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章节测试习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
1.【答题】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本题要求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答案只要来源于原著,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示例。

第一,明确林黛玉性格特点。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第二,明确薛宝钗性格特点。

薛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

另外,她也是一个不干己事不开口的人,她劝宝玉读书,明知道宝玉不高兴,还劝宝玉读书上进。

因为宝玉没有袭爵的可能,只有读书才能当官。

宝钗劝宝玉读书,希望宝玉考中进士,这样宝玉就会当官。

她如果和宝玉结婚,她也有诰命身份。

第三,明确两人的性格差异。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最主要体现在对封建礼教的反对上。

无论是婚姻,无论是读书,都无一不反映出林黛
玉的反抗精神。

林黛玉心中清楚,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扩充知识面,绝非仅仅是为了能够当上官进入仕途。

所以,在林黛玉的心中,贾宝玉只要通过读书获取到想得到的知识就好了,并不在于是否与功名利禄有关。

所以,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薛宝钗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

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

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2.【答题】《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其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宝玉这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定位及小说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分析】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

【解答】《红楼梦》是高考文科必读篇目。

简述事件要抓住具体的人物,模式为:何人做何事。

取名抓周,作用。

3.【答题】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选取其中的两个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按顺序分别是探春,惜春,迎春。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

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分析】本题是通过句子判定名著中人物类试题。

【解答】要注意结合对名著中人物的理解,注意所给语句对应的人物特点,第五回中关于探春的判词是这样的: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一句中“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可以看出是才气最高命运最差的探春,因为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第一句中“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可以看出是才气最高命运最差的探春,因为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放风筝暗示了探春远嫁的结局。

关于惜春的判词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其判云: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缁衣”写的是惜春最后出家的结局。

第二句中“独卧青灯古佛旁”可以看出是性格孤僻的惜春。

关于迎春的判词是: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写的是迎春被忘恩负义的孙绍祖虐待而死的结局。

最后一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4.【答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答案】王熙凤。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

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

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

刘姥姥进贾府,见到王熙凤时.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凤姐还是给了几十两银于.刘姥姥千恩万谢地归去。

【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识记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内容。

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5.【答题】简述题。

《红楼梦》曾在第23回和第27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答案】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

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

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分析】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理解。

【解答】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

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答题时,要抓住主要情节,删除枝叶末节,中心要突出,语言要简洁。

本题要注意“寓意”一词。

6.【答题】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爱博而心劳”来概括贾宝玉这个典型的独特性,你同意鲁迅的观点吗?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答案】同意。

宝玉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包括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等。

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委曲,不仅“劳形’,为之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

这样的对不幸者的关切相知之情是难能可贵的。

(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本题要求探究是否同意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爱博而心劳”来概括贾宝玉这个典型的独特性的观点,答案只要来源于原著,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示例。

第一,表明观点:同意。

第二,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贾宝玉的“爱博”并不是滥爱,而且宝玉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包括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等。

作为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公子,宝玉却反对封建的等级观念,他主张“世法平等”。

无论对兄弟姐妹,还是丫鬟小厮,宝玉从不摆公子的架子,《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兴儿说到宝玉平日的情景:“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
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

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去,都过的去。

”再如第四十四回“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委曲,不仅“劳形”,为之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

绝没有公子哥儿的气息,而只有深深的同情和关心,是像朋友一样的平等相待。

这样的对不幸者的关切相知之情是难能可贵的。

7.【答题】“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

【答案】(答案一)我更喜欢林黛玉。

虽然薛宝钗恬淡、宽厚,具有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但林黛玉清秀灵幻的外在美、善良坦诚的内涵美、天才才女化身的艺术美的形象更深深地征服了我,赢得了我的由衷地喜爱。

(答案二)我更喜欢薛宝钗。

虽然林黛玉清秀美丽,善良坦诚,很有才华,但薛宝钗的恬淡、宽厚,温柔豁达的性格,美丽端庄的面容,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深深地赢得了我的喜爱。

(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本题要求探究“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答案只要来源于原著,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答案示例。

示例一:表明观点,我更喜欢林黛玉。

陈述理由:可以简述人物形象特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
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接着对比薛宝钗,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但含蓄浑厚,有点深沉。

最后再次表明观点,所以我喜欢林黛玉。

示例二:表明观点,我喜欢薛宝钗。

陈述理由,可以简述人物形象特征,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另外,她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

然后对比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容貌清丽,兼有诗才,但动不动喜欢生气。

最后再次表明观点,所以我喜欢薛宝钗。

8.【答题】《红楼梦》中有一位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小人物——村妪刘姥姥,书中写到她三进荣国府。

作者曹雪芹为什么在描写“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宁二府和花团锦簇、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中,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请简述你的看法。

【答案】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是贯穿《红楼梦》的重要线索。

作者安排这一人物的用意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贾府的变化,并且借助这样一个穷苦人的切身感受,显示出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

作者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本题要求分析作者曹雪芹为什么在描写“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宁二府和花团锦簇、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中,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
第一,明确《红楼梦》的主旨。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第二,明确叙述的角度。

“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

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她打趣那双沉甸甸的象牙镶金筷子道:‘这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那里拿的动他’”……刘姥姥是旁观者,作者安排这样一个人,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贾府的变化,并且借助这样一个穷苦人的切身感受,显示出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

第三,明确人物的作用。

刘姥姥在回目上出现了四次: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一百一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从篇幅上看,第六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三大整回,以及第三十九回后半回、第四十二回前半回、第一百一十三回前半回、第一百一十九回后半回,都是浓墨重彩的刘姥姥正传。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是贯穿《红楼梦》的重要线索。

第四,明确在情节安排的作用。

刘姥姥进荣国府,正面落笔的有:一进初识凤姐;二进游大观园;三进凤姐弥留;四进解救巧姐;五进巧姐团圆。

作者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答题】试简述《红楼梦》与《家》两部小说情节内容的相似性。

【答案】两部作品都展示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表现了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禁锢,以及封建家长对青年一代非正统思想的忧虑、恐惧与压抑,同时表现了对下层青年女性的同情,甚至都是以男主人公的最后出走为结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本题要求“试简述《红楼梦》与《家》两部小说情节内容的相似性”。

第一,明确《红楼梦》情节内容。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因封建家长的阻挠,最终林黛玉忧郁而死。

宝玉得重病后恢复,宝钗劝勉宝玉,与之辩论赤子之心,但宝玉还是雪中随僧道而去。

第二,明确《家》情节内容。

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

第三,概括相似性。

都展示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表现了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禁锢,以及封建家长对青年一代非正统思想的忧虑、恐惧与压抑,同时表现了对下层青年女性的同情,甚至都是以男主人公的最后出走为结局。

10.【答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 古代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C. 贾氏宗族的长房是宁国府,次房是荣国府。

贾敬、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代;贾政、贾敏(黛玉之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

《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

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D.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D项,“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

故选D。

11.【答题】下面所列判词内容和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B.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秦可卿
C.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
D.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

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百,也就衰谢了。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

这句度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

“空相妒”,指虽问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答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

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

由此可知,B项说的是李纨,不是秦可卿。

故选B。

12.【答题】《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有几人前来探望,说出了下面的话,下列人物语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2)“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3)“你可从此都改了吧!”
A. 黛玉袭人宝钗
B. 袭人黛玉宝钗
C. 袭人宝钗黛玉
D. 宝钗袭人黛玉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解答】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本题要求将人物语言和人物对应,应了解人物性格,明确个性化的语言,袭人的特点是“贤”,所以对宝玉多有规劝,第一句中“你但凡听我一句话”表明了说这话的是袭人。

宝钗也比较贤惠,而且举止端庄克制,根据“早听人一句话”和没有说完的话“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可以得知,说话的人是宝钗。

最后一句是林黛玉,黛玉内心非常担心宝玉,真情流露,所以才会说“你可从此都改了吧”。

故选C。

13.【答题】高一语文备课组这学期开展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你读得认真吗?回忆一下,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林黛玉潇湘妃子《葬花吟》脖子上有金锁共读《西厢记》
B. 薛宝钗薛蟠之妹丰年好大雪金玉良缘魁夺菊花诗
C. 王熙凤贾琏之妻弄权铁槛寺凡鸟偏从末世来协理宁国府
D. 晴雯宝玉的丫鬟病补雀金裘拒绝给贾赦做妾撕扇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