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及免疫系统 - 高职高专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医学免疫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免疫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免疫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免疫是指: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B:机体抗感染的功能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D: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正确答案:机体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的功能2、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害无利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正确答案: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3、防御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保护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防御4、机体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机制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自稳5、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监视6、机体免疫自稳功能障碍会出现:A: 易受感染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肿瘤正确答案:自身免疫病7、机体免疫监视功能障碍会出现:A: 易受感染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 肿瘤正确答案:肿瘤8、免疫的基本功能包括:A: 免疫防御B: 免疫清除C: 免疫自稳D: 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免疫监视9、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障碍会出现:A: 易受感染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肿瘤正确答案:易受感染, 免疫缺陷病10、机体免疫系统包括:B: 免疫细胞C: 免疫分子D: 下丘脑和垂体E:血液正确答案: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第一章1、机体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机制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自稳2、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监视3、机体免疫监视功能障碍会出现: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 肿瘤正确答案:肿瘤4、防御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保护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清除C:免疫自稳D: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防御5、免疫的基本功能包括:A: 免疫防御B: 免疫清除C: 免疫自稳D: 免疫调节E: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免疫监视6、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障碍会出现:A: 易受感染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肿瘤正确答案:易受感染, 免疫缺陷病7、机体免疫系统包括:A: 免疫器官B: 免疫细胞C: 免疫分子D: 下丘脑和垂体E:血液正确答案: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8、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害无利D: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正确答案: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9、免疫是指: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B:机体抗感染的功能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D:D. 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正确答案:机体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的功能10、机体免疫自稳功能障碍会出现:A: 易受感染B: 免疫缺陷病C: 超敏反应D: 自身免疫病E:肿瘤正确答案:自身免疫病第二章1、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定的物理性状B:特殊化学基团的空间构象C: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D:分子量一般在10KD以上E:异物性正确答案:特殊化学基团的空间构象2、关于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分子量越小,免疫原性越强B:直链结构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环状结构蛋白质强C: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非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强D:大分子物质必定免疫原性强E:抗原一定具有免疫原性正确答案: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非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强3、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弱A:多糖B:多肽C:蛋白质D:类脂E:脂蛋白正确答案:多糖4、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类属抗原D:异嗜性抗原E:同种抗原正确答案:异嗜性抗原5、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分子量的大小B:化学组成C:抗原决定基的性质D:化学结构的复杂性E:进入机体的途径正确答案:抗原决定基的性质6、抗原与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为A:抗原与抗体性状相似B:不同抗原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C:抗原与抗体大小相同D:不同抗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可变区E:抗体发生变性正确答案:不同抗原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7、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结合的部位称为A:表位B:完全抗原C:抗原结合部位D:组织相容位E:半抗原正确答案:表位8、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是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共同抗原D:异嗜性抗原E:同种异型抗原正确答案:同种异型抗原9、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体C:超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球蛋白正确答案:既是抗原又是抗体10、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A.超抗原B:B.半抗原C:C.完全抗原D:D.异嗜性抗原E:E.细菌正确答案:B.半抗原第三章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C1qB:C3C:C4D:C5E:C9正确答案:B2、补体系统的激活依据其激活物质和起始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三条激活途径:A: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B:经典途径、传统途径和凝集素途径C:旁路途径、替代途径和凝集素途径D:MBL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E:经典途径、病毒途径和凝集素途径正确答案:A3、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是:A:IgGB:C1sC:ICD:FcE:C3正确答案:C4、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组成是:A:C5b678B:C5b678bn9nC:C5b6b7b8b9bnD:C56789nE:C5b6789n正确答案:E5、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A:C3b2C3bBbPB:C3b2C3bnBbC:C3bBbP、C3bnBbD:C3bBbP、C4b2aE:C4b2b3C3bnBb正确答案:C6、关于补体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旁路途径由C3活化开始,并需要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参与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才能发挥作用C:C3是体液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也是所有补体激活途径中的关键成分D:凝集素途径与经典途径具有相同的C3转化酶E:凝集素途径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活化具有交叉促进作用正确答案:B7、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片段是:A:C3C4iC3bB:C2C4iC3bC:MACD:C3iC4b和C3aE:C4b2a3b正确答案:A8、既有趋化作用又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A:C3bB:C4bC:C5bD:C5aE:C2a正确答案:D9、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A:炎症介质作用B:调理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正确答案:B10、通过免疫黏附作用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3aB:C3bC:C5aD:iC3aE:MAC正确答案:B第四章1、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B:细胞因子均由一条肽链组成C:细胞因子间无相互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受MHC限制E:一种细胞因子可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正确答案:E2、细胞因子不具备的特性是:A:多效性B:拮抗性C:重叠性D:特异性E:协同性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正确答案:B4、下列哪项不是单核吞噬细胞产生A:TNF-αB:IFN-αC:IL-1D:IFN-γE:IL-8正确答案:D5、具有细胞毒效应的细胞因子是:A:IL-4B:TNFC:IL-2D:IL-5E:CSF正确答案:B6、激活NK细胞、增强其杀伤功能的细胞因子是:A:IL-5、IL-3B:IL-4、IL-7C:IL-l、IL-4D:IL-6、GM-CSFE:IL-2、IFN-γ正确答案:E7、属于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是:A:IL-8和MCP-1B:IL-1和TGF-βC:TNF-β和TGF-βD:TGF-β和IL-10E:IL-1和IL-2正确答案:A8、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IL-1、IL-2、IL-18等可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B:IL-4、IL-5、IL-6和IL-13等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C:IL-4和IL-13可诱导IgE的产生D:成熟免疫细胞在外周的分化已不需要细胞因子参与E:TGF-b促进Treg分化正确答案:9、干扰素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A:干扰病毒复制B:增强NK细胞活性C:抑制细胞分裂D:增强CTL的活性E:杀伤肿瘤细胞正确答案:C10、以下错误项是:A:细胞因子与神经递质之间可相互影响B:细胞因子与激素之间可相互影响C:IFN-γ、IL-1可诱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D:IL-1、TNF促进神经细胞分化E:细胞因子一般不参与组织创伤的修复过程正确答案:E第五章1、下列哪项不是MHC基因编码的产物:A:HLAⅠ类分子a链B:HLAI类分子b2m链C:HLAⅡ类分子a链D:HLAⅡ类分子b链E:补体C4正确答案:B2、参与对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的是:A:LMPB:HLA-I类分子C:TAPD:B因子E:HLA-DP分子正确答案:B3、不表达HLAⅠ类分子A:DC细胞B:巨噬细胞C:肝细胞D:T淋巴细胞E:成熟红细胞正确答案:E4、能与HLAⅠ类分子结合的是:A:CD1B:CD2C:CD3D:CD4E:CD8正确答案:E5、不表达HLAⅡ类分子的细胞是:A:正常胰岛β细胞B:B淋巴细胞C:活化的Th细胞D:巨噬细胞E:DC细胞正确答案:6、CD4分子结合MHCⅡ类分子功能区是:A:α1B:β1C:胞浆区D:β2E:跨膜区正确答案:D7、MHC分子最重要的功能是:A:提呈抗原肽,激活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B:诱导T细胞分化C:引起移植排斥反应D:限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E:诱导免疫耐受正确答案:A8、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Ⅱ类分子限制:A: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B:APC和Th细胞C:巨噬细胞吞噬靶细胞D:CTL杀伤靶细胞E: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正确答案:B9、靶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Ⅰ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MHCⅢ类分子D:CD1分子E:粘附分子正确答案:A10、关于HLA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分析亲代和子代的HLA表型可以获知该家庭成员的HLA基因型B:HLA-I类分子的结构不同于II类分子,前者含有β2mC:HLA纯合子细胞是非常罕见的,一般在近亲婚配的家庭中检出D:HLA-I类分子的α链和β链分别由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所编码E:血小板不表达HLA-I类分子正确答案:E第六章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的表面抗原B:免疫细胞活化后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C:血清中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D:血细胞表面出现或消失的蛋白质分子E:诱导白细胞活化分化的抗原正确答案:D2、LDA分布于:A:白细胞B:红细胞C:有核细胞D:血清中E:有核细胞和无核细胞正确答案:E3、关于CD,错误的是:A:是编码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工具B:白细胞分化抗原均有CD编号C:部分黏附分子无CD编号D:CD分子可用于鉴别细胞E:CD分子在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正确答案:B4、关于CD分子,错误的是:A:大多是单体跨膜蛋白B:少数CD分子可跨膜多次C:CD分子均可为细胞传递活化信号D:以受体-配体的方式发挥作用E:多聚CD分子包括配体结合亚单位和信号转导亚单位正确答案:C5、CD分子不包括:A:黏附分子B:抗原识别受体C:转录因子D:抗体Fc段受体E:归巢受体正确答案:C6、下列分子中,属于CD分子的是:A:IgGB:LFA-1C:C5D:IL-2E:Foxp3正确答案:B7、LFA-1的配体是:A:LFA-2B:LFA-3C:VLA-4D:ICAM-1E:CD86正确答案:D8、选择素分子中与配体的结合部位是:A: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B:表皮生长因子样功能区C:补体调节蛋白区D:细胞浆区E:多糖分子区正确答案:A9、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是:A:CD4B:CD8C:LFA-1D:MHCⅡ类分子E:MHCⅠ类分子正确答案:C10、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B:黏膜地址素C:L-选择素D:P-选择素E:血管地址素正确答案:E第七章1、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A: mIgMB: mIgDC: mIgGD: mIgM和mIgGE: mIgM和mIgD正确答案:E2、关于B细胞的分化,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 成熟B细胞的继续分化需要抗原的刺激C: 骨髓中未成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会形成耐受D: 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会迅速分化为浆细胞E: 浆细胞表达mIg正确答案:E3、B细胞分化过程中膜分子表达的特点是:A: 不同分化阶段的B细胞表达的膜分子不变B: 祖B细胞阶段无膜分子表达C: 前B细胞开始表达功能性BCRD: 未成熟B细胞开始表达功能性BCRE: 浆细胞表达BCR正确答案:A4、关于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分化,说法错误的是:A: 必须有抗原的刺激B: 未接受抗原刺激的成熟B细胞又称初始B细胞C: 分化成为杀伤活性的效应性B细胞D: 记忆B细胞寿命较长,受抗原刺激能迅速分化为浆细胞E: 浆细胞不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正确答案:C5、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A: CDl9和CD21B: CD28和CDl52C: CD79a和CD79bD: CD80和CD86E: CD40和CD40L正确答案:C6、BCR分子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A: 仅重链可变区B: 仅轻链可变区C: 重链恒定区D: 轻链恒定区E: 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正确答案:E7、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是指:A: CD79a/CD79bB: CD40—CD40LC: CD80—CD28D: CD86—CD28E: CD19-CD21-CD81正确答案:E8、关于B1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表面表达CD5和mIgMB: 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高C: 产生于个体发育的早期D: 倾向于定位在肠道和腹膜腔E: 倾向于产生抗细菌多糖抗原的抗体正确答案:B9、B细胞作为专职性APC,正确的表述是:A: B细胞主要提呈颗粒性抗原B: 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C: B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与其抗原提呈作用有关D: B细胞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E: 正常情况下,B细胞也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正确答案:C10、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错误的是:A: 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初始B细胞可分泌大量的特异性抗体C: B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形成免疫记忆D: 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是浆细胞E: 浆细胞可分泌不同类别的抗体分子正确答案:B第八章1、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缺乏的标记是:A:C3b受体B:IgGFc受体C: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E:MHC-Ⅱ类分子正确答案:C2、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不包括:A:B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郎格汉斯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B3、在淋巴组织T细胞区,主要发挥免疫激活作用的树突状细胞是A:并指状DCB:郎格汉斯细胞C:间质DCD:隐蔽细胞E:滤泡DC正确答案:A4、关于NK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B:具有免疫调节作用C:参与ADCC作用D:能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HLA分子正确答案:E5、NK细胞表面的IKR主要识别的是A: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B:细菌脂多糖C: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D: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E:受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正确答案:C6、NKT主要分布于:A:外周血和脾B:淋巴结C:粘膜和上皮组织D: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中E:骨髓、肝脏和胸腺正确答案:E7、γδT细胞主要识别A: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B:革兰氏阴性菌表面共有的TI-1型多糖抗原C: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D:受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E:C3b包被的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正确答案:D8、B1细胞主要存在于A:外周血和脾B:淋巴结C:粘膜和上皮组织D: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中E:外周血和全身组织器官正确答案:D9、属于吞噬细胞氧依赖性杀菌系统的是A:酸性PHB:溶菌酶C:抗菌肽D:ROIs系统E:TNF-α正确答案:D10、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TNF-αB:IL-1C:IL-2D:IL-6E:IL-12正确答案:C第九章1、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TD-Ag刺激产生B: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C:效应分子的作用均具特异性D:有免疫记忆性E:同时存在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正确答案:C2、免疫突触形成时,位于突触中心位置的分子是A:TCR-CD3复合物B:TCR-pMHC复合物C:TCR-CD4复合物D:CD28-B7复合物E:LFA-1与ICAM-1复合物正确答案:B3、Th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需要A:TCR识别pMHCⅠ类分子复合物B:TCR识别pMHCⅡ类分子复合物C:TCR识别pMHCⅢ类分子复合物D:CD40和CD40L分子结合E:mIg与抗原结合正确答案:B4、记忆性T细胞特征表达的分子是A:CD45RAB:CD45ROC:CD4D:αβTCRE:γδTCR正确答案:B5、高亲和力IL-2受体的结构是A:IL-2RαβγB:IL-2RβγC:IL-2RαβD:IL-2RαE:IL-2Rγ正确答案:A6、关于CD8+T细胞的活化,正确的描述是A: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B: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限制C:所需的IL-2可以自分泌D:不需要树突状细胞E:不受Treg细胞的负调节正确答案:C7、Th1在CTL活化并产生效应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A:分泌CK促进CTL增殖分化B:作为APC提呈抗原信号C:促进CTL合成细胞毒颗粒D:促进CTL表达B7E:促进CTL表达Fas分子正确答案:A8、下列细胞活化后,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是A:NK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Th1细胞E:CTL正确答案:E9、CD8+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A:LPSB:荚膜多糖C:靶细胞用MHC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D:多聚鞭毛素E:抗原提呈细胞用MHCI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正确答案:C10、能被CD4+T细胞识别结合的分子是: A: MHC-I类分子B: MHC-Ⅱ类分子C: 抗原肽—MHC-I类分子D: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E: E.HLA-DM正确答案:D第十章1、属于Th1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FN-γB:IL-4C:IL-1D:IL-10E:TGF-β正确答案:A2、关于Treg,错误的是:A:下调细胞免疫应答B:维持自身免疫耐受C:抑制自身免疫病D:下调体液免疫应答E: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正确答案:E3、属于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FN-γD:IL-10E:TGF-β正确答案:B4、关于Th分化,错误的是:A:IFN-γ能促进Th1细胞的分化B:IL-4能促进Th2细胞的分化C:Th2主要辅助体液免疫D:TGF-β能促进Th1细胞的分化E:IL-4可激活Th2胞内Gata-3正确答案:D5、参与抑制性受体调节免疫应答的是:A:ITAMB:CD79aC:CD79bD:BCRE:CTLA-4正确答案:E6、属于B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是:A:FcγRⅡBB:IL-2受体C:CD79D:CD19E:CD81正确答案:A7、分布于T细胞和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是:A:IL-2受体B:FcγRⅡBC:CTLA-4D:CD28E:PD-1正确答案:E8、能正确介导抑制性信号传递的是:A:FcγRⅡB—AgB:CTLA-4—B7C:CD4—B7D:PD-1—AbE:CTLA-4—PD1正确答案:B9、关于补体的免疫调节,错误的是:A:C3b-Ag-Ab复合物等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B:iC3b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C:黏附于病原体表面的C4b可介导免疫调理作用D:iC3b可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E:C3b是过敏毒素正确答案:E10、对免疫应答起明显抑制作用的激素为:A:性激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甲状腺素D:糖皮质激素E:胸腺激素正确答案:D第十一章1、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A:肥大细胞B:巨噬细胞C:单核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2、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为:A:IgAB:IgDC:IgED:IgGE:IgM正确答案:C3、患者,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遵医嘱行青霉素过敏试验。

免疫学教学大纲

免疫学教学大纲

免疫学教学大纲主讲教师: 李铁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对免疫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特别是免疫应答及其调节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免疫学功能,教学难点为理解免疫应答规律。

教学对象:本科生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时数:51学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形成过程,以及当代免疫学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免疫学概念。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学基本概念(0.5学时)一、免疫二、免疫学三、免疫的三大功能第二节免疫学形成过程(1学时)一、免疫学的开创期二、传统免疫学时期三、近代免疫学时期四、现代免疫学时期第三节免疫学的发展特点(0.5学时)一、广度的交叉性二、深度的多层次性三、发展上的高速度复习思考题:1、何为免疫,免疫学?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什么?3、当代免疫学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抗原(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抗原的概念,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性,以及免疫佐剂等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和抗原的特意性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抗原的概念(0.2学时)第二节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0.5学时)一异物性二理化性状三免疫途径四机体应答性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1学时)一抗原特异性的研究二抗原决定簇第四节抗原的分类(0.3学时)第五节重要抗原(1学时)一病原微生物二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三嗜异性抗原四白细胞分化抗原五血型抗原六主要组织七自身抗原八肿瘤抗原第六节免疫佐剂(1学时)一免疫佐剂的种类二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三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复习题: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那些相应的临床疾病.4.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有何不同?5.正常情况下机体为什么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6.Rh抗体与ABO血型抗体有和区别?Rh抗体为什么只能在Rh ̄者体内产生?Rh抗体生成后可能产生什么后果?第三章免疫球蛋白(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免疫球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结构和特点,以及抗体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抗体产生的多样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学时)一基本结构二肽链功能区三酶解片断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1学时)一同种型二同中异型三独特型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学时)一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二激活补体三结合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四通过胎盘第四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布,特性和功能(1学时)一IgG二IgM三IgA四IgD五IgE第五节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其表达(1学时)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二轻(κ)链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表达三重(H)链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表达四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第六节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1学时)一多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复习题: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2简述免疫球蛋白分类和分类的依据3图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产生的酶解片断,并简述个片段的生物学功能4何谓Ig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它们的主要差异是什么?5针对Ig同种异型决定簇(遗传标志)的抗体能否与下列Ig 分子或其功能区起反映?A.γ2λ2B.ε2κ2C.δ2λ2D.(μ2λ2)5E.κ型L链V区F.λ型L链C区6试比较各类Ig的结构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功能7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8何谓克隆抗体(M C Ab)?简述制备M C Ab的原理.第四章补体系统(3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补体的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补体的激活调控.教学重点和难点:补体的激活途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命名,生成部位和理化特征二几种重要的补体固有成分的结构和功能.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第三节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一补体自身衰变的调节作用二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三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作用第四节补体受体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一补体受体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第五节补体系统的异常与疾病一补体含量增高二补体含量降低三补体固有成分和调节分子的遗传型缺陷复习题:1、比较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点.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3、列出膜结合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机制4、列出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两种说明其调节作用机制.5、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6、补体的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是通过何种成分引起的?其作用机制是什么?7、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哪些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裂解片断,可引发何种生物学效应?8、试述补体系统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章免疫系统(8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类免疫细胞特点和功能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二外周免疫器官第二节免疫细胞一造血干细胞二淋巴细胞三抗原呈递细胞四其他免疫细胞第三节细胞因子一.细胞因子概念二.细胞因子的分类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复习题1、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2、简述T、B细胞的来源、分布、表面标志和主要功能.3、试比较T H1和T H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异同点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4、简述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过程.5、单核吞噬细胞具有那些主要生物学功能?6、比较Tc、k和LAK细胞的作用特点.7、试比较B1和B2细胞亚群的主要特征8、何谓抗原呈递细胞?简述其组成及功能.9.细胞因子有哪些基本特性。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88学时)一、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组成。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总计基础免疫学绪论 1 1抗原 2 2MHC 1 1免疫系统 2 2 4免疫球蛋白 2 2补体系统 1 2 3细胞因子 1 1免疫应答 2 2抗感染免疫 1 4 5超敏反应 3 3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免疫学防治医学微生物绪论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病毒学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机动合计2217821024432164642111124221131221225543188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免疫学第1章免疫学绪论【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了解免疫的类型、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学发展简史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2章抗原【目标】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分类。

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理论教学】第1节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能: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

第2节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性状3、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第3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特异性2、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第4节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3、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第3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目标】熟悉HLA分子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医 学 免 疫 学 概 述 统 共 介 绍 了 三 方 面 的 内容 : 免疫的概念 、 免疫的三大功能 、 医 学 免疫学 的发展与现状 。 针 对 这 三 方 面 的 内 容, 教 师应 该 采 取 不 同 的 方 式 进 行 讲 解 以 取 得 良好 的教 学 效 果 。 对 于 免 疫 的概 念 , 教 师可以给 出几个具体 传染病的实例 , 让 学 生 根 据 实 例 自 己先 来 概 括 。 教 师根 据 回 答 的情况 引导出传统免 疫的概念 。 然 后 教 师 在 设 置疑 问 提 出 : 机 体 的 免 疫 力除 了 对 传 染性异物 有抵抗力之 外 , 对 其 他非 传 染 性 根 据 这 个 问题 我 们 刚 才 3 讲授 学习方法 , 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 异 物 有 抵 抗 力 吗 ? 目前 , 高 职 护 理 专 业 学 生 一 般 基 础 知 给 免 疫 概 括 的 概 念 还 准 确 吗 ? 然后 教 师 就 识比较薄弱, 学 习方 式 或 方 法 欠 佳 , 自制 能 可 以 引 出 现 代 免 疫 的 概 念 。 通 过 这 种 方 式 力差 [ 5 ] 。 所以在上课之前 , 介 绍 一 下 课 程 的 讲 解 免疫 的 概 念 , 同 学 们 会 深 刻 的认 识 到 免疫 的本质现象。 对于 医学免疫 学 的发展 与现状 , 可 以 向学 生 讲 解 免 疫 学 历 史 上 的 科 学 成 果 。 讲 解 医 学 免 疫 学 的科 研 成 果 , 同 学们 会 听 得 兴趣盎然 , 顿 时觉 得 耳 目一 新 , 将 会对 本 课 程 产 生 积 极 的 响应 , 能 进 一 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热 情 和 学 习兴 趣 , 有 了 热 情 与 学 习 兴 趣, 将 为 学 生 今后 的学 习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总之 , 在绪论课的教学过程 中, 教 师 应 做好 充分 的 准 备 , 以起 到较 好 的 教 学 效果 。

2020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0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为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它包括了《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门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发生机理、微生物学检查和特异防治。

《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基础医学领域中一门基础性、前沿性、桥梁性课程,它具有理论体系完整、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且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等特点。

通过该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医学学科与临床知识,特别是传染性疾病与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

目的:通过本课程授课,学生应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应用技能,并能将之应用于传染性疾病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阐述、疾病诊断和防治措施,同时能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科学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任务: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同时应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措施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免疫概念与功能、微生物概念与分类,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等,明确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在基础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免疫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概念,微生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免疫的功能。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免疫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概念,微生物的分类;2.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3.了解:免疫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的范畴及发展现状。

《有机化学》第1章_绪论(高职高专 )

《有机化学》第1章_绪论(高职高专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的发展
① 1806年,Berzelius首先提出“有机化学” 概念;无机化学. ② 生命力学说:有机化合物只能来源于有机体(organic) 。 ③ 1828年, F.Wöhler从无机物氰酸铵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突 破生命力学说约束,促进有机化学发展并成为一门单独学科。
特殊的共价键组成决定了上述特点。
石墨的晶体结构(sp2)
Graphite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sp3)
足球烯erical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一.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 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A:B A·+ B·
例如:
Cl : Cl (光照) Cl·+ Cl· CH4 + Cl · CH3 ·+ H : Cl
例如: 乙醇和二甲醚(官能团异构)
CH3CH2OH CH3OCH3
CH3 CH3CHCH3
丁烷和异丁烷(碳链异构)
CH3CH2CH2CH3
原子数目和种类越多,同分异构体数越多.
碳架异构 构造异构 同分异构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位置异构
(丁烷与异丁烷) (1-丁烯与2-丁烯)
官能团异构 (二甲醚与乙醇) 构象异构
(2)键角(方向性):任何一个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它原 子所形成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能 :气态原子A和气态原子B结合成气态A-B分子 所放出的能量,也就是气态分子A-B离解成A和B两个 原子(气态)时所吸收的能量.
(泛指多原子分子中几个同类型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
◆离解能:某个共价键离解所需能量.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80学分:5开设单位:生物工程系适用专业:生物教育专业(一)课程定位《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高专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已学过的动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生物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将遵循以教育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初中、小学为依托,以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与校校合作单位深入探讨,明确初中、小学生物教学工作的任职岗位。

2.在明确中小学生物教学岗位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3.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出发点,进行能力分解。

4.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5.根据中小学生物课程标准,序化教学内容。

6.借助医学院、卫校实训基地平台,创新“新课标”导向教学模式。

7.采用常规及仿真教学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渐提高。

8.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实战成果和职业素养考核。

(三)课程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阐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

2.应以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以及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基础知识;胜任中学《科学》或《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机械基础第1章 绪论-高职高专教材

机械基础第1章 绪论-高职高专教材

5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机器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1)都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 (2)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具有 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称为机器,仅具备前 两个特征的称为机构。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 实物(构件)的组合。 由此可见,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但从运动 观点分析,两者并无差异,工程上将机器与机构 统称为机械。
7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随着机械的发展,“机械”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 化,有关机械的知识也在逐步地完善。 GB/T10853-1989《机器理论与机构学术语》 中规定的定义为: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 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用来传递 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够 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 将机器的概念与先前的定义加以对照,可以看 出区别在于: (1)过去把“作机械功或转换能量”作为机器 的必要条件。钟表,打字机,发报机都不满足这一 条件,因此只能视为机构,不能称为机器;而按照 现代机器的概念,钟表、打字机、发报机用于传递 信息,都属于机器。
3
4
通用零件是指各种机械中经常用到的零件,如螺栓、螺母、轴和齿轮 等。专用零件是指在某些机械中才用到的零件,如内燃机的曲轴、起重机 的吊钩等。
另外,还常把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独立制造或独 立装配的组合体称为部件,如联轴器、减速器等。
11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1.2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15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1.4.3安全可靠性要求 安全可靠性要求是指机械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 定的时间内,应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机械产品的 必备条件。 安全可靠性要求有三个含义:1)设备本身不因过载、失 电以及其它偶然因素而损坏;2)切实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劳动保护性);3)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1.4.4工艺性要求 工艺性要求包含两个方面:1)装配工艺性;2)零件加 工工艺性。在不影响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应使机构尽可能简 化,力求用简单的装置取代复杂的装置去实现同样的功能, 为便于拆装,应尽量使用标准件。设计零件的结构要合理, 同时要很好地处理设计与制造的矛盾,满足加工制造的需要。 1.4.5 其它特殊性要求 针对每一具体的机器,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飞 机结构重量要轻;起重机、钻探机等流动使用机械要便于装 拆和运输;食品、印刷等机械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02
病原生物
病原生物的分 类
细菌
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 等。
真菌
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病毒
包括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寄生虫
包括原虫、蠕虫等。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
侵袭力
病原生物突破机体防御屏障的 能力。
毒力
病原生物对机体的损害程度。
数量
病原生物在机体内繁殖的数量, 影响发病程度。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反 应
病原生物感染引发免疫反应
当病原生物侵入人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启动防御机制,产生针对该病原 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的分类
根据免疫应答的特点,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前者包括 天然屏障、吞噬作用等,后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学在病原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
01
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检测反应产物来判断
抗原是否存在的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02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杀伤活性等功能来判断免疫
状态的方法。
免疫分子检测
03
通过检测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的含量来判断免
疫状态的方法。
0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关系
学科研究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病原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以及免疫 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
该学科还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与 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相互作用,有助 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免疫分子

高职高专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特征 ,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 专门人 才为根本任务 , 以适应 社 会需要为 目标 , 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 能力 为 目的 , 改革传统 的 教学模式 , 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 , 建立 可行 的课程标 准 和教学大纲 ,编写项 目式 教学 法教材并制定配套 的考核评 价
标准, 完 善 立 体 化 的教 学 体 系 , 使 之 更 有 利 于学 生 的 学 习 。

学 生乐于接受 ,使原本枯燥 的理论 变成学生主动要求学 习的
内容。真正实现让学 生参 与到课 堂中来 , 以学 生为主体 , 充 分 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新 的教学模式修正 了以往生物制 药 专业微生 物与免 疫高职 高专 与本科 教学过 于类 似 的问题 , 适 应 当今制药企业对人 才的动手 能力 的需要 ;充分体现高职 高
5 改 革考试 模 式
为满足教学改革 的需要 , 对考试内容 、 考试方式和评 分标 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考试内容加 强技 能运 用 , 突出学生职 业能力培养 ,将 单一 的闭卷笔试考 试方式改为 笔试 +口试 + 技能考试 +随堂考试的综合评定方法 。避免 了一考定 乾坤 的 弊端 。以往期末 闭卷 笔试部分学 生凭借 的不是平时 的认 真学 习, 而是 临考前 突击复习 , 结果考 试结束后 知识很快忘 记 了, 这种考试 的效果 显然 与考试 的初 衷不符 。将 考试增加技 能考 核部分的权重 , 有利于全方面考核学生 学习成效 。其 中口试的 程序为抽签 一准备一 口试一 ( 纠正 ) —记分 的形式 。既考核了 学 生的真实成绩 , 又锻炼 了学生 的心理 承受能力 、 应变 能力 。
的方式展现 出来 , 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 , 微观 的物体 变 得宏观化。使学生对难理解的知识点 通过 多媒 体能一 目了然 , 降低 了学习难度。例如 , 在讲解抗原 、 抗体 时 , 播放抗原抗体 结 合过程 的动 画,使学生能很容易理解抗 原抗 体特异性结合 的

医学免疫学 01绪论免疫系统简介

医学免疫学 01绪论免疫系统简介

Robert Koch 1843-1910, Nobel Prize in 1905 for his work on tuberculosis, Anthrax, Cholera, Tubercule bacillus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激活补体
C反应蛋白(CRP)
细菌表面多糖及 磷酯胆碱
致敏微生物; 激活补体
补体
与细胞及微生物表 杀伤靶细胞;
面的糖及蛋白质共 趋化炎症细胞
价结合
LPS结合蛋白(LBP)
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CD14
LPS
促进宿主细胞与LPS的结合
———————————————————————————————
激活后 5 分钟
激活后 60 分钟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 染色的血涂片,嗜酸性粒 细胞胞核为双叶状,胞浆中含有大量深红色细胞颗粒。透射 电镜下其胞浆颗粒呈结晶状。
Neutrophils represent 60-70% of leukocyt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Their granules contain alkaline phosphatase, lysozyme, lactoferrin etc.
“识 别 才 是 硬 道 理!”
Antibody TCR MHC
抗原结合部位 Fab段
Fc段
Paul Ehrlich 1854-1915 Nobel Prize in 1908

免疫绪论说课

免疫绪论说课

二、教学方法
• • • •
学生状况分析
好的学习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生源状况不佳。高职高专学生,大多为高考中失利者。 或为尊从家长意愿而非本人志愿学习者。教学难度较大。部 分学生自我要求不严,不良习气较重,没有责任感,缺乏远 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个别学生上课迟到、早退、 吸烟、打架斗殴,直接影响到教学的秩序和校园的稳定;学 习上不刻苦,学习方法欠缺,不求上进,而对谈恋爱、泡网 吧等兴趣浓厚;逆反心理严重,以我为中心,经受不了挫折, 不服从学校严格制度的管理;心理问题日渐明显,感到迷茫、 苦闷、烦躁、焦虑等,日渐显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面 对压力,许多学生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
• 4、板书运用 • 本次课程主要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 免疫的三大功能用板书强化总结。
五、教学方法
• 5、归纳整理总结延伸 • 课程完成后以习题讨论或自由应答等 方式归纳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及对下次课程 的介绍进行合理延伸。
五、教学方法
• 6、布置复习思考题
• •
课程结束前 结合与教学相关的重点内容合理布置 复习思考题及预习内容。一方面以备下次 课前提问,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另一方 面有利于下次课程的顺利进行,也是为整 个课程的开设进行前期铺垫。
四、教学评价
• 有科学而符合教学规律的评价制度: • 1、坚持统一重难点、统一复习提纲 • 2、坚持校内统一命题 • 3、校内试题库建设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技能训练为主线; 主体教育为宗旨 。 • 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运用案例教 学、仿真模拟、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
说课
说课教师:XXX

提高高职高专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之我见

提高高职高专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之我见

11 学 习 能力 不 足 .
消化课 堂 上 的知识 。更 有 学 生在 课 堂 上 听不 懂 干脆 的功能 , 则一个 国家就很难 正常运转 。通过这样的 在玩手 机 上 网或 者 睡觉 , 有 一 种 知 难 而 上 的学 习 类 比 , 没 引人 免 疫 的功 能 与表 现 , 生对 免 疫 就 能有 一 学
作为生物医学中一 门重要的前沿学科 , 以其广度 2 医学免 疫学 主要 教学 方 法 的多交 叉性 和 深 度 的 多 层 次 性 , 已成 为 沟 通 基 础 医 俗话 说 “ 教无 定 法 ”, 要 能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兴 只 学 和 医学各 个专 业无 可 代替 的桥梁 学科 ¨ 。免 疫 学 趣 , J 激发 学 生 的学习潜 能 , “ 学 生学 ” 把 要 变成 学 生 自 具 有知 识 覆 盖 面广 、概 念 抽 象 、机 理 复 杂 、深 奥 难 己“ 我要 学 ” 提 高 学 生 的分 析 问 题 、 决 问题 的 能 , 解 懂等特点, 特别是对高职 高专 的学生学 习起来更 为 力 , 什么 方法 都 可 以尝 试 。本 文 结 合 自 己 的教 学 实 困难 。如 何在 有 限 的课 时 中 围绕免 疫 学 知识 体 系 的 践 , 同时结合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 总结以下几点教 特 点有效 地 提高 其 教 学 质 量 , 学 生 对 这 一 学 科 的 学方 法 : 让
学 生 往 往 只 是 维护 国家 的安定 团 结 , 御 外 敌 入 侵 等 方 面起 到 非 抵 在课 堂上 听一 听 , 下就 把 书扔 到一 边 , 课 没有 认 真 去 常重 要 的作 用 ; 同样 , 队和 警察 要 是 不 能执 行正 常 军 12 学 习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不 强 .

《医学免疫学绪论》课件

《医学免疫学绪论》课件
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 外来物质和对自身成 分的防御、识别和调 节的科学。
2 组成和作用
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 和免疫细胞组成,起 着防御感染和清除异 常细胞的作用。
3 类型和特点
免疫反应包括适应性 和先天性免疫反应, 各具特点和功能。
4 主要参与者
5 意义与应用前景
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细胞和效应物质 等是主要参与者。
免疫学研究对疾病治疗和生物科学发展 有重要意义。
《医学免疫学绪论》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免疫反应 的类型和特点、免疫应答过程、免疫系统的疾病以及免疫学研究的意义与应 用前景。
什么是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外来物质和对自身成分的防御、识别和调节的科学。 它探讨免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机体对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反应。
表现和诊断方法
免疫系统疾病的表现因疾病类型而异,可 通过临床症状、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诊 断。
免疫学研究的意义
应用前景
免疫学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癌症免疫治疗等 新兴领域。
医学与生物科学的影响
免疫学的研究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研发新药 物以及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原识别
免疫细胞识别并结合特定抗原,触发免疫应答。
2
免疫细胞激活
激活的免疫细胞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信号,协同作用以加强免疫应答。
3
免疫效应
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或杀伤感染物以及异常细胞的活性物质,实施免疫攻击。
免疫系统的疾病
分类
免疫系统疾病可分为免疫缺陷性疾病、过 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
组成
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等) 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组 成。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掌握:1、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2、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1、免疫细胞的分类和种类。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答: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异常: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疾病。

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丧失——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3.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清除损伤的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二.免疫应答的特点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特点: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非特异性免疫)的分子。

如: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识别多糖(表达于多种G-肠道杆菌表面)固有细胞活化→免疫效应→释放CKs(IFN)→防御作用2.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淋巴细胞】特点:细胞克隆分布,表达一种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天然大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中的多肽、糖中的寡糖、脂酸、核苷酸片断)这些小分子称为抗原(Ag)。

三、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特异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的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免疫和免疫学概念: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免疫调节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免疫调节
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经过活化、增殖和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 忆B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记忆B 细胞则能够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并引发免疫应答 。
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和调节机制
效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通过分泌 细胞因子和表达细胞毒性分子来杀伤靶细胞;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通过分泌抗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 免疫调节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免疫系统概述 • 固有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调节机制 •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 • 实验诊断与免疫学技术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淋巴结、脾脏 等,是免疫细胞生成、发 育和成熟的场所。
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先天免疫,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防御功能,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是生物体在后天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防御功能 ,具有针对性和记忆性。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02
固有免疫应答
组织屏障的组成及作用
皮肤黏膜屏障
阻挡外界病原体进入体内,维持内环 境稳定。
实验诊断与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检测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方 法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免疫标记技术
将抗原或抗体与荧光素、酶等标记物结合,通过检测标记物的活性 或荧光信号来判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抗原结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形态和抗原分布,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类。

高职免疫应答PPT课件.ppt

高职免疫应答PPT课件.ppt

B细胞对TI 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特点
直接刺激B 细胞、 无需APC、 不产生B记忆细胞、 无再次应答
无需Th、
类型
TI-1Ag 又称 B 细胞丝裂原,多为细菌脂多糖, 含B 细胞丝裂原和重复的B 表位。
TI-2Ag 多为细菌细胞壁与荚膜多糖,具有高度 重复的B表位,仅诱导成熟的B细胞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
基本概念
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编码MHC分子的基因群,表达的产物分布在有核细胞表面
2、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MHC分子或HLA, 是导致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诱导和 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
APC 表面(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等)
活化的 T 细胞表面及内皮细胞表面
MHC分子的结构
MHCⅠ类分子
肽结合区 α链 — α1、 α2
与抗原肽结合部位
是 T 细胞抗原受体识别的部位
Ig样区 α链 — α3、 β2m
是T细胞 CD8 的识别部位
跨膜区
螺旋状,将Ⅰ类分子锚定在膜上
胞浆区
与细胞内外信息传递有关
MHC多态性的意义
由于不同的MHC等位基因产物可以提呈 结构不同的抗原肽,因此诱发出特异性不 同和强度不同的免疫应答。
MHC分子的分布
MHCⅠ类分子
( HLA—A、B、C )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包括血小板 和网织红细胞表面。淋巴细胞上最丰富。 但红细胞表面不表达。)
MHCⅡ类分子
(HLA— DR、DP、DQ )
CD4+Th细胞的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些传染病
1、 SAR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简称“非典”):由冠状病毒引起。
2、 高致病性禽流感 :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 病 ,也可以直 接感染人类,并造成死亡。
3、 猪流感:H5N1流感病毒。
4、 手足口病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发现体内抗原、抗体的存在
提出免疫识别和自身耐受的问题 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 体内存在无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 • 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应的淋巴细胞被 “禁忌”形成耐受 • 出生后淋巴细胞遇到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应答,并形成记忆 • 禁忌细胞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18世纪末)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创造了减毒疫苗(狂犬病病毒减毒株) 获得抗毒素用于治疗白喉 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提出体液免疫学说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初步统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学说 发现了ABO血型,避免了输血导致严重 超敏反应的问题,发现了超敏反应 证实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经验免疫学时期
骨髓的 造血干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T、B淋巴细 胞、NK细胞
3) 在哺乳类动物,是B细胞产生、发育、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诱生示意图
2. 胸腺: thymus
(1)哺乳动物的胸腺由第三咽囊 的内胚层分化而来。 (2)胸腺的大小随年龄而异:
相对大小:初生时最大 绝对大小:青春期最大
(3)组织学结构:
(参考组织胚胎学)
是T、B细胞定居和对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富含捕获抗原的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
郎罕氏细胞等,它们能够迅速捕捉抗原以及为免疫
活性细胞提呈抗原(抗原提呈细胞)。
1. 脾脏
T:35%、B:55%、Mφ:10% • 脾脏构造: 白髓 红髓
白髓中延着大动脉组成动脉周围的淋巴鞘,是T 细胞区,以及B细胞聚集的滤泡,含生发中心。 脾脏: 最大的免疫器官 造血器官 主要 贮血器官 在红髓进行 滤过器官(销毁老化的血小板及红血球)
– 在胚胎早期发育 – 为淋巴上皮样结构 – 是淋巴细胞形成、诱导、分化的器官
1. 骨髓: Bone marrow
1) 既是造血器官,也是免疫器官。 2) 动物出生后一切血细胞均来自骨髓。
• 骨髓多功能干细胞可以作为各类淋巴细胞、
粒细胞、红细胞的前体细胞。
髓样干细胞 红系、粒系、单核 细胞和部分APC
免疫系统组成
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
免疫器官包括
•骨 髓
中枢免疫器官
一级免疫器官
•胸 •法氏囊——禽类 •脾脏 •淋巴结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如:
扁桃腺 派亚氏集合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
二级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 执行生成免疫细胞的功能 • 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禽类)
• 共同特点:
2.特异性免疫
• 个体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 •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决定 基 抗原 产生抗 体
特异性免疫
刺激机体
致敏淋 巴细胞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重点) (一)特异性 (二)记忆性
4. 扁桃体
• 扁桃体位于鼻咽部。 • 是重要的外周淋巴组织。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
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 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它们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 脉再回入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内,如此周而复始,使 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 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 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1.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 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18世纪欧洲天花大流行,死亡人数超过6000万
2.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
3. 埃博拉,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导致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
二、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有完整组织构造的器官 脾脏
淋巴结
没有严密构造的淋巴组织 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 它们起源于胚胎晚期的中胚层; • 持续于整个成年期,切除后一般不影响免疫功能。
淋巴组织的全身分布
二、外周免疫器官
自身免疫病。
二、免疫学诊断-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抗原抗体反应的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高度 特异性,因此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 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检测多种病原体、
细胞组分、肿瘤标志物等。
三、免疫学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
免疫抑制疗法:控制移植物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病
课堂小结
2. 淋巴结
1) 淋巴结是体内重要的防御关口,沿着淋巴
管的路径分布。 过滤淋巴液 2)具有: 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的场所
参与淋巴再循环
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 淋巴结被膜外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门处有动、静脉神经和输出 淋巴管。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靠近被膜的浅层皮质区有生发中心。
前T细胞(pro-T) 骨髓中 前B细胞(pro-B) 进入胸腺后可发育分化为成熟T 细胞 骨髓内(哺乳类)或法氏囊(禽类) 发育分化为成熟B细胞。
二、淋巴细胞的形态
1、T细胞和B细胞
均为球形,较小,5~7μm ,胞浆少,核浆比大。 核呈弯月形,细胞膜有不同程度的突起
T细胞绒毛较少 B细胞绒毛较多——毛球状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免疫学突飞猛进, 开创了分子免疫学,促进了整个生命科学 的发展。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免疫学预防 免疫学诊断 CONTENTS
免疫学治疗
一、免疫学预防-疫苗的应用
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也即将消灭脊髓灰质炎(小 儿麻痹)及麻疹。对于以往以及新出现的传染病,其 根本出路是发明有效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当代疫苗 的研制已进入新的阶段,不仅是单纯的预防制剂,已 出现治疗性制剂,如口服自身抗原已证明能预防一些
CD4- CD8-
CD4 + CD8 +
CD4 + CD8-
CD4- CD8 +
2. 胸腺:thymus
其中进行: 正向选择:将具有抗原反应性且能和其它细胞互相合作
的细胞选择保留下来。
负向选择:把针对自身抗原的细胞去掉,避免自己打自己,
产生自体免疫反应。
这个过程中 95%的胸腺细胞会死掉,只有5% 会分化成熟,离开胸腺,进入血液。
– 中央区为B细胞富有区,其中包含原始生发中心。 – 通常包含有派伊尔小结(peyer’s patches, PP)、阑尾等
注 意
脾脏是对来自血液的抗原反应,淋巴结对经由来自皮 肤或淋巴循环系统的抗原反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则是对来自黏膜上皮组织的抗原起 反应。
它们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A。 人体>50%淋巴组织属于黏膜系统,尤其是GALT,是碰到最 多食物抗原的位臵。
医学免疫学
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 课程 。研究对象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
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
异常所致疾病的机制;运用免疫学的基本
理论和技术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传统概念:

免除传染病或瘟疫-抗感染免疫 。
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皮质:网状内皮细胞稀疏,胸腺淋巴细胞丰富。 髓质:网状内皮细胞多而致密——分泌胸腺激素
胸腺淋巴细胞较少 另外还含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胸腺小体:由扁平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 成。
(4)是免疫系统发展功能的中心,供应具免疫力的细胞 到周边淋巴组织,也是骨髓多能干细胞增生并分化 成T细胞之处。
由骨髓来的多能干细胞经皮质旅行至髓质,在网状内皮细胞等的 作用进行选择、分化:
第四节 免疫细胞
•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 • 免疫细胞包括:
粒 细 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
20%的白细胞是 淋巴细胞
一、淋巴细胞的来源
•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 细胞群体 • 人体大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占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0~45%。
• 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
• 18世纪后叶, Jenner发明 牛痘
They should be vaccinated first
Why do they not want to play with my kids?
• 1798年发表了牛痘苗著作,开 创了免疫史上的新纪元。 • 1804年传入我国后,替代人痘 苗
Vaccination against smallpox was adopted in the 19th century
(一)、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
* 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 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亦称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
* 主要机制 物理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 化学屏障 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 生物学屏障 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在4世纪初期的东晋时代已有防止狂犬
病的记载:“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
复发”。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宋朝(11世纪)已有吸入天花痂粉预 防天花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