。

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的欲望。

有些学生看到范画已经蠢蠢欲动,这时需要鼓励,助学生一臂之力。

二、课堂中(曲中):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也很大。

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边示教,但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

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涵盖了绘画、手工、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幼儿阶段的特点,幼儿美术教育需要注重创意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启发性。

在实施幼儿美术教育时,可以采用“三部曲”的方法,即观察、练习和欣赏,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技能和美感鉴赏能力。

一、观察观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步,它是幼儿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幼儿需要学习如何观察不同的事物,如观察花草、小动物、风景等等。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认识事物的不同特点、形状、颜色、构成和组合方式,为后续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幼儿美术教育需要开展各种不同的观察活动,如观察自然界的事物、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观察各种艺术品等等。

二、练习练习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二步,它是幼儿美术创作的基础。

在练习过程中,幼儿需要逐步习得绘画技能和手工制作技能,例如画笔的使用、画线的方法、色彩的运用、手工制作材料的操作等等。

练习阶段需要老师的指导和辅助,逐步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此,幼儿美术教育需要开展各种练习活动,如画画、剪纸、折纸、粘贴、拼图等等。

三、欣赏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三步,它是提高幼儿美感鉴赏能力和培养幼儿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

欣赏阶段需要向幼儿介绍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音乐、舞蹈等等,同时也需要让幼儿欣赏各种艺术品,如名画、雕塑作品、艺术摄影作品等等。

通过欣赏,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感和艺术情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为此,幼儿美术教育需要开展各种欣赏活动,如欣赏绘画作品、欣赏雕塑作品、欣赏音乐、欣赏舞蹈等等。

总之,幼儿美术教育需要注重观察、练习和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有效实施,才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美感鉴赏能力,为其以后的艺术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画有效教学“三步曲”

儿童画有效教学“三步曲”

儿童画有效教学“三步曲”儿童画是小学阶段绘画时要经历的一个绘画的种类,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孩子应该经历的尝试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去学习体验,既要了解绘画的简单知识,掌握简单的绘画技能,同时又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索。

用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加上自己最精彩的想象和创意,来完成一幅漂亮的画。

这幅画里更多的应该是孩子自己眼睛观察到的、自己心灵感觉到的、自己的思想触摸到的。

这样的画或许很美,色彩鲜艳,充满了天真的童趣,或许看上去并不让人满意,看上去不符合绘画的要求和规矩,看上去乱糟糟的,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去指责和矫正,而应该去积极地引导,最重要的是不要丢掉孩子最珍贵的童心和童趣。

孩子最初接触儿童画,看到面前是一张白纸,可能还有一盒五颜六色的彩笔,内心应该是既高兴又兴奋,还有些紧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般把美术中的儿童画教学分为临画、改画、创作画等几个种类,这几种画画的模式几乎贯穿于整个儿童画的全过程。

一、临画——学画的基础临画是对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临摹的学习方法。

临摹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去掌握绘画的造型规律、特点,临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甚至是一条捷径。

临画可以向好的作品学习写生方法和造型规律。

同时,临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小学生临摹的重点应该是认识和感受,认识一些名画,初略感受画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在临画之前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风格的画,这样学生才会更有灵感,才会有激情,才会更认真和细心。

临摹时要做好准备,先理解领会原画的真情实感,体味原作的绘制过程。

学生可以整幅去临,也可以部分临;既可以追求画面整体效果,也可以从中专门学习自己喜欢的某一技法。

这样有针对性的临摹,一般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也只有做到让学生和临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水平层次相适应,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学生的画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改画——思维的飞跃改画是儿童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种改画是传统的改,把自己画里不成功的,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再加工,留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画看上去更加漂亮。

浅谈美术活动的“三步曲”

浅谈美术活动的“三步曲”

浅谈美术活动的“三步曲”作者:许晓琴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给范例欣赏以灵性、留自主创造之空间、融幼儿作品入环境创设三个方面入手,尊重幼儿的绘画特点,激发和巩固幼儿的美术兴趣,在进行技能技巧和主体性的培养的同时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奏出美术活动的三步畅想曲。

[关键词]:自主创造美术活动绘画特点一、给范例欣赏以灵性1.充分挖掘范例中的童话故事孩子天生爱听故事,尤其是“万物都有灵”的童话故事,赋予了所有动物、植物,甚至是一切物体的生命。

我尝试以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观察事物,遵循“万物皆有灵”的特点,挖掘范例中的隐形故事,让范例有声有色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

比如,在欣赏范画“熊猫”的时候,我给幼儿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天刚亮,勤劳的大熊猫就起床了,它慢呼呼地来到屋外,伸伸臂、踢踢腿,认真地做着早操,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格外舒畅。

”很快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

虽然图中只有一只熊猫,但我将故事讲得简短而有趣。

声图并茂的童话故事使我们的范例欣赏富有情趣、充满吸引力、浪漫精彩,让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

2.主动发现范例中的美轮美奂过去美术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而忽略了思维,现在也不能因为强调思维训练而忽视基础的知识技能。

为了让思维和技能的掌握并存,为了既让美轮美奂的范例展现在幼儿面前,又让幼儿主动欣赏,我强调幼儿先会想再会画,这是因为思维在先表达在后,“意在笔先”,两者不能偏废。

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去看、去想、去说,引导幼儿去发现并说出“范画中,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正因为我们相信“小孩不小”,在欣赏范画“熊猫”的时候,幼儿的所想所说让人刮目相看。

有幼儿说:“我喜欢熊猫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圆圆的四条腿、圆圆的耳朵和眼睛。

可爱!”有幼儿说:“我喜欢熊猫黑白的衣服,干净!”还有幼儿说:“我喜欢大大的熊猫,健康!”二、留自主创造之空间1.鼓励独具匠心的美术创造不完整的范画就相当于给幼儿提供了自主创造的小游戏,幼儿可以在“小小的一片天”里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创造出独具匠心的画面。

美术课堂自主学习三步曲

美术课堂自主学习三步曲

美术课堂自主学习三步曲1.导入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设计及使用。

每节新授课的导入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首先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及时的切入主题进入情境教学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受到良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线》一课,我在课前让学生带了一些线来,哪一种线都可以。

上课时,我让学生们把带来的线自己编一种玩法,有的学生把一根线两头打个结,和同桌一起玩“挑花线”游戏,有的学生拿橡皮筋,自己用手指编了个“五角星”,有的学生用线编了个“中国结”,还有的学生把一个铜钱放在线的中央,两只手用力绕圈。

通过自己手上的一根线,找出不同的玩法,随后各个拿出自己的杰作当众表演,从这个游戏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玩还是有一套的,接着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手中的线发生了哪些变化?它的形态有哪些?学生答:弧线、交叉线、斜线……引导学生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线,从而导入了新课,学生从游戏的快乐中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进行曲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孩子在美术创作中主动、大胆、有条理、会构思了,不再缩手缩脚了,他们的思维不在受成人的限制,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表现,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不拘一格的作品来。

《面具制作》这课为例,师: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形象出现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学生互相交流设计方案。

讲一讲自己的设计思路,介绍设计的特点和优势。

此时,教师用课件展示几种用不同方法制作面具,让学生说说这些面具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再让学生看看我们手中的材料,有卡纸、羽毛、彩带……想一想我们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利用?讲一讲,你准备用哪一种材料设计制作?教师鼓励创新,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材料。

结果,学生的作业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的作品采用了多种方式,有绘画、撕贴等,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面具。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可以搬到课堂上来。

这对于课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也大有帮助。

优化幼儿园美术活动“三步曲”

优化幼儿园美术活动“三步曲”

优化幼儿园美术活动“三步曲”作者:金立萍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年第09期幼儿美术活动,它涵盖了幼儿身体和心灵发展的广阔历程,是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创造能力最理想的手段之一。

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幼儿双手的灵活性,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幼儿脑的发育、思维的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美术活动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才能让幼儿的作品灵动、有个性?”带着疑惑,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我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固然好,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摒弃,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美术活动。

一、活动前的准备策略(一)教师的准备: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客观判断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度。

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由于受到直觉的限制,幼儿时期形成的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所以,在确定美术教学目标时必须避免两种提法:一是把画出某一具体图象当作目标,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

2、选择内容。

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愿望。

所以,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

如在教小班幼儿学画饼干时,当小朋友在幼儿园吃牛奶饼干时,老师就让小朋友观察饼干的形状及特征,还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口味和形状的饼干集体进行观察、品尝,于是,围绕这一有趣的饼干品尝会,运用海绵拓印和添画点、线的方法让小班幼儿达到了点线练习的技能,这就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主观愿望和需要。

3、工具、材料的准备。

美术活动的特点是工具材料种类繁多,广阔的大自然和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就是材料的来源地。

为确保幼儿安全,必须注意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确保剪刀、刀具、棒等的安全使用。

在美术工具、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可以根据兴趣、能力等因素有所侧重,但在选用工具、材料时必须注重幼儿年龄特点,为每一次美术活动选择最适合的材料进行表现,还可体现资源再利用。

优化幼儿园美术活动“三步曲”

优化幼儿园美术活动“三步曲”

所 以 ,教 师应 选 择那 些 有 足够 吸 引 力 的 内 容 并 进 行 艺术 加 工 ,认 真研 究 内容 与技 能
的 内在 联 系 ,把技 能 表 现 自然 地 融 人 内 容
( ) 一 教师 的准 备 : 1 确定 教 学 目 。 、 标 容 的 吸 引 下 产 生 的 强 烈 的 自我 表 现 愿 望 。
( ) 设情 景 , 发 幼儿创 作欲 望 。 一 创 激 兴趣 是孩 子 前进 的动 力 。教学 情 境能 引起 幼儿 积极 的 、 康 的情 感 体验 , 健 直接 提 高幼 儿对 美术 活动 的兴 趣 和 积极 性 ,使 美 术 活动 成为 幼儿 主动 进行 的 、 乐 的事情 。 快 在组织 幼儿 美术 活动 的过 程 中, 师应 教 该 考 虑 孩子 的年 龄 特 点 , 用 语 言描 绘 情 运 景 、 媒 体演 示情 景 、 乐 渲染 情 景 等 多种 多 音 手段 创设 情 景 。通过 和 孩子 谈话 , 或通过 讲 故 事 、 景表 演 等导 人 教学 内容 , 情 用语 言 的 描述 来 创 设与 美 术活 动 有 关 的情 境 ,并 采 用 游戏 化 的手段 , 教育 语 言成 为孩 子能 听 使
的认 识。接 着 , 编 了一 个《 叉 蚂蚁 王 国》 故 的
事 , 象 、 体 地介 绍 蚂蚁 的形 态 、 形 具 习性 , 并
象 、 能力 最理 想的手 段之 一 。 创造 在活 动 中 , 不 仅增 强 了幼儿 双手 的灵 活性 , 进 了幼儿 促 动 手能 力 的提 高 ,更 有利 于幼 儿脑 的发育 、 思 维 的发展 。那 么 “ 如何进 行 美术 活动 才能 最 有效 的发 挥它 的作用 ? 能让幼 儿 的作 品 才 灵 动 、 个性 ? ” 着 疑惑 , 有 带 总结 了以往 的经 验。 我认 为 新 的教 学 模式 固然好 , 但传 统 的 教 学方 法也 不能 完全 摒弃 , 关键 在 于如 何运 用 有效 的教学 策略 进行 美术 活动 。

美术课堂中自主探究三部曲

美术课堂中自主探究三部曲

美术课堂中自主探究三部曲作者:薛青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8期我尝试在美术课堂中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着手,让学生亲历生活,体验合作、展示、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共同探究出美术学习的乐趣。

一、拨动学生好奇的心弦,构建一种探究欲望我抓住学生普遍好奇心特别强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变化教学的方式,不断去撩拨孩子们好奇的心弦,构建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狮子大王》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狮子大王想换发型的故事,可是换成什么样的新发型呢?我先请学生想,学生的建议不多,几只小手举起说了“烫成卷发”就没什么新的想法了。

我出示了几根长着绿叶的树枝,不理会学生好奇的眼光,将它们粘贴在狮子头部。

学生看见狮子常见的鬃毛竟然被树枝代替,而且很漂亮,不禁发出惊呼。

于是,狮子有了很多新的发型:太阳花型、棒棒糖型、云朵型、鱼尾巴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被学生的热情感动着,他们的好奇心就像一颗火种,我只提供了一点点适宜的条件,他们的思维就迸发出绚丽的火花,探究出那么多有新意的想法,把创造的天空渲染得那么多姿多彩。

二、妙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多种探究学习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意思是指“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强烈的兴趣去探索新知的话,他们的思维会非常积极,对所学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好,因此,课堂上就精彩不断了。

学生探究学习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根据每个学习内容的不同,我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

比如《玩具总动员》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家里的玩具带来,在课堂上和同伴一起玩一玩,找找和家里自己玩玩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比哪一组玩出新花样;《艺术品中的动物》一课,我就让有条件的学生进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发动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资料;《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我带学生走出教室,到教室外面寻找各种各样的树叶进行拓印;《画夜景》一课,我提前让孩子们利用双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拍夜景,并把照片打印出来拿到课堂上交流。

美术情境三步曲

美术情境三步曲

美术情境三步曲曾经几时,我们中国的美术教师认为既然是美术课就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画像,如何使画面如成人般规范,通过美术课教给学生以美术技能。

确实,今天我们很多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已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重视在美术课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不教而教”,如美国教师一般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创作,教师只是旁观者。

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做法是否可取呢?其实,情境三步曲促进儿童艺术创意与技能和谐发展的小学生绘画创作指导思路。

一、借助语言文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意。

人类语言文学的源泉是生活。

汉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讲究情致、意韵,更适合进行情境教学。

儿童语言文学作品情节生动,内容丰富,人为地创设语言文学情境,不仅可以成为儿童艺术创意发展的特定环境,也可以成为儿童学习艺术技能的生动场景。

二、创设观察情境,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

在欣赏儿童美术作品时,常常为看见作品中大量的简笔画、卡通形象而感到惋惜,作品缺少生活气息,没有体现出儿童美术所特有的童心、童趣。

究其原因是教师(或家长)引导儿童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不够,将儿童美术创作与观察、写生割裂开来。

经常开展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培养了孩子们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世界的细微变化的观察习惯,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在粗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趋向精细的观察。

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

学生观察的过程实质就是加强儿童的生活感受,进一步培养儿童认识能力、表现能力的过程。

创设观察情境,学生便产生了一种绘画的心理倾向,即对自己印象最深刻、感觉最强烈的物像进行写生。

三、利用欣赏情境,使学生的创意与技能统一起来。

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看书时喜欢看其中的画,对文字则全然不顾,这说明孩子很早就对画产生了兴趣。

孩子绘画水准的高低与欣赏绘画的能力有关。

孩子欣赏绘画时,能看出画面上的主要形象或简单情节,甚至能看出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形象与画面背景的关系,并且可以用短句表达出来。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和审美情趣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三部曲”教学法来引导孩子进行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帮助他们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就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曲:感知与体验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部曲是感知与体验。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接触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和结构,培养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给予他们丰富的感官刺激,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艺术活动,帮助幼儿进行艺术体验。

让幼儿用手指在纸上涂抹颜料,感受颜料的触感和色彩的变化;或者让幼儿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贴、剪纸等手工艺美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感知和体验中逐渐形成对美的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

第二部曲:模仿与创作在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二部曲中,重点是模仿与创作。

在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艺术作品,让他们模仿描绘,锻炼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或者给幼儿提供一些主题和素材,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部曲:鉴赏与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美术活动,帮助幼儿进行艺术交流和合作。

让幼儿通过观摩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或者让幼儿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些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在鉴赏和评价中逐渐形成对美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评价。

幼儿美术教育的“三部曲”包括感知与体验、模仿与创作、鉴赏与评价三个阶段。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三个阶段,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和教学手段,引导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帮助他们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三步曲”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三步曲”
的“ 水果 宴会 ” 内容 就 会更 生 动 、 更丰富。
不 出去 , 小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漂亮的帽子 。 孩
子 们 兴趣 很 高 , 有 的用 各种 线 条 来装 饰 帽 子 , 有
的用图案装饰帽子 ,有 的用漂亮 的颜色装饰 帽
子。 每 一顶 帽子 都带 有 幼儿 独特 的个性 特 征 , 也 是 他们 思 想 、 情 感 的一 种表 达 。通过 绘 画 活 动 ,
孩 子 的想 象 力 得 到 了充 分 的发 挥 ,他们 的绘 画 能 力也 有 了很 大 的 进步 。
美术活动的第二个步骤 ,也是创意美术活动开
展 的重 要 环 节 。 通 过合 理 地 将情 境 教 学 、 学 与 玩 有 效结 合 起 来 , 能 够 充分 激 发 幼 儿 的绘 画 兴趣 。
( 一) 创 设情 境 。 激发 幼儿 的绘 画兴趣
训练” 能够为幼儿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
对事物具有一定 的记忆基础之后 , 再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作 。 这样有利于幼儿创作 出独特 的美术作 品。
如 何 进 行表 象 训 练 呢? 我 在 长期 的教 学 实
践 中 ,初 步 总结 出 四个 教学 环 节 :一 是 观察 形
象、 情景体验环节 ; 二是 引导提 问、 巩 固认 识 环
造的快乐 。” 在幼儿教育过程 中 , 开展创 意美术
儿 美术学 习的 兴趣 , 培养幼儿 的创 造力 具有非 常重要的 意义 。基 于此 , 提 出幼儿创 意美术教 学开展表
象训 练、 培养幼儿兴趣 和拓展 幼儿想 象三个步骤 , 环环 相扣 、 紧密结合 , 以此提 升 幼儿创意 美术教 学的
水平 , 促进 幼儿更好 的发展 。

儿童绘画教学有效指导“三步曲”

儿童绘画教学有效指导“三步曲”
也 了解别 人 的感受 ; 既发展 口语 表达 能力 , 培养 倾 听习 也
比例及各 菊花间 的重叠 、 遮掩等 。 2 引导 学生观察现 实 生活的人事 关 系。在绘 画活动 . 之前 引导仔 细 的观察 , 以 丰富学 生 的感性 经验 , 可 使学 生 在绘画过 程 中画 面内容更加 丰 富多 彩。 如命题 画 “ 马路 ” 大 “ 马路 上有什 么 、 马路上 多 了什 么” 大 大 等等 , 引导 观察 骑 车、 开车 、 行人 的不 同姿势 。
和抒发情 感 。
教师在 学生绘 画教学活 动中的有效 指导 , 旨在 激发学 生 兴趣 , 引导学 生观 察 , 允许 学 生说画 , 发学 生想 像 、 启 鼓
中, 学生绘 画激情和灵 感也被 充分激发 。画后 展示 绘画作
品, 发现学 生除 了画形态各异 的小鸡 外 , 还有吃 虫 的小 鸡 、 晒太 阳的鸡宝 宝 、还有一个 学生 画了鸡宝 宝和鸡 妈妈 , 内
容丰 富极 了。 ,
能获得满 足感和绘 画的激情 , 也便 于学生从 讨论 内容 中选 择一个 主题作 为 自己绘 画表 现 的内容 , 去表 达 自己的愿望
极、 主动地参 与绘 画活动 中 、 更能使 学生插上 想像 的翅膀 , 将 童心 、 童趣从 笔端充分 表露 出来 。学生在 讨论过 程 中也
球, 身体 是 大皮 球 ” 有 的说 “ 鸡 的嘴 巴尖 尖 的 , 吃 虫 , 小 会
子 ”还 有 的问“ , 小鸡 是怎么生 出来 的” 在 尽情地 聊的过程 。
二 、 说 、 说 多 让
惯 。活动后 的“ 画” 包括 了对学 生作 品的评价 , 相互 说 还 在
评价 交流 中学 习 、 高 了绘 画技能 。教 师对充 满童趣 和创 提

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的“三部曲”

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的“三部曲”


教师 在 为 学生展 示 的同时, 教 师还 要对 学生加 到 良好 的示范作用 。在 这个课例 中, 先是为 课 堂 问题 导入 , 激 发 学生 学 以 引导 , 让 学生在 比较 中不 断观 察 、 思考 为 了引入 人物 肖像 画的教 学课题 ,
给予 苏州 园林 的特 点 , 展 示过 程 中也 可 辅 以 学 生确定 了各 自的同桌 为观 察对象 , 让学生记 忆同桌 的脸型 牡 丹 亭》 等 古色古香 又 与 园林 艺术相 关 学生充分 的时 间, “ 学起 于 思 , 思 源于疑 ” , 教 师在课 堂 《 和表 情 , 学 生很容 易被这 种 轻松 、 有趣 的 当曲 目中出现“ 朝飞暮卷 , 云 霞翠 导入 中可 以通过巧 妙地设计课 堂 问题 , 为 的 曲 目,
教学 心得
ART EDUCAT1 0N RESEAR CH
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的“ 三部 曲”
口孙冰 艳
摘 要: 良好 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 , 优 秀的课 堂导入 能够在课 堂一 开始便抓 住 学生 的注意力 , 让 学生尽早进入课 堂学习状态 , 是
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文章主要从课堂问题导入、 图片欣赏导入、 学生直接导入三方面分析了初中关术课堂教学的导
生 的学 习兴趣和 学 习动机 , 让 学生在课 堂 入 课 堂 内容 。 桌? ” 在学生 画好之 后, 教 师利 用学生 的作 中主动感 受美 、 欣 赏美 、 评价美 , 唤起 学生 如, 在 学 习《 苏州 园林 》 这 一课 时 , 教 品引出 了本节课 的课题。 的审美感知 。通过教 学实践 , 笔者 认为 可 师可 以将 我 国各地 区具 有代 表性 的园林 学生直 接 演示 导入课 题 的手段 能够 以从 以下几方 面优化美 术课 堂导入 , 提 高 建 筑 图片 集 中起 来 , 对 其他 学生起 分 类做 成演 示文 稿 , 充分 凸显学生 的主体地 位 , 课 堂教 学质量。

略谈“幼儿快乐绘画三步曲”教学方法

略谈“幼儿快乐绘画三步曲”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教学方法 ·150· 生的求胜心,加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欲望。

当然,也可以举办舞台剧,将教室作为学生的舞台,他们都是演员,将苍白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的表演。

这些具体的活动,能够充分吸引高中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此,自然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开展课堂活动,是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

三、重视课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很好地教过我们该如何学习。

所谓学习,并不是指一味地看书、做题,沉浸在书本中,那样学到的永远只是别人的成果,而不是自己的东西,根本无法发挥学习的最大意义。

真正会学习的人,就是在看过别人的知识后,再加以思考,用心体会,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触,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

这也就是说,课后思考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而言极其重要,老师必须要充分重视。

例如,上完一节课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写一篇读后感,学完一篇文章,肯定会对这篇课文多多少少都有些感悟,其实写读后感就是一个课后思考的过程。

有的文章,尤其是带有情节性的文章,虽然作者写完了,但是并没有写到最后的结局,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它写一个后续,甚至还可以开展研讨会,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探讨刚学过的课文,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听一听别人的认识。

这些都属于课后思考的内容,只有学生真正用心去学,而不是敷衍了事,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重视课后思考,是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

四、合理评价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教学评价是一门文字的艺术,在语文课中实施文字的艺术也可以体现在教学评价上。

可以说,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过去的教学评价总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导,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考核导致高中语文评价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教师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学习,这都是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进行合理评价,改进评价方式,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范画三步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范画三步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范画三步曲”美术教学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一门学科,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课堂教学中范画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范画的实际操作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影响。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操作范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前几天刚刚进行了五年级上册第14课《古人的梦想——飞天》的教学,课后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对范画的操作真的需要重新认识。

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讲佛教艺术,第二课时先是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范画完一个飞天,再让学生画。

课后拿到学生作业一看,觉得这两节课我算是白白浪费时间了。

学生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出飞天的人物特点、动作特点、服饰特点这三大特点。

可是回忆课堂教学中我的范画过程,对这三大特点是重点强调,而且是边画边讲解。

但是学生的作业明确告诉我自己的教学是失败的。

课后认真反思,询问学生对我这节课的看法,自己才恍然大悟。

范画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因此,教师要想更多地发挥出范画的作用,必须明确范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意义。

经过反复思考,在另外一个班级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这样操作的效果明显提高。

我将新的范画操作定为“范画三步曲”:第一步:选择范画题材范画的选择指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范画题材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该准确分析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教学的范画来进行教学。

范画的准确选择,能使教师更加轻松地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使学生更轻松地从范画中学到作品的绘画特点和绘画技能。

相反,如果教师在范画的选择上出现问题,就会减弱范画的作用,可能使教师的范画成为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过程。

如何准确选择范画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教师对范画的选择要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力求能从一幅范画过程中集中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赏趣 读形 品意 ——小学美术有效欣赏教学三部曲

赏趣 读形 品意 ——小学美术有效欣赏教学三部曲

赏趣读形品意——小学美术有效欣赏教学三部曲《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提到:“欣赏活动是从感性开始的,当学生打开课本时,第一眼看到美术作品时,往往喜不自禁,但有时也会一脸茫然。

这种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反应是欣赏活动的起点。

欣赏活动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它还要进入理性分析的层面,于是就有了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分析作品,从美术史的角度和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作品的意义等活动,才能最终完成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一、赏趣,享受赏之乐趣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

”美术欣赏教学也是这个道理。

试想,整堂课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或者提问式的交流,以及没有课前准备的课堂探讨,那么学生并将是提不起兴趣,进而会觉得这样的一堂欣赏课极没意思。

如此慵懒、死沉的教学方式估计带来的后果恐怕会是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厌倦,以及落下个对欣赏课“枯燥”的评价。

借此可见,营造一堂生动有趣的美术欣赏课刻不容缓。

为了改变以上提及的那种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尝试互动激趣、对比激趣、内容激趣这几个手段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趣味性,力图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美术鉴赏能力。

(一)互动激趣“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

”美术教学的互动对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参与性”的学习培养,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观察世界能力,塑造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美术欣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游戏体验等美术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对作品的补充和理解。

例如:在《艺术》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点线面的交响》中,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以致他的绘画作品内融入了许多音乐元素。

在欣赏这些作品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听音涂画”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分别将自己听到的几首交响乐曲的感受用水粉颜料和点、线、面等绘画元素在纸张上抒情达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经典美术作品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其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对经典美术作品教学步骤提出了“读―说―画”三步曲,经过孩子“读”画、“说”画、“画”画,建立起大师作品和孩子情感交流的桥梁,唤起幼儿无限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

关键词:“读”画“说”画“画”画
一、“读”画,读出大师的艺术情感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需要让孩子与经典美术作品生活在一起,使其成为生活中的朋友,见面点点头,走过回回头,这样孩子与美的作品接触多了,起点也就高了,对美的视觉体验和选择也会更敏感。

在经典美术作品库中,每幅作品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独特性,要么侧重于色彩,要么侧重于线条,亦或是构图和情感等等方面。

因此,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要巧妙地引导幼儿来“读”画。

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梦》时,播放背景音乐《舒伯特小夜曲》,请孩子闭上眼睛,把自己假想为画中的妈妈,然后跟着老师说的话展开想象:“我躺在软软的沙发上……我很放松……我做了个梦……我梦见了……”通过这样的感受,孩子可以较快地进入角色,从而较快地理解作品。

在欣赏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孩子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感受人物的心情,从人物的所处的环境和色调、构图等方面感受作品的意蕴。

相信通过对各位大师名画的欣赏,超越了时间的距离,孩子们能与大师们的作品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说”画,说出自己的艺术体验
1.我看到: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上的欣赏。

主要引导孩子观察作品画面,从画面表现的景物、构图、主要的色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等方面引导孩子整体了解作品,并有意识地观摩画面细节。

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时候,教师指出的主要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吗?”“从画画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
在幼儿描述阶段,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让幼儿充分表达。

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地陈述清楚。

2.我觉得:从直观引申到理解,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觉到、我好想听到、我可以闻到等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形式带领孩子走进作品,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阶段。

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也可以自己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反复多次地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让幼儿真正地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

3.我想到:结合观察体会,表达所思所想,也是审美判断形成阶段,这是活动的难点。

以《大碗岛的星期天》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后,有什么感觉?”“这幅画在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为什么?”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法,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观点,对有困难的孩子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要为孩子语言表达搭建“基石”,让孩子有话说、能说好。

三、“画”画,画出自己的艺术感受
幼儿在欣赏之后不可能按照原画画下来。

因此,我们要合理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构图、
色彩等,感受其中的意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将难点前置:有些作品内容复杂,在一个活动中进行全面的创作难度较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技能掌握水平,将内容分段,使创作的指向性更明确。

2.改变创作形式和作画对象:在欣赏过程中,有些作品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拘泥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无法创作,为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可以利用改变操作材料的形式,从另一途径帮助幼儿完成创作。

在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教师可以将画面进行分割,分成孩子人数的份数,每个孩子拿着原图上的一张纸片,模仿大师的笔触重现经典,最后作品的呈现就是另一幅孩子的“星月夜”,虽没有大师一样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但却有着孩子更灵动、更稚嫩的向大师致敬的精神。

就是这样简单的操作过程,不仅让孩子感受了快乐,更是拉近了孩子与大师间的距离,这仅仅是源于简单地改变了创作形式和创作对象。

3.游戏化的作画过程:我们在创作活动中更注重孩子感受的过程,用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体验,这样的创作方式非游戏莫属。

因此,让孩子和艺术玩玩花样成为了课题研究的“新宠”。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经典美术作品教学旨在让幼儿感受作品与激发幼儿因欣赏而激起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新能力,从而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