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第2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体会他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上课背景:屏幕上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电影画面
(饱满激动地):是的!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在西北大漠,罗布泊那惊天动地的一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是足以让全体中国人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的场面;这是一个醒来的民族震天动地的呐喊!就是这撼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一个东方巨人彻底站在了世人的面前!当晚10时,消息传来,北京街头,万人空巷,尤其那些饱受外国侵略者凌辱的老一代人更是热泪盈眶、奔走相告。
原子弹是一个民族“铁的脊梁骨”。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挺直了腰板。
你知道吗?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欧洲的一个餐馆里,中国的服务生再也不向外国人下跪;就是从这一天起,国民党的前代总统李宗仁的门前再也不见垃圾如山(他们说有如此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应当赢得尊重)!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说话有了分量!全世界每个人心灵的天平上都称出了“中国”这两个字的重量!……
今天就让我们结识一位为我们中华民族铸造了“铁的脊梁”的人──中国的“核弹之父”、“两弹元勋”:
邓稼先!(板书)
二、细读,品读课文
本文的作者是谁?干什么的?他和邓稼先什么关系?知道的请回答。
出示: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他和邓稼先是同学、朋友、同乡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年。
他们俩从小在清华园就是邻居,又是中学、大学一直到留学美国的同学,一对有着50年与友谊的朋友,情同手足,亲如兄弟,那么他写的这篇回忆录一定别有一种真切的情感在里面。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的2-3个关键词语。
然后按照“我发现……这个词重要(好、关键),因为……。
”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同座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准备精彩发言交流。
(点击图片)
速读全文,在其基础上,勾画出2~3个关键词。
按照“我发现……词语关键(好、重要),因为……”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发言交流。
勾画评点是一种极好的读书方法,好多名人都用。
如:钱钟书、毛泽东等,遇到关键词、好句子画出来,感悟写在书眉、边角、行间……。
下面请一位同学说说──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词重要,因为他写出了旧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的现状。
读来让人悲痛、伤心,也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它,还写出了邓稼先的历史作用和“巨大贡献”。
板书:任人宰割(横写)────站起来了(竖写),箭头上面写:邓稼先。
是的,正是由于千千万万像邓稼先这样的英雄人物的努力才使得中国由一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变成了一个令人敬畏的东方巨人!
邓稼先站
任人宰割起
原子弹来
了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词很关键,也很好。
因为它概括了邓稼先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不辞辛劳、舍生忘死的精神。
我发现“忠厚朴实,没有私心”是关键词,因为他没有私心,大家都信任他。
“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研制出了氢弹”
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最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并令你深深感动的关键的句子。
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特别感人(或关键、重要),原因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
三、跳读,欣赏美句
1、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
2、然后按照“我最感动的句子是,原因在于它……”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很感人,原因在于它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上写,形象地表明了中国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巨大转变作出的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本文的主人公,引起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很感人。
原因在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的激动感情。
我发现“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感动了我。
原因在于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发现“我不能走”一句特别感人。
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
我们的两弹元勋,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
有一次核弹出了事故,没有爆炸,应该到爆心去找。
别人去,他不让。
他说:原子弹是我设计的,什么毛病,我自己知道。
你们去了,白受辐射;再说你们还年轻。
于是自己独闯爆心,竟自己抱回了原子弹,也就是那一次他身体受了巨大的核辐射,埋下了以后的祸根。
这句话怎么读?(决绝、无畏、英勇地)──“我不能走!”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很感人。
原因在于它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
读完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敬仰赞美的感情。
我发现“──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
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写出了邓稼先为了原子弹不后悔……这句是从一个相知很深的老朋友的角度,对稼先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为国奉献性格的赞美。
再如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四、研读,深入探究
邓稼先是在一种什么环境中进行原子弹和氢弹研制工作的呢?请找一下在文章的那一部分有描写和介绍?
教师明确:主要在第五部分,其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烘托出邓稼先和他们的同事在极其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排比修辞的巧妙运用,写出邓稼先过人的胆识;“我不能走”:写出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也体现了杨振宁对朋友的对才能胆识的深深敬佩。
1、《吊古战场文》:荒凉、神秘;悲壮,惨烈
2、排比:过人的胆识;
3、“我不能走”: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高尚品格
4、五四歌词:坚毅无畏
五四歌词:暗示出了塑造和形成邓稼先那种坚毅无畏品格的时代精神和壮志豪情。
一起读:──(激昂慷慨地)
(大家都互相感染着并被感染着)
(高度激情和沉痛地)1986年5月,我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由于超过常人成千上万倍核辐射,内脏和身体都已经严重损伤,他的癌症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他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顶多还能支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国家组织的最好的专家予以抢救,可是已经无力回天!我们的核弹之父知道后只是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没想到会来得那么快。
”──他这时正忙于撰写我国未来核弹发展建议书……
一颗科学巨星行将陨落!中央紧急决定:对这位已经隐姓埋名28年功勋卓著的“两弹元勋”核弹之父的生平资料予以“解密”──让公众和国人在他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刻,了解到,认识他!(教师眼睛模糊热泪奔流声调哽咽颤抖)也表达一下28年来──一个日益强大起来的伟大国家──和他10亿儿女,──对于这位默默无闻的民族英雄的深深敬意!
让我们齐声诵读第五部分,用心灵去感受这位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古今的奇丈夫。
五、扩展延伸
1、奇人奇丈夫令我们仰之弥高,可以说邓稼先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它得到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下列一组资料: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85年癌扩散、已无法挽救。
1985年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邓稼先
1986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并颁发奖章。
1986年7月去世
87、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人说,这荣誉来得迟了些,你觉得呢?
2、同学们,你读了本文一定有许多心灵的震撼、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启迪。
我们应该为什么活着?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请用一句话谈谈学习本文后,你的感想?
我要向核弹之父邓稼先那样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为国效力!
我要像邓稼先那样不为名不为利,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
我要做邓稼先那样忠厚纯正,没有小心眼的人。
我要向他那样做一个一生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人。
我要为我们国家研制新型的核弹,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
六、教师总结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历史的天空。
钱三强、陈景润、华罗庚、童第周、张光斗、于光远……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家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先辈一样,积累渊博的知识,勤思善问好学,重情重义,将来成为中国大厦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宠辱不惊间,挺起未来中国的脊梁。
七、反馈练习
1、积累字词和抄写动人的句子在作业本上。
2、上网搜索查询“邓稼先”有关的网页,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文章、图片资料,开展“我了解到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手抄报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