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三叹的写作手法意思
这就是真正的学校一咏三叹作文
这就是真正的学校一咏三叹作文
校园,像我们的家一样,它有像父母似的老师,也有像亲兄妹似的同学,校园,也像我们的乐园一样,它有我们下课时嬉戏玩耍的身影,有我们清脆的笑声,校园,它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欢乐海洋,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锦州市实验学校!
当你刚刚走进来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争鲜斗艳的花朵和碧绿色的小草,它们就好像是校园的一条迎宾毯,欢迎着入校的同学,紧接着,后边是一块巨大的灵壁石,它立在了水池的中间,被做成了喷泉,池里还生活着许多条小鱼,他们在里面嬉戏,玩耍,安家,瞧,它们多开心哪!
后面是三栋教学楼,从远看去,好气派,最中间的一栋,就是我们那栋教学楼了,我们班在最底层,里面一个大讲台和七十七套桌椅,那些桌椅都用了好几年了,可现在看起来它仍然是新的。
在左面的教学楼前,有一大片绿地,里面有花有草还有树,从上向下看,可美了!
右面是食堂和体育馆。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没有操场怎么行!所以在食堂的前面还有一个用假草坪和跑道拼成的小操场,供我们玩耍,嬉戏。
这就是我的校园,I Love it !。
一咏三叹,以读为本
一咏三叹,以读为本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讲求在读中悟,在读中品。
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去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
自从新课标出台后,老师渐渐讲得少了,学生渐渐读的多了。
如今,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不绝于耳,让人不由得欣慰:语文终于姓“语”了。
再看读的形式也由原先的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又衍生出了配动作读、想象画面读,看老师表情读等。
在众多的朗读指导形式中,我最欣赏的是“一咏三叹”。
“一咏三叹”原指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说白了就是指抓住重点语句反复读。
教师根据这种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引读,把学生带进文本,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思想,掌握表达方式等目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去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文中的重要语句语段,真正达到一咏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呢?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联系读,读懂关键词义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
“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多读可以帮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而,前后文联系着“一咏三叹”读,可以使词句意思理解得更深刻。
例如:《赵州桥》一文的重点句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经过一个“阅读—理解—对话”的过程,学生对这个创举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已经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也初步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但是,仅仅停留于此,我以为还远远不够。
这个创举是赵州桥得以坚固的根本,但是否真的可以使之坚固,这就要让历史来检验了。
也只有把这种设计放到历史地洪流中接受洗礼,才是真正的创举,才是真正的创举,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创举。
为此,我将课文开头的“一千四百多年”与第二段勾连起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反复涵咏再次朗读课文:“同学们,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这座桥建于隋朝,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这一千四百多年有多久呢?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过脚步,多少人事物在这一千四百多年里早已面目全非,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赵州桥那雄伟的身影。
一咏三叹 读中见"悟"--对王崧舟美读艺术的若干思考
师: 东方 发 白 , 夜 色 阑珊 , 他 拿 出 自己要 审阅 的最 后一 份文 鱼 、 画鱼 、 鱼“ 游” 人心 中的全过程 。从 “ 观鱼 ” , 到青年的心里话“ 鱼
获得 直觉体验 , 初看到课题 的纳闷也迎刃而解 , 为课文 的进一 步
一
师: 他画得很娴熟 , 你读得更是娴熟 , 一级棒 !( 朗读 ) 围观的人
越来越多 , 大家赞 叹着 、 议论着 ,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 自己——
生5 : ( 接读 )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 ( 朗读 )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 。他告诉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学画才一
、
想 象 里升 华 主 题
课例 交流
2 0 1 3年 1 月1 8日
一
.
咏 三 叹 读 中 见“ 悟
— —
对 王崧舟 美读艺术 的思考
文, 贺秀 丽
摘
要: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课堂教 学中, 特别善于抓住文章 的关键词语, 反复诵读 , 细心“ 涵咏” , 唤醒学生的语文 学习意识。 诵
读 时体验情感 , 咏 叹中得文意境 , 想象里升华主题 , 变化间重建 文本 , 对 比中“ 得他滋味” 。
师: 谁来读《 长相思》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 , 没有亲人 的絮 絮
儿 自由 自在地游来游去 , 真是赏心悦 目。 师: ( 朗读 ) 就在金鱼缸边 , 我认识 了一位举止特别 的青年 …… 说他“ 特别” , 因为他爱鱼到 了忘我的境界—— 金鱼在水里游动 , 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 师: ( 朗读 ) 一个 星期 天 , 我到玉泉 比平时晚 了一些 。突然 , 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 》
7、如此艰辛的追寻,我们似乎听到了主人公划船的喘气声,这是一幅有声有色
的画面,更是有温度的画面。请以“我从
句中,感受到了
感情。”
句式,说出你的感受。
①我从“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感受到了主人公炽热的情感;
②我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感受到主人公追寻的艰辛。
③我从“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感受到主人公奋力
音乐美 建筑美 含蓄美
5、思考这首诗中的三节诗有什么特点?
1.韵脚
苍、霜、方、长、央 萋、晞、湄、跻、坻 采、已、涘、右、沚
2.叠词
苍苍、萋萋、采采 还有“所谓伊人…”“溯
洄从之…”“溯游从之…”
3.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
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本诗在虚实结合方面运用恰当,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 起,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中实写蒹葭、小洲、河流等,而所谓“伊人” 则是虚写。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宛在”一 转,似乎“她”就在面前。显然,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而这一想象,这 一虚幻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用想象描 绘出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思慕渴求之情。
在水之涘。 涘:水边。
【译文】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完。我所怀念的心 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诗歌释义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右:向右迂曲。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顺流而下去追寻 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诗歌释义
学生齐读诗歌译文,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一咏三叹意思
一咏三叹意思“一咏三叹”,指一个句子有三次转折。
现也用来形容说话婉转或诗文含蓄,表达深长。
“一咏三叹”在诗词中,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当你读到某一个句子时,你不由自主地要重复它、咀嚼它,甚至会回想起这个句子。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比前两句和后两句,你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作者极大的情感变化:前两句从秋景写起,情调是豪壮的;第三句由秋景而联想到人事,引出了伤感悲哀之情。
一般来说,诗词开头几句很难写好。
从诗词创作角度来看,诗词开头的“难”主要是由以下四个原因造成的。
到了唐代,我国古典诗歌创作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尤其注重于意境的营造,语言清新自然、平易近人,更能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与思想感情,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并影响到了整个文学艺术创作。
“一咏三叹”这一词语也因此诞生了。
到了明清时期,“一咏三叹”一词却不再仅仅是用于诗词创作方面,而是已经发展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一咏三叹”的第一层意思是指一首诗或一首词,是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动。
“一咏三叹”的第二层意思是指那些把事物赞美得十分巧妙、有趣,使人百读不厌。
“一咏三叹”的第三层意思是指描述细致入微、逼真传神。
“一咏三叹”的意思是在写了一首诗或一首词后,仍让人感到新鲜,以至于读了一遍还想再读,又把意思加深一步,再读一遍。
因为诗文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免让人产生兴趣,于是有人一遍一遍地反复吟诵,这样一来,便有了“一咏三叹”。
“一咏三叹”一词最早见于陆游的诗词集《剑南诗稿》。
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篇,但他认为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他自己七十岁时写的《示儿》,诗词全文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咏三叹”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一咏三叹”出自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
“一咏三叹”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锦瑟》。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分析文本解读及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研网络备课校本培训
《立小言易作文》
《新主题阅读》《你读我诵》等15篇诗文
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
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
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
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使得牧场上的动 物情趣盎然。
拟人 (
)
草原一片(
)
2021/9/30
回扣中心读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牧场上一片碧草,上面有黑白两色花牛,他们在吃草,悠闲自得。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碧绿色的低地上有成群的骏马,他们膘肥体壮,是辽阔原野的主人。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在绿色的草地上,绵羊悠然自得,猪群不停地呼噜,小鸡、长毛山羊 安闲自在。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傍晚,有人驾驶船默默挤奶,船只行驶舒缓平稳……一片静谧,一幅 沉寂的静夜图。
2021/9/30
2021/9/30
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真正的 荷兰
碧绿草原牛成群 骏马飞驰任自由 羊闲猪乐鸡悠然 牲畜沉睡夜静寂
二、语言生动,富有情趣 拟人化的手法 动物们富有情趣的生活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2021/9/30
三、动静结合,一咏三叹
景致壮观,色彩明丽
四个 角度
口语交际 基础训练 习作指导
分享展示
第七单元整体安排
“一主”教材(基础课程) 《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金字塔》 《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
《金字塔》 我是小小讲解员 语文园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金字塔》
“两翼”教材(拓展课程) 《新主题阅读》:《蓝蓝的威尼斯》等6篇文章 《你读我诵》:《西班牙舞韵》等9篇诗文 《新主题阅读》:《蓝蓝的威尼斯》 《你读我诵》: 《威尼斯水城》 《新主题阅读》:《克拉克河谷怀旧》 《你读我诵》:《蓝色的多瑙河》 《新主题阅读》:《金字塔夜月》 《你读我诵》:《赞金字塔》
一咏三叹写独白_写作方法
一咏三叹写独白
一咏三叹写独白
老闫
老闫云:写文章,如果没有心理描写,就很难做到生动具体。
心理描写是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
今天讲的心理描写,特指那种“自
言自语”式的倾诉独白。
老闫点评:
这是一段叙事式的独白。
虽然只是小矛盾,但小张同学为了发泄心中的委屈,采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用“蛮横无理“,衬托”步步退让”,着意刻画了一个“受气包”的形象,以博读者同情;特别是结尾处“再痛,我忍着,再痛,也痛不过朋友之间的情谊啊!”一咏三叹,充分表达了满腔“悲愤”,让文章倍添锦绣!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我爱你中国》歌曲分析53555讲课讲稿
《我爱你中国》歌曲分析53555《我爱你中国》歌曲分析邓歌曲《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插曲,创作于1979年,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
尽管歌词质朴无华,却有动人心魄的激情,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每当唱起这首歌,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
从歌词上来分析:一:歌词采用我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一咏三叹,字句凝练。
其中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秧苗硕果、青松红梅、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清波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歌词由三部分构成。
一句“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引入全曲。
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坞,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这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
从曲式结构上来分析:曲式结构图:(数字为小节数)如图所示,这首曲子为单三部曲式,中间的部分共有三部分,音乐的第19小节到26小节为A部分,为呈示部,其中19小节到22小节为a,23小节到26为b。
27小节到34小节是B,是为中段,其间的27小节到30小节为c,31小节到34小节为d。
从35小节开始到42小节是再现部分。
接着是A、B、A’的整体反复接二房子到尾声。
从旋律发展手法上来分析:一:变化重复。
二:节奏重复。
一咏三叹的表达手法
"一咏三叹"是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它出现在中国汉代的辞赋之中。
此短语的出处来自《史记·贾生列传》。
贾生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他的辞赋常常以咏史叹世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感情,其作品中,咏史的段落一般是三叹,因此人们把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称之为"一咏三叹"。
在"一咏三叹"的创作手法中,"一咏"是指以一段描写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叙述(也就是"咏史"),作为整个文段的主题或者主干,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张。
而"三叹"则是指在"一咏"的基础上,穿插三段表现主观情感、抒发感慨的叹句(也就是"叹世")。
这种结构形式能使全文既有明确的主题,又富于情感色彩,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
例如,贾谊在《过秦论》中就运用了"一咏三叹"的写作技巧,先是咏述了秦国的历史,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三次叹世,表达了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深深痛惜以及对历史的深思。
需要注意的是,"一咏三叹"并非固定的写作模式,"一"和"三"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说法,表示咏史和叹世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手法,具体的咏史和叹世的次数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
一咏三叹的写作手法意思
一咏三叹的写作手法意思咏,叹,一句三句,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一咏三叹”的手法,被称为“夸张手法”,它可以帮助作者把人物、物品、事件进行形象化、丰富化、烘托化,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完美表现。
比如,明朝小说《水浒传》中关于宋江的描写:“宋江,号九百勇士,说话威猛,声音如雷,象征着勇气的阳刚之气,被尊称为英雄模范。
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唇红口红,光头满面,体态魁梧,当真是一代英雄横空出世的模样。
”这段描写既有咏之“说话威猛,声音如雷”、“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又有叹之“象征着勇气的阳刚之气”、“光头满面,体态魁梧”,整个描写充满着鲜活的生命气息,让人不禁赞叹!另一个著名的小说《西游记》中用到了一咏三叹的手法,比如描写唐僧:“唐僧叨叨,跋山涉水,衣衫褴褛,寻寻觅觅,与六耳猕猴和玉皇大帝一路拜佛,佛祖显灵让他成就佛事,最终西天取经。
”这段描写唐僧的“一咏三叹”,真实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唐僧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他的苦心经营,竟如此坚韧不拔的心态。
“一咏三叹”的手法不仅可以在小说中使用,也可以用在诗歌创作上。
比如《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酒。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酒入愁眠。
钗头凤,翠双,我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首诗用“咏”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少女的心情:“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酒”、“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酒入愁眠”、“我愿作鸳鸯,不羡仙”,用“叹”的语言进一步表现出少女内心愤怒,痛苦,失望之情,使诗歌充满令人激动的情愫。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咏三叹”的手法不仅可以用在文学创作中,也可以用在诗歌创作中。
它是一种夸张手法,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物品、事件,给文章增添生机,给读者带来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
但是,“一咏三叹”也有它的局限性,即使用这种手法的文章容易陷入枯燥乏味,也容易出现俗套的句式,所以作者在写作中应该注意减少重复的句式,增加句式的多样性,做到情节流畅有自然。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一咏三叹”的手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用得过多而不加变通,文章就会显得单调乏味。
夸张蓄势 一咏三叹——李白《蜀道难》笔法探析
2020.6·学术2020年6月语文教学通讯June,2020第1102卷第6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1102No.6刘洪峰(肥城市泰西中学,山东泰安271600)———李白《蜀道难》笔法探析夸张蓄势一咏三叹摘要:《蜀道难》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之作,气吞山河,惊天泣地,其艺术魅力历经千年而不衰,受到无数人的喜爱与赞颂。
通过分析诗人千变万化的写作笔法,深刻地感受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进而把握李白诗歌创作的总体特色。
关键词:李白《蜀道难》夸张虚写摹写复沓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20)06-0077-03DOI:10.13525/ki.bclt.202006027作者简介:刘洪峰(1971—),山东肥城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语文教师。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经典重读作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雄浑大气,率真自然。
他善于通过营造宏大的意境来折射自己的情感世界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因而后世读者读来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蜀道难》堪称李白诗歌的代表之作,其势气吞山河,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受到无数读者的赞誉。
纵观全诗,诗人对蜀道的描写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尤其是融贯全诗的浪漫主义情感及变幻莫测的笔法,更是令人称奇。
在描写自然景物、抒发自身情感时,诗人善于将不同的艺术手法融为一体,相互贯通,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与洒脱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相得益彰。
本文通过分析《蜀道难》的独特笔法,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情感和主旨。
一、以夸张蓄足气势李白是一位有着强烈个性意识的诗人,他非常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山水景物,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
在《蜀道难》中,诗人大量运用夸张手法来形容山峰之高、峭壁之险,极力营造惊心动魄的气氛,可谓绝妙至极。
如“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作者借“四万八千岁”来体现蜀道开辟之艰难,正因山高地险,人迹罕至,导致川蜀一带长期与世隔绝。
用一咏三叹的方法写作文
用一咏三叹的方法写作文一说起写作文,好多同学都觉得头疼,我以前也这样。
可后来呀,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写作方法,叫一咏三叹。
这一咏三叹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让文字变得有起有伏,有滋有味。
比如说,写春天的美景。
咱要是一上来就直接说“春天真美啊”,这多没劲!得像这样:“春天来了,风轻轻地吹着,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
”这是一咏。
然后呢,“瞧那河边的柳树,嫩绿的柳条随风飘舞,仿佛是春的使者在欢快地跳舞。
”这是二叹。
接着再来,“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小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在争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这就是三叹啦。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宠物的作文。
我家养了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狗,叫小白。
我就想用一咏三叹的方法来写它。
我先写:“小白是我生活中的小伙伴,它那一身雪白的毛,就像冬天里的雪花一样纯洁。
”这算是开头的咏。
接下来我就开始描述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圆溜溜的,黑得发亮,像两颗璀璨的黑宝石。
每当我看着它的眼睛,就仿佛能看到它对我的忠诚和喜爱。
”这一叹,把小白的眼睛写得生动极了。
然后我又写它的小爪子:“它的小爪子胖乎乎的,肉垫软软的,走在路上一蹦一跳的,那可爱的模样简直能把人的心都融化了。
”这是第二叹,让小白的形象更加鲜活了。
最后,我写道:“小白不仅是我的宠物,更是我的家人。
它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欢乐的时光,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快乐。
”这就是第三叹,把我对小白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当我把这篇作文交给老师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
没想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说我的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她好像真的看到了小白一样。
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用一咏三叹的方法写作文。
每次写的时候,我都会先想好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层一层地深入,一次一次地强调,让我的作文既有层次,又有感情。
就像写一次旅行,先写“这次旅行是我期待已久的梦想之旅”,这是咏。
一咏三叹话引读
一咏三叹话引读作者曾将王崧舟、周益民、王自文等几位名师的教学实录实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都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引读”。
正是这种引读,在把学生带进文本的同时,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课堂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
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师:一年过去了,读!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前两句写沦陷在金人手里的祖国河山的壮丽可爱;后两句写沦陷区百姓在敌人铁蹄下,倍遭践踏蹂躏的痛苦煎熬和对王师挥戈北上的殷殷苦盼。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仅14个字,但这14个字却饱含着沦陷区人民的血泪煎熬与殷殷苦盼,是数十年沧桑历史的高度浓缩。
如何解读?这不能靠讲解,也不能靠分析,只能靠读,在读中想象、体悟。
在读的处理上,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实行巧妙“切割”,将23739天用“1年”“5年”“1O年”“65年”分段再现。
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境入情地跟读。
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战火弥漫,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是沦陷区人民对敌人暴行和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周益民:灵魂深处的声声叩问(《逆风的蝶》教学片断)师:狂风蹂躏着他,撕打着他,吞噬着他,看着风中艰难飞行的蝴蝶,同学们,让我们来劝劝他吧。
诗中之诗《春江花月夜》的一唱三叹
诗中之诗《春江花月夜》的一唱三叹引导语:《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春江花月夜: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始创于陈后主。
滟滟:动荡闪光貌,这里指月光。
芳甸:春天的原野,郊外之地叫做甸。
霰:雪珠。
流霜:比喻空中月色朦胧流荡。
汀:水边沙地。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在今湖南济阳济水中。
这里泛指荒僻的水边之地。
扁舟:小船。
明月楼:代指明月照临的楼头的思妇。
玉户:门的美称。
捣衣砧:古人洗衣,置石板上,用棒槌棰击去污。
这石板叫捣衣砧。
捣,反复捶击。
鸿雁:古人说鸿雁能传送书信,事见《汉书•苏武传》。
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也就是书信不到之意。
鱼龙:这里是偏义复词,龙字无义。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以鱼书指书信, 这句意思同上句,水成文,也就是虚幻同水花之意。
闲潭:幽静的水边。
潭通浔。
下文“江潭”的“潭”同。
碣石:山名,在河北。
指北方。
潇湘:水名,潇水在湖南零陵入湘水,这一段湘水叫潇湘,指南方。
乘月:随着月色。
【鉴赏】这是一首著名的离情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
一咏三“叹”,其义自见
一咏三“叹”,其义自见发表时间:2018-03-30T16:03:20.5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作者:崔文忠[导读] 在教学中尝试引入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在一些古诗文作品阅读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叹词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巧用◆崔文忠浙江省温岭市第五中学317500摘要:古诗文作品,一方面囿于年代久远,对于网络时代的孩子们而言,更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言简意丰以及文人们着重追求写意出神,导致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作者复杂的心理、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情境,从而体会不到作品的高妙之处。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在一些古诗文作品阅读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叹词巧用古诗文教学品读古诗文作品,一方面囿于年代久远,作为语言材料的文言和今天的普通话及日常口语都有着不小的隔膜,对于网络时代的孩子们而言,更存在着不少理解上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言简意丰,加之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趋向侧重含蓄内敛,文人们着重追求写意出神,导致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作者复杂的心理、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情境,从而体会不到作品的高妙之处。
一、叹词引入诗文教学的具体做法为了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文中的意蕴,很多教师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比如一唱三叹、反复吟诵,比如小组合作、探究理解等等,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引入普通话中的感叹词,在一些作品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叹词入文,内涵渐显汉语本身就是极具张力的语言,常含不尽之意在言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文言文更是惜墨如金,在如此简洁的文本之中,作家的情感隐而不露,加上中国古代作家常常追求含蓄朦胧的意蕴之美,所以很多作品需要含英咀华,方知其中一二。
即使是随性而作的小品文之中,都常常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如果不花一番功夫下去,一般的学生是很难悟出其中内涵的;有时候即使费时颇多,也仍旧难解其中味。
疾徐顿挫,一唱三叹
疾徐顿挫,一唱三叹《伶官传序》是北宋一代文学宗师欧阳修为其历史著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论。
传述伶官之事,但序则针对后唐庄宗李存勖而发,言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却耽于逸乐,因宠幸伶官而迷乱政治,结果导致身死国灭,文章借史实引导人们鉴往知未,促人警醒。
苏洵曾评价欧阳修的文章是“纡徐委备,往复不折”(《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具有短文“尺水兴波”的本领。
《伶官传序》作为一篇精妙的史论,感慨淋漓,气盛神旺,藏锋敛锷,吞吐抑扬,确可反映出欧阳修的为文艺术方面的纯熟。
文章开头紧扣“盛衰”二字,拈出“人事”和“天命”两个方面,提出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尖锐命题;接下来围绕“盛衰”,扣住人事与天命,叙述史实,印证观点;然后又紧扣“盛衰”,以唐庄宗兴衰成败的正反两方面的生动事迹作对比,进一步阐明“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自然之理”;最后扣住兴亡,引出古训,推论出教训,深化了开头提出的观点。
在天命与人事的矛盾中,欧阳修强调人的努力与奋斗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殊为可贵。
由此也可见他的文章构思立意之高远。
但是《伶官传序》的真正魅力,还在于它在艺术上的高妙。
欧阳修以激情运用夹叙夹议之笔,叙事简明生动,说理深入浅出,文气感慨悲壮而酣畅淋漓,又自有其疾徐顿挫,一唱三叹之致。
《伶官传序》很短,但短短的文字,却处处洋溢着作者的褒贬抑扬。
后唐庄宗的盛与衰,成与败,信笔入文,“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姜夔《白石诗说》)。
作者成功运用层进、抑扬手法,使文章层层推进,高潮迭起,人物形象亦在前与后,成与败的艺术对比中,如浮雕般自然呈现,给人以造型飞动,立体感异常强烈的鲜明印象,更让读者体验到文学作品造型美的妙处。
古人以为:“抑扬尽致,俯仰雍容,逼肖龙门(指司马迁),此六一(欧阳修别号)公生平最得意之笔,学者当百读不厌也。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五)文章开头妙用虚词,“呜呼”一声,于强烈的感慨中提出盛衰之理的问题,虽为议论而情韵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