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第1—5章教案OK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组装与维修》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组装与维修》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组装与维修》教案组装与维修——解锁学生实践潜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中,《组装与维修》课程旨在通过组装和维修各种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描述《组装与维修》教案。

一、课程目标通过《组装与维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组装和维修实践,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操作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自主设计、创造和改进物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面对组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组装:学生根据指导书和图纸,通过组装各种模型、玩具或机械,锻炼学生的组装能力和操作技能。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拼图、积木或机械模型作为初级任务,逐渐引导学生组装难度较高的物品。

2.维修:学生通过拆卸、组装、维修各类故障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准备一些电子产品、家具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尝试修复或改进。

3.创造和改进:学生在组装和维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创造和改进物品。

可以给学生一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组装和维修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操作要点。

在示范中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任务,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生可以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3.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技能水平。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初学者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自行组装一台个人计算机。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您将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硬件组件、了解组装过程的基本步骤,并能够熟练地组装一台基本的计算机系统。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选择合适硬件组件的方法和技巧;3.熟悉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4.能够解决常见的组装问题和故障排除;5.独立完成一台基本的个人计算机组装。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硬件组成•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芯片组和主板•CPU、内存、硬盘等核心组件的功能和作用2. 硬件组件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件配置•主板的选择与参数解读•CPU的选择与参数解读•内存、硬盘和显卡的选择与参数解读3. 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检查硬件组件的完整性•安装主板和CPU•安装内存、硬盘和显卡•连接电源和各组件的电源线•安装操作系统4. 问题解决和故障排除•常见组装问题及解决方法•硬件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方法四、教学方法本教学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将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理论讲解:通过PPT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组装原理等进行介绍。

•实践操作:学生将亲自参与计算机组装实践,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演示进行组装操作。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将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教学评估本教学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实际操作:评估学生组装计算机的整体效果和操作技巧。

3.反思:学生将撰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组装经历的个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收获。

4.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展示自己组装的计算机,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说明。

六、教学资源1.计算机硬件组件的样本和相关资料。

电脑组装课程教案(精选合集)

电脑组装课程教案(精选合集)

电脑组装课程教案(精选合集)第一篇:电脑组装课程教案裕和电脑组装课教案主(MASTER)从(SLAVE)设置:SATA硬盘无主从设置。

一根数据线接两个IDE设备时,要设主从,主的一般接最后一个口。

主要厂家:西部数据(WD),迈拓(MAXTOR),希捷(SEAGATE)五、光驱:CD-ROM(只读),CD-RW(刻录机),DVD-ROM(只读),DVD刻录机六、显示器:CRT,LCD(液晶)七、电源:AT(早期),ATX3、快速开机自我检测:Quick Power On Self T est: 一般为Enabled4、启用和关闭CPU L1&L2 CACHE:CPU L1和L2 CACHE,一般为Enabled5、开机后数字灯状态:Boot UP Numlock Sta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定);6、病毒警告:Virus Warning, 一般为Disabled7、硬盘自我保护:HDD S.M.A.R.T.capability,一般为Enabled8、密码启用方式:Security Option,如设定为SETUP, 进入BIOS设置时要输入口令;设定为System时,进入系统和进入BIOS 设置时都要输入口令。

9、互换软驱:Swap floppy Drive,一般为Disabled10、Boot up floppy seek,启动时检查软盘,一般为Disabled三、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芯片组特性设定)1、内存工作方式:DRAM Timing Selectable,一般为By SPD 这个项目会视内存模块的不同,为接下来四个项目设定最佳的计时方式。

默认值为「By SPD」。

这个默认值会读取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装置的内容,并且依据SPD内容设定这四个项目。

内存模块上的EEPROM(只读存储器)储存有关模块的重要参数信息,例如内存类型、大小、速度、电压接口及模块储存区域。

《组装与维修》教案

《组装与维修》教案

《组装与维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组装与维修操作。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合作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对技术劳动的尊重和欣赏。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物体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开始课堂,出示一些已经拆解过的物体,如一个拆解的闹钟、一个拆解的玩具汽车等。

学生被要求观察这些物体的部件,并猜测它们原本的形态和功能。

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猜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组装与维修的重要性,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联系,例如修理自行车、拧紧松动的螺丝等。

学生A:我觉得这个拆解的闹钟原本是一个完整的闹钟,里面有时钟的机芯和铃铛。

学生B:我猜这个拆解的玩具汽车原本是一个可以前进的玩具车,里面有电池和马达。

教师:非常好,你们已经开始思考了物体的组装与维修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组装和维修的工作,这对于保持物体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二、呈现与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组装与维修的过程,例如展示一本拆解后的书籍,并使用图示或实际操作展示组装的过程。

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

教师:现在,我将向你们展示一本拆解后的书籍的组装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将书页按顺序排列,并确保它们对齐。

幼儿园大班组装教案

幼儿园大班组装教案

幼儿园大班组装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组装的概念和过程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教学内容1.知识点:组装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2.技能点:读图、辨色、剪纸及手工制作3.情感点:团队合作、分享、互助和创新教学准备1.材料:颜色卡纸、细剪刀、胶棒、中性笔、图纸、手工工具2.活动:团队接龙游戏、介绍组装模型、手工制作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告诉幼儿组装是什么,有哪些步骤和方法2.老师带领幼儿玩“团队接龙”小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第二步:讲解知识点1.老师向幼儿讲解组装的方法和步骤,并给出相应的图像示例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组装图,引导幼儿辨识图中的颜色、角度、对称等几何属性3.老师告诉幼儿组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顺序、精度等第三步:示范操作1.老师带领幼儿实操组装模型,演示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2.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3.老师巡视幼儿操作,并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第四步:手工制作1.按照图纸和要求,把小纸片组装成小动物、小花草等2.自行设计小物品,或和同学一起设计,分享自己的创意3.老师在制作过程中浏览孩子们创意的结果,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教学总结1.总结各个步骤中要点的信息,确保幼儿理解教育内容并掌握具体技能2.帮助幼儿回顾所学知识,帮助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注意事项1.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保证幼儿的操作精度和正常心态2.需要老师事前准备所有所需的材料,确保教育过程顺利进行3.有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幼儿,需要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况开展适当的教育活动以上便是本次教育活动的详细教育过程和注意事项,希望各位教师们都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为广大爱好者提供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组装技巧。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和方法;(3)熟练操作计算机硬件设备。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概述2.1 硬件分类硬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机,包括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另一类是外设,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等。

2.2 硬件性能指标硬件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主频、核心数、线程数、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等。

2.3 硬件选购指南选购硬件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

要注意硬件的兼容性,确保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第三章: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3.1 准备工具和配件准备螺丝刀、散热膏、主板说明书等工具和配件。

3.2 拆卸旧计算机如果组装的是新计算机,跳过此步骤。

拆卸旧计算机时,要确保断开电源,避免触电。

3.3 安装CPU和散热器打开主板包装,将CPU安装在主板上,涂抹散热膏,安装散热器。

3.4 安装内存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插槽,注意插槽位置和内存条的方向。

3.5 安装主板将主板放入计算机机箱,固定好主板螺丝,确保主板与机箱之间间隙合适。

3.6 安装电源将电源安装在机箱内,连接主板和电源之间的线缆。

3.7 安装硬盘和光驱将硬盘和光驱安装在机箱的指定位置,连接相应的数据线和电源线。

3.8 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显卡插槽,固定好显卡。

3.9 连接外设将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连接到计算机上,确保接口正确。

3.10 开机测试开机检查计算机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逐一排查并解决。

第四章:硬件组装注意事项4.1 确保断电在组装计算机时,确保电源已经断开,避免触电。

幼儿园 组装教案

幼儿园 组装教案

幼儿园组装教案
在幼儿园教育中,组装教具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组装教具可以培养幼儿的
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组装一种名为“拼图”的教具。

制作拼图所需材料
1.十个大小形状不同的木块。

2.一张标有拼图图案的卡片。

3.一台打印机。

4.一把剪刀。

5.一瓶胶水。

拼图的制作方法
1.用打印机打印一张拼图图案,尺寸适合每个木块。

2.使用剪刀剪下每个拼图的元素。

3.粘贴每个图案元素到每个木块上。

4.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案拼接相应的木块。

拼图的使用方法
1.请幼儿先观察卡片上的拼图图案。

2.将拼图散件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自由组合。

3.当幼儿成功组合出一个完整的拼图后,鼓励他们自豪地展示给别人看。

4.给予幼儿赞扬和表扬,以激励其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拓展应用
1.如果幼儿已经熟练掌握了拼图,可以考虑增加难度,让他们自己设计
拼图图案并制作教具,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2.可以考虑利用拼图来进行团体活动,让幼儿一起合作完成大型拼图,
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可以将拼图教具和其他教具结合起来,例如让幼儿用拼图为其他教具
制作器物,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通过制作和使用教具来实现幼儿教育是一种富有乐趣和成效的方法。

拼图作为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具,可以在培养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创造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希望这份教案可以帮助您在幼儿教育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组装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掌握计算机组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学会正确安装和连接计算机硬件组件。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计算机硬件组件的安装和连接。

教学难点:1. 硬件组件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2. 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组件(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2. 组装工具(螺丝刀、扳手等)。

3. 计算机组装教学材料(图片、视频等)。

4. 计算机故障排除指南。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组装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展示一台已组装好的计算机,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个硬件组件。

核心教学活动:1. 介绍计算机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选择硬件组件、安装主板、安装CPU、安装内存、连接硬盘等。

2. 分步骤演示计算机组装过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 分组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4. 学生完成组装后,检查各个硬件组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启动计算机并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5.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培养他们的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能力。

巩固练习:1. 提供一些计算机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组装经验和故障排除经验。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的计算机维修人员来讲解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维修店或计算机制造厂,了解实际的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过程。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组装过程中的表现和操作技巧。

2.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提供一份计算机故障排除的考试,测试学生的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的组装手册。

2. 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组装竞赛,展示他们的组装技能和速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

组装作业指导书最新版课件演示教学一、引言组装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装作业的步骤和技巧。

本课件演示教学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份最新版的组装作业指导书课件,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生动而有效的教学。

二、课件制作准备1. 确定课件制作工具:根据个人喜好和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工具,如Microsoft PowerPoint、Prezi、Google Slides等。

2. 采集资料:采集与组装作业相关的资料,包括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问题解答等。

3. 设计课件结构:根据资料内容,设计课件的整体结构,包括导入部份、主体内容和总结部份。

三、课件制作步骤1. 导入部份a. 引入话题:通过引用相关的实例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组装作业的学习热情。

b. 目标设定:明确课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他们将会学到什么内容。

2. 主体内容a. 组装步骤:按照组装作业的具体步骤,逐一展示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b.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演示组装作业的过程,让学生亲眼见到每一个步骤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c. 常见问题解答:列举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答,匡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难点。

3. 总结部份a. 知识回顾:对整个课件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b. 深化思量: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组装作业进行更深入的思量和探索。

c.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组装作业相关的练习或者作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件演示教学技巧1. 简洁明了:避免在课件中使用过多的文字和图片,保持内容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 图文并茂:结合文字和图片,用图片来展示组装作业的步骤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如淡入淡出、滑动等,使课件更生动有趣。

4. 互动设计: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积极参预课堂互动。

《组装与维护》理论教案

《组装与维护》理论教案

《组装与维护》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第1节:计算机硬件概述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2. 计算机硬件的作用3.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第2节:中央处理器(CPU)1. CPU的结构和功能2.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3. CPU的散热措施第3节:主板1. 主板的组成部分2. 主板的功能3. 主板的分类和选购第4节:内存1. 内存的类型和作用2. 内存的容量和速度3. 内存的安装和升级第5节:外设1. 输入设备2. 输出设备3. 存储设备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的实际案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面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 课件:计算机硬件图片、组装和维护视频等3. 工具:计算机硬件组装工具六、第6节:电源1. 电源的作用和分类2. 电源的性能指标3. 电源的安装和维护七、第7节:显卡和显示器1. 显卡的结构和功能2. 显卡的性能指标3. 显示器的类型和性能4. 显卡和显示器的安装与调试八、第8节:声卡和音箱1. 声卡的结构和功能2. 声卡的驱动程序安装3. 音箱的类型和性能4. 声卡和音箱的连接与调试九、第9节:计算机硬件组装1. 组装前的准备工作2. 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3. 组装工具的使用方法4. 组装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十、第10节:计算机硬件维护1. 硬件维护的基本原则2. 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3. 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维修4. 硬件升级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六、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源的作用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组装》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教案教案:计算机硬件组装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组装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理论讲解(2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主机的组成: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3)组装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的安装和连接。

4)组装的基本流程:准备工作、主板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硬盘安装、显卡安装、电源安装、接线连接等。

3.操作演示(30分钟)教师进行实际的计算机硬件组装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组装的过程和技巧。

重点演示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清理工作台,准备组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主板安装: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和数据线。

3)CPU安装:将CPU插入主板的CPU插槽中,并固定好。

4)内存安装:将内存插入主板的内存插槽中,并固定好。

5)硬盘安装: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内,并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6)显卡安装:将显卡插入主板的显卡插槽中,并固定好。

7)电源安装:将电源固定在机箱内,并连接电源线。

8)接线连接:将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连接到主机上。

4.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按照之前演示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辅导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经验,总结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重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动手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问答或小测试。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2. 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拆卸旧电脑、准备组装工具、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电源及外设、调试系统。

3. 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硬件检测、故障分析、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和故障排除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准备1. 电脑硬件一套(含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2. 组装工具一套。

3. 电脑操作系统安装光盘。

4. 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演示:现场演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组装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图。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评价其掌握程度。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计算机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组装工厂,了解生产流程。

3. 开展计算机硬件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初步认识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和结构1.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作用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分类和主要部件实例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讲解其结构与功能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PU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使学生掌握CPU的安装与更换方法2.2 教学内容CPU的定义与结构CPU的性能指标CPU的安装与更换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CPU的实物和结构2.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CPU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CPU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实例演示:展示CPU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三章:主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主板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主板的安装与更换方法3.2 教学内容主板的定义与结构主板的功能主板的安装与更换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主板的实物和结构3.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板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主板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主板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四章:内存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存条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使学生掌握内存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4.2 教学内容内存条的定义与结构内存条的性能指标内存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内存条的实物和结构4.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内存条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内存条的定义、结构和性能指标实例演示:展示内存条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五章:硬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硬盘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使学生掌握硬盘的安装与更换方法5.2 教学内容硬盘的定义与结构硬盘的分类硬盘的安装与更换方法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硬盘的实物和结构5.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硬盘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硬盘的定义、结构和分类实例演示:展示硬盘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六章:显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显卡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显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6.2 教学内容显卡的定义与结构显卡的功能显卡的安装与更换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显卡的实物和结构6.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显卡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显卡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显卡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七章:电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源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电源的安装与更换方法7.2 教学内容电源的定义与结构电源的功能电源的安装与更换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电源的实物和结构7.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源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电源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电源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八章:机箱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箱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机箱的安装与更换方法8.2 教学内容机箱的定义与结构机箱的功能机箱的安装与更换方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机箱的实物和结构8.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机箱的作用和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机箱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实例演示:展示机箱实物,讲解其安装与更换方法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九章:外设连接与调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调试技巧9.2 教学内容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计算机的调试技巧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外设连接和调试的过程9.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外设连接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实例演示:展示外设连接和调试的过程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第十章:课堂小结与实践指导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10.2 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实践指导:提供实际操作练习的建议和注意事项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实际操作练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0.4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实践意义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实践指导:提供实际操作练习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总结: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和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

计算机组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功能介绍。

(2)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步骤和技巧。

2、难点(1)主板跳线的连接方法。

(2)安装 CPU 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组装过程。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践。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设备若干套,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机箱等。

2、工具若干,如螺丝刀、镊子等。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和一些零散的计算机硬件,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硬件组装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计算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1、计算机硬件组成(1)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连接着其他硬件设备。

(2)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

(3)内存: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4)硬盘:用于长期存储计算机的数据和文件。

(5)显卡:负责处理图形图像信息。

(6)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电力支持。

(7)机箱:用于安装和保护计算机硬件。

2、硬件功能介绍(1)主板:提供各种接口和插槽,支持不同硬件的连接和通信。

(2)CPU:执行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

(3)内存:提高计算机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

(4)硬盘: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用户文件。

(5)显卡:输出图像信号,使显示器能够显示图像。

(6)电源:将市电转换为计算机所需的直流电,并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7)机箱:起到保护硬件、散热和美观的作用。

(三)组装演示1、准备工作(1)戴上防静电手环,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准备好工具和硬件设备。

2、组装步骤(1)安装 CPU打开 CPU 插座的保护盖。

手工组装教学设计方案

手工组装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手工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组装工具和材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手工组装任务。

- 学生能够运用组装技巧,提高组装效率和精度。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耐心、细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 学生能够体验成功完成作品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组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的手工组装工具和材料。

3. 手工组装的流程和步骤。

4. 不同类型手工组装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手工组装的魅力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讲解手工组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工具和材料。

- 分析不同类型手工组装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实操演示- 教师示范手工组装的流程和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 重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手工组装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手工组装作品,包括作品的完整度、精度、美观度等。

3. 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手工组装的基本概念、原理、工具和材料等内容。

2. 操作视频:展示手工组装的流程和步骤,方便学生跟随操作。

3. 实物教具:提供不同类型的手工组装工具和材料,供学生实践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手工组装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手工组装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手工组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够掌握手工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手工组装任务。

- 学生能够通过组装活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手工组装的乐趣,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手工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识别和选择合适的组装工具和材料。

2. 教学难点:- 组装过程中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 解决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演示用的组装样品。

- 准备教学视频或PPT,介绍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准备安全示范,如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2. 学生准备:- 熟悉组装任务的相关信息。

- 准备个人工具包,如剪刀、螺丝刀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样品:展示已组装好的样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装的过程和原理。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组装原理:介绍手工组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示范组装步骤:教师示范组装过程,强调重点步骤和技巧。

3. 安全注意事项:讲解使用工具时的安全规范。

(三)学生实践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组装任务,确定分工和步骤。

2. 动手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组装实践。

3. 指导与反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反馈。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组装作品。

2. 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3. 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组装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对组装原理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复习巩固:复习手工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拓展实践: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装项目,提升动手能力。

初中组装玩具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组装玩具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动手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

2. 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难点:1. 玩具组装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2. 创新思维在组装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玩具组装材料:各种组装玩具套装。

2. 教学工具:剪刀、胶水、螺丝刀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种组装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吗?二、基本步骤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材料、组装、调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分组实践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组装玩具材料。

2.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装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四、问题解决1. 在组装过程中,各小组遇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独特见解。

五、总结1. 教师对各小组的组装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总结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实践1. 教师发放新的组装玩具材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组装任务。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装,教师观察并记录。

三、展示与交流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组装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1. 教师对各小组的组装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组装玩具,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组装玩具教案模板设计

初中组装玩具教案模板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组装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组装玩具材料、组装玩具步骤图等。

2. 学生准备:组装玩具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组装玩具,激发学生对组装玩具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组装玩具的基本步骤吗?有哪些注意事项?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组装玩具的材料、工具、步骤等。

2.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组装玩具的步骤。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组装玩具材料。

2.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图进行组装,注意安全操作。

3. 学生在组装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解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享组装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提问:你们在组装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二、拓展练习1. 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组装玩具,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组装,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合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组装玩具比赛。

2. 学生在比赛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比赛心得,总结自己在组装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组装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学生对组装玩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组装”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组装”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组装”问题》
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了解组装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内容
- 数学上册第五章《“组装”问题》
3.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入组装问题的概念和意义。

步骤二:理论研究
-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组装问题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和注意
事项。

步骤三:实际操作
-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从给定的零件中选择适合组装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操作。

步骤四:反思总结
- 学生回顾整个过程,总结组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4.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检查学生对组装问题的理解程度;
-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5. 拓展延伸
-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类型的组装问题,并进行类比分析和解答。

6. 教学资源
-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组装”问题》章节;
- 给定的组装模型零件。

7. 教学反思
-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
- 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出问题和探索答案,培养学生的自
主研究能力。

以上是《“组装”问题》的优秀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
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装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希望本设计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
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时: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认识、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与要求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发展历史3.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使用常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计算机的使用常识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教与学对应的全链式教学法五、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六、教学内容与过程《组装与维护》课程及要求:1、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组成、性能,掌握软硬件安装、常见故障处理,方便以后的计算机使用。

2、课时分配与学习方法:见P2页。

3、课堂及实验要求:1)、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要求。

2)、课堂认真听讲、识记,作好笔记,完成作业。

3)、严格实验过程,爱护实验器材。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节站着上课:迟到3分钟以上、手机响、不认真听讲、干与教学无关的事、未完成作业、不带教材笔记等。

导入:提问学生家中有无计算机、计算机的配置如何。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进入教学课题。

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提问:各不同配置计算机的相同点?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1)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进行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暂存数据、控制和指挥其它部件协调一致的工作。

(2)存储器: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采用集成度高、容量大、体积小、功耗低的半导体存储器。

内存储器根据信息存取方式不同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和只读存储器(ROM ) 两类。

(3)I/O (输入/输出)子系统一般包括I/O 接口电路与I/O 设备。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介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路。

I/O 接口电路基本功能:对数据的缓存作用,使各种速度的外部设备与计算机速度相适配; 对信号的变换作用,使各种电气特性不同的外部设备与计算机相联接; 联络作用,使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与计算机操作同步。

(4)总线是一组公共的信息传输线,用以连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内部总线位于芯片内部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

2. 微型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简介提问:计算机系统发展主要以什么为主线?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计算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CPU 和总线的发展和变化。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提问:计算机硬件系统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微机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箱、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使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介绍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2.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提问: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联络线外部设备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微处理器CPU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数据线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运行维护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使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介绍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并介绍软硬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微型计算机使用常识提问:大家平常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1. 按规范步骤操作2. 运行时的保养和维护3. 其它维护注意事项小结: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3.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常识作业:1. 复习本章2. 预习下一章3. 做本章的习题与实践题出勤:计一1:计一2:计一3:计一4:计一5:反思:第3-4课时:第二章CPU一、教学目的:1. 掌握CPU的基本知识;选购CPU的基本原则;识别CPU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客观分析问题能力,能够较好处理个体(CPU)与整体(整机)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高频CPU并不代表整机高性能。

要想发挥高频CPU的优势,需要得到其它配件(主板、内存、显示卡等)的配合。

三、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识别“真假”CPU 方法。

四、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有条件可准备CPU若干五、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同学们,现在电脑中的CPU主流配置应在2.6G、2.8GHz以上。

大家都清楚,2.8G的CPU肯定要比 2.0G的CPU速度要快。

那么,配置为2.8G的CPU的整机是否一定比配置为2.0G 的CPU的整机性能要好?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同学们有必要先学习一些CPU的基础知识。

第一个环节:讲解基本内容1.讲解“2.1 CPU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学生完成的任务:①学生回答的问题:从外观上看AMD和INTEL的CPU有什么区别?②填写下表INTEL的CPU (P4系列、赛扬4系列)③学生回答的问题:INTEL CPU 中的P4A、P4B、P4C、P4E各表示什么含义?请举例说明。

④学生回答的问题:前端总线与外频有何区别?⑤问题:CPU的缓存是不是越大越好?回答:提高CPU缓存,一定程度上能提高CPU的性能,但增加缓存会带来CPU集成晶体管个数大增,发热量也随之增大,给设计制造带来很大的难度。

同时所以就算缓存容量做得很大,但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缓存的延时,CPU的性能也未必得到提高。

2.讲解“2.2 制定选购方案:选购CPU前的分析”讲解例2-1 时,可以将中关村网站关于CPU方面的消费调研方面的内容介绍给学生。

讲解例2-2 的目的,使学生清楚一台计算机的性能是由包括产品CPU在内的很多配件的性能共同决定的。

如果只是CPU的性能比较高,而其它配件的性能较弱,整机的性能不会很好。

学生完成的任务:①如何根据销售商报价和购机款分析最佳性价比和对整机最匹配的CPU?②上网(或去销售商处)了解CPU价格行情及性能参数。

2.讲解“2.3实战:选购CPU”第二个环节: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一些题目,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的学习。

题目:1.如何在AMD和Intel CPU 之间进行选择?2.奔腾4和赛扬4 区别在那里?3.如何识别真假盒装CPU?老师提供些参考文章供学生上课阅读思考,或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思考。

第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小结分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提问:可通过哪些软件方法可以了解CPU性能参数?学生思考回答:系统属性、优化大师等。

教师归纳总结,并可选择讲解。

小结:1. CPU的性能参数2. CPU的选购原则3. CPU的鉴别和测试作业:1. 复习本章2. 预习下一章3. 做本章的习题与实践题出勤:计一1:计一2:计一3:计一4:计一5:反思:第5-6课时:第三章内存储器一、教学目的:1、了解内存储器的概念和发展、结构和性能指标。

2、掌握内存条的区分、选购和测试。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内存条的区分、选购和性能测试。

三、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内存条若干四、教学方法:分析法和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内存条的结构、选购方法,以及如何测试内存条。

五、教学过程:导入:由人的大脑、书、纸张对比引入到内存储器的知识学习。

幻灯片或板书课题:第三章内存储器一、基础知识-认识内存储器提问:仓库对现代化工厂中的流水线的影响?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并由仓库的作用引入内存条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介绍内存条的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

1. 内存条的工作原理(作用):中转数据2. 内存条的组成:内存条主要由印刷电路板、内存颗粒、SPD芯片、金手指等组成。

3. 内存条的分类和区别讲解主流三种内存条引脚和定位键(缺口)4. 内存的封装和技术指标二、制定选购方案-选购原则及分析提问:计算机运行需要什么类型、多大内存才能够发挥最佳性能?学生思考看书进行回答;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根据计算机实际使用条件确定计算机内存的各项参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选购。

1. 确定内存容量影响内存容量的要素:操作系统、使用模式、硬件设备和用户类型2. 确定内存带宽应保证内存带宽与主板和CPU前端总线一致3. 确定内存种类和条数根据主板内存插槽(定位键)或说明书确定所需内存条种类;应确保使用的内存条数最少,避免多条内存之间出现兼容性故障,方便内存扩充三、实战:内存储器的选购提问:如何购买内存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利用幻灯片介绍各种内存颗粒和内存条的鉴别与选择。

1. 如何识别内存利用幻灯片介绍主要的内存厂商和内存颗粒以及内存编号识别2. 内存质量鉴别方法主要使用观察法查看内存条的质量小结:1. 内存条的组成和颗粒封装2. 内存条的选购原则作业:1. 复习本章知识2. 预习下一章知识3. 完成本章书后的习题和实践出勤:计一1:计一2:计一3:计一4:计一5:反思:第7-8课时:第四章主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主板的基本知识和结构2. 学会鉴别、选购主板的方法。

3. 掌握主板南北桥芯片组在主板中所起的作用。

4. 掌握依据CPU合理选配主板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主板的鉴别和选购,依据CPU合理选配主板的方法。

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主板的鉴别和选购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分析法和问题讨论法,教与学对应的全链式教学法五、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Internet ,主板六、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如果一个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却没有强壮的身体,这个人的发展会怎样?计算机的最主要的躯体组成部分就是主板,负责传递“头脑”对“身体”的控制。

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一、基础知识:认识主板教师先让同学们观察主板,对主板有感性认识;然后进行讲解。

1. 主板的结构主板的平面是一块四层板或六层板PCB印刷电路板。

四层板的主板由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构成。

电路板上是布线和各种部件。

教师利用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仪对主板上芯片部分、CPU插座、插槽部分和接口部分的部件进行展示和讲解。

2. 主板的芯片组介绍介绍Intel、VIA、SIS、NVIDIA四家的主流芯片组产品及主要特色技术参数。

二、制定选购方案:选购主板前的分析让学生搜集、了解主流主板的技术参数。

1. 主板选购的基本原则提问学生:影响主板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讲解CPU与主板的匹配、主板布局、扩展功能和调节功能等选购基本原则。

2. Intel P4 CPU平台主板选购方案针对高中低档特点进行分析选购对象。

三、实战:选购主板1. 主板质量鉴别方法主板主要使用观察法进行购买前的选择和鉴别。

2. 主板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对主板可进行常规测试进行检测:负荷测试、环境测试和烧机测试。

3. 主板测试软件简介介绍并演示主板常用测试软件及简单测试。

小结:1. 主板的结构和各部分组成2. 主板的选购基本原则作业:1. 复习本章2. 预习下一章3. 做本章的习题与实践题出勤:计一1:计一2:计一3:计一4:计一5:反思:第9-10课时:第五章外存储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硬盘、光驱和软驱的基本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