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比较

合集下载

潺潺沙河-敦煌舞蹈身体曲线的解读与剖析

潺潺沙河-敦煌舞蹈身体曲线的解读与剖析

潺潺沙河-敦煌舞蹈身体曲线的解读与剖析林潔天「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用『丝路』来命名的一条道路,它所存在的意义,比国家还重要,它是连接国家和国家、文化和文化、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一个通道。

」然而承载这国家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枢纽的,竟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漠土-敦煌。

在这千年之间,景物依旧物世人非的洗礼下,民族与民族、政治与政治之间,就这么碰撞出一个五彩斑斓、暧暧内含光的文化,积淀在莫高窟内,与月牙泉在鸣沙山静静守候。

如今研究者,有幸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室内学习敦煌舞蹈教材,于史敏老师的传道授业下,亲身体验壁画上佛像和伎乐天的气韵神形、举手投足以及一频一笑。

其中,教材内容依序为:「启示冥想」、「伎乐天三十六姿」、「七步生莲」三个教学组合,组合训练目的分别为:手姿与神韵、形象与舞姿、伎乐天脚位与步伐。

透过以上教材内容的体现,研究者除了对于敦煌文化的认知更上一层楼,也引发对于自身学习其他舞种经历的思考。

一、敦煌舞蹈的体态特征与传统礼俗文化之关联首先,如果单单就以敦煌舞蹈的外在体态来看,研究者认为,可以同时将印度传统舞蹈、泰国传统舞蹈、中国傣族舞拿出来一起做参考,以上四种传统舞蹈皆有拧腰出胯的「三道弯」体态特征,且不受舞者性别影响。

研究者以为舞蹈特征中的「传统礼俗」是以上四种舞蹈的相同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追溯至根本,从「信仰」作为切入点。

敦煌舞蹈、印度舞蹈、泰国舞蹈、傣族舞蹈皆充满了浓烈的信仰色彩,四种民族皆为相同信仰,从他们的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范畴中发现,因着信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当地文化基本上属于信仰文化,各地风俗习惯更是以信仰为中心思想做为出发点。

其中敦煌、印度信仰大乘;傣族、泰国信仰小乘,除了在礼俗上有所差异,四者在舞蹈姿态、手势、脚位的审美上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去研究。

以印度舞蹈为例,虽然笔者并未学习过该传统舞蹈,但透过查阅文献以及今年十月「一带一路」活动中印度Rudrakshya艺术团的演出欣赏,了解到印度舞蹈一般要求以身体语言体现出八种“拉斯”(“拉斯”意即“味道”),且在手姿型态上更是变化莫测,据说舞者可以单手做出二十八种姿势,双手做出二十四种姿势,从图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丰富的手位姿势,恨不得一个人拥有四只手臂去同时展现不同的造型,右上手拿鼓,左上手托起火焰,这分别让研究者联想对应到课堂中的「击鼓势」以及「托莲掖转势」上托起的左手,不管是从形象上还是意象上两者都有微妙的连结。

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

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

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舞蹈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特色。

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

本文将分析和介绍一些代表性的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

一、中国舞蹈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

其中,汉族舞蹈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汉族舞蹈以线条流畅、柔和舒展为特点,形成了中国舞蹈独特的韵味。

此外,中国还有苗族舞蹈、藏族舞蹈等各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

二、印度舞蹈形式印度是舞蹈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舞蹈形式丰富多样,以印度古典舞蹈最为著名。

印度古典舞蹈分为八种主要形式,包括卡塔克舞、奥里萨舞、巴拉坎南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在动作、仪态、音乐等方面表达了印度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非洲舞蹈形式非洲大陆涵盖众多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舞蹈形式。

非洲舞蹈以其激情四溢的节奏和丰富多彩的舞步而闻名。

例如,南非神秘的祭祀舞蹈、摩洛哥的贝伦斯舞蹈、埃及的肚皮舞等,都展现了非洲大陆丰富多样的舞蹈文化。

四、俄罗斯舞蹈形式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其民间舞蹈形式独具特色。

俄罗斯舞蹈以高跳、旋转和翻滚等高难度动作为特点,表现出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

著名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有喀秋莎舞、波兰舞等,它们以舞者的快速动作和协调舞步为特色,充分展示了俄罗斯热情奔放的舞蹈文化。

五、美洲原住民舞蹈形式美洲的原住民有着独特的舞蹈形式,这些舞蹈多与特定的宗教信仰、节日庆典有关。

例如,印第安人的幸福舞蹈、玛雅人的祭祀舞蹈等,常通过肢体语言和音乐来传递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综上所述,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均对其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内涵。

通过舞蹈,人们不仅能将情感表达得更为直观,还能传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

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在造型、舞步、音乐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这也使得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充满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舞蹈作为一种具体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舞蹈,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习俗,也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试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相同点

试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相同点

试论敦煌舞与民族舞的审美相同点作者:吕玥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敦煌舞是中国特有的、被复活的古典舞,而民族舞是世界共有的,每个民族都可创造的舞蹈。

本文在舞蹈审美视觉下,对敦煌舞和民族舞在形象性、造型性、感染性、创新性上相同点的论述,阐明了在舞蹈审美中两种舞蹈的相同点。

以使人们在欣赏舞蹈的时候,能对其中的相同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敦煌舞民族舞审美相同点在陶冶性情、释放自我、升华心灵的艺术万花筒中,舞蹈是一支奇葩。

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与人类同生的、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古老而鲜活的艺术。

原始舞蹈与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的生活向往、与人的审美情感,与人的神秘境界有着最深刻的关系。

现代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融入了人们丰富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那么,究竟什么是舞蹈?而什么又是舞蹈审美?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艺术。

而舞蹈审美是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的时候,从各个方面说明对其鉴赏性的观点、评价和看法。

在舞蹈审美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解读。

敦煌舞是以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作为其原型,通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的发掘、整理并进行再创造,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中国特有的一个新舞种。

民族舞是各个不同的民族在其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在令人愉悦的舞蹈审美过程中,敦煌舞和民族舞究竟有哪些相同点?总体而言,敦煌舞和民族舞在形象性、造型性、感染性、创新性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敦煌舞与民族舞形象性上的审美相同点两者的审美相同点首先表现在形象性上。

舞蹈的形象性是舞蹈审美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舞蹈的形象性是指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定角色和思想的属性。

因为只有栩栩如生的、具体的、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感。

敦煌舞的舞姿和艺术特色-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敦煌舞的舞姿和艺术特色-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敦煌舞的舞姿和艺术特色-舞蹈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敦煌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迹和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无论历史文献还是当代舞蹈的记录中。

都没有敦煌舞这个名称。

今天以敦煌命名的舞蹈是来源敦煌莫高窟壁的大量古代舞蹈姿态,它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们根据对古代敦煌壁画舞姿的研究和受敦煌乐舞壁画的灵感启发创作出来的一个新舞种。

它既涵盖了古代乐舞的内容也包含了当代人的创新,既有历史上的乐舞在敦煌壁画舞姿形象体系中的反映,又有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依据敦煌壁画舞姿研究、编创以及在表演过程中形成的当代敦煌舞蹈艺术成果。

从横向看,丰富的壁画形态给予敦煌舞特殊的多弯多曲动作特点,不同的舞姿造型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文化积淀,也是各个民族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特征。

从纵向看,敦煌壁画始终沿着历史这条主线在传承,它的发展具有统一性。

而作为一门舞蹈艺术,中国古典舞的流派之一,在流派体系的层面敦煌舞无论在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走势及整体韵律上都是具有统一风格、统一内涵的舞蹈种类,它的传承和发展又具有统一性。

舞蹈艺术是以肢体语言为语汇,通过形态表现来演绎主题、展示情节,表现情感。

作为古典舞流派之一,敦煌舞既保持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也在很多方面充分彰显出她的与众不同。

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舞种。

敦煌舞蹈姿态万千,华夷杂陈,千年壁画中的精彩表演就像放电影、录像中的镜头一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些舞蹈从服饰打扮、舞姿和所配合的音乐乐器等方面可判断来自四面八方,如六腰舞(又称绿幺、六幺等)来自中原,胡旋舞、胡腾舞来自中亚,半裸光脚的天竺舞来自印度等国。

在中国历史上,舞蹈和音乐都是中原与以及印度、阿富汗等中亚、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汉民族与突厥、回鹘、龟兹、吐蕃、楼兰等地各民族由于社会动荡或其它原因而引起民族迁徙,各民族大融合等情况也都促进了各种舞蹈的互相影响与合流。

关于敦煌舞编创过程中表现形式的思考

关于敦煌舞编创过程中表现形式的思考

关于敦煌舞编创过程中表现形式的思考作者:韩晶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24期[摘要]随着敦煌舞创作热潮的不断升温,许多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始对敦煌舞的编创产生了极大兴趣。

但是由于编创者审美情趣的不同、自身掌握的素材不同,以及对敦煌舞表现形式认知理解的不同,所创作出来的敦煌舞蹈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敦煌舞编创过程中其表现形式究竟是要“保真”还是要“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敦煌舞;编创;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J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80-02敦煌舞是一门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艺术,它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的舞种。

众所周知,敦煌壁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除了有佛国天宫传经的神奇故事,也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写照。

壁画涉及人文、地理,其地域之广阔,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

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舞蹈作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天女散花》,其构思便源于石窟壁画中的飞天乐伎形象。

20世纪50年代戴爱莲先生创作的双人舞《飞天》,实现了中国舞蹈的突破性进展。

但敦煌舞的创造性实践和命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甘肃省歌舞团编排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主要来源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胡腾舞、清商舞、霓裳羽衣舞等,改变了过去只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做法。

舞剧中英娘所跳的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成为敦煌舞的特色代表。

继《丝路花雨》之后,国内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敦煌舞剧和敦煌舞蹈作品。

许琪、张聚芳、张强等舞蹈艺术家们以敦煌乐舞壁画为素材编创的大型乐舞《敦煌古乐》;罗秉钰取材于敦煌壁画创作的独舞《敦煌彩塑》;2000年,由陈维亚担任总编导的四幕大型舞剧《大梦敦煌》; 2004年,由甘肃省歌剧院历时三年创作的大型乐舞《敦煌韵》;2007年,舞蹈家史敏创作的《敦煌伎乐天》;2008年,舞蹈家贺燕云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创的敦煌舞《东吟西舞》和《敦煌霓彩》;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敦煌舞蹈《飞天》等。

敦煌舞期末总结

敦煌舞期末总结

敦煌舞期末总结一、引言敦煌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珍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敦煌舞以其优美的舞姿、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而深受人们喜爱。

本次敦煌舞课程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门选修课,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敦煌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表演中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我在敦煌舞课程中的学习和表演经历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在敦煌舞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敦煌舞的起源和发展敦煌舞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敦煌,该地区在唐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商人和旅行者,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敦煌舞的形成和发展。

敦煌舞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舞蹈、音乐、表演等元素,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形成而吸引了广大观众。

敦煌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达到了高峰,但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减弱,直至近代才重新得到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恢复和保护敦煌舞,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敦煌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喜爱。

三、敦煌舞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本次敦煌舞课程是我第一次接触和学习敦煌舞,在课程中,我学习了敦煌舞的基本动作和身段,了解了敦煌舞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动,我逐渐领悟到了敦煌舞的内涵和精髓,并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舞技和艺术修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敦煌舞的独特魅力。

敦煌舞以其细腻的表演方式、动作流畅而优美的舞姿、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我。

学习敦煌舞不仅需要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更需要抓住舞蹈中的每一个细节,展现舞蹈的美感和表达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我在敦煌舞中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己的舞技和舞艺。

四、面对困难的挑战在学习敦煌舞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舞蹈动作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敦煌舞的动作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训练。

我在初期的学习中,由于对舞蹈的不熟悉和技术的不熟练,往往无法掌握复杂的舞蹈动作,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才能提高。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各民族舞蹈是世界上舞蹈文化的丰富组成部分,不同民族舞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每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舞蹈表演的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它们所表达的内涵。

本文将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其舞蹈表演的风格。

中国的舞蹈注重形体美和意境表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印度的舞蹈则充满了宗教神话的色彩,动作优雅而富有表现力;非洲的舞蹈则强调鼓舞和肢体表达,富有狂野和原始的气息。

每种舞蹈都反映了所属民族的特点,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鉴赏需要借助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理念的艺术形式,其内涵往往受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在鉴赏各民族舞蹈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所属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其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若想欣赏中国的舞蹈作品,就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而对于印度的舞蹈作品,就需要了解印度的宗教和神话,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宗教情感和神秘神奇。

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鉴赏还需要关注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这些特点和手法往往反映了所属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在鉴赏各民族舞蹈时,我们需要关注其舞蹈动作的精湛技艺、音乐伴奏的美妙旋律,以及服饰道具的独特造型。

这些因素都是舞蹈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认真品味和欣赏。

各民族舞蹈表演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需要我们从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出发,辅以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观察,才能更好地进行鉴赏和欣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对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有所了解和启发,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

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
个较 为突 出和历史悠久的民族 民间舞 。基本形 态都 以模仿 为主 ,舞姿 弯 ”舞 姿 。 造 型的 “ 三道 弯”和 “ 一顺 边” 两者 融合后 形成 多种柔媚 线条 的舞 姿 。构成 了傣 族舞优 美、灵活、朴实的特点。
例如在2 0 0 8 年 春 节 联 欢 晚 会上 看 到 的舞 蹈 《 飞 天 》就 充 分
值 。但 是与 傣族 民族 民 间舞 蹈 还 是有 所 不 同中 ,编导 抓住 了敦煌 壁 画舞 姿 的最 大特 点— — “ s ”形 体 态 。 从一 开 始 的静 态 造 型直 到 结 尾 ,动 作 中 都蕴 涵 着 “ s ”形 的韵 律 体态 。把 翘臀 、扭 腰 、倒 头 、 翘腿 、勾 脚等 “ 三 道 弯 ” 的体态 以无 的艺 术形 式夸 张 的展 现 ,展 示给 观众 敦 煌特 有 傣 族舞 蹈 《 雀之 灵 》也 充分 体 现 了这一 点 。杨 丽 萍是 以傣 族
族舞 蹈事业中一个独特的新舞种。舞蹈风格独特 ,外形特征 主要 是以 脚 掌至 脚跟 ,脚跟 至 弯 曲的膝 ,膝 至胯 。在 动作 中下肢 多保持 半 手 、手臂 、脚 、道具和 “ 三道 弯”体 态来体现的 。傣族舞 则是 云南一 顿 状 态 ,身 体 每 一 个 部 分 关节 都有 弯 曲 ,形 成 了特 有 的 “ 三 道
包 含 了这 一 点。舞 蹈 编创 是 由敦 煌 壁画 为素 材 而来 的 ,表 现 了 中 国悠久 的历史 和华 夏 文 明的 精华 。舞蹈 由七 个 女孩 所完 成 的 ,在 整 个 舞 蹈 过 程 中 演 员 的 右 腿 是 固 定 不 能移 动 的 。这 样 动 作 中的 “ s ”形 的 曲线 更加 多 变 , 富有 雕 塑感 ,配 合着 舞 台上 散落 的花

试分析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

试分析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

80试分析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形态对比邹佳别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学院摘要:不一样的舞蹈给大家呈现的是不同的视觉的饕餮大餐,傣族舞表现的含蓄稳健,敦煌舞表现的风雅古典。

不同的舞蹈的形成的过程都各不相同,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舞蹈之花竞相绮丽的开放。

这些舞蹈都是历史酝酿成的上好的珍品,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敦煌舞;傣族舞;三道弯舞蹈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方式,也是一种表现文明的艺术方式。

不一样的舞蹈给大家呈现的是不同的视觉的饕餮大餐,傣族舞表现的含蓄稳健,敦煌舞表现的风雅古典。

不同的舞蹈的形成的过程都各不相同,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舞蹈之花竞相绮丽的开放。

这些舞蹈都是历史酝酿成的上好的珍品,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不同的文化背景傣族文化有一朵美丽的奇葩便是傣族舞蹈,傣族舞蹈颇被傣族地区的男女老少所喜爱,大部分傣族人民将其做为一种广为喜爱的娱乐方式。

孔雀舞是傣族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舞蹈。

如今,旅游业不断发展,从事傣族舞的艺术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傣族舞蹈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大约在一千年之前,小乘佛教慢慢的传入我国云南省的部分地区。

长期在这个地方生活的质朴的傣族人民逐渐地受到了小乘佛教的影响。

小乘佛教渐渐的融入了傣族人民的生活、经济、文化、政治、思想当中,并且成为了全民族的信仰。

大乘佛教主张主张的是普度众生,而小乘佛教的主张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傣族的舞蹈的风格不是大乘佛教的雄伟壮阔,而是小乘佛的秀丽委婉,并且与美丽的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傣族舞中的蜡烛舞,在柔美的扭动自己的身体时,手里面托着蜡烛,通过蜡烛舞的方式,向佛教为自己祈福。

傣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多为亚热带地区,这里群山环抱,四季如春,风景如画。

在这个地方有几条大江川流而过,拥有丰富的水源。

如此美丽富饶的地区养育了他们温和善良的品行。

所以傣族舞是充满了安逸,舒适、和缓、稳健具有亚热带地区特色的舞蹈。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对比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对比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对比分析作者:蔡川来源:《参花》2014年第04期内容提要: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及文化内容,具有非常美的视觉感受。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复杂多样,色彩纷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中的瑰宝,对我国少数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就当前的藏族、蒙古、傣族三种典型少数民族舞蹈风格进行分析,对不同民族之间的风格文化进行对比,观察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对比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不同的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艺术效果。

近年来,少数民族舞蹈在时代元素的刺激下,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视觉享受,也为我们分析各民族舞蹈的差异性提供了新的材料。

一、藏族舞蹈文化的风格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世纪的唐朝,藏族赞普松赞干布对各部进行统一,建立了高原中的强大奴隶主王朝。

在当时的发展过程中吐蕃与唐朝文化开始逐渐融合、影响、蜕变,逐渐形成了藏族特有的文化根基,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脉系。

在上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藏族舞蹈逐渐纳入了生活习惯、生产动作、本民族文化、古汉族文化、“黄教”习俗等元素。

从整体形体动作上讲,藏族舞蹈也讲究头、肩、胸、腿、脚、腰、臂的配合,且男女动作亦各有不同,开始形成完善的藏族文化形式。

藏族舞蹈主要以“锅庄”“果谐”“堆谐”“弦子”四大类作为主要的动作基础,尤其是锅庄。

锅庄主要流传于牧区和半牧区附近,主要源于古代藏族祖先狩猎时的动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人民逐渐对锅庄进行改善,形成了完善的锅庄舞蹈。

该舞蹈动作粗犷奔放,具有非常高的喜悦气息,仿佛藏族祖先庆贺之喜跃然眼前,让人们能够从内心体会到舞蹈的豪放之美与藏族人民的好客、爽朗。

二、蒙古族舞蹈文化的风格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

古典舞三大流派-敦煌舞

古典舞三大流派-敦煌舞

古典舞三大流派-敦煌舞敦煌舞是从敦煌学分化出来的,说起敦煌舞我们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敦煌学。

敦煌学确切的名称为敦煌吐鲁番学,是国际性的新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民族、文学、民俗、考古、语言、宗教等诸多学科。

敦煌舞在敦煌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

敦煌舞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们根据敦煌中众多繁杂的壁画提炼研究的结果,通过对古代敦煌舞姿的研究和敦煌乐舞壁画的灵感与启发,创作出来的一个崭新舞种。

融合了国内各民族和国外舞蹈文化而形成的一套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舞蹈艺术体系。

敦煌舞通过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发掘以及当代舞蹈艺术家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当中一个主支流派,从它的开创到代表作品的产生,以及教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已经让敦煌舞具有完整舞蹈文化形态的语言体系。

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以丝绸路上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挖掘,创编了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但就舞蹈艺术来说,《丝路花雨》就是中国古典舞的分水岭,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舞蹈艺术创编的一个高峰,它不仅成功的复活了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更大的成就在于: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古典舞蹈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新的舞种——敦煌舞,其中“琵琶舞”以及“反弹琵琶伎乐天”的舞蹈造型更是成为敦煌舞的典型动作,以及敦煌舞的标识。

舞剧《丝路花雨》的出现不仅在中国舞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创造了中国民族舞剧巡演世界的纪录。

从此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古代乐舞复兴”之潮,出现了一大批“仿古乐舞”,如:《仿唐乐舞》、《编钟乐舞》、《西夏古风》、《九歌》、《长安乐舞》、《汉风》、《铜雀伎》等等。

舞蹈工作者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创编之中,使得中国古代文明以舞蹈的形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敦煌舞蹈“曲”、“圆”巧妙融合首先敦煌舞继承了唐乐舞,融合了西域各民族、甘肃新疆吐鲁番各部落的舞蹈舞姿特点,从而形成了曲中求圆的艺术特征。

首先,圆的艺术在古典舞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艺术特征,而敦煌舞又结合了曲线的舞姿运用。

浅析敦煌舞和傣族舞中的“三道弯”艺术特征

浅析敦煌舞和傣族舞中的“三道弯”艺术特征

13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沈益帆手腕、手臂、腰部以及头部等均为“三道弯”舞蹈形态中需要重点表现的身体部位,而从舞蹈整体形态的角度分析,臀部以及腰部的视觉特征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会对曲线的实际形态产生直接影响。

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分析,敦煌舞与傣族舞的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身体曲线线条的形式上,两者存在艺术形态上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对舞蹈的编排和相应的形式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舞蹈形态特点。

一般而言,舞蹈的物理形态均具备较强的模范性,无论是模仿动物还是模仿一些植物的生长状态,其均具有较强的民族属性。

换言之,此类舞蹈属于民族民间舞蹈,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形态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舞蹈形态,这也是敦煌舞和傣族舞的舞蹈形态产生差异的根源所在。

一、敦煌舞和傣族舞“三道弯”起源及艺术特征对比分析(一)艺术形态起源的特征从两种舞蹈艺术形态起源的角度分析,两种舞蹈的艺术形态的起源具有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十分明显。

首先,对于敦煌舞艺术形态的变化形式而言,其艺术形态的变化类型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相应的历史因素的作用效果也更为明显。

一方面,敦煌舞的艺术感染范围较广,存在艺术层面的广泛交流属性,而在这种属性的作用下,也必然促使敦煌舞的艺术形态表现方式更为复杂,相应的舞蹈结构艺术元素也更加多元;另一方面,敦煌舞存在周期性的艺术融合特征,虽然敦煌舞的舞姿形态多为模仿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但是其实际的舞姿形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或者叫作艺术形态表现形式层面的深度融合,进而出现了比较独特的、新颖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形式以“三道弯”为基础,但是整体舞姿具备了较强的灵动感,对S形曲线的展示也更加干净。

相较于敦煌舞,傣族舞属于民族舞蹈,其艺术形式的发源也与民族区域相关。

这种自然形态类型的舞蹈,并不具备较强的区域交流属性。

但是傣族舞由于起源于民间,其实际的舞蹈形式也更加自然,并且具备较强的自然规律,人们在观看欣赏傣族舞时,对其舒缓、安静的特点也感受颇深。

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之比较-最新资料

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之比较-最新资料

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之比较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与民族底蕴,可谓是千奇百态。

舞蹈更是如此,他们有各自的风格特征,如不同的动律特征、不同的装扮、不同的肢体感觉……等等。

舞蹈在我们的生活中,表达着人类的各种情感,民间舞蹈就是反映人们的生活、劳动以及心里因素的源泉。

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使人想去深入了解并且掌握他们每个民族的舞蹈信息。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风格特征。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当听到或看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舞步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

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风格特征。

一、民族舞蹈风格特征的比较(藏族舞蹈和傣族舞蹈)每个民族舞蹈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所谓“地域有别,文化各异”,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地域有别,舞韵各异”。

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正因为文化间的差异而导致各有各的感觉、韵律和风格。

民间舞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因素:劳动、节日、喜庆、悲哀等等。

学习民间舞的一般会从藏舞开始学起,因为它易掌握。

记得我刚接触舞蹈是在中专,我学的第一个民族舞种就是藏族舞蹈。

(一)藏族舞蹈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敦煌舞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艺术魅力和舞蹈技巧-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敦煌舞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艺术魅力和舞蹈技巧-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敦煌舞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艺术魅力和舞蹈技巧-舞蹈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敦煌舞是我国古典舞蹈流派之一,其舞蹈素材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价值,在促进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拓展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敦煌舞的形成与发展众所周知,敦煌石窟是位于我国西北位的古代艺术宝库,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壁画中千姿百态、造型优美的舞姿形象,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素养,真实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活面貌.敦煌舞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敦煌石窟壁的舞姿形象为元素,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和提炼创造出的一个新的舞蹈种类.敦煌壁画中的舞伎形象和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为敦煌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以天宫乐舞图为主,描绘的是画师想像中的乐舞神,舞蹈形象肢体曲线鲜明,弯曲幅度大,这种佛国天宫的神话形象造就了敦煌舞独特的舞姿特征.此外,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舞蹈图像都配有乐器图像,这种乐舞共存的艺术形式,使敦煌舞形成了持乐器舞蹈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比较典型的是反弹琵琶舞姿,画中舞伎上身向右前倾、屈立左腿、右腿屈膝、大腿高提、脚步上钩、拇指用力翘起,反背琵琶于脑后,左手按弦,右手屈于音响后拨弦的优雅姿态和妩媚的神情,都为敦煌舞的形成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创作灵感.通过对壁画中的舞蹈素材进行提炼和再创造,诞生了《千手观音》《胡旋》《金刚》《莫高伎乐情》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敦煌舞蹈.二、敦煌舞的艺术特点敦煌舞的创作注重人体整体的协调和表现,追求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的整体艺术效果,具有曲中求圆、自由灵活、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曲折迂回、轻盈飘逸的审美表现力,在表现手段、手法舞步、指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一)敦煌舞的曲线美敦煌舞是在复活敦煌壁画舞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其舞姿S的曲线造型是从壁画中提炼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姿态,它是印度和希腊舞蹈与唐代宫廷乐舞相结合,并吸收、借鉴各民族舞蹈舞姿而产生的.具体而言,舞者通过头、肩、胸、胯、膝、踝的异向扭动,从头到脚的各个关节不断调整、变换使自体呈现出S型的弯曲造型,这种曲线使敦煌舞蹈显示出独特的美感.在展现肢体曲线时,敦煌舞姿不仅有S型的三道弯和多道弯的曲线,还包括有柔和、直角、拧身型等不同的曲线形态,每一种曲线都有准确的分寸感.这主要是因为创作者在舞蹈创作时将曲线与传统古典舞的圆的特性相结合,以曲为主,辅以弧线,将身体线条、结构、走向等变为柔软的弧型,使舞姿呈现出绵软松弛的状态,尤其在勾腿、端腿、飞旋、踏步、合掌、抱拳等曲线运动中表现出众多圆形图案,以多变的形式使舞姿展现出温婉飘逸、绚丽多姿、风情万种的美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舞蹈风格.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洒脱娇媚、富有变化《丝路花语》《大梦敦煌》中高超非凡、富有诗意的反弹琵琶,还是新近创作的《飞天》中轻盈自如、自由翱翔的舞姿,都完整地展现了敦煌舞的曲线之美.(二)敦煌舞的变化美1.动与静的变化敦煌舞的变化之美首先体现在动与静的变化上.舞蹈本身是一种动态艺术,但却不仅仅是纯动态的,更是在动静结合中体现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美感的.敦煌舞蹈在艺术表现上柔多于刚、静多于动,主要原因是敦煌舞蹈源于石窟壁画,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婀娜、端庄、恬静、温雅的菩萨,以及刚劲有力、威武洒脱的金刚力士等,其中以肢体柔美、圆润的女性形象居多.所以敦煌舞蹈在肢体的展现、呼吸、眼神以及节奏的分配上大多采用快与慢、动与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缓慢的呼吸和快速的呼吸调节,带动肢体呈现出不同力度与幅度和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另外,在眼神的运用上也是柔美深邃与跳跃敏捷相结合,表现不同的人物情绪,通过这些动与静的变化,使敦煌舞的洒脱娇媚、绚丽多姿的变化之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二)虚与实的变幻敦煌壁画在内容的表现上讲究虚实结合、以实化虚、以虚表实的手法,追求形象与表意的统一.因此,在舞蹈的动作表现上也讲究虚与实的意境变换.实境指通过对生活进行提炼后呈现出的动作造型,而虚境则指通过动作姿态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即能够引发丰富联想和想象的意象.实境是虚境的前提,虚境是实境的升华,通过虚实的巧妙变换与结合,体现出敦煌舞虚实相生、妙合无垠的意境之美.此外,在敦煌舞中对各种乐器的表现同样是使舞蹈实现虚实变换的有效方式.在舞蹈中可以大胆乐器在现实演奏中的约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通过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各种姿态的舞动来表现对乐器的演奏,使观者通过舞者出神入化的表演产生丰富的联想.比较典型的是敦煌舞经典造型反弹琵琶,这一独特的演奏方式源于敦煌壁画中画师经想象与现实的加工而造就的特殊的弹奏方式,也是舞蹈虚与实变换的体现.通过将反弹琵琶的舞蹈动作与呼吸、手势、手臂、步伐等各种基本动作相结合,形成了斜抱原地胸前拨弹、行进绕花左右弹、碎步前拨盘腿斜上弹、拧转分手斜下反弹、吸腿分手斜后反弹、前拨接侧反弹、跪式摆胯前斜弹、跪式左右正反侧弹、跪式斜后斜下反弹等十多种舞姿.总之,舞蹈创作者通过将琵琶这种乐器作为舞蹈的辅助手段,在突出动态美、强调表意的同时,拓展了舞者的表现空间,也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三)敦煌舞的点线配合之美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的立体的、动感的视觉艺术,它是一种运行在点线之间的运动.敦煌舞的舞姿造型就是点,舞姿与舞姿之间的动态运动过程为线,通过曲、伸的肢体表现作为运动轨迹,把各种造型连接贯穿在一起,从而实现点与线的转合,并通过肢体的表现,展示出完美独特的韵律.可以说,敦煌舞姿,通过点与线的完美配合,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三、敦煌舞的舞蹈技巧敦煌舞反弹琵琶、吹奏伎乐和飞天等风格鲜明、形象优美生动的特色造型,是敦煌舞中最具风格特点与代表性的舞姿,它是对传统古典舞蹈的继承、发展、演变与创新的结果.因此,在敦煌舞蹈的展现中,我们必须充分把握舞蹈的内韵及情感的起伏,以呼吸来协调控制高度扭曲、倾斜的肢体动作,进而获得舞蹈体姿的稳定性支撑.(一)把握S型或8麻花型韵律敦煌舞特有的舞姿形态是S型的三道弯,在表演时应把握好拧、曲、倾等连贯动作呈现出S型曲线的韵律,并配合呼吸的起伏,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使舞蹈动作富有神韵.在表演中还要通过对头颈、身腰、胯部和腿脚进行扭曲和弯弧,使手臂与腰胯和腿脚动作进行横抻、移游,产生类似麻花的美感.例如,通过对肋、胯、膝进行反推移,膝部做相应的配合,形成不同的S形多道弯曲线;通过平托式托按掌等手臂形态,使手腕、肘、肩形成三道弯体态;通过小靠腿大靠腿吸端腿勾弯腿朝天蹬等动作,使脚腕、膝、胯形成不同的弯曲.此外,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对脚踝、膝、胯、腰、肋、肘、手腕、头等各个身体部位进行调整,也可形成形态各异的曲线型旋转姿态,如仰身转螺旋拧转点步转等.(二)掌握三十六姿动作要领敦煌舞蹈造型动作是在伎乐天三十六姿的舞姿形象中提取创造的,这些舞姿在敦煌舞中极具风格特色和代表性,包括反弹琵琶、吹奏伎乐、飞天舞姿、菩萨舞姿等.在舞蹈中,舞者要掌握动作要领,以头部的偏歪及眼神的灵活运用,三道弯的整体身形、手臂、手腕的翘折和胯腰的牵扯以及胸背的靠合等不同形态的肢体动作,呈现出风格鲜明、形象优美的特色造型,体现敦煌舞姿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风格韵味.例如,通过对坐姿、身姿、头位、手姿等进行调整,使静思势表现得更富神韵;通过高位重心半脚尖的用法,使舞者的线条更加舒展流畅;通过先直后曲Z字型的运动路线,使舞姿的流动感和身体特殊的直角型曲线完整地展现出来四、结语.敦煌舞是一种将壁画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舞种,它汇集了中国千年文化艺术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通过对敦煌舞蹈的艺术特点及舞蹈风格和技巧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拓展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形式,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参考文献:[1]张敏.《记敦煌舞创立三十年:谁解敦煌千年梦》. (海外版),2009.1.[2]李婷婷.《敦煌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甘肃教育,2011(3).[3]高金荣着.《敦煌舞蹈》,敦煌文艺出版出版社.1993.2[4]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吴曼英,李秀才,刘恩伯.《敦煌舞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4.。

欣赏傣族舞蹈可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点培训资料

欣赏傣族舞蹈可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点培训资料

欣赏傣族舞蹈可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点欣赏傣族舞蹈可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点一、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

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

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

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

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JI质展翅”等。

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二、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

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

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浅析傣族三道弯和敦煌三道弯之形态异同

浅析傣族三道弯和敦煌三道弯之形态异同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傣族三道弯和敦煌三道弯之形态异同曹梦迪(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摘要院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同样如此,在舞蹈发展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影响着舞蹈风格的发展。

因此,多元化的舞蹈风格成为一种演变趋势,对不同舞蹈风格的了解,有助于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创新方向,以及舞蹈风格把握。

三道弯作为舞蹈表演中具有典型民族意义的肢体动作,在不同舞蹈风格中的展现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本文选取了傣族三道弯和敦煌三道弯进行比较分析,就两者的艺术形态出发,希望能够对民族舞蹈的多元化发展以及舞蹈风格的把握助力。

关键词:傣族舞;敦煌舞;三道弯;异同点中图分类号:J7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0-013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0.062一、三道弯概述三道弯属于一种专业的舞蹈术语①,在不同舞蹈表演中的呈现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表现特征多为造型上的曲线美,通过S型的体态造型,形成动态或静态动作。

而这种S型的肢体美感多是通过演员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的,多部位之间共同形成了运动的相互关系。

通过舞者姿态造型展现出来的三道弯体态,更呈现出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

二、敦煌舞及傣族舞中三道弯审美内涵的来源三道弯能够有效强化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律形象,当舞姿具备一定的韵律美感时,才能够有效强化其中的律动气息。

现如今,三道弯已经成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习惯和标准。

(一)敦煌舞中三道弯的审美内涵来源敦煌舞主要源于壁画中留存下的历史文化形象。

莫高窟中对伎乐舞形象的塑造中就将女子S型的曲线鲜明的体现出来。

其次,敦煌舞在其身体部位之间的交织上,通过肋、胯、膝之间的和谐关系共同组成敦煌舞的风格特征,动作当中兼融柔和的、直角的曲线去表达不同的舞蹈形象与情绪,更体现了敦煌舞的地域特色。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2019-10-22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他们劳动⽣活的环境,来⾃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

傣族⽣活在天⽓炎热的亚热带地区,⼈们⾃然喜欢树荫和⽔边,喜欢明⽉和繁星,连劳动⽣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

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在微风清拂凉爽的夜晚,⼤家和着清缓的⿎声尽情歌舞,那是最惬意的事。

素有洁净、爱美和歌舞风习的傣族,就是这样把⽔的清纯和⽔波轻柔的流淌,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

此外,⼈们⽣活在亚热带的环境,经常和孔雀、⼤象等温顺、可爱的热带动物相处,舞蹈中⾃然融⼊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化因素。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农耕⽂化“天⼈合⼀”的思想,他们对⾃然界充满亲切感,⼈际之间和谐、融洽。

⼩乘佛教传⼊后,教义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等思想,和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民平和、善良的性格。

⾃然环境、劳动⽣活、民族性格、审美观念,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

在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形态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体上下颤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向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

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平稳,仪态安详。

多规律性的重复,跳跃性动作很少见。

在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象漫步森林的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活感受和创造。

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外,⼿和上⾝舞姿的丰富也是其特⾊之⼀。

傣族舞蹈有多种⼿势,同⼀姿态,同⼀动作,⼿势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

云南地区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师们整理傣族教材时,从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归纳出8个“⼿的基本位置”:“⾼低翅”、“低展翅”、“⾼展翅”、“平展翅”、“双合翅”、“双抱翅”、“顺展翅”、“侧展翅”等。

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艺术特色

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艺术特色

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艺术特色敦煌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迹和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

自上个世纪70 年代末一经问世,就以它独特的舞蹈艺术魅力和价值,不仅深受中国广大观众的赞赏和高度评价,而且走出国门巡演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对于敦煌舞蹈,学者们普遍一致的看法是:敦煌舞蹈是国内民族——汉族、西部各民族和中外各国――中国、印度和中亚诸国舞蹈文化交融创造的产物。

敦煌舞蹈是具有一整套独特审美特征的舞蹈语汇,它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中国古典舞流派。

可以说敦煌舞的成功“复活”,是当代中国舞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及流派(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

我国汉族的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

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

我国舞蹈家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挖掘、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的特点,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协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二)中国古典舞的流派我国的古典舞大都是通过舞蹈工作者在戏曲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探索、借鉴和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它不按戏曲的规范,而是根据舞蹈的特性,按照舞蹈的审美标准及要求,把技术性的内容转化为艺术性的内容。

敦煌壁画舞姿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碰撞与交流

敦煌壁画舞姿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碰撞与交流

敦煌壁画舞姿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碰撞与交流敦煌石窟壁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历经了时代的更迭与岁月的变迁,敦煌壁画饱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掺杂着西域、中原、民族、佛教精髓的舞蹈艺术也体现出了中西文化融汇贯通之美。

标签:敦煌舞姿;现代舞;碰撞交融;传承创新一、敦煌舞蹈与现代舞蹈的特征(1)敦煌舞蹈的特征敦煌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个新型流派,它虽然归类于中国古典舞但是又不得不说它是一個新舞种,他的古老是指这个舞种背后有着莫高窟文化两千年的历史背景作为强大的支撑,它的发展是伴随着莫高窟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但是相应的又不得不说它也是一个新的舞种,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它的挖掘和兴盛却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它的挖掘期短而且没有祖辈遗传等所以敦煌舞整体来说它的舞蹈语汇还是非常短缺的。

它算是古典舞中年岁最轻的新流派,这种新指的是他的动作的编创新,但是他的舞姿造型却是最古老的。

其舞蹈素材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拓展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洋溢着与中原汉民族舞蹈不同的异国、异域情调,肢体多曲线,舞姿多棱角,手姿丰富,脚位富于表现力,眼睛传神。

敦煌舞蹈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古典舞风格类型和舞蹈语汇。

(2)现代舞蹈的特征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

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现代舞的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她的舞蹈也被称为“自由舞”与“赤脚舞”。

邓肯创立了一种基于古希腊艺术的自由舞蹈并在欧洲扬名。

其特点是动作自由,形式自由,邓肯在舞蹈中强调人的自然本性,改变了那种由神灵,仙女一统剧场天下的局面,建立了自然形式的现代舞动作,从而为现代舞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