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1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 年第 3 期
(1)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太太阳阳能、能风、能风、地能热、能地、氢热能能、、水能氢等能( 、水合理能即等可)(写一种即可);
(合理即可)
高温、高压
(2)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 ===== CH4+H2O,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B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为了使天空更蓝,积极植树造林
C.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无需分类回收
1.(2022·新疆)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B )
2.(2022·成都)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
(2)燃煤工厂会在煤中加入石灰石除去燃烧时生成的 SO2,其中涉及的一 步反应如下:2SO2+O2+2X一=定==条==件2CaSO4,则 X 的化学式为_C_CaaOO__,此 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_+_+44__变为+6。请根据向煤中所加入的物质 分析,上述反应中 X 的来源为C_a_COa3C=高O=3=温==CaO+CaCO+2↑CO2↑__(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 D)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7.(2022·河南)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
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D)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氢气替代了丙烷,其优点是不不会会产产生温生室温室气体气。体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2H22++OO2=2点==燃==2H2O 2H2O。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含答案)
A.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即在火势蔓延的外围控制性的先用火烧出一定面积
B.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
C.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式的地形中
D.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即在火势蔓延的外围控制性的先用火烧出一定面积,相当于清除可燃物,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错误;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
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
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正确;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做法不安全,错误;C、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正确。
【解析】
【详解】
A、磷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
B、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得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正确;
C、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获得,氢气可以通过金属和酸反应、电解水等方式获取,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正确;
D、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
故选A。
考点:灭火原理。
16.“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练习题(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练习题(详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正确做法是A.打开门窗通风B.拨打电话求救C.乘坐电梯逃生D.用灭火器灭火2、2021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电解水时,能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甲图可知,红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由乙图可知,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由乙图可知,如果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在水下燃烧4、下列实验对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并提供热量B.集气瓶中的水可以观察气体收集的情况C.冷却溅落的熔化物,吸收热量D.吸收放出的热量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B.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来灭——降低温度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6、《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的“X 气体”是指A.CO B.O2C.CH4D.H27、每一位公民都应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B.煤矿井下停电,要立即点火照明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以做灯火实验检查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图书馆内,图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D.森林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10、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C.将煤块磨成煤粉,做成蜂窝煤,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D.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

初中-化学-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1

初中-化学-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下列燃料中属于“零污染燃料”的是()A. 天然气B. 酒精C. 氢气D. 一氧化碳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 二氧化碳B. 氮气C. 甲烷D. 一氧化碳3、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 隔离空气B. 隔离可燃物C. 降低可燃物温度D. 开辟运输水的道路4、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A. B.C. D.5、近期,我国多处地方的煤矿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引起爆炸的主要气体是()A. 氢气B. 甲烷C. 一氧化碳D. 氧气6、打开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将一条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 熄灭B. 先燃烧更旺后熄灭C. 燃烧更旺D. 无明显变化7、酸雨对下列设施和建筑物损害最少的是()A. 大理石塑像B. 铝合金制品C. 钢梁大桥孔D. 柏油道路8、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 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B. 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C. 用煤可制成汽油D. 将空气中单质氮变为化合物的氮9、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品。

因为这些物品一旦发生爆炸,极易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爆竹;④汽油、炼油。

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准随身携带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B. 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 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 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11、自2003年6月1日起,三峡蓄水工程正式启动。

三峡工程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产生的电能。

三峡工程的全面启动将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白色污染;③二氧化硫的排放;④烟尘的排放。

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1)汇总

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1)汇总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多套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物质的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柴油B、氢气C、硫D、煤2、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A、甲烷B、天然气C、石油D、煤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4、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对沼气池进行灯火试验C、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5、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下列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N2、NO2B、CO2、CO、N2C、CO、CO2、H2D、SO2、CO、NO27、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A、汽油具有挥发性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8、2004年山西省发生三起假酒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1人双眼失明.有些假酒是用工业酒精勾兑而成,这样的假酒含有的有毒物质是()A、水B、甲醇C、乙醇D、碳酸9、我国“神州三号”宇宙飞船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0、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11、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D、无明显变化12、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C、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13、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D、木炭与氧气反应14、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A、H2B、C2H5OHC、C4H10D、CH415、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它是()A、N2OB、NO2C、NOD、N2O5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26分)16、有三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而在A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B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没有变化.则A是B是C是试写出实验中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CH4+2O2CO2+2H2O2H2+O22H2O CO2+Ca(OH)2═CaCO3↓+H2O.17、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深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KClO3、MnO2、S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KClO3在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摩擦产生的热量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2KClO32KCl+3O2↑(2)红褐色物质(红磷)和氧气反应,并产生白烟:4P+5O22P2O5(3)硫和氧气反应:S+O2SO2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9分)1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19、我们曾做过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烧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图),情况将如何?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小,会聚集在烧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蜡烛先熄灭.20、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图,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21、区别酒精和水,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闻气味,无味的是水,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最简便的化学方法是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22、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锌粒碳酸钙.(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若胀大的气球能够在空气中不断上升,证明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反之就比空气大..© 2011 菁优网 V2.18425|站长统计18、纸张来源于树木,双面使用纸,就等于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可让更多的树木去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缓了温室效应;造纸需要消耗燃料,双面使用纸,就等于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了温室效应(2)谈谈你还能做些什么?(写一条)少用私家车上放学,尽量骑自行车19、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泄露后与空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遇到电火花后就发生了爆炸.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夜间泄漏)应该做的事是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千万不能做的事是开灯检查或点火检查或开排气扇通风或打手机等..20、你用两种方法来鉴别CO和CO2(1)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熄灭的是CO(2)向集气瓶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明显变化的是CO21(1)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红(2)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紫B实验的作用是作对比实验(3)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这一实验结果说明C中有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4)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在A装置中通二氧化碳.第6、7单元》2009-2010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单元综合测试试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物质的四种用途中,有一种使用的原理与众不同的是()A、冰箱中放入去味剂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C、用石墨做铅笔时加粘土D、滤毒罐中加入活性炭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通过观察并闻气味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式不同的是()A、红磷与白磷B、水和冰C、金刚石和石墨D、氧气和臭氧4、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所需的药品和反应条件B、气体的颜色C、气体的验证D、实验装置5、下列燃料中属于“零污染燃料”的是()A、天然气B、酒精C、氢气D、一氧化碳6、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D、便于提高温度7、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电器设备失火,可用水浇灭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火灾D、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8、将燃着的木柴头部朝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处二氧化碳浓度大C、火柴梗处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的着火点较低9、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A、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B、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C、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D、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10、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C、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D、白炽灯泡通电放出的热量1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C60是形似足球结构的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单质B、它们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它们是同一种物质12、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①④⑤⑧B、①③④⑤⑥⑧C、②④⑤⑧D、①④⑤⑦⑧13、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酒精B、煤C、石油D、天然气14、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5、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实验1实验2实验3(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16、在一烧杯内装有水,底部放一新鲜的鸡蛋,向烧杯中加入下列不同物质会有不同效果或现象.可供选择的物质有:较浓的盐酸、石灰水、食盐.请根据需要填空:(1)若要使鸡蛋上浮而不发生化学变化应加入较好;(2)若要使鸡蛋上下沉浮,应加入较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若使鸡蛋保鲜,应加入较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7、某气体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中的一种,为确定该气体到底是哪一种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点燃该气体(2)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气体可能是或.(3)再将蘸有现象:该气体是的小烧杯罩在气体燃烧的火焰上方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8、(1)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双面使用纸张.请你说出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2)谈谈你还能做些什么?(写一条)19、据报道:某家庭夜间发生天然气泄漏后,该户主急忙开灯想查明泄漏原因,结果引起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说明爆炸的原因.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夜间泄漏)应该做的事是,千万不能做的事是20、请你用两种方法来鉴别CO和CO2(1)(2).四.实验题(21题每空1分,22题每空2分,共12分)21、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1)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色.(2)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色,B实验的作用是.(3)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4)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2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提示:该反应与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相似)(2)制取二氧化硫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五.计算题(8分)23、已知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共制得了二氧化碳4.4g,请问:(1)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下,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2)若该实验室中的石灰石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请你算一算,他实际上所取用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克?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班别:座号:姓名: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Zn-65 O-16 C-12 H-1 S -32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28分)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 (08年潍坊)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word)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word)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word)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下列装置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其中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A.电解水B.水力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D.干电池【答案】D【解析】【详解】A.电解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水力发电的过程是将水能转化成电能;C.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干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D。

2.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标志是易燃物,与燃烧有关,故A错。

B、图中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与燃烧有关,故B错。

C、图中标志是易燃氧化物,与燃烧有关,故C错。

D、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与燃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正确;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做法不安全,错误;C、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A.组成元素相同B.分子结构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D.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元素均显﹣2价,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综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综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专项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能达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2、下列场所贴有“禁止吸烟”等消防标志的是①煤矿②油库③面粉厂④煤气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生命只有一次”。

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

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以站立姿势跑出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C.打开窗户跳出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2O5属于氧化物②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③“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⑥若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A.②③⑤⑥B.①④C.①⑤D.③④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措施可行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做燃料B.修高烟囱争取把废气排到高空C.CO还原氧化铜时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D.为防止酸雨危害庄稼,在田地里放置活泼金属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C与CO2反应放热C.C、CO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D.CO、CO2都有毒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B.C.D.8、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正确做法是A.打开门窗通风B.拨打电话求救C.乘坐电梯逃生D.用灭火器灭火9、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10、“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0分)[ID:13304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0分)[ID:133043]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3.(0分)[ID:133037]“天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它以甲烷(CH4)和液氧为推进剂。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具有可燃性B.它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4.(0分)[ID:13300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离子也能通过失得电子变成原子D.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5.(0分)[ID:133007]据报道,天津8.12 爆炸事故现场有剧毒物氰化钠库存,则氰化钠的外包装应有下列哪种标志A.B.C.D.6.(0分)[ID:13300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B.MnO2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释放出O2D.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7.(0分)[ID:13300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A.区别硬水和软水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增加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8.(0分)[ID:132999]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电水壶通电发热C.煤燃烧火力发电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9.(0分)[ID:13299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10.(0分)[ID:132987]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B.探究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对比选择实验室制CO2的酸D.对比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11.(0分)[ID:132974]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燃料及其利用 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燃料及其利用 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1节燃烧和灭火预习新知1.灯泡发光、发热;焊接时火星四射;人造卫星进入大气层时摩擦发光发热;这些现象是燃烧吗?答:不是。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现象利用燃烧的呢?答:蜡烛照明、酒精灯加热药品、划火柴等。

3、液化气、煤气起火,为什么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盖上锅盖的意图是什么?答:及时关闭阀门可以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油锅着火,盖锅盖的意图是隔绝氧气.4、什么是着火点?红磷或白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什么要关注二者的着火点?答: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白磷着火点只有40度,容易自燃,不易测量。

故需要用红磷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课程导学【例1】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__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B、煽风点火__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C、釜底抽薪__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D、百炼成钢__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解析:A、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B、扇子扇风,促进空气的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旺,故此选项正确;C、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故此选项错误;D、钢比生铁的含碳量低,生铁变成钢是消耗碳的过程,从而达到钢的标准,故此选项正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是A.B.C.D.2.温室效应是由于下列哪种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氟利昂3.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玻璃杯破裂C.馒头发霉D.冰川融化4.2021年3月,我国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能源战略,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石油D.煤5.厨房中,锅里的油着火,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A.立即用嘴用力的吹B.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D.立即用锅盖盖上6.下列场所中,不必张贴“严禁烟火”标志的是A.石灰厂B.加油站C.面粉加工厂D.煤矿矿井7.学校组织学生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篝火晚会结束后,同学们立即用附近的沙土覆盖余火。

用上述方法灭火依据的原理是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8.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义务。

结合生活知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伪科学的是A.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B.基因工程的发展,羊等一些动物可以被克隆C.用石油为原料制得汽油D.气功大师发功可将水变成油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干冰升华C.石油分馏D.钻木取火10.今年我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碳排放,实现碳的“零排放”。

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无积极意义.....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倡导公共交通出行C.利用太阳能发电D.燃煤粉碎后使用11.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2NaClO=2NaCl+3O↑。

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32个人呼吸1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化合反应C.NaClO3中Cl为-1价D.运输氧烛时,应注意避免其受到撞击12.某气体由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01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0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 下列变化不是缓慢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 B.酒精燃烧C.酒和醋的酿造D.铁的生锈2.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A.甲烷、甲醇、CH4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D.一氧化碳、煤气、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B.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4. 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汽车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该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乙醇汽油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产生热量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D.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6.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A.B.C. D.7.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油锅起火,应立即使用冷水将其浇灭B.用灯帽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D.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8. 下列为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A.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等B.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蜡烛燃烧等C.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烧瓶D.化学变化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9.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0. 森林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的前方清理出一片空地,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隔离氧气1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是()A.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B.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1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碳氢化合物2.实验室中某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A.用水冲洗B.用扇子扇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嘴吹灭3.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雪花”飞舞B.升奥运五环旗C.点燃奥运圣火D.放飞和平鸽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①乙→丙+丁;①丙+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H2OB.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O2↑C.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它能供人呼吸作用5.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给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料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C.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D.出门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B.加油站严禁烟火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7.“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

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燃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氧气燃烧,引燃酒精灯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C.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9.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B.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C.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1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含量过高易导致酸雨B.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化石燃料C.煤炭只有作燃料这一种用途D.氢能是资源广、没污染、热值高的理想能源12.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最新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

最新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
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能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酸,可能导致酸雨,正确。故选A
2.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 ( )
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故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根据现代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化石燃料,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就可减少酸雨;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就是因为土壤沙化严重;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江河中,要不然会污染日益缺乏的水资源来分析判断做法是否正确。
5.下列有关空气及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O2,此方法是化学变化
最新 【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是分子就是原子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解析:C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比如:中子不带电,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点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答案:C。

2.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B解析:B①反应Ⅰ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为分解反应,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化合为水,为化合反应,故正确;②反应Ⅰ、反应Ⅱ都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③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故正确;④反应Ⅰ是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B。

3.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解析:C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A错误。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 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 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5.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6.下列成语用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釜底抽薪:隔离或清除可燃物使火势减弱或熄灭B.钻木取火:摩擦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C.水火不容:水能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而灭火D.火上浇油: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剧烈7.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8.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能B.石油C.煤D.天然气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1.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1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 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 CO2和 H2O【答案】 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6+1 ×=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 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 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

2.一辆严重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货车起火的直接原因是()A.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及燃烧的条件可知,在急速下坡时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故答案选择 B考点:燃烧条件3. 如皋是国内首个“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可以制氢气B .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C .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 0.94%D .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 A【解析】【分析】A 、根据水的电解产物分析;B 、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C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 D 、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进行分析。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1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1

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1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2017年4月15日万州某中学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

生活中的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A.家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迅速用水扑灭B.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答案】A【解析】A、家内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以防触电事故发生,故A错误;B、汽油、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故B正确;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故C正确;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面粉的粉尘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严禁烟火,故D 正确。

点睛∶电器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

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带上高铁,火车,公共汽车。

2.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3.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改变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是甲烷,Y是氧气,Z是二氧化碳,W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点燃CO2+2H2O。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A错误;B、反应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方程式未配平,且缺少反应条件,故B错误;C、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子的种类改变,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X是甲烷气体,具有可燃性,在点燃甲烷气体前,要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经典1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降低了灯芯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正确;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错误;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灯芯的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B。

【点睛】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B.C.D.【答案】D【详解】A、图中标志是易燃物,与燃烧有关,故A错。

B、图中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与燃烧有关,故B错。

C、图中标志是易燃氧化物,与燃烧有关,故C错。

D、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与燃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4.小林査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①2Na+Cl2点燃2NaCl②2Mg+CO2点燃2MgO+C,由此形成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C.反应①是化合反应D.反应①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食盐【答案】D【解析】【详解】A、钠能够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失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①两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钠在氯气中燃烧能够生成氯化钠,但是不能用于生产食盐,这是因为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氯气有毒,并且生产成本很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Z、W是有机物B.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答案】A【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X、分别是Y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Z、W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点燃CO2+2H2O.【详解】A、X是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Z是二氧化碳,虽然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W是水,属于无机物。

故A说法错误。

B、X是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2100%75%1214⨯⨯=+⨯.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故C说法正确。

D、X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而无机物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6.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开发新能源,实行低碳排放B.煤炭脱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植树造林,减少土壤沙漠化D.污水要集中排放到大海和江河中【答案】D【解析】【详解】A、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主要来自现代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要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要开发新能源,实行低碳排放,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空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的燃烧,煤炭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近些年的乱砍滥伐使土地沙漠化严重,也是沙尘暴日益频繁,要减少土壤沙漠化,减少沙尘暴;就要植树造林,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江河中,要不然会污染日益缺乏的水资源,污水集中排放到大海和江河中,做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现代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化石燃料,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就可减少酸雨;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就是因为土壤沙化严重;污水要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到江河中,要不然会污染日益缺乏的水资源来分析判断做法是否正确。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详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A不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灭火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8.如果知道一些家庭防火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B.电器着火应用水扑灭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答案】B【解析】【详解】A、如不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电能转化成热能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火灾,故正确;B、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故不正确;C、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D、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否则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正确。

故选B。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B.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答案】D【解析】A、天然气泄漏时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火花,导致爆炸,错误;B、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错误;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得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

故选D。

10.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C.对比①、②中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中a、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A【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非白雾,故错误;B、②中a处无明显现象,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故正确;C、①中a处无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①中b处无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中a处有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②中b处有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只有②中的b能燃烧,故对比①、②中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D、对比②中a、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故选A。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

选B。

12.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石油是可燃物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温度到石油的着火点以下;故答案选择D。

1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14.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的主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答案】B【解析】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正确;B.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错误;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正确;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