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应,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

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有位著名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

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哪个更为重要?”如果家长看到这个问题,当然会说学校教育重要,因为孩子好象更听老师的话。理由是如果家长给孩子布臵任

务,一般孩子都会说:“老师没布臵!”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相信很多有学生的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也是一个让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多一点,其实不然。表面看来孩子很是听从老师的话,只要老师布臵了任务,一般孩子都会想办法来完成。可是,从更深层次来讲,学生听老师的话只能体现在完成学校的知识类目标任务上,也就是说学生只能在知识任务目标上比较听从老师的教导。而在决定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和态度上,学生绝对不会按照老师的方式来解决的!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很多年,我们也在说老师要教书还要育人,可是每当升学考试的时候,育人的部分会有几分来作为考核项目呢?!又有多少学生会按照老师教给他的处世方法来实施行动?到头来学校教育仅仅是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技能,而学生的做人处世,完全取决于他赖以生长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对于决大多数处于尖端科学领域之外的普通人来讲,一个人在当今现社会能够取得相当的成功,好象真的与他所学的知识技能不成正比,也有好多怀揣高文凭、没有真本领、眼高手底的待业者,即便有些人在单位了也是在感叹工作根本就是属于专业不对口!干工作当然不能全凭理论水平,还得遵循家庭或宗族观念的传统和做法行事,一个人的做事原则和态度,更多来自于家庭和宗族意识,只有一部分会从书籍里获得,可几乎很少能从学校教育里习得!

当然,学校教育里的成功者,结合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创造能量,可是如果只是学校教育的成功者,不一定会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如今好多大学生犯罪就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优秀的社会人才的关键。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

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三、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有学者将此归纳为三点:

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

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