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防雷接地
风力发电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风力发电事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雷电灾害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能力,确保发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风力发电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提高风力发电机组防雷等级,降低雷击故障发生率;2. 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3. 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缩短停机时间。
三、施工范围1. 风力发电机组本体防雷;2. 风机塔筒及基础防雷;3. 风机平台及设备防雷;4. 风力发电场内其他设施防雷。
四、施工方法1. 风力发电机组本体防雷(1)在风力发电机组本体上安装避雷针,将雷电流引至地面;(2)在避雷针周围安装接地网,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3)对避雷针进行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2. 风机塔筒及基础防雷(1)在风机塔筒上安装避雷针,将雷电流引至地面;(2)在风机基础周围安装接地网,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3)对避雷针和接地网进行防腐处理。
3. 风机平台及设备防雷(1)在风机平台上安装避雷针,将雷电流引至地面;(2)在风机平台周围安装接地网,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3)对避雷针和接地网进行防腐处理。
4. 风力发电场内其他设施防雷(1)对风力发电场内其他设施(如电缆、变压器等)进行接地处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2)对风力发电场内其他设施进行防腐处理。
五、施工要求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防雷施工技能;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3.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4. 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质量;5. 施工完成后,进行防雷效果测试,确保防雷设施符合要求。
六、施工进度1. 施工前期准备:5天;2. 风力发电机组本体防雷施工:10天;3. 风机塔筒及基础防雷施工:15天;4. 风机平台及设备防雷施工:10天;5. 风力发电场内其他设施防雷施工:5天;6. 施工验收及测试:5天。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对于风力机而言,直 接雷击保护主要是针 对叶片、机舱、塔架 防雷,而间接雷击保 护主要是指过电压保 护和等电位连接。
电气系统防雷则主要 是间接雷击保护。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外部直击雷的保护设计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 可以将多台风电机组的接地网进行互连,这样就可以 通 过延伸机组的接地网可进一步降低接地电阻,使雷电流迅 速流散入大地而不产生危险的过电压。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的接地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ina-dianli)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电力工程技术(china-
dianli)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防雷保护的必要性
风力机组在自然环境下,不可避免受到自然环境 的危害,其中,雷击是自然界中对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运行危害最大的一种危害,一旦发生雷击, 雷电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 坏、发电机绝缘击穿、控制元件烧毁等后果,严 重可能造成风机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同时,雷击也会对检修维护人员造成巨大威胁。
研究表明,物体被雷电击中时,雷电流总是会选择传导 性最好的路径。故针对雷电的这一破坏特性,可以在被 击设备内部构造出一个低阻抗的对地导电通路,这样就 可以使设备免遭雷击破坏。这一原理是整个叶片防雷措 施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风力发电机的防雷系统中。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标准《风电发电系统——第24 部分:防雷保护》(IEC TR 61400—24)的要求,一般 情况下,是在叶片叶尖部位安装一个金属接闪器,用铜 质电缆导线把叶尖接闪器和轮毂的防雷引下线可靠接地。
风电场的防雷和接地

风电场电气系统
2
§1.2 雷电的危害
防雷与接地
直击雷:雷云放电时,雷电流可达几百千安。通过被雷击物 体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燃烧。
感应雷:雷电感应是雷电的第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电 磁效应和静电效应作用。
❖ 电气设备的接地:通常情况下是指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 般为金属外壳或底座)。
❖ 非电气设备的导体接地:如风管、输油管及建筑物的金属 构件经金属接地线与接地电极相连接。
风电场电气系统
6
§2.1 接地基本概念
防雷与接地
Uk
❖ 接地电阻:即接地装置对 地电压与入地电流之比。
它包括接地线、接地体的
电阻以及接地体与土壤间
属体,如输油金属管道等,称为防电蚀接地。牺牲阳极保 护阴极的称为阴极保护。
风电场电气系统
15
防雷与接地
§2.3 接地的一般要求
§2.3.1 接地网设计基本要求
❖ 1)电气设备及设施宜接地或接中性线,并做到因地制宜,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 2)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 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 要求。
➢ 电力设备传动装置。 ➢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 配电、控制保护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 ➢ 屋内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
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窗。 ➢ 交、直流电力电缆桥架、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缆的
屏蔽铠装外皮、穿线的钢管等。 ➢ 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 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非直接接地系统架空
风电机组的防雷与接地

瞬态 脉 冲磁 场 所产 生 的雷 电 电流 的路径 通 过 , 将 被
2 雷 电 的危 害
2 . 1 直 接性 危害
设 置 的 范 围 内引 起 的 导 体 回路 的 瞬态 超 过 额 定 电
压 和额 定 电流 。 并 导 致 与 回路 相连 的用 电设 备 和设
国避 箭
风 电机组 的防雷与接 地
王春 雷
( 中航 惠德 风 电工程 有 限公 司, 河北 保 定 0 7 1 0 5 1 )
摘
要: 随 着风 电机 组单机 容 量 的不 断增 大, 遭 雷 击成 为 日益 严重 的 问题 。 风 力发 电机 组 的能 否确保
使用安全 、 操作可靠, 都 离不开防雷保护以及接地设置。采用有效的防雷措施是可以避免由雷电造
件 以及 电源分 配设 备机 箱 ,当这 些设 备 发生 下行 先 导放 电时 , 所 有设 施 外 部会 产 生大 正 电荷 ’ 夕 壳 接 地
点 电压 潜 在 上升 . 如果 发 生 在 高 电压 、 局部 放 电 , 就
外。 雷击 电流 的通道 , 可能会 出现在三分线外 的命
化合 物 造 成 了极 大 的损 害 。转 移 电荷 , 对 象 被 闪 电 击中 , 大 部分 的电荷 转 移发 生 在持 续 时 间较 长 和 幅 度 相对 较 低 的雷 电电流 的过程 中 , 电流 的持 续 时 间
流波形与雷电参数密切相关 。常见 的故 障机 制如
下: 当 雷 电 电 流 流过 被 击 物 时 , 雷 击放 电 释放 的 能
一
2 9 —
第1 8 卷 第6 期 2 0 1 5 年6 月
鼋涤艘般 周
P 0W ER S UP P L Y T E CHN0L 0GI E S AND AP P U CA T I ONS
风力电力站的接地和防雷解决方案

风力电力站的接地和防雷解决方案
风力电力站的接地和防雷问题解决
风机口及其输电设备的接地和防雷接地的要求:
风力电站的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应该区分但又必须共用接地系统。
区分在于入地点之间的区分和选择。
共用接地在于地下部分的巧接和系统之间泄流与保护的功用关系
风力电站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地网,其接地地阻为1欧姆以下。
地网布置适用双环行射线状,其外环与内环应间距应为内环到风机口的4倍。
其内环应根据风机口基础的深度确定,应大于基础深度的8-10倍,一般不低于12米。
外围射线布置根据土壤确定,不应低于4条,其长度为风机口到外环的2倍。
地网材料的要求:
水平接地体:5*50以上热镀锌扁钢或4*40以上铜条
垂直接地体:6*63以上热镀锌角钢或5*50以上铜包钢材料
为保证风力电站接地的长久效果,接地材料不适合采用降阻新型材料。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接地的探讨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接地的探讨摘要: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机组被建设起来,但是由于其高耸的塔身和叶片,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给设备带来损坏和安全隐患。
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接地问题备受关注。
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风电机组的雷电危害,然后综合分析其防雷接地措施。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接地;措施引言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接地是指在雷电天气下,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布置接地装置,将雷电能量释放到地面,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一、风电机组的雷电危害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雷击,从而产生雷电危害。
首先当雷电直接击中风电机组时,可能会损坏机组的设备或者导致机组停机。
同时,由于风电机组往往建造在山顶等高地区,所以直接雷击还可能导致山火等附带危害。
其次当雷电在附近地区击中时,会产生电磁场,从而感应出电流来。
这些电流可能会对风电机组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此外当雷电击中地面时,会产生接地电流。
如果接地电流通过风电机组的接地系统流过去,可能会导致接地系统受损或者引发火灾等危险。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风电机组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针、接地系统等。
同时,在风电机组的设计和建造中,也需要考虑雷电危害因素,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潜在的危害。
二、风电机组的防雷接地措施(一)叶片防雷风电机组的叶片是一个主要的防雷目标,因为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叶片处于高处,容易受到雷击。
因此,为了保护叶片,需要采取一些防雷接地措施。
首先在叶片上安装一根或多根雷电接地线,将叶片与地面接地,以减少雷击对叶片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在叶片上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地将雷电引到避雷针上,从而保护叶片不受雷击。
此外可以在叶片表面涂上一层防雷涂层,可以减少雷击对叶片的影响,从而保护叶片。
与此同时可以在叶片表面安装一层接地网格,将叶片与地面连接起来,以减少雷击对叶片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叶片防雷措施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确保叶片防雷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保障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风力发电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风力发电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在风力发电场建设过程中,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高度和立体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雷击是一个常见问题。
为了保护风力发电机组和相关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需采取合适的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风力发电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以确保风力发电场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接地设计、接地电阻测试、施工要点等。
2. 接地材料选择接地材料的选择是防雷接地施工的基础,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常用的接地材料包括铜、镀锌铁、铝等。
在风力发电场的防雷接地中,一般选择铜作为接地材料,因为铜具有导电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强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3. 接地设计风力发电场的防雷接地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设备排布、雷电活动频率等。
首先,需要确认接地点的选取。
接地点应选择在地势最低的位置,以确保雷电击中后电流能顺利通过地下传导,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其次,需要合理布置接地装置。
根据设备排布和雷电活动频率,合理安排接地装置,使其能够覆盖整个风力发电场,并确保有效接地。
最后,需要合理规划接地导线的走向和长度。
接地导线应尽量短,减少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同时,接地导线的走向也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电缆和设备产生干扰。
4. 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进行定期测试和检查。
常用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包括三线法和四线法。
其中,三线法适用于小型接地,四线法适用于大型接地。
测试结果可以通过比较测试前后的接地电阻值,来评估接地的有效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确保接地导线与测试仪器的连接良好,并排除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后续参考和对比。
5. 施工要点在风力发电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风险评估,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风力发电场是当今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发电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防雷问题。
本文将介绍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以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设计1. 风力发电场的特点风力发电场分布广泛且高度暴露,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因此,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设计必须考虑到风力发电场的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因素。
2. 地面接地设计地面接地是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关键部分。
在设计中应考虑地下土壤的电阻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等因素,以确保接地系统具有足够的导电性能。
3. 避雷针设计风力发电场通常需要安装避雷针,以吸引雷电击中。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风力发电场的高度和外形,合理确定避雷针的位置和数量。
4. 绝缘设计在设计防雷接地方案时,还需考虑到设备的绝缘设计。
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三、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实践1. 施工材料的选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高质量的导电材料,包括铜材、铝材等,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
2. 施工操作规范施工操作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3. 施工现场管理在风力发电场的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隐患。
4. 施工后的测试与维护在防雷接地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验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保养接地系统,确保其长期有效。
四、结论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是保障发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选择优质的材料,规范的施工操作和有效的维护,可以提高风力发电场的抗雷能力,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不断提高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效果,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风电场防止风电机组雷击事故措施

风电场防止风电机组雷击事故措施风电场是利用风能发电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其高处位置和金属结构等特点,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雷击风电机组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发电停止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雷电监测系统:在风电场周围建立雷电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雷暴活动情况,以提前预警风电机组和人员,确保安全转避。
2.超高大风避雷装置:安装超高大风避雷装置,可大大降低风电机组被雷击的概率。
该装置采用棒状闪络绳、金属网和接地装置等,构成一个良好的避雷网,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
3.接地系统的建设:准确设计和建设风电机组的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低于一定标准。
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以保护风电机组设备免受雷击。
4.避雷针/避雷网:在风电机组的周围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以降低雷击的可能性。
避雷针通过尖端放电,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避免了对风电机组的伤害。
5.避雷防护盖:对风电机组的机舱部分安装避雷防护盖,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避雷防护盖能够吸引和引导雷电分散,避免雷电直接击中敏感部位。
6.防止静电聚集:有效地排除风电机组上的静电,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在机组上加装静电释放装置等方法来实现。
静电释放装置能够及时将静电释放到大气中,减少风电机组周围的电场变化。
7.高压装置的防护: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等高压装置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可以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保护高压装置免受雷击。
8.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风电场的防雷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避雷装置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其良好工作状态。
9.停电保护: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天气条件下,可以考虑临时停电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及时关闭风电机组,减少雷击风险。
总之,为了防止风电机组的雷击事故,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安装避雷装置和避雷网、做好接地系统、保护静电聚集、维护和检测等。
风电工程防雷接地设计实例

风电工程防雷接地设计实例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风电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在风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雷击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风电工程的防雷接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以一个风电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其防雷接地设计。
该风电工程项目位于山区,占地面积较大,可容纳多个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项目设计总功率为120MW,每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为2MW。
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设备特性,设计需满足以下防雷接地设计要求:1.保证风电工程各个设备的安全运行,抵御雷击对设备的直接打击和感应效应;2.确保风电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3.减少雷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火灾和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
基于以上要求,该项目的防雷接地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主要设备的防雷接地方案:风力发电机组、变电站等重要设备需要一套独立的防雷接地系统。
采用垂直接地和水平接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设备能够迅速将雷击电流导入地下,并有效地分散雷击能量。
同时,在设备周围布置防雷地网,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接地效果。
2.设计风电机组的防雷接地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通常由塔身和发电机组成。
塔身可以起到防雷作用,因为其高度可提供更好的侵入角度,缓冲雷电对风机的直接影响。
发电机组内部需要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雷电电流能够迅速地流入地下。
3.设计变电站的防雷接地系统:变电站是风力发电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和标准,确保变电站内部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规定值。
同时,设计接地涉及的体形和电位等指标,以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4.布置雷击预警系统:在风电工程项目周边布置雷击预警系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并通过声音警报和移动设备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这样可以在雷电活动开始前更早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5.定期检验和维护:风电工程的防雷接地系统需要定期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地防止雷击。
风机防雷接地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为确保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防止雷击事故发生,特进行风机防雷接地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防雷接地系统概述(1)风机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体、接地线、接地引下线、避雷针等组成。
(2)接地体应选用镀锌扁钢、角钢、圆钢等材料,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接地线应选用多股绞合铜线,连接应牢固可靠。
(4)避雷针应安装在风机塔架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防雷接地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接地体、接地线、避雷针等位置。
(2)接地体应埋设于地下,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接地线应沿风机塔架敷设,与接地体连接牢固。
(4)避雷针应安装在风机塔架上,确保其高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防雷接地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接地体、接地线、避雷针等设备。
(4)施工完成后,应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防雷接地运行维护(1)定期检查接地体、接地线、避雷针等设备,确保其完好。
(2)发现接地体、接地线、避雷针等设备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雷雨季节,应加强防雷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1)风机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相关人员。
(2)监理、检验、验收等相关人员。
四、交底时间(1)风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前。
(2)风机防雷接地系统验收合格后。
五、交底方式(1)现场讲解。
(2)发放防雷接地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六、附件(1)风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图纸。
(2)风机防雷接地系统技术规范。
(3)风机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运行、维护等相关资料。
请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确保风机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运行。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参考文档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的接地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的接地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的接地
风机的接地电阻 :为了将雷电流流散入大地而不 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风机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 应小于 4Ω,在土壤电阻率很大的地方可放宽到 10Ω。
? 电气系统防雷则主要是间接雷 击保护。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外部直击雷的保护设计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叶片的防雷保护
叶片防雷
叶片防雷重要性
位置最高是雷电袭击的首要目标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昂贵的部件
雷击造成叶片损坏
雷电击中叶尖后释放大量能量,雷电 流使叶尖结构内部温度急骤升高,造 成叶尖结构爆裂破坏甚至开裂;
? TT系统,前一个T:系统接地是直接接大地;后一个T: 用电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是经PE线接单独的接地板直 接接大地,与电源中的N线线路和系统接地点毫无关连。
风力发电机的防雷与接地
风机的接地
? 风机接地系统应包括一个围绕风机基础的环状导体,此环 状导体埋设在距风机基础一米远的地面下一米处,采用 50mm2铜导体或直径更大些的铜导体;每隔一定距离打入 地下镀铜接地棒,作为铜导电环的补充;铜导电环连接到 塔架2个相反位置,地面的控制器连接到连接点之一。有 的设计在铜环导体与塔基中间加上两个环导体,使跨步电 压更加改善。如果风机放置在接地电阻率高的区域,要延 伸接地网以保证接地电阻达到规范要求。若测得接地网电 阻值大于要求的值,则必须采取降阻措施,直至达到标准 要求。
雷击造成的巨大声波,对叶片结构造 成冲击破坏
风电防雷检测实施方案

风电防雷检测实施方案风电场区是一个开阔的空间,通常位于山地或海滩,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因此,风电场区的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风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对风电设备进行定期的防雷检测。
本文将介绍风电防雷检测的实施方案。
1. 风电防雷检测的重要性。
风电场区的设备通常都是高耸在空中的,一旦遭受雷击,将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风电防雷检测是确保风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2. 风电防雷检测的内容。
风电防雷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风电设备的避雷装置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其完好无损;(2)对风电设备周围的大气放电引起的雷电场进行测试,评估风电设备所处环境的雷电危险性;(3)对风电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确保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风电防雷检测的实施方案。
(1)定期巡检风电设备的避雷装置,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2)利用雷电探测仪器对风电场区进行雷电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风电设备的防雷等级;(3)定期对风电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测量,确保其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4. 风电防雷检测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风电防雷检测时,必须由专业的防雷检测人员进行操作;(2)在风电防雷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3)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风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5. 风电防雷检测的意义。
风电防雷检测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风电设备遭受雷击的风险,保障风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风电场区的安全生产。
总之,风电防雷检测是风电场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雷检测实施方案,才能确保风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风电防雷接地

风电防雷接地1 风机的防雷特点电闪雷鸣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机叶片爆裂、电气绝缘击穿、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烧毁……1.1 一般雷击率在年均10雷电日地区,建筑物高度h与一般雷击率n的关系见表1。
1.2 环境风力发电特点是:风机分散安置在旷野,大型风机叶片高点(轮毂高度加风轮半径)达60~70 m,易受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绝缘低(发电机电压690 V、大量使用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
因此,就防雷来说,其环境远比常规发电机组的环境恶劣。
1.3 严重性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场的贵重设备,价格占风电工程投资60%以上。
若其遭受雷击(特别是叶片和发电机贵重部件遭受雷击),除了损失修复期间应该发电所得之外,还要负担受损部件的拆装和更新的巨大费用。
丹麦LM公司资料介绍:1994年,害损坏超过6%,修理费用估计至少1 500万克朗(当年丹麦装机540 MW,平均2.8万克朗/MW) 。
按LM公司估计,世界每年有1%~2%的转轮叶片受到雷电袭击。
叶片受雷击的损坏中,多数在叶尖是容易被修补的,但少数情况则要更换整个叶片。
雷击风机常常引起机电系统的过电压,造成风机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的烧毁、发电机击穿、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
所以,雷害是威胁风机安全经济运行的严重问题。
2 叶片防雷研究雷击造成叶片损坏的机理是:雷电释放巨大能量,使叶片结构温度急剧升高,分解气体高温膨胀,压力上升造成爆裂破坏。
美国瞬变特性研究院用人工电晕发生器,在全复合材料的叶片做雷击试验,高电压、长电弧冲击(3.5 MV,20 kA)加在无防雷设置的叶片上,结论是叶片必须加装防雷装置。
TACKE公司设计了玻璃钢防雷叶片(图1),叶片顶端铆装一个不锈钢叶尖,用铜丝网贴在叶片两面,将叶尖与叶根连为一导电体。
铜丝网一方面可将叶尖的雷电引导至大地,也防止雷击叶片主体。
丹麦LM公司于1994年获得叶片防雷的科研项目,由丹麦能源部资助,包括丹麦研究院雷电专家、风机生产厂、工业保险业、风电场和商业组织在内,目的在于调查研究雷电导致叶片损害,开发安全耐用的防雷叶片。
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风力发电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形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随着风电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雷电对风力发电场的危害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风力发电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建立合理有效的防雷接地施工方案势在必行。
二、施工目标本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供合理的防雷接地方式,有效阻止雷电对风力发电设备的损害。
2. 保护风力发电场的工作人员免受雷击伤害。
3. 确保风力发电场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损坏和停工维修时间。
三、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根据风力发电场的特点和雷电防护的原则,本方案提出以下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 防雷接地设施选址防雷接地设施选址需满足以下条件:- 避免设施受到周边建筑物和树木的阻挡,确保接地设施能够充分暴露于空气中。
- 选址处地质条件应稳定,避免存在湿地、泥泞等不利于接地效果的地方。
2. 接地棍的设计与安装接地棍是防雷接地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安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接地棍的材料应选用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铜材,确保接地效果稳定可靠。
- 接地棍的长度应根据设计需求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通常要求接地棍埋入地下至少2米以上,并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与风力发电场设备连接。
- 接地棍的安装位置要靠近主要设备,同时考虑布置合理性和施工便捷性。
3. 接地线的布设接地线的布设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接地线选用耐候、耐腐蚀的铜材料,尽量减少导电电阻,确保接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接地线的长度应尽量缩短,减少电阻的影响。
同时,要避免接地线与其他电线、电缆等设备发生干扰。
- 接地线的规划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合理划定接地范围。
4. 检测和维护防雷接地设施的检测和维护是保证施工方案有效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防雷接地设施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如发现接地设施损坏或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 对防雷接地设施进行维护,及时清理接地设施周围的杂物和堆积物,保持设施表面的导电性能。
山地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山地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探讨在山地等高原地区,气象条件比较复杂,风力较大,因此风力发电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然而,由于山地的地形变化复杂,地貌错综复杂,加之雷电活动频繁,使得山地风力发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威胁。
因此,在山地地区使用风力发电机时,必须采取科学的防雷措施,保障其正常工作及安全运行。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山地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进行探讨。
一、防雷接地原理风力发电机在运作过程中,由于接收的风能较大,因此会积累很高的电荷,导致电位的差异,从而引起雷击。
因此,风力发电机的防雷接地必不可少。
防雷接地就是要通过将发电机与地球之间的电阻尽可能地减小来保护设备不被雷击。
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低阻值的电气连接,将设备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降到最低,使得电荷能够顺利地流入地面,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1. 接地系统合理的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基础。
山地风力发电机应该采用高质量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塔、接地线、接地网、地毯等。
接地塔应该坚实可靠,通过大面积接地效应将接地电势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时要保证地埋深度足够,建设良好的接地板。
2. 金属避雷带金属避雷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雷措施,也是山地风力发电机的常用防雷措施之一。
金属避雷带应该与风力发电机的任何金属部件保持良好的连接,包括发电机本身、传动系统以及塔身。
通过避雷带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流,减少雷电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3. 避雷针避雷针也是一种常用的防雷设备,其可以为风力发电机提供额外的保护。
避雷针应该采用塔顶式,可以将避雷针设置在发电机和电缆管道的顶部,起到避免雷电击中设备的效果。
4. 地电阻测量地电阻测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检测接地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这可以通过测量地电阻和接地电位差来完成,确定防雷接地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5. 整体接地整体接地是一种较为先进灵活的防雷接地技术,它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接地电阻,提高整个系统的防雷性能,避免单点接地的难度和局限性。
山地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山地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探讨了解接地原理对于理解防雷接地技术至关重要。
接地原理是建立在电场理论的基础上的,根据电场分布情况,合理地设计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雷击过电流迅速引入地下,减小雷击对风力发电机设备的影响。
常见的接地方式包括水平接地、垂直接地和等效接地等。
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水平接地方式的接地电阻较大,不利于雷击过电流的快速引入地下。
垂直接地方式在山地地区较为适用。
垂直接地主要是通过埋设大地钢管等导体,将发电机设备的金属结构与大地形成导通通路,实现电流的顺利引入地下。
在实际工程中,还可以采用不同层次的接地方式进行组合,以提高接地效果。
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防雷接地工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和抗腐蚀性的材料作为接地体。
常用的接地材料包括铜、镍、铝等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引导雷击过电流。
还可以采用导电混凝土等材料作为接地体,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接地效果。
对于山地地区的风力发电机来说,还需要考虑周围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由于山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接地工程可能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通过改变接地方式或者采取增加接地钢管长度等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接地效果。
施工条件也需要充分考虑,包括地形复杂度、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确保接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山地风力发电机的防雷接地技术是确保风力发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计接地系统,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材料,并充分考虑周围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击风险,保护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每个实际项目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防雷接地1 风机的防雷特点电闪雷鸣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机叶片爆裂、电气绝缘击穿、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烧毁……1.1 一般雷击率在年均10雷电日地区,建筑物高度h与一般雷击率n的关系见表1。
1.2 环境风力发电特点是:风机分散安置在旷野,大型风机叶片高点(轮毂高度加风轮半径)达60~70 m,易受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绝缘低(发电机电压690 V、大量使用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
因此,就防雷来说,其环境远比常规发电机组的环境恶劣。
1.3 严重性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场的贵重设备,价格占风电工程投资60%以上。
若其遭受雷击(特别是叶片和发电机贵重部件遭受雷击),除了损失修复期间应该发电所得之外,还要负担受损部件的拆装和更新的巨大费用。
丹麦LM公司资料介绍:1994年,害损坏超过6%,修理费用估计至少1 500万克朗(当年丹麦装机540 MW,平均2.8万克朗/MW) 。
按LM公司估计,世界每年有1%~2%的转轮叶片受到雷电袭击。
叶片受雷击的损坏中,多数在叶尖是容易被修补的,但少数情况则要更换整个叶片。
雷击风机常常引起机电系统的过电压,造成风机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的烧毁、发电机击穿、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
所以,雷害是威胁风机安全经济运行的严重问题。
2 叶片防雷研究雷击造成叶片损坏的机理是:雷电释放巨大能量,使叶片结构温度急剧升高,分解气体高温膨胀,压力上升造成爆裂破坏。
美国瞬变特性研究院用人工电晕发生器,在全复合材料的叶片做雷击试验,高电压、长电弧冲击(3.5 MV,20 kA)加在无防雷设置的叶片上,结论是叶片必须加装防雷装置。
TACKE公司设计了玻璃钢防雷叶片(图1),叶片顶端铆装一个不锈钢叶尖,用铜丝网贴在叶片两面,将叶尖与叶根连为一导电体。
铜丝网一方面可将叶尖的雷电引导至大地,也防止雷击叶片主体。
丹麦LM公司于1994年获得叶片防雷的科研项目,由丹麦能源部资助,包括丹麦研究院雷电专家、风机生产厂、工业保险业、风电场和商业组织在内,目的在于调查研究雷电导致叶片损害,开发安全耐用的防雷叶片。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仿真测试,电压达1.6 MV,电流到200 kA,进行雷电冲击,验证叶片结构能力和雷电安全性。
研究表明:不管叶片是用木头或玻璃纤维制成,或是叶片包导电体,雷电导致损害的范围取决于叶片的形式。
叶片全绝缘并不减少被雷击的危险,而且会增加损害的次数。
研究还表明:多数情况下被雷击的区域在叶尖背面(或称吸力面)。
在研究的基础上,LM叶片防雷性能得到了发展,在叶尖装有接闪器(图2)捕捉雷电,再通过叶片内腔导引线使雷电导入大地,约束雷电,保护叶片,设计简单和耐用。
如果接闪器或传导系统附件需要更换,只是机械性的改换。
3 雷害资料数据3.1 我国个别案例1995年8月,浙江苍南风电场1台FD16型55 k W风机受雷击,从叶尖到叶根开裂损坏报废。
我国各风场的雷害,没有统计资料。
3.2 丹麦和德国统计的雷击数据3.2.1 风机雷击率丹麦1200台、德国1400台风机遭雷击数据见表2。
德国雷击率比丹麦高出1倍。
除了地点不同,收集时间短(一般认为需要15 a),或许有德国的风机平均总高度44.3 m比丹麦的35.5 m高等因素。
3.2.2 雷击地区分布德国1992~1995年雷击地区分布数据见表3。
3.2.3 受雷击损坏部位德国和丹麦风机受雷击损坏部位数据见表4。
3.2.4 影响利用率德国和丹麦因风机受雷击损坏造成损失的天数见表5。
3.2.5 影响发电量因风机受雷击损坏不同部位所影响的发电量(丹麦)见表6。
3.2.6 修理费用用在修复受雷击损坏的风机上的费用(德国)见表7。
3.2.7 德国资料记录雷击停机后可再次顺利启动的大约占10.5%,说明防雷保护的作用。
3.2.8 统计资料分析通过上述统计资料分析,可以认为:a)德国、丹麦统计数据说明风机遭雷击概率高,估计我国多雷地区会更严重;b)安装在高山的风机,比在低地和海边更容易受雷击;c)控制系统损坏率最高,是雷害薄弱环节,电气系统和发电机损坏概率也不低,说明雷电造成的过电压必须引起重视;d)叶片损坏造成损失电量最多、修理费用最大;e)德国记录雷击停机后有大约10.5%可再次顺利启动,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4 防雷标准及地电阻要求现代的雷电保护,可分为外部雷电保护和内部的雷电保护两部分。
按照IEC1024-1标准,以雷电5个重要参数,确定保护水平分I~IV级(表8)。
如今,风机叶片(如LM叶片)的防雷,是按照IEC1024-1的Ⅰ级保护水平设计,并通过有关型式试验,所以,叶片避免直击雷的破坏大有改善。
当外部直击雷打到叶片,将雷电引导入大地也不难。
但是,风力发电机组在离地40~50 m机舱内的设备,和地面控制框设备都与雷电引下系统有某种相连,雷电流引起过电压,造成这些设备的损坏是面广而棘手的问题。
雷电流引起过电压,取决引下系统和接地网。
目前,国际风机厂家对地电阻值的要求(表9)很不一样:丹麦(Vestas、Micon)允许较大;美国(Zond)西班牙(Made)次之;德国(Nordex、Jacobs)要求地电阻值最小。
我国尚没有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和过电压保护(包括地电阻值)的行业标准,这是风机国产化和风电场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
5 防雷和过电压保护设计5.1 外部直击雷的保护设计5.1.1 叶片如上所述,包含接闪器和敷设在叶片内腔连接到叶片根部的导引线,叶片的铝质根部连接到轮毂、引至机舱主机架、一直引入大地。
叶片防雷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避免雷电直击叶片本体,而导致叶片本身发热膨胀、迸裂损害。
5.1.2 机舱机舱主机架除了与叶片相连,还连接机舱顶上避雷棒,见图3。
避雷棒用作保护风速计和风标免受雷击。
主机架再连接到塔架和基础的接地网。
5.1.3 塔架及引下线专设的引下线连接机舱和塔架,减轻电压降,跨越偏航环,机舱和偏航刹车盘通过接地线连接,因此,雷击时将不受到伤害,通过引下线将雷电顺利地引入大地。
5.1.4 接地网接地网设在混凝土基础的周围,见图4。
接地网包括1个50 mm2铜环导体,置在离基础1 m地下1 m 处;每隔一定距离打入地下镀铜接地棒,作为铜导电环的补充;铜导电环连接到塔架2个相反位置,地面的控制器连接到连点之一。
有的设计在铜环导体与塔基中间加上两个环导体,使跨步电压更加改善。
如果风机放置在高地电阻区域,地网将要延伸保证地电阻达到规范要求。
一个有效的接地系统,应保证雷电入地,为人员和动物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以及保护风机部件不受损坏。
5.2 内部防雷(过电压)保护系统5.2.1 等电位汇接风速计和风标与避雷针一起接地等电位;机舱的所有组件如主轴承、发电机、齿轮箱、液压站等以合适尺寸的接地带,连接到机舱主框作为等电位;地面开关盘框由一个封闭金属盒,连接到地等电位。
5.2.2 隔离在机舱上的处理器和地面控制器通信,采用光纤电缆连接;对处理器和传感器,分开供电的直流电源。
5.2.3 过电压保护设备在发电机、开关盘、控制器模块电子组件、信号电缆终端等,采用避雷器或压敏块电阻的过电压保护。
6 分析及结论a) 不论从实际统计或理论分析都表明,雷害是威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生产和风场效益的严峻问题。
风力发电是新兴的行业,至今从防雷研究成果看,风力发电机组的外部直击雷保护,重点是放在改进叶片的防雷系统上;而内部的防雷———过电压保护则由风机厂家设计完成。
此外,各个国际风机厂家实际设计所依据标准和参数 (包括地网电阻)就有很大差别。
所以,这样形成的风机制造不能不在产品上就留下某些薄弱环节。
为了改进风机的防雷性能,首先要确定合理统一的防雷设计标准,明确防止外部雷电和内部雷电(过电压)保护的制造工艺规范,这是提高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性能的基础。
在我国要发展风电,就必须尽快建立我国风电行业(包括风机防雷)技术规范,是非常急迫和非常必要的。
b) 地域不同的雷电活动有所差别,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雷电活动强度也不一样。
如上所列的丹麦和德国雷害统计资料对我国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们都是雷电活动少的北欧地区,在我国将来的规范标准中,应该考虑到地域的不同、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别等。
c) 风机的一般外部雷击路线是:雷击(叶片上)接闪器→(叶片内腔)导引线→叶片根部→机舱主机架→专设(塔架)引下线→接地网引入大地。
但是,从丹麦和德国统计受雷击损坏部位中,雷电直击的叶片损坏占15%~20%,而80%以上是与引下线相连的其他设备,受雷电引入大地过程中产生过电压而损坏,就是说,雷电形成的过电压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d) 风场微观选点中,地质好的风机基础和低电阻率地网点是有矛盾的;而风机设备耐雷性能的设计和要求现场地电阻值的高低也是有矛盾的。
所以,必须充足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的优化。
e) 我国正在实施风机国产化,而国外风机防雷和过电压设计也不是很完善。
所以,在引进吸收过程中,改进风机防雷和过电压设计是必要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为了吸收更多能量,轮毂高度和叶轮直径随着增高,相对的也增加了被雷击的风险,雷击成了自然界中对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
雷电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坏、发电机绝缘击穿、控制元器件烧毁等。
我国沿海地区地形复杂,雷暴日较多,应充分重视雷击给风力风电机组和运行人员带来的巨大威胁。
例如,红海湾风电场建成投产至今发生了多次雷击事件,据统计,叶片被击中率达4%,其他通讯电器元件被击中率更高达20%。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必须充分了解它,并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风机的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的防雷工程,防雷设计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风机在雷雨天气时能否正常工作,并且确保风机内的各种设备不受损害等。
一、直击雷防护该风机主体高度约80米,叶片长度约40米,即风机最高点高度约为120米,且大多数风力发电机位于空旷地带,较孤立。
风机的高度加上所处特殊的环境,造成风力发电机在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受直击雷。
国际电工委员会对防雷过电压保护的防护区域划分为:LPZ0 区(LPZ0A、LPZ0B),LPZ1 区,LPZ2 区。
在金属塔架接地良好的情况下,叶片、机舱的外部(包括机舱)、塔架外部(包括塔架)、箱式变压器应属于LPZ0 区,这些部位是遭受直击雷(绕雷)或不遭受直击雷但电磁场没有衰减的部位。
机舱内、塔架内的设备应属于 LPZ1 区,这其中包括电缆、发电机、齿轮箱等。
塔架内电气柜中的设备,特别是屏蔽较好的弱电部分应属于 LPZ2。
对与现有风力发电机的 LPZ0 区防雷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分析后,在LPZ0 区内,直击雷的防护在没有技术突破的前提下仍然沿用传统的富兰克林避雷方法: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将雷电吸引,以自身代替被保护物受雷击,以达到保护避雷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