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中国历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
历史趣谈:李世民真正死因李世民中箭受重伤?
![历史趣谈:李世民真正死因李世民中箭受重伤?](https://img.taocdn.com/s3/m/9f2d6364168884868762d65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世民真正死因李世民中箭受重伤?
导语:不过舍此之外,亦不乏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李世民在贞观19年征高丽之战中因中箭受重伤,久治不愈,加之乱食丹药导致身体更加虚弱,遂于三年
不过舍此之外,亦不乏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李世民在贞观19年征高丽之战中因中箭受重伤,久治不愈,加之乱食丹药导致身体更加虚弱,遂于三年另八个月之后终于驾崩了。
李世民远征高丽中箭受伤,此说当然不见于国内的史料,此为朝鲜方面的说法,本人也是才得知不久。
贞观19年6月,李世民围困安市,因高延寿、高惠真率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来救,双方僵持不下,李世民亲率李世绩、长孙无忌、李道宗等出击,三月不能下,只得班师还朝。
按《资治通鉴》的记载,退兵的原因是因为“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不过,按高丽的记载,是因为联军屡挫唐军,并射伤了李世民,使其不得不撤退的。
当然,李世民是否真的中箭受伤已成历史疑团,即便是事实,在当时也只能是有限人知的天大秘密,《资治通鉴》有一个细节,“会伏爱私离所部,高丽数百人从城缺出战,遂夺据土山,堑而守之。
上怒,斩伏爱以徇,命诸将攻之,三日不能克。
道宗徒跣诣旗下请罪,上曰:‘汝罪当死……故特赦汝耳。
”失掉一个并非足以影响到战局成败的土山,让江夏王都“徒跣诣旗下请罪”且是“罪当死”,看来在这场土山争夺战中,李世民确实吃了大亏。
以李世民以往的风格,常亲冒失石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假如李世民真的受伤,当属此战。
《新唐书》载,辽东之战时靺鞨兵精于射骑,故“每战,靺鞨兵常居前”,击破高惠真之后,李世民坑杀了三千靺鞨兵,这也不符合李世民一向的宽大作风,此中的深仇大约只能用箭伤来解
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历史皇帝故事精选
![古代历史皇帝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192ea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9.png)
古代历史皇帝故事精选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历史皇帝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历史皇帝故事精选篇一:孤注一掷的雄主回溯源头——代国的建立与灭亡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称代王。
此而奇伟,宽仁大度,身长八尺,隆准龙颜,长发委地,相貌英伟,经过三十多年苦营,兼并邻近诸部,击高车,破没歌部落,攻伐刘卫辰部,节节胜利。
他至此自称代王,并与同属鲜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广结姻亲,大具开国气象。
可惜什翼犍生不逢时,恰值比他更英武豪雄的前秦苻坚弑杀苻生自立。
苻坚先是灭前燕慕容氏,而后就把目光投向什翼犍的代国。
被什翼犍打败的刘卫辰往南跑到苻坚处求救,正给了苻坚大帝攻伐代国的最佳借口。
公元376年,前秦大司马苻洛率朱彤、张蚝、邓羌等一帮虎将,统众二十万劲卒进攻代国,独孤部、白部纷纷败退,什翼犍属下的南部大人刘库仁也在云中仓皇败逃。
急得什翼犍忙拨十万兵马给刘库仁回击前秦军,可惜当时天道煌煌,苻家军队势不可挡,石子岭一战代国军队大败。
关键时刻,什翼犍又身患重病,自己不能统兵打仗,就带着一帮人马窜逃到阴山之北。
其时诸部离散,高车等部落全都反叛,四面侵逼,搅得拓跋部落惶惶不可终日。
过了月余,前秦兵因抢掠甚多,带着无数的战利品慢慢后撤。
什翼犍稍稍喘了口气,回到云中安顿。
什翼犍的亲侄拓跋斤对自己在父亲死后不得重任一直怀恨在心,就劝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说:“王爷宠爱慕容妃,她生的儿子个个都已长大,王爷想立他们为世子,准备把你这个长子先杀掉。
如果现在不动手,大祸马上要降临。
”什翼犍的世子拓跋蹇五年前因救父亲伤肋而死,故而拓跋寔君一直觊觎王位。
听堂兄挑拨,他也就信以为真,趁着败亡荒忽之际,他和拓跋斤带人杀掉慕容妃所生的六个异母弟,冲入帐中,顺便把什翼犍也一刀结果。
可怜老英雄征战一生,最终死于逆子之手。
北宋十位皇帝之死
![北宋十位皇帝之死](https://img.taocdn.com/s3/m/c1cebec604a1b0717fd5dd5e.png)
[键入文字]
北宋十位皇帝之死
一、宋宣祖(追尊)赵弘殷,出生于公元899 年。
正史记载只有如下信息:显德三年(956 年)七月二十六日去世,追赠武德军节度使。
北宋十位皇帝之死
[野史记载]
据说当时赵匡胤和赵旭父子攻下滁州城,赵弘殷老爷子在家没什么事,就上书朝廷要带兵出征。
柴荣让他率军跟赵光义征淮南,在寿州城下,赵弘殷被射中一箭受了轻伤。
柴荣怕他再有闪失,立即调回。
然后安排赵弘殷去滁州城代表柴荣慰问赵匡胤。
他们一行人来到滁州城下的时候就已经是夜里了。
当时赵旭是要打开城门的,但被赵匡胤阻止了。
因为战乱年间,根据后周法令,深夜是不能开城门的。
赵弘殷也不要求开门,和士兵们一起待在城外。
天一亮赵匡胤立刻打开大门。
向他的父亲请罪,可是赵弘殷却是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认为赵匡胤做的对。
进程后的这天晚上,赵弘殷就开始发高烧,按照军医的说法是受了风寒。
由于轻伤未愈,年纪又大了,这次赵弘殷没有能够撑过来,病情越来越重。
到7 月26 日,赵弘殷病逝。
死后葬于永安陵。
二、宋太祖赵匡胤,927 年3 月21 日出生;
说起赵匡胤的去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离奇死亡谜案之一了。
正史上的记载过于简单:《宋史太祖本纪》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开宝九年(976 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
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
当他
1。
古代中国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 惨死箭下的皇帝
![古代中国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 惨死箭下的皇帝](https://img.taocdn.com/s3/m/4b089b0fa76e58fafbb00304.png)
古代中国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惨死箭下的皇帝古代中国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历经了2000多年风雨的中国帝制王朝,曾诞生了300多位皇帝,其中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却不在少数,像秦始皇被赵高害死;唐太宗李世民过多服用术士炼制的“仙丹”而死;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等等,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笔者就不在多加累述了。
但是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当中也有被箭射死的,历史上仅有四位:一位是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庄宗李存勖、一位是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一位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后一位是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一、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庄宗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唐朝末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
他还洞晓音律,能度曲,存词四首,载《尊前集》,是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一位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的皇帝。
后唐庄宗一生在位仅3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皇帝。
他在做晋王时任用贤才,惩治贪官恶吏,宽刑减赋,受人爱戴。
但是自从他建立后唐称帝后便不思进取,开始一味地享乐。
由于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因此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李存勖在位期间不光宠信伶人,而且还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任用善于剥削百姓的孔谦之类的酷吏,更是弄得民怨沸腾,以至于导致了政治腐败与黑暗,再加上李存勖那位吝啬贪财,为富贵竟不认生身父亲的刘皇后,朝廷上下离心离德,将士百姓怨气冲天,众叛亲离,李存勖最终也在兵变中被流箭射中而死。
二、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辽顺宗耶律浚之子,辽国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在位25年。
他在位期间,信用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公元1125年8月,辽天祚帝被金国俘获,并被解送金上京,被降封为海滨王,后又改封为豫王。
典故说春秋13:“箭射周天子”,王室的衰落与诸侯的崛起
![典故说春秋13:“箭射周天子”,王室的衰落与诸侯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825a165d7fd5360cbb1adb2d.png)
典故说春秋13:“箭射周天子”,王室的衰落与诸侯的崛起“箭射周天子”是发生在公元前707年,郑周之战中的一次事件,而这一事件也将成为春秋时期的重要转折。
上回说到,郑庄公在帮助公子冯回国即位后,郑国也消停了几年,可是正当庄公享受安逸生活之时,一场新的战争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挑起这场战争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在位的天子周桓王。
周桓王之所以要讨伐郑国,并不是一时兴起,他对郑庄公的怨恨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早在周桓王还没上任时,就已经亲眼目睹过庄公的飞扬跋扈,而他的叔叔、前任太子狐也曾因为被迫到郑国去做人质而不幸英年早逝,因此周桓王对庄公的权力十分忌惮。
周桓王上任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将庄公的卿士罢免,对他加以控制,虽然后来在周公黑肩的劝阻之下没有成功实施,但桓王与庄公却因此而结下了梁子。
而桓王对此事也并没有放下,只是他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办法,他先是将虢公忌父提拔为卿士,让他与庄公共同执政。
在随后的几年里,桓王又不断提升虢公忌父的地位,让他逐渐与郑庄公平起平坐,直到公元前707年,桓王看时机已经成熟,便彻底罢免了庄公,不再让他参与王室的朝政。
庄公当然也不是好欺负的,想当初桓王仅仅是有罢免他的想法,他就敢派祭足带人去抢走桓王的粮食,而当他听说天子如今真的将他罢免了,他便下定决心,从此不再到洛邑去朝觐,也不再向天子缴纳应交的贡品。
转眼就到了当年的秋天,部分诸侯在取得了丰收之后,都陆陆续续的把该交的贡品送往了洛邑。
贡品送到之后,庶府的官员逐一进行了清点,发现比起往年缺了郑国的,于是立即向周桓王汇报。
桓王得知后对此非常不满,立刻让人将周公黑肩和虢公忌父叫来对他们说:“郑伯也太不把寡人放在眼里,想当初他打着寡人的旗号,以不朝贡为名,先后讨伐了宋、郕等多国,还强行吞并了戴许两国,如今他自己反不来朝贡,寡人要亲自去问罪,看看他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
”黑肩听完后,对此事并不看好,他劝阻桓王说:“郑国这几年打了很多胜仗,手下将士各个精明强悍,而且郑伯在诸侯当中的威望也很高,眼下正是他春风得意之时,我们还是尽量不要和他发生冲突。
中国周朝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周朝历史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d159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c.png)
中国周朝历史人物故事不同于许多应用学科,历史学不能直接创造财富。
但看似“无用”的历史学却有“大用”,其生命力就蕴含在这“大用”之中。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人物故事(一)周赧王——东周寄人篱下的亡国之君周赧王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5-前256年在位,共59年。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秦取九鼎。
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国。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
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
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朝都没有什么作用了。
王五十九年,驾崩。
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
周孝王——为振兴周室南征北战但壮志未酬的帝王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
生卒年不详,共王弟,懿王叔。
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
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他一直想复兴周王朝,但是,才刚刚即位六年,就病死了。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突然去世,因为东宫虚位没有太子,王室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议。
周懿王的长子姬燮是偏妃所生,自幼狂傲任性,一向不为懿王所爱,而元妃又一直没有生育。
他和元妃商议打算过几年从偏妃的儿子中选一名品德好的过继给元妃,然后立为太子。
但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实施,他便撒手人寰驾鹤归西了,临终前又没指定合法继承人,这就给宗族大臣们留下了麻烦。
一些大臣认为,先王不立姬燮为太子,是因为他少才无德,不具备为王的资格,应该重新推选王族中有德望的人为王。
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推选王叔姬辟方为王。
历史趣谈:一代枭雄张献忠被雅步兰用箭射死
![历史趣谈:一代枭雄张献忠被雅步兰用箭射死](https://img.taocdn.com/s3/m/334cf00a55270722192ef76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一代枭雄张献忠被雅步兰用箭射死
导语:张献忠为什么屠川现阶段,四川人的主体发了很大变化,早已不是原住居民,外来移民非常众多,但张献忠屠川的阴影依然在川人的心目中挥之不
张献忠为什么屠川
现阶段,四川人的主体发了很大变化,早已不是原住居民,外来移民非常众多,但张献忠屠川的阴影依然在川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
那么,张献忠为什么屠川?这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他这样无理由地杀人,难道真的是一时兴致所为吗?
四川饥民
对于张献忠的屠川恶行,鲁迅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张献忠为了称帝,想方设法破坏李自成的帝位,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杀尽百性,张献忠认为杀光了老百姓,谁都当不成皇帝了。
当然,这只是鲁迅自己的见解,是否属实,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史料记载。
不过,民间传说也不尽其数。
比如,张献忠第一次率军入川时,被明朝的女将军秦良玉击败,心中留下了屈辱的仇恨,所以当他再次挺进四川时,就对四川人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为。
又比如,张献忠小时候随父去四川卖枣。
到达目的地后,父子将驴子系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回来时正巧碰见大户人家的家奴抽打驴子,张父急忙赔不是,但是家奴依然迫使他们擦净地上的驴粪和驴尿。
据说,这件耻辱的事情在张献忠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由此导致了张献忠屠川的恶劣行径。
当然,民间传说不能全信。
如果说,张献忠一早就打算报复四川人的话,大可不必将都城定在成都。
他的疯狂行为,或者只是当他面临失败时的一种宣泄罢了。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种种迹象表明张献忠确。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断箭_450字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断箭_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f609a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d.png)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断箭_450字断箭,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典故。
这个故事源于中国战国时期,主要讲述了齐国将领霍去病在战斗中断箭的故事。
当时,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与秦国为敌。
秦国的皇帝秦始皇征服了六国,统一了整个中国。
他并没有能够完全镇压住民众的反抗,中原地区的人民依然不满秦朝的统治。
为了镇压反抗,秦始皇派遣军队进行骚扰和剿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年轻的将领霍去病崛起了。
他来自齐国,是杰出的骑兵将领,擅长驾马射箭。
秦始皇得知霍去病的能力后,将他调到秦国统帅部队。
有一天,在一次巡逻中,霍去病发现了一只秦国箭矢,箭矢上面有秦始皇的御旗。
他明白这只箭矢是秦始皇为了向他进行威胁和恐吓。
霍去病知道这只箭矢背后隐藏着秦始皇的目的,他决定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应秦始皇。
霍去病拿起这只箭矢,亲手折断了它。
他返回秦军营地后,将断箭送给秦始皇。
秦始皇看到断箭后,感到非常惊讶,他明白霍去病要通过这种方式向他表达一种意思。
断箭传达了霍去病的勇敢和不屈,表达了他对秦始皇的不满和反抗。
霍去病的行为被秦始皇深深震撼,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年轻的将领面前显得渺小和无力。
他坐下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释放霍去病,并将他派往西北边境镇压匈奴的叛乱。
断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霍去病通过断箭表达了他的意见,展示了他的勇敢和聪明。
他通过这种方式向秦始皇传达了一种信息,暗示了他对秦始皇的不满和反抗。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艰难的时刻,我们不能屈服和退缩,而是应该勇敢地向困难和威胁挑战。
历史典故断箭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故事,它展示了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断箭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教育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帝王之死——细数历史上弑君夺位之争
![帝王之死——细数历史上弑君夺位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46f651c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7.png)
帝王之死——细数历史上弑君夺位之争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
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
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其中一共有61位被杀。
而且大多数直系皇族的最后命运都非常惨,满门抄斩的断子绝孙的隐姓埋名的沦落奴仆的。
倒是两个少数民族的皇族得以保全性命,元顺帝跑回了大漠,清皇室被袁世凯优待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拥有近乎绝对的生杀大权。
一个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满门抄斩甚至是诛连九族的如家常便饭。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杀人者在杀人的同时,自身的处境亦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
大概统计,有超过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这样死掉的。
这些被他杀的皇帝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
以“凶手”为主线,死于非常命的皇帝的“杀法”有:近臣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母杀、妻杀、兄弟杀、祖母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等。
一、近臣杀这种杀法叫犯上作乱,过去叫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特别是早期王朝中,臣子不臣要弑杀皇帝的,例子多不胜举。
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还有各朝的后期,都是“臣弑君”的重灾区。
杀个一个皇帝比砍一个草寇还容易。
十六国时汉隐皇帝刘粲,昭武帝刘聪之子。
先是以皇太子身份总摄朝政,公元318年七月正式即帝位。
但当年九月,刚当了两个月皇帝的刘粲,即让掌管兵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杀掉了。
靳准的军政大权在握,便直接领兵登上光极殿,抓住刘粲,数落了一通罪名之后,当即杀之。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61401da76e58fafab00399.png)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根据24史,及其他史料,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末,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的死因,简记于下(北朝,辽,金诸帝未列入)秦秦始皇贏政(贏这个字字下面中间应为女)公元前246年即位。
50岁出巡到河北省邢台平乡县沙丘平台病死,可能是被赵高杀死。
二世皇帝胡亥公元前209年即位。
被赵高逼宫自杀。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即位。
年老病重时,家庭矛盾尖锐。
刘邦要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此吕后可能对他下毒手。
因为四皓未必能保住太子的地位。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即位,因反感和畏惧吕后,忧惧而死,年24。
(?)少帝及吕后(吕稚)公元前187年即位。
少帝年幼,太后临朝。
太后死,文帝立,杀少帝王。
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即位。
死年46岁。
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即位。
死年48岁。
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
死年71(以下年过50岁,而正常死亡的不记岁数)。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即位。
无子。
死年23岁,死得可疑。
(?)昌邑王刘贺公元前74年即位。
随即因为荒淫被废,故无谥号,死因不明。
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即位,死年43岁(?)元帝刘奭(“奭”音shì即读“氏”)公元前48年即位,死年43岁(?)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
死年46岁。
是与赵飞燕姐妹淫欲过度而亡(疑服用了寒食散---春药)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即位。
与董贤(男色)胡搞而死。
无子,死年26岁。
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即位。
被岳父王莽杀死,死年41岁。
孺子婴公元6年即位,被王莽篡位杀死(新)王莽公元6年即位,国亡被杀,分首枭尸。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即位被缢杀。
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即位明帝刘庄公元58年即位。
死年48岁章帝刘炟公元前76年即位。
死年31岁。
(?)和帝刘肇公元前89年即位。
死年27岁。
(?)殇帝刘隆公元106年即位。
只活了1岁。
安帝刘祜公元107年即位。
死年32岁。
(?)顺帝刘保公元126年即位。
死年30岁。
(?)冲帝刘炳公元145年即位只活了3岁。
历史十大刺杀皇帝事件,荆轲刺秦王仅排第四
![历史十大刺杀皇帝事件,荆轲刺秦王仅排第四](https://img.taocdn.com/s3/m/ed73681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历史十大刺杀皇帝事件,荆轲刺秦王仅排第四杨玉夫你不仁我不义刘昱南朝宋废帝刘昱,11岁继位,生性残暴,喜怒无常。
一次刘昱以萧道成肚子为箭靶练习箭法,使萧道成认为刘昱是个昏君无法治理天下,便有了谋反之心,开始联络袁粲和褚渊准备除掉刘昱,并暗中结交侍卫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二十几人,准备伺机行事。
那年七夕,刘昱到台冈游玩,偷了只狗炖了和侍卫一起喝得大醉而归,突然刘昱就对随从杨玉夫说:“今天晚上织女渡河与牛郎相会,等织女出来了,记得叫醒我;如果织女没有出来,我明日就杀了你。
” 杨玉夫这下不干也得干了,晚上刘昱熟睡之后,被杨玉夫等刺杀而死,年仅15岁。
只能说no zuo no die。
宁令哥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西夏的第一代皇帝李元昊,年轻时虽然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但也算是雄才大略,但是到了年老时却迷恋酒色,妻妾成群,犹喜强夺他人之妻。
后来可能是受唐太宗的影响把他儿子宁令哥的老婆给抢了。
宁令哥作为太子也是要面子的人,那就只能“刀在手屠李狗”了,进宫行刺李元昊,李元昊伤重而死。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啊。
梁冀你不给我面子,我就给你一刀子刘缵永嘉元年汉冲帝因病去世后梁冀拥立刘缵为帝,因刘缵年幼(年仅8岁)而皇太后又是梁冀的妹妹,朝政基本上控制在梁冀手中,而梁冀此人专横跋扈,颐指气使,有一次刘缵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将军也”。
梁冀怀恨在心,就让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刘缵吃,最后抢救无效驾崩。
特克实你要革我的饭碗,我就只能革你的命元仁宗元英宗硕德八剌元仁宗爱育黎元朝第九代皇帝,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启用汉族官员。
后推行精简机构人员,减轻赋税,但是此项政策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并密谋政变。
一次英宗返京途中,宿营于南坡店。
御史大夫特克实(也称做铁失)等人突然带兵杀散侍卫,冲进皇帝卧室,杀死了元英宗和宰相拜珠。
完颜亮为了我们活着,请你去死吧完颜亮金熙宗完颜亶一位目光长远有雄才大略的地位,对内一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出台了著名的“天眷新制”;对外积极扩张,曾率大军进攻宋朝,企图问鼎中原,后被岳飞击败。
历史趣谈19位帝王驾崩之谜 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
![历史趣谈19位帝王驾崩之谜 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59be8653852458fb770b568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9位帝王驾崩之谜这些致死原因现在仍在发生!导语:5个清帝“年关难过”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曾经在央视的《百家讲坛》里提出这一现象清朝12个皇帝中,有10个人是在两5个清帝“年关难过”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曾经在央视的《百家讲坛》里提出这一现象——清朝12个皇帝中,有10个人是在两个时间段死的:一个是在冬天,农历的腊月、正月;一个是在夏天,农历的七月、八月。
阎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清朝的12个皇帝中死于腊月、正月的皇帝有康熙(农历十一月)、同治、顺治、乾隆、道光,一共5位;死于七、八月夏季的,也是5个人,嘉庆、咸丰、努尔哈赤、皇太极、雍正《黄帝内经》认为“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就说人体有病,阴阳失调,在他跟时间的节律相违背的时候,就加重,就可能死亡。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腊月、正月易死人并不是一个偶然或神秘的现象,而是于某些方面疾病在这种气候下高发有关。
满族贵族的饮食沿习了他们早先在东北的生活习惯,看清帝的食谱,虽然各类菜肴丰实,但蔬菜水果所占比重非常少。
阎崇年指出,清帝喜食“厚味”,嗜吃肉类,尤其是肥猪肉和肥鸭肉。
从清宫的档案里可以看出,一个皇帝吃饭,一天供应大油一斤。
清宫里头萨满祭祀,杀猪,杀猪前先把猪的耳朵用蜡灌上,灌它叫,叫“领牲”,然后就杀了。
把猪血接上后去皮。
在坤宁宫,支起大锅灶就在那儿煮,皇帝等就在炕上,就吃这个“胙肉”,即祭肉。
乾隆帝的饮宴菜肴中以鸡、鸭、鱼、猪、羊、鹿、鹅肉等为主,即使是早膳中也有肥鸭肉出现。
他爱吃一种“苏造肉”,就是用五花肉加上丁香、官桂、甘草、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f8dc747c1c708a1294a447e.png)
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即位。
成宗铁穆耳公元1295年即位。死年42岁。(?)
武宗海山公元1308年即位。死年11岁。(?)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312年即位。死年36岁。(?)
英宗硕德八刺公元1321年即位。被奸party弑,年21岁。
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公元1324年即位。死年36岁。疑被弑。(?)
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22岁。
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即位,被废杀,年15岁。
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即位,死年47岁。死前得暗疾,是壮阳药中毒。
东昏侯萧宝卷公元501年即位,亡国被杀,年19岁。是暴君。
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即位,让位被杀,年15岁。
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即位,被侯景逼,饿死,年86岁。
后主陈叔宝公元583年即位,亡国投降(?)隋文帝杨坚(541-604),581年称帝,在位24年.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xxxx公元618年即位。
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即位。病痢死,死年53岁(可能被暗杀)。
xxxx(万历)公元1573年即位。
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即位。服红丸中毒死。年39岁。闹成红丸案,丑名远扬。
熹宗朱由校公元1621年即位。死年23岁。(?)
思宗朱由检(崇祯)公元1628年即位。国亡自缢。
xx
福王朱由崧公元1644年即位。亡国被杀。
唐王朱聿键公元1645年即位。亡国被杀。
明帝司马绍公元323年即位,病死,年27。(?)
成帝司马衍公元326年即位。病死,年22。(?)
精选古代帝王故事三篇
![精选古代帝王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eff19b312b3169a451a4fb.png)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热点专题精选古代帝王故事三篇【导语】历朝历代的帝目总是宏大历史的主角。
他们的贤愚仁暴关乎着国运兴衰、政治清浊、民生安乐,他们的故事总能给后世以镜鉴;而他们作为个体的修养与成长,治家与处世的智慧也可以给今天的每个人以启迪。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选古代帝王故事三篇。
欢迎阅读参考!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公元975年宋军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在开封肉袒出降,被北宋军所俘沦为下囚。
宋朝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原先各地的一些割据势力仍还存在。
当时除契丹建立的辽国以外,五代时期的十国,北方有占据太原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国。
在湖南等地,也有人割据。
宋太祖稳定了内部以后,开始考虑怎样消灭这些割据势力。
究竟先解决北方呢,还是先解决南方?宋太祖日夜盘算这个问题。
他想先南后北,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天,风雪交加,眼看天色已晚,鹅毛大雪还下个不停,宋太祖顾不得下雪,去赵普家中,跟赵普商议这桩大事。
他跑到赵府门口,敲起门来。
赵普开门一看,只见宋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
赵普惶恐不安,连忙拜了下去,请他进门。
宋太祖到了厅堂,赵普命人烧红炭火,在火上烧肉,同时让妻子出来倒酒招待。
宋太祖说:“大嫂,不必客气。
”饮过数杯以后,宋太祖故意试探地说:“我想削平诸国,先出兵太原,你看怎样?”对这问题,赵普也早有考虑。
他说:“北汉的西北,就是辽国。
如果我们攻下太原,就会受到辽国的威胁。
我看不如先削平南方诸国,再去对付北汉。
那时候,像弹子那么大的一个北汉,能向哪里逃呢?”宋太祖大笑说:“其实我正是这个主意,刚才不过故意试探一下你的意见罢了。
”赵普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再商议了一番,宋太祖先南后北的方针终于确定下来了。
接着,宋太祖就用武力陆续平定了南平、后蜀、南汉。
南方诸国已经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了。
南唐是江南的一个大国,但又是一个弱国。
宋朝建立后,南唐国主唐元宗李璟自知不是宋朝的对手,便向宋朝屈服,派使臣送金银财宝前去,祝贺宋太祖即位。
【春秋战国】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吴起变法失败被射死
![【春秋战国】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吴起变法失败被射死](https://img.taocdn.com/s3/m/4e35b10a81c758f5f71f67c4.png)
【春秋战国】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吴起变法失败被射死这是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之一。
吴起死在了楚悼王熊疑的遗体上。
吴起当时正在参加熊疑的遗体告别仪式,那些在改革中丧失了荣华富贵的人趁机手持弓箭想射杀他,吴起见势不妙,便急中生智冲向熊疑的遗体,趴在他身上寻求保护。
但是,箭还是射过来了,有几支箭甚至射到了熊疑的遗体上。
春秋末年,经过长时间的混战和兼并,诸侯列国中只剩下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以及南方的楚等。
其中,晋国国君权力衰落,把持了实权的“六卿”之间开始了激烈的博弈。
最终,赵、魏、韩三家将曾经的中原霸主晋国分而食之,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策命三晋为诸侯,战国的序幕即由此开始。
吴起因战功而被鲁穆公封为上卿。
齐国的张丑来偷偷拜会他,并带来了黄金若干、美女两个。
吴起收了起来。
很快他发现鲁穆公对自己起了疑心。
吴起只得出逃,来到魏国。
西河在魏国西面,紧挨着秦国。
秦国国君做梦都想将它据为己有,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强悍的人守着它。
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翟璜对魏文侯说出了吴起的名字,只是魏文侯很快就否了他。
魏文侯否定吴起的理由是这个人太凶残――一个连老婆都敢杀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魏文侯怕自己弄得不好会引狼入室。
翟璜笑了。
翟璜之所以会在此时发笑是因为他看到了魏文侯手中最重要的筹码――荣华富贵,而吴起要的就是这个。
任何时候,魏国只要确保给吴起的荣华富贵比别的国家多,那么让吴起死心塌地地效忠魏国就没有任何问题。
道理很简单:水里的鱼总是向着诱饵最多的地方游。
魏文侯也笑了,因为他觉得翟璜很聪明。
战国时代,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聪明就是要看他能不能体察人心,洞悉人性。
这一点,魏文侯和翟璜都做到了。
吴起就这样成了魏国的西河守将。
很快,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出现了――吴起成了魏国爱兵如子的杰出代表。
在西河,他和士兵们同吃同睡同劳动。
看见有士兵挑粮的,他抢过担子自己一个人往前冲。
更让人泪如雨下的是:有士兵脚上流脓,他扑上去就把脓血吸出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历史趣谈天祚帝耶律延禧之死射死在乱箭之中
![历史趣谈天祚帝耶律延禧之死射死在乱箭之中](https://img.taocdn.com/s3/m/c33d1211844769eae109ed0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天祚帝耶律延禧之死射死在乱箭之中
导语: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
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
耶律延禧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
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
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
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救,才幸免于难,避免了一次暗杀。
太康六年,辽道宗封耶律延禧为梁王,兼任中书令,并派人严密保护他,任命萧兀纳教导他,后又被封为燕国王,公元1091年,耶律延禧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
公元1101年,辽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即位,尊号为“天祚皇帝”。
天祚帝耶律延禧作为辽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有原因的。
他登基之后,信用萧奉先等奸臣,不理朝政,生活奢侈荒淫,致使宗室之间贵族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人民起义也此起彼伏,辽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上京等地接连沦陷,与此同时,辽国内部也发生叛乱,致使辽朝内部分裂,公元1116年,女真占领了东京和沈洲。
耶律延禧被迫逃亡云中,后云中又被攻陷,辽朝局面一片混乱,到1124年,天祚帝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则退居漠外,虽然他还有重振的心愿,但是他自己知道,基本没多大可能了。
公元1125年,耶律延禧被金军俘获,后被金人杀死,并且驱赶马群将他的尸体踩成一滩肉泥,还有一说,耶律延禧于53岁病死。
天祚帝为何号天祚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故事——宋太宗因箭伤复发的去世
![历史故事——宋太宗因箭伤复发的去世](https://img.taocdn.com/s3/m/102f5b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1.png)
历史故事——宋太宗因箭伤复发的去世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太祖赵匡胤遣大将潘美、曹彬等攻灭南唐。
派其弟赵廷美于出师劳军,廷美遂于农历正月初二抵达汴口,会见李煜,二人谈诗论道,极为投机。
赵廷美(947-984年),本名赵匡美,是宋太祖赵匡胤四弟,为宋太祖避讳后改光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又避宋太宗讳,改名廷美。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遵照皇太后杜氏(即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光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光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
魏王赵廷美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于是对赵光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
赵光义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今洛阳)留守。
赵廷美在西京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
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遂被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后降魏王封爵为涪陵县公。
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赵廷美举家迁至房州,迁居后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赵光义长子赵元佐年幼时禀性聪明机警,相貌像宋太宗,宋太宗很钟爱他。
十三岁时,跟从宋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宋太宗车马前奔跑,宋太宗让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辽国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
赵元佐后又跟从宋太宗征战太原、幽蓟。
太平兴国年间,出宫住在内东门别宅,担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卫王,在中书省办公。
后来迁居东宫,改赐名字“赵元佐”,加任检校太尉,进封为楚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五月,宋太宗因害怕四弟秦王赵廷美继承皇位,便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
赵元佐深知四叔实乃父皇迫害,出面向宋太宗申辩。
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
雍熙二年(985年),病情略有好转,宋太宗很高兴,为此而大赦天下。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资料
![中国历代皇帝死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2c8731284ac850ac02427e.png)
xx历代皇帝死因资料根据24史,及其他史料,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末,2000多年的封建皇帝的死因,简记于下(北朝,辽,金诸帝未列入)秦秦始皇贏政(贏这个字字下面中间应为女)公元前246年即位。
50岁出巡到河北省邢台平乡县沙丘平台病死,可能是被赵高杀死。
二世皇帝胡亥公元前209年即位。
被赵高逼宫自杀。
xx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即位。
年老病重时,家庭矛盾尖锐。
刘邦要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此吕后可能对他下毒手。
因为四皓未必能保住太子的地位。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即位,因反感和畏惧吕后,忧惧而死,年24。
少帝及吕后(吕稚)公元前187年即位。
少帝年幼,太后临朝。
太后死,文帝立,杀少帝王。
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即位。
死年46岁。
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即位。
死年48岁。
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即位。
死年71(以下年过50岁,而正常死亡的不记岁数)。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即位。
无子。
死年23岁。
昌邑王刘贺公元前74年即位。
随即因为荒淫被废,故无谥号,死因不明。
xxxx公元前73年即位,死年43岁元帝刘奭(“奭”音shì即读“氏”)公元前48年即位,死年43岁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
死年46岁。
是与赵飞燕姐妹淫欲过度而亡(疑服用了寒食散---春药)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即位。
与董贤(男色)胡搞而死。
无子,死年26岁。
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即位。
被岳父王莽杀死,死年41岁。
孺子婴公元6年即位,被xx篡位杀死(新)王莽公元6年即位,国亡被杀,分首枭尸。
xxxx公元23年即位被缢杀。
东汉xxxx公元25年即位明xx公元58年即位。
死年48岁xxxx炟公元前76年即位。
死年31岁。
xxxx公元前89年即位。
死年27岁。
殇帝xx公元106年即位。
只活了1岁。
xxxx公元107年即位。
死年32岁。
顺帝xx公元126年即位。
死年30岁。
冲帝xx公元145年即位只活了3岁。
质帝刘缵公元146年即位被梁冀毒杀,年9岁。
xxxx公元147年即位死年36岁。
中国历史上箭术最高的人——王舜臣的生平简介
![中国历史上箭术最高的人——王舜臣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3f80d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6.png)
中国历史上箭术最高的人——王舜臣的生平简介王舜臣,北宋时期兰州知州,善射,常以弓卦臂,为西军将领,累功至知鄜州、崇仪使、成州刺史、权知兰州。
随种朴征讨西夏,以弓卦臂,独立败军后。
羌来可万骑,有七人介马而先。
舜臣念此必羌酋之尤桀黠者,不先殪之,吾军必尽。
乃宣言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
”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
万骑咢眙莫敢前,舜臣因得整众。
须臾,羌复来。
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
指裂,血流至肘。
薄暮,乃得逾隘。
将士气夺,无敢复言战。
王舜臣靠一己之力,成为扭转战场局势的神射手。
>人物生平>王舜臣,北宋兰州知州,随种朴征讨西夏,王舜臣善射,以弓卦臂,独立败军后。
羌来可万骑,有七人介马而先。
舜臣念此必羌酋之尤桀黠者,不先殪之,吾军必尽。
乃宣言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
”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
万骑咢眙莫敢前,舜臣因得整众。
须臾,羌复来。
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
指裂,血流至肘。
薄暮,乃得逾隘。
将士气夺,无敢复言战。
在北宋还有一位靠一己之力,扭转战场局势的神射手——王舜臣>历史记载>据《宋史·种世衡传》记载,在北宋徽宗年间,有一次,宋军与反叛的羌族部落作战,一开始作战不利,甚至连主帅都遇伏战死。
当时败退的宋军被敌人围追堵截,在狭窄的关隘前挤成一团,不出意外的话,即将陷入溃败和覆灭。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有一个叫王舜臣的军官站了出来。
他就拿着弓独自站在那里,等待敌人进入射程。
羌人冲在最前面的,是羌酋长手下七个最骁勇凶悍的骑兵先锋。
王舜臣认为,不打掉这支先锋,宋军必定在低迷的士气下土崩瓦解。
于是他当众宣言说:“我要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花。
”结果这七个敌骑还在冲,于是王舜臣发了三箭,三个敌骑*** 而死,而且都是脸上中箭。
剩下四个敌骑害怕了,扭转马头就跑,结果都被王舜臣的箭穿通了后背,*** 而死。
上万的敌军都王舜臣神乎其技的弓箭所震慑住了,没人再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王故事:中国历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
令人无限憧憬的中国帝制王朝,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曾诞生
了300多位皇帝,其中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却不在少数,像秦始皇被赵
高害死;唐太宗李世民过多服用术士炼制的“仙丹”而死;南唐后主
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等等,历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作者没必要
再多加累述了。
但是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当中也有被箭射死的,历
仅有四位:一位是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庄宗李存勖、一位是辽国末
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一位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后一位是元宪宗
孛儿只斤·蒙哥。
一、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唐朝末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他
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
他还洞晓音律,能
度曲,存词四首,载《尊前集》,是五代时期后唐开国之君,一位名
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的皇帝。
后唐庄宗一生在位仅3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皇帝。
他自从即位
后便不再进取,开始享乐。
因为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所以常常面
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李存勖在位期间不光宠信伶人,而且还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
将郭崇韬,任用善于剥削百姓的孔谦之类的酷吏,更是弄得民怨沸腾,以至于导致了政治腐败与黑暗,再加上李存勖那位吝啬贪财,为富贵
竟不认生身父亲的刘皇后,朝廷上下离心离德,将士百姓怨气冲天。
李存勖最终自食恶果,在兵变中被流箭射中而死。
二、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辽顺宗耶律浚之子,辽国最后一位皇帝,一
生在位25年。
他在位期间,信用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
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公元1125年8月,辽天祚帝被金国俘获,并被解送金上京,被降
封为海滨王,后又改封为豫王。
公元1156年被金人乱箭射杀。
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公元1156年),
金国皇帝完颜亮下令把分别囚禁的宋钦宗赵桓和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暂
放出来,让他们去比赛马球,以作娱乐。
耶律延禧善于骑术,企图纵
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
三、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可汗,中国历元朝的奠基者,一生在位22年,其间南征北讨,骁勇善战,征服了很多国家,占领了很多领地,为中
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堪称历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就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蒙古可汗成吉思汗却在公元1227年初与西
夏作战时膝部中了毒箭,最终致命。
据《圣武亲征录》记载,成吉思汗一生受箭伤有三次:公元1202
年阔奕坛之战、公元1212年攻西京之战、公元1226年攻西夏时膝部
中毒箭,最终致命。
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自己的遗着中也说成吉思汗死于箭伤。
四、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众所周知,蒙古王朝是一个崇尚武力的王朝,在100多年的历史中,蒙古铁骑以前横扫亚洲很多地方,蒙哥大汗更是蒙古王朝杰出的军事首领。
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长子,公元1251年--公元1259年在位。
他的军队以剽悍着称,攻破了很多城池,就这样一位勇猛善战的蒙哥大汗却在公元1259年攻打大宋的途中死于四川省合川县钓鱼城下。
很多学者一致认为蒙哥大汗的死是非常不正常的。
现存于四川省合川县钓鱼城旧址的一座成立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的《新建二公祠堂记》石碑碑文上说:“蒙哥是在攻城战中“中飞矢而死”。
(飞矢,即飞驰的箭。
)
南宋着名诗人刘克庄的《蜀捷》诗、叙利亚阿部耳法剌底编着的《世界史节本》、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以及张传玺、李培浩编着的《中国通史讲授纲要》对蒙哥之死也持飞矢射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