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二)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二)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80501T20
课程名称(中/英文):大学英语(二)/College English (II)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外语类
学时与学分: 48学时/3学分
先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一)
适应专业:各专业(外语类专业除外)
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
宫力.《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3、4 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宫力.《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3、4 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教学参考书: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为通识类英语提高目标课程,以《大学英语(一)》为起点,以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及网络技术为辅助,结合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面授,实现交互式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一)》的基础上继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思路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言知识、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和应用技能等方面有翔实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规划,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

《大学英语(二)》的教学要求之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就熟悉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较为独立的交流;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单元结构等语言知识,在《大学英语(一)》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1000个单词,其中200个单词为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词汇;能够较好地理解语言难度中等、内容熟悉或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篇单元结构和隐含意义;能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较清楚地描述事件、物品,陈述道理或计划,表达意愿等;能够就较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较为自如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较好地使用学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较好地处理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较好地使用交际策略。

具体上说来,本课程拟实现如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一般日常英语谈话和公告;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语速中等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音视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未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产品等相关的口头介绍。

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

二)口头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或物品等;能就熟悉的观点、概念、理论等进行阐述、解释、比较、总结等。

语言组织结构清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较好地运用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

三)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一般性题材的文单元;能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综述性文献,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材料,理解中心大意、关键信息、文单元的篇单元结构和隐含意义等。

能较好地运用快速阅读技巧阅读篇幅较长、难度中等的材料。

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阅读策略。

四)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撰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和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用英语对未来所从事工作或岗位职能、业务、产品等进行简要的书面介绍。

能就广泛的社会、文化主题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说明文和议论文。

语言表达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能较好地运用常用的书面表达与交流技巧。

五)翻译能力:能摘译题材熟悉,以及与所学专业或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关、语言难度一般的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体裁较为正式、题材熟悉的文单元。

理解正确,译文基本达意,语言表达清晰。

能运用较常用的翻译技巧。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本课程包括视听说课32 学时和读写译课16学时,总计3个学分。

视听说:本学期将完成《新交互大学英语视听说》第3册和第4册24个单元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口语听力拓展练习为
读写译:本学期将完成《新交互大学英语读写译》第3册和第4册16个单
说明:艺体专业学生根据学生入学英语综合水平,教学要求稍低于同年级其他专业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艺体类课程组的安排为准。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无实践学时,但原则上学生要进行不少于40小时的网络自主学习,完成网上和教材的自主学习内容。

六、考核方式
加强课程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说交流能力、创新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机试等)、多个阶段(在线单元测试、环节测试、级别测试;在线写作即时评测;课堂平时测试;期中听说测试;期末综合考核等)、多种类型(在线练习、作品、课堂讨论、口头报告、课外阅读等)等全过程的考核。

成绩评定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部分,在期评成绩
*注:分值分配方案由教师自主决定后上报备案。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