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
治疗心衰的中草药
治疗心衰的中草药
心衰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满足身体需求的疾病,通常需要通过医学治疗来管理。
目前,中草药在治疗心衰方面的证据相对有限,而西医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患有心衰,请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遵循其治疗建议。
虽然中草药在心衰治疗中并非首选,但有些中草药被研究或传统上用于心脏健康。
请注意,使用中草药时,应该谨慎,并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干扰其他药物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心脏健康的中草药:
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被用于中医传统上改善心血管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脏。
2.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被认为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心脏健康。
3. 山楂(Crataegus):有研究表明,山楂可能对心脏有益,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
4. 桑葚(Morus alba):一些研究表明,桑葚提取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请记住,这些中草药并非是治疗心衰的替代品,而是应该作为辅助治疗。
在考虑使用中草药之前,务必咨询医生的建议,尤其是如果你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
最重要的是,心衰的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医疗团队监督,包括心脏病专家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他们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和其他治疗方法。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供血不足及心功能受损。
传统中医学认为,心衰是由于心气衰弱、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诊断心衰时,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等进行辨证施治,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配方等。
一、药物治疗:
1.补气药物:包括党参、黄芪等,可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心脏供血量。
2.活血化瘀药物:包括桃仁、红花等,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促进血液循环。
3.利水消肿药物:包括茯苓、车前子等,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4.清热解毒药物:包括黄连、黄芩等,可以减轻心脏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
二、针灸疗法:
1.舌尖灸:针灸舌尖,可达到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的效果。
2.心包经穴位针灸:通过刺激心包经相关穴位,以调节心脏功能。
3.神阙穴针灸:刺激神阙穴可以调整心脏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助于提高心脏泵血能力。
三、中药配方:
1.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2.通心络胶囊:含有丹参、川芎、水蛭等中药,可改善心脏供血不足,保护心脏功能。
3.莲子心血康胶囊:主要成分为莲子心、石菖蒲等,可补气养血,改
善心脏功能。
以上是心衰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进
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根
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应遵守医生
的指导,定期复诊,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治疗心衰的中药药方是什么
治疗心衰的中药药方是什么
治疗心衰的中药药方有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以及参附龙骨牡蛎汤。
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用于心衰气虚血瘀证,其主要表现出心慌气短,乏力,口唇发绀,或胸部刺痛等症状。
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可以补益心肺,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
孕妇禁用血府逐瘀汤。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用于心衰气阴(气机和阴液都亏虚)两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体瘦乏力,心烦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可以起到益气养阴(补益气机,补养阴液),活血化瘀的功效。
孕妇禁用血府逐瘀汤。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用于心衰阳虚水泛(阳气亏虚引起体内水液运行障碍)证,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气短喘促或端坐不能平躺,手足发冷,尿少肢肿等症状。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有益气温阳,化瘀利水的功效。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参附龙骨牡蛎汤用于心衰喘脱危证,其主要表现为喘悸不能停止,烦躁不安,或汗出如油,四肢冰冷。
使用参附龙骨牡蛎汤可以起到回阳固脱(通过大补阳气的方式来治疗脱垂类疾病)的功效。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心衰为重症,应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辨证论治后制定用药方案,切勿擅自用药。
更新时间:2022-10-29
重要提示: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治疗心衰出汗的中药方剂
治疗心衰出汗的中药方剂
1. 人参党参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衰出汗,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人参、党参、黄芪等,具有补气益阳、健脾和胃的功效。
2. 参附汤,适用于心阳虚导致的出汗过多,伴有心悸、短气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人参、附子、黄芪等,具有温补心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3. 五苓散,用于治疗心衰出汗伴有脾胃湿滞、水肿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茯苓、白术、桂枝、猪苓、泽泻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的功效。
4. 四逆散,适用于心阳虚导致的出汗过多,伴有肢体冰冷、脉沉细等症状。
方剂成分包括干姜、附子等,具有温阳散寒、固表止汗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心衰出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配,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调整方剂。
另
外,中药治疗心衰出汗的同时,患者也应该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衰中药治疗
心衰的治疗:1心气不足型:心悸气短、活动加重,乏力、头晕、盗汗等。
方药:葶苈生脉五苓散加减2脾肾阳虚型:咳嗽、气喘、畏寒尿少、面色苍白。
方药:真武汤加减真武汤 -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切)9克附子5克(炮)真武汤 - 用法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3气虚血瘀型:口唇青紫、咳嗽气喘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组方当归三钱(9克),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枳壳二钱(6克),赤芍二钱(6克)、柴胡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桔梗一钱半(4、5克),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
方剂特点功效本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
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
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方剂主治本方为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
即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胸痛、憋闷、急躁、肝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梦、失眠不安、发热、饮水即呛、干呕、呃逆、食从胸后下等症,均可用本方治疗。
4痰瘀阻肺型:心慌气短、憋闷,泡沫样痰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处方】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大枣12枚【功能主治】泻肺去痰,利水平喘。
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纳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备注】方中葶苈子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喘可平,肿可退;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与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
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
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不能有效的将血液从心脏输出引发的一种心脏病。
那么,得了心力衰竭怎么治疗?今天,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1健心合剂【来源】龚传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葶苈子、桑白皮、丹参各15克,红花、桃仁、赤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利水化饮,活血消瘀。
【方解】方用葶苈子,桑白皮利水化饮消肿;配用丹参、红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利水化饮,活血消瘀之功,再结合辨证加减,故临床用之,颇为灵验。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减】若阴(血)虚,可选加太子参、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五味子、柏子仁、枣仁、珍珠母、阿胶、龟板胶等;阳(气)虚,可选加熟附子、桂枝、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党参、枸杞等;浮肿,可选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玉米须等;肾虚喘甚者,可选加五味子、坎炁、紫河车、蛤蚧等;脉结代,可选加苦参、炙甘草、磁石、珍珠母、琥珀、生龙骨、生牡蛎等。
【疗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结果显效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2五泽强心汤【来源】赵绍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补气;附子温阳;益母草、泽兰、五加皮活血利水。
且泽兰入脾行水,入肝活血;而五加皮用量宜小到大,视症情相应而递增。
半夏燥湿化痰。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剂有强心作用。
【主治】心力衰竭。
【加减】吐甚加竹茹、生姜;咳嗽叹息不得卧,加苏子、白果、炙麻黄等;水肿明显,伴咳吐稀白泡沫痰,加白术、茯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阳虚明显加菟丝子、补骨脂等;阴虚明显去附子,加麦冬、五味子。
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3方
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3方
心力衰竭中药治疗
一,气阴两虚证
1.首选方
主证:心悸不宁,气短喘促,动则尤甚。
头晕,自汗或盗汗,心烦少寐、口干、四肢欠温,唇甲紫暗,尿少、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定悸,佐以化瘀。
1.生脉散: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生地、阿胶(烊化)各15g,远志、茯苓、枣仁各10g,黄芪15g,炙甘草10g。
2.气阴两虚证备选方
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g,党参25g,生地、桂枝、阿胶(烊化)各15g,麦冬、麻仁各15g,黄芪25g,当归、丹参、泽泻各15g。
3.气阴两虚证,除主方生脉散、备选方炙甘草汤加减外,随证加减。
喘甚加葶苈子;汗多加龙骨、牡蛎、山萸肉;唇甲青紫,舌紫暗加丹参,红花;尿少、下肢浮肿者五苓散合用;咳嗽痰白加陈皮、川贝母。
治心衰的中药秘方
治心衰的中药秘方心力衰竭是一种极度棘手的慢性心脏病,患者多由于心脏炎症、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不及时或者病情加重,导致心力衰竭。
心衰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所以一旦发生心衰及时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一起来看下治心衰的中药秘方。
治心衰的中药秘方[方一]葶苈子10--20克,大枣5--10枚。
水煎,1日分2--3次服,每日1剂。
本方尤适用于心急气喘,略吐痰涎者。
[方二]人参、三七、檀香若干克。
将3药等分为末,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气虚血滞所致的心力衰竭。
[方三]黄芪20克,人参10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丹参12克。
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四]赤小豆90克、鲤鱼300---500克。
煲炖,熟烂后服食,1日数次。
[方五]黄芪30--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
先将黄苠浓煎取汁,再人粳米、红糖同煮,待粥成时调人陈皮未少许,稍沸即可,早晚温热分服。
[方六]党参(或人参)10克,炙甘草9克,麦冬、玉竹各10克,五味子、白芍各9克,丹参、赤芍各10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气短,加黄芪;咯血,加生地、玄参、阿胶、丹皮,另服三七粉;心慌、自汗,加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汗出、怕冷、脉结代,加桂枝、干姜;下肢浮肿、尿少,加车前子、玉米须、罗布麻根;舌有紫气、胸痛,加当归、川芎、益母草、鸡血藤;眩晕、面赤,加制首乌、枸杞、菊花、钩藤;咳嗽、咯痰黄稠,加沙参、贝母、桑皮、龙葵、穿山龙。
本方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心力衰竭,临床主症如:心悸、胸闷、气喘,于活动后加重,或夜间发作咳嗽气喘,头晕,少寐,自汗盗汗,口干,神疲倦怠,面颧暗红。
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无力或有歇止。
[万七]党参(或人参)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12克,五味子9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腹胀、便溏,加干姜、苍术、砂仁;夜尿多、下肢欠温,加仙灵脾、桂枝;胸闷、胸痛,加广郁金、红花、元胡;咳嗽、气喘、难以平卧,加葶苈子、苏子、莱菔子;肢体关节疼痛,加防风、防己、桂枝、北五加皮;尿少、肢肿,加桂枝、生姜皮、泽泻。
『名医名方』何绍奇抗心衰五合一方
『名医名方』何绍奇抗心衰五合一方名医名方何绍奇抗心衰五合一方何绍奇(1944-2005),四川梓潼县人,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
1961年在梓潼县医院拜师学医,毕业后先后在乡、区、县医院工作十余年。
1974年~1978年任梓潼卫校教师、绵阳卫校西学中班教师。
1978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院任教。
1982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晋升副教授,主讲《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
1994年~1996年应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邀请,赴荷兰工作,被聘为该中心终身教授、阿姆斯特丹门诊部主任、荷兰中医学会学术部专家。
1997年~1998年应聘为北京医科大学药物依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医戒毒药的研究。
同时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治则治法研究室客座研究员。
2003年被聘为中国中医药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3年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抗心衰五合一方處方﹕桂枝12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白朮10克、製附片6-10克(先煮40分鐘)、紅人參6克、黃蓍18克、防己10克、葶藶子15-30克、生薑15-30克。
用法﹕濃煎,一日三次,每次150毫升。
說明﹕1.此方合參附湯、真武湯、桂枝茯苓丸(以丹參易丹皮)、防己黃蓍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去大棗)五方於一方。
用於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以至全心衰竭)證見乏力、胸悶、憋氣、咳嗽、呼吸困難、紫紺、夜尿多、下肢浮腫、脈細數,或見結代,舌質黯淡者。
2.全方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之功。
肢冷脈微,加乾薑並增大附子量;痞滿,加枳實、香櫞、木香;小便不利加益母草、懷牛膝、車前草。
验案赏析王某某、男、62歲,北京鹿鳴玉石廠技工。
2003年6月9日初診。
既往有風心病史。
今年1月突然發生心慌憋氣,端坐呼吸,氣喘,動即劇,上腹部痞滿,足腫,紫紺。
超聲示“房顫,心功能不全,左心增大,心律絕對不齊,二尖瓣主動脈瓣返流,ST段下移。
治疗心衰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心衰的中药有哪些治疗心衰的中药有生脉散、四逆汤。
其中,生脉散药物组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
本方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方中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为君药,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为臣药。
人参、麦冬何用,益气养阴的作用更好。
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气充脉复。
四逆汤药物组成为甘草、干姜、附子。
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方中附子为君药,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
生用能迅速到达内外以温阳逐寒。
干姜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为臣药。
附子干姜同用,既能够温先天以生后天,又可以温后天以养先天。
炙甘草作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一则缓解附子、干姜峻烈之性,一则调和药性。
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不负“四逆汤”之名。
治疗心衰的中药有生脉散、四逆汤。
其中,生脉散药物组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
本方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方中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为君药,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为臣药。
人参、麦冬何用,益气养阴的作用更好。
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气充脉复。
四逆汤药物组成为甘草、干姜、附子。
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方中附子为君药,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
生用能迅速到达内外以温阳逐寒。
干姜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为臣药。
附子干姜同用,既能够温先天以生后天,又可以温后天以养先天。
炙甘草作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一则缓解附子、干姜峻烈之性,一则调和药性。
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不负“四逆汤”之名。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这些药方非常管用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这些药方非常管用心力衰竭是非常危险的疾病,这种疾病千万不能拖,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疗法,今天为大家推荐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这些方法被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患者朋友们必须要懂得下列药方。
★一、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主治心力衰竭。
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二、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三、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四、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五、黄芪党参治心力衰竭【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心力衰竭——葶苈生脉五苓散——邢月朋经验方
心力衰竭——葶苈生脉五苓散——邢月朋经验方
主治:心肺气虚,痰饮阻滞,瘀血内停之喘证、心悸、水肿,表现为胸闷,气短,喘促,腹满,心悸,水肿,舌质淡黯,苔白腻,脉沉滑或滑数。
西医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显著疗效。
由五苓散及生脉散等,结合临床经验化裁而来
生晒参、葶苈子、麦冬、五味子、桂枝、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车前子、郁李仁、枳实、丹参、川芎。
加水400ml,水煎两次,煎至300ml,日1剂,分两次温服。
补益心肺,活血利水。
本方以生晒参益气固本,补益心肺,葶苈子泻肺气之塞,“止喘促,除胸中之痰饮”;
麦冬、五味子及人参组方生脉散补气生津养心;五苓散通阳化气;车前子、泽泻开水窍,通水道,利水消肿;
郁李仁下气行水,通大肠之滞;桂枝温通阳气,又助膀胱气化功能;枳实下气消痞,与白术配伍为枳术丸,除满消胀,治疗痞满更优;
丹参、川芎活血祛瘀,除满消胀。
全方配伍,攻补兼施,扶正不碍邪,驱邪不伤正,开上启下,使痰饮消,瘀血祛,脉道充盈,气血运行,共奏补气养心,涤饮祛瘀之
功。
心力衰竭的偏方
心力衰竭的偏方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是心脏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失去代偿能力的一个严重阶段。
★偏方
★〖组成〗
附子(先煎3小时)15~30克党参24克(或人参6克) 桂枝9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红花6克葶苈子12克车前子30克灸甘草9克。
★〖用法〗
上方每日1剂,浓煎成200毫升,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有效者,休息1天后再服1~2疗程。
心衰纠正后,改用归脾汤、生脉散或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善后。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
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改善心功能,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改善心功能,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2008年03月30日星期日上午 11:39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使用强心甙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甚至引起意外。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以中草药配成药膳食用,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兹介绍如下。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疲劳;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相同。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正常心脏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何首乌有滋养肝血,补益肾精,解毒通便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调剂血压,使血压稳定:对离体蛙有兴奋作用,特别是对疲劳的心脏强心作用显著。
本品有泻下作用,对心衰伴便秘者尤为适宜。
灵芝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止咳平喘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抗过敏作用;又能止咳、祛痰。
三七有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
丹参有活血化淤,养血安神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隐丹参酮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
女贞子有补益肝肾,明目益睛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的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作用;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茶叶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咖啡碱、鞣质、挥发油等,可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强心利尿,降压降脂,促进消化,抑菌杀菌等。
心力衰竭中药秘方有哪些
心力衰竭中药秘方有哪些心力衰竭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疾病,患者经常会感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但是是运动过后倍感心态加快。
通常医生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效果却不够好。
其实,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中药治疗的方法,这样的话有可能解决患者根本性的问题,因为中药药性很温和,可以根治很多种西医难解决的疾病。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心力衰竭中药秘方有哪些?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心脏的肌肉不能有效地将血液从心脏排出,而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缺血、淤血以及器官功能失调,这就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本身的病变,例如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时,心脏有一部分肌肉坏死,不能收缩,此时心脏就失去了“供血”的功能。
其他的疾病,如长期的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可以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典型的表现是活动后心慌、气短。
正常人走3-5层楼梯,会感到心跳加快,有些气喘,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
但是心力衰竭的病人就不是这样。
走几层楼梯后就感到严重气急,心脏像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而且即使休息20-30分钟,仍感到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心跳越来越快。
[方一]党参(或人参)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12克,五味子9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腹胀、便溏,加干姜、苍术、砂仁;夜尿多、下肢欠温,加仙灵脾、桂枝;胸闷、胸痛,加广郁金、红花、元胡;咳嗽、气喘、难以平卧,加葶苈子、苏子、莱菔子;肢体关节疼痛,加防风、防己、桂枝、北五加皮;尿少、肢肿,加桂枝、生姜皮、泽泻。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力衰竭,其临床主要见症如:气短,活动后气喘,或平卧时胸闷气促,神疲乏力,食少,下肢轻度浮肿。
苔薄白、舌质红,脉虚数或结代。
[方二]附片10克,白术12克,干姜10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克,北五加12克,茯苓、万年青根各10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气短加人参、黄芪;脘痞、食少、恶心,加砂仁、川椒、姜半夏、生姜;腹胀有水、苔白腻,加木香、大腹皮、草果;胁下痞块,加桃仁、红花、泽兰、丹参;咳嗽、痰多清稀,加炙麻黄、细辛、法半夏、五味子。
[中药辨证治心衰]治心衰的中药秘方
[中药辨证治心衰]治心衰的中药秘方心力衰竭按中医理论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或阳)虚损失调为本,淤血、痰饮内停为标,为虚实夹杂之重症,临床治疗应标本兼顾,辨清虚实缓急;补虚、温阳、活血、利水为其治疗总则,运用时应根据虚实的侧重不同灵活运用。
●心肺气虚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
方药:养心汤加减(炙甘草10克,地龙15克,肉桂、五味子各5克,丹参、泽泻、黄芪各20克,茯苓、当归、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化淤,健脾利水。
加减:气虚自汗者,加白术15克以益气固表;兼淤血者加桃仁、赤芍各10克以活血�淤。
●气阴两虚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色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方药:加味生脉饮(熟地20克,人参、麦冬各15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黄芪、丹参、茯苓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补血活血。
加减:口干,心烦内热者,加知母15克以养阴清热;胸痹胸闷者加川芎、薤白各10克,瓜蒌20克;胁下有痞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
●心肾阳虚临床表现:心悸,短气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不成型,面色灰青,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方药:真武汤加减(丹参15克,茯苓20克,白芍、白术、炙附子、五加皮、桂枝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健脾利水。
加减:气虚甚者加人参10克;水肿甚者加泽泻10克;淤血日久者可加用三棱、莪术各10克,水蛭5克。
编辑/于嘉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不能有效的将血液从心脏输出引发的一种心脏病。
那么,得了心力衰竭怎么治疗?今天,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
1健心合剂
【来源】龚传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葶苈子、桑白皮、丹参各15克,红花、桃仁、赤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利水化饮,活血消瘀。
【方解】方用葶苈子,桑白皮利水化饮消肿;配用丹参、红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利水化饮,活血消瘀之功,再结合辨证加减,故临床用之,颇为灵验。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减】若阴(血)虚,可选加太子参、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五味子、柏子仁、枣仁、珍珠母、阿胶、龟板胶等;阳(气)虚,可选加熟附子、桂枝、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党参、枸杞等;浮肿,可选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玉米须等;肾虚喘甚者,可选加五味子、坎炁、紫河车、蛤蚧等;脉结代,可选加苦参、炙甘草、磁石、珍珠母、琥珀、生龙骨、生牡蛎等。
【疗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结果显效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2五泽强心汤
【来源】赵绍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补气;附子温阳;益母草、泽兰、五加皮活血利水。
且泽兰入脾行水,入肝活血;而五加皮用量宜小到大,视症情相应而递增。
半夏燥湿化痰。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剂有强心作用。
【主治】心力衰竭。
【加减】吐甚加竹茹、生姜;咳嗽叹息不得卧,加苏子、白果、炙麻黄等;水肿明显,伴咳吐稀白泡沫痰,加白术、茯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阳虚明显加菟丝子、补骨脂等;阴虚明显去附子,加麦冬、五味子。
【疗效】临床应用多例,一般3~5剂后,心力衰竭诸症状基本缓解。
【附记】笔者验证数例,确有良效,信然!坚持服用,多可恢复而愈。
3化瘀强心汤
【来源】吴燊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40克,当归、赤芍、川芎各15克,桃仁、红花各12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强心。
【方解】本病病机,一方面是气血虚弱以致心阳不振;另一方面是心血瘀阻以致气机不畅,二者又互为因果。
气血虚则宜补,心瘀血则宜消。
纯补则瘀不去,纯消则正更虚,故治宜补消兼施。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配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地龙搜风通络;又及时加入附子、人参为取得较好疗效提供了保证。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强心之功。
【主治】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加减】阴虚血燥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热咳者,加车前子;亡阳欲脱者加人参、附子;心功能改善后,夜寐不宁者,去赤芍、地龙,加熟枣仁、知母。
【疗效】治疗15例,其中伴二尖瓣狭窄兼闭锁不全者9例,联合瓣膜病6例。
服药后心功能均恢复到Ⅱ级。
服药最少15剂,最多25例。
4治心衰方
【来源】张大荣,《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①桑白皮12克,金银花15克,前胡、浙贝母各12克,葶苈子15克,车前子、茯苓各30克,鱼腥草20克,黄精15克,麦冬、黄芩、虎杖各12克;②黄芪15~30克,党参15克,车前子30克,赤芍15克,麦冬12克,石菖蒲10克,远志6克,炙甘草9克。
【用法】随症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①解毒泻肺,强心化痰,止咳平喘。
②益气利水,养阴生脉。
【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症见心悸气促、咳嗽喘憋痰多黄白、身热不退、肢体浮肿、不能平卧,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用方①);不伴感染,症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形寒肢冷、肢体浮肿或腹水、小便不利,舌淡暗苔白(用方②)。
【疗效】多年应用,多获良效。
一般服5剂即可见效。
5治慢性心衰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花旗参10克(另炖),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气生脉。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减】心阳虚者用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心阴虚者用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
血瘀加用桃仁饮(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威灵仙)或失笑散;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
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南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配合静脉注射高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
【疗效】屡用皆效。
【附记】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以上就是“五大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秘方”的介绍了,仅供大家参考!每种药方的功效都是不同的,对着这不同的病症,如果需要用药的话,我们要咨询相关的医生,同时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心力衰竭的偏方请继续关注中华秘方网
(来源:中华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