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名言
孔子家语名言(节选)姓名: 1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2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
3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
4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5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
7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
8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9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业。
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
10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
11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12恭而敬,可以慑勇;宽而正,可以怀强;爱而怒,可以容困;温而断,可以抑奸。
13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
14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15与小人处而不能亲贤,吾殆之。
16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17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无义。
18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
19小辩害义,小言破道。
20君子而强气,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弄戮荐蓁。
2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22明镜所以查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23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必成,无所行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不闻,神将伺人。
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绵绵不绝,或称罗网。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口试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25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26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27匿人之善,斯谓蔽贤。
扬人之恶,斯为小人。
28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29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丈夫和妻子名言
1.孔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那为什么我那么爱你你却不爱我。
2.婚姻嫁娶,理伦首重。
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3.子曰:“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5.天地之道,造乎夫妇,而后直达天地。
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7.孔子语录: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8.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
9.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
10.怙恃之所爱亦爱之,怙恃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1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
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
12.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
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颜渊》)
1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1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5.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邪莹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
此乃人
之奸雄,不可不除。
《孔子家语》王言解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王言解原文及译文王言解孔子閒居,曾參侍.孔子曰:「參乎,今之君子,唯士與大夫之言可聞也.至於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戶牖而化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對曰:「敢問何謂王之言?」孔子不應,曾子曰:「侍夫子之閒也,難對,是以敢問.」孔子又不應.曾子肅然而懼,摳衣而退,負席而立.有頃,孔子歎息,顧謂曾子曰:「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曾子曰:「非敢以為足也,請因所聞而學焉.」子曰:「居,吾語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內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後可以守,三至行然後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則必折衝千里之外,其征則必還師衽席之上.故曰內修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王之道也.」曾子曰:「不勞不費之謂明王,可得聞乎?」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勞乎.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若乃十一而稅,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入山澤以其時,而無征,關譏市鄽,皆不收賦,此則生財之路,而明王節之,何財之費乎?」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於己,然後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愨而女貞,六者,教之致也.布諸天下四方而不怨,納諸尋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禮,立之以義,行之以順,則民之棄惡,如湯之灌雪焉.」曾子曰:「道則至矣,弟子不足以明之.」孔子曰:「參以為姑止乎?又有焉.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屬以理之,然後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日省而時考之,進用賢良,退貶不肖,然則賢者悅而不肖者懼.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才能.此七者修,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手足之於腹心.下之親上也,如幼子之於慈母矣.上下相親如此,故令則從,施則行,民懷其德,近者悅服,遠者來附,政之致也.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周制,三百步為里,千步為井,三井而埒,埒三而矩,五十里而都封,百里而有國,乃為福積資求焉,恤行者有亡.是以蠻夷諸夏,雖衣冠不同,言語不合,莫不來賓.故曰無市而民不乏,無刑而民不亂.田獵罩弋,非以盈宮室也.徵斂百姓,非以盈府庫也.慘怛以補不足,禮節以損有餘,多信而寡貌.其禮可守,其言可覆,其跡可履.如飢而食,如渴而飲.民之信之,如寒暑之必驗.故視遠若邇,非道邇也,見明德也.是故兵革不動而威,用利不施而親,萬民懷其惠,此之謂明王之守,折衝千里之外者也.」曾子曰:「敢問何謂三至?」孔子曰:「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士悅,至樂無聲而天下民和.明王篤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曾子曰:「敢問此義何謂?」孔子曰:「古者明王,必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實,又知其數,及其所在焉.然後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悅.如此,則天下之民,名譽興焉,此之謂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後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則四海之內,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廢者也,是故誅其君而改其政,弔其民而不奪其財.故明王之政,猶時雨之降,降至則民悅矣.是故行施彌博,得親彌眾此之謂還師衽席之上.」译文孔子在家闲居,弟子曾参在身边陪侍。
《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
《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展开全文《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
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过去因为疑古派的非难历代前人多认为是伪书,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
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
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孔子家语.卷一始诛第二【原文】孔子为鲁司寇[1],摄行相事,有喜色。
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日'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2],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3]。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
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4],吾语汝以其故。
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
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5],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6],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
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7],其谈说足以饰褒莹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8],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9],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10],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11],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
《诗》云:'忧心悄悄[12],愠于群小。
’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注释】[1]司寇:主管刑狱的官。
孔子家语的名言80句
孔子家语的名言80句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0. 不怨天,不尤人。
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无信不立。
16. 巧言令色,鲜矣仁。
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3. 己所欲,勿施于人。
2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 由和而致美,由美而致和。
2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2.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5. 君子人与?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3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1. 西漠编户,东漠庄周。
42. 君子有三乐:以言和为乐,以行谦为乐,以众善而不倦为乐。
43. 君子动而不穷,以静修德。
44. 人乎,各有能焉。
夫孟子善蔽之,东方朔能画之。
45.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8. 身正不令而行,君子以为尧舜。
孔子家语·六本原文
孔子家语·六本原文【原文】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①,然后为君子也。
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②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
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
是故反本修迩③,君子之道也。
【注释】①行己:立身处世。
本:根本。
②嗣:子孙,这里指选定继位之君。
③反本修迩:返回到事物的根本,从近处做起。
【译文】孔子说:立身行事有六个根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立身有仁义,孝道是根本;举办丧事有礼节,哀痛是根本;交战布阵有行列,勇敢是根本;治理国家有条理,农业是根本;掌管天下有原则,选定继位人是根本;创造财富有时机,肯下力气是根本。
根本不巩固,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桑;不能让亲戚高兴,就不要进行人事交往;办事不能有始有终,就不要经营多种产业;道听途说的话,就不要多说;不能让近处安定,就不要去安定远方。
因此返回到事物的根本,从近处做起,是君子遵循的途径。
【原文】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汤武以谔谔①而昌,桀纣以唯唯②而亡。
君无争③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
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
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注释】①谔谔:直言进谏的样子。
②唯唯:恭敬顺从的应答声。
③争:通诤,直言劝谏。
【译文】孔子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能听取进谏的直言而使国家昌盛,夏桀和商纣因为只听随声附和的话而国破身亡。
国君没有直言敢谏的大臣,父亲没有直言敢谏的儿子,兄长没有直言敢劝的弟弟,士人没有直言敢劝的朋友,要想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国君有失误,臣子来补救;父亲有失误,儿子来补救;哥哥有失误,弟弟来补救;自己有失误,朋友来补救。
这样,国家就没有灭亡的危险,家庭就没有悖逆的坏事,父子兄弟之间不会失和,朋友也不会断绝来往。
古诗孔子家语翻译赏析
古诗孔子家语翻译赏析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
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
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
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
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
”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孔子家语》较好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
《孔子家语》内容列表: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王言解第三大婚解第四儒行解第五问礼
第六五仪解第七致思第八三恕第九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弟子行第十二贤君第十三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辩物第十六哀公问政第十七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在厄第二十入官第二十一困誓第二十
二五帝德第二十三五帝第二十四执辔第二十五本
命解第二十六论礼第二十七观乡射第二十八郊问第二十九五刑解第三十刑政第三十一礼运第三十二冠颂第三十三庙制第三十四辩乐解第三十五问玉第三十六屈节解第三十七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本姓解第三十九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孔子家语 名句
孔子家语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巧言令色,鲜矣仁。
10. 人无不知,莫不有理。
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 彼不归我,我亦不去迎。
17. 治大国若烹小鲜。
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 -。
孔子家语经典名言
孔子家语经典名言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这三句话涵盖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即不断学习、珍视友情和保持高尚的品德。
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赏析: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能够在保持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达成和谐共处,而小人则可能在表面上追求一致,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团结和协调。
这句话强调了个性和集体之间的平衡,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应追求的内在的和谐而不是表面的统一。
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赏析:孔子认为,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认识世界和他人的重要性的看法。
它鼓励人们去学习和理解他人,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实现自我价值。
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赏析:孔子提出,无论何时何地,总能在周围找到值得学习的对象。
无论是他人的善行还是不良行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发现并吸取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警惕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5.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赏析:孔子在这里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子应该说话谨慎而行动敏捷。
这句话揭示了儒家重视实践的精神,即不仅仅要有美好的言辞,更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行动。
这种观点倡导人们在言语上不要轻率,而在行动上要积极主动。
孔子家语的名言80句
孔子家语的名言80句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言必信,行必果。
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 己所不知,学之。
己所不仁,亦助之。
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存心勿穷,若存若亡。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 非礼勿言,非义勿亲。
16.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2. 学而知不足,教而有余。
2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5. 事业如磨剑石,越磨越光亮。
26. 好读书,不求甚解。
2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28.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29. 巧言令色,鲜矣仁。
3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1. 不怨天,不尤人。
32. 非礼勿视,非义勿听。
33. 知者不立,愚者自扰。
3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必专以礼让为国?37. 循循善诱,不急不徐。
3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闻一则悲十则哀。
41.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4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45. 君子不器。
4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8. 有教无类。
4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家语最有名的句子
孔子家语最有名的句子
1. 咱就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真的太经典了,就像我以前有个特好的朋友,整天跟他在一块儿,潜移默化的自己也变得更好了。
2.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哎呀呀,这可太对了,就好比我那次生病,那药可难喝了,但确实让我好起来了呀。
3.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你看啊,生活中那种光会耍嘴皮子不做事的人,不就是小人嘛,我之前就碰到个这样的。
4.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这说的还真形象,就像有些外表厉害但内心胆小的人,就跟那小偷似的,我就见过这么个人。
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不是嘛,有担当的人都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那些没品的人就老想着怪别人,我实实在在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太深刻了,我有次看到一个老人孤孤单单的,就想到这句话,真的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像我认识的一些朋友,那些正直、诚信、博学的朋友真的很棒,而有些只会阿谀奉承的朋友确实不咋地。
孔子家语pdf
孔子家语pdf一、孔子家语简介孔子家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事迹。
该书共分为二十篇,涉及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教育理念、人生哲学等诸多方面。
自汉代以来,孔子家语一直被视为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二、孔子家语的主要内容1.伦理道德孔子家语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仁、义、礼、智、信等品质。
在家庭关系中,强调孝道和忠诚;在社会关系中,强调关爱他人、和睦相处。
2.政治思想孔子提倡“仁政”,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他还强调礼制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3.教育理念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
他还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著名教育理念,倡导人们不断学习、自强不息。
4.人生哲学孔子家语中的人生哲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主张通过自我修炼,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同时,他还提倡乐观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三、孔子家语的历史价值1.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家语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2.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的窗口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事迹,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儒家思想传承的纽带孔子家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成为了儒家思想传承的重要纽带,影响了后世诸多学者的思想观念。
四、如何阅读和理解孔子家语1.了解时代背景要深入理解孔子家语,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孔子的思想内涵。
2.把握文本结构孔子家语分为二十篇,各篇内容相互关联,需要整体把握文本结构,才能全面理解书中的思想观点。
3.深入剖析思想内涵阅读孔子家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深入剖析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领悟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和教育理念等。
五、孔子家语在现代社会的启示1.伦理道德的借鉴孔子家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如孝道、忠诚、仁爱等,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孔子家语的原文和译文
孔子家语的原文和译文
《孔子家语》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译文:
曾子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渐丧失)。
不认识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这个人,可以看看他的朋友;不识别这个君王,可以看看他派遣的使者;不了解这个地方,可以看看这里的草木。
所以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种满芝兰花的房间,时间一长就闻不到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一长就闻不到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
朱砂所蕴涵的一定是红色,墨漆所蕴藏的也一定是黑色,因此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朋友。
’”。
孔子家语 名句
孔子家语名句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名言名句。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孔子家语”中的一些名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名句。
一、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的思想体系主要以“仁”为核心。
这句名言表达了孔子对于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的理念。
在现今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我们也应该多一些关爱和尊重,践行孔子的教诲。
二、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也是孔子家语中的一句名言。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近乎机械的学习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收获。
只有当我们真正去理解、思考,将学习更多地带入我们的内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探索知识的奥秘,真正领悟到知识的力量。
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的仪态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人会死亡,但是我们所遗留下来的影响,同样是构成我们一生的宝贵内容。
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恰当的仪态,以此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
四、君子坦诚,小人反复“君子坦诚,小人反复”,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的品德和性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个君子应当坦诚,胸怀坦荡,对待人与事都应该表现出真正的本色。
而小人则往往反复无常,让人难以信任。
因此,只有做一个诚实、坦诚的人,才能取得别人的赞赏和信任。
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友谊的看法。
友情是一种奇妙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当朋友们从远方而来,我们的心里不仅仅是欣喜,更多的是一份感激和珍惜。
只有建立起真正的友情,我们才能愉快地拥有人生。
通过学习这些孔子家语中的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与智慧,也可以更好地体悟到他对于人生、品德的高度追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够用到这些名句中的归纳结论,我们也将会更加优雅和坚强。
最后的最后,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我们对于美好的未来可以持续不息地追求: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家语中的十句经典名言
《孔子家语》十句经典名言:
1.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年少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在长大后就不会有什么才能。
2. "不足生于无度",钱财的不足,源自于挥霍无度。
3. "多闻以为富",见识广博,便会丰富自己的才能。
4. "己有善勿专",自己虽有长处,也不能刚愎自用。
5.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君子赠送别人钱财,不如赠送有益的话。
6. "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持满即处在盛满的地位。
7.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在大自然所产生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8. "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要辨别一匹马的优劣,就要让它拉车试试力气;要考察读书人的德行,就要观察他的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表现。
9.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具有聪明才智和远见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立了大功的人,也不要居功自傲。
10.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既然知道了道理不去实行,还不如不知道。
孔子的经典语录、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经典语录、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二、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五、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六、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
——《孔子家语·三恕》七、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子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九、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
——《孔子家语》十、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孔子十一、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苏轼十二、美功不伐,贵位不喜。
——《孔子家语·弟子行》十三、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十四、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子十五、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十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十七、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孔子家语十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十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二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二十一、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二十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二十三、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二十四、民无信不立。
——孔子二十五、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二十六、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二十七、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负——韩愈二十八、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孔子二十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孔子三十、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三十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三十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家语》经典名句及译文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解释:道德高尚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道德低下的人只是以自己的舌头说话。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解释: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孔子家语·观周》解释:不堵塞细小的水流,最终会成为大江大河。
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孔子家语·好生》解释:红色的漆不需要修饰,白色的的玉不需要雕琢。
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
——《孔子家语·六本》解释:船没有水不能行走,而一旦水进入船内,船就会沉没;君主没有民众的支持就无法治理国家,如果民众以下犯上国家就会灭亡。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解释:君子修养道德,确立操守,不因为困窘而改变其志向节操。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解释:一件事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
亲近一个人却不信任他,那样还不如不亲近他。
美功不伐,贵位不善善——《孔子家语·弟子行》解释:有大功而不自夸,居高位而不沾沾自喜。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孔子家语·六本》解释:君子与其赠送人钱财,倒不如给人留下有益的话。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解释: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
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
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解释:离山十里,蝼蛄的鸣叫的声音仍然像在耳边。
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家语·始诛》解释:灾祸来临不害怕,幸福来临不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
”)曾子曰:“何谓也?”(曾子问:“为什么呢?”)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知其人,视其友;(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生长就可以了。
)故曰:与善人居,(与:和。
居:交往。
)如入芝兰之室,(室:房间。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化:同化。
)(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鲍bào鱼:盐腌的鱼,咸鱼。
肆:店铺。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丹之所藏者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漆之所藏者黑。
(漆:油漆。
)(藏红色东西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必:一定,必定。
慎;谨慎。
)(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概括本文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告诫人们:必须要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常常会影响到自己。
也有说: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因此,善于学习之人,会很谨慎地选择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弟子规》也有云:“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近,百事坏。
”同样也是告诉我们,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学问。
而与不善之人相处,便会受到影响,损伤道德。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赐:赏赐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吏二缚一人诣王缚:捆绑诣:到……去。
)。
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对曰:“齐人也,坐盗。
”((两个小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善:擅长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避席对曰:(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避:离开。
对曰:下对上的回答。
)“婴闻之,(闻:听说。
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生于淮北……”这些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生长则:就是。
则为:就变为。
为:变为。
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
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称为橘,生长于淮河以北就称为枳。
晏子离开了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徒:只,仅仅。
其:他们的(只橘树)实:果实味:味道不同:不一样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
)所以然者何?(所以然者何:然:这样。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条件不相同。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莫非。
耶:语气助词,“吗”?现在的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进入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病,辱。
楚王苦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吴起守信(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昔吴起出,(昔:从前。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从前吴起外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旧的,原来的,本文指认识多年。
止:留住。
食:吃。
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起曰:“待公而食。
”(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派、使、让。
求:寻找。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才。
之:代词,代指“老朋友”。
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俟(sì):等待。
恐:恐怕,担心。
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其:他,指吴起。
为:坚守。
宜:应该。
服:使……信服(使动用法)。
欤:语气词,吧。
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可:行、可以。
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答: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参阅《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王安石•伤仲永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
庆历进士。
仁宗嘉枯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卒谥文。
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属于。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金溪县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生五年:长到五岁的时候,“五年”是补语。
未尝:不曾。
识:认识。
书具:文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啼:哭。
求:要。
之:代词,代书具。
)(方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认得笔墨纸砚,一天忽然哭闹着索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焉:兼词,于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旁近:指邻居。
与:动词,给。
书:写。
为:题写。
养:奉养、赡养。
)(他父亲很奇怪,就向近邻借来给他。
方仲永马上写下了四句诗,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收:团结。
以……为意:把……作为诗的主旨。
观:看。
)(那诗表达了孝养父母、团结宗族的意思,这首诗被全乡的读书人传递欣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自是:从此。
是:指示代词,这、此。
就:完成。
者:……的地方。
观:欣赏。
)(从此以后,旁人只要指定某一物作诗题,方仲永就能一挥而就。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达到一定水平。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惊异。
稍稍:渐渐地。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
宾客:这里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有的人。
以:介词,用。
乞:求取。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并渐渐对他的父亲礼待起来,有的花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其然:即以此为有利可图。
利: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利。
然:代词,这样。
扳(pān):通“攀’,牵,引。
环谒(yè):四处拜访。
不使学:“不使之学”,省略“之”,代指仲永。
)(方仲永的父亲觉得这是件有利可图的事,就每天携带仲永到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之:代词。
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闻:听说。
)(我很早就听说此事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从:跟从。
还家:回到家乡。
于:在。
)(明道年间,我跟从父亲回到家乡,曾在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chèn):相当。
闻:名词,传闻。
复:再次。
)(我们叫他作诗,他作出的已经与以前传闻的水准不能相比了。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焉:兼词,相当于介宾词组“于之”,于,表示“问”的趋向,之,代仲永的情况。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家去,问起方仲永。
)曰:“泯然众人矣。
”(泯然:消失。
众人:常人,普通人。
)(舅舅告诉我说:“他已天才泯灭,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王子:王安石自称,译:我或王先生。
通悟:通达智慧。
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
)(我认为:方仲永的聪明颖悟,是上天赋予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
)(他的天赋,比起有才能的人要优越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卒:最终。
受于人:指后天所受教育。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然而最终还是变成一个平常人,那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彼其:他。
)(他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比别人优越那么多,只因为没有受到教育培养,尚且沦为普通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么?意思是连普通人都还要不如。
已:停止。
)(现在那些天分不高的人,本来就普通的人,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养,恐怕会连一个平常人都不如吧?)简析:立意上,寓理于事。
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方仲永5岁即能吟诵诗词,确有比众人聪明之处,但后天不努力,也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缺点很多,起点不高,但经过他后天的奋发图强,一心进取,还是会名留青史,可得许多人赞扬的。
选材上,见闻交织。
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见”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以“闻”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