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回顾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教案 新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寒漠化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降水少,蒸发旺盛,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灌溉,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

据此完成1~3题.1.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其成因是()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植被稀少④山地、高原对水汽具有阻隔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的山地、高原对海洋水汽具有阻隔作用;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植被稀少是干旱的表现。

2.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A.气候干旱少雨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地表物质松散,多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故B项正确。

3.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干旱的气候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

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多年来,草原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据此完成1~2题.1.希拉穆仁草原土地沙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旅游开发④过度樵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旅游避暑胜地,旅游开发也会造成土地沙化。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创新课件必修3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创新课件必修3

2.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方针:“ 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防治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封沙禁牧、禁 樵禁采,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 。 (3)防治工程:“ 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防治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突破]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土地荒漠化的发展。
答案 D
考点二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加试) 1.荒漠化的危害 (1) 经济危害:许多村庄、交通线、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经济损失巨大。
(2)生态危害:表土裸露,为 沙尘暴 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 源。 (3)生产危害:土地退化、沙化,导致了 植被 和地表形态的破 坏。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②过度
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 —— 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③过度放牧——
④过度开垦 ——耕地面积
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解析
多雨年植被发育好,地表较紧实,不利于荒漠化的发
展,A错;地表沉积沙质物才有利于风沙活动,B错;气候干 旱多风只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人类活动才是荒漠 化的决定性因素,C错;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干旱多风 和地表有沙质沉积物,多雨年抑制风沙活动,持续干旱促进
国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干旱的西北、华北地区及较湿润的南方低

必修3 第2章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

必修3 第2章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

真 题 · 模 拟 · 演 练
考 点 · 典 例 · 突 破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基 础 · 回 扣 · 自 查
真 题 · 模 拟 · 演 练
【提示】 提示】
考 点 · 典 例 · 突 破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4.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和 石质荒漠化 。 次生盐渍化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基 础 · 回 扣 · 自 查
真 题 · 模 拟 · 演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基 础 · 回 扣 · 自 查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真 题 · 模 拟 · 演 练
考 点 · 典 例 · 突 破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基 础 · 回 扣 · 自 查
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真 题 · 模 拟 · 演 练
考 点 · 典 例 · 突 破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6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019版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

2019版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

水资源利用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 生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不当 区 次生盐渍化 工矿交通建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 设中不注意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 沙化 环保
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 区 措 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原 干旱的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 内陆地 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
(3)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 增长。
思考探究 1 荒漠化只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
提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 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云贵 地区的石漠化。
②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③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 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3.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内容 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 ①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2.(2018· 天津市河东区一模)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图表助记| 一、荒漠化 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 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 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课件 中图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课件 中图版

小。第(2)题,A项会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项可在相对较为
湿润的地区发展,但对整个干旱区而言,也会加大环境压力,
D项不现实。第(3)题,沙尘暴在冬春季节多发。
答案:(1)D (2)C (3)D
考点2 湿地的概念及利用
1.对湿地的定义,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加以理解 (见下表) 内 位 置 容
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 以内的海域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 流动、淡水或咸水
针对训练
1.(2010· 福州模拟)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 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 年 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5
1 560
8
2 100
13
24 600
14
23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化是土地退化现象,主要类型有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
盐渍化,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都有分布。
二、荒漠化的危害
12亿 4亿
生产力
沙丘
沙尘暴
沙尘暴
三、荒漠化的防治
防治 综合
水 生态
名师点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天然植被不易恢复,可借助工程措施防治荒漠 化。可利用柴草、树枝或其他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 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 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基础巩固组](2017·天津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

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判断答案.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60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240百万公顷,过度开垦面积约为110百万公顷。

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首要因素。

答案:1.B 2.A(2017·威海模拟)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

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2.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解析

3.2.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解析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问题导引】 1.怎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2.你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水土流失吗?
1.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 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 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域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宁夏平原一带。该地带是我国半湿
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甲地在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是
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乙地是宁夏平原,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
农业技术措施
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 采取种树种 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
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 草、封山育 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
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 林等植被绿 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
固定,使其不再继续 化的方法进 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
发生和发展
行治理
复种指数等
【误区点拨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生态问题,但是 其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不同。荒漠化的类型较多,其中沙漠化 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而水土流失必须有水参与,主要 发生在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的地区。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 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 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通过改变自 然条件而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 伐等。
5.理顺答案:最后,在确定出所有的框中内容之后,按箭头连 结关系,重新理顺一遍,对应涉及的地理规律或原理,进行查 缺补漏,确保对应完整准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分布: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本质: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表现: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成因:二因——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因素发生变异强烈蒸发↑↑▲次生盐渍化:大水漫灌→→→地下水上升→→→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层裸露。

如我国南方地区的“红色岩漠”(流水侵蚀作用)2.西北地区(1)范围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范围: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气候界线: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大山系和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部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周围高山高原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干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①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基本条件;①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的干旱季节——动力条件;(2)气候异常(主要自然因素)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①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2)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①过度放牧;①过度开垦;①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5.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荒漠化防治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①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①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防治原则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①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治理措施(因地制宜)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2019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

2019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
绿洲:中上游过度 水资 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 源 水源短缺,生态恶化 利用 灌溉农业区:大水 不当 漫灌
使沙化土地连片 发展
次生盐渍化
盐渍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主要是指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渍化 土地的过程。在某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唯有依靠地表 水灌溉才能发展农业。而如果人类采取的灌溉措施不合理, 再加上蒸发强烈,这些地区就极易出现地表盐分的积累,从 而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考点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 区的一种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土地退化
现象。
(2)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 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路引导]
(1)从文字中获取信息:“青藏铁路在桑曲
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 沙”说明了风沙源地。 (2)从图中获取信息:
角度:荒漠化的成因 (2015· 天津河东一模)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命题规律:1.以荒漠化地区分布为 背景,考查某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 征。 2.结合区域地理事件,如考古发现 、旅游开发、沙尘暴等,考查荒漠化发 生的历史、危害。 3.结合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考 查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考预测:以区域图、景观图、影 像资料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荒漠化等区 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综合整治 措施。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

(2)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 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 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措施 (1)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 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 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 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 耕种、提高复种指数等。
材料三 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 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 沙模式示意图。
(1) 裸 岩 对 当 地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产 生 的 影 响 有 _岩__石__容__易__风__化__侵__蚀__,__成__为__沙__漠__形__成__的__物__质__来__源__、___易__发___ __沙__尘__暴__,__沿__河__地__带__易__产__生__水__土__流__失_____。
[2018·河南调研]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 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 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 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 (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 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 项正确。森林消耗 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 项错误。交错带生 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 项错误。地下水是 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 项错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课件新人教版20180417523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课件新人教版20180417523

1.该固定沙丘(
)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④6~8 月土壤含水量高 D.②④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 月土壤含水量低 A.①④ B.②③
[易误点拨] (1)荒漠化不等同于沙漠化 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次生盐渍化也是一种表现,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的。 (2)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 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危害 严重破坏植被,易 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樵采
草原地区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干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 旱的绿洲边缘 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干旱、 半干旱沙质土壤 地区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水资源利 用不当
绿洲地区
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 生态恶化

[知识补遗] (1)荒漠的分布 ①热带荒漠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地区,平 均位置约在南、北纬 15° ~30° 。 ②温带荒漠区: 主要分布在 35° N~50° N 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心部 分,但在南美洲却出现在大陆东岸,即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巴塔哥尼亚荒漠。
(2)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①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②阿塔卡马荒漠(南美洲西海岸)、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 响有关。 ③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 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④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 其形成的原因是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2019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章 环境问题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9年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章 环境问题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十二章环境问题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概念辨析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1.荒漠化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荒漠化主要出现在气候干旱的草原和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区。

2.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由于人类破坏植被导致流水侵蚀加剧,造成表土流失,基岩裸露,其直接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

3.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一般产生于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地处半湿润地区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有较严重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其产生过程是:在地势低洼地区不合理灌溉→排水不畅,地下水抬升至土壤层→蒸发旺盛,水中盐分在土壤表层不断积累。

华北平原次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春季(降水少,气温高,风大,蒸发旺盛),而江淮地区则出现在7、8月(伏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原理方法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续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一图胜千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1.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危害应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使中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

2.成因成因要考虑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原因分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原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是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对应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

认知结构地理问题及措施1.思维角度(1)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

考点 2 水土流失 1.成因 (1)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 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
气候 水越多越集中,侵蚀作用就越 强,水土流失越严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 地
关。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 形
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 植 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越低,水 被 土流失越严重 土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 壤 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018·河南调研]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 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 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 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 (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 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 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措施 (1)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 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 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 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 耕种、提高复种指数等。
第3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在综合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纲展示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考情报告
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第(1)题,图示绿色长城北部地处热带地区,属 于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绿色长城地处热带,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盛行下沉 气流和离岸风,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 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 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扩大了荒漠影响范围。因此绿色长 城沿线分布有荒漠。第(3)题,本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6.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针 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建设人工草场 ②控制载畜量 ③实施退耕还草 ④发展草原旅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受全 球气候变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潘帕斯草原草场退化、土 地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 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载畜量,恢复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7·江西名校联考]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 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读图完成 3~4 题。
3.乙处发展种植业,最可能出现( ) ①沙漠化 ②盐渍化 ③石漠化 ④水土流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乙处位于天山山脉以南的塔里木盆地,该地气 候干旱,发展种植业会破坏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该地 区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1.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增加 B.气候变化 C.产业升级 D.道路建设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是草 地面积减少,而居住用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因此导致 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
2.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A.旱涝减少 B.水源枯竭 C.草场退化 D.人口外迁 解析 该地区草地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 场退化。
4.乙处适宜( ) A.大规模退耕还林 B.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分布 C.在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D.人口全部迁移到上游 解析 乙处外缘是荒漠化的危险地带,水资源条件差, 因此适宜封沙育草。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某国家土地利用类 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据此完成 5~6 题。
5.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形成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C.常年受副高控制,蒸发旺盛 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 廷,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的东侧,大部分地区地处盛行西风 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 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 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 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 漠。 (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4)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 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 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
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 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5)荒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同问 题,只有大家共同行动,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蔓延。因此, 这一项目体现了相关国家面对共同的问题采取的国际合作 精神。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 地区为例
一轮总复习(经典版)
板块四 限时规范特训 全面检测 高频强化
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1 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小题 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A组 [2017·江苏水平测试]下图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 1978~2013 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非洲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是人 为荒漠化的主因。因此要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 的人口增长。第 (4)题,原因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分 析;结合材料二及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引种树种的基因特 性。第 (5)题,荒 漠化问题是绿色长城沿线国家面对的共 同 问题,只有大家共同行动,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的蔓延。
(2)图一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8 分)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 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8 分)
答案 (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 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自然原因: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①开发历史悠 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②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10.元阳县水土流失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多呈点状, 其成因最可能是( )
A.修筑公路 B.居民点建设 C.矿产开采 D.过度放牧 解析 修筑公路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线状;一般情况下, 居民点建设不会造成剧烈的水土流失;山区过度放牧造成 的水土流失呈片状。
11.在农业生产中,该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
13.图一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二 是图一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 志记载,图一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 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 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26 分)
(1)根据材料,分析图一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 原因。(10 分)
C.减少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
解析 林木生长要求有良好的水热条件;石方格沙障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防治荒漠化效果显著,故 D 项正确。
[2017·河南联考]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 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 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元阳县水土 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读表,回答 10~11 题。
B组 [2018·福建闽侯六中月考]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 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 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 11 m/s 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 7~9 题。
7.在水平距离 50~80 cm 段,风速( ) A.最大 B.平稳 C.下降 D.提高 解析 读图可知,根据风速等值线,在水平距离 50~ 80 cm 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挡,风速下降;遇到沙障前,风 速最大。
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 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 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 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 型区的交界带延伸?(4 分)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8 分)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 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 分)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 11 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 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8 分) (5)对 11 个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6 分)
(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 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 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 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 响航运。
(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 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 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 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 被覆盖率。
①调整农业结构 ②修建梯田 ③发展“处方”农业 ④采用滴灌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有利 于蓄水、保土,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 2 题,共 56 分) 12.[2016·上海高考]撒哈拉沙漠南缘的 11 个国家正联 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30 分) 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 度为 7 100 千米,宽 15 千米。
8.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解析 读图可知,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 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增加了 地表粗糙度;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
9.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