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教育均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还会制约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

下面笔者就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易存在的问题1. 留守儿童缺乏亲和力。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回家的机会很少,与孩子交流太少。

他们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打电话,孩子得不到父爱和母爱,对父母感到很“陌生”,因此他们没有童年的欢乐与回忆,原本五彩缤纷的童年黯然失色。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讲过:“英国孩子14岁之前不能离开父母。

”反观我们的农村地区,孩子尚在襁褓中时,父母就离开他们到城里务工。

如此境况,别说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即使最基本的亲情都难以体现。

事实表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缺乏基本的亲和力,教育起来难度很大。

2. 留守儿童过于任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照看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祖父母照看;一是托付亲戚照看。

因为“隔辈亲”的缘故,祖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没有病疼便万事大吉。

因此,祖父母仅仅是看管了孩子,而不是教育了孩子。

而托付给亲戚照看的孩子,则很多时候都只是要求让孩子吃饱、穿暖,根本谈不上教育。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任性、自私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不良性格特征。

3. 留守儿童过早“成人化”。

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没人引导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于是大量的时间用于看电视、泡网吧。

终日与电视、电脑相伴,慢慢地变成了“电视人”、“电子游戏人”,甚至产生暴力倾向。

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从而使他们的思想过于成人化和复杂化。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比较“异端”。

4. 留守儿童教育难度大。

部分留守儿童自幼太任性,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缺乏感恩、怜悯之心,厌学、逃学甚至弃学思想严重,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或祖辈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留在家中由长辈或亲友照顾的儿童。

这类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他们缺少家庭关爱和引导,也容易在长辈和亲友的管教下,形成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观念,影响其成长与发展。

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非常必要和紧急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1、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较为匮乏,加之部分留守儿童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就读学校质量较差,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学设施建设项目也不完善,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2、家庭教育无人照顾。

父母离开家中,留下的是长辈或其他亲友照顾孩子。

尽管年纪较大的长辈给留守儿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但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家庭教育较为单一,只能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情感关系疏离。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久远地与亲生父母分开,往往产生心理孤立感,自卑、自闭、情感疏离等问题。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欺凌、斗殴、偷窃等不良行为的影响,缺乏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措施1、增加教学投入,构建支撑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增加教师编制,支持教学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加强教育质量评价,形成一支支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的体系。

2、鼓励志愿者参与农村教育。

各级社区应当积极发动、动员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团体等力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样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3、介入家庭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最大的问题,政府应明确责任,设立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加强针对长辈和其他亲友的教育指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培养留守儿童健全发展的品格和素质。

4、宣传与普及法律知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亲属或邻居照顾的儿童。

他们长期处于父母亲不在身边的状态下成长,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建立健康成长环境的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1. 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的状态下成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 学习压力不均衡。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没有家长监督的状态下,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较差,缺乏合理的学习指导。

3.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

4. 缺乏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之外,缺乏参与各种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的机会,容易导致他们的兴趣爱好单一,社交能力差。

5.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师资不足、教材不足、教育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1. 加强家庭教育。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 制定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方针。

制定出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指导方针,将其纳入教育规划,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教育支持。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坚强的心理素质,应对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4. 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和社区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增强社交能力。

5.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扶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对策实施的困难:1. 缺乏政策的落实。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相对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2. 学校设施条件差。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缺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课堂学习效果。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父母由于务工外出或其他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指导,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孩子情感上的空虚。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面临着与家庭成员的情感疏离,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包括教师培训、学校设施的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建设良好的学校设施和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提供充足的图书、实验设备等,让留守儿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监护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员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5.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情感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亲情缺失: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孩子们长时间无法和父母团聚,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2.家庭教育不到位: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处于相对空白状态,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情感交流不畅:由于长期分离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常常不畅,导致孩子们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4.人际关系问题:留守儿童通常在家乡成长,和同龄人的接触有限,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闭情绪。

5.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导致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二、解决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应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关心和培养孩子,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2.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政府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机制,鼓励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加强校园教育:学校应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4.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问题。

5.加强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学习等问题,而且他们的教育状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监护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在城市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这些老人缺乏对儿童的科学教育理念,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关爱,容易陷入自卑、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

2. 学习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相对恶劣,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师资水平低,使得他们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和鼓励,不仅容易产生自卑感,还会因学习差导致的挫折感而造成学习退步。

3. 社交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容易导致他们缺乏社交能力,对人际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体验,甚至出现孤僻、自闭的情况。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降低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和心理健康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下去会造成他们的严重失学问题。

二、对策提出1. 完善家庭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帮助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水平。

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2. 完善学校条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机构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3. 加强爱心关怀政府及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力度,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怠工、敌对等消极心理问题。

2、在情感和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人际关系的发展,不爱交际,人际关系非常敏感,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3、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差,纪律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低,成绩不理想。

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如厌倦、逃学和缺乏学习动力。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有: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

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还有的是由亲朋好友、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

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对策有: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也逐渐增多。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戚或祖父母照顾的儿童。

由于父母在身边无法给予足够的照顾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对策建议展开讨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1.缺乏父母关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感和封闭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缺乏家庭教育,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面临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和关爱意识,让父母在外务工的能够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2.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地区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关爱服务,如兴趣班、心理辅导、亲子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支持。

3.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留守儿童进行网上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缓解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

4.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由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学校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和教育帮助。

5.开展社会关爱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而被托付给他人抚养和照顾的青少年群体。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变大。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被托付给临时监护人,大部分的监护人有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友临时担任,这些临时监护人往往会因为精力或者责任不明确的原因往往会存在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疏导,防范照顾缺失等种种问题[2]。

由于在教育与管理上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性格和学习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1)学习兴趣较低,成绩平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主动自觉且持久的学习方式。

缺失了父母的教育监管,许多留守儿童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不能得到很好的辅导,长时间的挫败感就会影响儿童学习的劲头;而临时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或者由于不是孩子的直系亲属,只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疏于对孩子学习上的监管和辅导[3];同时很多留守儿童还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往往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较为薄弱。

这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非常不利。

(2)心理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留守,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会阻碍和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很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隔阂。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看到同学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时,容易产生一种羡慕、缺乏依赖和委屈难过,甚至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所差别。

如果临时监护人也疏于关注孩子的各种精神需求,很多孩子就会自卑心加剧,变得不合群、孤僻甚至性格抑郁,一些儿童甚至会产生憎恨和仇视父母、社会的畸形心态[4]。

(3)缺乏人身安全的保障受地理空间因素的制约,外出务工的父母对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或者安全监护往往力不从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亲在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他们非常容易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原因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欠缺。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繁忙无法与儿女团聚,提供良好的亲情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与父母进行良好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指导,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了价值观偏离和人格、行为上的异常.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的欠缺导致留守儿童在个性行为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

2.由于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课程缺乏多样性。

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于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和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没有进行登记造册,在关注他们的思想、教育、生活和安全等方面没有区别对待,在与他们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针对性教育管理方面没有具体措施,这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盲点。

3.目前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经济建设,在教育建设方面也仅仅是关注教育基础设施,而忽视了对农村教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留守儿童家长仅满足于把儿童送进学校,而送进学校之后的后续责任还有待确认,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没有放到新农村建设的显著位置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在于社会组织之间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建立一定的联系,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处在了各组织间互不交叉的真空地带,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进行有效地协调和完善。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与父母同住,而长期独自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是农村和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他们容易面临安全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救助。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不足。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留守儿童所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他们往往无法获得到足够的安全教育,容易缺乏安全意识。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水平。

可以建立更多的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基地,引入更多的安全教育课程,增加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机会。

还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将安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地区,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安全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监护不力。

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力量通常较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面临各种安全风险。

留守儿童可能会因为缺乏监护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身体健康问题;也可能会因为缺乏监护而抓住不懂规则和危险,发生意外事故。

为了解决监护不力的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监督。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人员库,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定期探访和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家庭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监督能力。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支持,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关爱。

可以建立心理健康热线,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让他们能够及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教导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或外国工作,孩子无法与父母同住,寄宿在亲戚家或由祖辈照顾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种缺乏关注和关爱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和安全的认识不足,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2.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缺失。

他们在家庭中难以得到正确的安全教育,容易形成错误的安全观念,对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安全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通常生活在偏远或贫困的地区,安全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他们往往无法获取到有效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容易在生活中出现安全事故。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关爱体系对留守儿童建立关爱体系,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工深入社区,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安全状况。

2. 家庭教育加强鼓励父母回家,亲自参与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加强家庭教育。

可以开展家长讲座和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父母提高安全意识和教育能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3.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学校是留守儿童重要的成长场所,应加强学校安全教育。

可以组织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危险。

4. 安全教育资源整合政府和社会应整合安全教育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投入。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基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教育资源。

5. 加强社会关怀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资助留守儿童接受安全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为他们的安全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城市工作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些孩子面临着独自面对成长和教育挑战的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关切的焦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师队伍短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来到农村教育阵地。

二、困境与挑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家庭教育的不足导致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

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多数生活在较为贫困的家庭,教育经费不足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应该关注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共度,鼓励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家庭应该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他们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四、社会支持与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这个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成立志愿者团队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资金和教育辅导。

同时,社会应该倡导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建立相应的宣传机制,引导更多人关注并关爱这个特殊群体。

五、农村学校改革与发展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学校在改革与发展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关爱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形成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关爱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农村留守儿童多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地区,学习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

他们往往没有像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场所,课堂设施和教具都很简陋,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2. 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力量: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不高,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发展。

3. 缺乏家庭关爱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爱护,他们往往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家庭关爱不足。

农村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也相对较少,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援助机制。

4. 学习动力不足和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与同龄人相隔较远的问题,缺少竞争与激励。

长期的独自生活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发展。

1. 加强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2.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

3. 加强家庭和社会关爱: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援助机制,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提供他们所需的爱与温暖。

4.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心理态度: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和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提高学习动力。

5. 加强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合作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选择,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实现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城市工作的父母不能时常回乡照顾孩子,导致许多农村孩子长期独自生活,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丧失家庭温暖和安全感。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简陋,教师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质量较低。

3.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较低,缺乏家长的督促和鼓励,自制力不强。

4. 心理问题严重:长期的孤独和缺乏家庭温暖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5. 安全隐患: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二、对策与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怀和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交和游戏时间,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调适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5. 加强社会监护:建立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机制,提高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和照顾力度,降低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6. 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帮助和支持。

7.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照顾,不断提高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加强社会监护等多方面综合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面务工,孤身留在农村的未成年孩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一群体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较差,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1.1 缺乏家庭关爱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情感支持,可能导致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1.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

1.3 学习动力不足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监督和鼓励,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容易产生学习消极情绪。

1.4 成长环境不利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较差,人际交往少,缺乏生活和情感体验,易产生内向、孤僻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对策2.1 加强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解决心理问题,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3 建立关爱机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身心健康、学习辅导等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2.4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农村父母的家庭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引导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做好孩子的情感交流和教育引导。

2.5 加强社会支持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2.6 建立亲情学校鼓励父母返回农村,建立亲情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农村父母和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健康幸福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1. 学习困难: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关注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下,面临着辍学的风险。

2. 情感问题:缺乏家庭关爱和安全感会导致留守儿童存在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成长。

3. 管教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约束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偏离正确的道德标准。

4. 健康问题:缺乏照顾和健康饮食,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威胁。

原因:
1. 就业问题:农村父母前往城市打工或者务农在外,没办法照顾孩子。

2. 教育资源问题:家庭经济条件不够,生活条件也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学习。

3. 观念问题:家长普遍认为,农村儿童能够获得足够的爱和关爱,所以就算自己不在家,也不太考虑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影响。

对策:
1. 家长参与:尽可能让父母主动参与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包括远程指导等。

2. 学校关注:通过完善农村学校教育设施、师资、教材及营养餐等方面的完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

3. 社会组织:由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组织建立“亲情保姆”制度,通过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心理上的关爱,协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及心理方面的问题。

4. 政府参与: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落实扶持政策,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同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和督导机制,监督并协调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促进问题的解决。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在当前社会,留守儿童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更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缓解这个问题做出贡献。

1.家庭成员的分离影响父母不在家中生活,导致家庭成员分离。

这种分离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孩子们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容易追求刺激和寻找应急机制来找到他们缺少的安全感。

2.缺少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家,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

甚至有些孩子只能定期回家见父母,这导致孩子们长时间处于无人照顾状态,缺少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中发生的事情。

3.经济压力为了支持家庭,父母往往在城市努力工作,但由于经济情况紧张,常常忽略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因此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着缺乏衣物,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贫穷使留守儿童失去了他们教育和基本生活需要的权利。

1.社会关怀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问题和发展,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并不孤单,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爱。

政府可以提高教育支持力度,并设立奖学金,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家庭保护在留守儿童的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家庭照顾,要求父母在城市工作期间,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支持,重视家庭教育,使孩子不再有教育和生活质量的倒退。

3.社区关爱社区应为留守儿童安排社会活动,多开展科技活动、文艺活动、运动活动等,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家庭,了解社会,增加对社会的信任和敬重感。

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4.扶贫助学政府和社会应该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扶贫助学力度,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经济资助。

同时,还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机制,确保他们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

三、结论总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顺昌县大历中心小学:张云海近年来,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双离开家乡,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

这些“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他们就像乡村的野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的一线教师,针对这种“留守”现象,谈谈本人的看法和建议:一、总的来说,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成绩滑坡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

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这些孩子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红色“×”,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

这不,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道德意志薄弱学习成绩仅仅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问题。

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

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钱挣了儿子耽误了”。

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

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

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很容易钻空子。

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

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常年在外,对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

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出入于网吧、游戏厅,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有的还因为花钱无节制而欠债。

3.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在人们的想象中,农村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心理问题不会太严重。

然而,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严重得多。

从个性发展特性来看,“留守儿童”常表现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

据不少任课教师反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的亲子氛围。

母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缺失母爱会使孩子心理缺乏稳定感,将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或障碍;父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缺失父爱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不良。

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父母的非自然缺损,因此,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害。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

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

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

不少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外出务工者的子女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

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不愿意让父母出去打工,原因是遇到困难无人倾诉,无人商量,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撑。

4.价值观与人生观扭曲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二、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从家庭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几点建议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方面入手,并注重四者的结合,积极使他们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1.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一是要创设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应加大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还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此外,应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赌博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规范,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在大力推行农村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重点关注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尤其是在制度和政策上,对双亲进城务工的“留守儿童”提供专门的支持。

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为拉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农村的基层组织应该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投到对“留守儿童”的监控和指导上。

可以由政府主导成立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指导机构,使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农村也得到落实。

这个机构可以由乡镇政府牵头,教育部门组织,村民委员会及本地热心这项工作的退休教师和社会人士参加。

2.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孩子对父母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家庭亲情有助于少年的成长,父母的关怀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因此,在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影响较大,但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小得多。

因此,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尽最大可能降低母亲“出行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并及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照顾孩子饮食起居,还是教育孩子,母亲更有优势。

母亲在家孩子会感觉有安全感,有倾诉对象。

所以我们认为母亲丢下孩子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弊大于利。

我所任教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中等,可是自从她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整个人情绪低落,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我通过了解,知道她认为父母对她不够重视,把她丢在家里不管.因此,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整天神情恍惚,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

我将她的情况通过电话及时的向其父母反映,后来其母亲听从我的建议回到家中照顾孩子,结果这位学生的成绩才逐步回升。

所以如果父母双方都不得不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

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

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许多学生习惯通过书信、日记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

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必须强调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本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3.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在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是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如可针对“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开展“体谅父母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三是在课程设臵上大胆创新。

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逐渐将心理咨询室引进农村中小学,配备心理教育教师,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