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不同于传统的一般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人不同的想法,或从不同思维方向提出多个可能性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下面本人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1、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其一,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如:教
2,小英有多少张?”这道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以学“小华有160张昆虫标本,是小英的
3
下几个问题:A、这道应用题是求谁?B、谁是单位“1”。
C、160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D、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应该怎么列式等问题,这样学生既能把这道题读懂,又能轻松战胜问题,有成就感。
其二,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富有创造性的氛围,让学生有开发潜在创造能力的自由空间,尽可能多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25×8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
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方法多种多样。
令人惊叹。
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有学生这样先算出25×4等于100,再将100×2,得到200;有的学生先算出25×2等于50,再将50×4,得到200,虽然做法不同,但都达到了简便的效果,而且答案也正确。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哪怕是一句口头表扬“有创意”都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学生的思考得到教师的赞同,便会树立起“我也能发现”、“我也会创造”的信心,乐于思考,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2、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发展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必须在关键处精心设问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脉络,以便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能“迎刃而解”。
例如:根据下图,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3
完成
5
总量
(1)谁是单位“1”的量?
(2)剩下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3)完成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几分之几?
(4)完成的比剩下的多几分之几?
(5)完成的是剩下的几倍?
(6)剩下的是完成的几分之几?
要求学生看图心算口答,对灵活理解掌握分率的意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很有意义,同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来理解题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指出: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方面。
传统教学以聚合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3.1、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层次引导学生从同一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如:教学“学校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20人,一共有多少人”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其一是“一题多解”:(1)先求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再求一共有多少人;(2)先求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再求六个年级多少人。
其二是“一题多变”:(1)学校有360个学生,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个学生?(2)学校有360个学生,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20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年级?通过以上的变式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可以从引导学生灵活编应用题入手。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来编应用题,关键是要突破旧模式,从各个角度灵活编题。
如在教学“运来苹果共多少千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很快便得出了:“(1)王大妈共运来梨子250千克,比苹果少50千克,运来苹果共多少千克?(2)王大妈共运来梨子5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子的5倍,运来苹果共多少千克?”等等。
但学生一看到“共”字,便以为只能编成加法或乘法的应用题。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还能不能编成减法或除法的应用题呢?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很快就编出了“(1)王大妈共运来梨子250千克,比苹果多50千克,运来苹果共多少千克?(2)王大妈共运来梨子250千克,是运来的苹果的5倍,运来苹果共多少千克?”等。
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3.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应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创造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
时,可让学生学前准备好学具,然后让学生独立动手拼图,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通过实践操作,很多学生得出了不同的公式推导方法,而不是只有与教材中一样的方法才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4、加强逆向思维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阶段,逆向思维往往被教师所遗忘,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学生探索和认知事物的思维定势。
其实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什么叫逆向思维呢?逆向思维又叫逆反思维,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有这么一道判断题:“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
”很多学生判断正确,学生误以为被除数末尾0的个数与商末尾的0存在必然联系,如何让学生避免的错误判断呢?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因数末尾有几个0,是不是积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积末尾的0是不是只靠因数末尾的0而来的呢?学生作出判断后,再要求学生举出实例加以论证。
如250×8的积应该有两个0而不是1个0,反过来说2000÷8,被除数末尾有3个0,但商却只有1个0,很容易的,这道题很快就被推翻了。
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用多种思路去思考,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针对学科特点适时适度引导学生广泛联想,自主、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