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12-15

合集下载

2024版最新最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2024版最新最全《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完整版)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传动装置设计原理及应用•轴系零部件设计要点与实例分析•轴承类型选择及校核方法论述•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总论、连接、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和其他常用零部件等,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选型原则,具备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01020304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02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机械零件分类及功能包括齿轮、带轮、链轮等,用于传递动力和扭矩。

包括轴承、轴、联轴器等,用于支撑和定位旋转部件。

包括螺栓、键、销等,用于连接和固定各个部件。

包括密封垫、密封圈、密封条等,用于防止流体或气体泄漏。

传动零件轴系零件连接零件密封零件零件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典型零件设计案例分析齿轮设计根据传动比、扭矩和转速等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材料和精度等级,并进行齿形、齿向和齿距等参数的设计。

轴承设计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工作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尺寸和材料,并进行轴承寿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校核。

螺栓连接设计根据连接件的材质、厚度和工作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螺栓类型、规格和材料,并进行拧紧力矩和防松措施等方面的设计。

03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螺纹类型选择螺纹参数确定螺纹连接件材料选择螺纹连接件结构设计螺纹连接件设计键连接与销连接设计01020304键连接类型选择键连接参数确定销连接类型选择销连接参数确定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选择过盈配合选择过渡配合选择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配合件材料选择04传动装置设计原理及应用齿轮传动装置设计原理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01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和公差配合02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和校核03链传动和带传动装置设计链传动的类型及特点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有限元分析(FEA)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复杂结构、多物理场、高精度
详细描述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用于预测机械结构的性能,如应力、应变和振动等。它适用于复杂 结构和多物理场环境,提供高精度结果。
优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多目标、约束条件、全局最优
详细描述
优化设计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寻 找满足多个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 佳设计方案。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 全局最优解,提高机械性能和降低成 本。
的分析。
动力学分析
02
研究机械系统中各构件的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惯性力、
阻尼力、弹性力和外力的分析。
运动学与动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03
优化机构运动轨迹、提高机构效率、减小振动和噪声等。
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概念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最优的 设计参数,使设计对象的某些性能指标达到 最优值。
重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掌握机械设计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安全性等原则 。
基本流程
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案的制定、详细设计、优化与改 进等阶段。
设计步骤
机器人机构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运动轨迹和参数、选择合适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步骤 。
设计要点
机器人机构的设计要点包括运动精度、速度、稳定性、可靠性等,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 确保机器人机构的性能骤
机床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设计机床总体结构 、选择合适的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步骤。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常见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装配和工程分析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

3. 能够独立进行简单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装配。

4.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机械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2. 机械零部件设计- 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分类-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常见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装配设计- 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装配的设计规范和注意事项 - 机械装配的实际案例分析4. 机械工程图学- 机械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和符号规范 - 机械图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分析-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介绍-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操作和建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 机械设计实践- 选择一个适合的机械设计项目进行实践- 制定项目设计方案和计划- 完成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装配和工程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案例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机械设计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并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建模和分析。

4.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室操作等。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正式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正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讲绪论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二)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2.熟悉机构、构件、零件、部件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2.本课程的作用3.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

(二)难点机构、构件、零件、部件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一、机器的组成及特性(一)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以内燃机为例1、工作原理内燃机是将燃气燃烧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组成内燃机由三部分组成: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

3、机器的特性(二)机构、构件、零件1、机构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用运动副连接起来的构件系统。

一台机器可以由一个机构,也可以由多个机构组成。

常用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2、构件构件是指机构的运动单元体。

如键、齿轮、螺栓等。

构件可能是一个零件,也可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合的刚性体。

如内燃机连杆就是由连杆体、连杆盖、螺母和螺栓等零件组成的构件,因为组合成连杆的各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3、零件及其分类机械零件是指机器的制造单元体。

机械零件又分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

通用零件是指各种机器普遍用到的零件,如螺栓、螺母、键、销等;专用零件是指某种机器才用到的零件,如内燃机的曲轴、活塞等。

二、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2、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3、本课程的研究内容4、本课程的任务三、学习方法小结:1. 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2. 本课程的作用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作业与思考:1、何谓机器,何谓机构?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参照内燃机的机构分析,说明它是由哪些机构组成的。

第二讲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会分析摩擦副类型,会选择润滑方式及润滑剂类型2.会选择密封方式(二)知识目标1.掌握摩擦副分类及基本性质、磨损过程及润滑的类型及润滑剂类型2.掌握密封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1.摩擦与磨损2.润滑3.密封方法及装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润滑方式及润滑剂类型的选择。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3)熟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设计概述1. 机械设计的意义和任务2. 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3. 机械设计师的要求和素质第2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1. 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2. 机械零件的选材和加工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校核第3课时: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自由度和平衡条件2.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4课时:机械系统的动力分析1. 机械系统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2. 机械系统的负载分析和计算3. 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优化第5课时: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机械设计案例介绍2.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3. 机械设计案例总结和启示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辅助材料:PPT课件、教学图样、设计软件教程3. 实验设备:机械设计实验台、测量工具、模拟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讲解:结合PPT课件和教材,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

4.机械设计中的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机械设备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知识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图纸设计和选用材料、零件和构件等,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的过程。

-机械设计分为机械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和机械装置设计等几个方面。

2.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制造简易性。

-设计方法:确定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评价设计方案。

2.3应力、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计算:-应力:介绍正应力、切应力和轴向应力等的计算方法。

-强度:介绍静应力强度、动应力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

-刚度:介绍刚度的概念和刚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变形:介绍零件受力产生的变形和变形计算的基本方法。

2.4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力学特性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动学分析:介绍运动物体的几何特性和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给出一个具体机械设备的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设计方案。

4.小结和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机械设计的疑问和思考,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涉及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部件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能够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具备运用标准、规范和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2)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

(3)轴系零部件的设计,如轴、轴承、联轴器等。

2、难点(1)复杂机械传动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计算。

(2)齿轮的参数计算和强度校核。

(3)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零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4、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内容1、机械传动(1)带传动介绍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讲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

重点讲授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确定带的型号、长度、根数,以及计算压轴力等。

(2)链传动讲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受力情况。

阐述链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12章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12章轮系

第 12 章轮系(一)教学要求1、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了解其他新型齿轮传动装置(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定轴轮系转向判别2、转化机构法求解周转轮系传动比2、复合轮系的分析(三)教学内容12.1轮系的分类轮系: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定轴轮系(普通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定 +周(复杂轮系)周 +周12.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一、传动比A ——输入轴B ——输出轴i AB W A n A W B n B二、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i 15W1W2W3 W4Z 2 Z3 Z 4 Z5i12i23i3 4i4 5Z1Z 2 Z3 Z 4W2W3W4W5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i15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三、输出轴转向的表示1、首末两轴平行,用“+”、“ -”表示。

Z——惰轮:不改变传动比的大小,但改变轮系的转向2、首末两轴不平行(将轮 5 擦掉)用箭头表示3、所有轴线都平行i W1( 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W5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m——外啮合的次数12.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一、周转轮系F 3 4 2 4 22差动轮系: F=2行星轮系: F=1(轮 3 固定)(F 3 3 2 3 2 1)二、周转轮系的构件行星轮行星架(系杆)、中心轮基本构件(轴线与主轴线重合而又承受外力矩的构件称基本构件)行星架绕之转动的轴线称为主轴线。

ZK-H ( K —中心轮; H —行量架; V —输出构件)还有其他: 3K , K-H-V三、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W H(绕 O H—主轴线)转化机构(定轴轮系)i13H W1H W1W H( 1)Z 3W H W3W H Z13举例: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Z 1=100, Z 2=101, Z 2'=100, Z 3=99 求:输入件 H 对输出件 1 的传动比 i H1解: 1, 3 中心轮2, 2'行星轮H行星架给整个机构( -W H)绕 OO 轴转动i13H W1WH( 1)2Z2Z3 W3W H Z1 Z2周转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一、课程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任务、分类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性能参数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轴承和联轴器设计:分析轴承的类型、性能和选用原则,介绍联轴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5.机械结构设计:阐述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要素、强度计算、稳定性分析等。

6.机械创新设计:探讨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7.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机械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理论教学:48学时3.实践教学:16学时(含课程设计、实验等)4.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机械设计概述第2-4周:机械零件设计(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第5-7周:机械传动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第8-9周:轴承和联轴器设计第10-11周:机械结构设计第12周:机械创新设计第13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14周:课程设计第15周:实验第16周:复习与考试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实践环节:30%(课程设计、实验等)3.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X,出版社:X)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等3.网络资源: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资源4.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八、教学效果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3. 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5.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第二课时: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分析机械设计实例。

3. 第三课时: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

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完成情况,包括设计报告、图纸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参考书籍:《机械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设计》3. 网络资源:相关机械设计的学习网站、论坛和视频教程4. 软件工具: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5. 实物模型:展示常用机械零件和完整的机械设备模型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附加条款版)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附加条款版)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附加条款版)《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三、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分类、任务和基本原则,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包括传动零件、连接零件、轴系零件、弹簧等。

3.机械传动设计:介绍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机械系统设计:讲解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部件设计和装配图绘制,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5.机械创新设计: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现场教学法:参观企业生产现场,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结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包括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果等。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教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对象:机械工程、自动化、材料加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相结合所需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和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熟悉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常用零部件的设计。

3. 具备使用常见机械设计软件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和仿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5.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际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安排1.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零部件设计与计算- 轴、轴承和联接零件的设计- 螺栓、螺母和键的设计- 弹簧、传动带和链条的设计- 机械连接的原理和计算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SolidWorks、AutoCAD等机械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 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和仿真分析4. 机械设计实验- 轴承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螺栓拉伸应力的实验- 弹簧刚度和变形的测定- 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测试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课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计算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计算和分析,通过课堂作业和实验课的设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机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4.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开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案
1. 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
第15页/共476页
运动副及构件的表示方法
1.构件构件均用直线或小方块来表示,如图1-6示。
第16页/共476页
2.转动副
第17页/共476页
3.移动副 如图1-8所示,注意移动副的导路应与两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一致。
第18页/共Βιβλιοθήκη 76页4.高副两构件组成高副时的相对运动与这两个构件在接触处的轮廓形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表示高副时必须画出两构件在接触处的曲线轮廓。如图1-8、图1-9所示为齿轮高副和凸轮高副的表示方法。
第41页/共476页
平面连杆机构的缺点:(1)误差较大,降低机械效率。(2)不容易实现精确复杂的运动规律。(3)不宜用于高速传动。
第42页/共476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1)机架——固定件,如图2-1所示构件4;(2)连架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如图图2-1所示构件1和构件3;(3)连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如图2-1所示构件2。
目录
第2页/共476页
绪论
0.1 机器的组成及其特征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机器是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机器的种类很多, 根据用途不同,机器可分为: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加工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 机、输送机等。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 机等。
第22页/共476页
【例1-1】如图1-11(a)所示为颚式破碎机的主体机构,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此机构为原动件偏心轴,从动件肋板、构件、机架共同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按图量取尺寸,选取合适的比例尺,确定A、B、C、D四个转动副的位置,即可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标出原动件的转动方向,如图1-11(b)所示。

专业园地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专业园地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

主任(签名)备课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图1-1 单缸内燃机内燃机中,活塞、连杆、曲轴和气缸体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相对气缸体的有规律地往复移动转变为曲轴相对气缸体的连续转动。

凸轮、推杆和气缸体组成的凸轮机构,将凸轮相对气缸体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推杆相对气缸体的有规律地往复移动,从而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

而曲轴及凸轮轴上的齿轮和气缸体组成齿轮机构,可使两轴保持一定的转速比。

由此可见,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也有只包含一个机构的机器,如电动机等。

若不讨论做功和转换能量的问题,所以习惯上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2、零件:机械中不可拆的最小制造单元,简称零件。

(1)通用零件:如传递动力的齿轮(传动零件),支持齿轮的轴和轴承(轴系零件),连接箱体和箱盖的螺栓,连接齿轮和轴的键(联接零件)。

这些零件在各种机械中都用到。

(2)专用零件:如内燃机中的活塞、曲轴、起重机中的吊钩等,只是在某些机械设备中用到。

3、部件:部件是机械的装配单元,它由若干零件装配而成。

如汽车的变速箱、驱动桥等。

三、机器的组成任何机器都是为实现某种功能而设计制作的。

就其功能而言,一部完整的机器主要有以下四个组成部分,可图释为:图1-5 机器的组成1、原动机部分是机器工作的动力源,为机器提供驱动力或力矩,现代机器的动力源大多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主,而电动机的使用较为广泛。

2、执行部分又称工作部分,处于机械传动路线的终端,直接完成机器预订的功能。

3、传动部分为解决原动机部分与执行部分之间的各种矛盾,将原动机部分的动力和运动传给执行部分的中间装置。

4、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其他基本部分,使操作者能随时实现或终止各种预订的功能。

现代机器的控制系统,一般既包含机械控制系统,又包含电子控制系统,其作用包括监测与信号拾取、调节、计算机控制等。

分析汽车的组成,发动机为动力部分,车轮为执行部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驱动桥等为传动部分,转向盘和转向系统、变速杆、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及加速踏板等组成汽车的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次课教学整体安排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