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作者:张一兵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年12期廓清了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初始地平之后,再来论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评界底线自然会更明晰一些。
(注:参见笔者新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翻译和人头式总体评述的水平上展开的。
问题有二,一是对已经据有的文本不能作进一步的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逻辑始终无法呈现;二是研究与评述止步于70年代以前的人物和文本,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发展不能准确地生成必要的理论定位。
原因很复杂,在这里我只打算通过一种新的历史性理论逻辑界说来反省这一现象。
我的新观点是,必须在指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终结、并建构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与晚期马克思主义的并存新格局中,才能重新审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终结。
我认为,在本世纪6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在其历史存在的必然性上已经终结。
这种终结在理论逻辑层面上是以阿多尔诺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批判为质性标识,在历史实践层面上则是由60年代末西方青年学生造反运动的失败画上句号的。
众所周知,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理论思潮,是本世纪20年代欧洲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反叛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释中无意识建构起来的。
这种理论倾向拒绝任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和官方架座,特别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神化的非科学解释方式,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理解,区分出异质于恩格斯及斯大林体系的某种非正统的“新马克思主义”,而这种马克思的“新生”往往又都寄居于某种现当代西方文化和哲学流派。
重要的是,这些左派理论仍然坚持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仍然是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反对资本主义。
在其哲学逻辑的初始建构时期,卢卡奇以总体性,葛兰西以实践一元哲学,柯尔施以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辩证法反对分裂的理论逻辑和资本主义现实;30年代之后,以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文本依据,在新人本主义的逻辑构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突现为一种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这包含了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理论活动,这也指涉布洛赫、萨特和列菲伏尔等人的人学努力;60年代中期,也正是在人本学马克思主义处于理论建构和泛化的巅峰状态时,以阿尔都塞为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却以科学主义方法激烈冲击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主流,以科学结构和对客观规律的关注,拒绝了非历史的人与主体性。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分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分析. 年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第卷第期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分析田金芝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摘要:杰姆逊是二战后涌现出来的具有世界影响的美国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家。
本文在分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同时,并对其理论的理论基础作了进一步的探析,认为其吸收借鉴了黑格尔、马克思、卢卡奇等人的“总体性”思想和理论成分。
关键词: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总体性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 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二战后的资本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作为文学理论和文主义。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晚期资本化批评家,他的著述颇丰,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形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就其这一论断的基式》、《语言的牢笼》、《政治无意识》,被当代另一著础,来自于比利时政治经济学家厄内斯特?曼德尔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誉为“西方马克思 ,在其著作.主义”的三部曲。
其后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中有详细的论述。
但曼德尔是以经济学家的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更是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身份和眼光作的划分,作为文化批评大师的杰姆逊, 轰动,以至佩里?安德森在《文化转向》一书的前言果然没有原分不动的照搬,而是将这一划分巧妙地中高度评价时说:“杰姆逊的著作,犹如夜晚天空中运用到了文化研究中。
开起的镁光照明弹,照亮了后现代被遮蔽的风景,后所以,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引论》现代的阴暗和朦胧霎时变成一片奇异和灿烂。
”他中,他又接着说:“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便以敏捷的思维、全新的视角、总体性的思路解读后现有了其各自的特点。
第一阶段的艺术准则是现实主代及其文化现象,由此形成了其极具影响的后现代义的,??于是第二阶段便出现了现代主义,而到第文化理论。
而且他自年来北京大学授课后多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次来中国,中国学术界认为他开启了中国后现代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
葛兰西的政治学说 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对社会 主义没有在西方国家取得胜利进行了深刻的理论 反思,并得出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家中 存在着不同于东方落后国家的“市民社会”的结 构的结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成功地利用文 化领导权,而不是仅仅依赖军队、法庭、监狱等 暴力机构来维持其统治。文化领导权是一个不断 变动的斗争过程,是支配着与反支配者之间力量 的较量。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 治观
——以拉克劳和墨 菲为例 主讲: 茅根红
一、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二 、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什么? 三、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反思。
一、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post-marxism?
post-Marxism?
Post-Marxism? Post-Marxism?
post-marxism, 重点在“post”,意味着对马 克思主义的拒绝,就如中文语境中的“过时” 之说。 post-marxism,重点是marxism,虽然形式上直 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但也保留经济学与政治 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后-自由主义的民 主?》一文中再次提到了“后-马克思主义” (post-marxism) 他所指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资本主义是同 一个层面的描述性概念,其中“后”表示 一种祛除和置换。“表面上与旧的东西相 似的事物仍然随处可见,但是,人们或许 能通过把它叫做‘后-某某’而祛除它的核 心精神”。
西方学者斯图尔特· 西姆(stuart sim)在其 主编的《后马克思主义读本》中,区分了 两种形式的后马克思主义: 一种是以利奥塔或鲍德里亚为代表的,他们 的后马克思主义是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则; 另一种是以拉墨为代表的,他们的后马克思 主义则是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的后结构主 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结合在 一起,修正经典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詹姆逊《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的解读
㊀㊀2018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pr.,2018总第289期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89㊀No.4㊀马克思主义研究[收稿日期]2017-07-25[作者简介]隽鸿飞(1970-),男,黑龙江兰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从事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㊂关于詹姆逊‘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的解读隽鸿飞,高㊀崇(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摘㊀要]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虽然篇幅简短,但是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对于理解与把握后马克思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㊂在这五条论纲中,詹姆逊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史入手,确立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定位;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遭遇 滑铁卢 与晚期资本主义强势崛起的必然性关系,揭示了后马克思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并结合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及其实现的可能性问题㊂[关键词]革命;否定;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晚期资本主义[中图分类号]B089.1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4-0017-06詹姆逊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与文化理论家,享誉世界的后马克思主义者㊂‘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出自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一书,意为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五条论纲㊂在‘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中,詹姆逊并没有局限于后马克思主义,而是通过一种 旁敲侧击 的方式进行深度的 开采 与 挖掘 ,一方面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㊁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晚期资本主义的影响等方面,确立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理论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论述后马克思主义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的理论维度以及反抗晚期资本主义的可行性与可实践性,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㊂尽管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篇幅相对简略,只有9页,但是其理论的精髓与逻辑却是非常通透的㊂因此,对于该文的解读,不仅应该理解文本的语言意义与语境意义,也应该把握文本部分没有来得及具体展开论述的其他内容㊂本文以詹姆逊的理论逻辑为基础,在内容上作了适当的展开与补充,在论述过程中作了适当的调整,希望以此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詹姆逊‘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的整体脉络与理论逻辑㊂㊀㊀一、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定位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后,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对此作过比较明确的解读与论断,尽管仍然众说纷纭,但大都指向批判与反抗资本主义㊂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科学 [1]308㊂由此,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㊃71㊃一目了然㊂如果资本主义发生了变化,那么马克思主义势必要对之作出理论的解读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解读不同的是,詹姆逊在这里并没有纠结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作为切入点,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方式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作了清晰的梳理㊂詹姆逊认为 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或生产方式,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出现的最有弹性㊁最具有适应性的一种生产方式 [1]308,这无疑是资本主义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关键所在㊂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经济长时间段地徘徊在同一发展水平,中国传统社会则需要通过 一治㊁一衰㊁一乱 的方式来解决尖锐的矛盾㊂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则 历久而弥新 ㊁以一种 一往无前 的勇气不断向前发展㊂同时,资本主义也是最具有弹性的,每一次衰退之后,依然能够卷土重来,而且一浪高过一浪㊂与以往的社会形态一样,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关系到自身存亡的矛盾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却能够依靠 制度的扩张和全新商品的生产 来克服这种循环性的危机㊂制度的扩张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从一国一隅之地逐渐扩展到全世界㊂资本主义的中心先是产生于英国,继而延伸到西欧,再是转换到美国㊂在这一制度扩张的过程中,资本主义逐渐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也更加具有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包容性㊂制度的扩张与商品的生产相互影响:商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市场,制度的扩张则为之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市场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商品,这无疑加剧了进一步的以至于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扩张㊂正是在这样一种螺旋递进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获得了不间断的发展动力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的民族时刻㊁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刻㊁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㊂其一,资本主义的民族时刻,产生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引发了早期资本主义㊂早期资本主义正是马克思亲身经历的时代,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㊂‘资本论“可以视作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的理论化成果㊂其二,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刻,产生于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资本主义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建立了一种世界规模的商业与殖民体系㊂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的理论化成果㊂其三,晚期资本主义,从二战结束至今,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以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为标志,最典型的代表为美国㊂在这一阶段,近代以来形成的帝国体系与殖民体系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由跨国公司与垄断财团控制的新世界体系㊂相比之前,晚期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隐秘而间接,被殖民化的也不再只是某一个区域㊁某一块市场,而是我们全部的社会生产㊁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本身㊂晚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苏联解体有着直接的关系㊂苏联解体之后,现代资本主义拥有了一个整体性的㊁差异化的㊁反抗力量不足的全球市场体系,而这样一种市场体系正是晚期资本主义最需要的㊂上述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期仍然是梗概性的,只是为了简单方便地把握资本主义发展脉络以及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定位㊂詹姆逊认为,对应于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梗概性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民族时期;民主社会主义㊁列宁主义㊁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批判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期;对于晚期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任务则落在了后马克思主义的肩上㊂关于后马克思主义,詹姆逊在这里谈到了两点:其一, 在资本主义本身经历了结构形变的那些时刻,各种 后现代主义 层出不穷 [1]308㊂后现代主义是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与后现代主义紧密相关的后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对象同样是晚期资本主义㊂其二, 形形色色的 后马克思主义 ,尤其是19世界末的伯恩施坦和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他们假定的马克思主义的 危机 或 死亡 ,都恰与资本主义得以重建和极大扩展的那些时期是同时发生的㊂而这些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为一种更加现代的 实际上是我们时代的后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所效仿,试图对传统的研究客体即资本主义本身所呈现的新的出乎意料的维度加以理论化 [1]310㊂相比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都可以归为 后马克思主义 ㊂根据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面临的时代问题,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更加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㊂与前两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相比,后马克思主义 各场政治运动以及知识和理论的抵抗形式 [1]315 由于处于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与全球化有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联系,天然地带有一种 后㊃81㊃现代 的理论特色,其理论批判直指当代社会的整体异化与消费主义等现象,哲学与文化意味较多,政治意味较少,但是其批判性与革命性并没减少㊂在这一点上,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更加亲近的血缘性㊂㊀㊀二㊁晚期资本主义的降临与马克思主义遭遇 滑铁卢 的原因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点㊂晚期资本主义在实现了发展的过渡与转型之后,资本如同脱离了缰绳的野马般难以再被驾驭㊂这一过渡与转型的过程,在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以及自由派势力的再度执政㊂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经济催生的话语斗争摧毁了以往的意识形态冲突,关于人性论的预设也否定了一切乌托邦主义与希望之源,前者否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语境,后者否定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资源㊂因此,詹姆逊说马克思主义遭遇了一场总体性的 滑铁卢 ㊂其一,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话语斗争(与十足的意识形态冲突相对立)通过诋毁其各种可选因素,把一整套中心话题变得不可提及而获得成功 [1]310,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解读无疑属于这一整套中心话题㊂始于1848年革命而终于1992年的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社会变革相伴而生,关于 西方世界往何处去 的大讨论再次出现㊂ 造反运动 的失败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凋零㊁正统马克思主义不断遭到质疑㊁社会民主党大选接连失败等事件导致左派式微,以撒切尔与里根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乘势而起㊂过往意识形态冲突之下社会语境的主要内容是 民族化㊁标准化㊁赤字消费㊁凯恩斯主义㊁规划㊁民族工业保护㊁保险网络㊁福利国家 等,现如今社会语境下话语斗争的主要内容已经转化为平凡化㊁幼稚㊁物质利益㊁经验㊁政治恐惧㊁历史教训等相关概念㊂‘解忧杂货店“与‘追风筝的人“等开始成为畅销书就是最好的说明,后者已经成为一种合理性的社会存在,而前者的存在不仅不具有合理性,甚至其本身存在的合法性也一再受到质疑㊂对于 我们 这一概念的理解,现如今微观的㊁个体性的㊁私人性的存在已经代替了过往的㊁宏观的㊁整体性的㊁社会性的存在㊂晚期资本主义把社会生活的一切 幻化 成一种非历史性的概念㊂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我们自己本身㊁我们的周遭世界以及我们的当下生活,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于人类自身以及人类历史的追问不得不指向当下的永恒性㊂历史在这里终结了,我们就是那 最后之人 ㊂其二,这样一种话语斗争形式又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人性论泛滥成灾,被抛弃了的㊁类似于福利政府的相关概念统统都被划分到左派的行列㊂随之马克思主义也一并被抛弃了,而且广为流传的人性论还直接导致我们对于社会历史的解读只能是帝王将相与阴谋权术㊂ 与此同时,与乌托邦相关的各种焦虑则产生于这样一种恐惧,即构成我们现行身份㊁现行习惯和力比多满足的形式㊁在新的社会分配和社会秩序下将会消失的一切,比之在最近的过去的其他时刻,现在则容易调动得多 [1]311㊂改变现实的希望已经被丧失现实拥有的恐惧所替代,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事件是20世纪前苏联的社会主实验㊂现如今,斯大林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描述成为一个希特勒式的人物,比如说‘古拉格群岛“的价值指向㊂同时,前苏联与纳粹一同被列入与西方民主政治相对立的极权政治,类似的政治小说如反乌托邦三部曲㊁相关的政治实验如柬埔寨的红色高棉㊂在西方自由派思想家看来,摆在当今社会之中的这些历史事件 告诉 我们,改变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最终只能蜕变成为一种泯灭人性㊁践踏人权的悲剧(这里并不是有意针对前文提及的这几本书,而是就其现实语境展开的)㊂提及这些,并不是想否认这些发生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政治悲剧,而是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即这些政治悲剧产生的根源究竟何在?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场试图改变社会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本身吗?抑或说,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主角们又何尝不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克服的社会异化所产生的异化物呢?他们始终无法逃避他们所处的时代带给他们的宿命,他们所犯的这些错误不正是资本主义本身所导致的吗?而我们之所以一直没有讨论到这里,正是因为现如今的我们对于社会历史问题的追溯仅仅关涉到 我们 自身,并没有涉及真正的社会历史本身㊂事实上,人性论就其本质而言应该归属于市场经济与自由主义 幻化 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㊂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尽管猖狂与嚣张,但过度的自由化和市场化终究会吞噬它自己,资本主义危机终究会到来㊂与危机一同到来的将不只是社会经济问题,还有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与反抗㊂2008年㊃91㊃经济危机及其衍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最好的例子㊂因此,左派的任务就是攻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㊁攻击资本主义㊁保卫大政府㊁保卫福利国家等,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历史性概念来消解晚期资本主义塑造的永恒性概念㊂当然,詹姆逊的分析并没有局限于理论的批判维度,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主要表现在詹姆逊关于苏联解体的研究中,笔者称之为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苏联解体 ㊂苏联解体之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片唱衰马克思主义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的论调㊂对此,詹姆逊不仅毅然决然地进行了回应与论争,同时还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㊂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责任并不在于马克思主义,而恰恰在于资本主义本身,苏联解体是晚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㊂其一,如果仅仅把苏联模式理解成一种实现现代化的手段与策略,也就是说苏联模式是在 补 落下了的资本主义的 课 的话,那么这样一种现代化策略在本质上是属于资本主义的,它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恰恰是反资本主义的㊂也就是说,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失败,反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胜利㊂事实上,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并不逊色于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前者基于国家主义的或者说计划经济(后发国家的必然选择),后者基于个人主义的或者说市场经济㊂在这样一种解释模式之下,前苏联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㊂因此,前苏联的悲剧不应该被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头上,它们恰恰是资本主义做下的恶,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冲突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差异,而是前苏联在力图维护自身的国际市场,表现为苏联模式的扩张与苏联商品的输出,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㊂其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㊁撒切尔主义和里根主主义在英美国家的崛起㊁阿拉伯国家的 新父权制 的形成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㊂这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与晚期资本主义的降临有着必然的关系㊂金融资本的投机与运作需要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这一点与现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华盛顿共识是一致的,英美新自由主义的崛起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在这一转型过程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解体则表明苏联模式转型的失败㊂因此,对于苏联解体的解读,我们不仅应该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腐化,即一般地把苏联解体归结为社会上层(即官僚阶级与权力阶层)的背叛与窃取,更应该理解它的本质, 拥有 庞大剩余价值的金融资本的不断扩张最终导致其脱离社会生产环节,直接表现为社会结构的腐化㊁政治结构的分化㊁社会上层与社会基层群众的脱节㊂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成为苏联解体前的当务之急,很显然,前苏联的处理方式失败了㊂其三,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在于社会转型的失败,根本原因则在于苏联内部的僵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资本的逐利性与流动性的需要了㊂众所周知,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活力㊂沃勒斯坦同样把前苏联集团看作资本主义内部的一个 反体系空间或地带 ㊂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改革融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是长期封闭的大门刚一开放,外部的压力就不断涌入,内部的资本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前苏联于内忧外患之中被迫解体㊂其四,对于前苏联僵化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长总值(GNP)的比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㊂在20世纪80年代的转型过程中,西方国家的经济统计方式逐渐以GDP取代GNP,而前苏联仍然采用GNP㊂这两种计量方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㊂GNP更侧重国民性意义,GDP则更具有全球性意义㊂对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美苏经济体量的比较,由于GDP与GNP的差异性,美苏双方始终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区㊂这一误区的根源就在于美苏双方对于生产技术(即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体量中占比的不同理解㊂美国是一个科学技术转换为社会生产力非常快的国家,而前苏联的科学技术转换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则相对缓慢许多㊂这恰恰表明了苏联模式的僵化,已经不能适应晚期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㊂总体说来,詹姆逊对于苏联解体的分析与其他人最大不同就在于,他并没有局限于前苏联内部的社会矛盾冲突与社会道德腐化,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整个体系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进行考察,把苏联解体与晚期资本主义的降临关联在一起,这无疑是最接近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㊂苏联解体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遭遇 滑铁卢 最重要的表现,而詹姆逊关于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苏联解体 的分析,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仍具有生命力的最好解说,是对后马克思主义反抗晚期资本的 立言 ㊂㊃02㊃㊀㊀三㊁革命与否定:后马克思主义对晚期资本主义的反抗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等㊂信息产业作为媒介,文化产业作为载体,它们的开发对象已经不再仅仅是自然资源㊁人的基本需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它们联合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开发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㊁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自身)全部推向了市场,在商业化的浪潮中,这一切都以商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全部社会生活都在向资本集聚㊂一方面,资本不仅侵犯我们的工作时间,也开始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电视剧㊁电影㊁各式各样的小说㊁新闻㊁游戏㊁直播㊁娱乐八卦等已经以绝对的优势严重窃取了我们的私人空间㊂同时,我们的隐私也不再被保留,大数据可以逐步地抓取我们的兴趣喜好等基本信息,进而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内容的推送,尽管我们获得了暂时的需要与满足,但是我们却失去了一个完整的㊁真实的现实世界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逐步拓宽了可以开发的范围,资本主义曾经无法涉及的地方,也被逐步纳入进了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之中㊂政治机构与社会机构本来是作为提供服务的第三方而存在的,由于不具有盈利性与增殖性,还与资本保留着一定的距离㊂但是现在,它们统统都以文化的形式 降临 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最终将会沦落为商品的消费者㊁资本的奴隶,沦落为一种事物㊁一种商品,最终的结果将会是社会生活的整体异化以及人本身的整体异化㊂晚期资本社会因此被鲍德里亚称为消费社会与符号社会,也就是哈贝马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殖民化㊂这正是后马克思主义崛起的背景,詹姆逊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维度展开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与文学批评的㊂詹姆逊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商品化概念是 一种结构的和非道德化的观念 ㊂这种商品化也正在日益地引起人们的反感,引发人们的反抗㊂这种反抗来源于人们的一种道德激情,并导向于一场政治行动,这样 一种道德化政治恰恰易于在对社会的结构认知和测绘受到阻碍的地方发展起来 [1]315㊂由于资本的强力性与控制性,这样一种反抗只能以一种单一的形式存在,并且很快就会覆灭㊂宗教原教旨主义运动与弱势民族的反抗以及关于民族自治的呼吁,都可以视为这样一种政治行动,他们 可以解作社会主义的失败所激起的愤怒,和以新的动机填补那个空缺的绝望的盲目尝试 [1]315㊂因此,对于后马克思主义者而言,摆在当下的任务就是以彻底的㊁革命的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把这些政治行动联合起来,把这种道德性的政治行动转向一种总体性的政治运动,并以之与晚期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体系相抗衡㊂后马克思主义源于反抗晚期资本主义,其反抗的第一步就是对新自由主义语境之下的话语斗争进行批判㊂因此,后马克思主义的 旗手 拉克劳与墨菲重提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并把后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任务确立为争夺文化领导权,重新夺回被新自由主义者 夺去的 阵地㊂詹姆逊认为,这样一种 争论 (即反抗)不能局限于一种理论的斗争,更应该事先引入一种立场,就反抗资本主义而言,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即马克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核心概念 革命㊂后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就是引导一场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㊂詹姆逊认为,革命是一种 历时性 (历史性)的事件,而不是一种偶然性的事件,这就要求我们抛弃幻想㊁长期准备㊁把握时机㊂其一,革命的理论任务㊂晚期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 共时系统 ,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绑定在一起,资本主义的 包容性 彻底消解了现代社会运动与政治斗争的反抗性㊂因此,任何循序渐进的改革在当下都不具有现实性,打破这样一种束缚的唯一方式就是革命㊂革命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彻底 颠覆 ,革命 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对共时系统的消解 [1]312㊂而打破这样一种绝对包围的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一种完全替代现存社会秩序的全新的社会秩序,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尤其要提出这样一种科学的包括生产与生活方式在内的新社会秩序㊂其二,革命的实践任务㊂在晚期资本主义的包围圈中,在资本主义消解了社会运动的反抗性以致于人们不再相信革命的时候,革命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引爆 ,又应该导向一种什么样的 方向 呢?詹姆逊认为,革命将以这种方式被引爆了 我们必须把革命看做由某一定时的或政治的事件 所激发的一系列要求,但这些要求而后又采取愈加广泛的扩散和激进的方式 [1]312,处于被剥削地位的社会群众选出了一个激进的左翼政府,或者说推翻了控制国家的殖民权威,进而要求对国家进行彻底的变革㊂在他看来,欧美极右翼政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中东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引领了反抗殖民㊃12㊃。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作者:郭哲韬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批评家。
他的后现代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的经典叙述。
1985年9月12日,杰姆逊教授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和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专业之请,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专题课,《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演讲录》这本书就是根据他的上课录音翻译整理而成的,而他关于后现代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理论也是在这次传入中国的。
杰姆逊着重谈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
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商品化”不仅表现为物质产品,也渗透到了社会的精神领域,人们生活的环境被无数商品化了的广告,电影,录象带,录音带所构成的形象充斥着。
在这样的社会中,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后现代主义”。
他在“引论:文化与文化分期”中谈到了文化分期。
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第二阶段是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列颠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第三阶段则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
第二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述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有其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第二阶段对应的是现代主义,而到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
他以曼德尔的资本主义三阶段理论为基础,对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后期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分析批判。
他从建筑、绘画、文学、摄影、广告、电影、音乐等方面具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社会,“到了后现代,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辨析
有独 钟 . 他们甚 至宣称 “ 政 治 已经终 结 ” , 一 个 新 的 时
代—— “ 后政治 ” 时代 已经到来 . 正 如后 马克 思主义 的理论 旗手拉 克劳和墨菲宣 称的那 样 , 后马克 思 主义是 新 时代下 对 马克思 主义传统 的继承和 发展 . 就其 隶属 于现代性 抑或 后 现代性 的 问题上 , 他们坚 称后 马克思 主义 既是 后现 代又 是 现代 的. 因此 , 拉克劳和墨菲 的后 马克思 主义政 治观既是
语境下 的一种马克思 主义思潮后 马克思主义对政 治似乎情
治 和政治 活动是 派 生的 , 受 到 根本 性 的经 济 关 系的制 约. “ 生产归根 到底是 决定 性 的东 西” _ 2 j . 而拉 墨 则断 言 , 马克 思主义 的这 种政 治观是 一种经 济主义 , 而 经济 主义是 本质 主义 的最后堡 垒. 因此 , 根 除这个 经济 主义 的最 后堡 垒, 也
后 马克思主义 的政 治观 辨析 “
茅 根 红
(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 广东 5 1 0 6 3 1 )
摘 要: 后 马克思主义是后 学语境 下的一种马克 思主 义理论 思潮. 在政 治观上 , 后 马克 思主义利 用后 现代主 义、 后
结构 主义的“ 解构 ” 利器对马克 思主义传统的经济 决定论、 工人 阶级 主体地 位 以及 “ 社 会地形 学” 进行 解构 , 扫清
1 消解传统 : 马克思 的政治概念
离一系列 的控制关 系而存 在 , 同样 , 在垄断资本 主义 出现 以 前, 资本 主义 的劳动组 织必然 成为 生产 的技术 和控制 的技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辨析
[ 摘
要 ] 美 国 当代 著名 学者 弗 雷德 里 克 ・ 姆 逊 ( rdi Jmeo ,9 4一) 詹 Fe r a sn 1 3 c 因其 后 现代 马
克 思主义 理论 而 扬名 学术 界 。他运 用 马克 思 主义 理 论 对后 现代 主 义 进 行 了批判 , 现 出 了某 体 种反 后现 代 的立 场 ; 又赞 同并 采用 后 现代观 点把 晚期 资本 主义 文化 理论 化 为 一种形 象 的 、 类像 的、 片断 化 的 、 拼凑 式的 、 神 分裂 式 的文 化 , 现 出 了某 种 亲后 现代 的立 场 。在 这 种 “ ” 精 体 亲 和 “ ” 反 的辩 证统 一 中, 姆逊 艰 难 而 努力 地 调 和 着 后现 代 理 论 和 马 克 思 主 义理 论 , 是 有 些后 詹 可 现代 立场 并 不相 容于 甚或 有损 于他 的马 克思 主义 观 点 , 此处 于 一种 非常 紧 张的状 态 , 彼 因此说 詹姆逊 后 现代 马 克 思主义 是对 后现 代 主义 和马 克思 主 义 的 一种 艰 难 的调 和 , 游 弋 于 后 现代 是
的新 的形式 特点 的 出现 ” 晚 期 资本 主义 社 会 联 与 系起 来 。这 一社 会 阶段是 一 个与 旧社 会彻 底 断裂 的“ 型 的 社 会 ” 体 现 了 西 方 这 一 历 史 时 期 的 新 , “ 总体文 化 特质 ” 。 总体说 , 姆 逊 和其 他 后 现代 理 论 家 之 间还 詹
调 和过程 中 , 也暴 露 出很 多矛 盾 和 困难 。
一
、
在肯 定 性 与否 定 性 的 争论 中澄 明 自己对
后 现代 的认 同
平行 的资产 阶级 主体 的兴衰 过程 及其 在文 学 中 的 表 现形 式 。 詹 姆逊 同意鲍德 里亚 、 奥塔 、 洛克 与库 克 利 克 的看法 , 为在 当代 社 会 的社 会 组 织 和文 化 组 织 认 中发生 了一 种根 本 性 的断 裂 , 现在 已经 进 入 一 种 后 现代 状况 , 明确 肯 定 “ 现 代 社 会 ” “ 现 代 后 与 后 时期 ” 的存在 , 把 它 对 应 于 “ 期 资 本 主义 ”阶 并 晚 段 。在 詹姆 逊 眼 里 , 现代 并 非是 一 个 独 立 的历 后 史 时期 之 意 , 是 要 将 后 现 代 主义 这 一 “ 化 上 而 文
简析詹姆逊的历史观
简析詹姆逊的历史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詹姆逊及其对“历史”的探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1934—)是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
“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后现代主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但他仍实事求是地承认后现代主义的不少合理因素,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同时,詹姆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结合后现代理论发展来阐述自己的文学观和批评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20 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詹姆逊著论丰富,在理论上不断追求发展,其中,《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1981)、《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1985)被认为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也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学者,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历史主义”。
詹姆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通过对现当代西方社会现象的分析阐释来修正和改造传统的日趋僵化的马克思主义”。
1976 年,詹姆逊在《历史中的批评》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这个概念,并希望能吸收综合各种历史理论,发展成一种完善的新历史主义。
在随后的多部作品中,詹姆逊都探讨了关于“历史”的问题。
在《政治无意识》的开首,詹姆逊提出了“永远历史化”(always historicize)的口号,并将历史视为其文化阐释诗学的终极视域;同时,詹姆逊吸取了阿尔都塞的“缺场的原因”理论,认为历史是“缺席”的历史,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必须通过“文本化”和“叙事化”来认识历史。
二、詹姆逊对“历史”概念的阐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中,“历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历史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阐释其理论问题的逻辑背景,而且马克思还强调,“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的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并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既有的、直接摆在他们面前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
走向辩证批评——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新解
学 院 和 知 识 界 严 重 缺 席 , 批 评 主 义 主 宰 着 当时 美 国 的文 学 新
批 评领域 。就在詹姆逊写作《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5 、0 的 0 6 年 代, 马克思 主义严 重缺席美 国学院和知识界的状况也未有改
善。
汲取作 品之外 的任何信息 , 不论它是传记 的 、 社会的 、 心理 的
思 主 义 也 在 这 些 新 思 潮 中艰 难 地 寻 找 发 展 的 契 机 。 诚 如 有
主 义的论争及全球化 问题 。因此 ,马克 思主义与形式》 《 不仅 是我们研究詹姆逊早期思想 的重要 著作 , 也是我们理解和把 握詹姆逊整个哲学思想及其整体理论指 向的重要 著作 。
一
态 的根基就是维护传统 的价值 观念体 系 , 为现实生 活就是 认
由各 种 固 定 的 、 恒 不 变 的 方 面 组 成 的 , 远 如 此 , 会 改 永 永 不
Vo .5 N . 1 o9 2
S p.01 e 2 2
走 向辩证批评
— —
詹姆逊 《 马克思 主义与形式》新解
梁 苗
(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研究部 ,江苏南京 ,2 0 3 ) 10 7
[ 摘
要] 詹姆逊的 《 马克思主义 与形 式》被视 为2 世纪 7 年代美 国最有影响力的批评论 著,在 国 内学界却鲜有人关注 O 0
第2 卷 第9 5 期 2 1年 9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 a g h nUnv ri f c n ea dT c n lg ( o il ce c s i o o r a Ch n c u o i est o S i c n e h oo y S ca S i e Edt n) y e n i
国内外詹姆逊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外詹姆逊思想研究述评作者:张彩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张彩云(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詹姆逊作为当前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他在国内外文坛中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声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阐释理论、空间理论、乌托邦理论、美学思想等理论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就詹姆逊思想研究的这诸多问题作一综述和评析,以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詹姆逊;思想;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B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049-04一、概述:国内外詹姆逊思想研究现状时下,当我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已成为西方学界的一位领衔人物。
有人称他是一个批判的文艺理论家,有人称他是一位后现代理论的专家,有人将他视为是二战以来美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还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西方左翼马克思主义者。
无论大家对詹姆逊的评价如何不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詹姆逊的理论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知识视野。
事实上,的确有不少学者感受到了詹姆逊思想的魅力,他们看到了詹姆逊理论工作的独特意义,对他本人及其理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有关詹姆逊的英文网站有一万多个,有许多人通过网络与詹姆逊先生对话。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与詹姆逊著述的新书不断,研究他理论的专著也有十余种。
从1990年至2003年,北美地区有三百多篇博士论文涉及到詹姆逊,这些论文中既有对詹姆逊理论景观的全面分析,如Rethinking“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也有比较研究,如Posting Marxism:A To totalizing critique of Fredric Jameson and Ernesto Laclacu;也有专题研究,如The Culture Logic of Postmodernism critiqued by Fredric Jameson。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中文摘要】在中国学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名字总是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文化批评家”“后现代理论家”联系在一起的。
而本文作者通过对于詹姆逊著作的阅读,谈的则是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本文认为尽管詹姆逊的学术研究跨越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文学批评一直是詹姆逊批评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本文论述了文学批评在詹姆逊批评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希望詹姆逊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践能对当下中国的文化研究有所指鉴。
“作为文学批评家,我认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从作品文本的句法分析开始评论。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名字对于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多部代表性的著作在中国学界甚至可以说是风行一时。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文化批评家”“后现代理论家”,诸如此类的称谓,连同他的数目众多的书籍,使得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名字似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代名词。
在这里,我无意去全面系统地罗列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全部,只想从一个侧面——文学批评的层面谈一谈我对詹姆逊著作阅读的感受,谈一谈我名目中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从不讳言自己的文学研究出身,他的大学法国文学专业背景决定了他最初的从事文学批评的研究取向。
从60年代初的《萨特:一种分格的始源》(1961年),到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年)和《语言的牢笼》(1972年),詹姆逊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从事文学批评的立场。
如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一书的副题就是“20世纪文学辨证理论”,在“序言”中他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尽管这本书涉及到了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席勒、布洛赫、卢卡契、萨特等法德语系带有思辩哲学意味的理论家,但他关注的并不是他们的哲学思想,而是他们由哲学思想引发的辨证文学观,所以他告戒自己的读者“本书并非哲学,而是文学批评,或者起码是对文学批评的一种准备。
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理论
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理论摘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的理论既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又具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色彩,詹姆逊凭借其从权力和意识形态角度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深刻分析闻名于国际思想界。
因此,通过对近几年研究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的成果进行述评,不仅可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掌握,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启示,可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关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立场,从当今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出发,探析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理论与当今我国大众文化现状的相关性,这种研究的立场和角度为我国大众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宏观上提供了指导作用。
一、近几年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理论国内研究述评目前,国内翻译过来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著作主要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文化转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政治无意识》《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和《快感:文化与政治》。
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国内关于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年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集中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研究。
近几年,国内关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容和特点的研究。
詹姆逊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提出关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使之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开创者;其归纳概括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对理论界的影响十分广泛。
同时,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已成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主导,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大众化、文化视像化和文化商品化等文化问题日渐突出,文化与资本相互渗透,从而揭示出后现代社会文化转向的本质。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
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
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
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
《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
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半年上映的国产片在进口大片的夹缝下几乎全军覆没。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思考题答案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思考题答案绪论1.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2.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意义?第一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1.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2.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3.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演变的?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卢卡奇是如何分析物化和阶级意识的?6.卢卡奇的总体性和主客体辩证法是什么意思?7.柯尔施为什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8.柯尔施是如何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的?9.如何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10.葛兰西是如何分析文化领导权的?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1.法兰克福学派是如何产生的?2.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几代?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4.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启蒙精神的?5.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工具理性的?6.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文化工业的?7.哈贝马斯是怎样理解公共领域与民主的关系的?8.哈贝马斯是如何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的?9.哈贝马斯是如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10.如何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第三章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1.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让产生的?2.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基本特点?3.赖希是怎样论证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4.如何理解赖希的性革命?5.弗洛姆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共同前提是什么?6.弗洛姆的规范人道主义包含什么样的内容?7.马尔库塞是如何利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8.马尔库塞是如何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第四章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1.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3.德拉-沃尔佩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和自由的关系的?4.德拉-沃尔佩的科学辩证法包含什么内容?5.科莱蒂是如何分析物质辩证法的?6.科莱蒂的真正的唯物主义包括什么原理?7.科莱蒂是怎样阐释生产关系理论的?第五章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1.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2.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3.列斐伏尔是怎样改造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的?4.试评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学说。
论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尝试——“全球叙事”理论
文艺传媒作者简介:章耀文(1988—),男,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全球叙事”理论作为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尝试,自提出以来就呈现出辩证性、连贯性、历史性等特征。
而且,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片面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特点。
在研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以批判借鉴。
关键词詹姆逊“全球叙事”理论进步性与局限性Discussion on Frederic Jameson 's Theoretical Attempt of Postmodern Marxism:"Global Narrative"Theory //Zhang YaowenAbstract Global narrative theory,a theoretical attempt of post-modern Marxism by Frederic Jameson,has been a dialectical,coherent and historical theory since it was presented.It devel-oped many aspects of Marxism,and put forward many issues worthy of reference,but we should also see his partial idea in the process of recognizing Marxism,which from one side reflects its characteristics as a postmodern Marxist theory.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ing postmodern Marxism,we must focus on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and learn it from a critical angle.Key words Frederic Jameson;global narrative theory;progress and limitation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学文化批评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
辩证法的韧性——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解读
辩证法的韧性——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解读杨艳妮【摘要】詹姆逊在<晚期马克思主义>一书中,着重解读了阿多诺的普遍与特殊的冲突与社会总体性和它的主体之间的客观冲突相一致的思想,阐明了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同一性是阿多诺用来表示马克思关于交换关系的词,是阿多诺在更高哲学层次上对马克思的交换原则的反响.【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9)001【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同一性;辩证法;星丛;模型;文化工业【作者】杨艳妮【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0詹姆逊在《晚期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解读了阿多诺的三部著作:《启蒙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目的是为了将阿多诺确立为20世纪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同时,对詹姆逊来说,阿多诺是艾森豪威尔时代衰退年代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方法论发现,当时创造在北美语境下的辩证法概念显得任务紧迫,也是为了对詹姆逊自己提出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对文本的形式分析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主张提供证明。
对阿多诺的误读在于,把他作为一个后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后现代主义者,把阿多诺看作后马克思主义者源于对他的主导叙事元“非同一性”的误读,围绕同一性,詹姆逊讨论了诸多相关概念,如共相与殊相,星丛与模型,但真正开启本书思想的钥匙是交换价值概念。
因为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它的对象是西方科学方法主张的标准化影响下的经济体系。
同一性产生的心理机制是一个包括日常生活的存在主义实际内容的概念,通常人类的恐惧症产生于新事物的极端差异,人类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心理上会过滤掉极端的新事物。
所以,这个层面上的同一性,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武器。
其次,在哲学的框架之内,概念是强烈形式的同一性,它包含了在相同术语或思想之下的众多不同又真实存在的对象。
因此,要考虑的就是被同一性牺牲掉的经验之上的多样性该如何处置的问题。
后现代主义---杰姆逊
且使现代主义符号系统中的能指和 所指也产生了 分离, 所指被搁置在一旁, 只剩下了作为后现代文 化历史基础的能指 , 因而人们看到的只是纯的能 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新奇的自动的逻辑。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与美学逻辑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的逻辑和活力偏离中心在文化上的一个投影。所以,后 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明显的区别。
•
拼贴与杂糅、“拼盘杂烩”。后现代文化是
一种无中心的文化,诸般事物之间是随意拼接在
一起的,“东拼西凑”从而构成一种“拼盘杂烩”
也正是后现代文化的重要景观。(见哈桑后现代文化艺
术“重构”趋势的第二特征“种类混杂” p382)
•
利奥塔德曾指出:“东拼西凑是当代一般文化的零度:
人们听雷盖乐;看西部片;中午在麦当劳吃饭,晚上吃地
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
后现代人告别了传统、历史和连续性而浮上表层,只 在当下的时间体验中感受断裂感,历史感的消退意味着后 现代主义所拥有的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
“历史感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的历史记忆的打 乱、零散,甚至是彻底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伪历 史。
"除了‘文本’以外,正是一无所有了”。过去的消失, 即历史记忆的消失,过去意识和历史感的消失,也即在后 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时间之维就此中断,对空间的关注成为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中心。
意图毕露 好似耗子们藏匿的山洞 在这样的一首诗中 大佛被炸 电视被埋 不戴面纱的 妇女被杀 人性和文明 惨遭践踏 总之这首诗 写得非常阿富汗
《狗镇风云录》 第7节
很有可能下一个 就是 你 你你你 艺术节
刘不伟
最微笑使者 最拆那使者 最友爱使者 最友谊使者 最卡通使者
作为思潮的“晚期马克思主义”
作为思潮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Late Marxism)是一个让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相对陌生的概念。
之所以它能够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是因为它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了“晚期资本主义”(Late Capitalism)这个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核心概念,从而将它构想成为与之相呼应的某种马克思主义规划。
而之所以它又让人感到陌生,是因为在具体的政治理论中,它主要是与杰姆逊1990年出版的争议很大的《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或对辩证法的坚持》一书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里,杰姆逊从20世纪70年代的反对立场走向拥护,将阿多诺的哲学解读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或“90年代的辩证法模型”。
然而,他的这一解读遭到学院派学者的严厉批判,认为他不过是在借题发挥,阐发出来的其实是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也就是说,在一般的学术讨论中,晚期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杰姆逊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名词。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终结之后,杰姆逊已经以自己影响广泛的理论著作在英语世界开辟了一种新的左派激进学术传统,晚期马克思主义也就因此超越他个人的理论思考成为一种思潮的旗帜。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对这一思潮进行过简单的定性描述,现在,我们则要以杰姆逊为中心对它进行更加细致的界定。
众所周知,较之于德语世界和法语世界,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要薄弱得多,尽管马克思本人是在英国这个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思想成熟的。
在这个经验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第二国际教条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斯大林主义的政治独裁而遭到广大左派知识分子的普遍质疑。
1956年英法联军攻占苏伊士运河和苏联镇压匈牙利革命这两个事件在促使相当数量的左派知识分子向右转的同时,促进了更多左派的马克思主义化,新左派运动就此发端。
而1956年也就成了这些新左派在反对共产主义的同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起点。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佩里·安德森、特里·伊格尔顿、阿里夫·德利克等晚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当年大多是新左派运动的弄潮儿或受到这一运动的深刻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0 )1 %&’ *-%’ 2-0/)$+-$ 3 -45+/0 ;(2) <=> 5 ?@AB .’,) CD= 5 E@AB
8 8 晚期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后现 代社会的传 承 与发展, 是坚持以 马克 思主 义基本 精神— — —特 别是以 生产 方 式为核心的历史唯 物主 义分析 框架— — —来 辩证阐 释、 应对 晚 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理论利刃。詹姆逊是晚 期马克思主 义 的典型代表! , 政治美学是其卷帙浩繁的理论著述中一以贯之 的核心论域。这种独树一帜的政治美学恪守马 克思主义的 批 判武器, 倡 扬西方马克思主 义赋予 艺术以 政治 使命的 历史 传 统, 力图超越晚期 资本主义的后现代文化与美学、 以美学 回归 为策略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 值得细加研究。 一、 艺术与美学的后现代境遇 在詹 姆逊 看来, 当 代西 方五 花八 门、 令 人眼 花缭 乱的 文 化、 艺术及其 种种理论言说 赖以滋 生的土 壤就 是晚期 资本 主 义的社会现实, 其内 在逻辑都逃不脱后现代主义的 文化逻辑。 他充分借鉴了曼德尔对 资本主 义社 会历史 分期 的观点, 将西 方文学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即现实主 义、 现 代主 义与后现代主义, 并 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历 史阶段: 市
"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 年 第 $ 期 总第 %& 期
’()*+,* -.’//0- 1) 2+3
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 独 特的人 格和个 性的 概念有 机地 联 系在一起, 这些概念被 期待产生出它自身对世界的 独特看法, 并铸就它自身独 特的、 毫 无雷 同之 处的 风格。 ” 但在 今天 的
论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美学
袁久红; 陈培永
(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4""49)
8 8 摘8 要: 詹姆逊博采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大师的理论精华, 立足于其所定位的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 对后现代境遇下的文化及美学进行了 全方位的辩证批判, 孜孜不倦地倡导一种认知图绘的政治美学, 主张以美学的回归作为走向 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8 8 8 8 关键词: 詹姆逊; 晚期马克思主义; 政治美学; 认知图绘 中图分类号: :"! 8 8 8 8 8 8 8 8 8 8 文献标识码: 2
杂粮, 虽然挤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列, 但也不能免俗。实事求是地看, 《 艺术百家》 文稿职称 化的倾向同样存 在。上海大学和安 徽天洋集 团甘冒风险, 愿担干系, 支持本刊去职称化。其中, 要特别感谢上海大学社会 发展与规划研 究院刘学尧教授、 安徽天洋集 团李刚强 董事长。 两位先生不但为这项工作鼓与呼, 而且做了许多具体、 实质性的工作。没有他们的智力和经济支持, “ 新向度” 栏目就不能从帷幔 之后走向 前台。 “ 新向度” 倡导在学理的框架下, 坚守独立的艺术思想, 提倡原创, 不回避对艺 术观念、 艺术制 度设计和艺术 操作的批评, 尤其 关注艺术 的当代性问题。 本刊编辑部、 上海大学以及安徽天洋集团试图通过“ 新向度” 栏目, 建立《 艺术 百家》 区别于其 他刊物的 眼光和品 质。 为了让好 文章物 有所值, 凡登载于“ 新向度” 栏目的文稿, 一律实行千字 &"" 元稿酬。 开辟“ 新向度” 栏目只是一种实验。去职称化, 说来容易, 行之实难, 此中委曲, 说来话长。不过, 我们不会放弃努力。
!
场资本主义、 垄断资 本主义 与当 今的晚 期资 本主义。 与马克 思的生产方式概念相协 调, 他 认为对 社会 的批判 应立 足于由 生产方式转化而来的文 化生产 的基础, 并 充分重 视后 现代文 化及艺术, 把握艺术与美学的后现代境遇 , 詹姆逊 更是十分看 重这一视角, 为此他从 考量晚 期资本 主义 的文化 特别 是艺 术 与美学的后现代境遇着手开始了他广阔深邃的理论工程。 美学在后现代的遭遇中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 问题就是 所 谓的主体的消亡。詹姆逊指出, “ 现代主义美学以某种方式 与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 年 第 $ 期 总第 %& 期
" !
’()*+,* -.’//0- 1) 2+3
文章编号: 4""& 5 %4"6 ( !""#) "$ 5 """6 5 "7
8 8
按语 8 中国的学术期刊不可谓少, 但学人往往哀叹: 值得一读、 读得下去的甚少, 绝大多数已经沦落为职称刊物。《 艺术百家》 吃五谷
国内学界对詹姆逊的身份界定基本 持两种观点, 即后现代 马
克思主义和晚期马克思主 义。本文赞 同援引的 是南京大 学张一兵 教 授的观点, 即将詹姆逊定位 为晚期马 克思主义, 不同于后 现代马克 思 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虽标榜为马克思主义者, 却肆意对后现 代主 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的杂糅, 在纯粹批判的理论旨趣下扭曲 并抛 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 神, 而詹姆 逊坚守马 克思主义 的基本理 念, 与之截然相反。参阅张 一兵 《 何为晚 期马克 思主义 》 一文, 刊载于 南 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 !""6 年第 7 期。
!
的社会体制中。 即使如此, 詹姆逊还 满怀 希望地 要求 辩证地 看待 后现代 主义, 绝不可“ 视之 为邪恶 的、 轻浮 的或 应加 以谴 责的” , “ 必 须作为一种历史境遇而不是在道德上痛恨或简单 颂扬的事来 考虑” , 后现代主义毕竟以语言的误用和庸俗化帮助我们发现 了更多被遮蔽的东西, 提供了为更多民众接 受的文化 经验, 其 去中心主体的表达风格, 同样包含 了一种“ 通俗性和相对的民 主化” 。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 , “ 后现 代文化 在表达 形式上的 艰深晦涩、 在性欲描写上的夸张渲染, 在心理刻划 上的肮脏鄙 俗、 以至于发泄 对社 会、 对 政治 的不 满 时所 持的 那 种明 目张 胆、 单刀直入的态度— — —凡斯种种, 超越了现代主 义在其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