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备考复习计划(附计划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扎稳打提高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高三历史一轮备考复习计划
(一)复习课中无效或低效的几种现象:
1、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有效性。

随意扩大复习范围和难度(或遗漏知识点),重点不突出等。

2、复习课教学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再现,即“炒冷饭”。

教学内容缺乏归纳和整合,教学效率低。

3、“填鸭式”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少师生互动和生成性发展,缺少学法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收益差。

(二)我们对有效复习进行的探索:
1、明确目标定方向
2、扎扎实实夯基础
3、循序渐进提能力
4、系统规范做练习
一、明确目标定方向
1、备考复习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以新课程试验省份07—12高考试题为参照,构建高考复习体系。

2、强化“三主线一理念”的复习思路
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做好2013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

以“文明史”为思路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纵向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政治文明: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

从专制到民主。

横向经济文明: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领域里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

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里的演进。

从愚昧到科学化、理性化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
现代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
化史思想文化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
观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代化等)
以“全球化”为理念
全球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化史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观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精心制定高三一轮复习计划,心中有数。

订好计划,全盘考虑,不赶教学进度。

注重在平时教学中培养能力。

加强对考点研究,分清主次,理清条理,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一学段;
2012年4月——2012年12月完成必修的一轮复习
第二学段:
2013年1月至一模前,完成选修部分内容,回扣必修内容,迎接一轮复习检测.
4、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
(1)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
三本必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轮复习在分析问题的背景、影响类问题时,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横向联系的思维习惯,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整合。

如: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产生的政治、思想影响的分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工业革命产生影响的分析等。

(2)不同版本之间整合
高考考查范围是各版本教材共有的内容,我们据此对不同版本予以整合。

如对罗马法的讲授,《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各版本共有的内容,而《阿奎利亚法》仅岳麓版教材有,这种内容,我们根据授课需要予以略讲或不讲。

(3)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选修的很多内容是对必修的补充和深化。

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与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中,都对梭伦改革有所涉及,在复习《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一目时,把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特点、进步性和局限性依据选修予以展开,既加深了对必修知识的理解,又回顾了选修的内容,实现了必修与选修的有效整合,为以后选修的复习奠定基础,节省时间。

5.引导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把握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你知道吗”,“知道多少”
识——“你理解吗”,“理解的深、广度如何”
用——“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吗”,“解决怎样难度或复杂的问题”
以此指导和检验自己的历史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扎扎实实夯基础
1、狠抓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落到实处。

(1)全面地理解毎个知识点、考点,对于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要理解透彻,抓本质。

(2)着重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教师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掌握好这些主干知识。

认真梳理基本知识,强化知识系统,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2、依据对学情的分析,降低复习起点,加大课堂容量,进度不能太快,依据学案,将复习问题细小化:
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我们依据对课标的理解,将基础知识设计为5个小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
(2)简要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发表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3)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的?简要概括其成立概况。

(4)巴黎公式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他在政权建设、经济、其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最后失败?
(5)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巴黎公社运动留给我们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以逐层推进的设问,引导学生细密梳理基础知识,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3、加大落实力度
讲题、题海≠读书学案—小问题的形式出现
上课+不落实=0学案—默写、小组检查、抽查、必查
布置作业+不检查=0学案、一轮复习材料——教师反馈、错题本、好题集锦本4、构建网络抓联系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通过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复习时不仅要重视某一个时段,某一个专题,还应全方位的掌握知识体系,形成“通史意识”,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

还应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努力培养“整体世界史观”。

三.循序渐进提能力
复习不等于读、背知识,高考也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些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复习、经常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

就考试来说,基本需要具备三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以求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能力。

1、创新设计——以学案为依托,针对高三复习特点,在新授课学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学案主要以以下六部分内容构成:
(1)复习目标和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不同重难点复习要求。

(2)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根据高三复习课特点,改变了新授课时填空的形式,变成以小问题的形式出现,既符合高三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这一特点,又可以通过小问题形成训练学生自主组织答案的能力。

(3)探究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出现,也是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精讲点拨的重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落实。

(4)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训练学生的动手组织能力和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5)知识拓展:主要通过教师提供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新材料和新知识的了解。

(6)跟踪练习:精选典型基础题目、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高考模拟试题,通过跟踪训练,检测落实当堂学习效率,既落实基础又逐渐熟悉接近高考。

2、选择突破口——没有材料教学的课,是不合格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注重学科特色,以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为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中之重。

强化“史从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

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整合处理能力,培养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

在分析欧共体形成原因时,我们使用了下列资料: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

战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他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材料2: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材料3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长此以往,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通过以上材料,既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欧共体形成原因的认识,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能力。

四.系统规范做练习
学以致用,练习测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一环,我们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1、训练原则。

一是适当做题,要有数量,但不能以练习代替复习。

同时,所选题目一定要准确、典型,不能见题就做。

要总结答题方法,研究以往的高考题,从中得到启示,比多做多少题都有益处。

二是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认识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总结规律和技巧,文综试题的特点是长题不难、难题不长,答案精而不长、全而不多,做题要做到“三个一”(一张卷子一支笔、1—2分写一句话、每一句话保证得分),牢记“三句话”(容易题求全对,一分不浪费;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保证卷面“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2、精选题目。

一轮复习除必要的单元过关考试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大量的题目,精选、精评至关重要。

选题要注意三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类:一类是纯粹的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比例不易过大;一类是对教材知识的变通,是改头换面后的“新”题,比例可以稍大些;一类是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这三类所涉及的知识都应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意识,能从合适的知识点切入设题、选题。

三是史学理论应用方面的内容,要从教材运用史学观点评判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中得出规律,学会迁移,由此及彼,以题目的形式加以落实。

3、合理应用。

用题方式不拘泥于考试,教学中问题目标可以用,课堂提问可以用,个别辅导可以用,要从方式上用活每一个题,对重点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设题,由一题变多题,真正领会掌握历史知识。

可适当布置书面作业,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
的程度、能力发展的层次、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水平等。

学生处理题目的过程中不提倡依赖教材。

4、重点讲评。

讲题是关键一环。

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学生在解题方法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平时训练后的讲评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可以分门别类地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由一题而多题的练习效果,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知识系统化、思路规律化、知识能力化。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错题、疑难题笔记本,以备后来检索使用,杜绝错过的题照旧错的现象发生。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发挥集体的力量才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我们历史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方面一直得到级部领导的认同和赞扬,在新学期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仍将一如既往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继续发挥集体的智慧。

复习进度、资料使用、学案编写、作业布置、试题检测、活动安排、完全按照学部的统一要求完成。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学科办公室办公的优势,对在教学中遇到的任何疑难问题,随时讨论解决,而不是完全放在统一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我们的团结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本校,在充分利用本校各种资源的同时,又要重视校外的集体研讨交流;既要做好本校内上下届高三的资料传承,也要做好学校间资料、试题的交流;同时,广泛搜集网上信息,搜集各地的资料和模拟试题,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外地信息的交流,正确合作共赢。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一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的形成第二讲汉元政治制度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第二周第三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四讲英、美代议制确立
第三周第四讲法、德代议制确立
第五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四周第六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七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第五周第八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九讲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六周第十讲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周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2讲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八周第13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14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第九周第15讲古代商业的发展经济政策
第16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十周第17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8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周次教学内容
第11周第19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2周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21讲对外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周第22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4周第23讲“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战后苏联改革第24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15周第25讲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第26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16周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第28讲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第17周第29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30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功
第18周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2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9周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第20周第一轮复习结束模拟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