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Ⅰ、工程概况
拟建xx特大桥位于xx之间,拟建桥梁为横跨国道和河而设,大桥分左右两线,左线起止点里程桩号为ZK0+895.226~ZK1+785,桥全长916m,中心桩号为ZK0+358,主跨为310m;右线起止点里程桩号为K0+884~K1+785,桥全长916m,中心桩号为K1+358,主跨为310m;上部结构为双塔斜拉桥+装配式连续T梁,桥址区两端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
我公司于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采用钻探方法对该桥址进行了施工图优化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本次勘察共布设钻孔27个(钻孔编号为YQZK1~YQZK21、ZQZK1~ZQZK17,其间的孔号排列不连续)。并利用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钻孔1个(CQZK102)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察钻孔26个(SQZK116~SQZK152,其间的孔号排列不连续),所完成的外业工作量如下表1:
表1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完成工作量汇总表
Ⅱ、桥区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桥位区位于xx河两岸侵蚀阶地和两岸的侵蚀、溶蚀重丘-低山地貌,拟建桥梁呈北西-南东走向横跨xx河,桥址处河面宽约200m,该河四季通航,现航道等级为Ⅴ级,拟规划为Ⅲ级;水流方向与桥梁走向基本垂直,设计水流量为30000m3/s,设计水位212.10m,通航水位175.0m。沿线路轴线地面高程为162.92m~293.00m,相对高差约为130.08m。
桥址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xx河两岸地形陡峭,基岩裸露,自然地面坡角为30°~45°局部达60°,桥址区属侵蚀丘陵-低山地貌单元。
二、气象与水文
测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秋雨连绵、冬暖多雾、四季气温变化特征明显。历年最大风速31.5m/s,平均风速1.4m/s,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最高气温34.2℃,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月平均气温7.1℃,最大平均日温差17.6℃(1997年5月1日),年积温6635.3℃,年无霜期331天,年日照131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平均水气压为17.70kPa。
一年大气降水在区内主要表现为降雨,降雪、霜冻和冰雹少见,夏季降雨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再次之,春季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月平均雨量可达167mm以上,陆地蒸发量695mm,径流深415mm。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在每年的5~9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常出现春旱或伏旱的特点。夜间降雨明显多于白昼。降大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历年平均最多降雨量1363.4mm,其中5~6月降雨量最多,一次最大降雨量113 .1mm(1954年7月21日)。
桥位区位于xx河两岸侵蚀阶地和丘陵地带,xx河发源于黔境西部,河流分南北二源,南源为三岔河,北源为六冲河,其中以三岔河为主要河源。两源在鸭江河上游10km处汇入xx,至此下行经xx渡、思南至沿河入重庆境,再经彭水、武隆县,在北沙沱入xx境,流经白涛镇后在xx城大东门处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27km,其中xx段河长31km。xx最大流量21000m3/s,最小流量218 m3/s,平均流量1620 m3/s,最高水位204.51m,最低水位168.42m,最大水位变幅35.42m。桥位两侧丘陵斜坡地带,地形较陡,地表迳流排泄条件较好,当大气降水时,斜坡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场地低洼及冲沟排泄,汇入xx。
三、地质构造
桥址地质构造上位于箐口背斜东翼。岩层产状21~58°∠25~45°,经地表调绘及钻探揭露,桥位区岩石较破碎,局部较完整,根据场地基岩露头测量统计,岩体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桥址东端主要发育有三组节理:
①组:产状68°∠84°,闭合-微张状,节理面平直,无充填物,节理间距0.2~0.3m,延展2~4m。
②组:产状142°∠67°,闭合-微张状,节理面平直,无充填物,节理间距0.2~0.4m,延展4~6m。
③组:产状238°∠68°,闭合-微张状,节理面平直,无充填物,节理间距0.3~0.5m,延展3~5m。
四、地层岩性
桥位区表层均被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
4me)、耕植土(Q
4
pd)和冲、洪积土(Q
4
al+pl)及第
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土(Q
3el+dl)覆盖,下伏基岩为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T
2
l)和下统嘉陵江组
(T
1
j)。现将揭示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由上到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
(一)人工填人(Q
4
me):
①
1
人工填人:灰黄、灰色,松散,欠压实,主要由碎石组成,碎石含量约57%,块径0.5~5cm,个别较大,成份主要为中风化灰岩和盐溶角砾岩碎块,空隙由粘性土充填。本层层顶高程157.06~231.43m,层厚0.60~9.40m,平均3.31m;在SQZK142、SQZK149、YQZK11、SQZK115、SQZK117、SQZK119、SQZK123、SQZK15#-1、SQZK121、SQZK122、ZQZK8、SQZK124、SQZK125、SQZK128、SQZK126、SQZK127、ZQZK10、ZQZK12、ZQZK13、ZQZK14、ZQZK15、SQZK130、SQZK132、YQZK15孔中见有揭露。
(二) 耕植土(Q
4
pd):
①
2
耕植土:黄褐、灰黄色,稍湿,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粘性较好,含少量植物根茎。本层层顶高程221.66~262.68m,层厚0.50~0.60m,平均0.53m;在SQZK141、CQZK102、YQZK19孔中见有揭露。
(三) 冲、洪积土(Q
4
al+pl)
②
1
含砾粉质粘土:灰褐色,湿,软塑状,含25~30%灰岩角砾,为xx冲洪积阶地。本层层顶高程174.20m,层厚6.80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50kPa;摩阻力标准值45kPa;在钻孔SQZK120中见有揭露。
(四)残、坡积土(Q
3
el+dl)
②
2-1粉质粘土:灰褐、褐黄色,稍湿,硬塑,含碎石,其成分主要为中风化灰岩、钙质页
岩,一般粒径2~5cm,锤击不易碎,表层含少量植物根系。场区内于YQZK1、SQZK150、SQZK151、
YQZK21、SQZK152钻孔中见有揭露,层顶高程262.41~275.80m,层厚0.90~2.10m,平均1.46m。
②
2
-1碎石土(滚石):白、褐黄、灰黄等色,结构松散,碎石含量约60~80%,块径2~6cm
不等,次棱角状,母岩成份主要为中风化灰岩,属于坡积物。场区内于YQZK3、YQZK4、YQZK6、
YQZK7、YQZK12、ZQZK1、ZQZK2、ZQZK3、ZQZK4、ZQZK7、ZQZK9、ZQZK12、ZQZK13、ZQZK14、ZQZK15、
ZQZK16、ZQZK17、YQZK17钻孔中见有揭露,顶面埋深0.00~8.60m,层顶高程161.46~265.44m,
层厚0.80~21.00m,平均3.83m。
(五) 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T
2
l):主要揭露于桥址的丰都岸桥台附近的山坡,根据岩石的
风化程度本次勘察揭露有强风化和中风化岩带:
⑨
2
-2强风化钙质页岩:浅灰黄、浅灰、灰黄、褐黄等色,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
状,泡水软化、崩解,岩块手易折断;岩石强度不均,夹少量中风化岩块。场区内于SQZK150、
YQZK17、YQZK19、SQZK151、YQZK21、SQZK152钻孔中见有揭露,顶面埋深0.50~8.00m,层顶
高程250.02~271.99m,层厚1.10~12.40m,平均4.84m;推荐其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350~
50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为65~85kPa。
⑨
2
-2a 强-中风化钙质页岩:褐黄夹少量紫红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岩质软,锤击易
碎裂,少量手可折断,岩石裂隙极发育,呈3~12cm碎石、碎块状。场区内仅于YQZK21钻孔中
见有揭露,顶面埋深0.90m,层顶高程261.51m,层厚12.20m;推荐其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450kPa;
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为80kPa。
⑨
2
-3中风化钙质页岩:紫红色、深灰、褐黄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
芯呈5~15cm的碎块状,最大为23cm,局部岩芯破碎,呈2~4cm的碎石状,岩质稍硬,锤击易
碎;SQZK152孔中常夹厚度5~20cm的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薄层,其强度较硬,少量灰岩碎块有溶
蚀现象。
场区内于YQZK17、YQZK19、YQZK21、SQZK151、SQZK152钻孔中见有揭露,顶面埋深2.40~
19.10m,层顶高程243.31~263.07m,层厚3.70~15.30m,平均8.28m;推荐其承载力基本容许
值为500~55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为85~90kPa;该风化带采取岩石样品3组,测得其饱
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1.0~22.5MPa,平均14.9MPa。
(六)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T
1
j):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本次勘察仅揭露有强风化带(包
括溶蚀灰岩带)和中风化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