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实施的目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主要集中于艺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也开始尝试,构建审美化语文课堂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现代教育呈现应试性和专业性的偏向,表现出对人的整体发展方向的排斥,教育的完整性受到挑战,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分解。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被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的发展往往被排除在教育过程之外。构建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旨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感性和理性、生命和精神的和谐统一发展。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是以情感为中心、审美为手段、关怀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弥补现行教育结构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精神的成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别林斯基认为,只有在美的感情下,才能有智慧。叶澜教授指出:“一旦教师能够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同时又有敏锐的审美感受力来体验和领悟那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审美主体就真正出现了,也只有当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确立以后,才可能有审美的即主体的自由表现。这就是教师生命活力的激发。‘用生命点燃生命’就是教师职业美的生成根源。”众多学者专家的论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

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具体表征在:

1、理论价值

(1)我们提出“审美化语文课堂”的概念,这一概念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廓清和丰富。此项研究,将有利于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

(2)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参与和发展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相互代替。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完整的过程才能发挥学习的最高效率。“审美化的小学

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旨在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相互补充,从而达到高质量轻负担的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2、实践价值

(1)现代教育呈现应试性和专业性的偏向,由此造成的对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达成的弱化,课堂缺乏情趣和美感,学生被动学习现象普遍。审美化语文课堂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人性的光芒和生命的活力。

(2)此课题的研究,将使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课堂观、学生观,通过对语文学科美和教学过程美的挖掘和创造,使我们的课堂流淌出灵动、美感和情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核心概念及界定

“美”是一个哲学性的形而上学的命题,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固有的和谐。而作为具体的审美判断,美是因人、因地、因时、因情而宜的,美是自然,美是真实,美是和谐。“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之“美”,是教育之“美”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真实、动态而灵性的呈现,是指通过有效教学提高教学主体的美学涵养与情感发展,促进生命的生成与成长之美。这种教学之“美”的价值取向旨在建构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及其课程观与语文课堂教学因素和实践活动的多元整合。审美化语文课堂应全部或大部分地涵盖以下教学之“美”:教学设计之美——人本个性、教学情景之美——真趣愉悦、教学情态之美——自然亲和、教学情节之美——生动磁性、教学语言之美——规范优雅、教学内容之美——鲜活富润、教学策略之美——简约有效、教学过程之美——精彩流畅、教学评价之美——激励启迪、教学反思之美——优化发展……

“审美化”,即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领下正确理解课程学习与生活中“美”的多元涵义,自主地去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展现美、创造美,达到“以美育人”,促进学习者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审美化不仅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关注教育人本化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生命质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在审美愉悦中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学习力和创新性,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审美中体验课程

内涵。

“审美化语文课堂”,是一种体现时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关注学习主体全面发展的理想化的新教学范式。这种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为教学主体构建一个“美”的教育时空,将美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机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学习之中,实现“美”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各种教学因素创造性地转化为学习者的审美对象,使得美育实践融合于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激发教学之美,体验学习之美,使整个课堂的内在理性美和外在形式美达到和谐统一,教学主体在课堂中获得精神体验的愉悦和自由创造的欢乐,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在审美化语文课堂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提升生命生成、成长与发展的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相关概念及辨析

“审美教育”与“审美化语文课堂”都以“美”为核心概念的,是一对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的教育学概念。两者共同关注教育活动中学习者的精神愉悦和情感发展,以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审美教育是培养学习者感受美、鉴赏美、展示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培养人的审美的观点和美感情操的教育;审美化语文课堂则是通过“美”的教学资源,通过“美”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美”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课堂。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的研究目标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方针,进一步研究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美育的启智、求美、怡情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途径。探索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过程与结果,情感与道德、价值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新天地。实施审美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起来,美起来,真正让学生学在其中,美在其中。通过实施审美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此锻炼、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纵深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具体目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