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阴虚中药方

合集下载

15种调理肝虚、补肝的中药养生方

15种调理肝虚、补肝的中药养生方

15种调理肝虚、补肝的中药养生方肝虚是指肝脏功能失调,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养生方法来调理肝虚和补肝。

以下是15种调理肝虚、补肝的中药养生方:1. 人参阿胶汤:人参30克、阿胶40克。

煎汤服用,每日1剂次,连续服用1个月。

此方可补气养血、润肺清热、滋阴养肝。

2. 党参枸杞炖羊肉:党参20克、枸杞15克、羊肉200克。

炖煮后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补气养血、养肝明目、益气健脾。

3. 当归枸杞煲鸡汤:当归15克、枸杞15克、鸡肉500克。

煲汤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滋阴养血、润燥益肝、强身健脾。

4. 人参黄精炖猪瘦肉:人参30克、黄精30克、猪瘦肉200克。

炖煮后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补肝肾、益气养血、润燥止渴。

5. 玄参炖鸡蛋:玄参15克、鸡蛋2个。

煮熟蛋后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养阴滋肾、补血益气、清凉解热。

6. 桂枝麻黄汤:桂枝8克、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

煎汤后饮用,每日1剂次,连续服用2周。

此方可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健脾欣阳。

7. 茯苓五味子粥:茯苓30克、五味子10克、糯米100克。

煮粥后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益肾健脾、降脂祛湿、养心安神。

8. 熟地人参粉末:熟地20克、人参20克。

研成细粉服用,每日2~3次。

此方可补益肝肾、乌须生发、美容养颜。

9. 枸杞桂圆莲子汤: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莲子20克。

煮汤食用,每周2~3次。

此方可养阴补肾、益气健脾、明目安神。

10.龟龄集:龟板40克、龟甲30克、人参30克、黄精30克、肉桂15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甘草10克。

煎汤后饮用,每日1剂次,连续服用1个月。

此方可滋阴养肝、益气健脾、强身健脑。

11. 当归补血汤:组成方剂: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龙眼肉、桂枝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月经、滋养肝脏。

12. 黄精泡蜜:将黄精用水泡热,用蜜代糖,可用于养肝、解酒毒。

13. 玄参茶:将玄参和红枣一起泡水喝,可以平肝补肾、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治疗脾虚胃阴不足的中药方剂

治疗脾虚胃阴不足的中药方剂

脾虚胃阴不足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证候,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口干等症状。

中医治疗脾虚胃阴不足的中药方剂通常会调理脾胃功能,滋养阴液。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 **六君子汤:**
- 人参10 克
- 白术10 克
- 茯苓10 克
- 甘草6 克
- 大枣5-10 枚
- 炙甘草6 克(可选,有助于补充阴液)
这个方剂有补脾胃、健脾胃气的作用。

2. **四君子汤:**
- 白术9 克
- 人参6 克
- 茯苓6 克
- 炙甘草6 克
这个方剂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的作用。

3. **香砂养胃汤:**
- 陈皮6 克
- 苍术6 克
- 神曲6 克
- 白术9 克
- 茯苓9 克
- 炙草3 克
- 干姜3 克
这个方剂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4. **益气养阴汤:**
- 白术12 克
- 人参6 克
- 石斛15 克
- 麦冬10 克
- 五味子6 克
这个方剂有益气养阴、滋阴液的作用。

请注意,中医方剂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体体质、具体症状等因素来调整,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适。

此外,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作为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一直关注着人们的健康问题。

在中医养生中,阴虚补脾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体内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六味地黄丸材料: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泽泻。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六味地黄丸。

用量:每次服用9克,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应该避免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时饮用茶水或者牛奶,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二、人参党参补脾汤材料: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枸杞子。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0毫升,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对于肺热、痰湿、脾胃湿滞等病症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三、四物汤材料:当归、熟地黄、白术、茯苓。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用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0毫升,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对于身体虚弱、脾胃虚寒等病症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材料:桂枝、龙骨、牡蛎、甘草、生姜。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0毫升,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对于血虚或者有出血倾向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五、白术茯苓汤材料: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用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0毫升,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对于阴盛火旺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六、党参白芍桂枝汤材料:党参、白芍、桂枝、甘草。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混合搅拌均匀,用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0毫升,每天服用3次。

注意事项: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使用此方。

养生建议:1、在饮食方面,应该遵循清淡、多样、定时的原则,尽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

阴虚补脾胃最好的中草药配方

阴虚补脾胃最好的中草药配方

阴虚补脾胃最好的中草药配方作为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阴虚补脾胃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阴虚指的是阴气亏损,表现为口干、口渴、便秘、手脚心热等症状;而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各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6个最好的中草药配方,帮助阴虚补脾胃,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

一、枸杞红枣汤枸杞和红枣都是滋阴润燥的中药,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补益阴虚的作用。

制作方法:取适量枸杞和红枣,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即可饮用。

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腹泻。

二、当归党参炖鸡当归和党参都是补气养血的中药,可以增强体质。

制作方法:先将鸡洗净后切块,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当归、党参、枸杞、红枣等中药材一起炖煮3小时即可食用。

注意炖煮时间和火候,不要超过3小时。

三、五味子炖猪蹄五味子是滋阴润肺的中药,对于阴虚症状明显的人特别适用。

制作方法:先将猪蹄洗净后切块,加入适量的清水和五味子、山药、枸杞等中药材一起炖煮3小时即可食用。

注意猪蹄的选购和炖煮时间。

四、百合炖羊肉百合是滋阴清热的中药,可以修复阴虚肺热造成的损伤。

制作方法:先将羊肉洗净后切块,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百合、枸杞、红枣等中药材一起炖煮2小时即可食用。

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腹泻。

五、黄精猪骨汤黄精是滋阴润肺的中药,可以缓解阴虚导致的症状。

制作方法:先将猪骨洗净后煮沸去血水,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黄精、茯苓等中药材一起炖煮4小时即可食用。

注意炖煮时间和火候。

六、山药养心汤山药是滋阴补脾的中药,可以帮助消化和排毒。

制作方法:取适量山药、枸杞、红枣、桂圆等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即可饮用。

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腹泻。

除了以上的六种中草药配方,还有一些养生建议可以帮助阴虚补脾胃:一是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熬夜和过度劳累;二是多喝水,帮助身体排毒;三是定期进行中医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身体问题。

综上所述,阴虚补脾胃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中草药的运用和养生建议的遵循,可以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治疗肝虚的方剂

治疗肝虚的方剂

治疗肝虚的方剂
治疗肝虚的方剂,主要是针对肝气不足、肝肾亏虚、肝阴不足等肝虚的病症。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1.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主治补血养血、益气补肝,适用于血虚肝衰、头晕耳鸣、风寒湿痹等症。

2.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丹参、茯苓、泽泻、牛膝组成,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3. 枸杞丸:由枸杞子、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乏力无力等症。

4. 八珍汤: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枸杞、桂枝等组成,主治气血两虚、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等症。

以上方剂都有一定的补肝益气、滋阴养血的作用,但用药需根据病情选用。

同时,应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1 -。

治肝肾阴虚的中药名方

治肝肾阴虚的中药名方

治肝肾阴虚的中药名方
治疗肝肾阴虚的中药名方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和六味地黄汤加减等。

1.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山药等药物组成,多用于肝肾阴虚,兼有肝阳上亢,视物昏花的患者。

2.左归丸:滋补肝肾,其滋养作用更强,方药包括熟地、山药(炒)、枸杞子、山茱萸肉(制)、川牛膝(酒洗,蒸熟)、菟丝子(制)、鹿胶(敲碎,炒珠)、龟胶(切碎,炒珠)等。

3.六味地黄汤加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名方,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药治疗方法,如黄耆甘草汤、芒硝半夏汤、黄芩苓白术汤等。

在治疗肝肾阴虚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13种调理肝肾阴虚的药膳和中药方

13种调理肝肾阴虚的药膳和中药方

13种调理肝肾阴虚的药膳和中药方肝肾阴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型,表现为眩晕、头昏眼花、失眠健忘、耳鸣、腰酸膝软等一系列症状。

饮食调理对改善症状有很大帮助。

以下是适合调理肝肾阴虚的药膳和中药方:1. 人参乌鸡汤配方:人参30克,乌鸡1只,葱、姜、盐、料酒适量。

作用:补益气血、温补肝肾,提高免疫力。

用法:将人参洗净切片,放入乌鸡肚内,加盐、料酒、适量水,用火蒸熟,放入碗中即可食用。

每周食用2-3次。

2. 龙眼肉炖瘦肉配方:瘦猪肉400-500克,龙眼肉15克,盐适量。

作用:补肝益肾、养血安神、滋阴润燥。

用法:将瘦肉切成小块,加水、姜片煮至烂熟,加入龙眼肉,再煮10-15分钟即可。

每周食用2-3次。

3. 莲子百合银耳汤配方:莲子15克,百合15克,银耳15克,枸杞子15克,水煮服。

作用:补益脾肺肾,润燥生津。

用法:将所有原料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20-30分钟,分早晚2次服用。

可根据口味加适量冰糖调味。

4. 归芍枸杞汤配方:当归12克、白芍12克、枸杞子12克,水煎服。

作用:补肝肾、益气血、润燥止渴。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5. 黄精炖乌鸡汤配方:黄精30克,乌鸡1只,生姜、盐适量。

作用:补肝肾、益气血、润燥止渴。

用法:将黄精洗净切片,乌鸡内脏清理干净后,切成小块和姜片一起加水煲煮,加少许盐后饮用。

每周食用2-3次。

6. 何首乌炖牛尾汤配方:何首乌30克,牛尾500克,姜、枸杞适量。

作用:补肝肾、益气血、润燥止渴。

用法:将牛尾剁成小块,加水煮透后捞出洗净血污放入凉水中焯一下捞出,配以何首乌、姜、枸杞共同煮汤,每周食用2-3次。

制作时要注意加盐和水的分量。

7. 石斛、枸杞粥配方:石斛10克,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

作用:补肝肾、养阴益气、润燥生津。

用法:将石斛、枸杞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每天早晨代替早餐食用。

每周食用3-4次。

8. 五味子炖猪蹄膀配方:五味子25克,猪蹄膀500克,姜片适量。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阴虚体质的朋友们需要特别关注脾胃的调养。

因为阴虚体质的人比较容易出现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因此,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方剂,帮助大家补脾养胃,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一、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方剂,它具有滋补阴血、调和气血的作用,特别适合阴虚体质的人食用。

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地黄、川芎、白术、当归各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用中小火慢慢煮至药液变为红色,取出渣,将红色药液分成3次服用。

注意事项:四物汤虽然具有滋补作用,但是如果过度服用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多,因此建议适量食用。

二、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方剂,它具有补肾益气、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群食用。

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牡丹皮、丹皮各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用小火煮至药液浓缩,取出渣,将药液分成3次服用。

注意事项: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服用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多,因此建议适量食用。

三、茯苓党参汤茯苓党参汤是一种甘香滋补的中药方剂,它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体质虚弱、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的人群食用。

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材料:茯苓、党参、白术、炙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用小火煮至药液浓缩,取出渣,将药液分成3次服用。

注意事项:茯苓党参汤适量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过度服用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多,因此建议适量食用。

四、百合银杏鸡汤百合银杏鸡汤是一道美味的药膳,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养血的作用。

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鸡肉500克、百合50克、银杏5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加入百合、银杏、党参、黄芪、枸杞子等药材,继续煮至鸡肉熟透,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阴虚体质是指人体体内阴液不足,常见的症状包括口干、咽燥、手脚心发热、易疲劳等。

阴虚体质的人需要注重调理,补充阴液,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本文将从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的角度,为大家介绍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其中包括六个部分:一、什么是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人体体内的阴液不足,导致身体失衡,表现为口干、咽燥、手脚心发热、易疲劳等症状。

阴虚体质的人需要注重调理,补充阴液,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二、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剂1、六味地黄丸:黄精15克、淮山药30克、山药30克、枸杞子20克、丹皮10克、熟地黄30克。

以上中药先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加水煎煮30分钟即可。

每日服用1次,每次服用9克。

2、养阴清热汤:生地黄30克、玄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栀子10克。

将以上中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

3、补中益气汤:人参20克、白术3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

以上中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

4、四物汤:当归30克、熟地黄3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

以上中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

5、黄芪粥:黄芪30克、粳米100克。

先将黄芪加水煎煮,取汁液备用,然后将粳米加适量的水煮成粥,加入黄芪汁液。

每日食用1次,每次食用200毫升。

6、百合粥:百合30克、粳米100克。

将百合清洗干净,然后将百合加适量的水煮沸后,捞出备用。

再将粳米加适量的水煮成粥,加入百合,煮开即可。

每日食用1次,每次食用200毫升。

三、中药方剂制作步骤以上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

首先将中药清洗干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至水量减半后即可取出,去渣留汁,分2次服用。

注意要控制中药的用量,不得超过规定用量。

四、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方剂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且不要盲目自药。

2、中药方剂的用量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规定用量。

3、中药方剂的制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肝脾阴虚中药方

肝脾阴虚中药方

肝脾阴虚中药方肝脾阴虚中药方心阴虚【症状表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

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证。

【病因】劳神过度,久病伤心,热病粍伤等。

【调理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等。

天王补心丹【来源】《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30克,五味子20克,天冬、麦冬各12克,玄参、黄精、女贞子各15克,生黄芪25克,太子参15克,炒枣、柏仁各30克,赤芍12克,生、煅牡蛎各30克(先煎),猫爪草30克,陈皮6克,炒谷、麦芽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心悸多汗,加浮小麦30克(先煎):失眠不寐,加远志10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各9克,炎鳖甲12克(先煎);形寒肢冷,加菟丝子、仙灵脾各15克。

【功效】有补肾养心、扶正抗瘤之功效。

主治甲状腺癌中晚期正气虚衰、心肾亏损、邪毒内蕴,症见心悸头晕、失眠、耳呜、乏力肢软等。

肾阴虚【症状表现】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

【病因】精神压力过大。

【调理方剂】知柏地黄丸等。

知柏地黃丸【来源】张景岳《景岳全书》。

【组成】知母、黄柏各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泽泻各60克。

【用法】以上8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效】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适用于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病、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肺阴虚【症状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久咳伤阴。

【调理方剂】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加减等。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阴虚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手脚心热等症状。

其中,脾胃的消化功能受损是很常见的问题,因此,补脾胃是阴虚体质调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总结的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六味地黄丸材料:山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丹皮、龙骨。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研成细粉,调制为丸剂。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禁止使用。

2. 四神丸材料:黄柏、白术、茯苓、甘草。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研细,调制成丸剂。

用法用量:每次3-5克,用水送服。

注意事项:肝肾阴虚者慎用。

3. 人参黄精泡饮材料:人参、黄精、红枣、枸杞子。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加入砂锅中,加水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饮用100-200毫升。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饮用。

4. 枸杞子猪肚汤材料:枸杞子、猪肚、生姜、大枣。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食用200-300克。

注意事项:胃寒者不宜食用。

5. 黄芪鸡蛋汤材料:黄芪、鸡蛋、姜片。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加入鸡蛋,继续煮5分钟。

用法用量:每日1次,空腹食用。

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

6. 煲瘦肉粥材料:瘦肉、大米、生姜、红枣。

制作方法:将瘦肉切成小块,与大米、生姜、红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足够的水,煮至熟。

用法用量:每日1次,食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以上是养生专家总结的阴虚体质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在使用这些方子时,需要注意自己的体质状况和身体反应,不宜过量使用。

此外,以下几点也需要注意:1. 注意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习惯。

3.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通过上述中药方子和注意事项的调理,可以有效地改善阴虚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和排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而阴虚则是指人体阴液亏损,引发身体内部的热症和干燥,进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因此,补脾胃阴虚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大全集。

方子一:黄精苓汤黄精苓汤主要由黄精、茯苓、白术、炙甘草这四种中草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清热补阴,益气健脾,对于脾胃阴虚引发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材料:黄精 30克,茯苓 20克,白术 20克,炙甘草 6克。

制作步骤:1. 将以上四味中草药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2.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

3. 熄火后闷10分钟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分3次温服,每次200ml左右。

注意事项:此方在服用期间应避免寒凉食物,如冰水、冷饮等,同时避免与感冒药一起食用。

方子二:苦参丸苦参丸主要是以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这四种中草药为原料,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提高脾胃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材料: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各30g。

制作步骤:1. 先将苦参、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分别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2小时左右,将药渣滤去,取汁液待用。

2. 将汁液放入锅中再加入少量的糖,等熬制至糖浆后,制成大小适宜的丸子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分3次,每次10g左右,水送服。

注意事项:此方应避免过量服用,苦参过量有可能会引起中毒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昏迷。

方子三:枸杞炙鹿胎散枸杞炙鹿胎散主要是以鹿茸、枸杞、淮山、山药、黄精、熟地、牛膝、蒺藜子、柴胡这九种中草药为原料,主要功效是温阳补肾,滋阴养血,益气健脾,对于阴虚引起的头晕、乏力、口干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材料:鹿茸、枸杞、淮山、山药、黄精、熟地、牛膝、蒺藜子、柴胡各适量。

制作步骤:1. 将以上九味中草药洗净后烘干放入锅中,用慢火煸炒至微黄色,捣成细末备用。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补脾胃阴虚是中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那些正在经历这种病症的患者,本文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一种针对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并详细说明该配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中草药配方1.党参10克;2.白术15克;3.茯苓15克;4.泽泻10克;5.熟地20克;6.黄芪15克;7.甘草6克。

以上各种中草药需要混合在一起,煎成脾胃阴虚的中药。

如果您想要尝试使用这种中药的话,则应该按照以下的要求来使用它。

二、用量及制作步骤1.先选择好质量不错的中草药材料,并将其洗净晾干备用。

2.然后将党参、白术、茯苓、泽泻、熟地和黄芪放入大碗中,混合均匀。

3.接着将这些中药倒入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使之煎煮30分钟左右。

4.煎药的时候要不断的观察,保证水分的充足,药水浓度不要太高。

5.将煎好的中药浓汁过滤掉,得到的就是一整份脾胃阴虚的中药。

6.用量:每日分3次服用,每次20ml左右,即可达到治疗脾胃阴虚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1.这种中草药一般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的女性及腹泻患者。

2.在服用中药期间,要少食辛辣、油腻的食品,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3.服药期间要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4.如果在服用中草药期间,出现反应,则应该立即停药,并前去医院就医。

四、养生建议1.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增强体质。

2.忌烟忌酒,尽量不要吃辛辣食品,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3.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对身体有利,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疾病。

4.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应过度依赖某一方面的食物,食物多元化。

总之,补脾胃阴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应该尽早进行治疗。

通过使用脾胃阴虚的中药配方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药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助我们远离疾病。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阴虚的表现如口干口渴,心烦失眠,头目昏沉,身体四肢热等,阴虚会导致人体机能失衡,甚至会形成各种病症。

因此,保持体内阴精的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种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供大家参考。

中草药方子:泡参蜜枣汤药材Ingredients:1.泡参10克2.石斛6克3.枸杞10克4.蜜枣6个5.红枣5个6.柿子2个7.水500毫升制作方法Directions:1.将泡参、石斛、枸杞、蜜枣、红枣及柿子洗净备用。

2.去掉柿子的皮后,切成小块。

3.将所有药材放入煲中,加入500毫升的水。

4.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慢煲2至3个小时,直到汤水变黑变浓为止。

5.最后打开火,将它煮至剩下一碗汤时即可。

服用方法Dosage:1.每天服用1次,连续1个月。

2.每次服用100毫升。

食谱Recipe:1.蜜枣豆腐食材Ingredients:两个豆腐,三粒蜜枣做法Directions:1. 将豆腐切小块,蜜枣剁成茸。

2. 在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蜜枣茸,开火煮开。

3. 把豆腐块放入锅中,慢慢煮熟。

4. 最后加些盐和少许生姜片调味。

2.米粥食材Ingredients:小米、冰糖、红豆适量,可加入枸杞和桂圆。

做法Directions:1.先将小米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2.等水煮开后,将红豆放入锅中煮软。

3.将小米、煮软的红豆和冰糖放在锅中,继续煮约20分钟。

4.最后加入枸杞和桂圆调味。

注意事项Notes:1. 孕妇、糖尿病患者、孩子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 过量食用中草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在服用中草药前,请遵循医生建议及药品说明书中的用量和方法,并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除了药膳,如何保障身体内部阴精的平衡也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1.调整饮食习惯,保持三餐有规律,并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2.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寻求支持和帮助以管理压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配方有哪些?补脾胃阴虚可以使用草药来调理,建议在中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草药配方:方一:六味地黄丸方二:四君子汤方三:补中益气汤其中六味地黄丸是最常用的补脾胃阴虚的草药方子。

六味地黄丸由六味草药组成,可以同时调理肾和肝,补脾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个方子里有枸杞,这也告诉我们养生当中良好的生活方式会带来良好的身体条件。

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当归 15 克山药 15 克熟地黄 15 克山茱萸 15 克枸杞 15 克牡丹皮 15 克以上六味中药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瓦煲内煮沸后转为小火,再煲约半个小时,备用即可。

每天两次,每次服用10克到15克,温水送服。

这个配方一般选用6-8g的药材加入W灌,或者选用30g的土料和300g的清水一起煮沸,再用10-20ml温水搭配进食效果更佳。

另外,四君子汤也是一种常用的草药方子。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神、甘草这四味草药组成。

可以同时调理脾和胃,帮助消化,补脾胃,还可以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

四君子汤的配方:人参 10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0 克甘草 5 克以上四味中药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瓦煲内煮沸后转为小火,再煲约半个小时,备用即可。

每天两次,每次服用10克到15克,温水送服。

这个配方一般选用W1-2的药材加入W灌,或者选用30克的土料和300g的清水一起煮沸,再用10-20ml温水搭配进食效果更佳。

补中益气汤也是一种常用的草药方子。

补中益气汤由当归、黄芪、白术、生姜、大枣这五味草药组成。

可以调理脾和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可以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

补中益气汤的配方:当归 15 克黄芪 15 克白术 15 克生姜 6 克大枣 10 克以上五味中药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瓦煲内煮沸后转为小火,再煲约半个小时,备用即可。

每天两次,每次服用10克到15克,温水送服。

同样这个配方一般选用W1-2的药材加入瓷灌,或者选用30克的土料和300g的清水一起煮沸,再用10-20ml温水搭配进食效果更佳。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有哪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有哪些

补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有哪些补脾胃阴虚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进一步恶化和合并症。

中草药不仅安全无副作用,而且具有长期的保健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能够有效改善脾胃阴虚的中草药方子,以及相关的食谱和偏方。

一、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具有中草药调理功效的汤药,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枸杞、桂枝、牡丹皮和陈皮。

其中,当归和川芎属于补血和理气类药材,白芍和熟地有养血安神的作用,桂枝有祛风散寒的功效,牡丹皮和陈皮则具有理气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

在煮药时,需要按比例将以上药材精确称量,加水煎煮,直到汤色呈棕红色,将药渣滤出即可。

制作方法:将5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白芍、50克熟地、50克枸杞、20克桂枝、10克牡丹皮、10克陈皮加水2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分2次服用。

二、八宝粥中医认为,粥是可以养人的东西,具有调理胃肠、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八宝粥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燥、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的人群。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糯米、大枣、桂圆、莲子、芡实、红豆、百合和山药。

在制作时,先将以上药材泡水,然后将糯米煮熟,再加入泡好的药材一起熬煮即可。

制作方法:将100克糯米、10个大枣、40克桂圆、40克莲子、40克芡实、40克红豆、40克百合、50克山药用水煮粥,加适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三、党参鸡汤党参鸡汤是一种能够补益脾胃的传统食疗方,由党参、黄芪、鸽肉、山药等多种中药材和食材制作而成。

党参具有益气补中、滋养阴液的作用,黄芪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鸽肉则具有去腥补虚的功效,山药能够健脾益气、宽中益胃。

在制作时,先将鸽肉煮熟,再加入经过泡发的药材和山药共同熬煮一段时间,待药材和鸽肉完全熬烂后,取出药渣食用即可。

制作方法:将1只鸽子去头去尾宰杀,肉切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待水开后撇去浮沫,再加党参、黄芪、山药等药材,小火慢熬2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即可。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许多人都出现了阴虚补脾胃的问题,这也是目前许多人养生的焦点。

阴虚补脾胃需要从内部调理,而中药方子不仅可以起到补养的作用,还能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下面从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一、五味子炖羊肉羊肉具有补益中气、暖胃温阳的功效,而五味子能够润肺止咳、益气生津。

两者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阴虚补脾胃的作用。

材料:五味子10克,羊肉500克,生姜3片,红枣10个,盐适量。

做法:1. 羊肉切成块状,飞水后捞出备用。

2. 生姜切片备用。

3. 红枣去核备用。

4. 将五味子加入沸水中焯水后捞出备用。

5. 将煮沸的清水倒入炖锅中,加入羊肉、生姜、红枣和五味子,放入适量的盐,用小火炖煮2小时。

注意事项:1. 羊肉要选用优质的鲜羊肉,尽量不要选用冻肉。

2. 五味子可以选择干燥的或新鲜的,但新鲜的口感更好。

3. 煮炖的时候火候要掌握好,不要过度煮烂,否则会破坏营养成分。

二、百合银耳汤百合具有清爽润肺、益气养阴的功效,银耳则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

两者一起煲汤,不仅可以养生,还可以美容养颜。

材料:百合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做法:1. 百合清洗干净后泡发,银耳浸泡泡发。

2. 将泡发后的百合和银耳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用文火炖煮30分钟。

3. 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再炖煮10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1. 百合和银耳都是属于寒性食物,因此不要食用过量,尤其是阴虚体质的人群。

2. 百合和银耳都要提前泡发,以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

三、芡实莲子煲鸽汤芡实和莲子都属于补脾益肾、滋阴补肾的食材,鸽肉则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的作用,三者煲汤可以起到很好的阴虚补脾胃的作用。

材料:芡实30克,莲子30克,鸽肉500克,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1. 鸽肉切块,泡水去血水备用。

2. 莲子和芡实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泡发备用。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阴虚补脾胃的重要性,因为它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阴虚和脾胃虚弱常常同时存在,因此养生专家会根据不同情况,为患者调配不同的中药方子来补脾胃养阴。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子,供大家参考。

1. 杞子炖瘦肉杞子炖瘦肉是一道非常适合阴虚体质的人食用的佳肴。

瘦肉中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杞子则有补肝肾、益精血、明目的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瘦肉500克,枸杞子30克,姜片3片,料酒适量。

烹饪步骤:1. 将瘦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起备用。

2. 锅中放水,加入瘦肉、姜片和料酒,煮沸后煮10分钟。

3. 加入枸杞子,再炖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因为杞子有清热的作用,所以不宜和草药一起煮。

2. 莲子粥莲子粥是一道常见的中药食物,它具有滋阴润肺、益气补脾的功效。

莲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莲子100克,大米50克,红枣5个,冰糖适量。

烹饪步骤:1. 将莲子浸泡在清水中30分钟,红枣用清水泡软备用。

2. 将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再换成小火煮20分钟。

3. 加入莲子和红枣,继续煮10分钟。

4. 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煮溶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对于脾虚体质的人来说,莲子粥最好不要加太多糖,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3. 海参炖鸽汤海参炖鸽汤是一道非常适合阴虚体质的人食用的佳肴。

海参中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滋阴补肾,养颜美容;鸽肉则有补血补气、滋阴润燥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海参1只,鸽子1只,枸杞子适量,姜片适量。

烹饪步骤:1. 鸽子宰杀洗净,切块备用。

2. 海参泡发后用清水洗净备用。

3. 锅中放少量油,将姜片爆香后加入鸽子炒至变色。

4. 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海参和枸杞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2小时。

5. 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海参和海带一样,含有较多的碘,因此不要过量食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是很多人追求健康的首选。

下面,作为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将从食谱、药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一、标题一: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概述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是一种中药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人们的脾胃问题。

补脾益胃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功效之一。

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充人体阴精,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二、标题二: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具体药方1. 太子参粥:太子参20克、粳米100克。

太子参洗净切片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成粥,熬煮至粘稠,加入太子参煮5分钟即可。

2. 茯苓粥:茯苓20克、粳米100克。

茯苓洗净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成粥,熬煮至粘稠,加入茯苓煮5分钟即可。

3. 五味子炖鸡:五味子30克、老母鸡1只、姜片适量。

五味子洗净备用,老母鸡洗净切块,加适量水煮沸,捞去浮沫后,加入姜片和五味子,小火炖煮至汤汁浓稠,即可食用。

4. 青梅炖瘦肉:青梅10个、瘦肉250克、冰糖适量。

青梅洗净,去核切块,瘦肉切成小块,加适量水煮沸,捞去浮沫后,加入青梅和冰糖,小火炖煮至汤汁浓稠,即可食用。

5. 麦冬炖羊肉:麦冬20克、羊肉500克、姜片适量。

麦冬洗净备用,羊肉洗净切块,加适量水煮沸,捞去浮沫后,加入姜片和麦冬,小火炖煮至汤汁浓稠,即可食用。

三、标题三:阴虚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集的用量及制作步骤1. 太子参粥:太子参20克、粳米100克。

太子参洗净切片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成粥,熬煮至粘稠,加入太子参煮5分钟即可。

每日早、晚各食用一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

2. 茯苓粥:茯苓20克、粳米100克。

茯苓洗净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成粥,熬煮至粘稠,加入茯苓煮5分钟即可。

每日早、晚各食用一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

补肝肾阴虚的中药方

补肝肾阴虚的中药方

补肝肾阴虚的中药方现在的上班族非常的忙绿,经常是晚上加班熬夜,很多的上班族都是存在很多的身体健康问题,例如肝肾阴虚,那么对于肝肾阴虚我们如何用中药方调理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补肝肾阴虚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补肝肾阴虚的中药方地黄二至丸【处方】大生地2钱,女贞子3钱,泽泻1钱半,怀山药2钱,当归1钱半,怀牛膝1钱半、旱莲草1钱半、丹皮1钱、川断1钱半、桑枝3钱。

【功能主治】肝肾阴虚生热,背驼足弱,小溲不利。

【摘录】《马培之医案》复明地黄汤加减方【处方】枸杞25克,菊花20克,地黄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苏木15克,青葙子12克,丝瓜络15克,寸冬10克,珍珠母50克,丹参12克,生芪15克。

【功能主治】滋补,活络,明目。

主肝肾阴虚,精血耗损。

(视神经萎缩)【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齐强方复方紫草汤【处方】紫草30克,巴戟天18克,白芍18克,淫羊藿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竹叶10克。

【功能主治】滋肾降火。

主肝肾阴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

【摘录】《中医杂志》肝肾阴虚食疗1、乌龟黑豆汤材料:乌龟1只(约250克重),黑豆30克。

做法:将乌龟去甲及内脏,洗净切成块,先用清水煮一阵,然后放入黑豆,用文火熬至龟肉熟透,添入冰糖,吃肉及黑豆,喝汤,一天食完,每周服2次。

功效:龟肉味甘、酸,性平,入肝肾肺三经,善长滋补肝肾之阴,并有退热作用。

黑豆是滋补肾阴之佳品。

两味合用,可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痛、虚热、遗精等症。

2、桑椹果粥材料:桑椹罐头5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桑椹罐头中的桑椹子捣烂(加入桑椹果汁)备用;米洗净后加适量清水入砂锅中煮粥,先大火,后小火,粥熟后,加入捣烂的桑椹子和冰糖,稍煮,冰糖后溶化即可。

功效:补肝滋肾,益血明目。

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力减退、耳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脾阴虚中药方
脾阴虚,病证名。

指脾精不足。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

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肝脾阴虚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肝脾阴虚中药方
心阴虚
【症状表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

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证。

【病因】劳神过度,久病伤心,热病粍伤等。

【调理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等。

天王补心丹
【来源】《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30克,五味子20克,天冬、麦冬各12克,玄参、黄精、女贞子各15克,生黄芪25克,太子参15克,炒枣、柏仁各30克,赤芍12克,生、煅牡蛎各30克(先煎),猫爪草30克,陈皮6克,炒谷、麦芽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心悸多汗,加浮小麦30克(先煎):失眠不寐,加远志10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各9克,炎鳖甲12克(先煎);形寒肢冷,加菟丝子、仙灵脾各15克。

【功效】
有补肾养心、扶正抗瘤之功效。

主治甲状腺癌中晚期正气虚衰、心肾亏损、邪毒内蕴,症见心悸头晕、失眠、耳呜、乏力肢软等。

肾阴虚
【症状表现】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

【病因】精神压力过大。

【调理方剂】知柏地黄丸等。

知柏地黃丸
【来源】张景岳《景岳全书》。

【组成】知母、黄柏各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泽泻各60克。

【用法】以上8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效】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适用于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病、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肺阴虚
【症状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久咳伤阴。

【调理方剂】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加减等。

养阴清肺汤
【来源】《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6克,麦冬、生甘草、玄参各5克,贝母、丹皮、薄荷、炒白芍各3克。

【加减】质虚,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用法】水煎服。

【功效】
有养阴清肺、解毒之功效。

主治白喉,症见喉部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抹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清燥救肺汤
【来源】《医门法律》。

【组成】霜桑叶9克,石膏12克,人参2克,甘草3克,胡麻仁(炒研)、真阿胶各9克,麦门冬(去心)10克,杏仁(去皮尖炒)、枇杷叶(刷去毛,涂蜜炙黄)各9克。

【用法】水1碗,煎六分(水的3/5),频频滚热服,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加犀角、羚羊,或加牛黄。

【功效】
轻宣达表,清肺润燥。

适用于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胸胀(或痛)、心烦口渴、含苔薄白少津、尖边俱红者及肺痿、咳吐涎沫、喘逆上气、咽喉干燥、口渴、舌光红、苔干薄、脉虚而数者。

胃阴虚
【症状表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吐泻太过,伤津耗液,过食辛辣等。

【调理方剂】参苓白术散、平胃散加减等。

参苓白术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6克,枣汤调下。

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适用于脾虚湿盛证,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肝阴虚
【症状表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助隐隐灼,面部烘热或两颊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病因】情志不畅等。

【调理方剂】天麻钩藤饮等。

【组成】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天麻钩藤饮
【来源】《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用法】水煎服。

【功效】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适用于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舌红、脉弦数。

脾阴虚
【症状表现】纳少,口淡乏味,食后作胀,消瘦倦乏,涎少唇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短赤,舌红千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

【病因】劳倦过度,营养不足等。

【调理方剂】四君子汤加减等。

四君子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功效】
益气健脾。

适用于牌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阴虚体质以养阴润燥的药物调理为佳
可以补阴的中药有:海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龟板、鳖甲、燕窝、鸡子黄等。

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中药,制成药茶或药饮来改善一盛阴虚的症状。

年老阴亏、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面部供热、大便干燥者,可用
生鸡蛋1枚,打碎调匀,用沸水冲开,待温后用蜂蜜调服。

如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可用菊花6克,枸杞子、决明子各3克,每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若有口燥咽干、咳痰带血、皮肤干燥,可用百合、麦冬各6克,枸杞子、黄精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如感到心悸心慌、气短烦渴,可用党参9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补阴的成方最有名的要数六味地黄丸,它是由山萸肉、熟地黄、山药、丹皮、泽泻、茯苓6味药组成,一起调补肝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的体质。

根据不同症状,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变生出多种中药成方,如治疗肺阴不足症可用麦味地黄丸;治疗肝阴不足、两目干涩可用枸菊地黄丸;治疗五心烦热、虚大上炎、颧红盗汗可用知柏地黄丸等。

年老体弱真阴不足,可用左妇丸;治疗阴虚火旺者可用大补阴丸等。

补阴类的中药多滋腻,如果服药过程中有食少便溏的症状,应遵医嘱服用。

选用冬虫夏草、石斛、白芍、山萸肉各15克,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各25克。

煎汤服用,有养肝肾之阴、清虚热、安心神之功效,最适合阴虚人士补肝肾之用。

还可选择适合阴虚体质的药膳,如四味养阴粥:山药、粳米、枸杞子、百合各适量,加水煮烂熟,加上调味品即可。

既能补气又能养阴。

另外,阴虚甚者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以西洋参蜂王浆泡蜂蜜来治疗。

节制性欲,因为精属阴,阴虚者首当护阴,而性生活大过可伤精即伤阴,因此必须节制性生活。

小儿阴虚发热主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即补充人体阴的不足,以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

常用的滋阴类中药有沙参、麦冬、生地、地骨皮、天花粉、玉竹、青蒿、白薇等。

对体质虚弱的小儿可以用西洋参煎水服,西洋参既能滋阴,又能补益气血、增强体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