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原始记录生成表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前 后-前 h 后
2757 1498 1259
2057 938 1119
前
745
5433
-1
27.8
29.0
后-前
1
99
2
-1.2
-12.6
h
1402
1387
后
1241
5926
2
42
1081
1094
前
1241
6026
2
32.1
29.3
后-前
0
-100
0
2.8
-9.8
h
881
886
后
703
5490
0
43
526
519
前
703
539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5.5
36.7
后-前
0
100
0
-1.2
后
1202
5889
0
34
1015
1004
前
1202
5989
0
37.5
39.5
后-前
0
-100
0
-2.0
-7.3
h
1742
1761
后
1542
6330
-1
35
1344
1325
前
1543
6230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0230 后106 2478 7164
1
2109
测站数:5
Z9
BM72-2 TP7
2640 32.5
0507 前107 0369 27.7 后—前 2109
5155 2009
1 0
BM72-2高 程B:M807.28-427在5m
4.8
60.2
KH4161+74-310导右线房点屋
2516
1455 后106 2573 7361
⒅
K107为:4787
已知点高程为:
2403
1052 后106 2466 7254
-1
1343
Z8
TP6 BM72-2
2529 12.6
1195 前107 1123 14.3 后—前 1343
5811 1443
-1 0
BM72-1至 高差B:M87925-21mm
-1.7
26.9
视距282.6m
2315
2944
0300 前107 0233
11.3
13.5 后—前 2654
-2.2
24.8
∑⑼=93.9
-) ∑⑽=89.6
=4.3
∑[⑶ +-⑻)∑]= [⑹+
=
宁耀 复核: 忠
7675
-1
4919
1
2756
-2
∑⒂+⒃ =
2655
TP11高 程:94.924m ∑⒅=15419.5 2∑⒅=
总视距∑⑼+∑⑽=183.5 年 5 月 日期:2001 4 日
⒂
⒃
后-前 ⑾
⑿
⒀
⒁
K107=4.687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自动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
承建单位: 监理单位: 时间:2014年10月 上丝 后视 尺 下丝 测站编 序号 号 后 视 距 视距差d 1620 0894 ZD6 13 72.6 -0.8 2279 1561 GE314 14 71.8 -2.4 1620 0882 ZD7 15 73.8 0.6 1765 1013 ZD8 16 75.2 3.6 0986 0246 GE313 17 74 3.2 1665 1027 ZD9 18 63.8 -3.4 1669 1023 312B 19 64.6 -1.8 1697 0911 ZD10 20 78.6 0.2 1191 0409 GE312 21 78.2 -0.6 1690 0906 ZD11 22 78.4 0.8 1501 0733 311A 23 76.8 -2.2 1673 0969 ZD12 24 70.4 3 1863 1185 ZD13 25 67.8 -2.4 合同号: 天气: 上丝 前视 尺 下丝 前 视 距 ΣD 1636 0902 73.4 -0.5 2239 1497 74.2 -2.9 1836 1104 73.2 -2.3 1118 0402 71.6 1.3 1683 0975 70.8 4.5 1668 0996 67.2 1.1 1449 0785 66.4 -0.7 1417 0633 78.4 -0.5 1539 0751 78.8 -1.1 1254 0478 77.6 -0.3 1916 1126 79 -2.5 1470 0796 67.4 0.5 1303 0601 70.2 -1.9 成像: 方向及 尺号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后 A 前 B 后-前 后 B 前 A 后-前 标 尺 读 数 K+黑减红 黑 面 1257 1269 -0012 1920 1868 0052 1251 1470 -0219 1389 0759 0630 0616 1329 -0713 1346 1332 0014 1346 1117 0229 1304 1025 0279 0800 1145 -0345 1298 0866 0432 1117 1521 -0404 1321 1133 0188 1524 0952 0572 红 面 6044 5957 0087 6608 6656 -0048 6037 6158 -0121 6074 5545 0529 5405 6019 -0614 6034 6118 -0084 6132 5803 0329 5990 5811 0179 5588 5833 -0245 5984 5654 0330 5905 6209 -0304 6006 5919 0087 6313 5639 0674 0 -1 1 -0.0125 -1 -1 0 0.052 1 -1 2 -0.22 2 1 1 0.6295 -2 -3 1 -0.7135 -1 1 -2 0.015 1 1 0 0.229 1 1 0 0.279 -1 -1 0 -0.345 1 -1 2 0.431 -1 -1 0 -0.404 2 1 1 0.1875 -2 0 -2 0.573 后 B k=4.787 前 A k=4.687 高差中数 备 注 LHLJ-01 第 页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站编号
点号
后尺
上丝
前尺
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m)
K﹢黑﹣红
平均高差(m)
备注
下丝
下丝
后视距
前视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
d(m)
∑d(m)
1
后视K2
K为尺常数:
K1=4.787
K2=4.687
前视K1
高差
2
后视K1
前视K2
高差
后视K2
前视K1
高差
后视K1
前视K2
高差
后视K2
盘右
盘左
盘右
附表2:水平距离观测
目标
盘位
观测值
m
半测回平均值
m
一测回平均值mLeabharlann 备注2-1左
右
附表2:闭合导线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 ")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 ")
坐标方位角
(°' ")
距离(m)
增量计算值(m)
改正后增量(m)
坐标值(m)
备注
X
Y
前视K1
高差
后视K1
前视K2
高差
每页校核
水准测量高差配赋表
点号
测站数
观测高差/m
改正数
/mm
改正高差
/m
高程
/m
点号
备注
∑
检核
导线用表
附表1: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测站点
目标
盘位
度盘读数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4766 2775
-1 1
1.4
12.8
2894
0037 后106 2937 7624
0
2865.5
Z13
TP9 TP10
2979 8.5
0105 前107 0071 6.8 后—前 2866
4859 2765
-1 1
1.7
15.3
Z14
TP10 TP11
每页校核
计 算: 宁耀忠
2831
0165 后106 2887
2873 10.4
0128 前107 0094 7.0 后—前 2727
4882 2625
-1 2
BM72-3高 程BM:8742.0-032在m
3.4
17.4
K47+460左边
2718
0050 后106 2754 7541
0
2675.5
Z12
TP8 TP9
2789 7.1
0107 前107 0078 5.7 后—前 2676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自
测 至
年月日
天 气: 始:
成象: 时 分 终:
观测:
记录: 第 页共 页
测 站 编 号
测 点 编 号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视距 视距差d
前 下丝 尺 上丝 方向及
前视距 尺号
∑d
时
中丝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平均高差(m)
备 注
⑴
⑷
后
⑶
⑻
⑽
K为尺常数,如
⑵
⑸
前
⑹
⑺
⑼
K106=4.787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之南宫帮珍创作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
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
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丈量记录表格
日期:第组天气:
观测者:记录者:自时分始至时分结束。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二、仪器和工具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⒃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视距之差⑾=⑼-⑽∑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⒁=⑶+K-⑻黑面高差⒂=⑶-⑹红面高差⒃=⑻-⑺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每站读数结束(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⒃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四、注意事项(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
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地形测量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地面高程。
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方法。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测区范围和控制点位置,并且对控制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此外,还需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是否有足够的测量工具、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参与等。
二、基础数据记录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记录一些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日期、时间、天气情况、观测者姓名、仪器型号和编号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分析和处理非常重要。
三、起始点高程记录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先确定起始点高程,并将其作为基准高程。
起始点高程应该由至少两个独立观察者同时观察,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观察者应该记录自己的姓名和观察时间,并将其写入记录表格中。
四、中间控制点高程记录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在中间设置一些控制点,以便确定地面高程。
对于每个控制点,需要记录其编号、位置、高程和观测者姓名等信息。
观察者需要同时观察,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如果存在多组观测数据,则需要计算平均值并记录。
五、末端点高程记录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确定末端点的高程,并将其与起始点的高程进行比较。
如果存在差异,则需要重新检查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如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进行观测。
六、误差分析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这包括计算每个控制点的误差和整个测区的误差。
误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七、数据处理在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将所有数据整理成表格或电子表格,并计算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和整个区域的平均高程。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八、报告撰写在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后,需要撰写报告。
报告应该包括测区范围、控制点位置、观测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等信息。
四等水准测量正反算(双面尺法)
1
1
37.4 -0.2
37.6 -0.2
后-前
0.833
0.932
1
等级 三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 差(m)
DS1 100 3 DS3 75 DS3 100 四 5 DS3 100 五 大致相等 DS10 图根 ≤100 注:1.当成像显著清晰、稳定时,视线长度可按表中规定放长20%; 2.当进行三、四等水准观测,采用单面标尺变更仪器高度时,所测两高差之差,应与黑红面所测高 。 观测次数 水准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尺 DS1 往一次 因瓦 三 ≤50 往返各一次 DS3 往返各一次 双面 DS3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四 双面 ≤16 DS3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五 单面 DS10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图根 单面 ≤5 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等级 水准仪型号
次数 附合或环线 往一次 往Fra bibliotek各一次 往一次 往一次 往一次
。
前后视距 视线离地 基本分划、辅助分 累积差 面最低高 划(红黑面)读数 (m) 度(m) 差(mm) 1 6 0.3 2 3 10 0.2
备注 高差中数 距离 (Km)
(18)
入数据部分,其余自动计算, 定后视距离,最后输入黑面高 范要求)。
求。
。
正,后106前
100为单、双
等于红、黑面 15)+(16)]=2
2
7,(14)
-8=-1
后105 前106
0.8325 表7-14 基本分划、辅助分 划(红黑面)读数 差(mm)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