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经历,揭示了花生虽然外表不起眼,但营养价值高,实用价值大的特点,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所传达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掌握。
2.难点:对课文所传达的教育意义的领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课文课件3.相关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课题。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课文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落花生》教学反思15篇
《落花生》教学反思15篇《落花生》教学反思1《落花生》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课文通过谈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
以下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开放的教学目标本课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花生的品格及明白做人的道理。
3、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
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认为“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课下搜集信息,并弄清楚“落”与“花生”的关系,从而探究这一豆科植物的开花结果的与众不同。
三、运用直观手段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手段了解花生与另三种水果的不同,我制作了一组课件进行对比,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桃、苹果、石榴这三种果实高挂枝头与花生埋在地下默默无闻。
同时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理解“爱慕”一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对于文中重点的句子(“父亲两次议花生”“我的感受”)则通过课件展示,反复朗读,读中感悟的方法去理解,学习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从而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进行对话,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五、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
重点讲解了“借物喻人”,“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加以运用。
不足之处,感觉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稍差些,自己的教学观点还不够开放,应结合现实让学生做到既外表美又内心美,适当展示自我。
《落花生》教学反思2《落华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通用14篇)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通用14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反思篇1一、以“读”为本,理解感悟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有教育意义。
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做到以读为本,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
抓住课文中的“逼真”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仅看出米勒画得“逼真”,而且读出作者描写得“逼真”。
读图与读文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我抓住父亲所说的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以图引文,激发情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生么?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读课文,通过学生的初读,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对照图画,再进行感情朗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再来看图自己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
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了解作者联想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
另外,学生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朗读、诵读中,体验、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三、设置悬念,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互相质疑提出问题:如: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还有我是女生做像苹果一样漂亮的人不好吗?等等,对这样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这样的课堂讨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敢于直言,个性得到发展。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师板书课题:19.落花生(齐读课题)二、作者介绍:许地山(1893.2.14—1941.8.4) 原名许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生于台湾台南,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
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饿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
次年入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
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
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是著名学者。
过度: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了解大意,理清结构1.学习生字词亩尝吩咐茅榨榴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落花生》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落花生》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作品,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父亲的一番话,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对于课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学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感悟和内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手段。
3.作业设计: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花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花生特点,以及作者所得到的启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1.《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⑴出示一捧花生。
⑵教师: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⑶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⑴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⑵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①教师: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教师: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不炫耀自己。
)③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教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1、整体感知:⑴教师: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
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⑴教师: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悄悄奉献的品质;概括课文中心,练习分清课文主次;培育同学观看思索的力量,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练习依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导语: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许地山先生的有名散文《落花生》。
板书:落花生。
一提起花生,我们就会想起它那又香又脆的美味儿来,说真的,老师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管是炒花生还是煮花生,也不管是咸花生还是淡花生,只要抓一把往口里一嚼,立即便会香气四溢,吃着花生,那真是满口生香,吃完了花生,那真是回味无穷啊。
在许先生的笔下,花生不仅具有令人心动的美味,更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行,那么,花生究竟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行呢?请听录音:二、分析课文。
〔一〕录音播放课文的第三部分,边听边思索:1、大家听到的是课文的第几部分?你能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吃花生、谈花生〕2、“实在很难得”。
你是怎样理解的?〔让同学自由发言,老师引导:父爱的宏大,参与我们举办的丰收节,是父友爱我们的详细表达。
〕3、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分角色朗读、听录音中的角色对话等,来体会一家人团聚时的快乐气氛。
4、孩子们说到了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榨油、廉价〕5、理解“廉价”在文中的意思。
6、花生最珍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知道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7、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突出了花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行?〔不求虚名、悄悄奉献〕桃子等:果实鲜红嫩绿、高高挂在技头上。
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8、父亲把花生人格化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花生的品行,用意是什么?生齐读:父亲接下去说...........这一自然段。
填空: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的用“成熟”造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最新13篇)《落花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有七个,其中“榨、榴”注意读准确,重点正确书写“茅、榨、榴”,特别注意“榴”的变音。
这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课标表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写字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对“议花生”这一部分的详写,及花生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评价单第一题)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终结性评价)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评价目标2;(过程性评价)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及课下完成评价单第三题,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父亲的话语,评价目标3。
落花生的课后反思(精选5篇)
落花生的课后反思(精选5篇)落花生的课后反思篇11、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话,有什么感受?启发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
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有落花生的这种精神?还可向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指导学生把重要的段落背诵下来。
采用理解重点词语,如“鲜红嫩绿、爱慕、矮矮地、分辨”,让学生说并填空,在反复阅读中体会花生不徒虚名,踏实做事,朴实无华的优秀品质。
3、抓好课后小练笔的落实。
目的是让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表达方法,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去写作,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运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学设计要再完善些,把握好教学时间,注重课堂的高效性。
落花生的课后反思篇2《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要求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还要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
由于文本的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父亲的话又是难点,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抓住课文主线——父亲的话进行教学,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课文去理解父亲的话。
在教学中,我还大胆尝试将两课时的教学任务安排在一节课完成。
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梳理让学生通过预习完成。
因为本文条理清晰,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学生自学即可完成。
课堂上我重点讲解“议花生”,但因为在背诵父亲的话部分用时较多,关于社会中有哪些人具有落花生的精神这一拓展问题没有很好地展开,比较遗憾。
落花生的课后反思篇3课堂上的不足之更值得反思,比如不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
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
《落花生》教学反思(优秀4篇)
《落花生》教学反思(优秀4篇)《落花生》教学反思篇一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时,我也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
3、不足之处在于,对本课的生字教学,我没有作为重点去把握,而是一带而过,使部分学生对生字掌握不够牢固。
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争取让自己有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落花生》课后教学反思篇二《落花生》这篇课文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它是许地山先生的作品。
课文主要记述了作者一家人在茅亭里议花生的事情,从中体会到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执教这篇课文后,给我留下几点思考。
一、挖掘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课标在第二学段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在课堂上,我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引导他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
譬如在第一自然段中,我抓住了“居然”这个词,抛出一些问题:“居然”是什么意思?“居然”用在这里作者想要说明什么?可以换成“当然”或“果然”吗?得到了这些问题后,学生展开了思想的碰撞,学生也明白了“居然”在这里写出了一家人喜出望外,对花生能够在荒芜的土地上长出花生而高兴、激动的心情。
在课文中,关键词句还有很多,如“羡慕之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等,教师应该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引导,把课文读薄、读厚,最后得到思想的升华。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探究。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尊重孩子。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落花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呢?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呢?(生答)2、回忆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过渡: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1、默读议花生部分,出示默读要求:(1)勾画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什么,又想告诉我们什么?(2)勾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
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赞花生(1)指名朗读7-10段,想一想:大家议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父亲的观点是什么?(2)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思考并回答: 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3)感受花生的可贵品质。
《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落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在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中,落花生也经常被用来进行实验和教学。
本文将围绕《落花生》这一教学内容展开,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落花生》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结构,了解落花生的栽培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围绕落花生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结构特点等内容展开。
通过观察落花生种子的特点、实地种植落花生、观察落花生的生长情况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对落花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落花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落花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学习内容:介绍落花生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落花生的基本情况。
(3)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落花生种子的外观特点,并进行落花生的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落花生的生长过程。
(4)讨论总结: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落花生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
4.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落花生》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便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
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难点:能够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意思
3. 教学方法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关键问题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懂课文内容
•口语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人物情感表达
4. 教学流程安排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三步:分组合作讨论问题,并向全班展示
•第四步:听力训练,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五步:小组合作练习口语表达,展示课文中人物情感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结构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更积极主动,合作意识得到提升
2. 教学不足及改进
•部分学生对课文难度较大,需要更加细致的引导
•听力训练部分时间安排过短,需适当延长
3. 教学反思与展望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确保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为《落花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幻灯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
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鲜红嫩绿)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4、指导朗读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落花生》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落花生》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尽管__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__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__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__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许地山借物喻人,通过讲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花生的故事,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花生品格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文中生动的对话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4、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美味的食物,你们猜猜是什么?(拿出一颗花生)对啦,就是花生!花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不仅味道香甜,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榨”“榴”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感。
2、小组讨论:花生有什么特点?父亲为什么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3、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落花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美德。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课文《落花生》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花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板书课题《落花生》,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气。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四、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
2.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学生发挥想象,以花生为题材,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作,展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中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讲解还不够深入,今后需要加强。
在创作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但部分学生的创作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六、课堂互动与提问(10分钟)1. 教师组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花生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认识“茅”,会写“亩”、“尝”等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学习课文,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课文主要抓住什么内容展开叙述。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简介作者。
1、师板书课题“落花生”。
“落花生”是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学习第四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生介绍后,师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
二、自主学习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榨油: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居然:表示出示意料;竟然。
三、探究训练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生答师做相应的板书)
(全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
)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各内容的起止部分。
再说说其中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会),写我们和父亲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的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4、小组讨论后汇报,在4个方面的内容上,“种、收、尝”写得很简略,而“议花生”写得具体。
因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议”上,想从“议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尝”写得很简略。
5、师小节:全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训练(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
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
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五、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师过渡:(是啊,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
这收获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师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小黑板出示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1)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2)挂苹果、石榴示意图,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师相机板书)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
(4)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4、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地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他也应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
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七、指导课后练笔。
1、明确练笔要求。
以《梅花魂》为例子,谈谈从中你悟到的做人道理。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
他们就像梅花一样!)
2、师生共同开拓思路。
(1)扫帚:它拥有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
(2)蚕:它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
(3)粉笔:它拥有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写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选择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写一个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清该物寓含的道理)
八、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3、注意观察生活中像花生这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种收过程: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尝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
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不好看
特点:埋在地里很有用
教学反思
一、教师应从始至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导入的悬念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的说明和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应充分考虑到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我想探究,我想学习,我渴望解答这一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把理解内容,升华感情与实践导行三
者有利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应当营造平等、愉悦的交流环境,还要适时引导。
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但被激发,就会问题多,答案多,话题多,有时甚至会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这时教师就要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但要避免学生谈的漫无边际,教师就要全面调控课堂,对于学生说得离谱时要采用适时适度的评价性语言及时把他们引导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中来,还应注意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他们的求知欲
三、学生搜集信息与理解课文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途径都很差,因此时理解文章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只能从教师搜集的资料外获得信息,相对来说,信息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