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论文

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论文

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论‎文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论文一‎、深入扎实地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一‎)积极推进地方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财政‎管理的需要,其弊‎端日趋明显。

为‎此,全国人大提出‎了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国务院、‎财政部对此作了精‎心部署,要求各地‎把编制部门预算作‎为今明两年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

所‎谓部门预算,简单‎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个部门‎的所有各项收支部‎在一本预算中反映‎。

1、细化‎预算结构扩大预算‎范围。

中国传统的‎预算是按财政支出‎功能编制的,预算‎简单粗糙,并且多‎年来政府预算也只‎是停留在对预算内‎资金的管理上、对‎包括预算外资金及‎各项事业收入等的‎大量政府性资金,‎基本上是由各单位‎自行安排使用。

一‎些腐败现象也由此‎而产生。

细化预算‎编制的核心是将预‎算内容细化到单位‎和项目,各部门预‎算不仅包括财政预‎算防拨款安排的项‎目,也要包括用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单位自有收入‎安排的项目,既要‎包括行政单位的预‎算,也要包括下属‎单位的预算。

既要‎列出支出总量,更‎应细化具体项目。

‎根据中央对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部‎门上预算将作为地‎方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全面推广。

‎2、编制方‎法实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

传统购‎功能预算以基数编‎制法为特征,收支‎核心定以上基数为‎基础。

由于基数的‎不合理,造成部门‎之间支出项目之间‎苦乐不均。

零基预‎算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以财政核定的‎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按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

零‎基预算痛要掌握各‎部门的实际使用和‎应使用的人员和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预算‎自下而上逐级编制‎汇总成政府预算。

‎W ‎零基预算能够提高‎预算分配透明度,‎优化支出结构,经‎商资金使用效益,‎使预算管理逐步细‎化、想范化。

最新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最新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调研报告★2009年,财政体制改革工作以强化预算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为主线,突出规范支出管理改革,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县(区)的财政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各项改革,并获初步成效。

各项改革具体内容有:一、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力在总结市本级2008年预算编制情况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继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收支脱钩。

通过细化公用经费定额,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分档体系,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确保政权机构运转和各项事业正常的日常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部门预算的公开化、透明度得到提升,预算执行可操作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进一步完善对下财政体制重点开展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研究,根据自治区和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依据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形成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体制的调研报告,为明年适时调整对下财政体制作准备,以确保市和县(区)的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做大市本级财政“蛋糕”。

三、进一步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做好“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工作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

我市除2009年前选定的右江区、田阳、田东、德保、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八个县(区)外,余下的平果、乐业、西林三个县也将纳入改革实施范围,于2010年起实施“乡财县管”改革。

我市将初步建立起以“乡财县管”为主、以建立规范的分税制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为辅,不断完善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

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市本级已经全面推开,县一级改革试点工作也在12个县(区)全面启动并正常运行目前市本级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

至今,市直182家预算单位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网上支付业务,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01个,二级预算单位81个。

推进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改革的探讨

推进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改革的探讨
上 来 。这 就 决 定 了我 国财 政 也 要 由 原 来 计 划
多年来 , 地方财政预算 的编制形式 一直是 功 能预算 , 种预 算结果 过 于抽象 , 这 财政 资源
配 置 不 能显 示具 体 的使 用 部 门 和 单 位 。 财 政
预 算 编 制 方 法 主 要 还 是 采 取 “ 数 法 ” 即 新 基 ,
各种基金、 收费等预 算外 收入 和部 分政府
职 能部 门 私 自设 立 、 派 的 制 度 外 收 入 。 摊
而在 所 有 这 些 政 府 收 入 中 , 有 预 算 内这 只 部 分 收 入 纳 入 了地 方 政 府 的 财 政 预 算 。 地 方 财 政 预 算 的调 控 空 间相 对 受 到 限制 ,
年度的支 出预算在上年 度 支 出基 础 上考 虑增 支 因素 后 确 定 。 这 种 方 法 不 科 学 、 规 范 , 不 也
不符合 公 平 原 则 , 成 支 出刚 性增 长 。采 用 造 “ 数 法” 制 预 算 , 对 新 的 增 支 因素 分 析 , 基 编 只
型模 式 的 国 家财 政 转 到 市场 型 模 式 的 公 共 财 政 上 来 。 建 立 公 共 财 政 不 仅 仅 是 财 政 模 式 的 变革 问题 , 且 它会 直 接 引起 我 国政 府 行 为 的 而 变革 , 我 国市 场 化 改 革进 一步 深 入 的 关 键 性 是 步骤 , 它将 大 大 加 速 我 国市场 经济 体 制 建 立 健 全 的进 程 。 公 共预 算是 公 共 财 政 的 必 然 要 求 , 是 与公 共财 政 相适 应 的 一种 财 政 预 算 形 式 。 ( ) 整 政 府 支 出预 算 的 范 围 一 调

可观 , 财政仍 须对其提供 经费。财政 支出范 但 围过大 、 包揽过 多等问题还 没有得 到解决 ,结 果 造 成 应 该 由财 政承 担 的事 情财 力 不 足 , 而政

浅议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浅议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浅议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摘要:现代意义的政府预算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经济学者对政府预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极大地刺激了政府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但时至今日,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找到一种完美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而且这种不完美甚至缺陷严重的情况在中国更是突出。

预算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与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在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和税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中国从2000年开始将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政府预算和公共支出管理领域取得了积极而有限的进展。

但若要使预算成为政府施政的利器,尚需继续努力。

关键词:预算改革;政府预算;绩效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86-02 收稿日期:2009-03-02作者简介:王后奇(1979-),男,安徽霍邱人,财政学专业学生,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谢海龙(1983-),男,江西宜春人,财政学专业学生,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

一、当前我国公共预算管理改革的现状对于任何一项推行时间并不长的改革举措加以评价,往往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当前的我国公共预算改革仍然处于发展演变阶段,其管理模式的定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我国当前公共预算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公共预算决策程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这就是所谓的“公共预算周期”。

最近的改革,就是按照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基本要求,以部门为基本单元,将原来按支出功能分散在各类预算科目的资金,统一编制落实到各个具体使用部门和单位,体现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

(二)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是只设立国库这个单一的账户,各地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交付,这样的话,各地方的财政性资金支出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的有效运行,减少了“中转”环节,实现了收入“直达”国库,支出“直达”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这样,老百姓的钱才不会中途“无缘无故”地丢失了,并且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政运行的稳定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确定性、透明度和监督力度等方面也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执行财政支出预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预算执行进度不稳定,有的地方过度执行,有的地方执行不足;二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行为和资金挪用的现象;三是一些政府项目支出可能存在效益不明显或存在权力寻租的问题。

深入研究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问题,探索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对于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家财政运行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与挑战、对策与建议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提高与完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探讨其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改进预算执行管理的参考和借鉴,以提高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总结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的规律性和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系,提升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效果这一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一直是财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为地方财政管理提供参考。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算会计体系。

以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道路。

时代在前进,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人类正在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对预算会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本文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例,对其面临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财政总预算会计有时又称总会计或总预算会计,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适应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经历了多次修改。

特别是1997年进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

新会计体系与政府财政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分设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总预算会计。

这个体系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

为此,它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支出会计要素,确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运用历史成本模式。

各级总预算会计定期编制和汇总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

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

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相比,总预算会计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强宏观性、社会性、政策性、统一性。

新制度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广泛应用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先进预算编制方法。

但要建立以编制部门预算为核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规范化、科学化预算运行机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目前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比较广、矛盾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完善和提高的任务比较重,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之间缺乏协调。

预算编制改革以前,财政资金分配沿用的是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强调的是预算资金的政策性功能,尽管存在着弊端,但在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方向上有长处。

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实行部门预算,是将各类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财政也将预算直接批复到部门,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过份强调部门作用,有些部门职能交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合理协调关系。

使用专项资金安排各类项目时,存在着项目数量过多而单个项目资金相对较少的“撒胡椒面”现象,很多重要项目资金安排不足,从而弱化了财政对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宏观调控职能。

(二)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

目前人员经费的标准究竟如何确定才科学准确,还缺乏稳定的政策依据和方法;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的分类分档、定额管理的类档划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现行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和苦乐不均问题。

另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划分与配置缺乏规范。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职责不清、各项经费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使得一些不合理且名目繁多的支出,由于其客观存在而变得似乎合理了。

(三)项目预算管理程序不规范,一次性预算资金安排过多。

目前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并未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如有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在年初采取打捆分配的办法编制预算,为部门在年度执行预算过程中留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某些专款预算的编制还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摘要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地方预算管理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领域。

自1998 年李岚清同志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目标以来,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中央及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从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法到预算管理模式,从预算决策机制到预算的执行与监督,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地方政府是基层预算管理单位,其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政府预算管理的成效,加强地方政府预算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根据我国地方及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的实践,考察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借鉴发达国预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财政预算管理的定义及特点,在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说明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首先阐述了我国以及上海市、区两级财政分级管理的概况,其次,具体考察我国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并且介绍了徐汇区政府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经验。

第三章结合地方及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的实践,分析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时间存在的制度缺陷、预算决策和分配机制不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中的监督弱化、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

第四章借鉴先进国家预算管理的经验,从预算编制和审议时间、预算机构职能和决策程序、预算监督和公开机制、预算绩效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国外做法与我国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区别及可借鉴之处。

第五章首先根据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提出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下公共预算制度的思路,包括公共预算编制制度、审批制度、执行与监督制度,以及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问题探讨——以山西省为例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问题探讨——以山西省为例
经济决 定财政 , 财政是 国民经济 的综合 反映 。我 国财政体 制在改革开放 二十多年 来 , 围绕着 调整 国家 与企业 、 中央与地 方 的分 配关 系 ,经历 了财政包 干制和分税制两 阶段 的改革 , 现 在我 国的财政 体制在 理论 和实践 的结 合上取 得 了巨大成就和 重 大 突破 。 20 0 5年 4月 4日《 国务院关 于深 化经济体 制改 革意见》 第 五条指 出要 “ 深化 财政 税收投资价格体 制改 革。进一步扩大预

山西省 财政 现 状
的1 9位前移至 2 0 的 1 位 。山西省财政总收入 2 0 0 5年 1 0 2年后 高速增 长 ,0 3年与 2 0 20 0 2年相 比 。 突破 30亿元大关 ,0 4年 0 20 突破 40亿元 和 5 0 元大关 ,0 5年又 突破 6 0亿元 和 7 0 0 0亿 20 0 0
收 支 缺 口绝 对 额 仍 在 扩 大
如图 1 所示 ,十五 ” “ 时期虽然 山西省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 率 自 20 0 3年持续大于一般 预算 支出 的增长率 , 但是 , 财政收支 缺 口绝对额仍在加大 。 山西省财政收支缺 口 19 9 5年为 4 .9 06 亿 元, 占财政支 出的 3 . %;0 0年 为 105 亿元 , 6 4 20 0 1 .8 占财 政支 出 的 4 .3 2 0 91 %;0 5年 财政 收支缺 口绝 对额 达到 3 0 1 元 , 0. 亿 4 占 财政总支 出的 4 .2 49 %。
5 0 0 0 % 4 0 00 % 3 0 0 0 %
算管理制 度改革的范 围和规模 , 紧研究科学 的政府收支分类 抓
体 系。完 善中央财政对地方 的转 移支付制度 , 调整和优化转移

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及意义

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及意义

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及意义当今社会,财政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财政制度的适应性和效率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及意义已经被许多人所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阐述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及意义。

一、财政制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的财政制度应该说是比较庞大和复杂的,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现有的制度下,同样的财政支出在不同地方的执行结果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过多的地方财政自主权而导致的。

同时,财政分权还会导致一些地方的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出现过多的浪费和不合理。

二、财政制度改革的路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以下几种管控方式:1、财政管理的统一化一方面,在中央的管控下,财政支出会变得更加合理和规范。

同时,将财政管理更加统一化,可以在管理上有更加清晰的框架。

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排除一些不合理的事项,来完成对财政支出的有效控制。

2、加强预算约束管理在预算约束方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预算管理体系,来缩小财政支出的差异。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管理和管控来推动政府合理运用财政支出,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3、加强政府公开透明度为了解决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过多的浪费和不合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开透明制度,让人民可以了解到政府的财政支出和使用情况。

这样一来,政府就需要更加谨慎地把握财政使用情况,从而更加合理地开支财政支出。

三、财政制度改革的意义实施财政制度改革,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随着财政支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政府可以更好地掌握财政使用情况,并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这样,财政支出的效率也将大幅提高。

2、缩小地方财权的差异对于地方财政自主权,我们应该在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划分。

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财政支出的平衡和合理化。

3、推动全局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财政制度改革,可以推动各地财政支出的平衡和合理化。

这样一来,也能推动全局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

浅谈地方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现实困难及对策

浅谈地方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现实困难及对策

2 0 1 3 年1
浅谈地方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现实困难及对策
口付 洋 初 春艳
( 集安市财政局 吉林 集安 1 3 4 2 0 0)
摘 要: 实行部 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 目前各地 已初 步建立 了预算编制 、 执行、 监督 相分 离、 相 制约的预算管理新模 式 , 提 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 资金使 用效益 , 但存在预 算编 制范围不完整 、 预 算年度 不合理、 项目 支 出管理难 、 预 算执行 不力、 预 算监督 审计效 力弱等 困难和 问题 , 本文拟针对这些 困难 问题产生 的原 因加以分析 , 并提 出相应 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预算; 困难 ; 对策 透 当前地方财政预 算管理中存在 的困难 行时项 目调整频 繁, 一方面要求 追加或调整预 部 门要主动做好与部 门的沟通和服务工作 ,



确保 资金在部 门问 的公平 分配。 算, 另一方面有 资金却没有相应 的项 目, 年初 明安排项 目, 科技等 其他有预算分配权部 门作为 项 目支 出落 实到位比例低 。另外, 财政部 门在 要将发改 、 相互配合 , 共 同做 好预 具体项 目 支 出的额度核定上 , 缺 乏科学 的决策 预算审核 的成 员单位, 依据 , 项目 支 出实际管理难度 很大 。 算管理和 资金分 配工作 。 二、 解决地 方财政部 门预算改革 中困难和 ( 四) 科 学测 算预算收支 , 建立合理 的定额 各 部门真正需要 的资金金额 , 都是凭经验 对部 门提 报预算进行 削减, 一些部 门实事求 是地编 问题 的具体 对策 讨论 标准体系 当前 , 地 方财政部 门预 算改革尽管还 存在 财政部门要运用” 标准收入测算法” 编制收 报 自己的资金需求 , 甚至得 不到足够的资金 。 这种 只依靠部 门来编制的汇总财政总预算 , 导 许 多困难和 问题 , 但却是建立符合 我国国情的 入预算 , 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 。 在摸清” 家底” 的 制定科学和符合实际支出标准 的预算 致 了财 政部 门难 以真 正全面 掌握 各部 门的预 公共 财政模 式 的必 由之 路 。借鉴西 方发达 国 基础上 , 家 的公共财政模式和政 府预算制度 经验, 结合 定额 ,加强预算编制 的调查论证 ,对所有预算 算 需求 , 常 以部门意见为转移 单位项 目有效地排列轻重缓急 ,安排支 出。同 提 出以下建议 : ( 二)对 部门预算各项监督机 制难 以发挥 实际, 实效 由于地方 财政 运行状 况 的透 明度与 公开 ( 一) 建立统一 的政 府预算管理 体系 时, 要充分统筹财力 与行政事业发展, 把 定员定 度较差 , 各部 门预算案仅为部 门、 财 政、 人大获 要将预算 内外两块 资金 全部 纳入政 府预 额 建立在较为可靠的财力基础上 ,加 强公用经 运用标准测算办法 , 通过计算 悉, 社会公众难 以获得有关信息 ,使得社会监 算 全 口径管理 , 并 严格 执行预算 管理制度 , 建 费实物定额管理, 督机制难 以有效地建立起来 。同时 , 各级人大 立 统一 完整 的政 府预 算管理 体系 。要 尽快建 定额综合调整系数制定公用经费 的分类定额标 加强对 部门预算外收 准 。 对预 、 决算 的审批时问极 短, 使 具有法律意义 设好银行与财政 的联 网 , 要严格清 理、 控制各 种收费项 目和 ( 五) 提高部 门预算 编制和执行质量 的外 部监 督流于形式 。另外 , 对 地方预算 的外 入的监管 : 加大对 私设” 小金库” 、 隐瞒部 门预算 要抓住” 内容全面” 和” 编制细化” 两个关键, 部事 后审 计和对 预算绩 效的 审计 也显 得很薄 收费标准, 将预算单位 的各种 收 弱。 而 内部 审计 部门直接隶属于政府 , 很 难做 外资金 的查处 力度 。除 了对违规 部 门加 以处 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 。 到真 正意义 上的独 立外部审计, 千丝万缕 的利 罚 , 减 少来年预算 内资金 的拨款额度 外,还应 入,包括各种非税 收入都要纳入收入预算。要 益联 系削弱了审计部 门监督作用 把预算 外资金 的管 理效绩 与部 门负责 人的政 统筹安排年度计划 , 实现部 门工作与部门预 算 要努力做到专项 资金和基金项 目、 ( 三)切实有效 的绩 效评价考核机制 难以 绩考核挂钩 、 建立 预算支 出具体责任人制度 。 的有机 结合 。 预算内和预算外 、项 目预算和采购预算的同步 构建 ( 二) 改革预 算科 目的设 置体系 要 以部 门为主线 , 融 复式预算 、 综 合预算 细化。同时, 部门预算 一经批准 , 财政部 门和预 由于对财政 资金 使用” 重分配 、轻管理” 、 ” 财政部 门对所有财 重投 入、 轻 效益” 的传统观念 仍然比较突 出, 不 为一体 , 改革预 算收支科 目设置, 细化预算 编 算单位就要不折 不扣执行 。 可考虑 预算大类 科 目按部 门设置 , 下 政性资金实行统…管理 , 先预算后支 出, 没预算 管 是财政 部 门还 是预 算单 位主要 关注 资 金要 制 内容 , 大类 科 目下 再按具体支 出项 目编 不支 出, 全过程监管。各部门也要强化预算约 投 向哪里 、 怎么投 入, 对于资金使用要达 到的 设 明细项 目, 项、 目 级 明细预算 。同时, 根据建 立复式 束 , 不得随意调整预算, 确 需调整追加时 , 要严 预 期 目标 、 实 际效 果如何 , 却少有 问津 , 加上项 制款 、 标要求 , 重新构建 的基 本框 架为建立 格 依 法 办 理 。 目支出种类繁杂 、 数 目众多 , 预算额度 干差万 预算 的 目 社 会保障预 参考 文献: 别, 难 以确定科 学全面的标准 , 建立标 准指标 政府 公共 预算 、国有资本 金预算 、 算和财 政投融资预算 的四层预算结 构一 … 贾康 , 苏明. 部 门预算编 制问题研究 [ M】 . 体系工作量特别 大, 困难重重 。 ( 四) 预算编 制质 量低力度弱 , 项 目支出管 ( 三) 理顺 财政与 部门之间的管 理关系 北 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 0 0 4 . 理难度大 要将 财权 与事权适当分离 , 财权 基本应集 【 2 】 李萍, 刘尚希. 部门预算 理论与 实践 [ M] . 地方各部 门单位 部 门预算约束 意识淡薄 , 中到财政部门手中, 统筹安排 以提 高利用效率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 2 0 0 3 . 预算编制质量 不高, 执行力度不够 。各部 门在 强化对预 算收支 活动 的监 督。要 完善协 同理 作者简介 : 付洋 ( 1 9 8 2 - ) , 男, 汉族 , 吉林省 预算编制时 由于往往缺乏前瞻性 的安排, 造成 财机 制 , 尝试将部分 专项 资金 的分配 管理权 向 集 安市,吉林省农业大学 0 l 级计算机专业本 预算编制 与工作计划相脱节 。同时 , 由于部分 部门适 度转移 , 实现预算编制 事前的严格控制 科毕业。 初春艳 ( 1 9 8 5 - ) , 女, 汉族 , 吉林省通化 部 门没有 建立项 目库 , 随意编 列项 目, 预算执 与实施 过程管 理的 自由灵 活有机 结合 。财政 市, 吉林财经大学 0 3 级会计 专业本科 。

中国预算制度_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

中国预算制度_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

中国预算制度_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中国预算制度:变迁轨迹和改革路径引言:预算制度作为一个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管理的效能和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

本文将对中国预算制度的变迁轨迹以及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国预算制度的变迁轨迹中国的预算制度经历了长期发展和变迁,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命令性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初期的“过渡期预算制度”和现代化建设阶段的“现代预算制度”。

1. 计划经济时期的“命令性预算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行了“命令性预算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强调了政府的计划指令权和资源配置权,政府通过计划的形式来管理财政收支,并以计划为依据进行资源的调配和分配。

然而,这种制度存在着决策权高度集中、财政决策与市场环境脱节等问题,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

2. 改革开放初期的“过渡期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预算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变。

在这一阶段,中国逐渐实行了“过渡期预算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强调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通过预算编制和公开披露的方式来实现预算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然而,在这一阶段,预算制度的变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决策过程不透明、预算执行能力不足等。

3. 现代化建设阶段的“现代预算制度”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预算制度进入了“现代预算制度”阶段。

这一制度主要强调了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民主性,政府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和社会参与的方式来激励财政执行者和增加民众对财政运作的监督和参与。

目前,中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财政预算报告的公开披露、预算绩效评价的推行等。

二、中国预算制度的改革路径在中国预算制度的改革过程中,需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改革路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加强预算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政府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并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财政制度是指国家收入和支出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财政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梳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历程,并探讨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1. 传统财政制度的特点中国传统的财政制度主要是基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和官僚制度建立起来的。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主要是依靠土地税收来维持活动的,而种地的农民则是从事生产和缴纳赋税的主体。

在财政预算方面,各级官员都有权利批准预算,而且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权,这就导致了在财政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滥用权力问题。

2.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国家实行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权的体制,形成了财政分级管理的制度。

此外,政府还实行了统一的财政预算制度,确定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的预算。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采取了民主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并进行了土地收归国家的政策,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国家财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财政制度改革的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财政制度也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制度,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体制,构建了财政预算制度,建立了财政制度的两条主线:管理预算和管理资金;二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加强企业破产管理和法律制度改革,并公开控制财政;三是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征收的力度,实行营改增、个税法修订等措施,以缩小财政收支之间的差距和防范财政风险,降低社会不公,实现税收的公正和有效;四是推进地方债券市场化,促进区域税收共享和财政投融资机制改革。

4. 现有财政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方向虽然中国的财政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

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

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

会对政府财务信息 披露要求方面 的不 断变化 , 现行 的财 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存 在 了诸多 的问题 , 需要进行 制度改
革 以适应 现今财政 预算 资金 的核算 和信 息披露要求 。 对 财政 总预算会计 制度 内容 的分析
一Leabharlann 制度 , 提升我 国政府财政信 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积极 的作用 。 ( 二) 收付实现制难 以适应我 国财政核算要求 我 国财政总 预算会计采 用收付 实现 制作 为核算 原 则, 该原则 只是根据 现金 的收付情况确认 收入 和支出的
我 国各 级政府 部 门对社会 公开 预算 、 决 算信息 , 极大 的 影响财政总预算信息 的对外 公布 。所 以 , 信息公 开也是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改革 的重点之一 , 如何 编报 和披露 预算 收支信 息 , 如何 分配财政 资金 , 提升政府 的透 明度 和公信力 , 是改革财政总预算信息 的研究方 向。 三、 财政 总预算会计改革 的方 向和思路
金 的拨付进 行核算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是具体核算 我国政府各 类部 门的 日常经 费的支出的制度 , 这两种制 度共 同组 成了我 国的政府会计 体制 。在制度完善方 面 ,
府可利用的财政资源。 社会对政府会计采用权责 发生制 原则的呼声 也越来越高 , 本质上就 是要求政府综合反 映
实现 , 对于一些 隐性的政府负债和损失并不 能反 映在会 计账表 中 , 这 就是收付实现制 的弊端 。近些 年我 国政府 的社会管理 活动 范围逐步扩大 , 所处 的经济环境 也与 以

( 一)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基本 内容 财政总 预算会计 制度 的基 本任务 是在 财政 部 门内 部对 财政 预算资金进行 日常核算 , 通过对财政资金 的调 度进行第一 次预算资金 的分配 , 妥 善解 决财政资金库存 与用款单位之 间的矛盾 , 另外要兼 顾预算资金 的监管 和 预算 相关事务的管理工作 。 参照我 国财政 体制中分级分

预算制度改革

预算制度改革

预算制度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预算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

预算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

预算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优化预算资源配置,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确保国家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预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点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预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财政压力加大、社会需求多样化等诸多挑战,传统的预算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传统的预算制度重点关注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忽视了预算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传统的预算制度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筹和调配,导致地方财政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权。

因此,改革预算制度是必要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和财政管理需要。

其次,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方面,要改革预算编制过程,强化绩效管理。

当前的预算制度主要注重支出,忽视了绩效管理。

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引入绩效评估指标,将预算编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明确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提高财政资金运用的效率。

另一方面,要推动财政分权,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依赖中央转移支付较多,地方财政收入不稳定,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推动财政分权改革,探索建立地方财政稳定收入机制,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权,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还应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提高预算决策的透明度。

预算制度改革必须强化预算信息公开,加强预算决策的透明度和监督,提高社会公众对预算过程和资金使用的监督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布预算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避免滥用和浪费财政资金。

总之,预算制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预算制度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管理效率,保证国家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包括改革预算编制过程,推动财政分权,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等。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摘要】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是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政府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了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受政策调整、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分析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机制等对策建议。

通过相关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

结论中总结了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终,提出了关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的结论和建议,为地方财政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案例分析、问题总结、展望未来、结论和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是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地方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地方财政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中,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涉及到政府管理制度、财政体制、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导致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存在一系列问题。

深入分析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地方财政管理效果,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通过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旨在揭示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地方财政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方政府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探析

地方政府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探析
Monog raphi C study。专 题 研 究 地 方ຫໍສະໝຸດ 府 跨 年度 预算平衡 机制探 析
上海 市财政局 浦 炜
改进 预算 管理 和控 制 、建立 跨年 度预算 平衡 机 制 ,是 我 国深化 预算 管理 制度 改革 、建 立 现代 财政 制 度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2014年 ,国务 院印发 《关 于 深 化 预 算 管理 制 度 改革 的决 定 》,进一 步 明确 了建 立 跨 年度 预算 平衡 机制 的有关 要求 。作为 财政 管理 领域 的重 要制 度创新 ,地 方政府 经过 数年 的探 索和 实践 ,在取 得一定成 效 的同时 ,也出现 了一 些 问题 。 因此 ,需要进一 步深化认识 和理 解 ,分析实践 中遇到 的难 点问题 ,研究 完善跨 年度 预算平衡 机制 ,充分发 挥跨 年度预算平衡 的积极 作用。
一 、 跨年度预 算平衡机制概 述
(一 )跨 年度预算 平衡机 制理论基础 从西 方预 算平衡 理论 发展 看 ,预算管 理控制 由 注重 年度 平衡 发展 至0跨 年度平 衡 ,源 自周 期预算 平 衡 理论 的兴 起 。 随着 经济 社会 的发 展 ,特别 是 西方 国家 ,经历 了 20世 纪 30年代 的经 济大 萧条 后 ,西 方 经济学 家 开始 反思 ,认 为 自由市 场也会 出现失 灵 ,需要 政府 干预 经济 以解 决市 场失 灵 问题 ,对政 府预算 进 而有 了新 的认 识 。著名经 济学 家凯 恩斯认 为 ,政府 实行 赤字 预算 ,通 过扩 大财 政支 出 ,包括 公共 消费 和公 共 投 资 ,可 以改善有 效需 求不 足 的状 况 ,从 而减 少 失业 ,促 进经济 的稳 定和增 长。在凯恩斯 的基 础上 , 美 国经济 学 家阿 尔文 ·汉 森进 一步 研究后 认 为 ,政 府不 应将 本期 的财政 收 支平衡作 为 目标 ,应 该根 据 实现 充分 就业 的需 要决定 支 出。 即在 萧条 时期采 用 扩张性财 政政策增加支 出 ,减少税 收 ,以刺激经济 ; 繁荣 时期采 用紧缩性财政政 策 ,减少 支出 ,增加税 收 , 以抑 制通 胀 。这 种财 政政 策并不 需要保 持逐 年 的财 政预 算平 衡 ,在萧条 年份 会有 赤字 ,在繁 荣年份 会 有盈余 ,因此 ,在 长期 中仍 可以实现财政预算 平衡 。 这被称 为 “周期预算 平衡论 ”,也是 实施跨年度 预算 平衡机制 的重要理论基础 。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8.17•【文号】财预[2006]406号•【施行日期】2006.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财预〔2006〕406号2006年8月1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近年来,各地积极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解决改革中存在的模式不够统一、操作不够规范、进展不够均衡等问题,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改革进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施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精神,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先进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十一五"期间,全国县级以上都要实行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

(三)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遵循统一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基本模式,又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部门预算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是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预算制度实行

我国预算制度实行

我国预算制度实行我国预算制度为我国的财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有助于保持国家财政的良性运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就我国预算制度的实施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我国财政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优势。

一、预算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的预算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革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从我国预算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的中央计划体制时期,国家财政收支主要以中央财政为主导,地方财政收支主要由中央财政拨款决定。

这一阶段,预算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和集权化。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分税制,预算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

国家财政收支和预算编制逐渐形成了规范,地方财政的自主权和分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和发展。

这一阶段,预算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分权和规范化。

第三阶段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以后,我国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更加注重科学性,预算的监督和评价制度也不断完善。

这一阶段,预算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和透明。

二、预算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预算制度的实行,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首先,预算制度必须遵循合规性的原则,确保国家预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其次,预算制度要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预算制度要注重公开和透明,确保预算的公开和透明。

最后,预算制度要严格控制和管理预算的执行,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

三、我国预算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国预算制度的实行,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我国的预算制度是整体性的、层级性的和绩效导向的制度体系。

这样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实现国家财政管理的统一和协调效果。

其次,我国的预算制度注重科学和规范的编制和执行,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目萎 蓄 开如企还范 攀 霎耋业金财出过 纂薹 资等政得 大 过问没弥 企本。支、 , 付亏贴补 支 多题有解 包 业补围 , 损到 揽 拨
决 。
财 政 资 金 没 有 全 部 用 于 具 体 的 项 目, 低 了财 政 资金 的使用 效 率 。 降
5.地 方 财 政 预 算 支 出 的 公 平
原 则 未 能 严 格 执 行
3 .地 方 财 政 预 算 编 制 方 法 不
规 范
目前 , 相 当 数 量 的 地 方 政 府 有
为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力 度 , 纷 在 财 政 纷
多 年 来 , 方 财 政 预 算 的 编 制 支 出 中 安 排 了 相 当 大 的 一 部 分 资 地 形 式 一 直 是 功 能 预 算 , 种 预 算 结 金 , 立 财 政 扶 持 奖 励 基 金 , 于 这 建 用 果 过 于 抽 象 , 政 资 源 配 置 不 能 显 奖 励 给 企 业 和 个 人 。 些 地 方 财 政 财 这 示 具 体 的 使 用 部 门 和 单 位 。财 政 预 预 算 的 列 收 列 支 , 方 面 减 少 了 地 一 算 编制方法 主要还是采 取 “ 数 方 可 用 财 力 的 规 模 , 加 了地 方 财 基 增
益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确 定 实 施 方 案 所 性 支 出 , 严 格 按 照 国 家 规 定 的 工 的 比 重 , 制 综 合 项 目预 算 。③ 项 应 编 需 支 出 的 费 用 来 编 制 预 算 。 是 计 资 标 准 和 福 利 费 等 标 准 分 别 予 以 目 的 设 立 要 体 现 公 共 支 出 的 需 求 。 二
7 0 2 海 授 S A / 20 上 8 ■ H NGH CONOMY AIE
・ 51・
维普资讯
会保 障 、 安 公 、 辨 专项 j 啪 。 项 目预 算 的编 制要 做 到 : 专 ①
批 复 理 机 制 等 方 和 提 高 。 门 预 算 部 分 为
机 制 。 是 每 年 下 半 年 进 行 调 整 预 模 式 的 变 革 问 题 , 且 它 会 直 接 引 二 而 算 , 乏 法 制 性 、 威 性 。三 是 部 分 起 我 国 政 府 行 为 的 变 革 , 我 国 市 缺 权 是 预算 单 位 调 整 了预 算 资 金 的用 途 , 场 化 改 革 进 一 步 深 入 的 关 键 性 步 导 致 财 政 资 金 的 使 用 效 率 下 降 。四 骤 , 将 大 大 加 速 我 国 市 场 经 济 体 它 是财 政 资 金 预算 安 排 环 节较 多 , 制 建立 健 全 的进 程 。 使
划 项 目预 算 。 划 项 目预 算 在 绩 效 核 定 , 用 经 费 的 支 出 标 准 随 各 单 凡 进 入 项 目 库 的 项 目 , 要 经 过 科 计 公 都
预 算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 是 依 据 位 职 责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区 别 。 个 人 学 的 论 证 。 项 目预 算 要 坚 持 绩 效 它 ④ 对 政 府 确 定 的 目标 , 重 按 项 目安 排 经 费 和 公 用 经 费 的 核 定 , 从 几 个 预 算 。 保 证 项 目 开 工 后 按 照 预 算 着 要 要 和 运 用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编 制 的 一 种 方 面 人 手 : 收 集 制 定 定 额 的 数 据 定 额 和 规 定 的 用 途 使 用 , 逐 步 建 ① 并 预 算 。三 是 零 基 预 算 。零 基 预 算 要 资 料 , 保 证 数 据 的 准 确 性 和 可 比 立 健 全 项 目 追 踪 反 馈 制 度 。 并 求 对 每 个 项 目 每 年 年 初 都 要 进 行 性 。② 要 按 照 一 般 预 算 支 出 科 目 , 案 的 一 切 安 排 从 实 际 出 发 , 据 成 行 细 化 、 化 。 ③ 要 确 定 各 单 位 行 根 量 本 收 益 分 析 确 定 各 项 目支 出 数 额 , 政 经 费 开 支 中 共 性 支 出 的 范 围 、 项
方 法 的 实 质 是 零
出 要 以 项 目预 算
算 , 门 在 部

核 定
定 标 准 定 员 定 额 必 须 对 行 政 经 费 大 型 修 缮 、 置 _ 购 鳃 } 事 盟 I 、 螳蝴
的 开 支 范 围 进 行 合 理 划 分 , 算 支 支 出 及 建 设 性 专 项 支 出 ’ 根 据 多 预 要
出 定 额 分 为 个 人 经 费 定 额 和 公 用 种 综 合 因 素 , 筹 考 虑 预 算 内 外 资 统
执 行 计 划 的 实 施 方 案 , 在 成 本 效 经 费 两 大 类 。 人 经 费 支 出 属 于 刚 金 和 其 他 渠 道 筹 款 , 定 财 政 支 持 并 个 确
这 种 方 法 不 科 学 、 规 范 , 不 符 合 方 的 财 源 也 会 因 为 奖 励 支 出 而 不 不 也 公 平 原 则 , 成 支 出 刚性 增 长 。 造
4 .地 方 财 政 预 算 支 出 效 率 低

断流 失 。
二 、 方 财 政预 算 改 革 的 方 向 地
法 ” 即 新 年 度 的 支 出 预 算 在 上 年 政 收 入 中 的 “ 沫 ” 分 ; 一 方 面 , 泡 成 另
度 支 出 基 础 上 考 虑 增 支 因 素 后 确 这 种 财 政 预 算 奖 励 支 出 也 对 不 同 定 。 用 “ 数 法 ” 制 预 算 , X 企 业 形 成 了 不 公 平 的 待 遇 , 利 于 采 基 编 只 , / 不 新 的增 支 因 素 分 析 , 对 基 数 分 析 。 企 业 间 通 过 市 场 进 行 公 平 竞 争 , 不 地
选 择
地 方 财 政 年 初 预 算 只 是 一 个
1 公 共 财 政 是 市 场 经 济 的 普 .
笼 统 概 念 , 金 分 配 和使 用 的 约束 遍 选 择 资 性 较 差 。 是 预 算 资 金 安 排 基 本 上 一 在 市 场 经 济 状 态 下 的 财 政 具 是 基 数 加 增 长 的 模 式 , ,资 金 的 基 有 了 公 共 服 务 的 属 性 , 在 的 主 要  ̄- - j 存 数 部 分 缺 少 必 要 的 分 析 和 论 证 , 是 “ 共 财 政 ” 缺 公 。 少 随 时 间 、 际 等 因 素 进 行 调 整 的 实 建 立 公 共 财 政 不 仅 仅 是 财 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