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知识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是指任何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保证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一个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其所潜在的危险因素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识别出可能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等造成损害和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条件、方式、设备和环境。

辨识危险源可以采用专家评估、现场观察、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二、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分类是指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征和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危险源进行归类的过程。

一般可将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危害:如高温、高良、高压、电磁辐射等。

2、化学危害:如有毒气体、液体、物品、化学污染等。

3、生物危害:如细菌、病毒、微生物和昆虫等。

4、人为因素:如不安全操作、不正确的安全行为、管理不当等。

5、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涝、火山喷发、台风等。

6、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危险源,通过对其危害程度及可能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不同危险源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降低风险程度以及防范风险发生。

风险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形式。

四、危险源分级危险源分级是指根据对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的过程。

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常将危险源按照危险等级进行分类,用于指导安全管理,科学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保障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一、前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源是一种隐蔽的影响因素,很多时候可能并不容易被发现。

因此,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对生产过程、设备、人员和环境都有潜在影响的因素。

通常会包括:1. 生产安全风险生产过程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必须对生产环境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与生产过程相关的风险。

2. 设备安全风险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可能会由于年限、设备自身设计问题、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原因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给工作人员带来严重伤害或致命危险,因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安全辨识。

3. 人员安全风险人员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之一。

人员安全的辨识需要详细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操作环节,以了解哪些环节存在风险,从而制定应对措施。

4. 环境安全风险环境遭受损害或者超负荷运作都可能造成安全风险,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比如可燃易爆、毒害、放射等环境。

在辨识危险源时,一定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不会漏检和误判。

三、风险评价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应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可能引发的损害或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分析危险源的危险能力、频率和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提高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应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损害和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确定危险源对人员和设备等的风险,然后进行综合评估。

风险评价要对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管理措施的适用方向,以便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计划,排除设备、人员、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适当的管控策略,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地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下面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方法。

一、危险源辨识1.检查法检查法是一种直接检查设备、环境、工艺等情况,较直观、实用的方法。

通过检查,能够发现设备的缺陷、设施的问题、人员的操作不当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将问卷发放给工人、操作人员等询问情况的方法。

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工人的安全意识、操作习惯、知识水平、安全培训等情况。

根据问卷结果,能够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是一种通过集思广益,开展讨论,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方法。

通过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能够识别出在安全生产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这种方法虽然效果不如其他方法,但是集思广益,可以减少盲点,提高辨识的准确性。

二、危险源评价1.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一种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出危险源的危险程度指数,以便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价。

这种方法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支持,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定量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让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2.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通过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对危险源产生的可能限制因素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复杂的、难以量化的危险源。

但是,定性评价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半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是介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的一种评价方法,既考虑主观因素,也考虑客观因素。

半定量评价方法在评价危险源时需要制定评价指标,以指标化的数量反映危险源的危险程度。

半定量评价在危险源综合评价中应用广泛,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科学的分析和定量、定性、半定量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取得最优的评价效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知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知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知识1.一切事故均可避免:只要认识到风险,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事故可以避免。

2.所有风险均可控制: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消除,但一切风险均可施加影响和控制。

3.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在生产活动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

4.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5.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7.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估类型有基于风险评估、基于问题评估、持续风险评估。

8.基准风险评估:确定工作场所的现有风险概况,以便决定风险评估项目的重点区域和项目;形成一套风险概述,用于对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活动进行排序。

9.基于问题风险评估:是对基准风险评估中所确定的具有重大风险的活动、职业及任务进行详细的评估研究。

为管理以下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建议。

10.持续风险评估:是辨别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以便处理重大风险。

在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对风险的紧急处理。

为基于问题风险评估提供反馈信息。

11.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12.风险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策划,采取控制对策措施对可预见的可能的意外和损失实施有效的控制,实行闭环管理和持续改善,把风险切实、有效、可行地降低至企业可接受的程度,从而实现风险预控。

13.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14.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是对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

15.工作任务分析法: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岗位所有的业务活动、活动场所及每项业务活动具体的实施步骤,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综合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工作中存在或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

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和心理性危险源等。

在焦化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温设备、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化学药品等。

1.2 识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在确定危险源后,应进一步识别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例如,高温设备可能导致烫伤事故,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中毒或腐蚀等。

通过对事故和伤害的识别,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 记录并分析危险源数据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应包括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

在焦化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2.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定其优先级。

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对于低等级的危险源,可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3.1 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措施等。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控
02
准或企业内部标准进行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定性和定量
03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结果:确定风险等
04
级,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结果应用
1
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 等级,为后续管控提供依据
2
制定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 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
3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风险管控效率
风险矩阵法:将 风险发生的可能 性和后果严重程 度进行矩阵分析, 确定风险等级
故障树分析法: 通过分析导致事 故的各个因素, 找出关键风险因 素
概率风险评价法: 通过概率分析, 评估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和后果严 重程度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
01
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行业标
4
持续改进: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持续改进 风险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明确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计划
确定风险管 理目标
制定风险管 理Biblioteka 略评估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
评估内容:危险源类型、危险源 等级、危险源影响范围
评估结果:危险源清单、危险源 等级排序、危险源管控措施建议
风险评价方法
定性风险评价: 通过专家判断、 经验分析等方法 对风险进行评估
定量风险评价: 通过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风险进行量化 评估
半定量风险评价: 结合定性和定量 方法,对风险进 行综合评估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危险源的辨识、分类以及风险评价和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记录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危险源种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等。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涉及的危险源种类。

2. 辨识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和辨识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可能的危险源组合作用。

3. 记录危险源信息。

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危险源信息记录表,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险程度等信息。

三、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机械性质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对危险源进行主观评估,如利用风险矩阵、事件树等方法。

而定量评估方法则是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借助风险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使用颜色、数字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风险,如红色表示高风险、黄色表示中风险、绿色表示低风险等。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控制措施
1、危险源管理职责分工
项目部成立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小组,负责组织管辖范围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工作。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辨识,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危险源清单,制定控制措施,并报公司安全和环境主管部门。

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2.1在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在对某一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考虑伤人、伤己、被他人伤三种情况。

2.2从准备到交付的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及其所有相关活动。

2.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办公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2.4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内部的和外部提供的)。

2.5所有的办公区域及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附属辅助作业场所。

3、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按我公司《危险源分类目录》实施。

4、危险源风险评价
4.1对识别的每一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当情况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评价,并根据重新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专家经验判断等方法。

不同方法评价结果不一致时,按高风险等级控制。

5、危险源控制
5.1危险源的控制原则可分为:
1)消除风险;
2)降低风险;
3)个体防护。

5.2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目标应具体可行,满足法规和相关方要求,并尽可能予以量化,便于考核。

5.3对一般危险源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确定具体的控制措施。

6、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与控制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与控制
⑹泄压和止逆设施
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 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⑺紧急处理设施
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 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 表联锁等设施。
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⑻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 隔爆设施,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火材料涂层。
频繁程度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越大,风险越大。 包括: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 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
严重性C:事故发生后能带来多大的人员作伤亡和财产损失。 包括: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
2.风险控制的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 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使用环保材料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 使用安全电压、漏电保护器、安全带、安全帽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 的措施。如使用通风装置、耳麦、护目镜、防毒面具等; 警告:在易发生危险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等。
步骤(策划)
成立工作小组:
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副总经理,工程师,技 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机械司机,管库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 有经验的工人 。 确定活动场所划分依据,危险源辨识的原则,风险评价的方法等。
识别相适的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编码》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 等等。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安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并提示一些实用的应对措施。

一、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概述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的程度。

具体而言,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调查、观察和分析,找出可能引发事故或危害人员健康的地点、设备、材料或工作流程。

危险源评估则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判定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或活动场所相关的信息,包括工程图纸、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

同时,也要考虑过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辨识危险源: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比如物理性的危险(如高温、高压、电击等)、化学性的危险(如有害气体、腐蚀性物质等)、生物性的危险(如病原体、有毒生物等)等。

3. 评估危险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潜在危害的程度。

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如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等。

4. 制定对策: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事故后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三、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方法1. 专家意见法:组织专家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和评估,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危险源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2. 安全检查表法: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按照标准程序来检查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

3. 福尔摩斯法:模仿福尔摩斯侦探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推断出可能的危险源。

4. 事故故障树分析法:通过构建故障树,分析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和可能的原因,找出危险源的根本原因。

四、应对危险源的措施1. 风险防范措施:尽量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存在,比如更新和维护设备、改进工艺流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或潜在危险因素的过程。

这些危险源可以是物理的,如噪音、高温、高压等;化学的,如有毒物质、化学品泄漏等;生物的,如病原体、昆虫等;以及人为的,如疏忽或错误操作、不当使用设备等。

危险源的辨识可以通过观察、检测,参考以往经验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风险评价是指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潜在风险的程度。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危险源:确认与工作环境或作业过程有关的危险源。

2.评估风险的概率:评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包括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以使用历史数据、统计数据或专业知识来评估概率。

3.评估风险的严重性:评估风险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的严重程度。

例如,可能的伤害程度、经济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概率和严重性的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5.采取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预防性的(如改进工作环境设施、采取工程措施等),也可以是应急响应措施(如培训员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监控和评估: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对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及时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员工免受潜在的危害。

此外,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还有助于加强工作场所的紧急响应能力,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确保参与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需要充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重要的是,应将这一过程纳入日常管理,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以适应工作环境和作业过程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控制措施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方式,降低或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研和观察,了解工作过程、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1.环境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光照情况、温湿度等因素的检测,以了解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2.任务分析: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风险。

3.设备设施分析:对工作场所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

4.人员行为分析: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是否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等情况。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其中,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层次分析法则根据不同因素对风险进行划分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综合评估结果。

定量评价是根据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法、模型计算法等。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测数据、事故案例等,来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

控制措施是为降低和消除工作场所危险源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危险源不同,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同,常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措施: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和传播。

2.管理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培训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培训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划分作业活动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要突出一个“效”字。
即:针对评价出的具有重大风险的危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将重 大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降至最小。
◆企业评价出具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后,要采取有效的控制途径和技术 措施,确保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降至最小。
上述几种 方法的结合
按作业 任务划分
按装置 划分
划分作业 活动
按地理 区域划分
按生产 流程的阶段
划分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划分作业活动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划分作业活动是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基础,必须要覆盖本单位的全部生产、经营管 理活动。
应 考 虑 三 个 所 有
所有人员
作业员工 访问者
承包商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险事故经常给一个原本 幸福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总之,风险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而风险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损失的出现。这就是风险要素之间 的辨证关系。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为什么进行危险源辨识呢?
充分辨识系统的危险源,通过风险评价,评价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根据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充分的处理所存在的危险,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将重大危险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降至最小。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划分作业活动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于 1974年开发的,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化工设备、装置的危险性安全评价方 法。该方法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寻找系统中工艺过程或 状态的变化(偏差),然后再进一步分析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的后 果和预防对策措施。运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方法,可以查 处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能以危险、有害可能导致的事故后 果确定设备、装置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知识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知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

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

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该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类别;2. 列举每个危险源类别下的具体危险源;3. 采用专业工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设备危险、工艺危险等;4. 归纳总结危险源,生成危险源辨识报告。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察,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和方法,对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4. 生成危险源评价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和判定方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复查,及时更新管理措施。

五、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1.1 管理目标1.2 适用范围2. 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2.2 综合管理2.3 法律依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3.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3.2 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4. 重大危险源管理4.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4.3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复查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员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2 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6. 安全责任和奖惩制度6.1 安全责任的界定和分工6.2 安全奖惩制度的规定7. 事故报告和调查7.1 事故报告和登记7.2 事故调查和分析8. 制度执行和监督8.1 制度执行的程序和要求8.2 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9. 附则9.1 重大危险源清单9.2 参考文件9.3 修订记录六、结论本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安全检查表--示例
防护栏杆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是否有缺陷 处理措施
1 栏杆根部有严重锈蚀吗?
2 栏杆有开焊、缺档的地方吗?
3 扶手、横杆、立柱有严重缺损吗?
4 端部无立柱的栏杆和建筑物连接的不牢吗?
5 吊装、检修用的活动栏杆不牢固吗?恢复后
有缺陷吗?
2024/5/23
20
第五章: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0
第二章: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类方法4
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 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 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 :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灼烫、火灾、意外坠落、坍塌、放炮、 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2024/5/23
6
第二章: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类方法1
安全科学理论(能量释放理论)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意外释放的 能量(这些能源或能量载体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 会发生事故),决定的严重程度后果。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 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 失误和环境因素),决定发生的可能性。
第五章: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
❖ 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用是、否回答,否表示 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编制依据:
▪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 国内外事故案例
▪ 系统分析,确定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 研究成果
2024/5/23
17
第五章: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3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3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控制。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

辨识的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危险源。

(2)实地勘察法。

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实地勘察,辨识潜在的危险源。

(3)调查问卷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4)专家评审法。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

2.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危险性评价。

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频率评价。

评估危险源发生的频率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

(3)可控性评价。

评估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进行。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具有重大危害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1.管理原则(1)风险分级原则。

根据重大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对其进行风险分级,优先进行管理。

(2)预防为主原则。

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重大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综合治理原则。

综合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全面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

2.管理内容(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掌握其危害程度和控制难度。

(2)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

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3)监测与检查。

危险辨识与评价

危险辨识与评价

安全检查表示例
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
项目
检查 问题整 结果 改情况
3、压力容器是否按规定时间定 期检查、检测,有档案;
4、压力管道的阀件、法兰、支 架吊架、保温、防腐是否完好无 损,排放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是否建立压力管道的档案;
安全检查表示例
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
项目
检查 问题整
结果 改情况
2)常用的评价方法
•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 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 公司蒙德法、日本六阶段评价法、作业 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等。
3.危险评价的内容
危险性评价
确认危险性
评价危险度
危险源辩识 (观察) 1.危险源
2.危险源变化
危险性定量 (确认) 1.事故发生概率 2.后果严重度
际存在量。 Q1 、 Q2 、 、Qn——生产场所或贮存 区的临界量。
5)危险辨识的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 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
序号
结果
序号
结果
1 可燃材料清单
5 系统危险清单
2 毒性材料和副产品清单 3 危险反应清单
污染物和导致失控反 6 应的生产条件清单
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
物质名称
1. 一般易燃物质: 易燃气体 高易燃液体
2. 特种易燃物质: 氢
环氧已烷
数 量(>)
200 t 50000 t
50 t 50 t
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
物质名称
数 量(>)
3. 特种炸药: 硝酸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
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被物体绞、碾、挂、割、挤、撞击等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4.风险和风险评价: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是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综合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事故源于隐患,防范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石,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所在。“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标本兼治,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企业管理、监管体制、社会监督以及追究事故责任、查处违法违纪等方面着手,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五、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是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源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1)危险源辨识范围: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包括可能接触的外单位的作业设备设施)。
(2)危险源辨别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3)针对具体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要从作业活动必需的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具器,全员作业行为,接触和使用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相关方(人员)、作业环境6个方面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辨识。
(三)进行危险源辨识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从业人员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与安全,必须要及时辨识出各种危险,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的措施,以此来规避事故风险,保护自己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四)进行危险源辨识是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68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
5振动危害6电磁危害7运动物危害8明火
9高温物质10低温物质11粉尘和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
(二)进行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要求。
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就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辨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风险、制定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三)参照事故类别分类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既要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又要判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在GB/T28001-2001-3.1中被定义为“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关注的是活动和过程的非预期结果,这些非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负面的、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对于人员来说,这种不良结果可能是死亡、疾病和伤害。
六、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
(一)风险评价
1、危险辨识、风险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
2、风险评价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方法
风险评价是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最先进行的环节,目的是对现阶段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及事件树分析(ETA)等方法。危险评价包括危险辨识和危险评价两部分。
R=f(F,C)
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
1、直观经验分析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1)对照、经验法。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高温物质10低温物质11粉尘和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它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其它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6其它危险危害因素三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识既要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又要判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
1、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2、预防为主;就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中,把预防措施置于主导地位,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和事故险兆发生之前。(1)新建、改建、扩建工作及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时,要全面考虑其技术条件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各项要求,劳动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有计划地不断更新工艺设备,尽量采用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安全卫生的本质条件水平。(3)采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灾消灾能力。(5)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把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并加强监督检查。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
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5.可容许风险与安全:可容许风险是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6.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二、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一)、进行危险源辨识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
(4)危险源辨识应全面分析设备、材料性质、生产工艺、作业条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问题。
(5)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三、三、七”的要求。所谓“三、三、三、七”,是指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三个全面,七个方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全部:全部活动、全部人员、全部设备;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