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不良地质、特殊岩土路基施工总体方案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449a6fb941ea76e58fa04b6.png)
铁道部文件铁建设〔2009〕155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技术交底工作,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现将《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九年八月二十九日—1—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技术交底工作,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根据《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包括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两部分。
第三条技术交底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程序,是铁路建设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各参建单位要提高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的认识,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完善技术交底程序、规范交底内容,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为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奠定基础。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其他建设项目参照执行。
第二章设计技术交底第五条设计技术交底是指在建设单位组织下,勘察设计单位根据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就设计内容、设计意图和施工注意事项—2—向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说明,解答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的问题。
第六条设计技术交底可分为首次交底、专项交底、新技术交底和变更设计交底。
交底工作一般在现场进行。
第七条首次交底是指工程项目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在现场对整个项目的设计情况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的全面技术交底。
首次交底包括站前专业交底和站后专业交底。
站前专业首次交底主要包括项目总体情况、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原则、线路走向、接轨点及主要控制点、地质概况、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重点桥隧、重点车站和重大路基工点,以及与站后专业接口等。
站后专业首次交底主要包括站后专业设计意图、技术标准、与站前工程接口、施工注意事项等。
站后专业在项目开工前不具备首次交底条件的,交底时间由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情况确定。
第八条专项交底是设计单位针对工程项目的四电集成以及重点工程、特殊工程、高风险工程进行的详细交底,包括大型客站、高等级风险隧道、跨越大江大河等特殊结构桥梁、铺轨架梁、无砟轨道、特殊路基、工程测量网、路基防排水系统等。
1《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20090915
![1《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20090915](https://img.taocdn.com/s3/m/090f2eb765ce050876321373.png)
2 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砂性土、戈壁碎石土等易冲刷地区排水 设施设计应考虑集中水流冲刷对局部微地貌改造以及淤积的影响,采 用设计径流量的 1.10 倍确定过水断面尺寸。
第三十七条 弃土场设计必须符合水保、环保的要求,并不得影 响建筑物安全。弃土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严禁在不良地质体、不稳定斜坡、软土上弃土。 2 弃土应远离路堑堑顶,严禁在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岩土堑顶上 方弃土。 3 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等位置弃土,避免堵塞水流通道。 4 弃土场占压沟槽时应在弃土堆坡脚设置拦砟坝或支挡结构,并 采取有效防排水措施,当可能产生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时,应进行防洪 评估。 5 桥梁和涵洞基础开挖弃土应设置集中弃土场进行堆放。 6 软弱地基上设置弃土场,应分析弃土引起地面沉降对邻近建筑 物的影响,弃土施工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第四条 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管理办 法、技术标准及本补充规定。
二、基本规定
第五条 铁路选线和总体设计应从系统工程角度统筹考虑边坡防 护及防排水工程,优化线路平、纵断面,做好工程方案比较,合理确 定工程类型。
第六条 路基工程应避免高填、深挖和长路堑,特殊岩土、不良 地质区段应严格控制路基填挖高度。客运专线及时速 200 公里客货共 线Ⅰ级铁路,平原地区路堤高度不宜超过 6m;山区地质条件良好地 段路堤边坡高度不应超过 12 m,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岩土及 岩溶发育区等不良地质区段不应超过 8 m。路堑边坡高度土质及风化 破碎软质岩地段不应超过 15 m,硬质岩石地段不应超过 30 m,中~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https://img.taocdn.com/s3/m/9c37b292f7ec4afe05a1dfd4.png)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0.7 特殊作业人员从事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
2.0.8 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工程。
2.0.9 警戒区作业现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的区域。
3 基本规定3.0.1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具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2公路工程施工应进行现场调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附录A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见附录B),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021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1.png)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在道路建设领域,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用途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路基施工方案来满足工程需要。
特殊地段的路基施工更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地貌复杂地区路基施工方案地貌复杂地区指的是地势崎岖、地形多变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地带等。
在这些地区进行路基施工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坡度、水土流失等因素。
针对地貌复杂地区的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地质勘察: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依据。
2.路基加固:对于地势较陡的地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挡土墙、加设支撑桩等,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3.排水设计:地形多变的地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需要设计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除,防止对路基造成损坏。
4.防护工程: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施工时,需要考虑山体滑坡和坡面塌方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护坡网、灌浆加固等。
水域跨越路基施工方案在水域跨越的道路施工中,对道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水体对路基的影响,以确保路基的安全稳定。
水域跨越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桥梁设计:对于较宽水域的道路,需要进行桥梁设计,选择适当的桥梁类型和跨度,确保桥梁结构牢固耐用。
2.桥台桥墩施工:桥台桥墩是桥梁的支撑结构,在施工时需要考虑水体流速和涨落,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防护措施。
3.水下施工:对于部分水域跨越路基的施工需要在水下进行,施工人员需具备水下作业技能,采取合适的封闭施工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特殊地质区路基施工方案特殊地质区指的是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或者有坍塌危险的地区,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路基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安全。
特殊地质区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处理地下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进行降水处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避免地基液化和塌陷的风险。
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d6e7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4.png)
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参考答案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一)一、判断1、土木工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砂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材料。
广泛地用于墙体、基础、柱等砌筑工程中。
()3、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4、单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支承构件上的板。
()5、快速道是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一般为三幅或四幅路。
()6、支道是与主干道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之用,兼有服务功能。
()7、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则离不开桥梁建设。
()8、辅助跑道指只供起飞用的跑道。
()9、支线运输机是指载客量>100人,航程>3000km的大型运输机。
()10、机场仓库供货运办理手续、装上飞机以及飞机卸货、临时储存、交货等用。
()二、名词解释1、土木工程;2、土木工程材料;3、基础;4、混合结构;5、高速公路三、单项选择题1、()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A、土木工程B、基本建设C、信息化施工D、可持续发展2、()是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
A、教学B、科学C、技术D、工程3、水泥浆体在常温下会逐渐变稠直到开始失去塑性,这一现象称为水泥的()。
A、初凝B、终凝C、凝结D、硬化4、按表观密度为()时称为重混凝土。
A、>2900kg/m3B、<1950kg/m3C、1950-2600kg/m3D、>2600kg/m35、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A、4B、5C、6D、86、()是指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设计要求,地基需经过人工处理的过程。
A、地基处理B、工程地质C、基础工程D、地基加固7、()指平面尺寸较大而厚度较小的受弯构件,通常水平放置,但有时也斜向设置或竖向设置。
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技术方案
![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106605b90d6c85ec3ac630.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0第二章编制范围2第三章编制依据2第四章工程简况2一、概述 (2)二、主要技术标准 (3)三、自然特征 (3)(一)地形地貌 (3)(二)气象特征 (3)(三)地震动参数 (3)(四)工程地质 (3)四、工程施工条件 (4)(一)地形地貌 (4)(二)生活、施工用水 (4)(三)生活、施工用电 (4)(四)施工用燃料 (4)五、工程特点 (5)六、施工方案 (5)(一)总体施工方案 (5)(二)路基施工组织安排 (6)(三)施工品面布置方案 (8)(四)填料施工设计及土石方调配方案 (8)(五)施工技术方案 (9)第五章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13一、一般土方路堤 (15)(一)分层填筑 (15)(二)摊铺平整 (15)(三)洒水或凉晒 (15)(四)碾压 (15)(五)检验签证 (16)(六)路面修整 (16)(七)边坡修整 (16)二、基床施工 (16)(一)基床底层 (16)(二)基床表层 (16)(三)陡坡路堤 (17)三、路基过渡段 (18)(一)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8)(二)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18)(三)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18)四、特殊路基 (19)(一)深路堑、高路堤 (19)(二)软土路基 (19)五、路基土石方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20)六、路基附属及防护工程 (20)(一)水泥搅拌桩 (20)(二)骨架护坡 (21)(三)约束桩、加固桩工程 (21)(四)挡土墙工程 (22)(五)路基排水系统 (23)(六)干砌片石路肩 (23)(七)取弃土场平整、绿化、还塘及复垦施工 (24)七、路基填筑质量检验及标准 (24)(一)路堤填筑质量要求表(见表5-1) (24)(二)路基填筑施工检测 (26)八、边桩位移观测 (27)(一)边桩设置 (27)(二)位移观测 (27)九、地面沉降观测 (27)(一)地面沉降板的设置 (27)(二)沉降观测 (27)(三)满足工后沉降要求的过程控制 (27)(四)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 (29)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验 (29)(一)检验方法 (29)(二)外观检测 (30)十一、冬季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 (30)(一)冬季施工安排 (30)(二)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30)第六章工程措施31一、基床处理 (31)二、地基处理 (32)(一)原地面处理 (32)(二)挖除换填 (32)(三)水泥土挤密桩 (34)(四)CFG桩 (36)(五)强夯施工 (39)(六)重锤夯实施工 (41)(七)冲击碾压施工 (41)(八)堆载预压施工 (43)(九)水塘处理 (44)(十)地下洞穴处理 (44)第七章路堤填筑施工44一、地质资料核查 (44)二、填料生产 (45)(一)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 (45)(二)基床表层和过渡段级配碎石 (46)(三)质量控制 (47)三、路基填筑压实工艺实验 (47)四、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48)(一)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48)(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法 (51)三、过渡段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53)四、路堤边坡压实 (53)五、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 (53)图表7-9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54)第八章路堑施工57一、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施工 (57)(一)施工工艺流程 (57)图表8-1 土质与软质岩、强风化硬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57)(二)施工方法 (57)(三)质量控制 (58)二、路堑侧沟平台与边坡平台 (59)(一)边坡平台 (59)(二)侧沟平台 (59)第九章施工工期60第十章创优规划60第十一章施工安全60第十二章质量措施60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62结论62致谢63参考文献64附录65第一章绪论20世纪20年代以前,路基填筑都按“自然沉落”法设计施工。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cb699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9.png)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概述1.0.1为了统一铁路客运专线路客运专线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施工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设计时速200-350km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
(若为无碴轨道时,路基工程施工时还应鹤闵杓埔求)1.0.3路基工程施工应根据客运专线的特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密切配合相关工程,正确选择施工方法,满足设计要求。
1.0.4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如需变更,应符合铁路客运专线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规定。
1.0.5路基工程作为土工结构物,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支挡结构、路基排水及沉降观测等作为系统工程(应与相关工程同步)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1.0.6路基工程施工实行机械化施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检测方法。
1.0.7路基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检测设备、爆破材料和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1.0.8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管线、综合接地、声屏障基础(基础线路基桩埋设)等工程项目做为相关工程应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
(与第五条合并,做为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不变。
紧随第五条)1.0.9路基工后沉降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进入轨道工程施工工序。
1.0.10路基工程填料作为结构物材料宜优先采用集中供应。
1.0.11路基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1.0.12本施工指南未涵盖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1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工后沉降路基竣工铺轨开始以后产生的沉降。
2.1.2过渡段过渡区域,如路堤和桥台、路堤和横向结构、路堤和路堑、路堑和隧道。
2.1.3化学改良土壤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等掺合料,改变土的化学成分,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
公路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公路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4131d3f18583d04864593c.png)
1、采用非常规超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超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超重吊装工程。
2、起吊重量在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
8
拆除、爆破工程
1、桥梁、隧道拆除工程。
2、爆破工程
1、大桥及以上桥梁拆除工程。
2、一级及以上公路隧道拆除工程。
3、C级及以上爆破工程、水下爆破工程
3、土质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m、岩质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且处于不良地质地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段的挖方边坡。
3
基础工程
1、桩基础。
2、挡土墙基础
3、沉井等深基础
1、深度不小于15m的人工挖孔桩或开挖深度不超过15m,但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有毒气有害气体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2、平均高度不小于6m且面积不小于1200m2的砌体挡土墙的基础。
3、水深不小于20m的各类深水基础
4
大型临时工程
1、围堰工程。
2、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
3、支架高度不小于5m;跨度不小于10m,施工总荷载不小于10KN/m2;集中线荷载不小于15KN/m。
4、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吊篮脚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台工程;新型及异形脚手架工程。
公路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序号
类别
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需专家论证、审查
1
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1、开挖深度不小于3m的基坑(槽)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深度小于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1、开挖深度不小于5m的基坑(槽)的土(石)方开挖、支护、降水。
2、开挖深度虽小于5m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分布的基坑(槽)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铁路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铁路工程质量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50c7e0f18583d04864595d.png)
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工程项目位于云南西部丽江境内,起止里程为DK139+300~DK166+860 共长30.56km,包含路基、桥梁、涵洞和隧道等专项工程。
线路位于大丽公路右侧,沿山坡脚展线,设仁和、丽江南两座会让站和丽江中间站。
线路经过自然村有中排村、三义村、仁和村、大河上村、木光村、三家村、保吉村、寿南村、大来村,线路终点丽江车站位于洪家村。
1、隧道概况本标段内共有隧道3座,分为3个单位工程,关坡隧道、三元隧道和美自隧道,总长8005m。
1.1、关坡隧道1.1.1、工程简介关坡隧道位于丽江市境内,起讫里程:DⅡK151+816~DⅡK154+256,全长2440m。
全隧道自进口至出口纵坡分别为+9‰、+9.5‰、+9.2‰。
围岩级别为Ⅳ、Ⅴ级,进口DⅡK151+816~+850、出口DⅡK153+940~DⅡK154+036段设置拱墙格栅钢架及拱部φ25中空锚杆加强支护; DⅡK154+036~+256段设置全环格栅钢架及拱部φ60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洞身DⅡK152+290~+570、DⅡK153+490~+640段设置拱墙格栅钢架及拱部φ42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
新奥法组织施工,光面爆破及预裂爆破技术,全隧道二次衬砌均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
隧道进口采用翼墙式洞门,出口采用挡墙式洞门。
隧道衬砌喷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之间拱、墙均设置防水板,板后设置纵向、环向盲管,环向盲管按10m一道设置,在施工中可根据出水情况适当调整,且集中出水点处要予以设置,纵向盲管设于两侧墙脚。
洞内设双侧沟双侧槽,水沟过水断面宽0.4m;隧道右侧设电力电缆槽,左侧设通信电缆槽。
1.1.2、自然地理状况1.1.2.1、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隧道位于低中山区,进口及出口自然坡度大于50°,植被发育,山顶较为平缓,部分僻为农田,隧道进口与三家村特大桥相接,出口保吉村地势较为平坦。
1.1.2.2、水文气象本隧道位于云南西部丽江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区,冬干夏湿的高原季风气候。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8fb220941ea76e59fa044b.png)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6 路基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高速铁路路基建造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建造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d911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8.png)
高速铁路路基建造标准高速铁路路基是承受轨道结构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应具备铁路路基的基本功能外,还应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
2.1 高速铁路路基一般规定(1)路基工程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在取得可靠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设计。
(2)路基工程应避免高填、深挖、长路堑和高大挡土墙,一般路堤边坡高度不宜超过15m,特殊路堤边坡高度不宜超过10m,路堑边坡高度不宜超过30m,并应尽量避免不良地质条件地段。
路堤高度不宜小于基床厚度。
(3)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其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边坡支挡防护以及排水设施等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使之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影响,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和平稳运行。
(4)基床表层的材质和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使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容许承载能力,并能防止道碴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基床土中,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
(5)路堤填料应能满足高速铁路所要求的压实标准,必要时应在施工前进行填料的填筑试验。
(6)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与路堑以及土质、软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有砟轨道路基与无砟轨道路基等分界处应设置过渡段。
(7)对路基与桥台或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
对沉降控制较困难的软土和松软土路基,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安排施工,保证必需的预压期。
铁路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项目
![铁路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dbc2850979563c1ec5da7179.png)
铁路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项目
1、基本作业: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和钢结构安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高空作业等
2、路基工程:软弱路基、陡坡路基、高边坡、不良地质、周边环境复杂等路堑工程及爆破施工、锚杆(索)、桩板墙、抗滑桩、不良地段支护等工程。
滑坡崩塌地段、营业线施工。
3、桥梁工程:双壁钢围堰、吊箱围堰、深基坑、挖孔桩、沉井、高大模板、爬模、翻模、高压输电线路下运架梁、桥位制梁、钢梁架设、拱桥、桥梁转体、水上施工、跨越道路和营业线桥涵施工等
4、隧道工程: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施工。
5、高风险隧道、大型基坑、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和地下工程,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地质灾害及其它高风险工点。
需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定后,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再编制高风险工点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高风险工点的专项施工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1d8144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e.png)
Word资料,仅供参考,下载后可编辑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
1、施工前结合地质条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开工前必须针对不同的风险源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贮备足够的抢险急救物资储藏。
2、制定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法。
隧道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发现围岩及支护体系变形速率异常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每到工序施工前,应由当班安全员用班前讲话的形式将风险和安全措施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照安全措施执行。
4、富水软弱围岩施工前采用帷幕注浆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5、隧道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尽早封闭成环。
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6、含砂隧道施工前采用预注浆的方案对围岩进行加固,开挖后支护应及时,边开挖边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
仰拱及二衬及时的跟上施工。
1。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1edb016c175f0e7cd137a6.png)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非常重视,尤其是对铁路开通运行的要求,又有新的标准。
仅一侧面讲述:在铁路新建、改建建设过程中,路基过渡段的施工十分重要,只有保证过渡段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保证铁路的整体质量,达到标准和要求,才能达使铁路开通后的安全和运输的需要。
现在的既有段改建和新建段的建设一般都在路基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如何控制和保证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的质量,这是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务。
关键词: 铁路路基过渡段.质量控制.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traffic is very attention, especially for railway opened the requirements of operation, and the new standards. Only a profile abou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ition se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only transition section, to better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railway, up to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can we reach the opening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the need to. Now both period of re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period generally in the roadbed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need to cause enough attention. How to control and ensure that rail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ransition section, this is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rail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iority.Keywords: railway roadbed transition section. Quality control.前言在铁路建设新建和既有线路基连接之间存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有很多形式,如,路堑和路堤过渡段、隧道和路基过渡段、桥台和路基过渡段以及横向结构物与路基过渡段等。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e0192bf78a6529647d533e.png)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7年 3月一、编制目的铁路工程建设及运营对安全管理要求严,铁路工程沿线地质、环境等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多,复杂的路基设计和施工控制也常面临技术风险,铁路路基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易发生严重的风险事件。
为确保路基工程安全,迫切需要开展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4年5月发布《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006-2014),规范统一了铁路工程的风险定义、分类、分级标准,并规定了风险管理内容,指导了各专业风险管理工作,各专业也按相关工作。
开展铁路路基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完善铁路工程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有利于决策科学化,有利于减少路基工程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依据1.《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201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建设函〔2016〕3号)。
2.《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函》(经规标准函〔2016〕84号)文。
3.《铁路路基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规范》工作大纲审查会专家意见(2016.6.14)。
4.《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总建设[2014]287号)5.编制过程中参考的有关规范、规定(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006-2014)(2)《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GB/T20032-2005)(3)《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4)《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247-2016)(5)《关于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安监[2012]46号)(6)《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意见》(运工高线函[2012]124号)(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9)《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0-2013)(10)《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0-2013)(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13)《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1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16)《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17)《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1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19)《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21)《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试行)》(Q/CR9007-2014)(2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23)《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24)《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25)《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国务院令第639号)(2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2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2004)(28)《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安监发[2014]266号)(2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三、编制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落实《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要求,并与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相协调。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5a54cb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4.png)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5)高地温地区工程地质选线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线路应绕避可能大范围出现严重热害的高地温地区,选择在常温带或地温相对较
低地带通过。 ②线路宜以桥梁或路基形式通过高地温地区。 ③隧道通过高地温地区时,宜减少隧道埋深。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6)高地温不良地质实例: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第五章列出了13种不良地质:1、 滑坡,2、危岩、落石和崩塌,3、岩堆,4、泥石流,5、风沙,6、岩溶,7、 人为坑洞,8、水库坍岸,9、地震区,10、放射性,11、有害气体,12、高地 温,13、地面沉降。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区别比较大的是多出了:放射 性、有害气体、高地温三种不良地质种类,随着当前公路建设、运营养护的高水 平发展,我们也须要对这一部分知识加以学习。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① 线路应绕避已知或可能存在放射性矿床地区,放射性异常地段、退役核设施 及放射性物质超过限制浓度的地区。无法绕避时,应选择矿床隐伏地带、放射性 强度较低、构造简单地段以短距离通过。 ② 车站和生活区不应建在公众照射超 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段。③ 饮用水源严禁建在水质放射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 地区。
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02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三种不良地质
目录
Contents
铁路规范中的不良地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不良地质定义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 文中2.1.7 不良地质的定义:由于地球内力或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滑坡、危 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风沙、岩溶、人为坑洞(采空区)、水库 坍岸、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地质现象的统称。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略有区别。
浅谈铁路路基主要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浅谈铁路路基主要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de98f60242a8956aece406.png)
浅谈铁路路基主要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摘要:本文对铁路路基中存在的主要病害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铁路路基主要病害发生的机理,介绍了病害的检测方法,指出明确各种路基主要病害的类型及形成机理,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预防铁路路基病害并进行有效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检测;整治路基是条带状结构工程,沿线经过的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填料也不均匀,而不少地区都存在膨胀土、红黏土、软岩风化残积土等各种工程性质不良的土,并且受到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年变化影响,加之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铁路路基设计通常采用较低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往往要求不严,从而导致各种铁路基床病害成为一种分布广、治理难、多发性强的病害,加之近年来随着重载及提速列车的大量开行.路基内应力水平、分布状态和作用方式显著改变.由于既有铁路线路基设计承载力偏小,在列车提速后荷载引起的动应力之下,导致各种病害的产生,或使已存在的病害更加严重而严重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行。
一、铁路路基病害类型铁路路基病害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翻浆冒泥、路基下沉、挤出变形、边坡坍方、边坡冲刷等。
1、翻浆冒泥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
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风化石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发地段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
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
2、路基下沉路基下沉主要是路基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所致,表现形式有路基下沉、道碴囊等。
填方路基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为路堤沉陷。
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
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
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
高速铁路深路堑方案与隧道方案的比较研究
![高速铁路深路堑方案与隧道方案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215e3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高速铁路深路堑方案与隧道方案的比较研究徐向叶;夏润禾【摘要】高速铁路线路长、点多面广,沿线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均较复杂,在设计时应更注重环境选线、景观选线和地质选线。
因此,深入系统地对山区高速铁路深路堑方案与隧道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文章针对山区高速铁路线路中深路堑、高边坡的风险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建成后运营安全和降低维护费用投入的角度考虑,从地质条件、结构稳定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视觉景观效果、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运营安全等进行了综合比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科学、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这既为工程项目安全、优质、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保障,又可为今后山岭地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High-speed railway is featured by long route,many spots and wide areas,and complexly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so route selec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landscape and geology shall be preferred in the future de-sign.Therefore,a deep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deep cutting and tunnel in mountainous high-speed railway has significantly academic valu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In this paper,it is analyzed the risky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cutting and high slope in mountainous high-speed railway,and an alternative comparison is undertaken from different sides,like geological conditions,structural stability,impact on environment,visual landscape effect,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engineering cost and operational safety,given the operational safety and decrease of maintenance charge after it is completed.In practical projects,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design proposalsprovides not only the techn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mpletion of projects in safety and success,but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high-speed railway design in mountainous area.【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高速铁路;深路堑;隧道;运营安全;方案比选【作者】徐向叶;夏润禾【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710065;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安全对于高速铁路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新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路基工程不良地质、特殊岩土路基施工总体方案在不良地质、特殊岩土路基地段施工前,应加强现场地质核对工作,必要时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确保工程处理措施合理有效。
①岩溶路基
路基通过的地段,依据地质专业对岩溶地面塌陷程度评价及钻探、物探资料进行路基岩溶整治设计。
整治段落一般为易塌陷区和极易塌陷区,岩溶弱发育区进行针对性整治处理。
路基岩溶洞穴采用注浆、清除回填、桩板结构等处理方案。
岩溶路堤地段,按设计要求根据路基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情况,对影响路基稳定的段落主要采用岩溶注浆进行加固处理;对局部岩溶极发育的易塌陷区采用桩板结构进行处理。
对路基基底影响范围内的岩溶竖井、岩溶漏斗等岩溶形态采用混凝土、片石混凝土回填或采用跨越结构进行处理。
岩溶路堑地段,按相关文件及设计要求,在施工开挖成型后采用地质调查、综合物探与钻探、钎探等多种方法对揭示岩溶及堑底隐伏岩溶进行工后岩溶探查,详细查明溶隙、溶沟、溶槽及溶洞等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充填特征以及地下水发育情况等,并进行路基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
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岩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处理:对于揭示的岩溶,一般在铲除洞穴表面溶蚀部分、清除洞穴中的松软充填物后采用混凝土回填、浆砌片石支顶处理或进行注浆处理;对于堑底隐伏岩溶,一般采用开挖竖井回填、支顶或进行注浆处理。
岩溶路基注浆处理应贯彻“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先选取部分钻孔(一般为总数的20%~30%)作为先导勘察孔,详细探明岩溶发育及分布情况、地下水的发育情况等,以确定合理的岩溶地基处理相关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
岩溶注浆处理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物探、注水试验结合钻探抽芯等方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检查。
岩溶地段路基施工,应先做好引排岩溶水、地面水设施,防止地表水集中下渗;对堑顶或基底附近出现的岩溶水、上升泉水,应加强引排水处理,不得任意堵塞其出口。
②危岩落石
对难以绕避的零星危岩落石工点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清危、支顶、裂缝灌浆、长锚杆、锚索、拦石墙、主动网及被动网等综合加固处理措施,必要时增设明洞或棚洞,以确保施工、运营安全。
③软土及软弱地基路堤
软弱层厚小于3m时,按设计要求采用挖除换填粗粒土填料,或强夯置换碎石桩加固;软弱层厚大于3m时,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采用强夯置换碎石、CFG桩、旋喷桩进行加固;当处理范围内夹较厚卵砾石层或杂填块石等硬层或桩底基岩面陡倾等情况,可采用钻孔灌注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加固。
④顺层路堑
路堑边坡高度小于极限高度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一般路堑边坡加固防护措施,边坡坡度较非顺层路堑放缓一级;堑坡高度大于极限高度、具备刷方条件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边坡平台、顺层面刷坡分级防护;堑坡高度大于极限高度且不具备刷方条件时,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抗滑挡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边坡框架锚杆(索)、预应力锚索等支挡结构加固防护。
⑤采空区路基
对于局部无法绕避的较小规模洞穴及采空区,按设计要求根据其形态、分布、发育、充填情况,按以下措施进行施工处理:
当路基下部的洞穴埋深较浅、顶板较薄时,采用清爆法,将洞顶板爆破或挖竖井后进行回填混凝土处理;当路基下部的洞穴较大时,采用各种类型的桩跨越或采用支柱支撑、锚杆及回填等加固措施进行处理。
采空区路基施工不得任意引排地下水。
⑥浸水路基
A、水塘路基:水塘地段采取围堰、抽水、清淤后填筑。
地基不加固时,塘埂标高以下采用渗水土填筑;地基须深层加固时,水塘水位以下采用C组细粒土回填碾压后进行地基加固。
B、沿河路堤:防护标高以下采用水稳性好的碎石类土或硬质岩砟(即渗水土)填料填筑,边坡坡率较上一级边坡放缓一级。
⑦侵限路基
线路由于拆迁形成的侵限路基段采用桩基承台挡墙收坡,地基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桩加固。
当地基为松软土时,正线无砟轨道采用CFG桩桩网+堆载预压加固,两侧有砟轨道采用水泥砂浆桩加固。
⑧滑坡、岩堆
当线路通过对工程影响较小、不能绕避的小规模滑坡、岩堆时,按设计要求采取清方减载、加重反压、修建支挡建筑物(支撑渗沟、抗滑挡墙、抗滑桩等)、加强排水等综合措
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