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质演化过程(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有解析)
“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练习一、选择题(2018·海南)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
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
某科研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
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回答1~3题。
1.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2.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A.4月1日B.5月1日C.8月1日D.9月1日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人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5.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6.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 .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B .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C .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D .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广东省2019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
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讲含解析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向一地质作用【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营造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
2.命题规律结合重大地质灾难(如火山爆发、四川芦山地震等)考查内、外力作用。
【例1】(2024·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第6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答案】6.A山走向大致相同,从流入与流出的河流方位来说,如若滑坡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贝加尔湖应不会呈现如此狭长状D不正确。
所以选A。
【四讲方法】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
基本形式示意图岩层的运动方向岩层变更对地表影响例证相互关系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肯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垂直运动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更和海陆变迁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肯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②潮湿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积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积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地理事物演化过程》导练案
地理事物演化过程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自然地理过程是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有部门自然地理过程和综合自然地理过程,气候形成和变化、河谷发育、水文过程、土壤发育和植物群落发育等属于部门自然地理过程,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则属于综合自然地理过程。
一、高考试题再现1、试题(2014年高考文综广东卷)(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图12 (4)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2、材料处理:珠江水系,我国南方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低纬。
珠江三角洲。
3、问答链接:“八口入海”特征是河流特征,这里考河流特征的形成过程。
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
4、调用模板,编写答案:“八口入海”特征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下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可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方面去编写。
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支流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泥沙含量多;珠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珠江干流河道短,加多了入海口。
5、参考答案①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②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③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④地转偏向力影响。
二、思维模板构建对自然地理事物的演化、形成过程成因分析试题,可这样构建模板:对成因类过程题,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按要素去编写答案。
主要要素有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思考时可都考虑到,但答案编写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对有时间关系的成因类过程题,同样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思考,只是要考虑要素的参与前后关系。
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冰湖中涌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
①冰崩体的体积②冰湖的湖岸坡度③冰崩体的运动速度④冰湖的蓄水水位
微专题 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
(2024·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太行山的中、南段发育了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其形态特征为色红、 顶平、身陡、棱角明显。这一地貌的岩层大致可分为三层:下层是元古界(距今 25 亿~8 亿年)变质岩; 中层为元古界砂岩和砂质页岩;上层则是寒武纪(距今 5.41 亿~4.85 亿年)含砾粗砂岩、砾岩,上覆泥 灰岩。嶂石岩地貌形成的重要动力来自横向楔状侵蚀作用和横向掏蚀卸荷作用。下图示意太行山嶂石 岩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反映出( )
A.冰崩体物质组成由复杂变得单一 B.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温度保持稳定
C.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变得黏稠 D.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物相分层明显
12.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中,刨蚀作用强烈的过程是( )
A.冰岩崩
B.冰湖溃决
C.溃决山洪
植被盖度、构造运动变化对横向掏蚀卸荷作用影响小,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横向掏蚀卸荷作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岩性的差异。 风化侵蚀首先从夹砂页岩和松软砂岩开始, 在软弱层被掏蚀后,上覆岩层悬空并承受自重和上部岩体的压力。 当软弱层不断的被掏蚀,上覆岩层 承受的力越大,岩层原有的垂直节理加强并产生新生节理,造成整个岩体的不稳定。
解密05 地质演化过程和冲淤平衡(分层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
解密05地质演化过程和冲淤平衡分层训练A组基础练(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丹霞地貌主要由砾岩和砂岩组成,多为宝塔状、柱状、峰林状地形,崖壁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形成特殊的植被分布现象。
下图为我国湖南省某地丹霞地貌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流水侵蚀B.沉积岩、风力侵蚀C.沉积岩、流水侵蚀D.岩浆岩、风力侵蚀2.该地()A.山顶为地中海气候,出现硬叶矮林B.阳坡热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C.顶部较崖壁土层厚度大,植被茂盛D.岩体坍塌导致植被类型增加【答案】1.C2.C【解析】1.据材料“丹霞地貌主要由砾岩和砂岩组成”可知,该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AD错误;该地貌分布在我国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C正确,D错误。
故选C。
2.该地位于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高度不大,山顶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水分条件较差,出现硬叶矮林,A错误;读图可知,阳坡热量丰富,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分布耐旱植物,植被覆盖率不高,B错误;顶部较为平坦,流水侵蚀作用较弱,较崖壁土层厚度大,植被茂盛,C正确;岩体坍塌,但海拔低,垂直分异不明显,植被类型没有增加,D错误。
故选C。
(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一模)金丝玉(石英岩)是产于中国古丝绸之路新疆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存在于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的次生矿床中。
其内部特有流纹构造,纹理清晰,这种流纹构造俗称“萝卜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金丝玉内部的“萝卜纹”()A.属于层理构造B.与河流搬运有关C.属于生物遗迹D.由岩浆侵入造成4.昆仑山北坡河流克里雅河,拾玉料的最佳时间是()A.春季早晨B.夏季上午C.秋季中午D.冬季傍晚【答案】3.D4.C【解析】3.根据金丝玉内部的“萝卜纹”的结构特点有流纹构造可知,其应该是由岩浆侵入造成,D正确,A错误;河流搬运不会有流纹构造,生物遗迹应该会有化石成分,BC错误;故选D。
新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4·北京模拟)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该地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层最新的是( D )A.甲B.乙C.丙D.丁2.图中( B )A.①地易发觉油气资源B.②地受侵蚀作用明显C.③地隆起由向斜形成D.褶皱与断层同时发生【解析】第1题,沉积岩越靠下形成越早,可推断出图中岩层形成由早到晚为丙、甲、乙、丁,地层最新的为丁,D正确,故选D。
第2题,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①处不是背斜,不易发觉油气资源,A错;②地位于背斜顶部,侵蚀作用最明显,B正确;只考虑内力作用,向斜形成谷地,③地不是向斜,其隆起是因岩层不易被侵蚀形成,C错;图中褶皱处发生了断层,应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D错。
故选B。
(2024·福建模拟)左图为福建海坛岛局部图,东北部分布着一座长有稀疏植被的巨大沙丘,上面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右图为该岛的风向频率图。
完成3~4题。
3.海坛岛的盛行风向以及当地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 C )A.东北风春夏B.西南风春夏C.东北风冬春D.西南风冬春4.海坛岛上巨大沙丘的形成过程是( A )A.海浪搬运—海浪沉积—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B.风力搬运—风力沉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C.流水搬运—流水沉积—海浪搬运—海浪沉积D.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该地东北方向上风频高,可推断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冬春季节,温差大,气压差大,东北风强劲,携带岛屿东北部海滨沙滩的沙尘吹向西南方向,在西南方向上山体的阻挡下,风力减弱,沙尘沉积下来形成沙丘,C正确,故选C。
第4题,结合上题的分析,首先海岛的海滨沙滩是由海浪搬运沙体,在海岸积累形成的,再受盛行东北风的影响,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沙尘,遇到山体的阻挡,风力减弱,沙尘积累,不断积累形成巨大沙丘,A正确,故选A。
(2024·重庆市二模)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 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2 地表形态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地表形态的变化重难点知识分析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地貌对聚落形状的影响3.河流地貌(1)侵蚀形式溯源侵蚀:加长作用,河源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不断向源头方向延长,河谷的长度增加。
下蚀:加深作用,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加深。
侧蚀:加宽作用,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使河谷拓宽、谷破后退(2)侵蚀地貌上游河谷窄,呈“V”形——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河道几乎占据整个河谷中游河道渐开阔——以侧蚀为主,呈“U”形,(注意:侧蚀使河床不对称)下游河谷更开阔,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以侧蚀、堆积为主,河谷呈槽形,(3)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点比较石绳(下图)又名绳状熔岩,是岩浆喷出地表,顺坡而下时,表皮先冷却,冷却表皮受内部尚未凝固的流动岩浆的推挤、扭动、卷曲而成。
石绳外表与麻绳、草绳等极为相似,表面粗糙成束出现,多呈弧形弯曲。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左图中石绳内部应具有()A.层理构造B.片理构造C.冲刷构造D.气孔构造2.右图中能够反映石绳形成过程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⑤3.关于弧形石绳描述正确的是()A.延伸方向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B.弧顶指向地势低洼的方向C.石绳弧顶指向岩浆的来源方向D.垂直于板块边界延伸方向招摇山又名“猫儿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因山顶巨大花岗岩外形酷似卧伏的猫而得名。
猫儿山在寒武纪崛起成山,经剥蚀夷平后,在加里东运动时火山活动剧烈,再次隆起,发育成古老的山地。
下图为猫儿山地质构造剖面图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猫儿山首次形成的山地为()A.背斜山B.断层山C.向斜山D.活火山5.猫儿山被外力剥蚀夷平阶段()A.内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大B.周边湖泊水体堆积物少C.侵蚀速率大于抬升速率D.河流下蚀作用逐渐变强6.推测“猫儿山”山地的形成过程()A.外力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侵蚀C.岩浆活动→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堆积D.岩浆活动→外力堆积→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堆积巨人湖曾经为冰坝堰塞湖,冰川体内发育众多通道。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质作用过程分析技巧
技巧(一)根据题目的区位,环境特点及岩石特征,判断岩石类型。
要求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以及它们和岩浆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图3)。
1、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坚 硬致密的 侵入岩(如花岗岩),或多气孔的喷出岩(如玄武 岩); 2、沉积岩是由地表被侵蚀的物质,由外力搬运后沉 积下来, 固结成岩而成,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及化石 燃料; 也包括石灰岩(化学沉淀物)和珊瑚礁(珊瑚虫遗 体堆积)。 3、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如 石灰岩变 为大理岩,页岩变为板岩。
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
斜,C—背斜,D—向斜。
3.断层的判断:看断层面的完整程度。如果断层面把所有岩
石断开,且断层面完整,则断层发生时间较晚,晚于其所
断开的岩层;如果果断层面不完整,则说明断层之后又发
生了某种地质活动;
4.根据地质构造之间的叠加和影响来判断:晚形成的地质
解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和箭
头指向,联系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逐步推导。第(1)题,
由沉积物只能变成沉积岩D,沉积岩变成变质岩E,变质
岩熔于岩浆A,岩浆冷凝形成侵入岩B和喷出岩C。
二、地质剖面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例3(内力作用+判断岩层新老关系+岩石形成条件逻辑思维)
图5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各岩 层、 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火成岩l、沉积岩l、沉积岩2、火成岩2、 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l、火成岩2、沉积岩2、 沉积岩l DC..沉沉积积岩岩33、、沉火积成岩岩2l、、火沉成积岩岩l2、、火火成成岩岩22、、沉沉积积岩岩l l 解析:根据沉积岩的顺序由老到新应是沉积岩3、沉积 岩2,而火成岩侵入地壳的定义可判断火成岩l、火成岩2 晚于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且火成岩2晚于火成岩1。所以 选D。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四地表形态及变化
专题集训(四)一、选择题(共16小题)(2024·浙江台州二模)下图为某地构造油气藏地质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处油气藏形成的先后依次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2.有关断层对②处油气藏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 A )A.断面阻隔,便于集聚B.断面较陡,便于运移C.断通地面,不易散逸D.断层藏油,易于开采【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学问,沉积岩中位置靠下的岩层先形成,位置靠上的岩层后形成。
依据断层左右岩层对应关系推断,④所在岩层形成时位置最靠下,最先形成;③所在岩层位于④所在岩层以上,在①②所在岩层以下,故形成晚于④,早于①②;①②位于同一岩层,油气应分布于背斜处,即①处,而②处不是背斜,本不应当有油气分布,但形成断层后,断面阻隔油气向右侧移动,因此聚集于断层左侧,其形成晚于①,选D。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断层面阻隔油气向右侧移动,使油气聚集于断层左侧,A正确。
(2024·浙江1月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3~4题。
3.图中岩浆岩( A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该地区经验的地质过程是( C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解析】第3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
①②正确,选A。
第4题,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状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验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
《地球的演化过程》强化训练
1.3地球的演化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笔石动物是一类海生群体动物,最早出现于古生代寒武纪中期,奥陶纪及志留纪达到鼎盛,泥盆纪晚期开始衰退,到石炭纪灭绝。
笔石动物的化石——笔石(下图)是重要的标准化石,被称为判断地层年代的“黄金卡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笔石动物同时期生存的有()A.三叶虫B.恐龙C.哺乳动物D.被子植物2.笔石成为标准化石的原因是笔石动物()A.分布集中,数量小,演化慢B.分布集中,数量小,演化快C.分布广泛,数量大,演化慢D.分布广泛,数量大,演化快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
读图“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A.辽宁新生兽B.东北白垩兽C.中华侏罗兽D.亚洲三叠兽4.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与图示动物属于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是()A.各块大陆聚成联合古陆B.重要造煤时代C.发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D.火山活动强烈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6.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时代B.棵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
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人类出现在()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9.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B.中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C.中生代,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D.古生代末期,海洋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周测(过程演变专项训练)
高三地理过程演变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件的影响。
根据陷穴发展演化的形态特征,将陷穴发育演化过程分为4个发展阶段:萌芽期、年轻期、成熟期和消亡期。
下图示意陷穴发育演化的4个阶段。
据此完成1~2 题。
1.陷穴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2.下列能正确示意陷穴发育演化顺序的是( )A.a→b→c→d B.a→c→b→d C.d→b→c→a D.b→c→a→d红土型镍矿大多产于基岩上部的地表红土风化壳矿床中,高温多雨的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镍矿的形成和保存,下图所示岛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镍矿产区。
读图,完成3~4题。
3.M区域镍矿的形成和保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非地带性现象4.红土型镍矿形成和保存的主要过程是( )A.外力侵蚀—搬运—堆积 B.火山喷发—冷凝—堆积C.岩石风化—淋滤—沉积 D.地壳下沉—变质—富集阿塔巴斯卡瀑布位于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阿塔巴斯卡河上。
每年夏季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注入阿塔巴斯卡河。
经过上万年的冲刷,河床上的石英砂岩被水流切割出25米深的峡谷,塑造出壮丽的瀑布奇观(右图)。
据此完成5~6 题。
5.阿塔巴斯卡河床上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A.喷出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D.沉积岩6.该瀑布所在峡谷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流水侵蚀C.冰川堆积—固结成岩—地壳下陷—变质作用—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某珊瑚岛位于加勒比海,面积约65平方千米,有着清澈的海水、温柔的海风和白色的沙滩,岛上植被稀疏,除了渔民和偶尔出现的旅游者,几乎没有人会在岛上逗留。
下图示意该岛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白色沙滩的位置及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东侧珊瑚风化—海浪侵蚀、堆积 B.西侧珊瑚风化—海浪侵蚀、堆积C.东侧珊瑚风化—流水侵蚀、堆积 D.西侧珊瑚风化—风力侵蚀、堆积8.下列关于该岛水资源状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山地地形,河流发育,多独流入海C.石灰岩广布,地表储水条件差 D.气温高,蒸发强烈,淡水缺乏有研究将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过程大致分为初始时期(T1)、发展时期(T2)和成熟时期(T3)3个阶段,在T3阶段,中心枢纽港逐渐由区域性港口演变为全球供应链中心。
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突破练 五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微专题突破练五地质构造形成过程与岩层新老关系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方法(1)看沉积岩。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如下图中从岩层1到岩层4年龄越来越老。
(2)看断层。
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
如上图中断层形成晚于岩层2、3、4。
(3)看岩浆岩。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下图中②、⑤均为侵入岩,②形成晚于①岩层,⑤侵入到②中,说明⑤形成晚于②岩层。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图中⑧为喷出岩,其形成晚于①岩层,早于⑥⑦岩层。
(4)看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其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石。
如上图中④为③岩层遇到高温高压的岩浆变质而成,其形成晚于③岩层。
(5)看侵蚀面。
若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隆起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
如下图中Ⅲ下层有明显的侵蚀面,说明Ⅰ、Ⅱ岩层形成后发生褶皱、被外力侵蚀,后地壳下沉,再沉积Ⅲ岩层。
(6)看板块边界。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挤压褶皱、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挤压褶皱、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挤压褶皱、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挤压褶皱、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图中变质岩最可能是( )A.石英岩B.大理岩C.板岩D.片麻岩【解析】1选D,2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质演化过程(含答案解析)下图为希尔绍夫海岭地质构造剖面图,两侧覆盖了中新世以来未变形的沉积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由老到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③④⑤C.③④⑤②①D.③②①④⑤2.希尔绍夫海岭()A.形成年代晚于中新世B.洋壳断裂抬升形成C.两侧沉积岩厚度一致D.呈东南—西北走向四川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且规模巨大。
图a为四川西南某地地质剖面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a图b3.①处岩石类型对应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4.影响当地地表起伏的主要因素是()A.风蚀与水蚀B.断层与岩性C.向斜与背斜D.地堑与地垒5.该地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最可能是()A.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AB 沿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是()A BC D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以垂直运动为主B.乙地以水平扩张为主C.甲地是良好的储油构造D.乙地适宜开垦为梯田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
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①形成年代更晚②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③地表沟壑更多④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更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岩层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如果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称为地层不连续。
页岩颗粒小于砾岩。
下图是某山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一定经历了()A.一次断层活动B.多次地壳升降C.海侵海退现象D.明显变质作用11.从页岩到砾岩的物质积累期,自然环境变迁情况最可能是()A.气候变温暖,植被更茂密B.气候变湿润,地形更陡峻C.地形变平缓,植被更稀疏D.地形变陡峻,土壤更肥沃H山是兀立于广袤原野上的一座孤立的土质山丘,地层连续,极具科考价值。
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下部以云杉、冷杉花粉化石为主,还有哺乳的动物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②地层形成时期可能是()A.泥盆纪B.白垩纪C.第四纪D.二叠纪13.H山位于()A.东北地区B.珠江三角洲C.青藏地区小D.云贵高原14.与②地层上部形成时期相比,下部形成时期的气候较()A.冷湿B.干冷C.暖湿D.干暖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A.①B.②C.③D.④16.甲地较平坦并缺失砾岩、砂岩的原因可能是()A.断裂抬升成地垒构造B.岩层呈拱形结构稳定C.表层石灰岩物质疏松D.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⑦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新到老。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甲处地貌类型为()A.背斜谷B.背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18.导致甲、乙两处海拔差异的直接成因是()A.地层褶皱B.岩层断裂C.外力侵蚀D.地壳运动19.据图判断()A.甲处是幸福村良好的引水源头B.乙处是隧道工程的良好选址C.甲处钻井一定能开采到天然气D.乙处钻井可能开采到地下水图世界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阿留申群岛与日本群岛成因相似,下列与之相伴的宏观地形是()A.海岭B.海沟C.裂谷D.珊瑚岛21.下列四地中海水深度最大的是()A.a B.b C.c D.d汤加海沟(图左)位于太平洋中南部汤加群岛以东(22°S,173°W),全长1375公里,宽约80公里。
2022年初,汤加海底火山突然爆发,之后,汤加附近海域漂浮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浮石(图右),今后它们会在海洋上漂流数月甚至数年,对所在海域影响较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汤加海沟的形成是因为()A.澳大利亚板块隆起B.太平洋板块俯冲C.生长边界板块张裂D.消亡边界板块张裂23.影响浮石形成的因素有()①岩浆快速冷却凝固②岩浆缓慢冷却凝固③岩浆内蓄闭的气体膨出形成孔洞④岩浆内蓄闭的气体收缩形成孔洞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综合题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局部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
下右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示意图。
地层不整合,即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不协调,意味着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经历了沉积中断。
岩浆侵入岩体,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遭受外力侵蚀,然后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水平方向沉积的苏泊组地层。
(1)根据左图,绘制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2)结合材料描述“塔皮特斯砂岩”地层形成以前经历的地质过程。
(3)推测该区域从寒武纪至今海陆变迁的过程及依据。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有“世界的尽头”之称。
巴塔哥尼亚山脉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小部分位于智利,属安第斯山脉的南段。
在狭长的山脉中,众多塔状尖峰和冰川交错分布,是全球第三大冰原区,成为全球研究冰川地貌的重要地区。
材料二:7000万年前开始,该地区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熔岩形成了发有良好的垂直节理山体。
智利百内国家公园是徒步者的天堂,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及百内国家公园塔状尖峰景观。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巴塔哥尼亚有“世界的尽头”之称的原因。
(2)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冰川面积广大的原因。
(3)巴塔哥尼亚高原素有“风土高原”之称,分析其成因。
(4)简析百内国家公园塔状尖峰形成的地质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B【解析】1.读图可知,希尔绍夫海岭是褶皱隆起后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
结合材料“两侧覆盖了中新世以来未变形的沉积岩”可知,海岭沉积岩岩层较老,且越是底层则越老;两侧海盆地势低,后期沉积出③④⑤地层。
因此图中地层由老到新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⑤,B正确。
2.读图可知,希尔绍夫海岭是褶皱隆起后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两侧覆盖了中新世以来未变形的沉积岩,故两侧是在下陷后才发生沉积,即海岭形成时间早于中新世,A错误,B正确;两侧沉积岩厚度并不一致,东南侧相对较厚,C错误;此剖面图为西北—东南走向,而海岭走向与剖面垂直,所以海岭应是东北—西南走向,B正确。
【答案】3.D 4.B 5.A【解析】3.根据地质剖面图,①处岩石位于花岗岩的上面,可判断为变质岩。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可推断丙为岩浆,甲为侵入岩,乙为喷出岩,戊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D正确。
4.四川西部为湿润气候区,风力作用弱,A错误;该地断裂发育且规模巨大,地表岩石有变质岩、混合岩、花岗岩等,岩性差异大,受侵蚀的程度不同,导致地表起伏差异大,B正确;图中没有体现出水平岩层的弯曲变形,C错误;地堑与地垒是由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移动形成的,图中仅提供了断层的位置,岩层的上升与下降运动没有体现,D错误。
5.图中的板岩是由页岩变质而成,而页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可推测该地的地质作用过程首先是外力作用;岩浆沿着断层上升,在断层两侧形成变质岩;图中的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的,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图中所示地表的形态,A正确。
【答案】6.B 7.C【解析】6.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标出AB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算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用平滑曲线将各点的高度连接起来;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倾斜方向绘制岩层的分布。
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应为山谷;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中间老两翼新,应为背斜。
甲处背斜成谷,乙处北部的地方向斜成山,B正确。
7.甲地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乙地岩层倾角较大,不适宜开垦为梯田,C正确。
【答案】8.C 9.D【解析】8.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和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堆积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而言,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阶地的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图示显示T4位置高,形成时间较早,①错误;T4比T2更宽阔,说明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经历下一次抬升,T2面积窄小,说明形成后没多久就经历地壳的下一次抬升,②正确;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受外力作用时间长,与T2相比地表沟壑多,③正确;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长短决定阶地高低,图示中T4比T2阶地抬升低一些,说明抬升时间短,④错误。
故选C。
9.结合该阶地所处的位置可推测,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最可能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或中亚荒漠地区,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D正确;基岩风化和黄土无关,A错误;山地崩塌中除了黄土外应该还有大量砾石等其他岩石,B错误;流水沉积主要是砾石和粉砂,黄土占一小部分,C错误。
故选D。
【答案】10.C 11.B【解析】10.图示中没有出现断层构造,也未出现变质岩,A、D错误。
图中有较厚的石灰岩,石灰岩一般是温暖浅海环境沉积的岩石,推测当地出现过海水淹没;石灰岩表面层出现不连续面,推测海水后来退去,海底石灰岩出露后被外力风化、侵蚀,C正确。
海水的进退是地壳升降或气候暖湿变化的影响,不一定只有发生了地壳升降运动,也无法断定发生“几次”地壳升降,B错误。
故选C。
11.一般来说,页岩颗粒小,砾岩颗粒大。
地形落差大,地表径流速度更快,地表径流量更大,其搬运和沉积物颗粒也更大,B正确,C错误。
植被覆盖率高,对地表物质保护更强,被侵蚀的物质颗粒较小,A错误。
由材料无法推测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D错误。
故选B。
【答案】12.C 13.A 14.A【解析】12.由②地层中含有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哺乳的动物化石可知该时期有大量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由此推测是第四纪。
故选C。
13.由该地位于广袤原野上,且海拔高度仅为200米左右,可知为东北地区,A 正确;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拔高度远远大于该地,C、D错误;珠江三角洲平均海拔50米左右,且该地第四纪以云杉、冷杉为主,可以排除珠三角,B错误。
故选A。
14.有材料“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可知,下部地区的动物化石表明下部地区相对与上部地区更高更冷,即更加冷湿。
故选A。
【答案】15.B 16.D【解析】15.结合图片可知,①断层断开了②岩层,因此①形成晚于②;④侵入过程中切断了②,因此④晚于②,由于④的侵入造成了②的变质形成了③,故②是最先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