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化⼯产品概论(知识点版)
⽯油化⼯产品概论复习资料(未分题型版)
注:⿊体重点标注,为个⼈意见,仅供参考
1、⽯油化⼯的四⼤⽣产过程:基本有机化⼯⽣产过程、有机化⼯⽣产过程、⾼分⼦化⼯⽣
产过程、精细化⼯⽣产过程。

2、基本有机化⼯原料:以⽯油和天然⽓为起始原料。

经过炼制加⼯制的三烯(⼄烯、丙烯、
丁⼆烯)、三苯(苯、甲苯、⼆甲苯)和⼄炔、萘等基本有机原料。

3、油⽓的成因(有机起源说):⽯油是由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海⽔中及海平⾯附近,
各类动植物⼤量⽣长,这些⽣物死亡后沉到⽔底,通常聚集在海⽔平静⽽且缺氧的海底盆地,细菌分解这些⽣物,使其中氧、氮及⼀些元素逸去,仅留下碳氢化合物。

⽣物降落在海底的同时,泥沙粘⼟等沉积物将其掩埋,越来越厚使其下的⽣物层压⼒、温度升⾼,发⽣⼀连串复杂的化学变化,把⽣物体变成⼩油滴及⽓泡。

压⼒更⼤时,沉积物经过岩化作⽤变成沉积岩,⼩油滴及⽓泡被挤到附近孔隙度较⼤的砂岩中。

由于⽯油密度⽐周围液体密度⼩,于是循着岩⽯的空隙逐渐向上移动,直达地表,从地⾯渗出。

如果在到达地表前,遇到孔隙度⼩、⽆法渗透的岩层,则被阻挡,与其他⼩油滴聚集成为油池。

4、我国油⽥原油的凝点以及蜡含量均较⾼。

5、⽯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外,还有硫、氮、氧以及⼀些微量元素。

6、⽯油的烃类组成:第⼀类所谓烃类,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最⼤特
点是具有可燃性。

⽯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烃。

第⼆类所谓⾮烃类,是指除了含有碳氢外还有⼀种或⼀种以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7、天然⽓按其来源可分为伴⽣⽓和⾮伴⽣⽓。

伴⽣⽓是伴随原油共⽣与原油同时采出的⽓
体;⾮伴⽣⽓包括纯⽓⽥天然⽓和凝析⽓⽥天然⽓,两者在地层中均为均⼀的⽓相。

天然⽓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其低分⼦同系物。

因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贫⽓)和湿⽓(富⽓)。

在⼲⽓中,含有⼤量的甲烷和少量的⼄烷等⽓体。

湿⽓中,除含有较多的甲烷、⼄烷以外,还有少量的易挥发液态烃如戊烷、⼄烷直⾄⾟烷的蒸⽓,还可能有少量的芳⾹烃及环烷烃存在。

8、我国将⽯油产品分为六⼤类:燃料、润滑剂、溶剂和⽯油化⼯原料、⽯油沥青、⽯油蜡、
⽯油焦。

9、汽油机对燃料的使⽤要求:(1)在所有⼯况下,具有⾜够的挥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

(2)燃烧平稳,不产⽣爆震燃烧现象。

(3)储存安定性好,⽣产胶质的倾向⼩。

(4)对发动机没有腐蚀作⽤。

(5)排出的污染物少。

10、汽油的蒸发性⽤馏程、饱和蒸汽压和⽓液⽐三项指标来衡量。

沸点:对于纯物质,在⼀定外压下,当加热到某⼀温度时,其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此时在⽓液界⾯和液体内部同时出现⽓化现象,这⼀温度即为沸点。

馏程:汽油是⼀个主要由多种烃类及少量烃类衍⽣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没有确定的沸点,其沸点表现为很宽的范围——馏程。

汽油的蒸发性:10%馏出温度——与起动的性能有关,50% 馏出温度——与加速性能有关,90%馏出温度——反映燃料重质组分的含量,它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

终馏点——表⽰燃料中所含最重馏分的沸点
11、汽油的抗暴性:
1)汽油机的爆震燃烧:正常速度约为30~70m/s;轻度爆震100~300m/s;强烈爆震800~1000 m/s
2)汽油的抗爆性的表⽰⽅法:⾟烷值是表⽰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重要的质量指标
之⼀。

标准汽油是由异⾟烷(2,2,4-三甲基戊烷)和正庚烷组成。

异⾟烷的抗爆性好,⼈为规定其抗爆性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爆震,其⾟烷值规定为0。

车⽤汽油是按照其⾟烷值的⾼低以牌号来区分的。

⽬前,世界各国最常⽤的⾟烷值测定⽅法有两种:马达法和研究法。

3)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分⼦量⼤致相近时,芳⾹烃>异构烷烃和烯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 正构烷烃,不同基属原油中直馏汽油馏分由于化学组成不同,其⾟烷值有较⼤差别。

抗爆指数=(RON+MON)/2
12、汽油的腐蚀性:引起腐蚀的物质:1、硫及含硫化合物2、有机酸3、⽔溶性酸或碱。

汽油的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称为汽油的安定性。

评定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有:碘值、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13、油⽓质量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影响:发动机⼯作的可靠性,指的是发动机能否顺利启动、能否达到设计功率以及是否安全性等问题。

汽油馏分如果过重,低温下不能形成可燃混合⽓则发动机不易启动;若低温下润滑油的粘度过⼤、凝点过⾼,就不能顺利地泵送到摩擦部位,影响发动机启动。

如果⽤胶质过多的汽油,胶质会堵塞过滤介质,使供油量减少甚⾄中断,使可燃混合⽓变稀,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胶质粘附使⽓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动⼒性和经济性下降,甚⾄发动机不能⼯作。

14、汽油牌号,即汽油的⾟烷值是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

选⽤汽油主要依据发动机的压缩⽐。

压缩⽐越⾼,选⽤的牌号应越⾼,这时汽油的燃烧速度越慢,爆震的可能性越低,反则反之。

15、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

柴油发动机对燃料的要求:(1)良好的燃烧性能(2)良好的低温流动性(3)适当的蒸发性(4)良好的安定性(5)良好的雾化性能(6)对机件没有腐蚀作⽤。

柴油机的爆震,表⾯现象与汽油机相同,但产⽣的原因却根本不同。

汽油机的爆震是汽油混合⽓在⽕焰未传播到区域内,由于汽油的⾃然点太低,超前燃烧引起的;⽽柴油机的爆震现象是由于柴油的⾃然点太⾼,使得从喷油到出现⾃燃的时间即滞燃期延长,拖后燃烧引起的。

柴油抗爆性的表⽰⽅法:⼗六烷值,是指与柴油⾃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六烷的体积分数。

标准燃料是⽤正⼗六烷与α—甲基萘按不同体积分数配成的混合物。

闪点:是指⽯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其蒸⽓和空⽓的混合物与⽕焰接触时会发⽣闪⽕现象的最低温度。

我国⽤凝点作为轻柴油的牌号。

柴油质量的鉴别主要有三点:颜⾊、⽓味、使⽤温度。

16、⽣物柴油与常规柴油相⽐的优良性:(1)具有良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

(2)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4)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5)具有可再⽣性能。

(6)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7)⽆需改动柴油机,可直接添加使⽤(8)与⼀定⽐例的⽯化柴油相调和可降低油耗,提⾼动⼒,减少污染。

17、甲醇柴油的特点:(1)外观清亮透明与柴油同颜⾊(2)可任意⽐例与柴油容混,可单独使⽤也可混合使⽤。

(3)⽆需改变发动机,与原柴油同样使⽤(4)马⼒强劲,油耗与原
柴油相当,易启动,燃烧完全。

(5)减少烟度值,有害物质排放量减少30%,环保节能。

(6)性能稳定,1-2年不分层,保持原柴油本⾊。

18、喷⽓燃料的能量特性以重量热值和体积热值表⽰。

数值越⼤表明能量特性越好。

热值⼜称为燃烧热,是指1KG(或1L)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重量热值随燃料元素组成中氢含量增⾼⽽增⼤。

体积热值随密度增⼤⽽增⾼。

19、为什么喷⽓燃料要限制烃的含量:重量热值与体积热值是相反相成的。

为了使航煤具有良好的能量性能。

其理想组分是带侧链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馏分组成是煤油型的,芳烃不仅重量热值低,燃烧时还易⽣成积碳,所以必须限制其含量,国产煤航规定芳⾹烃含量不得⼤于20%
20、润滑油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类。

21、润滑油在内燃机中的主要作⽤:(1)冷却发动机部件(2)密封(3)保持摩擦部件清洁(4)润滑与减摩(5)防锈和抗腐蚀
22、“API SE/CC SEA 20W/40”,表⽰这是⼀种汽油机柴油机通⽤油,适⽤⽓温为-15~45度的多级润滑油。

“API CD
SEA40”仅适⽤于柴油发动机,适⽤⽓温为35度以上的单级油。

23、⽯油蜡是炼油⼯业的副产品之⼀,按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蜡和微晶蜡两⼤类。

⽯蜡:是指从原油350~500度馏分油中
制取的蜡,以正构烷烃为主,成⼤的⽚状结晶。

微晶蜡:是指从⼤于500度的减压渣油中制取的蜡。

除正构烷烃外,还含有⼤量异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成细微的针状结晶。

24、⽯油沥青:是从残渣油中得到的,产量约占⽯油产量总量的3%,具有良好的粘结性、绝缘性、不渗⽔性。

软化点表⽰沥青的耐热性能;针⼊度表⽰软硬程度;延度表⽰抗张性和塑性。

25、精细化学品:⼀般把具有专门功能、研究开发、制造及应⽤技术密集度⾼、配⽅技术左右产品性能、附加价值收益⼤、批量⼩、品种多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征:1)产品品种和商标牌号多、产量少;2)产品以满⾜⽤户对各种实⽤功能的需求为主,价格依其功效⽽定;3)技术密集型,需专利保护;4)知识劳动集约性⼤,需要杰出的研究⼈才;5)⽣产周期短,价格⾼,商品性强;6)售价⾼,保密性强,独⽴开发和独占技术是企业的重要策略。

26、表⾯活性剂:习惯上只把那些融⼊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张⼒并改变体系界⾯状态的物质,称为表⾯活性剂。

特点:双亲媒性结构;溶解度,⾄少溶于液相中的某⼀相;界⾯吸附;界⾯定向;⽣成胶束;多功能性。

27、助剂:是某些材料和产品在⽣产或加⼯过程中所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以改善⽣产⼯艺和提⾼产品性能。

主要类别: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着⾊剂、填料等。

28、三⼤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9、单体:可与同种或其他分⼦聚合⽽⽣成⾼分⼦物质的低分⼦原料称为单体。

均聚物:指由同⼀种单体形成的⾼分⼦,其结构单元是均⼀的物质。

共聚物: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的单体形成的⾼分⼦,其结构单元有若⼲种物质。

30、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定条件下(温度、压⼒等)可塑制成⼀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根据受热后的情况,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聚合物含量⼀般为40%-100%。

通常最重要的添加剂可分为四种类型:有助于加⼯的润滑剂和热稳定剂;改进材料⼒学性能的填料、增强剂,抗冲改性剂,增塑剂等;改进耐热性的阻燃剂;提⾼使⽤过程中耐⽼化性的各种稳定剂。

塑料的成型加⼯⽅法:挤出(最主要)、注射、压延、吹塑及模压。

31、聚氯⼄烯(PVC):是氯⼄烯的均聚物,具有优良的耐化学品性和耐磨性。

主要应⽤:软制品(薄膜和⼈造⾰,防御材料,台布)硬制品(硬管、门窗);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地
板家具等。

聚苯⼄烯(PS):是⾮结晶聚合物,透明度⾼,折射率好。

成本低,产量⼤,品种多,易加⼯,性能好。

主要应⽤:透明模型、玩具、⽇⽤品等。

32、聚酯纤维——涤纶(的确良)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
聚⼄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

33、任何⼀种⾼分⼦量聚合物若能纺丝加⼯成有⽤的纤维,在其结构和性质上必须有某些特点:1)聚合物长链必须是线型的,尽可能少的⽀链,也⽆交联。

2)聚合物应具有适当⾼的相对分⼦质量,相对分⼦质量分布要窄。

3)聚合物分⼦结构要规整,易于结晶,最好能形成部分结晶的结构。

4)聚合物⼤分⼦中要含有极性基团。

5)结晶性聚合物的熔点和软化点应⽐允许使⽤的温度⾼得多;⽽⾮结晶性的聚合物。

其玻璃化温度应⽐使⽤温度⾼。

6)聚合物要有⼀定的热稳定性,易于加⼯成纤。

34、腈纶俗称⼈造⽺⽑。

合成纤维的⽣产有三⼤⼯序:合成聚合物制备,纺丝成型,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