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病毒》导学案 3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病毒的导学案
《病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识病毒的大小,和研究器具,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观察病毒的相关图片,分析、认识病毒的种类,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3.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辩证认识病毒,了解利用病毒进行新技术,为人类造福,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学习重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学习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活动一:自主学习,初探新知1.病毒的发现者:俄国科学家2.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只用来表示其大小,观察工具是。
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体的活细胞内,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4.病毒细胞结构,由和组成。
5.病毒的繁殖利用自己的,利用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活动二: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讨论(6分钟)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最早病毒是怎样发现的?病毒的大小如何?观察病毒的仪器是什么?2.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呢?根据其形态分又可分为哪几类?3.根据结构示意图,认识病毒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细菌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4.病毒怎样生活?5.病毒怎样繁殖的?病毒离开活细胞是否就意味着死亡呢?6.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说出病毒对人类有害的例子,另一组说出病毒对人类有利的例子,每列举一个例子得一分,看看哪组最后得分分最高。
活动三: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自制病毒模型,然后展示。
四、课堂检测年3月底,在上海、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
目前疫情已经逐渐平稳,多地已将疫情防控等级降低。
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植物病毒B.具有细胞结构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D.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2.下列有关结晶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结晶体是病毒的一种存在状态B.结晶体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C.结晶体能够正常生长,但是不能繁殖D.结晶体一旦进入活细胞,又可以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3.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B.丙生物营腐生生活C.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五、小结大小观察工具种类病毒生活方式结构繁殖方式六、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病毒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完成一份“科普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 互动工具:准备一些互动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互动。
6. 在线资源:准备一些在线资源,如学习网站、在线视频等,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病毒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病毒展开,具体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需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病毒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等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学习病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流行病的传播、预防措施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病毒作为微生物的一种,其独特的生命活动特点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对生物世界的认知。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科学思维,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实验、调查等手段探究病毒的相关问题;并培养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分析归纳题:请总结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另一方面,病毒也被用于基因工程、疫苗制备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帮助人类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导师点评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的模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化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同时,根据学情及小班化教学特点,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对学困生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适时给学生情感激励,让学生充满自信,积极参与。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教材在介绍了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
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本节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的重要概念。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八年级学生。
在知识储备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了细胞结构,单细胞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思维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发展,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难以理解,尤其是对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存在疑惑,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能力储备方面,我校学生基础差,优生人数少,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从情感态度上来看,学生对直观、有趣的视频、图片资料等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条件分析病毒结构微小特殊,教师在课上可引导学生直接动手实践,拼装病毒模型。
同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也可利用ppt中的图片、动画等信息,化难为易,利于学生学习。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①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②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是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最小,也是人类最难以驾驭的一类生物。
八年级《病毒》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学《病毒》导学案初二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__ 小组举手交流情况______________一.资料分析与讨论: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后考虑到导致烟草花叶病的可能不是细菌,但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年代以及受限于观察工具,虽命名为“滤过性病毒”,他也考虑将其解释为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或者残留物而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未进一步思考。
数年后,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同样发现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并且他还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证明了此病原并非细菌,而是只能感染有生命的有机体,他和其他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新的生命体,于是将此生命体命名为病毒。
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用学过的关于细菌的知识,在伊万诺夫斯基实验的基础上说出一个可以证明经过细菌滤过器过滤后的烟草花叶汁液中不含细菌的实验方法。
二.查看课本关于病毒结构的资料,与植物、动物或者细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比较。
植物细胞示意图 动物细胞示意图 细菌结构示意图 在植物、动物细胞示意图中找出细胞基本结构的位置,用线条与名称相连。
写出细菌结构示意图中线条所指位置的结构名称寻找课本中关于病毒结构的资料,对比与讨论,写出病毒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以人体流感病毒为例,观看视频资料,注意获取以下问题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并思考和交流。
1.人体流感病毒常通过人体什么部位感染人体?若在流感爆发的时期,你觉得自己可以如何预防?2.病毒能任意进入细胞吗?是如何进入细胞的?3.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进行什么活动?它的繁殖方式是什么?4.说出病毒的生活方式。
四.请小组交流、归纳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组织简练语言表达,说出你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总体“评价”。
五.资料分析与知识应用:1.彭丽媛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她参与拍摄艾滋病反歧视公益片《永远在一起》,在短片中,她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一起弹钢琴、唱歌、画画、踢足球,蹲下来为孩子绑鞋带,画面充满了温情和母爱。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5章 病毒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病毒课题第五章病毒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检查预习作业情况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关键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教具准备PPT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设计意图一、导入:1、引起流感的元凶是什么?2、除外流感,你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二、自主学习研讨:1、病毒的发现: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推测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的大小⑴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有什么不同?⑵根据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上的差异,你能推测出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吗?3、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4、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病毒的结构如此简单,它怎样维持自己的生命呢?5、病毒的种类:学生思考回答阅读教材,讲述病毒发现过程阅读教材P89想一想,小组讨论回答观察图片,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提出问题总结并解答疑问提示指导呈现教材中病毒示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展示病毒的危害性和人类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归纳总结能力培养辩证思考病毒千姿百态,如何给它们分类?6、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病毒与人类生活有怎样的关系?三、精品点拨:病毒与细菌、真菌的结构差别四、小结:假如让你用几句话介绍病毒,你应该用哪几个关键词去介绍?观看动画,描述病毒繁殖过程阅读教材,思考回答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倾听记忆思考回答病毒的利用重点强调提出问题问题的能力梳理归纳巩固练习P92作业布置必做P92选作能力培养探究板书设计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结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在活细胞内寄生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后反思要重点强调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八年级生物上册 5.5《病毒》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2、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病毒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同学们,请观察下面资料,感知病毒可以引发哪些疾病?平时我们是如何预防的?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完成下面表格)
二、请学生分组讨论,认识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大小:____。
结构特点:。
分类:。
生活习性:__ 。
三、了解病毒入侵生物体的过程与原理,观看课件后讨论,并把过程描述出来:
四、认识几种常见的病毒模型:。
五、认识病毒于人类的关系:
1、不利于人类的方面:。
2、人类有效利用病毒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方面:。
六、知识拓展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与父母共同研究自己的预防接种卡,了解自己对什么病毒有免疫力,并与父母和同学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导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全册)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 ,其中大多数生活在中,例如、、、等;少数生活在中,例如。
2.水螅的生活在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用于和。
3.水螅体形呈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
4.水螅身体由和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外胚层上的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动物),属于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排出,因为它无。
7、涡虫的身体呈对称,也称对称。
除涡虫外还有、和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器官,靠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体表有细胞,有无。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背腹,有无。
行课案【合作探究】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学习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3.如果一条小溪流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不到,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要保护腔肠动物?5.涡虫是怎样捕食的?6.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将鱼不煮熟就吃,这样不安全,为什么?7. 消灭血吸虫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8.大多数扁形动物属于寄生虫,对人和动物都有危害,为什么人类仍然不要轻易使它灭绝?检测案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腔肠动物()扁形动物()A.没有肛门;B.有刺细胞;C. 身体扁平;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身体呈辐射对称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病毒导学案
生物 导学案 1课题:第五章《病毒》【教师复备或 学生笔记栏】 一、 导入激情:以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为例导入。
二、学习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
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特征与繁殖特点。
三、自主学习:(一)、病毒的发现(教材89页)1.19世纪, 首先发现了病毒。
[来源:学.科.网Z.X.2.伊万诺夫斯基的结论:是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比细菌还要 小的病原体,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
3.通过阅读教材,你认为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吗?(二)、病毒的种类(教材72—73页) 分类依据 种类 按寄生细胞不同 [来源:学科网] 也叫 按形态不同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结构简单,有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病毒如何繁殖? 3.如果离开了活细胞, 病毒会死亡吗?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是生物?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可引起哪些人类的疾病? [来源:Z§xx§] 2.人类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四、合作探究:交流自主学习答案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有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人类对其中的H1、H3亚型易感。
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大胆设想一下,你有什么办法对付并预防这种病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法指导】:五、精讲点拨: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
2、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但不是死亡。
六、达标检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A.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2.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乳酸细菌B.衣藻C.草履虫D.肝炎病毒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A.烟草花叶病B.痢疾C.鸡瘟和猪瘟D.流行性感冒4.2003年1-5月,在亚洲许多国家流行SARS(非典型肺炎),这种病原微生物属于()A.细菌B.病毒C.酵母菌D.曲霉5.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是()A.动物病毒B.人类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6.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A.自养腐生B.异养腐生C.异养寄生D.自养寄生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B.水螅C.烟草花叶病毒D.蚯蚓。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5 病毒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能够识别各种病毒,并能够说出病毒的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病毒是生物。
2、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点、难点提示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的生活。
导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非典事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非典的元凶是什么?什么是病毒?学生举例常见、常听得病毒类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1、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发现史。
2、描述病毒的发现,讨论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3、熟悉各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图片。
认识病毒的形态。
教师并简单介绍,同时进行卫生教育。
4、比较细菌和病毒的大小,观察病毒要用什么工具?拓展反思:假设你是科学家,你还想研究病毒哪些方面呢?——————————————————————————————学习任务二:说出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生活阅读教材P108-109,回答下面问题:1、结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思考:病毒有细胞结构吗?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
2、读图分析三种病毒的结构图,找出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提出疑问:病毒身体结构如此简单,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病毒是以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4、思考和讨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因为病毒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它能够进行。
5、问题探讨:病毒的生活和繁殖过程。
6、提出问题:病毒千姿百态,那如何给它分类呢?病毒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引出分类的依据,并介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学习任务三: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辩论:病毒对人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练习1、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引发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微生物类型是( )。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导学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主备人:梅尚新审定人:吴边藻执教者:何来哲执教时间:10月25日班级:八年级1、2班组别:___学生姓名:___【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比较并归纳病毒的特点。
情感目标: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先独立阅读课文89~93页,理清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完成知识梳理。
再组内交流以下内容,讨论解决组内同学提出的问题。
2、小组汇报自主学习结果。
二、合作探究:除课文中介绍的病毒外,还有哪些病毒使人或动植物患病?展示你收集的这方面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病毒的知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四、反馈检测:1.下图①~④为各种生物的结构简图,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2.病毒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才具有生命活性()A.清澈的水中 B.空气中 C.土壤中 D.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3.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下列关于其病原体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 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 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D. 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4.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流行性感冒 B. 病毒性肝炎 C. 烟草花叶病毒 D. 肺结核5.观察病毒的形态通常要使用()A、光学显微镜B、放大镜C、电子显微镜 D 、反光镜6. 于其它生物相比,病毒特有的特点是()A、肉眼看不见B、能引起动植物患病C、没有真正的细胞结构D、营寄生生活拓展提升:有兴趣的同学请课后查阅资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减毒病毒(疫苗)的?七、教(学)后反思:。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班级:姓名:座号:一、【知识纲要】(一)了解病毒的发现史。
(二)说出病毒的分布、大小和形态。
(三)描述病毒的结构、生活、繁殖和分类。
(四)探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探究】(一)、病毒的发现史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做了一个实验,请你阅读书本P89内容,填写实验过程:取若干叶,榨出,经过过滤,取过滤液感染,发现(现象),得出结论:烟草花叶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二)、病毒的分布、大小和形态1.病毒分布,几乎无处不在。
2.病毒个体十分,只有显微镜才能看见它们。
3.病毒有各种形态。
(三)、病毒的结构、生活、繁殖和分类1.病毒的结构:(1)由和两部分组成。
(2)对比图片,填表格。
总结: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结构。
2.病毒的繁殖:认真观看flash动画。
总结:病毒靠遗传物质,利用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病毒的生活:不能自己生活,只能在活细胞中。
4.病毒的分类:请把以下病毒按照寄主分为三类。
①HIV病毒②狂犬病毒③烟草花叶病毒④噬菌体⑤肝炎病毒⑥豆科黄萎病毒⑦诺如病毒⑧流感病毒病毒:(填序号)病毒病毒:(填序号)病毒:(填序号)(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病毒的危害:危害:危害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2.预防:①讲究卫生②增强自身免疫力。
3.病毒的利用:①疫苗②转基因产品。
三、【课堂检测】1. 下列生物中,结构最简单的生物是()A.细菌B.草履虫C.艾滋病病毒D.蚂蚁2.病毒必须生活在(),才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
A.空气充足的地方B.温度适宜的地方C.营养丰富的地方D.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3.看视频,结合本节课学习,写出诺如病毒的相关知识,比一比谁写的更多。
例如:生活方式:寄生生活。
4.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把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 第五章 病毒 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五章病毒学习目标1.认识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病毒的种类。
(重点)2.了解病毒的繁殖。
(难点)3.认识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1.19世纪,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时候首先发现了病毒,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2.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病毒、病毒、病毒。
3.生活方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里。
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开始。
4.结构: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只能在下可以看到它的形态;没有结构。
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5.繁殖方式: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
6.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有害:如、。
2.有益:如、、。
合作与探究:如图是几种病毒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的名称是,属于病毒。
(2)图B的名称是,属于病毒。
(3)图C的名称是,属于病毒。
(4)图中的1表示,2表示病毒的,含,能够利用寄生的活细胞,制造新的病毒。
检测与反馈1.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离开了细胞的病毒也有生命活动D.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2.下图①~④为各种生物的结构简图,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3.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A.人体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病毒4.下列关于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 属于植物病毒,宿主为烟草5.病毒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才具有生命活性()A.清澈的水中B.空气中C.土壤中D.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6.噬菌体是寄生在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A.植物 B. 动物 C. 细菌 D. 人7.下列关于其病原体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 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 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D. 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8.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流行性感冒 B. 病毒性肝炎 C. 烟草花叶病毒 D. 肺结核9.生物界中个体最小的一类生物是()A.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草履虫1.病毒的类型一般不包括( )A. 动物病毒B. 植物病毒C. 真菌病毒D. 噬菌体2. 以下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 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C. 病毒不能在一般的培养基上存活D. 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3. 艾滋病病毒类型属于( )A. 植物病毒B. 动物病毒C. 细菌病毒D. 噬菌体4. 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A. 烟草花叶病B. 流行性感冒C. 鸡瘟和猪瘟D. 痢疾5. 噬菌体是指( )A. 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B. 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病毒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D. 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预习导学)(教学)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掌握病毒的基本组成和生命活动方式。
2.掌握病毒的分类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能够运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病毒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病毒模型,显微镜观察病毒照片,增强学生对病毒结构的理解。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遇到问题能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病毒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病毒、细胞等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增强学生对病毒生命活动的理解。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病毒结构示意图,撰写病毒相关的小论文。作业小结的方式,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病毒的生活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病毒模型、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学生通过观察病毒模型、显微镜观察病毒照片等,加深对病毒结构的理解。
3.小组讨论病毒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5.5病 毒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病毒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概述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及复制的繁殖方式,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阐明病毒的分类。
2.科学思维:比较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异同,发展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病毒的模式图,小组合作制作病毒结构的模型。
4.态度责任: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体会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形成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探索精神。
任务一:探究病毒的发现史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1.病毒的发现2.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______________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3.病毒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小,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任务二:探究病毒的结构和种类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是三种病毒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病毒结构简单,由[①]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②]________组成。
2.病毒不能________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内。
根据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尝试将以下病毒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艾滋病病毒②烟草花叶病毒③新型冠状病毒④萝卜花叶病毒⑤大肠杆菌噬菌体⑥流感病毒⑦绿脓杆菌噬菌体⑧郁金香碎色病毒动物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植物病毒:_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细菌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任务三:探究病毒的繁殖和生活方式根据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靠_______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________________,制造出新的病毒,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
2.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_______。
3.【生活链接】冬季流感频发,外出回来后,最好对衣服也进行消毒,你能说出原因吗?任务四: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 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描述病毒的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特点,认识病毒的类型及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教材资源,分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又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
学习过程:探究任务一:病毒的种类和结构特点如图是几种病毒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病毒。
(2)图 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病毒。
(3)图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病毒。
(4)图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2表示病毒的____________,含_______________,能够在寄生的活细胞中指导制造新的病毒。
探究任务二:病毒的繁殖方式探究任务三:病毒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请谈谈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害的一面:1、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2、危害经济作物、家禽家畜.3、破坏人类使用微生物产业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的一面:1、医学:__________。
2、可制高效的生物农药。
3、在基因工程中,发挥大作用。
随堂练习1.下列几种生物中,个体最小的一种是( )A.细菌B.真菌C.病毒D.草履虫2.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有生命活动?A.水中B.空气中C.土壤中D.其他生物的细胞里3.下列对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含遗传物质B.没有细胞结构C.都会使人患病D.能独立生活4.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繁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A.生理正常B.受害C.受益D.既受害又受益5、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 )A.植物病毒B.动物病毒C.病原体D.噬菌体6、下列哪种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A.葡萄球菌B.黄曲霉菌C.双孢蘑菇D.肝炎病毒7、痢疾杆菌噬菌体属于( )A.细菌病毒B.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人类病毒学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类型1 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__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__。
(2)你认为__乙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更加科学、严谨__。
(3)该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__。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 ℃环境中,其原因是__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__。
(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
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__。
类型2 发酵和防腐
2.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
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
重复做3次。
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乳酸菌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设置对照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控制单一变量__。
(3)分析曲线,随着泡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先上升后下降__,并在第__3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食醋浓度为0.6%时抑制作用最强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__。
3.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
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
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
组别检测样品
含抗生素的鲜牛
甲
奶
乙待测牛奶
不含抗生素的鲜
丙
牛奶
丁?
(1)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形成抑菌圈__。
(2)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__不适合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
(3)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那么丁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__含有抗生素并消毒__的鲜牛奶。
若丁组实验结果形成__抑菌圈__,则说明消毒不能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
(4)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发酵过程应该在__无氧__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