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合集下载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教案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能够正确使用比例尺测量和绘制缩放后的图形。

3. 能够正确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并计算比例尺。

教学重点: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

2. 比例尺的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计算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目标:讲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示例演示。

教学步骤:1) 引入- 显示一个原始图形和一个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 给学生展示放大和缩小的范例并阐述。

3) 引导学生思考放大和缩小对图形的改变以及如何计算相应的比例和面积。

4) 帮助学生确定放大和缩小的比例,并让他们选择正确的工具,测量和记录每个图形的大小。

5) 让学生使用比例尺绘制缩放后的图形。

6) 结论- 讨论我们如何计算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面积,介绍计算面积的公式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

2. 比例尺的使用目标: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比例尺和度量工具。

教学方法:示范和帮助学生使用度量工具和比例尺。

教学步骤:1) 引入- 讨论比例尺的简单概念,包括如何读取和理解比例尺。

2) 展示比例尺的设计和使用,并给学生发放一张比例尺图便于学生理解。

3) 带领学生进行度量工具练习和应用。

例如: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记录,确认读数的准确性。

4) 演示如何使用比例尺绘制缩放后的图形。

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5) 探讨和解决使用比例尺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 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放大和缩小,计算比例尺,测量图形大小和绘制图形。

2. 定期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确定是否需要再安排课外辅导。

教学反思:教师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放大和缩小的概念,知道何时以及如何使用比例尺和度量工具。

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这些技能,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练习题目和模拟考试,在课堂内外进行跟进,并确保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都得到审慎评估和确保。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放大与缩小》比例尺教学说课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放大与缩小》比例尺教学说课课件

扩大后的宽=1×4=4
扩大后的长方形周长=2×(12+4)=2×16=32(厘米)
原长方形周长=2×(3+1)=2×4=8(厘米)
扩大后周长÷原周长=32÷8=4
扩大后的长方形面积=12×4=48(平方厘米)
原长方形面积=3×1=3(平方厘米)
扩大后面积÷原面积=48÷3=16
答:周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6倍。
大家请看图中的老奶奶手中拿的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放大镜!它把报纸 中的文字放大了。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不变而使 物体的图象或图形变大,叫做放大。
大家请看照片中的景物和实际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照片中的景物和实际的 景物形状完全相同,就 是比实物缩小很多。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象或图形变小,叫做缩小。
第 12 页பைடு நூலகம்
END
第六单元
第1课
c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3 页
比例尺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把图形 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2.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图形 放大或缩小。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图形的相似, 发展空间观念。

到第一个三角形。
把下面的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长:3×2=6(个) 宽:2×2=4(个)
说一说方格纸上的长方形放大到原 来的2倍后,长和宽各是几个格长?
把下面的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长:8÷2=4(个) 宽:4÷2=2(个)
说一说方格纸上的长方形缩小到原 来的 1 后,长和宽各是几个格长?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数学学科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还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对应标题题型进行举例、分析和说明,旨在帮助中学生及其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一、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通过改变图形的尺寸,使得原图形变大或变小。

在进行放大与缩小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比例尺,来表示放大或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示,例如1:2、3:5等。

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方法1. 放大比例计算方法当我们要将一个图形放大时,需要确定放大的比例尺。

假设原图形的长度为L,放大比例为a:b,那么放大后的图形长度为aL:bL。

例如,如果原图形的长度为10cm,放大比例为1:2,那么放大后的图形长度为1cm×10:2cm×10=10cm:20cm。

2. 缩小比例计算方法当我们要将一个图形缩小时,同样需要确定缩小的比例尺。

假设原图形的长度为L,缩小比例为a:b,那么缩小后的图形长度为aL:bL。

例如,如果原图形的长度为15cm,缩小比例为3:5,那么缩小后的图形长度为3cm×15:5cm×15=45cm:75cm。

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地图的缩放在制作地图时,为了能够清晰地显示地理信息,地图制作者常常需要将真实的地理信息缩小到适合纸张大小的比例。

例如,1:10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cm 代表实际地面上的10000cm,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清楚地看到各个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关系。

2. 模型的制作在模型制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真实物体缩小到适合模型大小的比例。

例如,制作一辆汽车模型时,我们可以将真实汽车的尺寸按照比例缩小,以便能够更好地呈现在模型中。

3. 照片的放大在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我们经常需要将照片进行放大,以便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第【1】篇〗《图形放大和缩小》六年级数学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形放大和缩小》六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内涵。

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

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说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4、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二、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解析版)(北师大)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解析版)(北师大)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比例的应用,包括比例的一般应用题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内容,内容和题型较少,更多有关比例应用题的内容请参考编者《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部分基础篇》与《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部分提高篇》,一共划分为四个考点,建议作为本章重点进行讲解,欢迎使用。

【考点一】根据对应边的比,列方程解决问题。

【方法点拨】该类题型主要考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要以对应边的比为等量建立方程求解。

【典型例题】将下图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解析:解:3.2∶1.6=4.8∶x3.2x=1.6×4.8x=7.68÷3.2x=2.4【对应练习1】下图中小平行四边形按比放大后得到大平行四边形,求大平行四边形的高。

(单位:分米)解析:解:设大平行四边形的高为x分米。

3.2∶1.2=12.8∶x3.2x=1.2×12.83.2x=15.36x=15.36÷3.2x=4.8答:大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8分米。

【对应练习2】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右边的图形,右边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单位:厘米)解析:解:设右边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20∶12=50∶x20x=12×5020x=600x=30答:边长方形的宽是30厘米。

【对应练习3】将下图的三角形一定的比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的值。

(单位∶厘米)解析4.5∶x=6∶3.6解:6x=4.5×3.66x=16.2x=16.2÷6x=2.7答:未知数x的值是2.7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

练习1:
应用比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小红8分钟走了5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14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
2
练习2: 比例的应用
01
解:设小红家离学校有x米。
02
=500×14
03
=500×14÷8
04
=875
05
答:小红家离学校有875米。
在太阳的照射下,测得某身高为1.75米人的影子长1米长,然后又测得某电线杆的影子长8米,问能求出电线杆的高吗?
4
1
4
10
2
1
4、根据要求写出一个比例式
1)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x,两和内项分别是9和12。 2)等号左边的比是x:5,右边比的比值是5。 3)使各项都是整数,且两个比的比值为0.8。
×
×
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写出关系式。
写“解”,设未知数。
按两种相关联的量所成的比例关系
列出比例式。
解比例。
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检验结果是否正
确是否符合题意。
作答。
5、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01
02
03
甲乙两地相距2千米,画在一幅
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求这幅图
的比例尺。
0.9∶0.6=9∶( ) =3∶( )
6
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5∶6 = 20∶24
( )×( )=( )×( )
6
20
5

(完整word版)比例尺及图形放大和缩小

(完整word版)比例尺及图形放大和缩小

【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一】比例尺: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如:A城与B城的距离为120千米,画在地图上只有2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厘米:120千米=2厘米:12000000厘米=1:6000000.比例尺没有单位.2、比例尺的分类及转换:根据表现形式分为:(1)数值比例尺,如:1:20000;(2)线段比例尺,如:根据将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为:(1)缩小比例尺,如1:2000;(2)放大比例尺,如:8:1。

3、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4、应用比例尺画图:确定合适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画出平面图—-—-标名称和比例尺【知识点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1)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放大。

如:用显微镜看细菌。

(2)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缩小。

如:建筑物效果图。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格: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长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形每边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知识点三】用比例解决问题:1、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判断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列出比例(方程)求解.2、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判断题中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列出比例(方程)求解。

【典型例题讲解】【题型1】求比例尺的方法【例1】甲乙量程的实际路程是210千米,画在地图上只有3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例2】蚂蚁的实际体长只有3mm,画在一副彩图上体长是9。

6cm,这幅彩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例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一问:请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

(2)二问: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相距4.5厘米,那么两城之间实际有多少千米?(3)三问:如果把相距96千米的两地画在这幅地图上,应画多长?【题型2】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例4】在比例尺为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李庄和贾庄相距3厘米,李庄到贾庄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例5】在比例尺为20:1的精密零件设计图上,量得某零件的长度是5厘米,求这个零件实际长是多少厘米?【题型3】应用比例尺画图【例6】学校要建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痴,画出花池的平面图。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课前口算。

二、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缩小后的图片)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板书:放大。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师:看得清吗?怎么办?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4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4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4,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一”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形放大的含义,能联系图形放大的含义自主迁移理解图形缩小的含义,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联系和区别。

2.联系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在认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了解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导入新课1.教师在计算机上利用鼠标拉动一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我发现图片在放大和缩小。

2.引入课题。

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非常广泛。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9的主题图)仔细观察,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拍下的照片是把实际的长城缩小了;放大镜把报纸上的字放大了;投影仪把原来的图表放大了;显微镜把微生物放大了。

师:这些现象我们都遇到过,仔细观察并对比放大或缩小前后的物体,你有什么感想?【学情预设】学生会针对四幅图发表自己的想法。

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等,它们将原来物体的图象大小改变了,但是形状没有改变。

也可以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来说明。

师: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研究图形的放大现象。

(1)师:我们来试试怎样把图形放大。

课件出示教科书P58例4。

师:我们先以方格纸中的正方形为例,请大家按2∶1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1 课时总第个教案主备人:陆艳华审核人:施俊教学内容:P38、39 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练习纸、直尺、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呈现例1 图片。

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刚才看不清而现在能看清楚了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思索探究、形成概念1 出示两幅图片的长和宽。

(原来长方形画的长是8 厘米,宽是5 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画的长是16 厘米,宽是10 厘米。

)教师:放大后图片的长是多少?原来图片呢?我们把这两条边叫做对应边。

放大后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长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 倍,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按2:1 的比放大。

放大后的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宽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宽是原来的2 倍,放大后宽和原来宽的比是2:1,把宽按2:1 的比放大。

)教师小结:把长方形画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多少?(2:1)这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 的比放大。

教师:如果反过来,把第二幅图变化成第一幅图,对应的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宽呢?缩小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多少?我们就说把第二幅图按1:2 的比缩小。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共四篇)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共四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一)一、说教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探究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思考、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图形放大或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课件;答题卡、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四、说教学过程:一)、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揭示课题:1.借助实物投影放大、缩小。

在一张纸上写着我的生日,同学们,一起看看,知道我的生日了吗?(字很小,看不清)怎么办呢?(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大)放大到看不清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把它缩小。

知道我的生日了吗?2.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看来呀,我们借助实物投影,我们可以把字放大或缩小。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吗?(课件展示生活中一些放大、缩小的实例)3.揭题: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平面图形入手研究。

二)、出示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2、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师:目标明确了,要实现本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完成吗?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P60页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2:1放大是什么意思?是把它们的什么放大了?2:1是谁与谁的比?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2、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四).先学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确保人人都在认真看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尺的应用,放大与缩小(含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尺的应用,放大与缩小(含答案)人教版

比例的应用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比例的意义比例尺的意义: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在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比例尺的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比例尺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比例尺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用分数或数字比例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就是数值比例尺,如:1:1000000或10000001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它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样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按实际距离缩小还是放大分,比例尺可以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知识点一:数值比例尺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48km ,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为6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练习1.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km ,画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练习2:比例尺为1:5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用200001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的4.8cm 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例题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上量得一块空地长3厘米,宽2厘米,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练习1: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cm 。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km 的速度从甲地到丙地,需要行驶几小时?练习2: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6cm,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7。

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知识点二:线段比例尺例题1:在标有 0 60 120km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cm,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

练习:0 180 360 540km是一个()比例尺,它表示图上()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km,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知识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六年级数学中也有所涉及。

通过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关系,同时也可以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本文将介绍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概念放大和缩小是改变图形的大小,保持其形状不变。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图形的尺寸来实现放大和缩小。

在进行放大和缩小时,我们需要一个比例因子,即比例尺,来确定变化的比例关系。

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方法1. 直接倍数法:通过将图形的边长、面积或体积等直接乘以一个倍数来进行放大和缩小。

放大时倍数大于1,缩小时倍数小于1。

2. 比例法:通过建立原图形与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进行放大和缩小。

通过计算比例因子,可以确定每个点在放大或缩小后的位置。

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应用1. 海报设计:在设计海报时,我们经常需要调整图像的大小来使其适应不同尺寸的纸张。

通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可以保持海报的比例关系,使图像完整且美观。

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可以将设计图纸上的图形比例转化为实际建筑的尺寸。

3. 地图制作:在绘制地图时,需要将真实的地理信息缩小到一张纸上。

通过图形的缩小,可以将地理位置和距离比例准确地显示在地图上,方便人们查阅和使用。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六年级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关系,还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使你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更深入的理解。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3.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确定放大或缩小的比例。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过程;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 学生用学习用品,如尺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照片的放大与缩小,引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放大与缩小的含义;(2)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放大与缩小的效果;(3)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性质,如面积、周长的变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实例,如地图的缩放、衣服的放大等,让学生理解放大与缩小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和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 目录:(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应用3. 正文内容:(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性质(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关的基础练习题;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关的实际问题;3. 拓展题:让学生探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与图形地放大与缩小》知识点总结材料及教学案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与图形地放大与缩小》知识点总结材料及教学案

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知识点总结及教学案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1.比例尺的概念: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比例尺1.比例尺是一个比,他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比如:在平面图上用10cm 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m 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0cm:10m = 10cm:1000cm = 1:100 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得到的最简整数比,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3.在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知识点二:1•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1:100000000 ____ 1____100000000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可以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比如: 1cm:50km = 1cm:5000000cm = 1:50000002.缩小比例尺:在绘图时,根据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纸上画出来。

为了计算 方便,一般把缩小比例尺写成带比号的形式时,前一项一般化简为“ 1 ”,若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应化简为“ 1 ”。

放大比例尺:对于机器零件比较小,有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样的比例尺就称为放大比例尺。

如:2:1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放大比例尺写成后项是“ 1 的形式。

知识点三:以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十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以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X 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

知识点四:应用比例尺画图应用比例尺画图要先根据实际距离与纸张的大小确定平面图的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 距离,然后再根据图上距离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并标明平面图名称及比例尺知识点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三步: 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1.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比例式来求,也可2.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比例式来求,也可算:计算按给定的比例将图形的各边长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缩放与缩放形的性质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缩放与缩放形的性质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缩放与缩放形的性质缩放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用于描述一个图形或物体根据一定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变形过程。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认识一些简单的缩放概念以及缩放形的性质。

本文将以清晰简洁的语言,为大家详细介绍和解释这方面的知识。

一、什么是缩放在数学中,缩放是指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改变图形的尺寸来实现。

比如,我们可以将一张矩形的边长按照比例减少一半,或者将一个圆形的半径增大两倍。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缩放后的图形或物体。

二、缩放的比例在缩放中,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比例是指缩放前后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一个比值或者一个比例尺来表示。

比如,当我们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一半时,缩放比例可以表示为1:2。

这意味着缩放后的边长是缩放前的边长的一半。

三、缩放的性质缩放形的性质是指缩放前后图形或物体的关系特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缩放形的性质。

1. 缩放前后的比例关系不变在缩放过程中,原始图形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比如,当我们将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缩放时,长方形的长宽比仍然保持不变。

2. 面积比例关系在缩放过程中,图形的面积与缩放比例的平方成比例。

也就是说,当我们将一个图形按照比例进行缩放时,缩放后的图形的面积将是缩放前的图形面积的缩放比例的平方。

3. 周长比例关系在缩放过程中,图形的周长与缩放比例成比例。

也就是说,当我们将一个图形按照比例进行缩放时,缩放后的图形的周长将是缩放前的图形周长的缩放比例。

四、缩放的实际应用缩放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需要按照比例来绘制房屋平面图,以便在纸上展示真实的建筑形态。

在地图制作中,地图的比例尺用于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此外,缩放还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放大和缩小,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五、总结缩放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图形或物体按照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