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地质地形专项
地形地貌地质作用过程类答题模板——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地形地貌地质作用过程类答题模板1.三角洲形成过程①入海口附近河段的输沙量大,流水沉积提供物质保障。
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会受流域的植被、地面坡度、土质、降水以及河流上遊河段泥沙沉积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小,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進河流泥沙沉积。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与河流泥沙沉积对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因此三角洲形成的必要条件:①河口有泥沙可堆积;②河口处水流速度减缓;③水下坡度较缓,有沉积的空间;2.辫状水系形成过程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③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3.冲积洪积平原形成过程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冲(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连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4.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过程河曲的形成:①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④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的河曲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地壳的持续抬升,河流下蚀增加,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5.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丹霞地貌: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雅丹地貌: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侵蚀,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形状。
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图
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图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权重。
其中,地形知识点是地理科目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地形知识点,下面将通过归纳总结图的形式,对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梳理。
一、地貌类地形地貌类地形是指由地壳运动和风水侵蚀等因素形成的各种地形形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山地- 山脉:由多条山系组成,呈条带状或环状分布。
- 山地:起伏较大,有明显的斜坡和沟谷。
- 台地:在山地边缘或内部的平坦地带,海拔较高。
2. 高原- 高原:地面平坦,海拔较高。
- 平原台地:类似于高原,但地势相对较低。
3. 盆地- 落水盆地:河流发育之后,河流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盆地。
- 民水盆地:由于内陆湖泊水位下降,形成的盆地。
- 干断盆地:河流干取之后,河谷被沉积物填满形成的平坦地带。
二、水系类地形水系类地形是指由水流形成的各种地形形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河流- 上游:河流发源地,地势陡峭,水流湍急。
- 中游:河流通过山地和丘陵地带,形成河谷,地势平缓。
- 下游:河流进入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形成河口。
2. 湖泊- 淡水湖:主要由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形成的湖泊。
- 盐湖: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泊中的水体富含盐分。
- 天然湖: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湖泊。
- 人工湖:由人类因素形成的湖泊。
3. 洪水- 洪水泛滥:河流水位超过岸堤,泛滥到周围地区。
- 洪水退却:洪水消退后形成的河谷。
三、平原类地形平原类地形是指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起伏的地貌形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河流冲积平原: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平坦地形。
2. 漫滩平原:风力或冰川作用堆积形成的平坦地形。
3. 内陆干燥、半干燥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少,植被稀疏。
4. 沿海平原:紧邻海岸,地势平坦,多沉积物。
四、特殊地形特殊地形是指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貌。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火山地形: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地貌。
2. 堰塞湖:河流中断,河水通过堰塞物形成湖泊。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答案】1.B 2.D【解析】1.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故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石灰岩,重力崩塌形成洞穴,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与风力、冰川作用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级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
故选D。
(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答案】3.A 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
高考地理专题—地质地貌
B.6时41分
C.13时41分
D.23时41分
2.地震发生日,当地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B
C.昼夜等长
D.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3.本地为地震多发地带,主要位于( D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4.图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甲 B.乙 C.丙
B D.丁
10.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
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
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如图4)。金
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华北地区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南藏北、带 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
南1北900麓-1;920
东南沿海
④1华921北-1地94区0 ,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
一11带994611、--11山9968东00 中部和渤海湾;
⑤1东981南-2沿00海0 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第3题。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地质构造属于背斜 B.该地经历过上升运动 C.该景观形成过程可能是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岩浆活动、侵蚀作用
D.在该地岩石中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2.难以形成山脉的地质作用是 D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火山喷发
D.风力侵蚀
读我国某地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
回答1--2题。
新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貌类型1. 高山地貌:指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地,包括山地、高原、山脉等。
2. 平原地貌:平坦广阔,没有明显的地形起伏,可分为河流冲积平原、湖泊沉积平原、冰川沉积平原等。
3. 丘陵地貌:比平原高而低于山地的地貌,呈圆块状或矮山状。
4. 高原地貌:指相对较高的地区,海拔一般在500-1500米之间,呈台地或山地状。
5. 盆地地貌:地势低洼,四周环山,由于地壳下沉而形成。
二、地形要素1. 山地:海拔较高,多为岩石构成,包括山峰、山脉、山谷等。
2. 平原:地势平坦,通常是由于河流冲积、湖泊沉积形成的,适宜农业发展。
3. 河流:由雨水或冰川融化水源形成,有源头、上游、中游和下游等不同部分。
4. 湖泊:静态水体,可以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是常见的地表水资源。
5. 海洋:连接着各个大洋的广大水域,包括海岸线、海底地形等。
三、地理标志1. 露头:即岩石露出地面的部分,可以判断岩石类型和地层结构。
2. 台地:广大平坦的高原地区,可以形成于多种地质力学作用。
3. 峡谷:两山夹峙形成的狭长河谷,通常陡峭,景色壮丽。
4. 瀑布:河流从高处跌落的地方,形成水柱飞挂的景象。
5. 沙漠:干旱无水的地方,地表以沙子为主,气候极端。
四、地理现象1. 冰川:大量积雪在深山中聚集形成的巨大冰体,对地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2. 地震:地球内部发生的振动现象,会造成地表的震荡和破坏。
3. 火山:地球内部的熔岩喷出口,喷发出岩浆、烟尘等物质。
4. 水循环:指水分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
5. 侵蚀作用: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会改变地表形态。
五、地理要点1. 大陆漂移说:由阿尔弗雷德·韦格纳首先提出,认为地球上的陆地是在远古时期通过漂移,从一个超大陆上拆分而来。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的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3. 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北半球或南半球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东半球或西半球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
【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5:地下水与地质地形(转载)
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前言: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五、地下水专题1.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2.地下水的来源:①主要是大气降水。
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
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③凝结水:在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很少,主要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凝结渗入地下。
④原生水: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数量很少。
3.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
——及时人工回灌。
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4.潜水面的形状及其表示方法潜水面通常是一个起伏的曲面,一般倾向于邻近的低洼地区,即潜水的排泄区,如冲沟、河谷等。
它的起伏与地貌大体一致,但比地貌的起伏要小些。
山区潜水面的坡度较大,可达百分之几。
潜水面的形状可以用潜水剖面图和潜水等水位线图来表示。
前者是在地质剖面图上,将已知各点的潜水位联接起来而成,它可以反映出潜水面形状与地貌、隔水底板及含水层岩性的关系等。
所谓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的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见等值线P4“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
5.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无论哪一种地下水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涌出地表形成泉。
泉的形成还与地质构造有关,分布最广泛的泉总是与石灰岩地区的单面山构造相联系;在断层发育的岩区,泉可以沿断层一带的透水层上升涌出地表。
6.澳大利亚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又称自流盆地。
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巨大的向斜盆地。
水层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为承压水。
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山地出露,向西倾斜,一部分渗入地下的降水顺着倾斜的含水层流向盆地中部。
高中地理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一、地理地形特征
1、海洋、湖泊和河流:海洋是温带中最大的水体,全球约占70%的面积。
它们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生物进行活动提供十分理想的场所。
湖泊和河流也是全球重要的水体,它们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自然美景的独特代表。
2、山脉:山脉是地球上最大的地形特征,它们是构成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
了世界的几何格局。
山脉提供了多种地质条件,具有多样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3、平原:平原是全球最广泛的地形特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其
主要功能是容纳大量人口居住,平原提供了财富和繁荣的发展空间。
4、岛屿:岛屿是全球最大的地形特征之一,它们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拓宽了人
们对世界的认知。
岛屿主要分布在海洋和湖泊中,拥有许多特有的生态环境,如热带雨林、海盐地等。
二、地理地形特征的作用
1、水资源:海洋、湖泊和河流是全球主要的水资源,它们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
此外,山脉也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它们向周围的平原和河流提供着水资源。
2、气候与生态:山脉的存在对形成地表的几何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形
成特定的气候条件,影响植被分布以及物种结构。
平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代表。
3、经济:海洋和河流是人类运输的重要场所,促进了贸易往来。
湖泊和岛屿也是
经济开发的重要地点,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各种旅游景点。
总之,全球的地理地形特征至关重要,它们影响着气候、生态和经济,构成着地球的几何格局,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高考地理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三:地质地貌形成过程
【解析】:该地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阵发性洪水往往 具有高流量和高含沙量的特点,洪水期,降水量集中, 河流水量大,水动力强,携沙能力强,洪水携带大量沉 积物迅速充填沟道;随着地势趋于开阔平缓,流速变 慢,动能不足,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形成片流带,地势 进一步开阔平坦,因流量变化大,河流改道频繁,游荡 型河道发育,形成辫流带;扇缘地区,地势更加平坦开 阔,水流下切作用进一步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水流 在此处溢散形成扇缘湿地。
地
喀斯特地貌
化学溶蚀(石林、溶洞);化学沉积(石笋、石钟乳、石柱)
表 形 地表形态
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雅丹、风蚀蘑菇、风蚀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态
海岸地貌
海浪侵蚀(海蚀桥、海蚀柱);海浪沉积(沙滩)
冰川地貌
冰蚀地貌(角峰、冰斗峡湾);冰积地貌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一、外力作用对地貌塑造的过程:
1.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
【对点训练】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冲积扇的演化发育受气候、构造运 动、母岩类型、供源流域规模及盆地形态等因素影 响。基于其主要形成沉积水动力条件,可划分为河 流(辫状河、曲流河)型冲积扇与重力流(塌积、 泥石流)型冲积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代白杨河 冲积扇为典型的辫状河流型冲积扇,具有规模大, 坡角平缓的特点,沉积砾岩、砂砾岩内砾石成分以 岩浆岩系为主,整个冲积扇沉积泥质含量极少。下 图示意冲积扇洪水期活动扇体构型特征。
考情分析
【高考命题】地质地貌的考察始终是 高考考察的热门方向,尤其是随着新课 改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地质地貌形 成的过程类分析与推理成为对学生进行 核心素养考察的主要方向。考生需要强 化地质地貌类题型过程类的推理分析能 力。
地质地貌类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质地貌类综合题答题技巧
地质地貌类综合题是一道涉及地理学、地质学和地貌学等多学科的综合题。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地球表面形态、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掌握基础知识:在解答地质地貌类综合题之前,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地质地貌现象,如地震、火山、喀斯特地貌等。
分析问题:在解答综合题时,考生需要先认真分析问题,弄清楚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考察的知识点。
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思路进行答题。
综合运用知识:地质地貌类综合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考生需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到融会贯通。
图表分析:在地质地貌类综合题中,图表往往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图表,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解答。
语言表述:在答题时,考生需要用准确、简明、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
要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逻辑推理:在解答综合题时,考生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注意推理过程的严密性和合理性,不要出现逻辑漏洞或错误。
注意细节: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细节问题,如单位换算、符号使用等。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得分。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形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地理高考中对地形的考点涉及到地貌类型、地形要素、形成过程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理高考中与地形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貌类型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特征,因此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貌类型。
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山地带、平原地带、丘陵地带、盆地地带和河谷地带等。
1. 高山地带高山地带是地球表面海拔较高的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高山地带通常由多座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存在大面积的高原、盆地和山谷。
高山地带的形成往往与板块运动和岩石抬升有关。
2. 平原地带平原地带是地球表面海拔较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平原地带大部分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河流冲积平原、湖泊沉积平原和海岸沉积平原等。
平原地带形成主要与水体的侵蚀和沉积有关。
3. 丘陵地带丘陵地带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区,地势较为起伏,以丘陵地形为特征。
丘陵地带通常由多座小山丘组成,其形成与水体的侵蚀和沉积、风蚀等过程有关。
4. 盆地地带盆地地带是地球表面深达数十至数百米的盆状地形,通常受山脉或丘陵地势所包围。
盆地地带形成通常与构造运动、岩盐溶解等过程有关。
5. 河谷地带河谷地带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线形地形,通常位于高山或丘陵地带。
河谷地带具有较大的纵向起伏和横向展宽,形成原因主要与河流的侵蚀和冲刷有关。
二、地形要素地形要素是指地形形成和发展的各种要素和影响因素。
在地理高考中,常见的地形要素包括地壳运动、水体作用、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
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地壳在板块构造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抬升、地震、地质活动等。
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水体作用水体作用是指水体对地表的侵蚀、沉积和改造作用。
水体作用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侵蚀和冲刷,以及水体的沉积和泛滥等现象。
3. 风蚀作用风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侵蚀和扬土作用。
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和沙漠地带,对地表的侵蚀和形成沙丘等地形有重要影响。
高考地理中的地形、地质与地貌问题
一、湿地沼泽的形成原因分布:东北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下游平原、东南沿海平原①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②下渗:冻土广布,下渗弱③河流:河网密集④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⑤凌汛:有凌汛现象二、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①泥沙补给:河流流量、植被情况、河流含沙量、侵蚀程度、是否流经沙漠沙丘②流水沉积: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小流速慢、河道弯曲、海水顶托、沉积作用强三、河流改道原因①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②周围地形平坦,河水容易溢出③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低④泥沙淤积,河床高形成地上河四、沙源沙丘成因与含沙量的因素①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条件差②风速:临近高压中心,多大风天气③沙地:临近沙漠、沙地④河湖: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⑤侵蚀: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沙量大五、天然宝石的形成过程①内力: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②抬升:地壳运动抬升漏出地表③外力: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六、岩石圈循环的意义①矿产:形成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②地貌: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③圈层交换:实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七、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影响①热带地区:丘陵、高原居多(凉爽,排水条件好洪涝少,病虫少)②温带地区:平原、盆地、平缓丘陵、低矮山区(农业交通条件好,有利于生产活动)③寒带地区:谷地盆地(地势低温度高、周围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八、河流蛇曲地貌的成因①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②初期河床较直,以侧蚀为主,两岸均受冲刷③各种原因,两岸抗冲刷能力不同;抗冲刷弱的一侧会被侵蚀得更快,产生坍塌形成凹岸④因惯性作用,河水冲向凹岸,表层水流一部分冲向对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层水流,触及河底后,又变成上升流返回河面,形成弯道环流⑤受弯道环流的影响,凹岸不断受侵蚀退缩,凸岸则不断堆积向河道内延伸⑥长期作用下,河道越来越弯曲形成蛇曲景观九、岸线地貌的成因①海岸地区岩石的坚固程度,越坚固越不容易受海洋侵蚀②海洋的侵蚀力量,海风、海洋都会对海岸造成侵蚀,改变地表形态③地球内力作用,地壳的抬升下沉对海岸造成附加影响十、矿物富集原因1.地壳作用:①板块交界处碰撞抬升;②岩浆喷出带出埋藏于地下的矿石③变质作用成矿2.风化侵蚀表层土壤,导致矿石裸露3.流水搬运作用,堆积矿物于河漫滩或河湖水体中4.大风,强日照,导致水体蒸发,水底矿物裸露十一、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冲积洪积平原、三角洲等。
第5章 地形、地质与地貌----高考答题模板
第5章地形、地质与地貌1.简述地売中的变质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1)地壳中的变质岩经过地壳抬升;(2)变质岩上方的岩层经过剥蚀作用而裸(3)裸露的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2.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1)上覆为新,即就沉积岩而言,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岩层越老);越向表层形成越晚(岩层越新);(2)侵入在后,侵入型的岩石一定形成其所侵入的岩层之后(3)地壳抬升使岩层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有利于接受沉积注意:侵入岩的形态应该是细条状的(尖状),而非出现突然增大的部分(火山锥形)。
3.简述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的形成过程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4.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1)两大板块互相挤压;(2)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3)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5.新西兰多温泉的原因(1)该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消亡边界(2)地球内部巨大热能易于在此处择放,加热地下水;(3)地下热水从岩石裂隙涌出形成温泉。
6.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7.向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槽部或底部受挤压力影响,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堆积成山岭。
注意:背斜成岭的原因是岸层受挤压力,整体向上隆起。
8.地形成因分析(1)地质作用角度内力作用一地売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一一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存在板块的碰撞或张裂9.开凿隧道应注意的问题(1)渗漏问题(2)塌方问题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处的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处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10.喀斯特地貌成因以云贵高原为例(1)地质条件:石灰岩广布(可溶性岩,透水性好);(2)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3)流水溶蚀作用强;(4)生物条件: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条件。
高考地理地形地势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形地势知识点地理地形地势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地球上各种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形地势知识点及其解释。
一、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主要包括大陆、海洋、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等。
1. 大陆:指面积较大、较高的陆地区域,由各种岩石构成。
大陆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地壳部分,包括世界上七大洲。
2. 海洋: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主要由盐水组成。
3. 山脉:是指由岩石构成的连续的山地,通常由地壳运动形成。
世界上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4. 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通常位于大陆或海洋边缘。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亚马逊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平原地区。
5. 高原:是指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位于山脉之间。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高原地区。
6. 丘陵:是指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平的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
英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丘陵地区之一。
二、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1. 地壳运动:地球地壳不断运动,形成了各种地形特征。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使得地表发生抬升或下沉,形成了山脉、高原等地貌特征。
2. 风蚀:风力可以吹走地表的细粒物质,形成沙漠和沙丘。
风蚀还可以造成岩石表面的风化和侵蚀,形成石林和风成沟等地貌特征。
3. 水蚀:水力可以冲刷地表的土壤和岩石,形成河流和峡谷。
水蚀还可以在海岸线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洞等地貌特征。
4. 冰蚀:冰川的运动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形成冰川谷、冰碛和冰川湖等地貌特征。
冰川蚀削带来的冰碛物质还可以形成冰碛平原。
三、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适宜发展不同的经济活动。
1. 平原适合农业发展,因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地形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地形知识点是学生备考中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地形知识是地理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地球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以及地质、气候、生态等相关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地形的定义、地球的各层次、地球的表面地形等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貌要素,包括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形是地球表面上的立体地貌特征,是形成地理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
地形与狭义的概念地貌不同,前者包括后者,而后者是地形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地表形态的研究中,对地形的描述、测量和贮藏应用都是以地图作为工具。
地球的各层次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生活和研究的环境。
地壳包括陆壳和海壳。
陆壳是指地球地表以上陆地部分的厚度较小的壳层,陆壳有两种类型,即大陆壳和岛弧壳。
大陆壳位于大陆地壳下面1-15千米,其中大陆壳最厚,约有25-70千米。
海壳是指地球地表以下海洋底部厚度相对较小的壳层。
海壳厚度最大为2.5-6千米。
地幔是地球地壳向地核过渡地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大的体积和厚度。
外核是地幔和内核之间的一部分,由液态铁和镍等物质构成。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固态的铁和镍等重金属构成。
地球的表面地形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海洋等。
山地是指地表上相对较高的地貌形态,其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
山地的形成与地壳运动以及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有关。
高原是指地表上相对平坦但海拔较高的地貌形态,其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
高原的形成与地壳抬升、侵蚀和沉积作用有关。
平原是指地表上相对平坦的地貌形态,其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的形成与沉积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有关。
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貌形态,其高度一般在200-500米之间。
丘陵的形成与侵蚀作用和地壳运动有关。
盆地是指地表上相对平坦且四周围被山地或山脉所环绕的地貌形态。
盆地的形成与断裂和地壳运动有关。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一、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2018-高考地理地质地形考点答题技巧-word范文 (1页)
2018-高考地理地质地形考点答题技巧-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考地理地质地形考点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考点:地质地形简答题答题思路
⑴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
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高考地理知识要点之地质地形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要点之地质地形专题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19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7)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
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考
取自己理想的成绩。
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9高考地理知识要点之地质地形专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地理地质构造答题模板
地理地质构造答题模板
地理地质构造答题模板如下:
1. 问题陈述:简要描述问题或要求。
2. 定义:对问题中涉及的概念或术语进行定义。
3. 形成原因:分析该地理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包括地质作用、地球物理过程等。
4. 特征描述:描述该地理地质构造的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岩石类型、地层结构等。
5. 地质意义:分析该地理地质构造的地质意义,包括对地质演化的贡献、对资源勘探的影响等。
6. 地理意义:分析该地理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包括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7. 发展趋势:展望该地理地质构造的发展趋势,包括可能的演化方向、未来的利用前景等。
8. 结论:对问题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地质地形专项
地质地势小专题:
⑴南极发觉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顺潮湿地区,森林茂盛,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缘故:刚果盆地原先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势、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⑹七大洲地势特色:
亚洲:①地势复杂多样,起伏专门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势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东部纵贯着庞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宽敞,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势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势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势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
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势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21米,冰层以下地势多样
(7)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
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同时,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