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实验超细复习总结整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a2c4c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8.png)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1.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蒸发、结晶。
适用于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主要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注意点有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2/3.2.固体与固体的分离方法:升华。
适用于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主要仪器有酒精灯、升华器。
注意点有一角、二低、三碰。
3.固体与液体的过滤方法: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主要仪器有漏斗、烧杯。
注意点有查漏、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要“无损”。
4.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萃取里的分离方法:溶质分离出来。
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
注意点有对萃取剂的要求、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液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蒸馏。
适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液体。
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注意点有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6.气体与气体的分离方法:沸点不同气分开、渗析。
适用于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主要仪器有烧杯、洗气瓶、U形管。
注意点有用固体盐或浓溶液长进短出、常用冰水。
以上是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注意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加热混合物时,温度不能超过其中沸点最高的物质的沸点,例如石油的分馏过程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如下:1.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会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需要注意的是,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3.氯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e1523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3.png)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篇一1。
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
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
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
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
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
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
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
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篇二1。
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ff9e4ac0066f5335a8121a1.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947c0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e.png)
(完整版)⼈教版⾼中化学必修⼀实验总结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滤纸、铁架台、蒸发⽫、酒精灯实验药品:粗盐、蒸馏⽔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贴——滤纸紧贴漏⽃内壁,⼆低——滤纸边缘低于漏⽃边缘,滤液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中沉淀洗涤⽅法:向漏⽃中加⼊蒸馏⽔淹没沉淀,待蒸馏⽔⾃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量)固体出现时,应停⽌加热利⽤余热蒸⼲.4、不能把热的蒸发⽫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棉⽹.5、⽤坩埚钳夹持蒸发⽫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净的⽅法:取最后⼀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净【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注意事项:加⼊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扰,不能⽤稀硝酸代替稀盐酸涉及反应:排除⼲扰离⼦的反应:⽣成⽩⾊沉淀的反应:【P7思考与交流】杂质加⼊试剂化学⽅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盐酸要在过滤后加⼊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8实验1-3】检验Cl-、蒸馏(⽤来分离沸点相差较⼤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少量⾃来⽔,滴⼊⼏滴稀硝酸和⼏滴AgNO3溶液——检验Cl-的实验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成2.在100mL烧瓶中加⼊1/3体积的⾃来⽔,再加⼊⼏粒沸⽯(或碎瓷⽚),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冷却⽔。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6b52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b.png)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
化学必修一实验主要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化学必修一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从实验设计、操作技巧、观察结果和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实验一: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这个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它们之间的区别。
实验使用了钢丝、铜片、铝片、锌片和镁片作为金属样品,用刀片划痕和燃烧两种方法观察非金属的性质。
实验中,我们发现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则大多不具备这些性质。
通过刀片划痕实验,我们发现金属可以被划出明显的痕迹,而非金属则不容易被划痕。
燃烧实验中,我们发现非金属可以燃烧并产生明亮的火焰,而金属则不会燃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并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金属和非金属与常见酸碱溶液的反应,了解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
实验中使用了锌片、铜片、铁片和铝片作为金属样品,盐酸和氢氧化钠作为酸碱试剂。
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将金属样品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接触,观察其反应现象。
我们发现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铜片与盐酸无反应,而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氧气。
铜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铜氧化物,锌片和铝片则与氢氧化钠无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差异,对实验的操作技巧和观察结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三:观察反应的热效应这个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实验中使用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作为实验对象,并用温度计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
实验中,我们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观察并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温度上升。
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超全
![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a8bab90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5b.png)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与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与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与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与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与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76853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e.png)
(完整版)⼈教版⾼⼀化学必修⼀知识点超全总结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章从实验学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法可以⽤来分离和提纯⼏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从⽽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使溶液蒸发时、要⽤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由于局部温度过⾼,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加热,例如⽤结晶的⽅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法。
⽤蒸馏原理进⾏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防⽌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银球的位置应与⽀管底⼝下缘位于同⼀⽔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从下⼝进,从上⼝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物质的沸点,例如⽤分馏的⽅法进⾏⽯油的分馏。
①常见⽓体的检验②⼏种重要阳离⼦的检验(l)H+能使紫⾊⽯蕊试液或橙⾊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
(2)K+⽤焰⾊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焰呈浅紫⾊(通过钴玻⽚)。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成⽩⾊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味NH3⽓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成⽩⾊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最后变成红褐⾊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加⼊KSCN溶液,不显红⾊,加⼊少量新制的氯⽔后,⽴即显红⾊。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红⾊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成红褐⾊Fe(OH)3沉淀。
(9)Cu2+蓝⾊⽔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能与NaOH溶液反应,⽣成蓝⾊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的CuO沉淀。
最新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c4c213168884868662d64d.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例如分离NaCl和水的混合溶液。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7d16e8eee06eff9aef807d5.png)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4g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带浑浊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P6 实验1-2】SO42-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实验试剂:实验1-1得到的盐0.5g、蒸馏水、稀盐酸、氯化钡现象:若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若先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硫酸根。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32-、SO32-、Ag+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P7思考与交流】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 2 + Na 2SO 4 = BaSO 4↓+2NaCl MgCl 2氢氧化钠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CaCl 2碳酸钠CaCl2 + Na 2CO3 =CaCO 3↓ + 2NaCl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1、KNO 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 3除KNO 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8实验1-3】检验Cl -、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药品:自来水、稀硝酸、AgNO 3溶液、沸石(或碎瓷片)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 3溶液——检验Cl -的实验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2.在100mL 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只是分享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只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01b7fac81c758f5f71f6711.png)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 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P7思考与交流】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8实验1-3】检验Cl-、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检验Cl-的实验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2.在100mL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很全面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很全面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be82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c.png)
很全面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本章重点介绍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方法、离子检验及试剂选择、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设计、物质的量及单位XXX、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以及有关物质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的计算。
同时,还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实验中,安全第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如果出现意外事故,如创伤、烫伤、烧伤或眼睛化学灼伤,应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如用药棉或纱布清理伤口,涂药膏等。
使用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不慎沾到皮肤或衣物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并涂上相应的药剂。
在扑灭化学火灾时,要注意不同化学药品的扑灭方法,如不能用水扑救的药品,应使用其他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在蒸馏加热时,要注意冷凝效果,以防燃烧和爆炸的发生。
以上是本章的知识网络,通过研究本章内容,可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在处理固体与固体混合物时,可以根据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的特点使用加热法。
如果一种物质易溶,而另一种物质难溶,可以使用溶解过滤法。
如果两种物质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别较大,则可以使用重结晶法。
此外,还可以加入某种试剂去除杂质,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在处理固体与液体混合物时,如果固体不溶于液体,可以使用过滤法。
如果固体溶于液体,则可以使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在处理液体与液体混合物时,如果两种液体互不相溶,则可以使用分液法。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在一起,而且沸点差别较大,则可以使用蒸馏法。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在一起,而且沸点差别不大,则可以使用萃取法。
在处理气体与气体混合物时,一般使用洗气法,可以选择使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下表列出了几种常见的混合物及其分离和提纯方法。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知识整理-实验部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知识整理-实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3af6d2a79563c1ec5da7130.png)
梳理一化学实验安全一、实验室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处理方法浓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NaHCO3溶液或肥皂液液溴洒在皮肤上用酒精洗涤,然后用水冲洗水银洒在桌面上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再请医生处理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烫伤或烧伤先用水冲洗烫(烧)伤处,再涂上烫(烧)伤膏二、化学实验中的“六防”六防内容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采取的措施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 点燃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用CO、H2还原Fe2O3、CuO等先通入CO或H2,在装置尾部收集气体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确保空气已排尽,再对装置加热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在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浓硫酸与水的混合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防失火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制取有毒气体要有尾气处理且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的复杂装置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易溶于水的尾气用水溶液处理采用防倒吸装置或改变气体的溶解度防污染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有毒物质应进行尾气处理,如对CO气体进行点燃处理梳理二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常见的分离方法归纳对比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举例注意事项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铁架台(含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①要“一贴二低三靠”;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在过滤器中进行);③定量实验的过滤要“无损”。
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溶质和溶剂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从食盐水溶液中提取食盐晶体①加热蒸发时,蒸发皿中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以防液体受热或搅拌时溅出。
②加热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c54d5d202020740bf1e9b4f.png)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 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超细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
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
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 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
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
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