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魏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化经济学
讲解:魏军;学号:121612090
演化经济学
1
产生与发展阶段
2
基本假设
3
理论知识体系
4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5
应用
6
前沿及未来发展展望
产生与发展阶段
19世纪60年 代至90年代
凡勃伦《经济 学为什么不是 演化科学》
20世纪50年 代至80年代
《经济发展 理论》
1981年至 今
博尔丁《演化经 济学》;纳尔逊、 温特《经济变迁 的演化理论》
表萌 人芽 物时
期 代
斯密
产生与发展阶段
凡勃伦
旧 演 化 代 表 人 物
温特
熊皮特
纳尔逊
现
代
演
化
代
表
人
物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一)萌芽时期
• 马克思:将达尔文演化思想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变迁,认为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系统中五种共同演进及其相互转换;
• 马歇尔:经济学家的目的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 • 凡勃伦:把达尔文主义的变异、遗传和选择说应用于经济学。提出“
特学
征对
的经
满
个
报
认济
意
体
酬
识体
假 设
群 思
递 增
系 统
想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个体群思想
• 个体群思维是经济学演化方法的核心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个人 主义方法论的挑战。演化经济学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行为的群体中 ,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异质性对新奇事物创生和创新过程 的重要性;同时,它认为支配行为多样性变化的规律在个体群层面上 ,并且可以被观察到,对于集中于这一层面上的规律性的认识就是个 体群思维
基本假设
• (三)时间的不可逆性
• 演化意味着系统要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不可逆反映 了演化理论的重要信念;演化过程中的事件是准唯一的, 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演化过程。Dosi和 Metcalfe认为:个人或组织行为者的当前行动对未来的决 策过程或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时间不 可逆、结构转变和熵过程与滞后概念密切相关,系统如果 发生了变化,虽然导致这种变化的力量弱化或已经消失, 系统也不会完全回到最初的状态。
累积性因果”的概念,强调历史和传统的依赖性;使用“散漫的好奇 心”,承认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用;用突变来表述习惯和制度的变迁 ,并以一种“集体行为”来分析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演化。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二)旧演化经济学时期
• 熊彼特:将他的创新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起来,认为竞争与创 新是造成经济演化和性质变化的内生力量。创新类似于生物学的“突 变”,经济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经济发展 过程。强调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根植于过去的经 验、传统和习惯模式;强调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重视非均衡 和质变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把企业家创新动力作为经济从偏 离均衡到再次回归均衡时基础工具;强调人类的理性,重视人的心理 作用在社会经济系统演化中的积极作用。
理论知识体系
• (四)两大相互融合的概念——演化主义和制度主义
• 在美国,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经济学。而法国和德国的 学者却认为,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行亲密对话,但它们 是截然不同的理论。
• 出现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
• 首先,它们的学着都是从马歇尔、凡勃伦等人的经济学著作中寻找灵 感,因此它们有共同的先驱。
• 西蒙认为,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全部备选方案 ,也无法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 、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其在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 优的方案。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优” 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满意假设是演化经济学对 新奇出现进行解释的逻辑起点。
基本假设
• Pavitt提出创新模式的产业依赖理论模型,实证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的 创新实践存在着广泛差别,特定产业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创新行为,而 创新行为对产业环境也具有塑造和反馈作用。
应用
• (二)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学着们把制度看作一个复杂的和路径依赖的动 态系统,从整体、相互联系、辩证发展和历史的视角分析制度变迁。
强调有限理性的概念反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的假设择基本假设?针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与现实不一致的缺陷演化经济学作了大量的批判形成了更具现实性并符合逻辑的假设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基本假设基本假设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假设时间的不可逆性基本假设?一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有arrow提出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路径依赖
• 这个概念进一步强调了历史重要性的内在含义,及个体乃至群体(产 业层面)与宏观行为存在锁定效应。”历史“并非简单地指过去对现 在和未来的影响,而是突出了经济过程具有路径依赖、不确定性和时 间不可逆等重要特征。选择路径初始优势会使这种制度中的活动依赖 于该制度获得利益,并对它赋予某种投资(如法律提供保护与实施保 障),从而使制度变迁的路径被锁定在该制度轨道上。
,期动力可能源于企业内部不正常情况的出现,也可能源于外部环境 的压力。多西的“环境选择模型”证明创新动力来自于环境选择,只 有适应环境才能避免被淘汰。对于创新和产业演化的互动关系,演化 经济学形成了“选择—竞争—适应”的分析框架。
应用
•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
• Arthur认为技术创新导致收益递增的内在机制,使得技术在产业演化 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技术和产业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多元化行 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市场竞争加以协调,伴随着选择机制,有的技 术被淘汰,有的技术生存下来成为主导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的路径依 赖。
• North吸收了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设,认为制度不再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下的最优选择过程,而至少部分是演化的结果。他同时强调个人学习 和社会学习在制度演化中的作用,进而指出了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认 识根源。
• Hayek的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不是来自于某些人的理性设计,而 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这种内生于社会制度系统之内自然形成的社会扩 展秩序,是人类社会制度向前演化的关键。
理论知识体系
• (二)传统的研究领域——产业演化
• 演化经济学关注动态的经济过程。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 探讨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变化问题。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 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完全一致),创新被认为是导致经济绩效长期差 异的主要因素,而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驱使经济增长的动力。
理论知识体系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三)现代演化经济学时期
• 现代演化经济学(新熊皮特主义):现代演化经济学不再依赖新古典 主义,而是以达尔文、拉马克主义重建经济学。提出一个完整的演化 范式应该包括选择单位、选择机制和选择标准以及适应性和变异性, 不同的选择单位将影响当事人在个体或者组织水平能被复制、修改、 提高或代际传递;选择标准的多维性使得据此简历演化模型要能说明 选择过程的机制;适用性用惯例表示,将其比作为“基因”,“惯例 ”为发现新的生产技术或者改进现有技术的”基因“,将变迁解释为 达到一个显著的变异程度。强调有限理性的概念,反对新古典经济学 中完全理性的假设
理论知识体系
理论知识体系
• (一)研究起点——行为主义企业理论
• 在研究方法上,演化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存在明显的区别。传 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视经济为封闭系统,认为经济变量可以预测;而 演化经济学把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看作是开放的系统。同时,演 化经济学分析运用种群思想,即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属性的亚系统 ,这与新古典经济学家采取”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主体“的研究方 法不同。演化经济学更强调微观(个体或企业)、中观(区域或产业 )和宏观研究层面的互动,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 之同时,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采取企业行为理 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并聚焦于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
• 其次,两个学派的假设相似,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 同的研究兴趣。
• 最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直接的分歧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 杂化。
理论知识体系
•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明显融合趋势。
• 一方面,当前最知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逐渐开始接受演化思想,并将它 们用于研究制度形成和变化机理;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报酬递增
• 简而言之,就是收益比成本增长更快。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报酬递增 效应,使得某种技术或制度形成自我的强化机制,从而被锁定。这与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成本—收益的静态均衡观点相反。
• 报酬递增在各层次经济活动的内部与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创造了技术进 步的依赖,这不仅包括现代学者们所说的”溢出“现象,而且更是这 样一个问题:一个部门中的创新成果提高了这个部门的人均收入,反 过来又诱导了其他部门的产出增长和知识积累,这种现象又会反馈回 来源部门。这种互补的报酬递增过程,实际是一种以互惠共生为特征 的增长过程。
• (二)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假设
• 演化经济学把经济世界看作复杂的层级系统,充满不确定 性和多样性。不确定性并不是指世界杂乱无章,而是指新 奇不断突现。多样性被看作分析的起点,多样性的生产是 经济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Matcalfe从宏观的角度将 演化的逻辑过程表述为多样性的再创性、多样性的减少( 选择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和减少了的多样性(出现稳定结 构)三个阶段。演化的社会经济系统中,新事相和创造性 是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也正是系统的多样性推动了演化进 程。
基本假设
• 针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与现实不一致的缺陷,演化经济学作了大 量的批判,形成了更具现实性并符合逻辑的假设
经济主体的有 限理性及满意假
设
基本假设
不确定性和多 样性假设
时间的不可逆 性
基本假设
• (一)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
• 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有Arrow提出。他认为有 限理性指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而此种理性也 是有限的”。
应用
• (二)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Schotter将博弈论引入到制度变迁分析中,认为社会制度最好是被描 述为由某种特定成分对策的反复进行而形成的超对策非合作均衡,而 不是一次性博弈的结果。
• 青木昌彦通过建立主观博弈模型说明其演化思想,形成了一种内生性 对策均衡的制度观;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伴随着参与人的策略选择和 对制度共同认知的变化,经济状态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转移过 程。在对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中指出:各种制度之间是互相关联 和互补的,制度的演进机制是重复嵌入和互相捆绑的,广泛存在着蝴 蝶效应和棘轮效应。
应用
• (三)经济增长的演化理论
• 经济增长的演化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演化增长理 论把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结合起来,在微观基础方面,采 用个体群方法和异质性假设,关注非最优化的选择结果; 在宏观增长方面,以模拟方程模拟选择过程,选择过程导 致经济结构的变迁,而经济结构变迁则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1)经济思想史和 方法(2)演化博弈
论
(3)组织行为和消 费行为(4)区域经 济、空间分析和演化
经济地理学.
研究的基 本问题
(5)技术创新、企 业演化和产业动态
(6)制度演化
(7)演化经济增长 理论和经济周期
(8)经济发展、环 境与政策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及演
其化
认识
个经
体济
• (三)两个互Leabharlann 的研究领域—创新系统理论和演化经济学
• 这两个领域能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的原因 • (1)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却忽视了正式的制
度;而创新系统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但是这种结构主义的分 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两者可以互相借鉴。 • (2)它们都认为主流经济学不能很好地揭示近来经济领域的重大变 化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差异。这成为两者对话的基础; • (3)最后,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它为研究创新系 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
• 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经济学者虽然提出了不同的制度定义,但 也越来越认识到将经济制度引入演化理论的必要性
• 事实上,尽管这两个经济学派之间存在互动,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 独立性和特殊性,这是由各自的理论取向所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 对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设定。而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技术发展的过 程,并试图解释经济变化的一般性原因、过程和结果。
应用
• 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将其理论与方法应用 到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应用
•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
• 学者们将生物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类比,对技术创新的起源和过程进 行了阐述。
• Nelson和Winter认为创新动力来源于解决问题的努力。 • Witt也认为现实中经受的挫败推动了对新奇的搜索,从而产生了创新
讲解:魏军;学号:121612090
演化经济学
1
产生与发展阶段
2
基本假设
3
理论知识体系
4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5
应用
6
前沿及未来发展展望
产生与发展阶段
19世纪60年 代至90年代
凡勃伦《经济 学为什么不是 演化科学》
20世纪50年 代至80年代
《经济发展 理论》
1981年至 今
博尔丁《演化经 济学》;纳尔逊、 温特《经济变迁 的演化理论》
表萌 人芽 物时
期 代
斯密
产生与发展阶段
凡勃伦
旧 演 化 代 表 人 物
温特
熊皮特
纳尔逊
现
代
演
化
代
表
人
物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一)萌芽时期
• 马克思:将达尔文演化思想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变迁,认为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系统中五种共同演进及其相互转换;
• 马歇尔:经济学家的目的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 • 凡勃伦:把达尔文主义的变异、遗传和选择说应用于经济学。提出“
特学
征对
的经
满
个
报
认济
意
体
酬
识体
假 设
群 思
递 增
系 统
想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个体群思想
• 个体群思维是经济学演化方法的核心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中个人 主义方法论的挑战。演化经济学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行为的群体中 ,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异质性对新奇事物创生和创新过程 的重要性;同时,它认为支配行为多样性变化的规律在个体群层面上 ,并且可以被观察到,对于集中于这一层面上的规律性的认识就是个 体群思维
基本假设
• (三)时间的不可逆性
• 演化意味着系统要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不可逆反映 了演化理论的重要信念;演化过程中的事件是准唯一的, 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演化过程。Dosi和 Metcalfe认为:个人或组织行为者的当前行动对未来的决 策过程或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时间不 可逆、结构转变和熵过程与滞后概念密切相关,系统如果 发生了变化,虽然导致这种变化的力量弱化或已经消失, 系统也不会完全回到最初的状态。
累积性因果”的概念,强调历史和传统的依赖性;使用“散漫的好奇 心”,承认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用;用突变来表述习惯和制度的变迁 ,并以一种“集体行为”来分析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演化。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二)旧演化经济学时期
• 熊彼特:将他的创新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起来,认为竞争与创 新是造成经济演化和性质变化的内生力量。创新类似于生物学的“突 变”,经济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经济发展 过程。强调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根植于过去的经 验、传统和习惯模式;强调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重视非均衡 和质变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把企业家创新动力作为经济从偏 离均衡到再次回归均衡时基础工具;强调人类的理性,重视人的心理 作用在社会经济系统演化中的积极作用。
理论知识体系
• (四)两大相互融合的概念——演化主义和制度主义
• 在美国,很多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经济学。而法国和德国的 学者却认为,尽管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进行亲密对话,但它们 是截然不同的理论。
• 出现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
• 首先,它们的学着都是从马歇尔、凡勃伦等人的经济学著作中寻找灵 感,因此它们有共同的先驱。
• 西蒙认为,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全部备选方案 ,也无法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 、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其在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 优的方案。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优” 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满意假设是演化经济学对 新奇出现进行解释的逻辑起点。
基本假设
• Pavitt提出创新模式的产业依赖理论模型,实证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的 创新实践存在着广泛差别,特定产业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创新行为,而 创新行为对产业环境也具有塑造和反馈作用。
应用
• (二)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学着们把制度看作一个复杂的和路径依赖的动 态系统,从整体、相互联系、辩证发展和历史的视角分析制度变迁。
强调有限理性的概念反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的假设择基本假设?针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与现实不一致的缺陷演化经济学作了大量的批判形成了更具现实性并符合逻辑的假设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基本假设基本假设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假设时间的不可逆性基本假设?一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有arrow提出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路径依赖
• 这个概念进一步强调了历史重要性的内在含义,及个体乃至群体(产 业层面)与宏观行为存在锁定效应。”历史“并非简单地指过去对现 在和未来的影响,而是突出了经济过程具有路径依赖、不确定性和时 间不可逆等重要特征。选择路径初始优势会使这种制度中的活动依赖 于该制度获得利益,并对它赋予某种投资(如法律提供保护与实施保 障),从而使制度变迁的路径被锁定在该制度轨道上。
,期动力可能源于企业内部不正常情况的出现,也可能源于外部环境 的压力。多西的“环境选择模型”证明创新动力来自于环境选择,只 有适应环境才能避免被淘汰。对于创新和产业演化的互动关系,演化 经济学形成了“选择—竞争—适应”的分析框架。
应用
•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
• Arthur认为技术创新导致收益递增的内在机制,使得技术在产业演化 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技术和产业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多元化行 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市场竞争加以协调,伴随着选择机制,有的技 术被淘汰,有的技术生存下来成为主导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的路径依 赖。
• North吸收了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设,认为制度不再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下的最优选择过程,而至少部分是演化的结果。他同时强调个人学习 和社会学习在制度演化中的作用,进而指出了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认 识根源。
• Hayek的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不是来自于某些人的理性设计,而 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这种内生于社会制度系统之内自然形成的社会扩 展秩序,是人类社会制度向前演化的关键。
理论知识体系
• (二)传统的研究领域——产业演化
• 演化经济学关注动态的经济过程。演化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 探讨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变化问题。认为创新是经济变化的驱动力( 与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完全一致),创新被认为是导致经济绩效长期差 异的主要因素,而新技术的引入和扩散是驱使经济增长的动力。
理论知识体系
产生与发展阶段
• (三)现代演化经济学时期
• 现代演化经济学(新熊皮特主义):现代演化经济学不再依赖新古典 主义,而是以达尔文、拉马克主义重建经济学。提出一个完整的演化 范式应该包括选择单位、选择机制和选择标准以及适应性和变异性, 不同的选择单位将影响当事人在个体或者组织水平能被复制、修改、 提高或代际传递;选择标准的多维性使得据此简历演化模型要能说明 选择过程的机制;适用性用惯例表示,将其比作为“基因”,“惯例 ”为发现新的生产技术或者改进现有技术的”基因“,将变迁解释为 达到一个显著的变异程度。强调有限理性的概念,反对新古典经济学 中完全理性的假设
理论知识体系
理论知识体系
• (一)研究起点——行为主义企业理论
• 在研究方法上,演化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存在明显的区别。传 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视经济为封闭系统,认为经济变量可以预测;而 演化经济学把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看作是开放的系统。同时,演 化经济学分析运用种群思想,即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不同属性的亚系统 ,这与新古典经济学家采取”典型代表一般经济行为主体“的研究方 法不同。演化经济学更强调微观(个体或企业)、中观(区域或产业 )和宏观研究层面的互动,在强调国家层面对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 之同时,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观和宏观问题。采取企业行为理 论来动态地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并聚焦于企业学习过程和适应性行为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观基础。
• 其次,两个学派的假设相似,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 同的研究兴趣。
• 最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直接的分歧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 杂化。
理论知识体系
•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明显融合趋势。
• 一方面,当前最知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逐渐开始接受演化思想,并将它 们用于研究制度形成和变化机理;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报酬递增
• 简而言之,就是收益比成本增长更快。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报酬递增 效应,使得某种技术或制度形成自我的强化机制,从而被锁定。这与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成本—收益的静态均衡观点相反。
• 报酬递增在各层次经济活动的内部与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创造了技术进 步的依赖,这不仅包括现代学者们所说的”溢出“现象,而且更是这 样一个问题:一个部门中的创新成果提高了这个部门的人均收入,反 过来又诱导了其他部门的产出增长和知识积累,这种现象又会反馈回 来源部门。这种互补的报酬递增过程,实际是一种以互惠共生为特征 的增长过程。
• (二)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假设
• 演化经济学把经济世界看作复杂的层级系统,充满不确定 性和多样性。不确定性并不是指世界杂乱无章,而是指新 奇不断突现。多样性被看作分析的起点,多样性的生产是 经济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Matcalfe从宏观的角度将 演化的逻辑过程表述为多样性的再创性、多样性的减少( 选择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和减少了的多样性(出现稳定结 构)三个阶段。演化的社会经济系统中,新事相和创造性 是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也正是系统的多样性推动了演化进 程。
基本假设
• 针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与现实不一致的缺陷,演化经济学作了大 量的批判,形成了更具现实性并符合逻辑的假设
经济主体的有 限理性及满意假
设
基本假设
不确定性和多 样性假设
时间的不可逆 性
基本假设
• (一)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及满意假设
• 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有Arrow提出。他认为有 限理性指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而此种理性也 是有限的”。
应用
• (二)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Schotter将博弈论引入到制度变迁分析中,认为社会制度最好是被描 述为由某种特定成分对策的反复进行而形成的超对策非合作均衡,而 不是一次性博弈的结果。
• 青木昌彦通过建立主观博弈模型说明其演化思想,形成了一种内生性 对策均衡的制度观;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伴随着参与人的策略选择和 对制度共同认知的变化,经济状态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转移过 程。在对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中指出:各种制度之间是互相关联 和互补的,制度的演进机制是重复嵌入和互相捆绑的,广泛存在着蝴 蝶效应和棘轮效应。
应用
• (三)经济增长的演化理论
• 经济增长的演化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演化增长理 论把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结合起来,在微观基础方面,采 用个体群方法和异质性假设,关注非最优化的选择结果; 在宏观增长方面,以模拟方程模拟选择过程,选择过程导 致经济结构的变迁,而经济结构变迁则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1)经济思想史和 方法(2)演化博弈
论
(3)组织行为和消 费行为(4)区域经 济、空间分析和演化
经济地理学.
研究的基 本问题
(5)技术创新、企 业演化和产业动态
(6)制度演化
(7)演化经济增长 理论和经济周期
(8)经济发展、环 境与政策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及演
其化
认识
个经
体济
• (三)两个互Leabharlann 的研究领域—创新系统理论和演化经济学
• 这两个领域能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的原因 • (1)演化经济学强调变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却忽视了正式的制
度;而创新系统研究更关注政策制定和环境,但是这种结构主义的分 析难以揭示经济变迁的本质。因此两者可以互相借鉴。 • (2)它们都认为主流经济学不能很好地揭示近来经济领域的重大变 化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差异。这成为两者对话的基础; • (3)最后,演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变化的重要理论,它为研究创新系 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
• 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经济学者虽然提出了不同的制度定义,但 也越来越认识到将经济制度引入演化理论的必要性
• 事实上,尽管这两个经济学派之间存在互动,但各自都保留着显著的 独立性和特殊性,这是由各自的理论取向所决定的。制度经济学关注 对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设定。而演化经济理论更关心技术发展的过 程,并试图解释经济变化的一般性原因、过程和结果。
应用
• 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将其理论与方法应用 到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应用
•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
• 学者们将生物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类比,对技术创新的起源和过程进 行了阐述。
• Nelson和Winter认为创新动力来源于解决问题的努力。 • Witt也认为现实中经受的挫败推动了对新奇的搜索,从而产生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