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摩擦起电》课件[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公开课摩擦起电大班、

公开课摩擦起电大班、
大班科学
摩擦起电
坛山街道中心幼儿园 刘媛媛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 想和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 设。
2、引导幼儿探究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并体会到科学知 识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3、使幼儿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 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 态度,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无限乐趣,树立科 学研究的信心。

1
2
3
实验要求: 1、团结合作,明确分工
, 2、小心使用易碎的物品
3、纸屑等尽量不要弄ຫໍສະໝຸດ 地上4、倒数10,9,8,7……1回到座位上
实验要求: 1、团结合作,明确分工
, 2、小心使用易碎的物品
3、纸屑等尽量不要弄到地上
4、倒数10,9,8,7……1回到座位上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教学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现象。

2.能够简单描述摩擦起电的原理。

3.掌握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学素材:橡皮球、毛毯、塑料勺子、羊毛、塑料杯等
2.教学环境:教室或操场
3.教师准备:熟悉摩擦起电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步骤。

教学内容
1. 引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物体摩擦后可以产生电荷呢?
•引导学生看到摩擦起电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
1.取出橡皮球、毛毯。

2.让学生用毛毯摩擦橡皮球,观察橡皮球摩擦后的变化。

3.再用毛毯摩擦另一种材料,如塑料勺子,观察变化。

4.让学生分组进行摩擦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享不同材料摩擦后产生的电荷情况。

•讨论摩擦起电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摩擦时物体上的电荷转移过程。

4. 拓展练习
•给学生提供一些摩擦起电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摩擦起电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摩擦起电的基
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希望通过这节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探索欲望。

摩擦起电的两种电荷PPT教学课件

摩擦起电的两种电荷PPT教学课件
2、实验室里常用验 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
3、放在一起的等量 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 现象叫中和
典型例题
例题1.自然界只有 物体失去部分电子带 子的物体带 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种电荷.中性 电,得到多余电
分析: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 荷.由于电子带负电,若中性物体失去 电子,将带上正电荷;若中性物体得到 电子,将带上负电荷.
在线讨论:
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 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 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 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 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原子半径 2.离子半径 3.单质的氧化性 4.和H2化合的能力 5、HX的还原性 6、HX的稳定性 7、HX水溶液的酸性 8、单质和水反应的能力
2、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_______色、有 ______________气味的、比空气_____的有 _____气体、易液化,____溶于水。常温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_____体积的氯气。
检查预习:
3、写方程式 Na + Cl2 —— Fe +Cl2 —— Cu + Cl2 —— H2 + Cl2 —— P+Cl2 —— Si +Cl2 —— Cl2+H2O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摩擦起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摩擦起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摩擦起电》有电。

好麻!”但是孩子们都说不清“电”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自己会被电到?为什么夏天不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秋天和冬天却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样的摩擦起电现象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常地出现,孩子们也产生了各种的疑问,所以针对这一客观存在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我想引领孩子们去思考、探究,发展孩子的科学的探索能力,感受奇妙地自然现象。

以下是我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探索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请幼儿一起玩“叫醒小蛇”的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与教师的桌面上一人一把塑料牙刷、纸片“小蛇”,教师与幼儿分别用塑料牙刷吸引纸片“小蛇”。

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与自己的“小蛇”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自己没有叫醒“小蛇”?2、教师揭示:因为老师在叫醒“小蛇”之前把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了一会儿,使塑料牙刷上带上了静电,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老师的塑料牙刷能叫醒“小蛇”。

3、请幼儿用塑料牙刷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一会儿,用摩擦后的牙刷再次叫醒“小蛇”,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出示材料,引发幼儿猜测,并尝试实验操作。

1、向幼儿出示材料盒,请幼儿观察材料盒里都有哪些材料。

2、引导幼儿猜测:材料盒一中的材料在材料盒二中的材料上摩擦一会儿是否会吸起材料盒三中的小物品?(1)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2)用绸子、毛皮或尼龙布料在塑料牙刷、塑料梳子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子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3)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4)用摩擦过的签字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5)用摩擦过的水彩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6)用摩擦过的木质铅笔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7)用摩擦过的橡皮靠近纸屑、泡沫、羽毛等轻小物体。

3、向幼儿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记录下猜测结果,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证实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

二、电荷的种类 实验探究: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1)将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相互排斥
2)将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相互排斥 3)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
相互吸引
讨论: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电”。
做一做
想一想
请同学们用一只塑料笔或者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或者衣 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去靠近纸屑。 看到的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纸屑。 这是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
还有什么现象是摩擦起电?
梳子梳头发、冬天晚上脱毛衣
这时产生的电很厉害,电压可达几万伏。
摩擦过的物体有什么现象? 吸引轻小物体。
一、摩擦起电
1)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就说明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 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2)摩擦起电:
小知识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静电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它却可以引起其他严重后果,要加以防 止。例如:运送汽油的汽车在行驶时,里面的汽油不断与油槽壁碰撞发生 摩擦,使油槽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导电,油槽带的电荷不能通过它 传到地下,会在油槽里越聚越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 花,使极易燃烧的汽油发生燃烧爆炸。所以在车尾上装一根极易导电的铁 链拖在地上,油槽里的电荷通过铁链转移到地面,避免发生电火花而使汽 油燃烧爆炸。 又如在加油站墙壁上写着“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的巨幅广告,其道 理也是这样。
两种电荷
{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中,科学活动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重要环节。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摩擦起电”这个神奇的科学世界。

一、活动目标首先,让我们明确这次活动的目标。

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1、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一些物体摩擦后可以带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和记录,发展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塑料梳子、塑料尺子、气球、碎纸屑、毛巾等。

2、两个相同大小的透明塑料盒,分别贴上“带电”和“不带电”的标签。

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拿出一把塑料梳子,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把梳子能把纸屑吸起来吗?”孩子们纷纷猜测,然后老师进行尝试,发现梳子不能吸起纸屑。

2、引发好奇心老师接着说:“但是,老师有办法让这把梳子变得有魔力,能够吸起纸屑哦!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齐声回答:“想!”3、实验操作老师拿出一块毛巾,将梳子在毛巾上快速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

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纸屑被梳子吸了起来。

孩子们惊讶地叫了起来:“哇,真的吸起来了!”老师趁机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梳子能吸起纸屑吗?”引导孩子们思考。

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塑料尺子在毛巾上摩擦,去尝试吸纸屑,观察现象。

接着,给每个孩子一个气球,让他们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摩擦,然后去靠近碎纸屑,看看气球是否能吸起纸屑。

4、观察与记录在孩子们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一张表格里。

表格上分别列出“物体名称”“是否摩擦”“能否吸起纸屑”等栏目。

5、讨论与总结孩子们完成实验后,老师组织大家一起讨论。

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哪些物体经过摩擦可以吸起纸屑,哪些不能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第1课 实验一摩擦起电 PPT

第1课 实验一摩擦起电 PPT
同学们,以上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用摩擦的 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你也来举个例子吧。
我来拟个好题目: 1. 一个有趣的实验(吸引读者好奇心,这个实验如何有趣?) 2. 神奇的摩擦起电(揭示实验原理,让人想一睹为快。)
你也来一显身手,拟一个好题目吧!
写好实验中的发现
善于观察,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妙笔才会生花。对 事物观察得越细致,对事物的描写就越生动形象。相信分离实 验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兴趣,为大家的习作提供了素材。具体 到本次习作,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敏捷性。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直接 影响到观察的敏捷性。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才能分清层次、 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从而使观察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次实验,
小结
修改后的片段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了更详细的描写, 用上了“小心翼翼”这样的成语来形容当时“我”的小 心与认真,用“胡椒粉像跳舞一样纷纷跳到了勺子上” 这样有趣的比喻来介绍看到的实验现象。这样一来,不 仅介绍更加全面了,而且整个段落都更加饶有趣味了。
你能让混在一起的胡椒粉和盐巴自己分离吗?怎么 样,跟我一起来试试吧!(《盐巴和胡椒粉的分离》)
3 做完这个实验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实验准备: 1. 每份材料包括:一根塑料勺子、一双筷子、盐巴若干、胡椒粉若干; 2. 让同学清理好桌面,准备好做实验的空间; 3. 让同学们提前准备抹布,以备实验以后搞卫生。
实验步骤: 1. 把盐巴与胡椒粉混在一起,用筷子搅拌均匀; 2. 用塑料勺子在衣服上摩擦; 3. 将勺子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 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描写实验氛围的好句
实验后同学们的感受: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的实验啊!勺子不仅能吸起调味料,还会按顺序来 吸,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三个感叹句连用,增强 句子的气势,充分表达出“我”对此的惊奇和叹服 心境,从侧面反映出实验的趣味性。)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活动目标:1.对摩擦起电感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能正确记录自己的发现并表达自己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1.每组1盘小纸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子,记录单人手一份。

3.蝴蝶、花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小纸片,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老师的盒子里有许多的小纸屑,这里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块布,如果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纸屑,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2.幼儿交流猜想,教师归纳幼儿的意见。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子的?3.教师:除了塑料勺子,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气小纸屑?a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b猜一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c如果可以的话打勾,不行就打叉4.幼儿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屑?幼儿思考讨论(相互讨论)师小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活动延伸: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公开课摩擦起电大班、

公开课摩擦起电大班、

公开课摩擦起电大班、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第五章“电与磁”的第二节“摩擦起电”。

本节主要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玻璃棒、丝绸、气球、塑料尺、毛皮。

学具:每个学生一套实验套件,包括玻璃棒、丝绸、气球、塑料尺、毛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气球和塑料尺进行实验,展示摩擦起电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二、实验观察(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分析讨论(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 引导学生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四、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5分钟)1. 教师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即电子的转移。

2.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电子的转移过程。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作业设计:1. 描述摩擦起电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 说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验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了摩擦起电的实质。

3.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01摩擦起电共28页PPT

101摩擦起电共28页PPT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 的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 方向.
• 电池利用伏打电池的基本原理,把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中考链接
1(2.互电00相荷7年排间广斥的西,相_贵_互_港_作_市_用电异)规荷种律互是相:_吸__引__.同_电种荷
- --
-
-
-
-
-
-
-
-
-
-
-
--
-
-
-
---
-
(六)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负__电_荷_,电荷移 动方向为__从_A_到__B__.电流方向为 ____从__B_到_A__.
A
B
(六)电流的方向
动画实验六:雷电
问题:当电流通过避雷针时,该电流方向是_从__乌__ _云__到__避__雷__针_,电荷移动方向是_从_避__雷__针__到__乌_云___.
(200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中考链接
4.一根玻璃棒与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完全闭 合,关于玻璃棒和验电器原来的带电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两者带等量的负电荷. B.两者带电量相等,玻璃棒带正电荷. C.玻璃棒带正电荷,电量较大. D.玻璃棒带负电荷,电量较小.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设计意图:天气干燥的时候,特别是秋冬季节,我带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时或者在与孩子不经意的亲密接触间,经常会发现孩子惊呼:“哇!有电。

好麻!”但是孩子们都说不清“电”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自己会被电到?为什么夏天不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秋天和冬天却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样的摩擦起电现象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时常地出现,孩子们也产生了各种的疑问,所以针对这一客观存在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我想引领孩子们去思考、探究,发展孩子的科学的探索能力,感受奇妙地自然现象。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摩擦起电flash课件

摩擦起电flash课件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 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 橡胶、玻璃、塑料等。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①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
②相互吸引
异种电荷 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两种电荷:
1.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 规定为正电荷;
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荷规定为负电荷。
2.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
三、验电器
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构造: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 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 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排__斥__,其原因是 摩__擦__起__电_后__,__两_ 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__而_相__互. 排斥
•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D )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等。
【知识拓展】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它们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能够从导体的一个 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绝缘体中,电荷基本 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从绝缘体的一 端移动到另外一端。
静电感应 远同近异
一带电 的物体与一 不带电的导 体靠近时, 导体内的异 种电荷会被 吸引到带电 体附近,同 种电荷则被 排斥到远离 带电体的一 端的现象。
•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容易落灰的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